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课件.doc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样本(3篇)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样本____年校园民族文化交流计划一、活动宗旨:1. 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尊心;2. 深化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3. 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与相互理解;4. 塑造学生的民族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____年4月15日至4月30日活动地点:学校各场馆、教室及学生活动中心三、活动安排:1. 开幕仪式(4月15日)开幕式将呈现传统舞蹈、民族音乐演奏及朗诵比赛,展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才华。
演讲嘉宾将阐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2. 民族文化展览(4月15日-4月30日)设立校园展览区,展出各民族的传统服饰、音乐乐器和美食等文化特色。
学生通过观看展品和参与互动体验,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
3. 民间艺术表演(4月16日-4月30日)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戏曲、民族舞蹈和民间乐器演奏等艺术展示,使学生亲身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4. 传统手工艺工作坊(4月16日-4月30日)在校园内设置手工艺体验区,由手工艺师傅指导学生学习剪纸、刺绣、竹编等传统技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乐趣和成就感。
5. 专题讲座(4月17日-4月30日)邀请专家和学者进行民族文化讲座,介绍民族文化的演变历程、特色和现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化身份和传承责任,激发对民族文化的热忱。
6. 民族美食周(4月18日-4月30日)在食堂和室外区域设立美食摊位,展示各民族的传统美食和烹饪技术。
学生可品尝民族美食,体验不同民族的风味,增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7. 民族音乐会(4月20日)邀请知名民族音乐团体进行音乐会演出,展示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和艺术表现,让学生在欣赏高水平演出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8. 民族体育比赛(4月23日-4月30日)举办民族体育竞赛,如踢毽子、跳大绳、拔河等,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体验民族文化与健康生活的结合。
9.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4月25日-4月30日)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和互动交流,如传统木偶戏、民居建筑模型等,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增进对非遗传承的认识和尊重。
2018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凤栖小学2018年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中华文明五千年,作为渝东南边锤的秀山,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同胞在这里怡然生活,和睦相处,创造了独特而优秀的民族文化,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依托本县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土家、苗族文化活动这一载体,发挥资深民族文化艺人的引领作用,开展校本教研,努力推动并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陶冶师生情操,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培养有民族技艺特长的学生。
一、组织机构成立“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和项目小组:组长:冉胜副组长:陈勇唐春花成员:全体行政成员、徐梅、熊超、陈宗群、熊健二、活动目标1、建成“陶之夭夭”民族农耕文化艺术馆。
2、打造民族教育文化长廊。
3、创建民族书法艺术工作室。
4、创作以本土民族元素为题材的优秀陶艺作品。
5、编印《陶趣》和《“乡趣”童音》乡土民族文化校本教材。
6、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有机地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有民族技艺特长的学生。
三、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内容1、建成“陶之夭夭”民族农耕文化艺术馆。
2、收集、编印秀山乡土民歌、民俗校本教材,制成《陶趣》《“乡趣”童音》校本教材。
3、保护、传唱《黄杨扁担》《一把菜籽》等本地特色民歌,创编土家苗舞《铜铃舞》作为学校民族保留歌舞节目。
4、开展《秀山传统“陶”艺演变进程的课题研究》。
5、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聘请专业人士创编苗鼓舞曲。
6、开展民族主题班、团队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编好土家金钱杆与跳绳结合的民族特色课间运动项目。
四、活动项目小组及人员职责组长:负责统筹整个活动的开展、资金协调及安排副组长:落实各项目的开展及推进工作。
1、陈勇、彭重新、姚元斌、杨正伟、陈宗群:负责“陶之夭夭”民族农耕文化艺术馆的设计与修建。
2、陈宗群、熊健、石凯、徐梅、熊超:收集、编印秀山乡土民歌、民俗校本教材,制成《陶趣》《“乡趣”童音》校本教材。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范本(三篇)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范本____年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多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让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感受和传承民族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我们计划在____年在校园内开展一系列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度,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人文素养;4.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校园进行主题讲座,介绍中国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和习俗。
通过讲座,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各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增加跨文化认识和交流。
2. 民族服饰展览组织民族服饰展览,展示中国各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并邀请学生参与展览。
学生可以通过试穿传统民族服饰,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与风采,增进对各个民族的理解与尊重。
3. 传统乐器演奏邀请专业音乐团队来校园进行传统乐器演奏会,通过演奏展示中国各个民族的乐器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
同时,开展传统乐器教学班,让学生亲自体验民族乐器的魅力,培养音乐兴趣。
4. 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活动,如剪纸、刺绣、瓷器绘画等。
通过亲身制作,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5. 民族风情演出举办民族风情演出,邀请学生和民族文化爱好者参与表演。
演出内容可以包括歌曲、舞蹈、戏曲等多种形式,展现中国各个民族的传统艺术和文化风貌,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6. 文化论坛组织文化论坛,邀请学生与专家学者一起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
通过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自觉。
四、活动方案活动时间:____年秋季学期,持续两周1. 第一周- 开展主题讲座,介绍中国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模版(2篇)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模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种新文化形式涌现出来,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民族文化逐渐被遗忘。
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本方案旨在推动____年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
二、活动目标1.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2.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和参与度;3. 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4. 促进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培养优秀品质和道德价值观。
三、活动内容1. 策划民族文化展览通过组织学生和老师参与筹备,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包括传统艺术品展览、书法、绘画、摄影等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展览。
2. 举办主题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开展主题讲座,围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承与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
通过讲座,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3. 组织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在校园内组织各种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例如中国传统节日趣味游戏、书法、剪纸、唐宋古诗诵读比赛等。
通过实际参与,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4. 开展传统文化乐团演出鼓励学生组建传统文化乐团,演奏古代音乐乐器,演绎传统曲目。
通过音乐的方式,传递诗意和美感,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
5. 参观传统文化古迹和博物馆安排学生参观传统文化的重要古迹和博物馆,例如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等。
通过实地参观,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与博大精深。
6. 进行传统文化作品创作比赛举办传统文化作品创作比赛,包括诗歌、散文、绘画、摄影等各个艺术门类。
通过比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创造力和热情,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爱好。
四、活动实施机制1. 形成领导机构成立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的领导机构,负责统筹活动的具体实施。
2.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针对每个活动环节,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具体安排,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为继承、发展我校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素质,丰富民族生活,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培养和提高我校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自****年起学校开始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了传承我校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成果,巩固提高学校的办学品味。
经研究,本学期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课,来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家乡、对本民族的热爱之情,从而使我校的校园文化不断得到发展,陶冶师生情操,特制定本方案。
一、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成员: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二、活动宗旨及工作内容1、宗旨:以挖掘、保护、发展、创新水族民族文化为宗旨。
2、工作内容:①每班要推荐出两个动态文艺表演节目,节目内容以水族原生态元素为基础,形式可以是舞蹈、小品、歌唱、民族体育、刺绣表演、时装秀表演或其他水族原生态文艺表演。
②以班为单位,要求每位师生制作一件以上静态的艺术作品,尽量以水族原生态元素为基础,内容包括马尾绣、水书、剪纸、手工制作、摄影、绘画或其他水族原生态作品。
③艺术教师要以学校为单位创作一个艺术节目,***老师编排一个原生态的水族铜鼓舞蹈;***老师编排一个原生态的民族体操或武术;**老师要创作10幅以上高质量作品上墙展演,教40名左右的学生会读、写水书。
***老师排练一个30-40人的时装秀班表演班。
④每班要修改或翻新民族文化展板,教室在原来的基础上丰富内容,反映本班教学和管理的动态情况。
三、活动时间:每天下午第三节及课外活动时间。
四、工作分工*** :负责全面工作,上下协调和统筹安排,划拨资金。
**:负责资金监督管理,督促、指导各机构按时完成工作,制表收集登记静态作品,组织对静态作品评奖及对指导教师绩效加分。
**:负责动态文艺节目的评比业务工作,制作评分表、培训节目主持人、活动比赛顺序安排,对参赛作品评奖及指导教师绩效加分。
**:协助**支书处理内务工作,负责文艺节目比赛的秘书处工作。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汇报人:2023-12-16•活动背景与目的•活动内容与形式•活动时间与地点安排目录•活动参与对象与要求•活动组织与实施方案•活动效果评估与反馈收集01活动背景与目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意义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通过将民族文化引入校园,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内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民族文化的社会价值民族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价值,对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民族文化是旅游、文艺、传媒等领域的重要资源,具有广泛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
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民族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不断丰富和拓展文化内容,引入民族文化可以增加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和活力。
丰富校园文化内容通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提高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觉。
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而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可以营造出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02活动内容与形式邀请民族文化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介绍民族文化的历史、特点和价值。
展示民族服饰、工艺品、图片等,让师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民族文化。
播放民族音乐、舞蹈视频,增强师生的民族文化感受。
民族文化讲座与展示提供民族乐器、舞蹈道具等,让师生亲身体验民族艺术的魅力。
开设民族艺术课程,教授民族舞蹈、戏曲等,培养师生的民族艺术素养。
邀请民族艺术表演团队进行现场表演,如民族舞蹈、戏曲、音乐等。
民族艺术表演与体验举办民族文化知识竞赛,考查师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咱们都知道,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了千年的智慧。
让民俗文化走进校园,既能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又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活动目标1.提高同学们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2.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增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
三、活动主题“民俗风情,魅力校园”,以展示民俗文化为主题,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民俗的魅力。
四、活动内容1.民俗文化展览展览内容包括民俗服饰、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民俗文化。
2.民俗文化体验(1)手工制作:组织同学们制作剪纸、泥塑、面塑等民间手工艺品,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
(2)民间舞蹈:教授同学们跳一些简单的民间舞蹈,如扇子舞、划旱船等,感受民间舞蹈的韵味。
(3)传统游戏:组织同学们玩一些民间传统游戏,如抖空竹、踢毽子、跳皮筋等,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
3.民俗文化讲座邀请民俗专家为同学们讲述民俗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等,让同学们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4.民俗文化比赛举办民俗知识竞赛、民俗绘画比赛、民俗摄影比赛等,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展示同学们的才华。
五、活动安排1.准备阶段(1)组织策划团队,明确活动分工。
(2)联系民俗专家,确定讲座内容。
(3)收集民俗文化资料,制作展览道具。
(4)提前通知同学们,做好活动宣传。
2.活动阶段(1)展览阶段:为期一周,同学们可以自由参观。
(2)体验阶段: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不同项目的体验。
(3)讲座阶段:安排在周末,确保同学们有时间参加。
(4)比赛阶段: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选拔出优秀作品。
(2)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六、活动预算1.活动场地租赁:1000元2.展览道具制作:500元3.民俗专家讲座费用:800元4.活动宣传费用:300元5.比赛奖品费用:500元总计:3100元七、活动效果评估1.活动参与度:以参与活动的同学人数为评估标准。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二篇)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___市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活动浦东培训点“民族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方案一、活动宗旨: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为主题的___市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活动已开展近两个学期。
为展示学员们刻苦学习、努力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异成果;充分展示学生在艺术实践中锻炼能力、磨炼意志,把民族艺术深深扎根在社会之中,特___“民族文化进社区”宣传周活动。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把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艺术素质教育紧紧结合起来,培养和造就一批合格的民族文化骨干和后备人才。
二、活动主题:民族文化进社区三、机构___:主办:___科技教育委员会、___市教委承办:___市艺术教育中心、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浦东新区少年宫及相关单位四、活动安排1、《同在阳光下》___儿童医学中心专场。
时间:___年___月___日(周六)主题。
建立民族文化宣传基地。
同___大学志愿者、少儿白血病患者联欢,用精彩的民族艺术搭建同广大患者儿童心理、精神健康的桥梁。
(专家名师同台演出)。
2、《温馨联洋》联洋社区专场时间:___年___月___日(周六)主题。
向社区中外居民传送民族文化艺术,缔造和谐、温馨的社区文化。
向外籍青少年传授武术、民乐技艺。
3、《走向阳光》浦东新区看守所专场时间:___年___月___日(周六)主题。
用民族艺术的纯静文雅,洗涤看守对象的心灵。
用民族精神的刚毅不屈,感化扭曲的灵魂,揭示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缺失,警示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七彩晚霞红似火》浦东新区敬老院时间:___年___月___日(周六)主题。
用民族艺术给老人带去党和政府的关爱。
孩子们用生龙活虎的武术、优雅的音乐带给老人无限的欢乐和追忆,更体现全社会对老人的尊重和关爱。
5、《小康之路宽又广》张--___社区专场时间:___年___月___日(周六)主题。
给___新农村的农民们送去致富的祝福,新春的问候。
6、《军民一家亲》驻浦东___专场时间:___年___月___日(周六)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栖小学2018年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实施方案
中华文明五千年,作为渝东南边锤的秀山,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同胞在这里怡然生活,和睦相处,创造了独特而优秀的民族文化,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依托本县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土家、苗族文化活动这一载体,发挥资深民族文化艺人的引领作用,开展校本教研,努力推动并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陶冶师生情操,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培养有民族技艺特长的学生。
一、组织机构
成立“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和项目小组:组长:冉胜
副组长:陈勇唐春花
成员:全体行政成员、徐梅、熊超、陈宗群、熊健
二、活动目标
1、建成“陶之夭夭”民族农耕文化艺术馆。
2、打造民族教育文化长廊。
3、创建民族书法艺术工作室。
4、创作以本土民族元素为题材的优秀陶艺作品。
5、编印《陶趣》和《“乡趣”童音》乡土民族文化校本教材。
6、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有机地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培
养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有民族技艺特长的学生。
三、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内容
1、建成“陶之夭夭”民族农耕文化艺术馆。
2、收集、编印秀山乡土民歌、民俗校本教材,制成《陶趣》《“乡趣”童音》校本教材。
3、保护、传唱《黄杨扁担》《一把菜籽》等本地特色民歌,创编土家苗舞《铜铃舞》作为学校民族保留歌舞节目。
4、开展《秀山传统“陶”艺演变进程的课题研究》。
5、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聘请专业人士创编苗鼓舞曲。
6、开展民族主题班、团队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编好土家
金钱杆与跳绳结合的民族特色课间运动项目。
四、活动项目小组及人员职责
组长:负责统筹整个活动的开展、资金协调及安排
副组长:落实各项目的开展及推进工作。
1、陈勇、彭重新、姚元斌、杨正伟、陈宗群:负责“陶之
夭夭”民族农耕文化艺术馆的设计与修建。
2、陈宗群、熊健、石凯、徐梅、熊超:收集、编印秀山乡
土民歌、民俗校本教材,制成《陶趣》《“乡趣”童音》校本教材。
3、屈军宜、徐梅、熊超:保护、传唱《黄杨扁担》《一把菜
籽》等本地特色民歌,让本地民歌走进校园。
聘请专业人士
创编土家苗舞《铜铃舞》作为学校保留歌舞节目。
4、冉胜、陈宗群、熊健、唐春花、田甜等开展《秀山传统
“陶”艺演变进程的课题研究》。
5、姚元斌、石凯、谢红:指导创编苗鼓。
6、陈宗群、姚元斌:开设陶艺课程,将土家、苗族生活场
景进行创作。
7、陈勇、唐春花、屈军宜:组织开展民族教育主题班会课、
团队活动、手抄报。
8、冉胜、陈勇、彭重新、陈宗群:负责民族文化长廊建设。
五、经费筹措及项目预计分配
1、向县民宗委争取专项资金30万元,自筹资金2万元,专款专用。
2、“陶之夭夭”民族农耕文化艺术馆修建经费9万元,民族
书法艺术工作室创建8万元,民族教育文化长廊5万元,民
族元素外显文化3万元,印制《“乡音”童趣》《陶趣》等校本教材预计经费3万元,课题研究、苗舞、苗鼓创编预计4万元。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充分提高民族文化进校园意义的
认识,把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纳入教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
精心组织,统一谋划,做出特色。
2、认真组织,务实求真。
要把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作为一
项重要课程来抓,不搞形式,谦虚好学,落在实处。
3、要统筹兼顾,有序开展,稳步推进,确保工作抓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