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中国建筑史试题与答案第三版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史》试卷答案

《中国建筑史》试卷答案

《中国建筑史》试卷答案(第一套)满分:100分时限:120分钟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1、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2、“艮岳”3、《考工记》4、抬梁式、穿斗式、干阑式、井干式5、宋6、河南登封嵩岳寺塔7、庐山草堂8、水戗发戗9、以材为祖10、大木大式,大木小式11、老子李耳二、选择(每题1分,共15分)1-5 CBACA;6-10 BCABA;11-15 AADDA三、请写出下列城市建造朝代及城市名称(每题3分,共12分)1.(隋唐洛阳) 2.(明代南京)3.(唐代南禅寺大殿)4. (辽代独乐寺山门)四、绘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绘制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平面图、立面图2、画出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正立面及地盘图五、简答(每题5分,共30分)1、从建筑功能布局上看,石窟可以分为哪几种:从建筑功能布局上看,石窟可以分为哪三种:(1)塔院型,印度城支提窟,即以塔为窟的中心(将窟中支撑窟顶的中心柱刻成佛塔形象),和初期佛寺以塔为中心是同一概念,这种窟在大同云冈石窟中较多。

(2)佛殿型,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容,相当于一般寺庙中的佛殿,这类石窟较普遍。

(3)僧院型,在印度称毗诃(he)罗,主要供僧众打坐修行只用,其布置为窟中置佛像,周围凿小窟若干,每小窟供一僧打坐,这种石窟数量较少,敦煌第285窟即属此类。

2、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夏商周三代。

第二阶段是里坊制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

第三阶段是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

第四阶段是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

3、中国宫殿发展的四个阶段?(1)“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2)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3)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4)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4、解释“黄肠题凑”汉代帝王墓用短方木(方约30cm,长约90cm)叠成椁墙,墙内置棺椁,短方木端部均指向棺椁。

此法耗费木材数量巨大,东汉以后已不再使用。

中国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建筑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建筑中,被称为“木结构建筑之祖”的是:A. 故宫B. 大雁塔C. 应县木塔D. 天坛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三大特点之一?A. 木结构B. 砖石结构C. 斗拱D. 屋顶答案:B3. 以下哪个朝代的建筑艺术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峰?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C4. 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的“飞檐翘角”设计是为了:A. 美观B. 防水C. 避雷D. 增加采光答案:B5. 以下哪个建筑不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A. 颐和园B. 圆明园C. 拙政园D. 避暑山庄答案:C6. 中国古代建筑中,斗拱的主要作用是:A. 承重B. 装饰C. 通风D. 防火答案:A7. 以下哪个建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A. 故宫太和殿B. 应县木塔C. 南禅寺大殿D. 嵩岳寺塔答案:C8.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屋顶形式不包括:A. 悬山顶B. 歇山顶C. 硬山顶D. 平屋顶答案:D9. 以下哪个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A. 故宫太和殿B. 五台山佛光寺C. 应县木塔D. 嵩岳寺塔答案:A10.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四合院”布局,其主要特点是:A. 四面环水B. 四面环山C. 四面环绕建筑D. 四面开放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2.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结构形式,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

答案:承重和装饰3. 中国古代建筑的“三进院落”布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院、中院、后院4. 古代建筑中的“飞檐翘角”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________的问题。

答案:防水5. 中国古代建筑的“四合院”布局,其四周的建筑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济中国建筑史绘图试题

同济中国建筑史绘图试题

二、绘图题(20分)
1、明清北京故宫太和殿正立面(4分)
2、北京四合院平面(4分)
3、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平、立、剖面(12分)二、绘图题(每题5分,共20分)(00年)
1、双槽与金箱斗底槽
2、楼阁式塔与密檐塔
3、晋祠圣母殿平、立、剖面图
4、五踩斗拱三(01年).作图题
1. 五踩溜金斗栱侧立面
2. 独乐寺观音阁
3. 北京故宫平立面
4. 应县木塔立面三. 绘图
1. 清式庑殿纵剖面
2. 嵩岳寺塔平立面
3. 外滩意象(具抽象均可) 画图题
1. 歇山纵剖面2.北京故宫太和殿平.立面3. 北京四合院意象中国史(各10分共40分)1。

建筑图象 a.三踩斗拱(平面,正立面,侧立面) b.清式七檩歇山(纵横剖面) 2。

建筑意象上海外滩江南古镇
============================================================================== 三作图(30分)
1. 绘出四铺作斗拱正、侧面图,并绘出华拱和令拱断面。

2. 绘出清式歇山顶纵剖面图,并注明主要构件名称。

3. 试以不少于3幅的系列简图概括出江南民居的主要特征。

三绘图
1绘出独乐寺观音阁平面剖面图并注明关健构件 2绘出两木构件相交时的燕尾榫和卯的轴侧 3绘出嫩戗发戗立面图并注明关健构件三.绘图(08年)
1.以剖面形式绘出唐宋殿堂和清式殿堂的比较简图,并以文字标明二者的关键差异。

2.绘出送带斗拱足材重拱(包括瓜子拱和慢拱)的里面、剖面、轴测。

3.绘出所在城市3幅系列景观(简明,特点突出,文字说明)。

同济大学中国建筑史重点及真题精品

同济大学中国建筑史重点及真题精品

同济大学中国建筑史重点及真题精品序言一、古代世界四大建筑体系(中国、印度、伊斯兰和欧洲)中国建筑体系以住屋(宅、宫)为根本。

单座建筑而言,以间为单位群体关系而论,以院落为单位,再以纵、横两个方向的轴线上多进、多路的院落形成组群,以纵横道路相分隔,沿着水平向延展开来,组成里坊、厢坊或街坊,进而聚合成以皇宫(王宫)或衙署为中心的城市。

以院、坊、城三个空间层次构成的网络系统。

决定中国建筑的根本因素:1.建筑的制度2.形下“器”,形上“道”3.以形喻意玄学(巫术)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为主体。

物质基础主要体现在木质的构架、装修和以生土为主的台基和围护(墙)上木构建筑是近似于现代排架,梁柱式结构。

常上课认为是桁架结构?榫卯铰接,构架、铺作、柱子构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具有很强的抗震和抗风性能。

柔曲之美:双曲的屋面,挠曲的屋脊,翘曲和生出的翼角,卷杀的月梁、梭柱、斗拱等等二、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商时期,建筑处于“茅茨土阶”和拓扑空间的阶段。

“三礼图”,尤其《周礼·考工记》披露了中国古代建筑制度的基础是周朝建立的。

中国最早描述建筑制度的?“官式建筑”的开端——秦汉。

古代建筑体系的成型期定在汉代基本上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魏晋时又修正汉制,如宫城近于中轴北侧,实行大朝“东西堂”制和“宫衙制”;棋盘状的道路和闾里,普遍实行山陵制等,都影响了以后南北朝和隋唐的建筑制度。

传入的佛教,促使了古代园林在理念和手法上的演进。

卷草纹、琉璃瓦、须弥座,以至梭柱、鸱尾的流行,与印度、中亚、波斯、希腊的原型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因而可以说魏晋至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交融期和转折期。

唐朝雄浑气势与当时的诗歌、书法、绘画等在风骨上完全同构,宫城——皇城——都城制度的建立的里坊制度纵列的三朝制度,坛庙制度,宫苑制度,以及佛教寺院制度等,都成了建筑演变的起点。

宋朝三重城的形态,厢坊制宫城接近都城中央,宫前千步廊、工字殿、雉门五凤楼,以及文人园,理学和庄园经济影响下的城乡聚居制度等,基本上为元、明、清所继承和发展。

建筑学基础-同济中国建筑史真题+答案

建筑学基础-同济中国建筑史真题+答案

选择填空建筑史观12应为建构34、中国(唐宋)时期建筑比较接近应为清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与流变1、中国古典建筑演变与下列哪个因素一般没有因果关系(A)。

01A朝代的更替B文化中心的转移C建筑工具的进步D中外建筑的交流2、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与木构为主体的成因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B)。

01A建筑类型B建筑等级C取材方便D阴阳五行3、风水观念与以下哪个因素没有直接关系(c)。

01A心理学B方位C礼制D数术4、中国古典园林的“昆仑”和“悬圃”意象大约出现于(秦汉)时期。

015、干栏式建筑可能起源于(树巢)。

026、秦汉以后,中国古代建筑第一次大变迁大约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并引发了汉民族(起居)方式的演变。

02,047、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与木构为主体的成因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03A建筑等级B天人合一C阴阳五行8、从直接源流上看,北京明清故宫的建筑风格在很大程度上采用(B)。

03A西北B江南C华北9、中国上古的九州中,(雍)州孕育了周秦汉唐文化。

0310、传统四合院构成的实质是(宗法制度/宗法秩序)。

03,0411、(伊东忠太)最早提出了“非神权统治”是中国木构为主体的主要原因。

04,0612、中国上古九州概念中,(雍、豫)两个州后来建都朝代最多。

0413、古代官式建筑与下列哪个因素没有因果关系?(A)04A朝代更替B政治和文化中心的转移C中外交流14、以下哪位学者最早以“类型学”的观点来推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原型(B)。

04,05A罗西B德·昆西C钱伯斯15、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C)。

05A晋B冀C苏D赣16、中国古代营居喜用木构,这与(阴阳五行)观念不无关系,也是(砖石)结构不发达的一个原因。

0517、(弗莱彻)从技术的方面分析中国的建筑。

07中国古代聚落的形态与结构1、“三朝五门”制度中的“三朝”指(外朝、治朝、燕朝),“五门”指(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

同济大学中国建筑史试题与答案第三版

同济大学中国建筑史试题与答案第三版

5 道题)
1. 两出羡道
2. 鸱尾 3. 悬鱼 4. 吻 5. 驼峰
6. 单槽地盘分槽图 7. 双槽 8. 分心斗底槽 9. 金箱斗底槽 10. 覆盆式柱础 11. 覆莲式柱础
12. 藻井 13. 重檐庑殿
14. 重檐歇山 15. 斗尖
16. 嫩戗发戗 17. 水戗发戗 18. 菊花头 19. 霸王拳 四、填空(共 20 分,随机抽取 10 道题) 1. 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 清代用 “(斗口制 )”作标准。
9. 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
C
A 晋 B 冀C 苏D 赣
A)
10. 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 B A 东周 B 西汉 C 唐宋 D 明清
11. 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 A A 宗法制度 B 秦始皇 C 胡服骑射 D 丝绸之路
12.18 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
B
A 南怀仁 B W ・钱伯斯 CJ ・朗世宁 D 汤若望
21. 目前我国保存有三城三河的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的城市是(
A)
A、春秋淹城 B、曲阜鲁故都 C、燕下都故城 D、东汉洛阳。
22. 在汉朝,规定在皇帝登位(
B )年开始营造皇陵。
A、第一年 B、第二年 C、第三年 D、第四年
23. 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是(
A)
A、唐乾陵 B、汉文帝灞陵 C、汉武帝茂陵 D、宋裕陵
22. 窑洞主要的三种形式: 开敞式靠崖窑、下沉式窑院(地坑窑)、砖砌锢窑

23. 试举出我国民居的四种具体实际类型
碉楼、土楼、窑洞、云南一颗印、北京四合院、阿以旺

24. 故宫中的前三殿和后三宫分别是指: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建筑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同济大学

建筑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同济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包含()等。

A:城市B:住宅C:陵墓D:园林E:宫殿F:庙宇答案:ABCDEF第一章测试1.中国营造学社里,刘敦桢任营造学社文献部主任,梁思成任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

A:错B:对答案:B2.刘敦桢先生曾在()建筑科留学。

A:东京理工大学B: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C: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D:南加州大学答案:B3.梁思成先生曾在()留学。

A: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B:东京大学C: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D:南加州大学答案:C4.佛光寺大殿属于()代建筑。

A:唐B:明C:宋D:元答案:A5.蒙古族人的居住类型是()。

A:土楼B:蒙古包C:帐篷D:鼓楼答案:B6.窄四合院是()地区的民居类型。

A:晋南B:关中C:晋中D:晋北答案:ABC7.西北的建筑,由于干旱小雨,多采用()的方式。

A:双坡顶B:圆顶C:单坡顶D:平顶答案:D8.客家的典型民居类型是()。

A:土屋B:土楼C:土掌房答案:B9.举折是()代的关于屋顶坡度的称呼。

A:清B:宋C:元D:明答案:B10.举架是()代的关于屋顶坡度的称呼。

A:元B:宋C:明D:清答案:D第二章测试1.河姆渡遗址中房屋木构架的形式为()A:穿斗式B:干阑式C:抬梁式D:井干式答案:B2.下列哪项不属于春秋时期重要的技术发展()A:夯土技术逐渐成熟B:普及修长城C:瓦的出现D:高台建筑盛行答案:C3.唐长安城的城市规划模式被称作()A:街坊制B:里坊制C:厢坊制D:街巷制答案:B4.中国古代建筑种翼角按一定的尺寸向外缓慢变化的做法称为()A:“翘”B:“冲”C:“举架”D:“生起”答案:B5.在余姚河姆渡遗址里的木构件残件中发现了迄今最早的榫卯。

A:错B:对答案:B6.中国国内斗栱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周代建筑遗址中。

A:错B:对答案:A7.斜栱出现在辽代,金代得到发展。

A:对B:错答案:A8.清式木构建筑中,大式以斗口为模数,小式以金柱柱径为模数。

A:对B:错答案:B9.下列哪些属于《营造法式》中出现的殿阁地盘图?A:分心槽B:金厢斗底槽C:单槽D:双槽答案:ABCD10.以下关于“材份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0年同济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建筑史试题

2010年同济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建筑史试题

2010年同济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建筑史试题2010中国建筑史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1分)1.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比较接近于现代建筑的什么结构?A. 框架结构B. 桁架结构C. 砖木混合结构D. 框剪结构2. 斗栱铺作层的多寡隐喻了以下哪条?A. 社会等级B. 结构逻辑C. 审美取向D. 度量标准3.《营造法原》是哪朝的营造名著?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民国4.明清北京故宫主要是由哪个匠作流派主导建造的?A. 北京官式B. 香山帮C. 江西帮D. 广帮5.我国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私园是()A. 芳林园B. 袁广汉园C. 顾辟疆园D. 白居易庐山草堂6.石渠宝笈三编本《清明上河图》中没有以下哪个建筑特征?A. 断砌造B. 硬山C. 葺屋D. 木构城门7.以建筑类型学的观点,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原型应该是()A. 原始木屋B. 窟穴C. 帐幕D. 三者兼有8.清代官式建筑以“斗口”作为用材单位,取自A. 斗宽B. 斗高C. 栱宽D. 栱高9.史载最高的佛塔北魏永宁寺塔属于()A. 砖结构B.木结构C. 生土结构D. 石结构10.西藏宗山建筑内部一般属于何种承重体系?A. 砖结构B. 石结构C. 木结构D.土木结构11.以下哪种古代建筑纹样是汉代以降从西域传到汉地的?A. 夔纹B. 汉纹锦C. 唐草纹D. 回文12.古代建筑彩画的五彩遍装,主要见于()A. 唐以前B. 唐C. 宋D. 明清13.以下哪种对古代砖结构建筑进行年代鉴定的方法比较准确?A. 热释光B. C14C. 风格识别D. 营造尺复原14.“覆水椽”用于()A. 硬山顶B. 卷棚顶C. 轩顶D. 悬山顶15.以下哪部著作侧重品位园林的生活形态?A. 《江南园林志》B.《闲情偶寄》C.《洛阳名园记》D. 《园冶》16.“大式”建筑是指()A. 以材分为度量单位的清朝官式建筑B. 以材分为度量单位的宋朝官式建筑C. 以斗口为度量单位的宋朝官式建筑D. 以斗口为度量单位的清朝官式建筑17.翼角起翘与以下哪条无关?A. 出际B. 生出C. 椽子D. 角梁18.以下哪位是《一家言》的作者?A. 李渔B. 计成C. 沈三白D. 李格非19.唐宋木构殿堂与厅堂的主要区别是()A.是否用斗栱B.是否用彩画C. 是否将内柱升高D.是否用天花20.试判断以下哪种结构相对抗震能力更强?A. 抬梁式木构B. 穿斗式木构C. 抬梁穿斗混合的D.现代砖木结构21. S. B. Fletcher的“建筑之树”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观?A. 文化相对论B. 亚美中心论C. 欧亚中心论D. 欧美中心论22.《营造法式》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A. 木匠传抄书B. 土木营造规程C. 建筑设计手册D. 建筑装饰规程23.“兴造论”出自()A. 《营造法式》B. 《营造法原》C. 《园冶》D. 《华夏意匠24.长城的建造轨迹与下列哪一条有关?A. 气候分界线B. 农、牧分界线C. 列国界墙D. 三者兼有25.《华夏意匠》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A. 设计原理分析B. 史料考证分析C. 营造技术分析D. 建筑艺术分析26.大希腊化影响下的犍陀罗佛教建筑艺术属于()A. 印度-中国混合型B. 印度-中亚混合型C. 希腊-罗马混合型D. 希腊-中国混合型27.20世纪前期中国新古典主建筑与以下哪条有直接关联?A. 启蒙现代性表达B. 人文精神体现C. 民族国家象征D. 古典艺术表现28.伊东忠太发现的中国著名古迹是()A. 克孜尔石窟B. 龙门石窟C. 云冈石窟D. 敦煌石窟29.在历史地段上设计新建筑时,以下哪一条在新老建筑的文脉关系处理上是不恰当的?A. 在某一构成要素上相一致B. 在式样上保持完全一致C. 对比中求协调D. 原型上的关联30.建筑上的“Glocal”是指()A. 地域特征B. 全球趋同C. 民族性D. 全球在地二、填空题(共30分,每题1分)1.中国古代的城市与乡村之间是一种______________关系,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由______________方式决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一、选择(15分,可随机抽取15道题)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DA 穿斗B 内柱升高C 彻上露明造D 草栿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CA 小木作B 大木作C 铺作D 檐下作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AA 宋B 宋以前C 明清 D元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CA 隆兴寺摩尼殿B 晋祠圣母殿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D 少林寺初祖庵5.宋代的“材”为CA 斗口高B 斗口宽C 单拱高 B 单栱断面6.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C)A、宇文恺B、李诫C、蒯祥D、也黑迭尔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A)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B)A 模数化B 承重C 装饰D 材等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CA 晋B 冀C 苏D 赣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BA 东周B 西汉C 唐宋D 明清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AA 宗法制度B 秦始皇C 胡服骑射D 丝绸之路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BA 南怀仁B W·钱伯斯C J·朗世宁D 汤若望13.以下哪条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AA 全面保护B 重点保护C 有限保护D 酌情保护14.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CA 历史主义B 民族形式C 中国固有形式D 民粹主义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B)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C)A、兆域图B、西京长安图C、平江府图D、清明上河图17.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A)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C)城的风貌。

A、西汉长安B、唐长安C、北宋汴梁D、明南京19.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指:(A)A、《营造法式》B、《木经》C、《冶园》D、《工程做法》20.下列建筑属于宋代建筑的是:(B)A、小雁塔B、摩尼殿C、飞云楼D、西安钟楼21.目前我国保存有三城三河的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的城市是(A)A、春秋淹城B、曲阜鲁故都C、燕下都故城D、东汉洛阳。

22.在汉朝,规定在皇帝登位(B)年开始营造皇陵。

A、第一年B、第二年C、第三年D、第四年23.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是(A)A、唐乾陵B、汉文帝灞陵C、汉武帝茂陵D、宋裕陵24.下列属于道教建筑的是:(B)A、洛阳白马寺B、武当山建筑群C、天龙山石窟D、安徽九华山建筑群25.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D)菩萨道场。

A、文殊菩萨(五台山)B、普贤菩萨(峨眉山)C、地藏菩萨(九华山)D、观音菩萨26.(B)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A、山西佛光寺大殿B、山西应县木塔C、蓟县独乐寺山门D、河北正定隆兴寺27.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的是(C)A、布达拉宫B、普陀宗乘庙C、雍和宫D、席力图召28.下列属于楼阁式塔的是(C)A、河南嵩岳寺塔B、小雁塔C、苏州虎丘塔D、云南大理三塔29.天安门的屋顶形式是(B)A、庑殿式B、歇山式C、悬山式D、复合式30.天坛的屋顶形式是(C)A、庑殿式B、歇山式C、攒尖式D、复合式二·简释(10分,可随机抽取5道题)1.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乐的神仙。

封建帝王都梦想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自从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

颐和园昆明湖中有五座岛屿,其中藻鉴堂(一说南湖岛)喻蓬莱、治镜阁喻方丈,凤凰墩喻瀛洲。

一池指太液。

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仙山而著称。

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

2.黄肠题凑“题凑”是一种葬式,始于上古,多见于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

黄肠题凑: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3.抱厦4.叉柱造、5.缠柱造、6.永定造7.副阶周匝8.收山9.推山10.阑额11.普拍枋12.和玺彩画13.旋子彩画14.苏式彩画三、图释(10分,随机抽取5道题)1.两出羡道2.鸱尾3.悬鱼4.吻5.驼峰6.单槽地盘分槽图7.双槽8.分心斗底槽9.金箱斗底槽10.覆盆式柱础11.覆莲式柱础12.藻井13.重檐庑殿14.重檐歇山15.斗尖16.嫩戗发戗17.水戗发戗18.菊花头19.霸王拳四、填空(共20分,随机抽取10道题)1. 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分制)”,清代用“(斗口制)”作标准。

2.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落遗址)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有六、七千年,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3.《清式营造则例》是(梁思成)(人名)根据《工程做法则例》编著的。

4.计成在《园冶》认为,第园筑之主,犹须什(九),而用匠什(一)。

5.“择中”思想见于《周礼考工记》一书,其中的“国”指(城池)。

6.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金箱斗底槽”。

7.中国营造学社诞生于(1930)年,创始人是(朱启钅今)。

8.清式七檩举架的飞檐为(三五)举,檐步为(五)举。

9. 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砖木混合结构、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10.宋代用材的材等折变率为();清代斗口的等级折变率为()(数值)。

11.唐宋木构殿堂有(3)个水平结构层,其中最复杂的一个实际上属于(铰接)结构。

12.江南园林边界模糊的空间效果,主要是以(借景)和(障景)手法取得的。

13.中国古代营居喜用木构,这与(阴阳五行)观念不无关系,也是(砖石)结构不发达的一个原因。

14.上海大厦(百老汇)属于(折中主义)风格,是(北外滩)的端景。

15.历史上外来建筑文化移入中国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其英文表达可用(acculturation)一词,而当代建筑的一大倾向是“趋同”,英文表达为(assimilation)。

16.在我国古代氏族社会时期,房屋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干阑式建筑、木骨泥墙建筑。

17.我国现存最早的塔是嵩岳寺塔。

18.我国的古代佛塔一般可分为楼阁式、密檐式、单层塔三种基本类型。

19.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居民区、手工商业区。

20.我国的五大古都是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21.地方城市的基础设施一般有:防御工程、水利工程、道路与下水道、邮驿设施。

22.窑洞主要的三种形式:开敞式靠崖窑、下沉式窑院(地坑窑)、砖砌锢窑。

23.试举出我国民居的四种具体实际类型碉楼、土楼、窑洞、云南一颗印、北京四合院、阿以旺。

24.故宫中的前三殿和后三宫分别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25.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三种基本类型是:祭祀自然神、祭祀祖先、先贤祠庙26.五岳、五镇是山神,其中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7.我国古代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28.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观音菩萨道场。

29.我国的佛寺的组合形式,大体上可分为塔院式和以殿堂为主的佛寺的两大类型。

30.我国现存最大的经幢是赵州陀罗尼经幢(华夏第一经幢北宋)。

31.我国的佛教石窟主要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

32.我国摩崖造像的代表建筑有:孔望山摩崖造像、乐山凌云寺弥勒大佛。

33. 大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有主要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

34.中国最早的佛寺是建于(北魏)朝的(洛阳白马寺)寺,现存元朝以前最大的佛殿是(唐)朝的(佛光寺)大殿。

35.古代木构建筑用材的模数制,大约开始于(南北朝)朝,成熟于(宋)朝,在清代称为(斗口制),是(大木大式)建筑用材的标准。

36.古代屋顶色彩等级最高的是(黄)色,最低的是(黑)色,清代皇家建筑彩画主要为(和玺)彩画和(旋子)彩画。

37.梭柱大约出现于(南北)朝,琉璃瓦大量用于屋顶始自(宋)朝。

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基座称(须弥座),是从(印度)传入的,由(佛座)演变而来。

琉璃瓦正式用于屋面是南北朝,但为数不多,宋代使用渐广,到明代成为高潮38.“民族固有形式”的口号盛行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但当时上海盛行的摩登建筑却是(折中主义)风格,代表作是外滩的(沙逊大厦)和(上海汇丰银行)。

39.中国古代都城的居住区划分单位在汉朝称(闾里),在唐朝称(里坊)。

40.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是(午门),属于(阙)门形制。

41.秦始皇陵的陵台底边长达( 350/500)米,这种陵台在汉代称(方上)。

42.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从(东汉)朝起开始建造佛塔,属于(楼阁式)门形制式。

(上累金盘,下为重楼)43.苏州传统住宅侧路上的主要建筑是(),为建筑中最精彩的部分。

厅堂内的轩,以(轩)椽构成。

卷棚,又称为“轩”,是室内天花的一种,使用的位置常在檐柱,与前后金柱之间。

明代以后应用广泛。

其结构由质轩梁、轩檩和轩椽组成。

轩椽上覆以灰白色的水磨砖。

轩梁上常装饰以浮刻,并上单色油漆(栗壳色为多),绝少使用彩画44.“阿以旺”是(维吾尔)族的一种典型住宅形式,特指住宅的(带天窗的大厅)。

45.中国现存最大的两座古代木构殿堂是(太和殿)和(凌恩殿)。

46.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厅堂是(南禅寺大殿),现存最早的砖建筑是(嵩岳寺塔)。

47.宋代木构建筑最小的模数化单位是(分),清代的斗口分为(11)个等级。

48.宋代名匠喻浩写过一部(《木经》),还设计了著名的开封(佑国寺)塔。

49.宋辽金时期的木楼阁上下层结构连接方式多用(叉柱造)造,结构抗震的关键部位是(榫卯)。

50.上海沙逊大厦(和平饭店)是由(英商共和洋行)设计的,属于(折中主义)风格。

51.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是(吕彦直),属于(中国固有)风格。

52.中国近代首批建筑师多毕业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那里曾是(学院)派的大本营。

53.《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的作者是(刘致平),《苏州古典园林》的主编是(刘敦桢)。

54. 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和瓦当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宫室的出现。

55. 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在秦汉的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

56. 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在我国现存最早的砖塔;福建开元寺两座石塔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