贵州省情教程1
贵州省情教案

贵州省情教案第一章深化省情认识加快贵州发展❖三句话老话——新的解释❖天无三日晴——处处有森林❖这是贵州绝对的优势,而不是劣势。
❖地无三里平——遍地是金银❖这是骡马时代的形容,而不是现代大交通的真实写照。
❖人无三分银——美女多如云❖这是整体夸张的描述,而不是绝对的情况。
一、贵州形象—可爱的贵州❖(一)贵州印象❖三句话老话——新的解释❖天无三日晴——处处有森林❖这是贵州绝对的优势,而不是劣势。
❖地无三里平——遍地是金银❖这是骡马时代的形容,而不是现代大交通的真实写照。
❖人无三分银——美女多如云❖这是整体夸张的描述,而不是绝对的情况。
(二)、悠久的发展历史贵州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的土地上,创造了贵州的史前文化,现已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址有80余处。
“观音洞文化”的黔西观音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桐梓人”、“水城人”、“大洞人”、“兴义人”、“穿洞人”、“马鞍山人”、“白岩脚洞人”和“观音洞人”等人类化石。
(三)光荣的革命传统❖1854~1874年间的农民起义:❖刘仪顺领导的以汉族农民为主体的号军起义。
❖张秀眉领导的以苗族农民为主体的黔东南起义。
❖张凌翔领导的以回族农民为主体的黔西南起义。
❖姜应芳领导的以侗族农民为主体的天柱起义。
❖潘新简领导的以水族农民为主体的荔波起义等。
二、贵州优势富集的资源勤劳的人民(一)丰富的生物资源1、丰富的植物资源。
全省森林面积62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8%。
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13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1个。
有各类草山草坡近500万公顷,全省有野生牧草1410种。
贵州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65种。
其中属于国家1级保护的14种, 2级保护的51种。
栽培作物:辣椒、水果、茶叶、烤烟等。
(二)“煤水结合”的能源资源贵州能源资源丰富,种类较多。
在已发现的能源资源中,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具有持久开发优势。
特别是煤炭与水能资源结合,使贵州成为中国少有的“水火互济”发展电力工业的最佳省份之一。
《贵州省情教程》课件

贵州的民族风情独特,如镇远古镇、黄果树古镇等。
非遗文化
贵州的非遗文化丰富多样,如侗族大歌、苗族银饰等。
交通运输
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
贵州的高速铁路发达,方便快捷, 连接全国各地。
贵州的高速公路网密集,便于出 行和物流运输。
地铁。
产业发展
1
新兴产业
人口
贵州拥有多个少数民族,绚丽多 样的民族风情令人向往。
经济
贵州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发展壮大。
历史文化
历史悠久
贵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值得深入探索。
传统节日
贵州的传统节日充满独特的民族特色,展现出浓厚的民俗风情。
文化瑰宝
贵州拥有众多珍贵的文化瑰宝,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贵州省情教程》PPT课 件
通过《贵州省情教程》课件,深入了解贵州的概况、历史文化、自然地理、 人文风情、民族团结、富民兴省、旅游资源、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现代化 建设、乡村旅游、旅游新业态、革命历史、政治生态、社会保障、文化教育、 医疗保健、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和科技创新。
贵州省概况
位置
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中国 的腹地、内陆省份之一。
贵州发展新兴产业,如大数据、新能源等,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2
传统产业
贵州仍保持着传统产业的优势,如农业、矿产资源等。
3
产业互联网
贵州积极推进产业互联网发展,加快数字经济的转型和创新。
3
民俗表演
贵州的民俗表演充满民族特色,能够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
富民兴省
农业
贵州的农业发展迅速,农民的收 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工业
贵州的工业发展潜力巨大,为经 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贵州省情教育教程课程辅导一

《贵州省情教育教程》课程辅导一贵州电大文科部第一章省情概论教学要求:1、掌握认识贵州省情的目的和意义2、掌握如何认识贵州省情3、了解贵州省情的认识过程4、重点掌握贵州省情基本特点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第一节认识省情的目的和意义一、是实行科学决策的需要按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只有从调查研究入手,全面认识省情,才能为制定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各省之间差异明显,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必须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照套。
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的方针政策比较符合省情,什么时候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就比较顺利,反之就会遭受挫折。
二、是培训各级干部和教育各族人民的需要贵州的各级干部是贵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只有当他们从本质上认识了贵州省情的基本特点,准确把握其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贯彻省委和省政府的各项决策,率领贵州人民投身于贵州的现代化建设。
贵州各族人民是贵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只有让他们正确地认识了贵州,才能正确地理解中央和贵州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地接受和完成各自的具体工作和任务,并为贵州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才能更加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三、是实行对内对外开放的需要过去,贵州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留下“夜郎自大”的典故。
解放后虽然增加了与外界的交往,但是封闭状态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不仅贵州对外界知之甚少,而且外界对贵州也了解不多。
因此要扩大贵州的对内对外开放,就必须去了解世界,也必须让外界认识贵州,把贵州介绍给世界。
第二节如何认识省情一、要用正确的观点去研究和认识省情1、要用系统的、全面的观点。
因为省情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只有全方位地考察它的自然、经济、民族、文化等各个要素,才能认识其基本特点、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
贵州省情第五版版第一章

• 耕地不足:可耕地资源少,耕地质量不 高,水土资源不配套。
Hale Waihona Puke 开发困难• 开发困难:崇山峻岭,河谷深切,极不利 于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
(三)、贵州的地貌类型
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 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境内山脉众多, 层峦叠嶂,绵延纵横,是一个典型的山区。 北部有大娄山,东北部有武陵山,西部有乌 蒙山,中部有苗岭。
其次是石灰土,最少的是水稻土。贵州土壤 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
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第二节 组合态势良好的自然资源
煤水结合、
水火电互济, 能源资源 优势突出
组合态势良好、 矿产资源 开发前景广阔
231.35 312.24 660.61
9 625.41 9 6 770.89 8 1 1461.35 3
黔西南布依苗族 16804
自治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 30337
自治州
黔南布依苗族自 26193
282.16 348.54
324.22
8 801.65 7 4 811.55 6
5 902.91 5
介绍你的家乡:
贵州除煤炭、水能资源 外,还有生物能、天然气 (主要是煤成气和气田成 气)、铀矿等。煤成气是一 种煤源潜力巨大的能源,贵 州煤成气包括聚煤气和煤层 气两部分。据初步计算,全 省煤层气资源量为3.15万亿 立方米,总储量居全国前列。 重点分布在六盘水、织纳、 遵义三个煤田。
二、组合良好、开发前景广阔的矿产资源
讨论:
从有利方面看:
贵州省情教育课件1、2、3章

能源资源
黔金丝猴
白 头 鹤
华南虎
第二章 特殊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特殊的地理环境
四、独特优美、旅游价值极高的自然旅游资源
能源资源
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 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 河湖、泉水景观多,水好,景色美。 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 森林美景多。
贵州环境独 特,地貌类型 多样,其自然 风光资源的特 点是:
煤水结合、 水火电互济, 能源资源 优势突出
矿产资源
组合态势良好、 开发前景广阔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旅游资源
种类繁多、具有广泛利用价值
独特优美、旅游价值极高
第二章 特殊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特殊的地理环境
一、水煤结合、水火电互济、优势突出的能源资源
水能资源方面
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 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 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 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 量达1683.3万千瓦,占全国 总量的4.4%。按单位面积占 有量计,每平方千米就有 1069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5倍,排名全国第3位。贵 州水能资源的特点是:分布 均、造价低、发力高、区位 优。
煤炭资源方面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 2006年,全省煤炭保有储量 达507.28亿吨,居全国第5位, 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 炭资源储量的总和,素以 “江南煤海”著称。煤炭资 源分布相对集中在六盘水市 和毕节地区,在煤种上又构 成各具特点的能源优势,可 供建设功能、性质不同的煤 炭生产基地。
生物能、天然气、铀矿
第二章 特殊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特殊的地理环境
二、组合良好、开发前景广阔的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
《贵州省情教程》绪论解析

屯堡文化
•
安顺屯堡文化系明代从江南随军或经商 到滇、黔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 的遗存。随着岁月的变迁,安顺一带的屯 堡人仍奇迹般地保存着600年前江南人的生 活习俗,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信仰 、娱乐方式无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 这种屯堡文化为古代汉民族的研究提供了 丰富的资源。
天龙屯堡
1. 贵州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 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九洞天风景名胜区 11、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区 12、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 13、紫云格凸河风景名胜区 14、平塘风景名胜区 15、瓮安江界河风景名胜区 16、石阡温泉群风景名胜区 17、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
18、沿河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
贵州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 • • • • • • •
阳明文化
•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 ,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 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 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 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 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 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 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 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 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
贵州省情第一章

10-20°C; 降水量。年降水量多在1100-1300毫米之间 ,湿润; 日照。地处冷暖空气交锋地带,阴雨多、日 照少。
三、处于长江和珠江上游的河流水系
看一看:
贵州的水
三、处于长江和珠江上游的河流水系
议一议:
一、贵州省内最大的河流是哪个?黄果树 瀑布属于哪个水系? 二、贵州有几大水系?分别是什么?
最高点赫章县 的韭菜坪(海 拔2901米)
耕作条件 最高地区威宁 (海拔2166米) 最低地区 玉屏(海 拔541米)
最低点在 黎平县水 口河出省 处(海拔 148米)
山地丘陵地貌
中山峡谷地貌
山原丘陵盆地地貌
山地河谷地貌
山原丘陵地貌
山原山地地貌
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金刚石、锰矿 B 锰矿、重晶石、光学水晶 C 汞矿、锑矿 D 化肥用砂岩、砖瓦用砂岩
A
4.贵州是中国著名的四大中药材产区之 一,贵州五大名药是( )
珠子杉、冬虫夏草、鸡枞、天麻、半夏 B 天麻、石斛、桔梗、五倍子、半夏 C 天麻、杜仲、黄连、吴茱萸、石斛 D 天麻、杜仲、黄连、何首乌、厚朴
四、类型多样、肥力不高的土壤条件
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其次是石灰土, 讲一讲: 最少的是水稻土。
石漠化:地表基岩 大面积裸露或砾石 堆积的土地退化现 象。 贵州是全国石漠化 面积最大、程度最 深、危害最重的省 份。
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 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 不足。
地面:石沟、石牙、峰林、峰丛、盲谷、
穿洞、竖井、凹地、天生桥、落水洞、瀑 布、跌水、悬挂泉、喀斯特湖等 地下:溶洞、暗河、伏流、暗湖以及石钟 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 莲花盆、卷曲石等
电大开放教育本科《贵州省情教程》第三版平时作业册答案之一

第一次第一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经过解放60多年,贵州(“人无三分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但是目前贵州在全国整体发展中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2.“十二五”时期贵州重点实施的两大战略是(“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
3.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高原山地)和(丘陵)。
7.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8.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9.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40.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11.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128.1亿吨,居全国第(五)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和(毕节地区)。
12.贵州是中国第一个发现卡林型金矿的省份,这类金矿主要分布在(黔西南)地区。
13.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景区和(安顺龙宫)风景名胜区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
14.截至2010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四)个地级市、(三)个自治州、(二)个地区和88个县级单位。
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15.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民族节日
1毛南族的节日有农历五 月的庙节(即分龙 节),清明节“赶祖 先圩”、元宵节“放 飞鸟”、“南瓜节”。 2毛南族的节日有两个明 显的特点:一是祭祀 祖先;二是多开展唱 歌对歌活动。
民族艺术
毛南族聪明、勤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 造了光辉的文化艺术。 1民间故事、编织雕刻、银器绝活、木面舞、毛南民 歌。
民族习俗 一、饮食:1.瑶族居民的主食以 玉米、大米、红薯等为。喜欢 吃冷的东西。 2· 瑶族人喜爱吃腌制食品。“鸟 酢”,是瑶族独具风味的著名 食品,用鸟肉腌制而成。 3.瑶族人也喜欢吃虫蛹,常吃的 有松树蛹、葛藤蛹、野蜂蛹、 蜜蜂蛹等。 4.瑶族人家还要做粑粑。节日菜 肴主要是鸡、鸭、鱼、猪肉、 豆腐、粉丝以及各种蔬菜。
民族历史
1.从宋代开始,在汉文史稿中记载,今广西环江县 境内先后有“茆滩”、“茅滩”、“冒南”等地 名。岭南百越支系有地名与族名合一之俗,毛南 族也是以地名族。 2.毛南族是岭南百越支系发展而来。唐以前的僚, 宋元明的伶,是他们的祖先。 3。据记载,今毛南族聚居的地区在唐贞观年间为思 恩县地,属岭南道环州管辖;宋代曾为抚水州属 地;元代属庆远路管辖。明正德元年思恩县玫属 河池州。清代,思恩县属庆远府。光绪年间,在 毛南族聚居地区设置“毛难甲”。“甲”之下划 分上、中、下三“额”、“额”设“总团”。 “额”
瑶族医药 瑶药:是瑶族人民长期与 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 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 的治疗经验。独特的民 族风格。瑶族民间医生 多以盈亏平衡理论来指 导自己的临床实践。 治疗癌症、红斑狼疮、妇 科病、跌打骨折、风湿 病及毒蛇咬伤等病的效 果,历来得到广大患者 的公认。
药浴
谢谢观看
瑶族
民族概况
1.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少数民族, 主要居住在山区。自称“勉”、“金 门”、“布努”、“炳多优”、“黑 尤蒙”、“拉 珈”等。瑶族和苗族 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 “武陵蛮”部。东南亚欧洲国家也存 在鲜为人知的瑶族。 2.因其生产方式、居住、服饰和经济 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分为 不同的瑶族。如:茶山瑶”、“盘 瑶”、“山子瑶”、“顶板瑶”、 “花篮瑶”、“过山瑶”等。 3.贵州瑶族主要是山话红瑶和白裤瑶, 主要分布于从江县、黎平、荔波县。
男女服饰
民族节日
1.瑶族的重要节日有讨念 拜、讨寮皈节、达努节、 牛王节、盘王节。 2.“盘王节”是瑶族最为 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 为农历十月十六日。但 根据各地瑶族传统习俗 传说从前有对青年相爱,男的叫盘阿思, 女的叫刘三娘。瑶族头领想讨三娘为妾, 和谷物收成、人畜康泰 被三娘拒绝,转而逼迫盘阿思,要盘阿 的情况而定,每三五年 思一天以内制一件五色凤凰衣,否则不 才过一次,甚至有的12 准与三娘结亲。阿思历经艰辛,连一只 鸟儿也没有猎获。在他一筹莫展之际, 年过一次。 一位仙女为阿思的精神所感动,送给阿 3.抛花包是瑶族男女青年 思一件凤凰衣。阿思和三娘在乡亲们的 帮助下,打死了瑶族头领,结成了夫妇。 的一种娱乐形式,瑶语 为了纪念仙女的恩情,三娘按凤凰衣的 叫“武多”。 颜色,绣了四个花包,保留了红、黄、
民族历史 1.关于瑶族的来源,说法不一,或认 为源于“山越”,或以为源于“五 溪蛮”,或认为瑶族来源是多元。 2.瑶族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根据 《盘瓠》、渡海》和《长鼓》三个 神话传说推断,瑶族先民曾是一支 比较强盛的氏族,生活在中原一带。 由于封建王朝剥削、征剿屠杀,明 末清初,部分瑶族逃至越、老、泰 等国边境。至20世纪70年代,在越、 老、泰等国的部分瑶族分别迁徙到 美、法、加拿大等国居住。 3.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 云南的瑶族是明、清以后分别从两 广和贵州迁入文山境内的。
蓝、白四色,摒弃了黑色,以表示冲破 黑暗、走向光明。自此以后,便有抛花 包的活动。
民族艺术 1.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 中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 特色的文化艺术。 2.瑶族音乐、舞蹈与其民 间歌谣一样,起源于劳 动与宗教。其舞蹈著名 者如长鼓舞、铜鼓舞, 系祭祀盘王、密洛陀的 大型舞。 3.瑶族的工艺美术有印染、 挑花、刺绣、织锦、竹 编、雕刻、绘画、打造 等,形式多样,内涵丰 富,其中尤以蜡染、挑 花出名。
民族语言
1.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语和 壮语。 2.1982年中央民族学院语言研究所苗瑶语教研室盘承乾、 邓方贵、刘保元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并根据1957 年12月,国务院讨论通过的《关于少数民族文字方案 设计字母的五项原则》,设计了一套瑶族勉语的文字 方案(草案)。美国等一些国家的瑶族,在1983年 也以拉丁字母形式创造了瑶文。但与我国的瑶文字母 略有些不同,于是在1984年4月底5月初,美国、泰 国瑶族曾经派了一个代表团来华,与我国瑶语文工作 者商讨统一瑶文字母问题,并取得了一致意见。
二、服饰 1.瑶族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 方面的特点不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 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 美的图案花纹。腰间围以五 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 绣有花彩纹饰。 3.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 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 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 “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4. 瑶族男女长到十五、六岁要 换掉花帽改包头帕,标志着 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了。 5.贵州的瑶族由于穿红色绣花 衣而得“红瑶”之称。
民族习俗 一、服饰:1. 根据性 别、年龄、季节用 途和社会地位的不 同,形成各种类型 和模式。衣料多为 蓝色和青色。 2 除丧事外,忌穿白 色衣服。毛南族妇 女还特别喜欢戴花 竹帽“顶盖花”, 过去新婚妇女往往 要戴着它走亲戚。
二、饮食习惯 1.毛南族日食三餐,均以 大米和玉米做成的各 种饭为主食,高粱、 小米、红薯、南瓜为 辅。 2.喜欢酸食。喜爱腌制酸 肉,酸螺蛳、酸菜, 是待客的传统佳肴。 毛南族人民多礼好客, 吃饭时不论客人大小, 都邀其与长辈同座, 并以自己最好的饭菜 招待。
民族语言
1.毛南族使用毛南语,一般认为属汉 藏语系侗台语族侗水语。 2.传统上毛南族没有文字书写系统, 而是用汉字音义拼记或以汉字为基 础创造新字来记录毛南语的民歌和 宗教诵本等,这些“土俗字”只有 师公和少数学者认识。 3.毛南语发音:Maenz(他/她)bai (去)her(集市)“他/她去赶集/ 赶墟”;中心语位于修饰语之前, 如mus(猪)naem(黑)“黑色的 猪”
贵州省情教程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之毛南族 瑶族 组长:何丹 组员:何佳洲 郭婷 胡元燕 李康洪 梁树炯 李小丽 李光英
目录
• • • • • 民族概况 民族语言 民族历史 民族习俗 民族艺术
毛南族
民族概况 1. 毛南族是中国较少山地民族之一, 毛南族自称“诶 南”,意思是 “说毛南语的毛南人”。称谓表 明他们是岭西的土著民族。虽然 毛南族人口只有7.73万,但他们却 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 于世。 2.贵州的毛南族历史上称为佯僙 [guāng]族,于1990年7月27日正式 确定为毛南族。有四万多人,主 要分布在黔南的坪塘、惠水、独 山县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