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赏析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赏析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赏析《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是英国作家约翰·多恩的名篇之作,诞生于1624年,是一篇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散文,也是一篇被广泛引用和深为人们所喜爱的文章。
文章的开篇便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作为标题,立即传递给读者一个重要的信息: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人都与周围的人、事物以及整个世界紧密相连,无法孤立地独善其身。
接着,作者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精彩的描写,来阐发这个重要的主题。
作者将人与大陆的关系进行对比,宣称“每片土地的海岸都向下格外细微地延伸进大海中,或称它为自己的一部分”。
通过这种比喻,作者表达了人与大地的紧密联系,一方面强调人是地球的一部分,不可能与其他事物独立存在,另一方面也暗示人与人之间也是互相相连的。
然后,作者通过描写人与大海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
他写道,“如果一只船只,或只由一小撮友人的船只行驶,都被卷于大海漩涡之中,任何一次的拯救行动都会传播到那颗星球的尽头。
”这种表达形式生动地揭示了人们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航海还是生活中,只有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才能解决问题、获得成功。
文章还运用了生动的描写,以增强表达的力度。
如作者描写大海之间的通道堵塞造成的影响时写道,“每一芦苇斜摆就使世界在气象上任何一次大变动都会感到赞许。
”这一描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微妙而复杂的联系,以及相互影响的力量。
作者还通过将人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凸显了人与人之间的独特性。
他写道,“每一个人的死亡对我个人是一次剖白,他对你同样也是一次。
”通过这样的比喻,让我们意识到每个人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离去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作者以一种庄重而肃穆的语气,总结了整篇文章:“不必问小时候天广和地窄,地壳与大海对大洋而言意味着什么。
人类联结得如此緊密以至人死后都不会不再与人的关系保持,但这似乎是一种悲哀的退化降级。
”这样的结尾仿佛是一种告诫,提醒人们如何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可轻视、忽略他人的存在。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是一本由美国作家托马斯·梅尔维尔所著的小说,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动人的情感而闻名。
小说的主题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赖和支持,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
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是如何相互依存的,以及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种互相依赖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岛上,岛上的居民们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彼此之间互相帮助和支持。
然而,当一场自然灾害袭击这个小岛时,居民们才意识到了他们与自然之间的亲密联系。
在面对灾难时,他们只能依靠彼此的力量才能度过难关。
这个故事深刻地告诉我们,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赖是多么重要。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是需要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没有人能够独自完成所有的事情,我们需要彼此的支持才能够取得成功。
这种互相依赖的关系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
我们需要保护自然,因为我们的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
如果我们破坏了自然,最终也会伤害到自己。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应该学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何时自己会需要别人的帮助。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因为我们的生活与自然是如此密切相关。
只有当我们与他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时,我们才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总的来说,读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通过其深刻的思想和动人的情感,使我对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它告诉我们,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只有当我们与他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时,我们才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汲取深刻的思想,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美文欣赏】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美文欣赏】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特教系杨彩龄英国著名诗人约翰.多恩曾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特殊群体也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他们并不是孤立的。
每个人从出生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不同的个体,但都可以享有同样的阳关,拥有同一片蓝天,亦可以得到鲜花和掌声。
只是,渐渐地,鲜花和掌声只是为了人们眼中的“正常人”而存在。
所谓的“正常人”只不过是和世俗中的大多数人所拥有的共同特征罢了。
这些所谓的“正常人”,他们建立了一个适合他们的社会,而那些由于某方面和他们的不同的特殊人群不得不成为这个社会的牺牲者。
何为牺牲者?为什么这么说?是的,在这个“正常人”建立的社会里,特殊群体却难以融进去,他们常常不被人理解,常常遭受别人异样的眼光。
常常我们会用给这些特殊群体贴标签,使得他们本来特殊的特征成了大多数人眼中的怪异。
于是,特殊群体常常被孤立,人们都把他们当成了外星人。
“一群白痴,咦,傻瓜”,都这样评论很多人都这样评论。
在这里,我想问的是:“什么是傻瓜?”所谓傻瓜,是因为他们反应慢,不懂你的世界吗?但是,我们不也是傻瓜吗?像自闭症患者,我们何尝不是也不懂他们吗?因此,我们用大多数人的标准来评价特殊群体,这公平吗?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在某些方面,我们也会和大多数人不一样,那么在这方面,我们就不是特殊群体中的一员了吗?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我们总会有弱点。
只是,特殊群体的弱点相对明显一点,难道我们因此就要孤立他们吗?这个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为不同的人组成了一个世界。
我们生来就不是木偶,所以又何必追求一样。
我们会用不同的方式思考,用不同的交流方式,也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只是,我们忘了,过于追求统一。
每个人本来都是不同的,又何来统一之说?所以,特殊群体和我们除了某方面不一样之外,并无多大区别。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是一本由英国作家约翰·多纳霍撰写的散文集,书中通过一系列的散文,向读者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追求个人利益,而忽略了与他人之间的联系。
这本书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多么的重要,没有人能够独立于世界之外,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多么的重要。
在每一个故事中,我们都能够看到人们之间的相互关怀和帮助。
有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困难的时候得到了他人的帮助,有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成功的时候分享了他的喜悦。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本书还告诉我们,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也是多么的重要。
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追求个人利益,而忽略了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这个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每一个人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多么的重要。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是多么的重要。
在这个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每一个人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多么的重要。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是多么的重要。
高考:语文作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附范文及解析)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敲响。
”十七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一个人的时候,无所谓孤独,细思下来,那是上帝赐予的一个人的安静时光。
享受这份清静,体味这一个人的好天气,原来这寂寞也是能打动人的。
人,生来就是一座孤岛,经历多了,这条道理才体味得越发深刻。
如今不再犹豫,也不再徘徊,拿出直面真相的勇气,奋力经营人生这座孤岛,终于下定决心,过好这一生。
”江南女子专栏作家沈三废《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读了上述两则材料后,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 800 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解析】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著作《丧钟为谁而鸣》里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的确,在如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的世界里,一种待人处事的准则更是作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纵是人心难测,我们也无法将自己独立于尘世之外.尽管如此,近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却依然令我咋舌.不久前在复旦大学发生的一起事故,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一位学生,因与其室友发生了一点矛盾,便在饮水机内投毒,最终导致室友死亡.且不论这一事件引发的后果如何,但这确实反映了如今一些学生的人性的残缺.这一事件发生后,更是有网友戏言:看来我得发一条短信给我曾经的室友,感谢他们当年的不杀之恩.这是玩笑吗?是,这俨然是一个笑话,一个严肃到不行的黑色幽默.于我看来,一室不处,何以处天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总是要遇见形形色色的人,经历形形色色的事,因此,我们要学会的,并非逞一时之快,被一时的冲动冲昏头脑,而是学会理解,学会包容.在包容中成长,在包容中蜕变.青春年少的我们,好比一群激情大于理智的水手,在我们人生的漫漫征途中,我们需要燃烧的激情给予我们无限的力量,但请不要忘记,保留一份理智,否则便只会渐渐迷失自我.人与人的相处也一样,在矛盾来临时,按下冲动的火苗,理智客观地看待问题,如此,孰是孰非便自有定论.正如前人所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人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在这众多的个体中,偏偏只遇到那些特别的人,我想,这便是缘分了.因为有缘,所以格外珍惜.与我本身,感情是一笔十分珍贵的财富.一直都很享受和朋友一起手牵手在操场边散步,看运动场上同学们挥汗如雨,或是一起嬉笑怒骂,肆意喜忧.每当此时,心中总是被一股浓浓的满足填满,我想,这就是感动.当然,我不否认在我们的相处中,也会有摩擦,也会意见不合,发生争执.可是,人生最大的美德是包容,因为在乎,所以允许彼此的一些小情绪,这也是一种相知吧!我一直坚信,无人分享、无人支持的个人奋斗无法长远,因为孤立的人生是难以自全的,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令人无法靠近.善待他人吧,从中,你也可以收获很多.既然无法“遗世而独立”,那便接纳他人吧!【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后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是美国作家约翰·多恩的一部散文集,书中以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与个体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在这本书中,多恩试图向读者传达一个重要的观点: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每个人都是彼此相连的一部分。
首先,多恩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
他指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中,我们的行为和决定都会影响到他人,而他人的行为和决定也会影响到我们。
正是因为这种相互影响,我们才能建立起深厚的人际关系,才能在困难时互相支持,在快乐时共同分享。
正如多恩所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大海的一部分。
”其次,多恩还探讨了社会与个体之间的联系。
他认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也会反过来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并尊重他人,同时也需要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如多恩所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整个大陆的一部分。
”最后,多恩还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他指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和保护。
然而,在现代社会,人类往往忽视了与自然的联系,过度开发和污染环境,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自然,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
正如多恩所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通过阅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个体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这本书不仅给我带来了思想上的启发,也让我更加关注他人,关爱社会,珍惜自然。
我相信,只有当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不是一座孤岛,而是与他人、社会、自然紧密相连的一部分时,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诗句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诗句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这句诗句,表达了人们在内心深处的独
特性和孤独感。
这句诗句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理解。
首先,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
和经历,就像是一座孤立的岛屿,与他人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
每
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无法完全被他人
理解和分享。
这种孤独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体验,也是人们在人际
交往中常常感受到的一种情绪状态。
其次,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句诗句也可以表达人与人之
间的隔阂和距离。
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但每个人仍然保持
着自己的独特性,与他人之间存在着心灵上的隔阂。
即使我们与他
人建立了联系,但内心深处仍然存在着一种无法被打破的孤独感,
这也是人际关系中常常出现的现象。
最后,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这句诗句也可以被理解为表达
了一种对孤独的接受和独立自主的态度。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孤独并不一定是一种消极的状态,而是一
种内心力量的体现。
在孤独中,人们可以更深刻地思考人生的意义,
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和存在意义。
总的来说,这句诗句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以及个体独特性的重要性。
它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独特性,同时也呼吁人们在孤独中寻找力量和意义。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句话是英国作家约翰·多恩尼说过的,它告诉我们,我们都是社会的一部分,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都会对身边的人产生影响,也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无法完全独立自主地生活。
本文将探讨“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并说明它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意义重大。
其实,“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句话的含义很明显:每个人都需要与其他人交流、互动和合作。
即使是那些看似独立自主的人,如演讲者、艺术家、科学家等,也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把自己的创意和研究成果展现给大众。
换句话说,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支持和协助,没有任何人可以从社会中完全抽离出来。
我们不仅需要和其他人交流合作,还需要获得他人的支持、理解和关爱。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需要身边的人来帮助我们化解,而这些帮助往往是无私的,出自对我们的“爱”。
这种爱可以是亲情、友情、恋爱、师生情等任何形式,但重要的是,它能够使我们更有勇气、自信、智慧和创造力,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
正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所以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存在,遵循“彼此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建立广泛的社交网络,与身边的人保持良好的交流,让彼此之间感到温暖和信任。
在这里,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一个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难题,向身边的同事求助,同事看到他正在努力克服困难,会萌发出希望他解决问题的愿望。
如果同事获得了满意的解答,他会感到自豪和满足,并会帮助其他人解决问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这种友情、支持、合作的氛围不仅有利于人们的个人成长,也有利于完善整个社会环境。
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达到了良性循环的效果:一个人的行为会触发另一个人的行为,一个人的成功会鼓舞其他人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一种正能量的环境会促成另一种正能量的产生,并不断扩散。
如果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像一座孤岛一样孤独生存,那么,我们不仅将失去彼此的支持和联系,还将缺乏对社交关系、人际交往及身心健康的根本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约翰·多恩的诗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赏析John Donne的No Man is An Island
班级:081211 姓名:王琦
【摘要】本文主要就约翰多恩本人和他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做简单分析。
主要从语言和表达的思想以及一些个人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关键词】约翰多恩;诗歌;赏析
【引言】约翰多恩是一位公认的诗歌才子,他曾就读于牛津和剑桥俩所高校,但由于个人家庭原因均未获得任何学位。
他才思敏捷,善于创作,一生中写出了很多令世人叹为观止的经典之作。
而且他的诗歌的语言和题材都不落窠臼,没有盲目跟随当时的潮流诗风,而是自成一派,被后人称为“玄学派诗人”。
多恩的诗歌大多节奏有力,语言生动,想象奇特而大胆,总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下面主要就多恩的《生死边缘的沉思录》(Devotions upon Emergent Occasions)中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no one is an island做简单的分析。
No man is an island,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Entire of itself.可以自全
Each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A part of the main.整体的一部分
诗人说没有人能像孤岛一样可以使自己完整,他把每个人比作大陆的一片,是整体的一部分。
一开始就给人来一个似乎莫名其妙的比喻,好像在阐述人的存在性不是独立的,仅靠自己就可以体现的,而需要其他一些外界事物来辅助。
但与此同时,又好像在强调每个人的重要性,因为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部分,如果缺少一部分,不管这一部分是主动离开还是被动驱逐,都会破坏这个整体固有的和谐。
所以这几句诗似乎在用辩证的视角看待人的价值。
If a clod be washed away by the s ea,如果海水冲掉一块
Motherland is the less.欧洲就减小
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y were.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As well as if a manner of thine own Or of thine friend's were.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接着诗人写到如果大陆中的一块被冲掉,他的祖国就会变小,像一个海角掉了一块,像你自己或者你朋友的领地被人侵犯。
承接上面的比喻,假使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那么大陆的减少就和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了,就如同每个人自己的领地减少了。
感觉诗人又在讲述整体和部分的密切关系,整体的亏损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个体的利益。
Each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For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Therefore, send not to know因此
For whom the bell tolls,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It tolls for thee.它就为你敲响
最后诗人说道,每个人的死都使我缩减,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敲响,它就为你而鸣。
这里依然可以沿用上面的比喻,每个人的死可以看作是每块陆地的消亡,所以他人的死必然和我有联系,会让我的领地也变少,都会是我的损失。
因此,丧钟的敲响也就不仅仅是为正死去的人,也是为活着的人。
这首诗歌没有华丽或优美的辞藻,也似乎没有什么特别震撼人心的情感。
从头到尾,给我感触最深的大概要数从诗篇开头一直到结尾的比喻了。
这听来也是个伤感的比喻,因为自己的命运似乎和他人的紧紧拴在一起,别人的伤痛亦是自己的,别人的死亡之声也是变相的自己的末日。
这首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写于多恩晚年的时候,所以与早年的情爱诗风格迥异,比起年轻时对爱情的种种激进的批判和怀疑,这首诗显得更为平缓,感觉诗人的心情似乎有种哀伤的平静,没有高昂的呐喊,没有尖锐的讽刺,有的只是浅浅的
低吟。
比起跳蚤用“俩个人的鲜血使他们结合”和“还没等你把情书递给她已经有俩三个人被她抛弃”,这首诗显然更成熟厚重一些,不管是从作者心智上看还是从诗歌的语言运用上看。
可能因为诗人在晚年的生活并不舒适,且遭遇了病痛的折磨,所以晚年写的诗歌略沉重一些。
我个人觉得这首诗歌应该和作者晚年的教会生活以及所遭受的磨难相关,当时伦敦瘟疫的暴发使得很多贵族富商远行他方,而多恩却没有离开自己所爱的土地,他说他要与伦敦共存亡,这亦是与伦敦人民共存亡的表现。
所以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还坚持给在苦难中挣扎着的人们精神支撑,他的布道文在那个时期被人们极致推崇,而他自己也凭着博学多才和经典的文学创作被人们敬仰。
我觉得在那么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的生活环境中要真正做到博爱,大爱,是很难的,所以我认为多恩对那些已经重病缠身的人的精神支撑一方面是源于他个人的善心,另一方面则是他自己也未逃过厄运而产生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同情和自怜。
也正是因为他感觉自己和那些人有着共同点,有着相似的或相同的境遇,同样承受着身体或精神上的折磨,才会使多恩把他们所有人的命运看作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或息息相关的分开的小陆地。
在诗中,诗人多次提到使减少之类的字眼,如“wash away”,“less”,“diminish”,从海水冲掉一块土地到欧洲变小,到海岬失掉一角,到你和你朋友的领地失掉一块,这一连串的比喻,似乎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它们却传达着一样的意思----失去。
如果此时我们还在疑惑到底失去的是什么的话,那接下来多恩就明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Each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For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他说每个人的死都是他的损失,那么显然他前面所讲都是为死亡这一损失做铺垫,做引子。
诗人想到死亡必然不是空穴来风,是因为死亡发生在了他的身边或死亡正在向他靠近,这就与前面所说多恩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相关了。
当时伦敦的好多患病者饱受煎熬,在那样的的环境中作者才会不自觉的想到死亡,想到失去,想到自己和其他人一样都会死去,所以他把所有同他们有一样或相似命运的人都视为一个整体,这似乎让我们想到当时尸横遍野的伦敦城里凄惨不堪的画面。
也正是这种阴郁的社会环境让诗人的情绪比较悲观,写下“Therefore, send not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敲响。
这样悲伤的诗句,似乎有种绝望在里面,又好像有种豁达。
绝望是因为不管谁的死亡都与你的死亡相纠缠,不管是为谁鸣的丧钟也都是为你而鸣;豁达是因为既然大家的命运已经如此相似,那么丧钟为你而鸣或为他而鸣又有什么关系,所有人的生命似乎已经凝成一个整体,那么个体的死亡也就没有什么好畏惧的了。
如果不去了解这个诗人,我想我会认为这是一首写人类和谐和大团结的一首宣扬大爱的诗。
纵使我了解了诗人多恩,还是会产生这样的错觉,或许还是因为我没有真正了解晚年的多恩和他所想表达的情感。
但通过对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本人一生的起伏变化来看,这首诗歌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多恩当时的生活状况和他对生命和死亡的一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