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刺激反馈注意事项
物理治疗学-29.第29章生物反馈疗法

1.放松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2.增强性(再训练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 训练体位,皮肤清洁,电极放置
• 皮温反馈仪传感器只有一个,又正反两面,检查 时将传感温度一面固定于利手食指或中指末节指 腹上,因此处温度变化比较敏感
• 皮电反馈仪有两个电极,分别放于第二、三手指 或手掌皮肤表面
训练方法和技巧
• 一般性训练
– 具体方法:裸露治疗部位,用细砂纸轻擦电极放置 处皮肤,再用75%酒精脱脂;于电极金属面涂抹导 电胶,固定电极;将电极线插入仪器输出孔;测定 肌电基线 注意量程选择和细调旋钮,每次均要从 大端调至小端,否则易损坏仪器
– 将生物信息转换为声、光、图像等信号的电子仪器 – 要有人的意识(意念)参与,才能构成完整的反馈环
基本概念 生物反馈疗法
• 即应用电子技术和训练使人能对自己体内异常的不 随意生理活动进行自我调节控制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称为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 therapy,BFT),又称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由于在开始训练治疗时必须借 助于灵敏的电子仪器(生物反馈仪)进行监视,所 以此法又称电子生物反馈训练法
训练方法和技巧
• 一般性训练
– 具体方法:教会患者训练方法;要十分重视第一 次训练;嘱患者有始有终,不能急于求成;训练 过程中,可安排患者座谈,让他们相互交流训练 体会及病情变化,从中得到暗示、启发
训练方法和技巧
生物电反馈刺激仪操作考核评分表

生物电反馈刺激仪操作考核评分表一、生物电反馈刺激仪操作考核评分表概述生物电反馈刺激仪操作考核评分表是对操作人员在使用生物电反馈刺激仪过程中的技能水平、操作规范性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依据。
本评分表分为六个项目,包括操作步骤、操作规范、数据记录与分析、设备维护与清理等。
二、评分表项目及分值分布1.操作步骤(30分):考核操作人员对生物电反馈刺激仪操作流程的熟悉程度,包括设备开机、连接电极、设置参数、启动测量、结束测量等。
2.操作规范(30分):考核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包括操作人员要求、环境要求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等。
3.数据记录与分析(20分):考核操作人员在测量过程中对数据的记录与分析能力,包括数据记录格式、数据分析方法以及结果报告撰写等。
4.设备维护与清理(20分):考核操作人员在使用后对设备的维护与清理工作,包括设备保养、设备故障处理、清洁与储存等。
三、操作步骤详细解析1.设备开机与自检(5分):操作人员应熟悉生物电反馈刺激仪的开机与自检流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连接电极与测量部位(10分):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电极的连接方式,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设置参数与启动测量(10分):操作人员应了解各项参数的设置方法,确保设置合理,并能正确启动测量。
4.结束测量与数据保存(5分):操作人员应掌握测量结束后的数据保存方法,确保数据完整。
四、操作规范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要求(5分):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2.环境要求(5分):确保操作环境整洁、安静,避免影响测量结果。
3.安全防护措施(5分):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止触电、短路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要求1.数据记录格式(5分):确保记录格式规范,内容完整。
2.数据分析方法(5分):掌握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等。
3.结果报告撰写(5分):撰写清晰、准确的结果报告,包括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及结论。
生物刺激反馈仪产品技术要求libang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2性能指标2.1安全要求2.1.1 仪器的安全应符合GB9706.1-2007、YY0607-2007、YY0896-2013 的要求;2.1.2仪器的电磁兼容要求应符合YY0505-2012 的要求;2.1.3仪器的肌电生物反馈应符合YY/T1095-2015 的要求。
2.2基本性能要求2.2.1肌电性能参数2.2.1.1 测量范围:1µV ~2000µV;2.2.1.2 精度:±10%或±2μV两者取大值;2.2.1.3 分辨率:≤0.2µV;2.2.1.4输入噪声:≤1µV;2.2.1.5通频带:宽于20Hz ~ 500Hz;2.2.1.6差模输入阻抗:≥10MΩ;2.2.1.7共模抑制比:>100dB;2.2.1.8反馈阈值准确度:在中心频率点测量时误差不大于标称值的±10%;2.2.1.9工频噪声抑制:在肌反仪输入端叠加(串联)一组幅值为100μV(峰-谷值)的工频正弦信号,反馈指示不应改变;2.2.1.10工频陷波器:50Hz/100μV(峰-谷值)信号衰减后幅值≤5μV(峰-谷值)。
2.2.2电刺激性能参数2.2.2.1 频率:2–250Hz(1Hz 步进,±10%或±2Hz);2.2.2.2 脉宽:50–800μs(10μs步进,±10%或±10μs);2.2.2.3 输出强度:0-100mA(负载为500 欧)(±10%或±5mA)。
2.2.3压力参数2.2.3.1测量范围:0-105mmHg(±5%或±1mmHg 两者取最大值);2.2.3.2测量分辨率:1 mmHg。
2.2.4电极性能要求仪器的电极片性能要求应符合YY 0868-2011 的要求。
2.3基本功能要求2.3.1病人信息模块功能a)具有录入病人信息、修改、删除、浏览、查询病人信息功能;b)具有登记预约病人信息、修改、删除、浏览、查询预约病人信息功能。
生物刺激反馈技术PPT课件

精选ppt
34
结合临床评估
• 盆底松弛
– 尿便失禁、直肠脱垂、产后康复、性交困难等
• 盆底失弛缓
– 便秘、尿频或等待、盆底痛等
• 盆底感觉高敏
– 肠易激、盆底不适、性交痛等
治疗1
治疗前 治疗2
南京市中医院的结果
From June 2008 to June 2013, 1,560 patients in Nanjing PFC database, including chronic constipation ,Functional anal rectal pain , fecal incontinence , urinary incontinence etc.
精选ppt
4
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目的
• 盆底肌自主收缩和放松 • 恢复阴道、尿道、直肠感觉功能 • 恢复盆底肌收缩协调性
•调节和训练大脑 控制盆底肌活动 及生理活动的技 术
盆底康复的常用物理治疗方法
电刺激:
根据组织器官的电生理特性,通过皮肤电极、腔内电极、针式电极等予以 脉冲电流达到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镇痛等目的。
精选ppt
6
盆底肌肉类型
I 型肌纤维: 等位收缩, 维持时间长且连续 , 不易疲劳。
耻骨阴道肌, 耻骨直肠肌70%
耻尾肌90%
髂尾肌, 坐尾肌68%
II型肌纤维: 等张收缩, 快速且简捷, 易疲 劳。
IIA (快收缩氧化酵解型)
IIB (快收缩酵解型)
—浅表肌
精选ppt
7
盆底肌电生理特性
I型肌:
– 出口梗阻性便秘
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的操作步骤

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的操作步骤
一、电刺激操作步骤
1、将A通道连接阴道电极,用生理盐水润湿阴道电极或在电极头部涂抹少量的
导电膏,放进患者阴道内,然后选择需要的电刺激治疗方案,调节电流强度至患者适合的强度开始治疗。
2、如果电流强度调至“50mA”,患者还无感觉时,排除外界原因(如连线未
连好、阴道电极问题)后,建议可先进行盆底肌的Kegel训练。
二、生物反馈操作步骤
先将A通道连接阴道电极,用生理盐水润湿阴道电极或在电极头部涂抹少量的导电膏,放进患者阴道内,参考电极贴于一侧的髂前上棘。
B通道连接粘胶电极片,贴在腹直肌上,参考电极贴于另一侧的髂前上棘。
然后选择需要的生物反馈方案(包括多媒体生物反馈和Kegel训练),进行治疗。
电子生物反馈实践操作

电子生物反馈临床实践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一、考试要点:1、着装整齐2、简述不同电极在治疗中的作用红---刺激正极绿---记录正极黑----接地褐---记录负极白----刺激负极3、简述不同模式的治疗作用PBF模式:又称为”正反馈模式”,主要用于运动功能训练(肌力提高/运动模式矫正/运动协调能力提高)。
NBF模式:又称为”负反馈模式”,主要用于缓解肌张力。
ESFN模式:又称”小脑顶核仿生电刺激” ”脑循环治疗”,主要用于脑神经微循环改善,脑神经元兴奋改善及细胞。
TENS模式:又称”经皮电刺激”,主要用于感觉异常障碍。
FNS模式:又称”功能电刺激反馈”,主要用于肌肉的支配能力提高(强化)训练,尤其是手指等精细康复训练.4、简述生物反馈的治疗原理:通过测量和呈现患者感知不到的非正常病理信息,选择性地转换为可识别的视觉或听觉信号,通过患者自己意识的控制和反复的行为练习,来调整机体的内环境、改善身体内部调节机制。
二、操作规范:1、治疗前的准备a、准备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的相关用品(如清洁治疗部位皮肤需要用的消毒材料、盆底生物反馈消毒备用的电极、棉签无菌水石蜡油、中单等)b、检查环境——检查训练场所安静、舒适、空气清新、光线柔和保证患者治疗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免受外界环境和闲杂人员的干扰。
C、了解病情、取得相互了解和信任、告知患者参与治疗的相关动作及要领嘱患者认真配合完成此项训练。
2、相关操作流程a、明确肩关节半脱位、肩前屈、伸肘、腕背伸、屈膝、踝背屈、股四头肌步态训练时电极片的放置位置。
(肩关节半脱位——冈上肌、三角肌;肩前屈——三角肌前束;伸肘——肱三头肌;腕背伸——腕背伸肌、指总伸肌;屈膝——腘绳肌;踝背屈——胫骨前肌;股四头肌步态——股直肌)b、明确盆底电子生物反馈尿失禁及尿潴留的操作方法,及电极贴至部位。
(放松训练、经典Kiger模板方案式训练、)c、熟练掌握盆底电子生物反馈评估及出报告的操作流程,并对评估报告进行简单分析。
生物反馈性电刺激助力训练技术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功能电刺激:
1、几个关键的参数
频率: ➢ 20Hz以下可产生间断收缩 ➢ 30(40) Hz或以上可产生强直性收缩,助力训练中一般
选择35Hz
脉宽: ➢ 100μs 以下,感觉水平的刺激 ➢ 100~600μs,运动水平的刺激, 助力训练中选择
强度: 0-50mA (按常规神经肌肉电刺激的行业标准) 0-100mA (按肌电电生理的标准)
通断比: (ON/OFF) 刺激时间:休息时间
(要充分考虑肌肉疲劳问题与肌肉收缩力的大小影响) 波升与波降: (上升时间与下降时间)
手动触发器
电刺激与兴奋
电刺激与助力
➢ 刺激可以泛指细胞所处环境因素的任何改变;亦即各种能量形式的 理化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对细胞构成刺激。 ➢实验证明,由大脑皮层发出的主动控制指令,同样影响各相关细胞或 组织的兴奋过程。 ➢利用功能电刺激助力,就是将这两种影响进行叠加,共同完成的过程:
2、 步行障碍
为改善步行能力,特别建议加大下肢的起立---坐下训练和步行训练; 对偏瘫伴足内翻患者,建议穿着短下肢矫形器;使用肌电和关节的生 物反馈治疗,可以改善步行;脑卒中伴有足下垂者,建议使用功能性 电刺激。
脑卒中主要障碍和问题点
3、上肢功能康复
建议实行反复练习的康复项目,并促进瘫痪上肢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对中等瘫痪程度的肌肉,特别是为了增强背曲肌力,推荐使用功能电 刺激。
➢通过一个外触发按钮,对试图主动训练的主动肌完成触发功能电刺激 的输出,辅助患者完成功能位的建立。
➢ 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由触发柄人工操作而定(ON/OFF 两个状态) ➢ 什么时刻需要触发,由触发柄人工操作决定。一般情况是患者作出最
大努力而无法正常完成功能位时,才触发 ➢ 触发过程可应鼓励患者用健侧自主控制(可激活更多的运动功能),
二级技能方法

二级技能方法1.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可以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
源于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
目的:让求助者用放松代替焦虑。
步骤:1.学习放松技巧2.构建焦虑等级:指定焦虑分数3.系统脱敏:从小到大依次逐级脱敏。
系统脱敏的基本原理: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这就是交互抑制的作用。
注意事项:1.如果引发求助者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止一种,可以针对不同情境建立几个不同的焦虑等级表。
然后对每个焦虑等级表实施脱敏训练。
2.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的次数多少,依个体的不同和情境不同而变化。
3.在系统脱敏过程中,当一开始焦虑分数超过50,仅靠重复放松就很难降低了。
此时表明焦虑等级设计不够合理,应当将等级设定细分,层次清晰。
4.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可考虑改用其他方法。
2.模仿法:模仿法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通过这种行为得到了什么结果,易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
模仿法具体方式:1.生活示范2.象征性的示范3.角色扮演4.参与示范5.内隐示范工作程序: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设计示范行为;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注意事项1.影响模仿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年龄,一般来说模仿法更适用于年轻的求助者。
2.要强调示范者的作用。
3.对正确模仿行为的强化,应适时和恰当。
10.认知疗法总结:咨询师对不合理观念辨别觉察→来访者认同→合理的观念→认同来访者→内化成自我认知的一部分→生活中的泛化→结束4冲击疗法: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
暴露疗法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一类行为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细心地控制环境,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些情境中。
分类:1.现实冲击疗法。
是指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焦虑的行为,让焦虑自行降低,是一种被动的放松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刺激反馈注意事项
1、应用设备时请关闭无线移动电话或类似的无线发射装置功率强大的无线电干扰源。
2、不要在面前使用易燃易爆的混合气体、氧气、一氧化氮、氧化物、易燃的麻醉剂。
3、在使用所有设备进行反馈治疗和刺激时,引起的疼痛及不适应立即停止治疗。
4、治疗时必须关闭一米以内的短微波治疗设置,可能引起触发刺激输出时的不稳定。
5、不要长时间对患者进行连续治疗。
6、患者体内有电子元件时(如心脏起搏器)应该不主张进行触发刺激。
7、肌电触发电刺激不能应用在有癌症的患者身上。
8、不能应用在肿胀的,被感染的,发炎周围及皮疹处。
9、怀孕期间不能进行肌肉触发刺激
10、心脏病患者、癫痫患者要小心使用。
11、对儿童进行肌肉刺激时应该在医疗人员指导下进行。
12、电极放置和刺激强度应在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13、进行电刺激的时候病人应保持安静状态。
14、严禁使用其他东西替代电极片作用在患者身上。
15、严禁使用时移动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