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英雄悲歌自读文本飞将军李广巩固提升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巩固提升练习:第五单元 英雄悲歌(4课时) Word版含解析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巩固提升练习第五单元英雄悲歌9垓下之战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左.,乃陷大泽中B.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C.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解析:选C。
A、B、D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C项为名词作状语。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汉军围之数.重寡者百数.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乃属.其子于齐鲍牧C.项王乃复引.兵而东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D.所当.者破当.室者死解析:选C。
A项,几;人数。
B项,跟随;嘱托。
C项,带领。
D项,抵挡;掌管。
3.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与“此天之.亡我”中的“之”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句是()A.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C.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D.专诸之.刺王僚,彗星袭日解析:选D。
A项,结构助词,的;B项,定语后置的标志;C项,动词,到、去、往;D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下列句子中与“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句式完全相同的一句是()A.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B.不忍杀之,以赐公C.项王则夜起,饮帐中D.有美人名虞,常幸从解析:选C。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完成5~8题。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幸:侥幸B.然今卒.困于此卒:终于C.亡.其两骑耳亡:损失D.吾为若德.德:恩德解析:选A。
A项,应为“被君王宠幸”的意思。
6.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项羽英勇无敌”的一组是()①直夜溃围南出②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③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④骑皆伏曰:如大王言⑤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⑥D.③④⑥解析:选B。
①写了项羽被围于垓下半夜突围;⑥写了项羽的知耻之责。
7.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情势垂危,气氛悲凉,与虞姬诀别时“泣数行下”更是慷慨悲凉,表现英雄末路多情却又无奈的心情。
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英雄悲歌 9 垓下之战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9 垓下之战英雄残阳如血,如血的却不仅仅是残阳。
天边最后一抹斜晖掠过阴霾流连在垓下早已因战火而焦黑的土地上。
断箭和长戈零落遍地,死亡的气息弥漫,让每一个生还的楚军将士战栗。
除了他——西楚霸王,江东项藉。
手抚乌骓略显失色,目光在江东的山水迷雾中游移,他坚信,即使山下是淮阴侯的十万铁骑,他也能够杀出重围,再开一片天地,他坚信。
回想当年少年意气,一句“彼可取而代也”,石破天惊!巨鹿之战怒斩宋义,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大破秦军,各路诸侯,辕门低首,叩关入秦,自号西楚霸王,封赏天下,何其壮哉!起兵至今,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难道这垓下一役,前功尽弃!他更承受不了的是虞姬如此沉重的话语:“霸王,你可知兵败势孤,原因在你自己。
巨鹿大胜,你却活埋降卒二十万;称霸咸阳,你却火烧阿房三百里;定都彭城,赐死子婴、黥布……亚父极力反对,你却执迷不悟,一意孤行,霸王啊,你可知西楚早已失尽民心!”是夜楚歌四起,士卒离散,各谋生计,可怜虞姬,香魂一缕,随风而息——他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不去听从那些文臣武士们的妙计。
可是他错了,横亘在面前的是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乌江,而步步紧逼的是势如压城的千万铁骑。
远方的冠盖是汉王,一阵得意的欢笑震荡四野:“项王,你可知你为何败于我手?你自命天纵英才,可凭一己之力平四海,你错了!我求贤若渴,用人不疑,夜追韩信;你一不知人,二不善任,气走范增。
如此,你众叛亲离,我渐丰羽翼。
不纳人言,你不见幽王烽火戏诸侯,代价是戎狄胡马摧雕楼;始皇奢掠黔首,代价是诛秦族万年遗臭。
你一意孤行,我则充分听取臣子意见。
函谷关前,范增劝你强攻,你按兵不动;鸿门宴上,张良让我谢罪,我以身脱险。
项王啊项王,由此看来,只该我大汉并吞八荒,横扫六合,包举宇内,席卷天下。
”霸王怔怔地笑了,充满着苦涩与无奈,不知此刻,是对过分自信的怅惘,对未能听取意见的悔悟,还是那无奈的“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残阳如火,如火的不仅仅是残阳,喷薄而出的,还有霸王颈中的一腔热血。
飞将军李广-鲁人版《史记》教案

飞将军李广-鲁人版《史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鲁人版《史记》中关于飞将军李广的记载,了解古代人物的生平和历史背景。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对于古代文本的理解和把握。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1.飞将军李广的生平和战功介绍。
2.飞将军李广的个人品质和军事才能评价。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飞将军李广在历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
2.难点:文本中对飞将军李广的评价和描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授课对史记中关于飞将军李广的介绍和描述进行详细讲解。
2.互动式讨论法: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3.小组讨论法:设立小组,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以提升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引入史记的背景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入境史记,了解古代人物和文化。
2.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史记中有关飞将军李广的篇章,了解其生平事迹和战功。
3.分析:利用问题导向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文本中对于飞将军李广的评价和描述进行分析和解读。
4.互动: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展开讨论和交流,梳理出不同的观点和思路。
5.总结:总结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结果,对文本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和总结。
六、教学效果评估1.能够明确和准确地复述所学内容和观点。
2.能够从多个角度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3.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讨论和交流,理解并尊重不同的观点和理解。
4.能够编写与古代文化和历史相关的文章,展示个人对于文化和历史的理解和解读。
5.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和视野。
七、拓展活动1.阅读其他古代文化和历史相关文本,对文本中的人物和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
2.参观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遗存和遗迹。
3.参加文化和历史类的知识竞赛和活动,提高自身相关知识和能力。
4.编写相关文章和论文,展示自身的学术研究和思考成果。
鲁人版语文选修(史记)课件:第5单元 自读文本 飞将军李广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 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 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来诱敌的, 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 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 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 “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 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于是匈奴骑兵最终没敢来攻击。
名来追赶他,李广一边逃一边拿起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因此才能逃脱。于是
回到汉朝京城,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执法官判决李广损失伤亡太多,他被敌人活
捉,应该斩首,李广用钱物赎了死罪,削职为民。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转眼间,李广在家已闲居数年,李广家和原来颍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一起隐 居在蓝田山中,常到南山中打猎。曾在一天夜里带着一名骑马的随从外出,和别 人一起在田野间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大声喝斥,禁止李广 通行。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许通 行,何况是前任呢!”便扣留了李广,让他停宿在霸陵亭下。没过多久,匈奴入 侵杀死辽西太守,打败了韩将军(韩安国),韩将军迁调右北平。于是天子就召见 李广,任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了军中就把他杀 了。李广驻守右北平,匈奴听说后,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他好几年, 不敢入侵右北平。
上一页
返回首页下一页来自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这位 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 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 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李广于是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 匈奴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 开,两路包抄,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 的射雕手。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 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义薄云天自读文本鲁仲连义不帝秦巩固提升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第二单元义薄云天自读文本鲁仲连义不帝秦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途于邹假:假如B.会.秦围赵会:恰逢C.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亡:损失D.吾请为君责.而归之责:责备解析:选A。
假:借。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请为.君责而归之B.先生独不见夫仆乎.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C.昔者.齐威王尝为仁义矣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D.昔者九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解析:选B。
表反问的语气词;A.认为,当作;替。
C.助词,用在表时间的词后;……的人。
D.表判断语气;表感叹语气。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B.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C.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D.故脯.鄂侯解析:选B。
A.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开;B.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帝;C.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拜见;D.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肉干。
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方今唯秦雄天下..之国也..B.弃礼义而上首功C.然后天子南面..帝之..吊也D.欲从而解析:选A。
B.古义:斩首之功;今义:第一等的功劳,最高的功劳。
C.古义:面朝南;今义:方位名词,南边。
D.古义:紧跟着就;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新垣衍曰:“先生独不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而智不若邪?畏之也。
”鲁仲连曰:“呜呼!梁之比于秦若仆邪?”新垣衍曰:“然。
”鲁仲连曰:“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
”新垣衍怏然不悦,曰:“噫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曰:“固也,吾将言之。
昔者九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九侯有子.而好,献之于纣,纣以为恶,醢九侯。
鄂侯争之强、辩之疾.,故脯鄂侯。
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牖里之库百日,欲令之死。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英雄悲歌 自读文本 伍员之死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自读文本伍员之死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谋略家。
本为楚国人。
性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
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为楚平王所杀,被迫出逃吴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
入吴后,知公子光有大志,乃助其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
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
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孙武为将,选练兵士,整军经武,使吴成为东南地区一强国。
阖闾死后,伍子胥继事吴王夫差。
二十六年,吴、越夫椒之战,越惨败几于亡国,夫差急于图霸中原,欲允越求和之时,伍子胥预见到两国不能共存之势,又洞察勾践图谋东山再起之心,力谏不可养痈遗患,而应乘势灭越。
夫差不纳,坐视越国自大。
三十六年,及见夫差欲率大军攻齐,越王勾践率众朝贺,伍子胥再度劝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以除心腹之患,又遭夫差拒绝。
知夫差昧于大势而不可谏,吴国必为越国所破灭,伍子胥为避祸而托子于齐国鲍氏,反遭太宰伯嚭诬陷,被逼自杀。
死后仅十年,越灭吴,终应其言。
春秋末期吴国兴亡,伍子胥举足轻重。
其治国用兵,以务实为旨,远见卓识,谋略不凡。
一、字音伯嚭.(pǐ)夫湫.(jiǎo)会.稽(Kuài)子胥.(xū)劓殄.(tiǎn)俾.无遗育(bǐ)专愎.(bì)沮.毁(jǔ)微伺.之(sì)鞅.鞅(yànɡ)鸱.夷革(chī)二、通假字①无使易.种于兹邑易,通“施(yì)”,延续,延长②乃属.其子于齐鲍牧属,同“嘱”,嘱托,托付③详.病不行详,通“佯”,假装④常鞅.鞅怨望鞅,通“怏”,不满意⑤我顾.不敢望也顾,通“固”,本来,实在是⑥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县,同“悬”,悬挂三、一词多义(1)微⎩⎪⎨⎪⎧①且嚭使人微.伺之 副词,暗中②微.子之言 动词,没有(2)使⎩⎪⎨⎪⎧①其使.于齐也 动词,出使②且嚭使.人微伺之 动词,派③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 名词,使者 (3)用⎩⎪⎨⎪⎧①用.太宰嚭计 动词,采用②无所用.之 动词,使用(4)为⎩⎪⎨⎪⎧①夫差既立为.王 动词,做②以伯嚭为.太宰 动词,担任,任命③此人不死,必为.吴患 动词,成为④日夜为.言于吴王 介词,替(5)以⎩⎪⎨⎪⎧①以.伯嚭为太宰 介词,把②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动词,带领,率领③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④遂威邹鲁之君以.归 连词,相当于“而”⑤必树吾墓上以.梓 介词,把 (6)之⎩⎪⎨⎪⎧①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助词,的②吴王将许之.代词,代越国③今吴之.有越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而⎩⎪⎨⎪⎧①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 连词,表承接关系②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 连词,表转折,可是(8)其⎩⎪⎨⎪⎧①其.后五年 代词,那②乃率其.众以助吴 代词,他的③其.爱信越殊甚 代词,他(9)于⎩⎪⎨⎪⎧①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介词,在②日夜为言于.吴王 介词,向③乃属其子于.齐鲍牧 介词,给(10)若⎩⎪⎨⎪⎧①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 连词,表假设,如果②我令若.父霸 代词,你的 四、古今异义 ①越王为人能辛苦.. 古义:经受艰苦困厄。
高中语文 5.自读 伍员之死 飞将军李广同步测试2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语文:5.自读伍员之死飞将军李广同步测试2(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同步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家世世受射。
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引兵而去。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遂引刀自刭。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军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答案】:D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C.既.出塞,出东道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答案】:A1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英雄悲歌9垓下之战学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第五单元英雄悲歌英雄的最大悲剧就在于:英雄不但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别人鲜血的喂养,而且在其走上末路之际还会裹挟许多人成为殉葬品。
其实,每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英雄也不例外。
他们并非神话世界的神仙,他们也曾面对困境,面对利益的选择,也会做错事、傻事。
英雄往往会失去最有价值的东西——生命,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剧吗?然而,失去生命的人太多,但并非都是英雄,而他们之所以被认为是或能称得上是英雄,或是因为他们在毁灭自身生命时所表现出来的原始生命的强大的张力,或是因为其人性中那超于流俗的霸气、勇力或侠义刚性,或是因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高洁的品格和为了正义、为了大众而勇于献身的精神,而这些恰恰是他们死的价值所在,也正是他们的个体产生震撼力的根本所在。
9 垓下之战项羽(前232~前202),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
出身楚国贵族。
秦二世元年(前209),从叔父项梁在吴(今江苏苏州)起义。
项梁战死后,秦将章邯围赵,项羽率兵破釜沉舟渡漳水救赵,在巨鹿之战中摧毁秦军主力。
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大封诸侯王。
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击败。
最后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身亡。
司马迁《史记》中的《项羽本纪》,是《史记》人物传记中写得最富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
全文依次描述了起义反秦、巨鹿之战、坑杀秦卒、鸿门宴、杀义帝、封诸侯、楚汉纷争、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等一系列重要场景,记录了项羽一生的主要事迹,情节生动,形象鲜明。
本文所节选的是《项羽本纪》的最后几个章节。
一、字音垓.下(ɡāi)阳夏.(jiǎ)深堑.(qiàn)穀.城(Gǔ)乌骓.(zhuī)阕.(què)绐.曰(dài) 刈.旗(yì) 辟.易(bì) 舣.船(yǐ) 披靡.(mǐ) 瞋.目(ch ēn) 王翳.(yì) 二、通假字 ①楚兵罢.食尽 罢,通“疲”,疲惫 ②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 傅,通“附”,附着,靠近 ③辟.易数里 辟,同“避”,退避 三、一词多义(1)乃⎩⎪⎨⎪⎧①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副词,于是,就②汉军乃.觉之 副词,才③乃.有二十八骑 副词,只,仅仅 (2)及⎩⎪⎨⎪⎧①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连词,和,与②以故汉追及.之 动词,赶上,追上③及.其死,鲁最后下 介词,到,至 (3)为⎩⎪⎨⎪⎧①使各自为.战 介词,给、替②为.之奈何 介词,对③愿为.诸君快战 介词,替④期山东为.三处 动词,作为 (4)独⎩⎪⎨⎪⎧①今独.臣有船 副词,唯独,仅仅②籍独.不愧于心乎 副词,难道,表反问 (5)故⎩⎪⎨⎪⎧①若非吾故.人乎 形容词,旧,原来的②故.分其地为五 连词,所以 (6)固⎩⎪⎨⎪⎧①其不至固.宜 副词,固然②今日固.决死 副词,必定 (7)且⎩⎪⎨⎪⎧①楚兵且.破 副词,即将,将要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连词,况且 (8)与⎩⎪⎨⎪⎧①君王能与.共分天下 介词,跟②尽与.韩信 动词,给 (9)自⎩⎪⎨⎪⎧①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 介词,从②项王自.度不得脱 代词,自己(10)以⎩⎪⎨⎪⎧①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介词,用在方位词前,表空间上的界限②以.与彭越 介词,拿③以.舒屠六 介词,用④以.故汉追及之 介词,因为⑤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介词,把四、古今异义①期山东..为三处 古义:山的东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读文本飞将军李广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莫府省约文书籍事B.广暂腾而上胡儿马C.行十余里,广详死D.胡虏益解解析:选B。
A项,“莫”同“幕”。
C项,“详”通“佯”,假装。
D项,“解”同“懈”,松散,懈怠。
2.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岂吾相.不当侯邪相:命相B.行可.数百里可:约C.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谕:说明D.吏当.广所失亡多当:应当解析:选D。
当:判罪。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胡军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②鞭.马南驰数十里③匈奴日.以合战④络而盛卧.广⑤于是至汉,汉下.广吏⑥尝夜从.一骑出⑦士兵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③/②⑤/④⑥/⑦⑧C.①②③/⑤/④⑦/⑥⑧D.①②③⑤/④⑥⑦⑧解析:选B。
①③名词作状语;②⑤名词作动词;④⑥使动用法;⑦⑧意动用法。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广不为后人.. B.而广意气..自如C.还,赏不行..与士共之.. D.饮食解析:选D。
A.后人:古义,在别人之后;今义,后代的人。
B.意气:古义,神情意态;今义,意志和气概。
C.不行:古义,没有实行;今义,不被允许。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完成5~8题。
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中贵人将.骑数十将:带领B.杀其二人,生.得一人生:活C.吾去.大军数十里去:距离D.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之:的解析:选D。
之:到,往。
6.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②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③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④今如此以百骑走.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解析:选D。
①并且;②将要;③④逃跑。
7.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汉文帝时,李广从军击匈奴,因“杀首虏多”,提为汉中郎。
汉景帝时为上郡太守,发生“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李广解鞍惑胡骑”一事,表现李广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超人胆略。
B.卫青、霍去病出兵攻打匈奴,李广多次请求参战,汉武帝先是认为他命运不好,不允许,最后同意他出战。
他本为前将军,卫青却要他从东道出兵,又是不顺。
李广最终悲愤自刎。
C.李广虽是一代名将,但也不是没有缺点。
杀霸陵尉一事就暴露了其性格上的缺点。
D.司马迁用古代广为流传的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高度评价李广的品格,赞美他诚实朴直,事事以身先行,因而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崇敬,“至今犹忆李将军”。
解析:选B。
“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汉武帝先是认为李广年老,不允许。
8.翻译下列句子。
(1)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译文:(2)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译文:答案:(1)李广的一百骑兵都非常害怕,想纵马掉头逃跑。
(2)这时正好天晚,匈奴兵始终觉得很奇怪,不敢出击。
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
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
青为侯家人,少时归其父,其父使牧羊。
先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
青尝从入至甘泉居室,有一钳徒相.青曰:“贵人也,官至封侯。
”青笑曰:“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青壮,为侯家骑,从平阳主。
建元二年春,青姊子夫得入宫幸.上。
皇后,堂邑大长公主女也,无子,妒。
大长公主闻卫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
青时给事建章,未知名。
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
其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士往篡取之,以.故得不死。
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
及同母昆弟贵,赏赐数日间累千金。
孺为太仆公孙贺妻。
少儿故与陈掌通,上召贵.掌。
公孙敖由此益贵。
子夫为夫人。
青为大中大夫。
元朔元年春,卫夫人有男,立为皇后。
其秋,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三万骑击匈奴,斩首虏数千人。
明年,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虏略渔阳二千余人,败韩将军军。
汉令将军李息击之.,出代;令车骑将军青出云中以西至高阙。
遂略河南地,至于陇西,捕首虏数千,畜数十万,走白羊、楼烦王。
遂以河南地为.朔方郡。
以三千八百户封青为长平侯。
青校尉苏建有功,以一千一百户封建为平陵侯。
使建筑朔方城。
青校尉张次公有功,封为岸头侯。
天子曰:“匈奴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以盗窃为务,行诈诸蛮夷,造谋藉兵,数为.边害,故兴师遣将,以征厥罪。
《诗》不云乎,‘薄伐狁,至于太原’;‘出车彭彭’,‘城彼朔方’。
今车骑将军青度西河至高阙,获首虏二千三百级,车辎畜产毕收为卤,已封为列侯,遂西定河南地,按榆谿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余万,全甲兵而还,益封青三千户。
”其明年,匈奴入杀代郡太守友,入略雁门千余人。
其明年,匈奴大入代、定襄、上郡,杀略汉数千人。
(选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钳徒相.青曰相:帮助B.青姊子夫得入宫幸.上幸:受宠幸C.上召贵.掌贵:使……显贵D.匈奴逆.天理,乱人伦逆:违背解析:选A。
相,相面。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不以.为兄弟数以.故得不死B.汉令将军李息击之.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C.乃.使人捕青乃.召青为建章监D.遂以河南地为.朔方郡造谋藉兵,数为.边害解析:选C。
于是,就。
A.把;因为。
B.代词,代匈奴;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D.作为;成为。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青是自小就在平阳侯家做仆人,后来回到父亲郑季那里牧羊。
卫青长大后,当了平阳侯家的骑兵。
B.皇后陈阿娇是堂邑大长公主刘嫖的女儿,没有生儿子,却嫉妒别人,听说卫子夫受到武帝宠幸,且有了身孕,很嫉妒她,就派人逮捕了卫青。
C.元朔二年,匈奴侵入边境,杀死辽西郡的太守。
汉朝命令李息前去攻打匈奴,又命令车骑将军卫青从云中出发,向西去攻打匈奴,结果大败匈奴。
D.汉武帝对于卫青的重用,有姐姐卫子夫得皇帝宠幸的因素,但主要是个人才干的显露。
解析:选D。
大长公主派人逮捕卫青。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
译文:(2)明年,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虏略渔阳二千余人,败韩将军军。
译文:答案:(1)郑季前妻生的儿子们都把他当作奴仆来对待,不把他算作兄弟。
(2)第二年,匈奴侵入边境,杀死辽西郡的太守,掳掠渔阳郡二千多人,打败了韩安国将军的军队。
大将军卫青是平阳县人,他的父亲郑季充当县中小吏,在平阳侯曹寿家供事,曾与平阳侯的小妾卫媪通奸,生了卫青。
卫青是平阳侯家的仆人,小的时候回到父亲郑季家里,他父亲让他牧羊。
郑季前妻生的儿子们都把他当作奴仆来对待,不把他算作兄弟。
卫青曾经跟人来到甘泉宫的居室,有个脖子上戴着铁枷的犯人给卫青相面说:“你是个贵人,将来能当大官,封侯!”卫青笑一笑说:“我是被人奴役的人所生的孩子,能不挨他人打骂就心满意足了,怎敢想到封侯的事呢!”卫青长大后,当了平阳侯家的骑兵,时常跟随平阳公主。
汉武帝建元二年的春天,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进入皇宫,受到武帝的宠幸。
皇后(陈阿娇)是堂邑大长公主刘嫖的女儿,没有生儿子,却嫉妒别人。
大长公主听说卫子夫受到武帝宠幸,且有了身孕,很嫉妒她,就派人逮捕了卫青。
当时卫青在建章宫供职,尚不出名。
大长公主逮捕囚禁卫青,想杀死他。
卫青的朋友骑郎公孙敖就和一些壮士把他抢了出来,因为这个原因,卫青没有死。
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就召来卫青,任命他当建章监,加侍中官衔。
连同他的同母兄弟们都得到显贵,皇上给他们的赏赐,数日之间竟累积千金之多。
卫孺做了太仆公孙贺的妻子。
卫少儿原来同陈掌私通,武帝便召来陈掌,使他显贵。
公孙敖因此也越来越显贵。
卫子夫做了武帝的夫人。
卫青升为大中大夫。
元朔元年春天,卫子夫生了男孩,被立为皇后。
这年秋天,卫青当车骑将军,从雁门出境,率领三万骑兵攻打匈奴,斩杀敌人几千人。
第二年,匈奴侵入边境,杀死辽西郡的太守,掳掠渔阳郡二千多人,打败了韩安国将军的军队。
汉朝命令李息将军攻打匈奴,从代郡出兵;又命令车骑将军卫青从云中出发,向西去攻打匈奴,直到高阙。
于是攻取了河南地区,直到陇西,捕获敌人几千名,缴获牲畜几十万头,打跑了白羊王和楼烦王。
汉朝就把河南地区改设为朔方郡,并把三千八百户给卫青让他做长平侯。
卫青的校尉苏建有军功,朝廷也划定一千一百户封邑封苏建为平陵侯,并派苏建修筑朔方城。
卫青的校尉张次公有军功,被封为岸头侯。
天子说:“匈奴悖逆天理,悖乱人伦,侵凌长辈,虐待老人,专以盗窃为事,欺诈各个蛮夷之国,策划阴谋,凭借其武力,屡次侵害汉朝边境,所以朝廷才调动军队,派遣将领,去讨伐他的罪恶。
《诗经》上不是说‘征讨狁,直到太原’;‘出征的战车,万马奔腾’,‘修筑那座朔方城’。
如今车骑将军卫青越过西河地区,直到高阙,斩杀敌军两千三百人,缴获他们的全部战车、辎重和牲畜,已被封为列侯,于是往西平定了河南地区,巡行榆谿的古代要塞,越过梓领,架设北河的桥梁,讨伐蒲泥,攻破符离,斩杀敌人的轻捷精锐的士卒,捕获敌人的侦察兵三千零七十一人,捉到敌人的间谋,割下死敌的左耳以计功劳,赶回敌人的一百多万只马、牛和羊,保全大军,胜利回师,增封卫青三千户。
”第二年,匈奴侵入边境,杀死代郡太守友,侵入雁门,掠走一千余人。
第二年,匈奴大规模入侵代郡、定襄、上郡,斩杀抢掠汉朝百姓几千人。
四、语言表达13.根据下面的材料,对具有“社交控”倾向的人提出合理的建议。
要求:运用第二人称和整句的形式,不超过60字。
上班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刷新微博;无论身处何地,也不忘记浏览各类社交网站;看到美食,不是先伸筷子而是先拍照片上传微博;小学、初中乃至大学同学,所有人的近况都从网上了解;即使是面对面的同事,也要通过各类社交网站进行沟通……近日,“社交控”一词新鲜亮相。
这并非一个疾病的代名词,但是如果这些行为在生活中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害怕错过网络上每一刻、每一秒的任何事情,一旦暂时脱离微博,就会焦虑、坐立不安等。
答:解析:第二人称的限制,规定了句中必须出现“你”“您”或者“你们”等词语。
第二人称的好处在于: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其次,回答此题还要注意整句的概念。
整句与散句相对,要求句式整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
整句一般包括排比句和对偶句。
答案:①您应该减少刷新微博,不看无关信息;②您应该自我调适,不要依赖社交网站;③您应该多和亲朋好友聚会,去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