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黑臭水体整治情况报告
黑臭水体治理情况汇报

黑臭水体治理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汇报我所负责的黑臭水体治理情况。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团队积极响应上级领导的号召,深入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想简要介绍一下我们所面对的问题。
黑臭水体主要源于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和农田面源污染等各种原因,导致水体中的暗色、异味、富营养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水生生物的健康。
因此,我们着重从源头减排、治理过程、终端治理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黑臭水体治理。
在源头减排方面,我们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加强了工业企业和农田排放污染的监管。
通过加强环保督查,加大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推行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有效减少了黑臭水体污染物的输入。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了污水的规范处理和排放。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黑臭水体的污染源。
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进行水体的净化。
首先,我们加大了对黑臭水体的清淤力度,清除了水体底泥中的有害物质,并疏通了水体的流动路径。
其次,我们使用了一些生物修复剂和植物来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促进水中富氧、消除水体中的异味。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水质监测和数据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治理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治理效果的可持续性。
在终端治理方面,我们对黑臭水体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
我们加强了河道两岸的绿化工作,种植了一些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美化了周边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河道巡查制度,定期巡查河道,并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保洁工作,确保水体的清洁和整洁。
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目前,黑臭水体的黑色和恶臭程度有了明显的改善,水质得到了提升,水体的富氧状况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和努力。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强化监管措施,确保治理成果的可持续性。
黑臭水体调研报告(共3篇)

黑臭水体调研报告(共3篇)黑臭水体调研报告(共3篇)第1篇:黑臭水体汇报XXXXX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汇报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部署以来,XXXX区立即贯彻落实,结合化工XXXX区的实际情况,立足高标准,突出强责任,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制定方案制度,明确责任抓推进为全面深化落实好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确保化工XXXX区河道治理达标,XXXX区"263"办公室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住建局牵头,对全区范围的黑臭水体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并制定整治计划。
年重点实施永济河、永济渠、宁连路排水河黑臭水体整治,生态修复工作,年计划实施张玉河、安邦河、淮洪河黑臭水体整治,生态修复工作。
二、重点强化投入,突出重点抓落实XXXX区今年一是实施永济河、永济渠河道整治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围绕生态修复、排污管控、生物净化、河道疏浚、沿线绿化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主要建设生态驳岸1.1km,铺设污水管道1.2km,污水接网送至范集镇污水处理厂,构建生态浮岛1000,设置水体曝气装置2套,河道疏浚6.6km及沿线绿化建设。
目前,工程已完成河道疏浚6.6km,格梗浇筑1.1km,挡墙浇筑1.1km,预制块安装1.1km,污水管道安装0.3km,预计年12月底竣工。
二是对宁连路东侧排水河进行疏浚、清淤工作,预计年底完成。
三是委托专业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一河一策""一片一策"整治方案,重点从"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活水补给"三个方面着手,抓黑臭整治,目前方案正在编制中。
三、长效管护,具体问题抓细化明年,XXXX区将继续开展张玉河、安邦河、淮洪河黑臭水体整治,生态修复工作,计划贯通XXXX区河道,建设上游提升泵站、下游节制闸等设施,实现XXXX 区水系"U"型循环,确保彻底清除黑臭水体。
目前,方案正在编制,预计年底完成招投标,明年进场施工。
黑臭水体报告

黑臭水体报告
尊敬的领导:
我在此向您汇报我们最近对黑臭水体进行的调查和整治工作的
进展情况。
自去年开始,我们就积极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加大了排污
口的监管力度,提高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投入大量资金建
设了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并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强了
农村地区的污水治理。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黑臭水体面积得到了有效的缩减。
但是,目前我市仍然存在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尤其是在城市老
旧小区和人口密集地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进展缓慢,总体形势
仍然较为严峻。
为了进一步推动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控制重点排污企业的排放行为。
2.加强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的建设,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城市
排水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加强农村地区污水治理,建设适宜的污水处理设施,推广经济、实用、易行的农村污水治理模式。
4.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推动社会各界参与黑臭水体治理,营造
人人参与、人人监管的治理氛围。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有信心进一步加强我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实现污水“零直排、零溢流、零排放”,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
的力量。
敬礼!
此致
敬礼!
日期:xxxx 年xx月xx日
单位:xxxxxxx。
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上级要求,我单位自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以来,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整治方案制定为有效解决黑臭水体问题,我单位制定了相关整治方案。
针对不同水域的特点和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整治措施和工作方案,包括疏通排污渠道、清理污泥、治理非法排放等内容,确保整治工作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二、工作开展情况自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以来,我单位先后开展了多次现场调研和勘察,充分了解了各污染源的具体情况和整治难点。
同时,组织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对整治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明确了工作重点和任务分工。
在整治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单位建立了健全的监测机制,对治理效果进行了跟踪监测。
并且,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合力。
三、成效评估通过近期的监测数据显示,经过我单位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有部分水域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黑臭现象得到了有效减少。
但也要看到,整治工作任重道远,仍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存在问题在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治理资金紧张,工程建设进度受限;其次,部分企业存在违法排污行为,严重影响了整治效果;另外,部分地区的群众意识仍需提高,需要更加深入的宣传和教育。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1. 加大资金投入,争取更多的支持,推进整治工作的进度和效果;2. 进一步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和合作,严格执法,确保排污行为得到有效遏制;3. 深入开展群众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参与意识。
六、其他事项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还将结合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为改善水环境质量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仅为我单位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部分情况汇报,希望得到领导的指导和支持。
我们将继续努力,办好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不断提高水环境质量,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黑臭水体治理调研报告

黑臭水体治理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为了解决城市黑臭水体问题,改善水环境质量,本次调研旨在收集、整理相关数据,了解黑臭水体治理措施的实施情况,查明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以及专家访谈三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问卷调查:通过在线问卷和纸质问卷的方式,收集了广大市民对黑臭水体治理的认知及建议意见。
2. 实地考察:选取了多个黑臭水体治理项目进行现场考察,了解项目的实施进展、技术手段与效果。
3. 专家访谈:邀请了环境保护、水利、城市规划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了解其对黑臭水体治理的观点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与讨论1. 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实施情况: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多个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已经启动或完成。
其中,一些项目采用了生态修复、污水处理、雨水收集利用等多种治理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1) 治理项目进度缓慢:部分项目推进缓慢,施工周期长,导致治理效果不明显。
(2) 制度不完善:相关治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导致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缺乏规范性。
(3) 缺乏资金支持:有些地区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难以有效推进治理工作。
3. 改进建议: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加强治理项目的管理,提高工程进度,确保治理效果的显著性。
(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提高治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3) 加大对黑臭水体治理的资金支持,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四、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黑臭水体治理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我们相信,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不断提升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水平,实现城市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黑臭水体排查情况工作总结

黑臭水体排查情况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一些严峻的环境问题,其中黑臭水体污染是其中之一。
为了改善水体环境质量,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积极开展了黑臭水体排查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黑臭水体排查工作中,首先需要对可能存在黑臭水体的区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排查。
通过对水体周边环境的观察和调查,可以初步确定可能存在黑臭水体的地点和范围。
其次,需要对已确定的黑臭水体进行现场调查和取样分析,以确定污染源和污染程度。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的专业技术和设备,确保取样和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黑臭水体排查工作中,政府和环保部门需要积极与相关企业和居民沟通,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查找可能存在的污染源。
同时,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黑臭水体污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黑臭水体排查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些黑臭水体得到了有效治理,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黑臭水体排查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污染源难以确定,治理难度较大;一些地方环保意识薄弱,难以形成合力。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黑臭水体排查工作的投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够不断改善水体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清洁的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024年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总结

2024年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总结2024年,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继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全国范围内,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领导,加强组织,全面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一、总体情况2024年,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全国共整治黑臭水体800余处,涵盖了江河湖泊、城市水系、农村污水河等多个领域。
其中,一级水体整治达到90%以上,二级水体整治达到85%以上,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黑臭现象大大减少。
二、治理成效在黑臭水体整治方面,2024年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效。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明确黑臭水体整治的目标和任务。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相关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和执行力。
各级政府设立黑臭水体整治办公室,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整治工作有序进行。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各地大力推进黑臭水体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提升处理能力,确保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加大农村污水治理力度,建设农村污水处理厂和改造污水渠道,改善农村黑臭水体状况。
加强河道清淤工作,保持河道通畅,为黑臭水体整治提供坚实基础。
(三)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是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重要保障。
2024年,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
出台了一系列综合配套政策,加大对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扶持力度。
完善了相关标准和规范,提高了整治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四)加大宣传力度2024年,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
通过媒体、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普及黑臭水体整治的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组织开展了大型宣传活动,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意识。
(五)加强监督检查在整治工作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了对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
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加强了对整治项目的跟踪和监控,确保整治效果的实现。
黑臭水体治理调研报告

黑臭水体治理调研报告黑臭水体治理调研报告根据对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黑臭水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黑臭水体的治理是关系到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工作,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黑臭水体治理的实施情况及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治理措施提供参考意见。
首先,调研发现黑臭水体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效。
政府部门为了改善黑臭水体的环境,增加了对黑臭水体治理的资金投入,并建立了相关的责任机制,落实了黑臭水体治理的协作机制。
通过使用多种技术手段,如植物修复、污染源治理等,黑臭水体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
在部分治理工程已经完成的区域,黑臭水体得以得到消除,并出现了一些清澈的河水和绿化景观。
其次,调研还发现黑臭水体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地区的黑臭水体治理工程还没有完全落实,导致黑臭水体依然存在。
其次,一些治理工程的效果不佳,长期存在黑臭水体的现象。
第三,黑臭水体的治理需要综合多个部门的合作,而在一些地方,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导致治理工程进展缓慢。
此外,由于黑臭水体的治理工程工期漫长,居民在治理期间仍然要忍受黑臭水体带来的困扰。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的进展,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其次,黑臭水体治理应采用多种综合手段,包括污染源治理、生物修复等方法,以提高治理效果。
第三,政府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提高治理工程的执行效率。
此外,政府应在治理期间加强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向居民解释治理的必要性,并尽量减少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总之,黑臭水体治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黑臭水体治理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建议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部门间的合作,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以进一步改善黑臭水体的治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城镇黑臭水体整治情况报告篇一:黑臭河道整治工作报告20XX年以来,在市府的统一部署下,在市水务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根据上海市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要求和任务,认真编制我区第三轮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以河道治理为契机,以截污治污为根本,以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为中心,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积极贯彻市局提出的“沟通水系,调活水体,改善水质,营造水景”的治水新思路,按照“三个结合”、“三重三评”和“三个并举”的要求,以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为着眼点,以为区域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重心,积极开展了骨干河道整治、雨污水管网建设和点污染源纳管等一系列工作,较好的完成了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既定任务。
现将相关工作成效评估总结如下:一、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项目推进情况根据市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我局从雨污水基础设施建设和河道整治两方面推进了区域水环境建设工作。
三年来共投入资金26.92亿元,其中雨污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8.54亿元,河道水环境建设投入8.38亿元。
(一)雨污水基础设施建设1、污水治理三期工程(18条段)污水治理三期工程是经市发改委(20XX)第015号文批准实施的市政重大工程,在我区范围内主要解决蕰藻浜以南地区(北至蕰藻浜,西至外环线,东至逸仙路,南至区界)的雨污水总管及污水收集系统。
由于种种原因,我区约有27.7公里的的污水管道、24.8公里的雨水管道由于各种原因暂无法实施,涉及道路36条。
为确保“十一五”期末污水纳管率85%的目标,在区委、区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局积极与市有关部门争取,提出年内实施实施其中的18条段、总长约23公里的雨污水管道,总投资23846.866万元,由市全额投资,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5%以上,预计本月中旬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2、宝山区(蕰藻浜以北地区)污水系统截污完善工程为进一步提高我区北部地区的管网覆盖率和污水纳管率,我区积极开展北部五镇污水管网完善工程的实施,计划敷设二级污水管网148.0公里,新建污水泵站6座,工程总投资47338.34万元。
项目由我局具体负责开展推进,由各镇具体负责实施,资金来源为市补资金为7400万元,区39938.34万元,目前市补资金已到位5920万元。
在全区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完成敷设污水管网112公里,污水泵站5座,完成投资38464.2万元,剩余36公里污水管道由于受规划道路建设滞后的影响未能同步开展敷设,并计划纳入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予以实施。
3、区域点污染源纳管工作根据区域雨污水管网现状,今年重点开展了南部地区点污染源纳管工作,共投入资金15319万元。
一是启动推进了高境、淞南、大场、庙行、杨行等镇共29个小区295.6万平方米住宅小区和216家企事业单位的内部三级管网改造,实现了区域污水纳管率的实质性提升;二是完成了高境、大场、杨行等镇共48个小区247.98万平方米住宅小区和290家企事业单位的内部三级管网改造方案的立项工作,为明年任务的顺利完成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
4、相关污水干管建设为进一步完善区域管网,打通外部污水出路,三年来我局组织实施了薀川路污水干管、真华路污水干管等污水干管建设项目,共投入资金18943.57万元。
一是全面启动了月罗路7.02公里污水管道及其长山泵站的建设,可解决11.65平方公里范围的污水出路,是罗店新镇和罗店老镇及月浦沈巷地区的主要污水出路;二是全力推进了富长路—罗北路5.4公里的雨污水管道及其潘泾、罗北两座污水泵站的建设,是宝山区工业园区、罗泾镇、罗店工业园区北区的主要污水出路,是我区未来北部地区经济腾飞的基础性配套设施;三是努力完善北部地区二级管网,积极开展了石太路(潘泾路到沪太路)2.8公里污水收集管道的建设,实现罗店工业园区北区污水到罗北路污水总管的顺利输送;四是积极实施了大场规划一路(华和路)1.0公里污水管道建设,现已完成了工程总量的50%,是完善大场真大地区污水收集系统的重要工程内容;五是完成了大场真华路1.8公里的污水管网建设,解决了大华真华路周边居住小区污水冒溢问题,极大的缓解了地区热点难点问题;六是顺利实施了蕰川路污水干管,解决了月浦、杨行地区杨盛河以西、现状西干线以东约753万平方米地区的污水出路。
5、苏州河截污治污工程自20XX年起,在走马塘、东茭泾、桃浦河两侧共敷设截污管道14.17公里,在18条中小河道两侧敷设截污管13.54公里;在场中路、环镇北路等道路敷设管道16.91公里,新建污水泵站2座,翻水泵站11座,完成了67家企事业单位的截污纳管;在何家湾路、吉浦路等6条道路敷设污水管道4.8公里,完成了道路两侧的54个污染源和逸仙居住小区80万平方米的截污纳管工作。
(二)河道水环境建设1、骨干河道整治在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我局先后开展了沙浦一期、新槎浦河道整治、湄浦二期、界泾河道河道整治、荻泾三期、杨盛河四期、沙浦二期和练祁河河道整治等项目。
共整治河道40.873公里,疏浚土方163.389万立方米,新建河道护岸66.5257公里,种植河道绿化35.1751万平方米;完成项目总投资6.31亿元,其中工程费用2.81亿元,前期动迁费用3.5亿元。
经过整治进一步提高了区域整体防汛排涝能力,提升了骨干河道的环境质量,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水生态、水景观。
2、中小河道整治按照市局关于开展万河整治工作的要求,同时结合我区水环境现状,我局在20XX、20XX年着力开展了区域中小河道专项整治工作。
至20XX年底,全区各镇、工业园区共累计完成了974条段中小河道的综合整治。
整治河道总长665.63公里。
累计完成的工程量有整理河坡1331.8公里;疏浚土方437.88万立方米;清除河面和两岸垃圾6.5万余吨;种植绿化65.16万平方米;涵改桥255座,共投资14436.6803万元,其中市财政补贴665.3万元,区财政投入3334.5661万元,镇财政自筹资金10436.8142万元。
我区河道整治工作严格按照市局提出的万河整治“七个标准”来实施。
通过整治,消除了河道淤积,沟通了水系,平整了河坡,整洁了河岸,美化了河道环境,达到了“面清、岸洁、有绿”的整体目标,村容村貌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同时也提高了地区的水安全。
在全市万河整治考核中名列前茅。
3、河道水质性治理为全面改善水质,提高水环境质量,在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内,我局结合区域水质情况,继续开展了河道水质治理工作,共投入资金6264.5万元。
一是先后开展了19条段河道深化治理工作,采用曝气增氧、投放菌种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河道的水质,遏制了河道黑臭;二是启动了创模黑臭河道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截污纳管等措施解决北部城镇化地区河道黑臭现象。
目前已启动了6条段河道河道的治理工作;三是实篇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前言城市黑臭水体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国务院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控制性目标。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已经成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城市水体黑臭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整治任务十分艰巨。
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快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特编制本指南。
本指南的主要内包括:总则、城市黑臭水体定义、识别与分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方案编制、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组织实施与政策保障。
本指南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组织编制。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和苏州科技学院。
本指南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管理,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一章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特编制本指南。
1.2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城市建成区内的水体。
主要用于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城市黑臭水体的排查与识别、整治方案的制定及与实施、整治效果评估与考核、长效机制建立与政策保障等工作。
1.3工作目标20XX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应完成水体排查,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
20XX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应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2020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
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1.4基本原则针对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特点、水体特征、人文社会环境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兼顾近远期目标,提出适合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的指导性原则。
(1)明确目标,整体规划。
科学识别黑臭水体及其形成机理与变化特征,结合污染源、水系分布和补水来源等情况,合理制定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目标、总体方案和具体工作计划。
(2)因地制宜,标本兼治。
针对城市水体黑臭成因、当地自然人文环境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应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全面消除黑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3)生态改善,长效保持。
多渠道科学开辟补水水源,改善水动力条件,修复水生态系统,提升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实现城市水环境持续改善。
(4)部门联动,政策保障。
坚持政府主导,强化部门协作,明确职责分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鼓励多渠道融资,健全城市水体日常维护管理机制。
(5)强化监管,公众参与。
强化全过程监管,建立水体水质监测、预警应对机制;开辟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公开渠道,鼓励公众参与,接受社会监督。
1.5工作流程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对辖区内的水体黑臭状况进行逐一排查,并向社会公布排查结果,接受公众评议。
根据排查和公众评议结果,确定黑臭水体名单和总体整治计划(含年度整治计划),并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黑臭水体总体整治计划,委托专业机构针对各黑臭水体逐一编制整治方案,按规定程序开展论证和工程实施,同期委托第三方机构按评估方案全过程跟踪实施进展,适时开展公众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