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金属材料 教案
金属材料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金属材料【教学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合金的特征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分类、组成和用途;掌握铝和氧气反应及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产物和本质;从宏观上学习新型金属的类型、用途,从微观上辨析单一金属、合金、新型金属的区别与共同点,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物质分类的基本模型,理解通单一金属、合金和新型合金的异同,通过结合理论与实际感知化学学习的魅力,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熟悉新型合金的类型和用途,了解稀土元素的概念,熟练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应用的理解,掌握求解相关应用问题的方法,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认识合金的特征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分类、组成和用途;正确认识氧化铝的两性;熟悉新型合金的类型和用途,了解稀土元素的概念以及稀土金属的应用场景和在我国的地位,熟练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求解出答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成都飞机制造厂研制的中国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歼-20为我国的国防安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该战机使用了钛合金、耐热合金等多种特殊性能的合金。
你知道什么是合金吗?合金与其成分金属在性质上有何差异?【新课】一、合金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性质: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属。
(1)硬度: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成分金属。
(2)熔点:合金的熔点多数低于成分金属。
为什么合金硬度比成分金属大?[提示]纯金属所有原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原子排列十分规整;加入或大或小的其他元素的原子后,改变了金属原子有规则的层状排列,使原子层之间的相对滑动变得困难,导致合金硬度变大。
3.合金性能的影响因素元素的种类、元素含量、生产条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教案1.1铁及其氧化物 ........................................................................................................... - 1 -1.2铁及其化合物 ........................................................................................................... - 3 -2.1合金 ........................................................................................................................... - 5 -2.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 7 -1.1铁及其氧化物【教学目标】1.认识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及铁的冶炼历史。
2.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认识铁与氧化剂反应的产物;认识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的确定方法。
【教学重难点】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情境]我国的劳动人民在春秋时期就会冶铁,比欧洲早近2000年,并且我国铁矿石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从1996年开始我国年钢产量连续超1亿吨,位居世界首位。
经过技术改革,现代高炉生产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
在高温下焦炭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
[教师活动]请学生写出上述反应。
2.新课讲授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板书]1.铁及铁的氧化物[复习巩固]请学生阅读教材,掌握铁元素及其存在并填空。
高中化学金属材料的教案

高中化学金属材料的教案
目标:了解金属的性质和应用,掌握金属材料的特点和分类。
一、引入问题:你身边有哪些金属制品?金属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内容:
1. 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硬度等性质。
2. 金属的应用: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金属材料的分类:常见的金属元素和合金,如铁、铜、铝等。
三、学习方法:
1. 观察金属制品,了解金属的特点;
2. 实验验证金属的性质,比如金属导电性的实验;
3. 分组研究一个金属元素,了解其性质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2. 教师讲解金属的性质和应用,并举例说明。
3. 实验操作:进行金属导电性实验,观察结果并总结。
4. 小组讨论:分组研究一个金属元素,了解其性质和应用。
5. 总结:学生总结金属的特点和应用,进行讨论。
五、复习和作业:
1. 复习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2. 完成金属材料的分类练习。
六、指导建议: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操作等方式,加深对金属材料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化学高中金属材料教案

化学高中金属材料教案
主题:金属材料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一、导入
介绍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基本概念
1. 金属的性质:电导率高、导热率高、延展性好、硬度大等。
2. 金属离子的结构和性质。
3.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
三、金属的制备方法
1. 金属的提炼:介绍熔融还原法、电解法等制备金属的方法。
2. 金属的精炼:介绍物理精炼和化学精炼的方法。
四、金属的应用技术
1. 金属材料在建筑、交通、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应用。
2. 金属材料的制作工艺和加工技术。
五、实验教学
设计与金属材料相关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金属的一些基本特性和应用。
六、课堂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和想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七、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金属材料的理解和掌握。
八、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金属材料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鼓励学生深入了解金属材料。
高中化学各种金属单质教案

高中化学各种金属单质教案
主题:各种金属单质
目标:了解各种金属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一、引入
1.1 引入问题:你知道金属单质都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
1.2 引入活动:观察实验室中常见的金属器物,让学生猜测这些金属器物是由哪种金属制成的,并探讨它们的特点。
二、知识传授
2.1 介绍金属单质的定义和特点
2.2 分别介绍各种金属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如铁、铝、铜、锌等
2.3 观察实验:展示各种金属单质的样本,让学生观察其外观、质地等特点
三、实验探究
3.1 实验一:不同金属单质的熔点比较实验
3.2 实验二:不同金属单质的导电性实验
3.3 实验三:不同金属单质的化学反应实验
四、应用拓展
4.1 带领学生思考,金属单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4.2 探讨金属单质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
五、总结反思
5.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金属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5.2 学生自主反思:自己对金属单质的了解是否得以加深?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六、作业布置
6.1 作业一:整理金属单质的性质和用途,撰写一份小结
6.2 作业二:选择一个金属单质,研究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撰写报告
七、板书设计
金属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八、延伸阅读
了解其他金属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如钨、镍、铬等【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具体授课情况适当调整和补充。
高中化学 3.2 第1课时 金属材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化学教案

金属材料课程标准核心素养1.知道金属材料的常见类型,结合实例认识材料组成、性能与应用的联系。
2.认识铝和铝合金的性质。
1.变化观念:知道铝及铝合金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2.科学探究:探究铝合金与酸和碱的反应情况。
一、合金的定义及性能1.合金的定义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合金与纯金属的性能差异(1)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大,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各成分金属。
(2)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它的各成分金属。
(3)合金具有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二、金属材料的类型1.铁合金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碳合金。
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由于含碳量不同,钢和生铁在性能上有很大差异。
例如,生铁硬度大、抗压,性脆、可以铸造成型,是制造机座、管道的重要材料;钢有良好的延展性,机械性能好,可以锻轧和铸造,广泛用于制造机械和交通工具等。
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根据其化学成分,可分为两大类:碳素钢和合金钢。
根据含碳量不同,碳素钢可分为高碳钢、中碳钢和低碳钢。
合金钢也叫特种钢,是在碳素钢里适量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使钢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钢具有各种特殊性能,如强度、硬度大,可塑性、韧性好,耐磨,耐腐蚀等。
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一种合金钢,它的合金元素主要是铬(Cr)和镍(Ni)。
2.铝和铝合金(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铝是一种活泼金属,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人们日常用的铝制品通常都是由铝合金制造的,其表面总是覆盖着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这层膜起着保护内部金属的作用。
(2)纯铝的硬度和强度较小,不适合制造机器零件等。
向铝中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可制成铝合金。
铝合金是目前用途广泛的合金之一。
如硬铝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
3.新型合金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H2,并与H2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
高中化学教案金属材料

高中化学教案金属材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特点;2. 掌握金属材料的常见使用和加工方法;3. 能够区分不同金属材料之间的差异。
教学内容:1. 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 金属材料的常见使用和加工方法;3. 不同金属材料之间的比较和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PPT;2. 实验仪器:金属样品、氧化铁、砂纸等;3. 实验操作指导书;4. 板书和粉笔;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金属的日常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讲解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0分钟)1. 介绍金属的基本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韧性等;2. 分类讲解不同金属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如铜、铁、铝等。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指导书的步骤进行金属材料的实验操作;2. 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四、讲解金属加工方法(20分钟)1. 讲解金属的冷加工和热加工方法;2. 分析金属材料的加工技术及其应用领域。
五、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讨论不同金属材料的优缺点及使用方法。
六、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金属材料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七、课后拓展(10分钟)学生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金属材料的知识和发展趋势。
教学反馈方式:1. 学生课后完成作业,检查学生对金属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学生实验报告评分,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掌握金属材料的常见使用和加工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金属材料》 必修 第一册 人教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金属材料》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020学科化学年级高一学期一课题第三章第二节金属材料(2)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 8月教学人员教师安排姓名单位授课教师某某某某中学指导教师某某某某中学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铝和铝的氧化物的性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解释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认识两性氧化物,丰富学生对金属多样性的认识。
2.基于物质的量认识化学反应,学习运用物质的量及相关物理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感受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铝和氧化铝的化学性质,运用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关系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活动线知识线方法线2环节一认识铝的物理性质介绍铝合金在生活中的应用,思考应用背后铝的性质特点。
了解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铝的物理性质4环节二认识铝的化学性质【任务1】铝可能具有什么化学性质【任务2】观看铝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推论?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推理→得出结论从类别的角度结合金属的化学通性认识铝的基本化学性质。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认识铝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变化特点。
观察宏观现象,分析推理,严密思维,得出结论。
梳理、归纳、总结,结构化知识。
对金属多样性的认识。
6环节三对化学反应的定量认识提出问题: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的关系表示的是什么量的关系?【任务3】应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关系进行计算200mL 1mol/L NaOH溶液与足量的铝反应。
计算:(1)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2)生成的H2的体积(标准状况)【任务4】归纳应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步骤。
个数比→物质的量之比应用物质的量的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
3环节四课堂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材料
课前预习
1.炼铁的原理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高温下,,
原料是、、、,产生还原剂的反应是、
,炼铁的反应是,造渣的反应是
、,高炉煤气的成分是。
2.炼钢的原理是,
原料是。
写出炼钢过程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电解铝的原料是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提纯Al2O3的方法是:将铝土矿溶解在NaOH 溶液,然后往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过滤,灼烧,即得Al2O3,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冰晶石的化学式为,在电解三氧化铝时,加入冰晶石的作用是
,电解Al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电解时,阳极产生氧气,碳块要消耗,所以要定时补充碳块。
5.金属的化学腐蚀是指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是指。
6.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主要原因是由于钢铁制品与其接触的电解质溶液构成许多微型的,铁通常作为极,电子发生反应而被腐蚀,其电极反应为。
钢铁在大气中的腐蚀通常为腐蚀,其阴极反应式为。
若电解质溶液酸性较强,则发生的是腐蚀,其电极反应式为。
7.电镀是一种特殊的电解,在电镀时,作阴极,作阳极,
作电解质溶液,电镀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如在一把小刀上镀锌,小刀接电源的极,电极反应式为。
〔方法导引〕
1.炼铁和炼钢的主要区别
由铁矿石冶炼成铁,再由铁冶炼成钢,这是冶炼钢铁的必经过程。
由于炼铁和炼钢的任务不同,因此采用的原料、利用的化学原理、冶炼设备等也各不相同。
现比较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