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学习就如打游戏一样上瘾

合集下载

怎样说服孩子不玩游戏

怎样说服孩子不玩游戏

随着网络的发展,虽然给我们生活中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给不少家长带来了烦恼,如孩子沉迷游戏,变得越来越不爱学习,那么,对于这一想象作为家长该如何才能让孩子戒掉游戏呢?下边介绍几个方法,希望可以有效帮到大家。

1、不要指责孩子,以客观的角度互相沟通
当发现孩子玩游戏时,对他大喊大叫是没用的,父母最好是多观察孩子在玩什么游戏,以客观的角度去和他交流,了解孩子玩这个游戏的兴趣点。

2、发现孩子玩游戏的兴趣点,让孩子对其失去兴趣
当孩子玩游戏时,正上瘾,父母如果是全面反对,只会有逆反作用,最好是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根据缘由,父母可以采取方法让孩子失去兴趣。

3、找孩子其他感兴趣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
玩游戏无外乎就是好玩,有意思,如果想要让孩子失去兴趣,要么让孩子玩到腻了,要么就找其他好玩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样他就不会再继续了。

4、带他多出去走走,多见识世面,比如:去旅游
如果父母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可以多带孩子走走,特别是
有时间就带孩子多出去旅游,多见识世面,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让他没时间玩游戏。

5、让孩子信任的同辈人来劝告他,比如:堂哥
有时候父母说的再多,孩子也听不进去,但如果是一个他信任的、玩的好的同辈人来劝告他,他会比较容易听进去。

6、不要太排斥游戏,好好利用游戏对孩子的影响力
当孩子表现好了,其实可以用游戏来鼓励他,引导孩子,让他发现父母是不反对他做的事情,会让他对父母产生新的信赖,继而可以听从父母的建议。

总之,当发现孩子沉迷游戏时,急不可一味的打骂,要以和孩子进行沟通为主,并多鼓励孩子,激励孩子,当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到兴趣和成就感时,那孩子自然就不会在沉迷于游戏。

如何应对学生的学习上瘾与游戏成瘾问题

如何应对学生的学习上瘾与游戏成瘾问题

如何应对学生的学习上瘾与游戏成瘾问题学生的学习上瘾与游戏成瘾问题一直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学生过度沉迷于学习,不顾身体健康和与他人的社交互动;另一方面,游戏成瘾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业。

本文将探讨如何应对学生的学习上瘾与游戏成瘾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一、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学习上瘾与游戏成瘾问题往往源于他们对成绩的过分追求或对游戏的沉迷。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

学生可能因为想要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而过度用功学习,或者因为缺乏其他兴趣爱好而被游戏吸引。

只有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动力有重要影响。

为了应对学生的学习上瘾问题,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

家长可以在家中为学生提供一个专门的学习区域,保持室内的安静和整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

学校方面,可以加强对学生学习时间和作业量的管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实践和休息时间。

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过度沉迷于学习或游戏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其他兴趣爱好。

为了减少学生对学习或游戏的依赖,我们应鼓励学生培养多样化的兴趣爱好。

家长和学校可以提供各种课外活动,如音乐、体育、绘画等,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样学生会在充实自己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平衡学习和游戏。

四、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学生的学习上瘾和游戏成瘾的问题往往是由于时间管理不当导致的。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明确规定每天的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并监督执行情况。

学校也可以设置规范,如禁止学生在上课时间玩手机或游戏,以确保学生能够专注于学习。

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与辅导学生的学习上瘾和游戏成瘾问题往往与心理问题有关。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与辅导。

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并处理自己的情绪,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如何引导孩子走出网络游戏沉迷

如何引导孩子走出网络游戏沉迷

如何引导孩子走出网络游戏沉迷?1、积极引导要告诉孩子,玩网络游戏必须适度,适度,不要玩太多,玩上瘾,以免影响学习,影响工作和休息。

这样一来,除了学习的影响外,由于网吧多,社会游手好闲,孩子的识别能力差,意志薄弱,经常与他们接触,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误入歧途,也容易被敲诈、敲诈。

如果一旦受到坏人、抢劫、勒索的威胁,必须及时告诉父母,由父母提出解决,以免产生严重后果。

2、制定合理的规矩要解决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必须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可以制定一些合理的规矩。

家长可以规定孩子每天只能玩游戏一定的时间,不能玩暴力游戏,不能在学习期间玩游戏等等。

规矩要明确、具体,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3、借助其他娱乐方式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其他的娱乐方式。

电子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的“第二个家”。

但是,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有趣的事情可以做。

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散步、唱歌、看电影等等。

要让孩子了解到其他的娱乐方式。

孩子沉迷游戏网络的原因:1、有问题的家庭环境这类家庭的父母,往往有好多不良的习惯,比如说打麻将、赌博或者酗酒等等。

并且会把外面的恶劣情绪带到家里,发泄到孩子身上,他们喜怒无常,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

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对学习不感兴趣,并且容易受父母的影响,他们身上会沾染很多不良习惯,他们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在学校里又得不到尊重,由于老师不重视,家庭又缺少监管,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他们非常容易进入网吧,成为网瘾队伍的主力军。

2、单亲家庭由于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孩子的心理发育往往不健全,自卑感比较严重,容易形成偏执、冷漠和孤僻的性格,他们就会选择网络世界来逃避。

3、缺乏兴趣爱好有这样一部分孩子,他们缺乏兴趣爱好,不喜欢阅读,不喜欢音乐、美术、体育、旅游,等等,这些高尚的、能提高修养的、陶冶情操的爱好,一概与他们无缘,他们的心灵处于一种荒漠的状态。

这种孩子一旦接触网络,他就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往往就是如痴如醉,不能自拔,把网络当成生活的全部。

让孩子学习上瘾的秘诀正面反馈的读后感

让孩子学习上瘾的秘诀正面反馈的读后感

让孩子学习上瘾的秘诀正面反馈的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让孩子学习上瘾的秘诀——正面反馈>读后感》哇塞!我最近读了一本超级棒的书,叫《让孩子学习上瘾的秘诀——正面反馈》。

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神奇世界的大门!书里说,正面反馈就像是给我们学习的小火箭加上了超强燃料,能让我们一下子飞得高高的!这难道不神奇吗?我就一直在想,以前我学习的时候,为啥有时候觉得那么累,那么没劲儿呢?原来,是缺少了这个神奇的“正面反馈”呀!就说我们班的小明吧,他以前数学可差啦,每次考试都愁眉苦脸的。

可是后来,数学老师发现他有一次作业做得特别认真,就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他。

哎呀,你猜怎么着?从那以后,小明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数学成绩蹭蹭往上涨!这难道不是正面反馈的魔力吗?再想想我自己,上次语文考试,我作文写得不错,老师给了我一个大大的优,还在旁边写了好多鼓励的话。

嘿!从那以后,我写作文的时候可来劲了,总想着要写得更好,让老师再夸夸我。

这不就像书里说的,正面反馈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动力嘛!还有啊,我邻居家的姐姐,她学钢琴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有一次她弹了一首曲子,虽然还有些小错误,但是她妈妈却说:“宝贝,你弹得越来越棒啦,继续加油!”结果呢,姐姐练琴变得可积极了,现在都能弹好多好听的曲子啦!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我在学习中能一直得到正面反馈,那我是不是也能像他们一样,变得超级厉害呢?答案肯定是“能”呀!书里还说,正面反馈可不只是简单的表扬,还得真诚、具体。

比如说,不能只是说“你真棒”,得说“你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很清晰,真厉害”。

这就好比给我们的鼓励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让我们更加喜欢啦!我觉得,家长和老师就应该多给我们这样的正面反馈。

别总是批评我们这儿不好那儿不好,多看看我们的优点,多夸夸我们的进步。

不然,我们学习的积极性不都被打击没啦?总之,读了这本书,我算是明白了,正面反馈就是让我们学习上瘾的秘诀!我真想大声告诉全世界的大人,多给我们一些正面反馈吧,让我们都能在学习的海洋里快乐地畅游,成为闪闪发光的学习小达人!示例文章篇二:《<让孩子学习上瘾的秘诀——正面反馈>读后感》哇塞!最近我读了一本超级棒的书,叫《让孩子学习上瘾的秘诀——正面反馈》。

大学生沉迷游戏父母怎么办

大学生沉迷游戏父母怎么办

打游戏上瘾,对现在的父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或许我们能做的是,暂时放下评判和改变的心,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孩子真正的生活和内心的想法,给予孩子希望得到的帮助。

同时还要这么做来帮助孩子:1.定期主动和孩子沟通这本来应该是一件孩子主动的事情,但孩子沉迷游戏,没办法只有父母主动沟通。

大学几乎都是不上晚自习,因此晚上时间很充裕。

很多同学就会利用这段时间来一直玩游戏。

如果晚上的时候,父母能够利用这时间和孩子开视频、打电话等。

这样可以更好的打断他一直打游戏。

多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多给他灌输一些心灵鸡汤。

因为毕竟你讲得多了嘛,他难免都会吸收一些。

2.对孩子进行鼓励教育举个例子。

父母给他定个目标,比如期末的时候成绩的平均绩点达到三点几,或者期末综合测评的时候拿个奖学金,然后就答应给他买个什么东西,或者奖励他想要的一些东西。

这样也能很好的激励他减少打游戏的时间。

特别是熬夜打游戏对学习,对身体都有很大伤害。

通过老师的教育来激励他。

父母可以跟班主任或者辅导员沟通。

让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对他进行一次思想教育或者说半个月对他进行一次思想教育。

毕竟老师的教育对学生多多少少还是会有所影响。

各位家长可以根据自家孩子实际情况,如性格、爱好等,因材施教,想出科学有效的方法。

又或者是咨询郑州润仁教育研究院中心的老师进行详细的了解。

我们专注于孩子的教育,有科学的方法和丰富的经验,竭诚为大家服务。

润仁教育服务范围:1、青少年问题,如厌学、学习成绩差,沉迷网络游戏等电子产品、叛逆、早恋注意力不集中、亲子关系差、家庭教育问题等;2、心理问题咨询:如叛逆、厌学、学习成绩差、沉迷、亲子关系导致的各种非疾病类心理问题咨询。

有哪些好方法能让孩子爱上写作业爱上学习

有哪些好方法能让孩子爱上写作业爱上学习

有哪些好方法能让孩子爱上写作业爱上学习让孩子爱上写作业和学习是每个家长和教育者都希望实现的目标。

实际上,学习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当孩子们能够享受其中的乐趣并且感受到成就感时,他们就会更容易爱上学习。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学习兴趣和写作业的热情。

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明亮的学习空间,提供舒适的桌椅和良好的照明,这样可以使孩子感到舒适和专注。

此外,可以为孩子提供书籍、文具和其他学习工具,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给予孩子鼓励和赞扬。

指导孩子制定目标,并帮助他们规划学习时间表。

此外,鼓励孩子参加学习小组、课外活动和比赛,以提高他们的动力和兴趣。

3.设计有趣的学习活动:学习不仅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玩游戏、观看教育视频、参观博物馆等形式进行。

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其中,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体验,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创造亲子互动:与孩子一起学习和写作业可以加强亲子关系,并使学习变得更有趣。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分享学习经验和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作为孩子的学习伙伴,共同努力并互相支持。

5.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主动性和自主性,鼓励他们制定学习目标并制定计划。

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尝试和发现新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融入游戏和趣味元素:将学习内容与游戏和趣味元素结合起来,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设计有趣的写作活动、数学游戏、科学实验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并获得快乐。

7.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培养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给孩子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包括图书、杂志、报纸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促进孩子对阅读的理解和欣赏。

8.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关键。

小学语文学习中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学习中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学习中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让学习像玩游戏一样上瘾!哎呦喂,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真是不小啊,尤其是语文!别看它只是个“文字游戏”,想要学好可不容易。

我之前带过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刚开始接触古诗,就各种抵触,说什么“太难了,记不住,不想学”。

我当时就纳闷了,古诗明明那么美,怎么就让人提不起兴趣呢?我琢磨着,得让学习变得有趣,不能死板硬塞啊!于是,我就想了个办法。

那天,我跟孩子聊起他最喜欢的游戏——《王者荣耀》,他可是一说到这个游戏就眉飞色舞,恨不得马上开黑!我说:“你玩游戏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喜欢去了解英雄的背景故事?” 他点点头,兴奋地说:“当然!你知道诸葛亮是怎么算出敌人的位置吗?太厉害了!” 我接着说:“ 古诗就像英雄们的传记,每首诗就像一段故事,里面有英雄们的勇敢、智慧和爱,你仔细读,就能感受到他们的故事,就像玩游戏一样,你会想了解更多!”我找了几首描写英雄人物的诗,比如《木兰诗》、《岳飞《满江红》》,一边读一边给他讲故事,还模仿人物的声音,比如用低沉的声音读岳飞《满江红》里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读“笑谈渴饮匈奴血”。

这孩子可来劲了,眼睛一亮一亮的,还跟着我一起读,读得特别投入。

我甚至还跟他一起玩起了角色扮演,我演岳飞,他演士兵,一起“抗金”!第二天,这孩子主动找到我,兴致勃勃地跟我说:“老师,我昨晚把《木兰诗》都背下来了!我觉得木兰真的好厉害,我要学她一样,成为厉害的人!” 你看,只要找到孩子们感兴趣的点,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有趣。

后来,我发现,只要把学习和孩子们的兴趣联系起来,就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比如,我让孩子们写作文,我会先让他们看一些有趣的短视频,然后让他们根据视频内容写故事。

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我就让他们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课堂内容。

总之,学习方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孩子们像玩游戏一样爱上学习,才能让他们在学习的路上走得更远,也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斯金纳程序教学法的五个原则

斯金纳程序教学法的五个原则

斯金纳程序教学法的五个原则斯金纳设计了程序教学法,在美国教育界影响深远.这个教学法有以下五个原则:第一:小步子原则小步子实际上就是我在“橡皮筋理论”里提到的循序渐进。

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每个学习单位的内容都是孩子能够轻松掌握的,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而且,得到表扬的机会也会增多。

第二:积极反应原则我在前面提到了“听课”为何是低效的。

这种低效,除了“鱼牛"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老师为了课程进度,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往往自顾自的讲授,许多问题都是老师自问自答的假提问,学生很少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这会让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很受伤。

第三,即时强化原则电子游戏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

孩子完成一个任务,立刻就会有相应的奖励,或者是一句赞美的话,或者是一个虚拟奖品,让孩子们欲罢不能。

上文中那两个老师做得也很不错,孩子在学琴、学书法的过程中不断受到肯定和表扬。

实际上,孩子就像那个小老鼠一样,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食物,不仅当时学习的兴致高,久而久之,孩子会慢慢上瘾,爱上这项学习,就像老鼠对触碰横杆上瘾,人们对玩游戏上瘾一样.按照脑科学家的研究,奖励和肯定能够激活大脑中的奖赏中心,分泌出多巴胺物质,这会让人感到兴奋,也是人们对某一事物上瘾的根源所在。

第四:自定步调原则这也涉及到了我在橡皮筋理论里提到的量体裁衣,循序渐进。

第五:低错误率原则斯金纳认为,错误的行为往往导致惩罚,而惩罚对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帮助不大。

我们看看上文的例子就清楚了,第一个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太多,这种批评一方面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实际上也没法让孩子学到正确的东西。

而第二个老师所言:“让孩子记住对的,比指出孩子哪里错了更重要。

"这的确是深谙教育之道的说法。

孩子又学到了正确的东西,又维持了学习的兴趣,一举两得。

怎样避免错误连连?实际上还是要把握好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不要超越孩子的能力,如果超越孩子能力太多,多半会错误连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次跟大家分享了游戏吸引孩子们背后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很多父母不懂得游戏背后的规律,只是一味的反驳和反对孩子玩游戏,往往结果是无效的,甚至会引起反效果。

打游戏这件事,从教育局、学校、老师、家长都是持反对态度的,但是依然有大批的孩子把时间投入到游戏中。

说明游戏背后吸引人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师父带着两位弟子,来到一个空旷的长满杂草的地方。

师父将这片地方分成三块,然后对弟子说“咱们来各自想办法,如何能让这空地上的杂草不再长下去?”
第一个弟子连忙表态“都说斩草要除根”,所以他把杂草拔掉之后,把根也拔了出来。

第二个弟子呢,放了一把火,他要用火把草烧光。

当然,师父也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结果第二年师徒三人再来的时候,大弟子和二弟子的空地上又都长满了杂草。

因为要想将所有杂草的根部都清除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没清除到的根部又重新长了出来。

二弟子的空地上杂草涨势比之前的还要好。

因为去年烧掉的杂草变成了很好的肥料,帮助杂草重新生长。

只有师父的那快递没有长草。

原因是——师父在这块地上种满了鲜花和其它美丽的植物。

所以,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要让地面不再长杂草的方法就是将地面种满鲜花和其它有益的植物。

现在我们都在反对孩子玩游戏,但其实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是让孩子在学习上找到更好的成就感,让这种成就感替代游戏中的成就感。

很多父母们很擅长反对孩子玩游戏,却不懂得在生活中激发引导孩子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来。

所以,父母的反对行为,实际上是推动了孩子更多的将时间投入到游戏中。

所以,上节中我们讲的‘游戏吸引人的四个原因’。

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学习’应该如何向‘游戏’学习,让学习吸引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第一点就是,学习上也要简单入门。

在孩子0~3岁的阶段,基本上没有哪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失败的。

孩子在0~3岁都会学会人生中最难的几件事情。

一个是‘说话’,一个是‘走路’。

为什么在这阶段还在的培养是成功的呢?因为在这个阶段,无论孩子说话有多糟糕,父母对教孩子说话这件事是充满了耐心和信心的。

所以父母不会因为孩子只会说了一个词而责骂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到现在话都不会说。

’如果父母真的责骂了,那孩子有可能从此以后就不怎么敢开口说话了。

父母几乎都是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教孩子,帮助孩子找到信心。

就像有一天,当爸爸回到家,孩子突然开口喊了声‘爸爸’,这位爸爸肯定是无比的兴奋,特别有成就感。

我想每一位父母应该都体会过这种时刻的兴奋与喜悦。

就算10分钟有位叔叔来家里做客,孩子也对他喊了‘爸爸’。

当然这是一个笑话,但是我想,此时父母也依然不会停止对孩子培养的耐心。

所以,没有耐心教孩子,是孩子成长中的大忌,是孩子失去信心的原因之一。

一个孩子要学会洗碗,打碎六个碗是正常的成本。

如果在孩子打碎第三个碗时父母就骂他‘你怎么这么笨,笨手笨脚的。

’那孩子可能从此就没信心学好洗碗了。

所以,在学习的初期阶段,要对孩子有无比的耐心,而且要降低预期。

为什么很多父母对孩子没有耐心呢?因为在心目中跟别人的攀比。

任何人掌握一件事的时间长度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前期掌握很快,后期进步很慢。

有些人前期进步很慢,但后期学习的效果非常地好。

所以,各位父母,要将孩子跟他们自己本身作比较,而不是盲目的跟身边同事亲戚的孩子比。

一味的跟别人作比较,会让你们失去耐心。

那么在简单入门找到自信之后呢,第二步就是要‘给孩子不断的任务升级’,给孩子新的挑战和任务目标。

因为目标最大的作用是,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希望上,而不是放在对过去的恐惧上。

就像你帮助一个人爬到山顶的最好方法,是让这个人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山顶,而不是回头看高高的悬崖,让内心充满恐惧。

在父母不懂得激发孩子和提醒孩子目标的情况下,孩子就很难往前继续挑战。

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给孩子总结并且设定阶段性的目标,让孩子敢于去挑战。

而且目标不是一次性设定,孩子就能完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的帮助孩子总结原因,给孩子鼓励和信心。

这个给孩子形成的力量,是很多说教无法描绘的。

第三点,就是要‘及时反馈’。

每天都去挖掘孩子的进步点,如果你挖掘的频次越高,孩子就会像在打游戏中被加了分一样。

比如,每天发现孩子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主动,学习上越来越勤奋等等,这些细微的进步,如果都能被父母挖掘和发现的话,孩子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各位父母们,也许孩子的成绩不会突飞猛进,但是我们可不可以在这些细小的行为中挖掘孩子的进步点,让他们不断地得到及时性的反馈。

这些反馈就会给孩子持续的信心和力量。

这样的正向反馈是永远不嫌多的。

所以父母们要借助任何的场合,不停地提醒这件事。

不关只是当着孩子的面说,当着其他家庭成员的面也讲,甚至是大的朋友聚会等等都可以讲孩子的进步点。

这样可以经常给孩子加油鼓励。

第四个,就是‘团队合作’。

一个成绩差的孩子,他的圈子是有问题的,因为他的圈子可能都是些炫耀游戏打的好,或是其它物质条件好的朋友。

这样的圈子对孩子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要告诉孩子,帮助孩子找到一个更好的圈子。

这样的圈子就是每天能够讨论彼此进步互相正向鼓励。

以上讲的四点,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理念心得,进行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