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祛湿的中药藿香和佩兰

合集下载

藿香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藿香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藿香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概述藿香,又称白藿香、藿香草,是一种具有独特香味和药用价值的植物。

它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具有许多重要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2. 藿香的作用藿香具有以下几种重要的作用:•清热解毒: 藿香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有效地降低体内热量,缓解发热症状。

它对于中暑、痢疾等热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祛湿化痰: 藿香具有祛湿化痰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湿气困扰引起的身体不适。

特别适用于湿热痰喘、胸闷腹胀等症状。

•宽中化滞: 藿香能够宽中化滞,促进肠胃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行,缓解胃肠不适、脘腹胀满等症状。

•止泻治痢: 藿香具有止泻治痢的作用,对于腹泻、痢疾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它可以有效地减少粪便次数,恢复肠道正常功能。

3. 藿香的功能主治藿香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3.1 支持呼吸系统健康藿香具有祛湿化痰的功能,可以减少咳嗽、咳痰、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它在治疗感冒、喉咙痛等呼吸道感染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3.2 缓解胃肠不适藿香能够宽中化滞,有助于缓解胃肠不适、胃脘胀满、消化不良等症状。

它可以促进食欲,改善胃肠功能,减少腹部不适感。

3.3 止泻治痢藿香具有止泻治痢的作用,对于急性腹泻、慢性腹泻、痢疾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它可以减少粪便次数,恢复肠道正常功能。

3.4 镇静安神藿香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对于失眠、焦虑、烦躁等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它能够提高睡眠质量,促进身体的休息和恢复。

4.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藿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剂量与用法: 一般情况下,每日3次,每次饭前或饭后半小时口服,成人一次3-6克,儿童适量减半。

•避免过量: 尽量遵医嘱使用藿香,避免过量使用。

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

•孕妇慎用: 孕妇在使用藿香之前应该咨询医生的建议,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过敏者慎用: 对藿香过敏的人应该避免使用。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该立即停用并就医。

湿气重导致亚健康,湿气的天然克星很多.怎样调理湿气?

湿气重导致亚健康,湿气的天然克星很多.怎样调理湿气?

湿气重导致亚健康,湿气的天然克星很多脾胃的虚弱是困扰现代人的亚健康状态之一,而脾最怕的就是湿气,尤其是夏季来临,暑湿会加重脾胃的负担。

中医认为,脾胃的虚弱会直接影响气血、精气,所以有百病源于脾的说法。

既然脾胃是百病之源,那么该如何养好脾胃呢?其实养脾胃的方法很多,本文就介绍其中之一,有一味中药它能除湿气而醒脾开胃,从而能用于脾胃虚弱、湿气重,能祛脾胃陈腐之气而除口臭,还能舒解郁气,也能从根源上除痰,它就是中药佩兰。

佩兰属于菊科植物中药佩兰是菊科植物佩兰的地以上的部分,又因为佩兰的植株香气浓郁而具有观赏性,所以也常被作为观赏性花卉。

佩兰作为中药使用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此外在藏区也有中药佩兰,但是它的原植物是泽兰的全草。

[佩兰的中医概括]中药佩兰的选取应以干燥、叶多而色绿、未开花、香气浓郁为佳,中医认为,佩兰的四气属平,不寒也不热,五味属辛,归到脾经、胃经以及肺经,能芳香而化湿、醒脾开胃、去暑湿。

中药佩兰是植物佩兰的地以上部分[佩兰的中医理解]中药佩兰在历代的典籍中有很多的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就记载多种脾胃不是“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总体来说,佩兰的中医理解可以分为4个方面。

1.佩兰醒脾开胃、除湿气、除口臭。

重要佩兰气味芳香,如脾胃两条经络,能芳香化湿、醒脾调中,因此常被用于湿阻脾胃,也就是湿气影响脾胃而导致的不适。

中药佩兰除醒脾开胃之外,还能去脾胃的陈腐之气,所以能除脾经湿热而引起的口臭。

植物佩兰具有观赏性2.佩兰从根源上除痰,还能生血调气。

中医认为,脾胃是生痰之源,不论是实际上的有形之痰还是理论上的无形之痰都源自于脾,所以佩兰醒脾开胃、去脾胃陈腐之气能从根源上消除痰病。

此外,脾胃还是气血化生之源,佩兰入脾胃二经,能运脾胃之气而促进气血的生成,尤其适用于气血两虚而元气受损者。

佩兰以干燥、叶多而色绿为佳3.佩兰除暑湿。

中药佩兰与大名鼎鼎的藿香一样,能发散而化湿,善于解夏季的暑湿之气,尤其是脾胃虚弱而外感暑湿导致的脾胃不适。

祛湿金兰——藿香与佩兰

祛湿金兰——藿香与佩兰

祛湿金兰——藿香与佩兰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4年第8期文/ 陈金伟(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近来湿热多雨,本期就和大家谈谈两味芳香祛湿的中药吧。

在中药里面,有这么一种中药,味道很香,我们中医认为:“芳香去秽”,所以,这类中药多具有芳香行气,去除陈腐的功能,这些药物里面,有两味药非常的突出,它们就是藿香和佩兰。

罗大伦本草堂罗大伦,原名罗大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曾出版《古代的中医》、《神医这样看病》、《这才是中医》、《阴阳一调百病消》等普及中医的书籍。

藿香振奋脾胃之气藿香这味药是味辛;性微温。

归肺;脾;胃经。

主要的功能是祛暑解表;化湿和胃。

用于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手足癣等。

藿香的主要作用是振奋脾胃之气,这样脾胃的气机振奋了,湿浊之气也就容易去掉了。

一般这种湿浊之气郁结脾胃,我们会看到患者的舌苔厚腻,湿乎乎的,很腻,一般是白色的,如果黄色了,就是开始化热了,可能还要加入一点清热的药物。

藿香解表,佩兰行气在中医里面,和藿香经常一起用的,就是这味佩兰了。

佩兰,性味归经是辛,平。

归脾,胃,肺经。

主要功效是解暑化湿,辟秽和中。

可以治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渴。

藿香和佩兰,经常在一起使用,细分起来,藿香有解表的作用,佩兰行气的作用更强。

两者在一起用,去除中焦湿气,振奋脾胃的作用是非常好的。

治疗暑湿感冒立竿见影有的时候,湿气重了,会导致人生病,比如导致暑湿感冒,发高烧,此时单单用清凉之药是不起作用的,这种情况是温病学家的擅长,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已故温病学家赵绍琴教授就特别擅长这种情况,赵老在世的时候,经常有人请他会诊,都是高烧,西医用抗生素无效的,赵老去了,一看,舌苔厚腻,于是立刻判断这是湿气重,赵老会特别注意湿气到底是在上焦、中焦还是下焦,如果主要是在中焦,他就让西医把抗生素停掉,因为抗生素是寒凉的,而寒凉可能会使得湿气更加严重,然后他开的方子里面,经常就用藿香、佩兰,分量都很小,结果,往往是投药立效,很快烧退人安。

能祛湿的两味芳香中草药——藿香、佩兰!

能祛湿的两味芳香中草药——藿香、佩兰!

能祛湿的两味芳香中草药——藿香、佩兰!五味本草坊中草药具有一定气味,这与其性味相关,也是其功效的物质基础。

一些中药天然芳香,沁人心脾,闻之则提神醒脑,通鼻开窍,并具有驱虫消毒、避疫、防病的功能,对预防流感和疾病也有一定作用。

芳香的中草药有哪些?艾叶、藿香、薄荷、山奈、川芎、当归、苍术、白芷、防风、荆芥、佩兰、独活、草豆蔻、肉豆蔻等。

其中藿香和佩兰被称为祛湿“双煞”,在夏季,如果因为湿气重导致了外感,则它们可与三仁汤一起使用,去除中焦湿气,振奋脾胃的作用更强。

配方:藿香6克(后下)、佩兰6克(后下)、杏仁9克(捣,后下)、白蔻仁6克(捣,后下)、生薏苡仁30克、法半夏6克、通草6克、竹叶6克。

孕妇忌用!这个方子在熬煮的时候要注意先后顺序,先把没有标注“后下”的药物下锅熬煮半小时,然后下入标注“后下”的药物,过5分钟后关火。

将药汁过滤出来,兑入温水,泡脚,每天泡两次,每次泡20分钟。

为什么藿香、佩兰祛湿效果强呢?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主要功能是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于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等。

严格地说,藿香本身的主要功能去除湿气,祛湿效果好的药物还有茯苓、苍术、薏苡仁等药物,但是,当湿气把脾胃之气困住以后,单单祛湿有的时候效果不好,藿香的主要作用是振奋脾胃之气,这样脾胃的气机振奋了,湿浊之气也就容易去掉了。

在中医里面,和藿香经常一起用的,就是这味佩兰了。

佩兰,味辛,性平,归脾、胃、肺经,主要功效是解暑化湿,辟秽和中,可以治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渴等症。

藿香和佩兰,经常在一起使用,细分起来,藿香有解表的作用,佩兰行气的作用更强。

它们配合其它祛湿药物一同使用,往往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过,对于芳香类药物来说,千万不要熬太久,熬久了,芳香的物质就会挥发,所以最好在关火的前5分钟下入,这样才能更好的保留有效成分哦!。

中药祛湿的原理是什么

中药祛湿的原理是什么

中药祛湿的原理是什么在中医理论中,“湿”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因素。

当体内湿气过重时,往往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困倦乏力、四肢沉重、食欲不振、大便黏腻等。

而中药祛湿则是通过运用各种中药材的特性和功效,来调节体内的水液代谢,达到去除湿气、恢复身体平衡的目的。

那么,中药祛湿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呢?要理解中药祛湿的原理,首先得明白中医对“湿”的认识。

中医认为,湿邪有内外之分。

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环境因素所致;内湿则主要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液代谢失常而产生。

脾在人体的水液代谢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就像一个水利枢纽,如果脾的功能失调,水湿就容易在体内停滞。

中药祛湿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化湿、利湿、燥湿等。

化湿法,主要是运用一些芳香化湿的中药,如藿香、佩兰等。

这些药材具有芳香的气味,能够宣化湿浊,醒脾开胃。

就好比在一个充满湿气、气味沉闷的房间里,打开窗户,让新鲜的空气进来,驱散潮湿和浊气。

藿香和佩兰的芳香之气可以唤醒脾的功能,使脾能够正常运化水湿。

利湿法,是通过使用一些具有利水渗湿作用的中药,如茯苓、泽泻、薏苡仁等,来增加尿量,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

这就像是给体内的水湿开通了一条排水管道,让水湿能够顺畅地流出去。

茯苓性质平和,既能健脾又能利水渗湿;泽泻善于泻肾与膀胱之湿;薏苡仁则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的功效。

燥湿法,常使用的中药有苍术、厚朴等。

这类药物性味较为燥烈,能够直接去除体内的湿邪。

想象一下,湿邪就像是一块潮湿的抹布,燥湿的中药就像是一把火,将这块抹布烘干,使其不再潮湿。

苍术苦温燥湿,尤其善于祛湿浊;厚朴则能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祛湿方法,中药祛湿还常常注重调理脏腑的功能。

因为湿邪的产生往往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所以在祛湿的同时,还要兼顾调理脏腑。

比如,在调理脾脏方面,常用白术、党参等健脾益气的中药。

只有脾的功能强健了,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湿邪的产生。

白术健脾燥湿,为脾脏提供动力;党参补中益气,增强脾的运化能力。

中药祛湿的妙招有哪些

中药祛湿的妙招有哪些

中药祛湿的妙招有哪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湿气重”这个词。

湿气过重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如困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黏腻、舌苔厚腻等。

那么,如何有效地祛湿呢?其实,中药在祛湿方面有着独特的妙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湿气重。

湿气的产生,可能与我们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作息规律以及身体自身的代谢功能等都有关系。

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比如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或者工作环境湿度大,容易让湿气侵入体内。

饮食上,如果偏好生冷、油腻、甜食等,也会增加体内湿气。

另外,缺乏运动、经常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导致湿气无法及时排出。

中药祛湿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使用薏苡仁。

薏苡仁可是祛湿的“明星药材”。

它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

可以将薏苡仁煮粥食用,准备适量的薏苡仁和大米,先将薏苡仁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和大米一起煮粥。

坚持食用,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还能增强脾胃功能。

二是茯苓。

茯苓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

可以将茯苓磨成粉,冲服饮用,或者用茯苓搭配其他食材煲汤,如茯苓猪骨汤。

三是白术。

白术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白术可以泡茶喝,取适量白术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待水温适宜后饮用。

四是藿香。

藿香具有化湿、解暑、止呕的功效。

在夏季,湿气较重且容易中暑时,可以用藿香泡茶或者煮汤。

五是佩兰。

佩兰能芳香化湿、醒脾开胃。

用佩兰泡茶喝,能够帮助消除口中的甜腻感,改善湿气重引起的食欲不振。

除了上述单独的中药材,还有一些经典的中药方剂也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比如“参苓白术散”,这是一个健脾祛湿的名方。

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组成。

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湿气内生所致的食少便溏、四肢乏力、形体消瘦等症状。

再如“二陈汤”,由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组成。

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

适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恶心呕吐、胸脘痞闷等。

此外,中药泡脚也是一种不错的祛湿方法。

功效与作用

功效与作用

功效与作用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全草。

藿香有芳香化湿、和胃止呕、祛暑解表的功效。

藿香别名:土藿香、猫把、青茎薄荷、排香草、大叶薄荷、绿荷荷、川藿香、苏藿香、野藿香、猫尾巴香、猫巴虎、拉拉香、八蒿、鱼香、鸡苏、水麻叶、何香。

1、藿香配伍佩兰:藿香芳香温煦,散表邪、化里湿、醒脾开胃、和中止呕;佩兰气香味辛性平,醒脾化湿解暑。

二者相伍为用,其清热化湿解暑、和胃醒脾之功效更着,用于治疗夏日伤暑、湿浊中阻、胃失和降而致的倦怠、胃脘痞闷、恶心、呕吐、口中发黏等症。

2、藿香辨证半夏:藿香化湿醒脾、阔中慢气、和胃止恚;半夏祛风活血、和胃降逆终了恚。

二者辨证,JURLIQUE脾胃风寒而止咳嗽,用作化疗风寒内阻引发的脘腹痞满、恶心、咳嗽、呕吐等症。

3、藿香配伍砂仁:藿香化浊止呕;砂仁温中行气、安胎。

二药合用,有温中理气、止呕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妊娠恶阻或气滞脘闷、胃纳不佳者。

无污染。

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呼吸困难反应。

长期泡茶饮用和水煎服也没显著副作用。

1、广藿香治刀伤流血:土藿香、龙骨,少许为末,外敷。

(<滇南本草>)2、广藿香治暑月可治:滑石(炒作)二两,藿香二钱半,丁香五分。

为末,每衣一、二钱,浙米泄调服。

(<禹讲师经验方>)3、广藿香治冷露疮烂:藿香叶、细茶等分。

烧灰,油调涂叶上贴之。

(<包会应验方>)4、广藿香治身霍乱可治:陈皮(回去白)、藿香叶(去士)。

上等分后,每衣五钱,水一盏半,蒸至七分,温服,对仗时候、(<百一选方>林蝠贫)5、广藿香治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香附、藿香、甘草各二钱。

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调服之。

(<圣惠方>)6、广藿香治身疟:高良姜、藿香各半两。

上以末,均分成四服,每服以水一碗,蒸至一盏,温服,未定再衣。

(<鸡峰普济方>藿香贫)7、广藿香治小儿牙疳溃烂出脓血,口臭,嘴肿:土藿香,入枯矾少许为末,搽牙根上。

藿香正气液原理

藿香正气液原理

藿香正气液原理
藿香正气液是一种中药制剂,是由藿香、佩兰、白芷等草本植物研磨提取而成。

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植物药物的挥发性成分和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进而调节人体的气机运行,改善气滞、气虚等症状。

藿香正气液中的藿香具有温阳解表、宣肺理气的功效,能够散寒发表,解决体内寒湿的困扰。

佩兰具有疏肝理气、调畅气机的作用,可以缓解肝气郁结导致的胸闷、脘腹胀痛等不适。

白芷有祛风散寒的功效,可以舒肝理气,缓解肌肤瘙痒等症状。

藿香正气液的使用还可调节胃肠蠕动,促进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吸收。

在治疗脾胃气滞引起的胃胀、痞满等消化不良症状时,藿香正气液能够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肠道不适。

此外,藿香正气液还可以扩张颈动脉,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供血不足,从而起到舒展神经、舒缓头痛的作用。

总之,藿香正气液通过调节人体的气机运行,改善气滞、气虚等症状,促进胃肠蠕动和脑血流量,从而达到治疗消化不良、头痛等症状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祛湿的中药藿香和佩兰
罗大伦
近日北京湿气盛行,整天都是大雾,很多朋友身体又开始不舒服了,我看了天气预报,全国下雨的地方也是很多的,江南地区还是梅雨季节,所以,今天和大家谈论两味芳香祛湿的中药吧。

在中药里面,有这么一种中药,味道很香,我们中医认为:“芳香去秽”,所以,这类中药多具有芳香行气,去除陈腐的功能,这些药物里面,有两味药非常的突出,它们就是藿香和佩兰。

藿香这个名字大家都熟悉,比如著名的藿香正气丸就是用的藿香来取名的,藿香这味药中含有很多的挥发成分,我们中医一般是把鲜藿香给晒干了入药的,但是,过去也有鲜藿香这味药,民国前一些比较讲究的中医,会在开方子的时候写明“鲜藿香”,因为鲜藿香祛暑的力量比较强,所以夏天会常常用到,这样带有“鲜藿香”的方子,过去很多药店都能给抓,因为那个时候药店讲究的是服务,现在不行了,虽然保鲜技术在进步,但是服务意识反而退步了,其实,大家都知道,这种带有挥发性物质的药材,是鲜药的效果好一些的。

藿香这味药是味辛;性微温。

归肺;脾;胃经。

主要的功能是祛暑解表;化湿和胃。

用于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等。

严格地说,藿香本身的主要功能去除湿气,祛湿效果好的药物还是茯苓、苍术、薏苡仁等药物,但是,当湿气把脾胃之气困住以后,单单祛湿有的时候效果不好,尤其是当湿浊之气严重,郁结在脾胃,导致陈腐淤积,藿香的主要作用是振奋脾胃之气,这样脾胃的气机振奋了,湿浊之气也就容易去掉了。

一般这种湿浊之气郁结脾胃,我们会看到患者的舌苔厚腻,湿乎乎的,很腻,一般是白色的,如果黄色了,就是开始化热了,可能还要加入一点清热的药物。

关于藿香的这个作用,《本草正义》论述得好,它说:“藿香,清分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为醒脾快胃,振动消阳妙品…….芳香能助中州清气,胜湿辟秽,故为暑湿时令要药。


在中医里面,和藿香经常一起用的,就是这味佩兰了。

佩兰,性味归经是辛,平。

归脾,胃,肺经。

主要功效是解暑化湿,辟秽和中。

可以治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渴。

对于佩兰的功效,《本草纲目》论述到:“兰草、泽兰,气香而温,味辛而散,阴中之阳,足太阴、厥阴经药也。

脾喜芳香,肝宜辛散,脾气舒,则三焦通利而正气和;肝郁散,则营卫流行而病邪解。

兰草走气道,故能利水道,除痰癖,杀蛊辟恶,而为消渴良药。

”这里面的兰草,就是佩兰,过去医书中很多处提到的“兰”,其实很多都是佩兰。

藿香和佩兰,经常在一起使用,细分起来,藿香有解表的作用,佩兰行气的作用更强。

两者在一起用,去除中焦湿气,振奋脾胃的作用是非常好的。

有的时候,湿气重了,会导致人生病,比如导致暑湿感冒,发高烧,此时单单用清凉之药是不起作用的,这种情况是温病学家的擅长,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已故温病学家赵绍琴教授就特别擅长这种情况,赵老在世的时候,经常有人请他会诊,都是高烧,西医用抗生素无效的,赵老去了,一看,舌苔厚腻,于是立刻判断这是湿气重,赵老会特别注意湿气到底是在上焦、中焦还是下焦,如果主要是在中焦,他就让西医把抗生素停掉,因为抗生素是寒凉的,而寒凉可能会使得湿气更加严重,然后他开的方子里面,经常就用藿香、佩兰,分量都很小,结果,往往是投药立效,很快烧退人安。

我在调理湿气重的人的时候,也会经常用到藿香和佩兰,把这两味药和三仁汤等一起用,这两味药我用的量会非常的小,一般是各三克或者六克,然后标注药物快要熬好的时候再下入,这是芳香类药物的使用方法,一般熬久了,芳香的物质就会挥发,所以最好是“后下”,在闭火的前五分钟下入,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保留有效成分。

在这种时候,我会把藿香和佩兰配合其他的祛湿的药物,效果非常的好,往往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举个例子,我曾经遇到过耳鸣的患者,怎么治疗都没有效果,西医无效,中医也无效,为什么呢?我一听讲述,原来大家都认为耳鸣是肾虚,都给补肾了,实际上,中医治病是有很多思路的,耳鸣有肾虚的,也有肝胆火旺的,还有肝胆湿热引起的,还有就是中焦脾胃湿气重引起的。

《黄帝内经》里面就论述过耳鸣有的病因就是脾胃:“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后来叶天士也说过这样的话,“九窍不利,皆由脾胃”,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现在我们如果忘记了,就会丢失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这不是古人不聪明,而是我们后代的人不孝,没有把老祖宗的东西继承下来,结果导致患者辗转医院间,很久没有康复。

我对这样的耳鸣患者,如果见到舌苔厚腻的,一盖从脾胃调理,从祛湿开始,往往会用到藿香、佩兰,然后配合其他的祛湿方法,结果,效果往往非常好,患者反映很快耳鸣明显减轻,有的就此痊愈。

可见,湿气不可不重视,在祛湿的药物中,藿香和佩兰是一对儿非常好的药物。

当然,这两味药单独使用的时候,还有自己的各自擅长的内容,以后有时间给大家讲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