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的结构五碳糖核糖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一千个核苷酸的质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千个核苷酸的质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核苷酸是构成核酸分子的基本单位,它们在生物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个核苷酸由一个糖分子、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磷酸基团组成。
核苷酸的序列和质量对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和传递至关重要。
本文以探讨核苷酸的质量为主题,旨在介绍核苷酸的定义、组成以及其质量的测量方法。
通过深入了解核苷酸的质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指导。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首先对核苷酸的定义和组成进行详细阐述。
通过介绍核苷酸的结构和组成,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核苷酸是如何构成核酸分子的基本单元,并了解到它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随后,我们将对核苷酸的质量和测量方法展开讨论。
核苷酸的质量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在测量核苷酸质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各种方法,如质谱分析等,来准确判断核苷酸的质量。
最后,本文将总结核苷酸质量的重要性,并探讨未来关于核苷酸质量的研究方向。
通过加深对核苷酸质量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并推动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逐一展开对核苷酸的定义、组成、质量和测量方法的详细介绍,并探讨核苷酸质量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相信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核苷酸质量相关的知识,并对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有所启示。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将对本篇文章的概述进行介绍。
首先,我将介绍核苷酸的定义和组成,包括其基本结构和组成成分。
接下来,我将探讨核苷酸的质量以及测量方法。
在正文部分的第一节,我将详细介绍核苷酸的定义,包括其由糖、碱基和磷酸组成的特点。
然后,我将介绍不同种类核苷酸的常见结构和功能。
在正文的第二节,我将重点讨论核苷酸的质量和测量方法。
我将介绍核苷酸质量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常用的质谱技术和其他测量方法。
DNA

编辑本段
发现历史
简史
最早分离出DNA的弗雷德里希·米歇尔是一名瑞士医生,他在1869年,从废弃绷带里所残留的脓液中,发现一些只有显微镜可观察的物质。由于这些物质位于细胞核中,因此米歇尔称之为“核素”(nuclein)。到了1919年,菲巴斯·利文进一步辨识出组成DNA的碱基、糖类以及磷酸核苷酸单元[3],他认为DNA可能是许多核苷酸经由磷酸基团的联结,而串联在一起。不过他所提出概念中,DNA长链较短,且其中的碱基是以固定顺序重复排列。1937年,威廉·阿斯特伯里完成了第一张X光绕射图,阐明了DNA结构的规律性。
蛋白质的发现比核酸早30年,发展迅速。进入20世纪时,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已有12种被发现,到1940年则全部被发现。
1902年,德国化学家费歇尔提出氨基酸之间以肽链相连接而形成蛋白质的理论,1917年他合成了由15个甘氨酸和3个亮氨酸组成的18个肽的长链。于是,有的科学家设想,很可能是蛋白质在遗传中起主要作用。如果核酸参与遗传作用,也必然是与蛋白质连在一起的核蛋白在起作用。因此,那时生物界普遍倾向于认为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编辑本段
理化性质
DNA是大分子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DNA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值升高;当变性核酸可复性时,吸光值又会恢复到原来水平。温度、有机溶剂、酸碱度、尿素、酰胺等试剂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使得DNA双键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
20世纪初,德国科赛尔(1853--1927)和他的两个学生琼斯(1865--1935)和列文(1869--1940)的研究,弄清了核酸的基本化学结构,认为它是由许多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核苷酸是由碱基、核糖和磷酸构成的。其中碱基有4种(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核糖有两种(核糖、脱氧核糖),因此把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脱氧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概述脱氧核糖核酸(英语:Deoxyribonucleic acid,缩写为DNA)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一种分子,可组成遗传指令,以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
主要功能是长期性的资讯储存,可比喻为“蓝图”或“食谱”。
其中包含的指令,是建构细胞内其他的化合物,如蛋白质与RNA 所需。
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自身构造发挥作用,有些则参与调控遗传讯息的表现。
DNA是一种长链聚合物,组成单位称为核苷酸,而糖类与磷酸分子借由酯键相连,组成其长链骨架。
每个糖分子都与四种碱基里的其中一种相接,这些碱基沿着DNA长链所排列而成的序列,可组成遗传密码,是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合成的依据。
读取密码的过程称为转录,是根据DNA序列复制出一段称为RNA的核酸分子。
多数RNA带有合成蛋白质的讯息,另有一些本身就拥有特殊功能,例如rRNA、snRNA与siRNA。
在细胞内,DNA能组织成染色体结构,整组染色体则统称为基因组。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之前会先行复制,此过程称为DNA复制。
对真核生物,如动物、植物及真菌而言,染色体是存放于细胞核内;对于原核生物而言,如细菌,则是存放在细胞质中的类核里。
染色体上的染色质蛋白,如组织蛋白,能够将DNA组织并压缩,以帮助DNA与其他蛋白质进行交互作用,进而调节基因的转录。
[编辑本段]历史佛朗西斯·克里克所绘最早的DNA双螺旋草图最早分离出DNA的弗雷德里希·米歇尔是一名瑞士医生,他在1869年,从废弃绷带里所残留的脓液中,发现一些只有显微镜可观察的物质。
由于这些物质位于细胞核中,因此米歇尔称之为“核素”(nuclein)。
到了1919年,菲巴斯·利文进一步辨识出组成DNA的碱基、糖类以及磷酸核苷酸单元[3],他认为DNA可能是许多核苷酸经由磷酸基团的联结,而串联在一起。
不过他所提出概念中,DNA长链较短,且其中的碱基是以固定顺序重复排列。
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碱基
核糖核苷酸
P
核
糖
碱基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 核糖
碱基
A G C T A G C U
每个五碳糖只能连 接特定的四种碱基 中的一个。
DNA(脱氧核糖核酸)
碱基 腺嘌呤 鸟嘌呤
碱基 脱氧核苷酸 代号 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G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
C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 T
RNA(核糖核酸)
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
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 结合。
4、“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1.取口腔上皮细胞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
(2)化学组成: 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 1分子含氮碱基 (3)基本组成单位(单体): 核苷酸 (4)化学结构: 脱氧核苷酸链或核糖核苷酸链 (5)空间结构: DNA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两条链; RNA分子是单链结构。
DNA与RNA的比较 项目 中文名称 基本组成单位 DNA 脱氧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
2、DNA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核苷酸、五碳糖、碱基 B.核苷酸、磷酸、碱基 C.核糖、磷酸、碱基 D.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4、由一份子磷酸、一分子含N碱基和一分子化合物a构成 了复杂化合物b,对a、b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是核糖,b是脱氧核苷酸 B、a是脱氧核糖,b是核糖核苷酸 C、a是核糖,b是核糖核苷酸 D、a是五碳糖,b是核酸
dna脱氧核糖核酸碱基碱基代号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rna核糖核酸碱基碱基代号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ho碱基hooh碱基脱氧核糖pp脱氧核糖pp脱氧核糖pp脱氧核糖pp科学家经过测量发现科学家经过测量发现dnadna分子中的分子中的aa与与tt的含量总是相等的量总是相等的gg与与cc的的含量总是相等的而在含量总是相等的而在rnarna中却没有这样的关中却没有这样的关脱氧核糖pp脱氧核糖pp脱氧核糖pp脱氧核糖ppaaggccttaattaattdnadna的片断的片断dna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双螺旋结构1结构层次1组成元素
核酸的笔记

一、核酸
1、核酸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
2、核苷酸的组成: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
五碳糖分为:脱氧核糖和核糖
含氮碱基分为: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U尿嘧啶3、核苷酸的结构图
核苷酸之间的结合方式:脱水缩合。
核苷酸之间结合形成的化学键:磷酸二脂键
4、分类: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4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种类(4种):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5、DNA和RNA
二、不同生物的核酸、核苷酸、碱基及遗传物质的比较
三、初步水解和彻底水解
1、DNA初步水解产物是4种脱氧核苷酸
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A\G\C\T)共6种
2、RNA初步水解产物是4种核糖核苷酸
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核糖、含氮碱基(A\G\C\U)共6种
四、核酸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1、多样性:①核苷酸的数目不同②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2、特异性:核苷酸是特定的排列顺序,是代表了体内的遗传信息
五、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的
1、单体与多聚体
单体: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
多聚体:有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例如:组成多糖(多聚体)的基本单位——单糖(单体)
组成蛋白质(多聚体)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单体)
组成核酸(多聚体)的基本单位——核苷酸(单体)
2、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磷酸和五碳糖之间的化学键名称

磷酸和五碳糖之间的化学键名称磷酸和五碳糖之间的化学键被称为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bond)。
这种化学键在核酸分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酸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包括DNA和RNA。
而磷酸二酯键是连接核苷酸单元之间的关键结构。
核苷酸的结构核苷酸是由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一个五碳糖(也称为核糖或脱氧核糖)、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磷酸基团。
在DNA中,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而在RNA中则是核糖。
常见的含氮碱基有腺嘌呤(adenine)、胞嘧啶(cytosine)、鸟嘌呤(guanine)和胸腺嘧啶(thymine,在RNA中被尿嘧啶(uracil)取代)。
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当两个核苷酸单元连接在一起时,它们通过形成一个磷酸二酯键来连接。
这个过程是通过一个脱水反应(dehydration reaction)完成的。
具体来说,两个核苷酸单元中的磷酸基团中的一个磷氧原子和五碳糖中的羟基(OH)基团之间发生酯化反应,形成一个新的化学键。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磷酸基团失去了一个氧原子,而五碳糖失去了一个氢原子。
这种脱水反应导致了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并释放出一分子水。
磷酸二酯键的特点磷酸二酯键具有一些重要的特点:1.强度:磷酸二酯键是相对稳定且强度较高的化学键。
这使得DNA和RNA能够在细胞内稳定地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2.方向性:磷酸二酯键是有方向性的,即连接两个核苷酸单元时具有5’端和3’端之分。
这种方向性对于DNA和RNA链的合成以及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转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链形结构:通过多个磷酸二酯键的连接,核苷酸单元可以形成一个长链。
在DNA中,这种链是双螺旋结构,而在RNA中则是单链结构。
磷酸二酯键的生物学意义磷酸二酯键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1.存储遗传信息:DNA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
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的核苷酸单元,形成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并将遗传信息编码在碱基序列中。
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4
4
2.核酸的功能:课文P26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 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核酸的分布:
真核生物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少量分 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原核生物细胞中:DNA分布在拟核区域; RNA分布在细胞质。
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
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 结合。
4、“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1.取口腔上皮细胞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
(1)原理:? (2)实验材料:?
选颜色浅的植物细胞(如不选叶肉细胞)的原因:
防止深颜色对颜色反应的干扰。
注意:甲基绿和吡罗红要混合使用。
(3)实验步骤:5步
0.9%Nacl溶液的作用? 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烘干的目的:?
使细胞粘在载玻片上防止水解 时从载玻片上掉下来,也防止 冲洗时被冲掉。
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秒的目的:? 去盐酸 观察:低倍镜:选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到 视野中央; 高倍镜:观察细胞核,细胞质的染色情况
2014年3月1日山西晋济高速隧道燃爆事故造成31人死亡, 另有9失踪,遇难者遗体有的通过DNA鉴定身份;有的高 度碳化,已无法确认身份,需通过车牌号以及同车人员 信息确认身份。为什么能通过DNA鉴定死者身份?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核酸是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从几十万至几百万。
P
核苷酸
P
五碳糖
基因组学期末试题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核苷酸的基本结构是()A. 五碳糖B. 含氮碱基C. 磷酸基团D. 硫酸2. 碱基配对中A与T之间有几对氢键()A.1B.2C.3D.43.核苷酸单体之间连接的键为()A.二硫键B.氢键C.磷酸二酯键D.范德华力4.DNA所含有的核苷酸是()A.dAMP、dTMP、dCMP、dGMP B.dAMP、dTMP、dCMP、UMP C.AMP、dTMP、GMP、UMP D.dTMP、CMP、GMP、UMP5. 碱基配对中C与G之间有几对氢键()A.1B.2C.3D.46.在DNA双螺旋结构中,有()种化学作用稳定双螺旋结构。
A. 1B. 2C. 3D. 47. 以下哪种生物基因组在生活史中有线性DNA与环状DNA两种状态。
A. 大肠杆菌染色体B. 叶绿体C. 哺乳类DNA病毒D. λ噬菌体染色体8. 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转角的稳定性决定于()A. 多肽链长度B. 多肽链中氨基酸形成的氢键C. 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数量D. 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9. 结构域介于蛋白质()之间A. 1级和2级结构B. 2级和3级结构之间C. 3级和4级结构10. 以下不属于氨基酸残基化学修饰使蛋白质构象变化的是()A. 糖基化B. 甲基化C. 乙酰基化D. 底物结合11. 当使DNA分子变性的外界条件撤销后,互补单链DNA恢复双链螺旋结构的过程为()A. 突变B. 变性C. 杂交D. 重组12.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组分为非均一性,可分为集中类型()A. 1B. 2C. 3D. 413. 高等真核生物高度重复序列DNA在氯化铯介质中作密度梯度离心时,可形成特意的()A. 卫星带B. 辐射带C. 纺锤状D. 梭形14. 哺乳动物基因组有几大类中度重复基因()A. 1B. 2C. 3D. 415.真核生物中大型基因有()比例的重复序列A. 很高B. 较高C. 较低D. 很低16. 下列不同进化地位的生物C值分布范围最大的是()A. 开花植物B. 支原体C. 昆虫D. 真菌17. Cot1/2=1/k表示特定DNA序列的()A. 重复性B. 复杂性C. 单一性D. 稳定性18.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组分为非均一性,其类型不包括()A. 快速变性组分B. 中间变性组分C. 居间变性组分D. 缓慢变性组分19. 快速变性组分代表了()A. 高度重复序列B. 中度重复序列C. 单一序列D. 多样性序列20. 原核生物基因组重复序列的含量()A. 很多B. 较多C. 很少D. 无21. 组成基因的DNA成分包括()①编码初级转录物的全部序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条链相应碱基
比为2:1:4:3
D.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条链的C:A=2:1
例4、具有100个碱基对的1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
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 苷酸 (
(二)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
证明RNA是遗传物质
(三)遗传物质的特点
1)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 一定的连续性
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从而 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 4)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扩展:将猪的mRNA放入到牛的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是 猪肉还是牛肉蛋白?
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中心法则
DNA
(基因)
转录
逆转录 RNA
翻译
蛋白质
(性状)
例1、如果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的DNA和细菌 的蛋白质外壳,当他侵染到细菌体内后,经多次复制, 所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绝大部分( )
A
P P P
核糖
G C U
P
脱氧 核糖
G
鸟嘌呤核苷酸
核糖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P P
胞嘧啶核苷酸
核糖
脱氧 核糖
C T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脱氧 核糖
尿嘧啶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思考:
(4) 1、构成 DNA 的 碱 基有几种?
2、构 成 RNA 的 碱基有几种?(4) 3、构 成核 酸 的 碱基有几种?(5) 4、构成DNA的核苷酸有几种?(4) 5、构成RNA的核苷酸有几种? (4)
(8) 6、构成核 酸的核苷酸有几种?
DNA的结构: 5种元素→3类物质→4种基本单位→2条链→1种结构
P P
脱氧 核糖
A G
脱氧核苷酸链:
主干:
磷酸、五碳糖交 互排列构成,稳定不变
脱氧 核糖
P P
脱氧 核糖
C
T
侧支:
与五碳糖相连的碱基
脱氧 核糖
P P
脱氧 核糖
A G
T C
脱氧 核糖
碱基互补 配对原则 P P A T C
A.不含
32P
B. 含32P
D. 含
32P和35S
C.不含32P和35S
例2、一段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组成为30%的A、30% 的C、20%的G、20%的T,它是一段(
A.双链DNA B.单链DNA
C.双链RNA D.单链RNA
B)
例3、下列哪项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相等
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条链A和T的数目也
勤学Hale Waihona Puke 思一轮复习之好问多练
遗传、变异与基因工程
课时一、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遗传物质的本质、证据及其特点
(一)遗传物质的本质 1、人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DNA
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DNA
3、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RNA
核酸 4、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DNA 或RNA) (原核、真核、病毒) 5、如何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呢?
1、所含的五碳糖不同
2、所含的碱基种类不同 3、空间结构不同
4、存在部位不同
(二)DNA的复制
( 1) 复制的时间: (2)需要的条件:
A.酶 B.原料 C.模板 D.能量
细胞分裂间期
(3)复制过程:
A、解旋 B、合成子链 C、形成新DNA
(4)复制的特点:
A、边解旋边复制 B、半保留复制
三、 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基因
与RNA聚酶 结合位点
编码区
非编码区
编码区上游
终止子
外显子
内含子
(三)基因的功能
1、传递遗传信息 2、表达遗传信息 生理 过程 DNA 复制 转录 模板 DNA两条链 DNA一条链 信使RNA 原料 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场所 细胞核 细胞核 核糖体 (细胞质)
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翻译
猪肉与牛肉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为什么味道不一样? 基因———→mRNA———→tRNA———→蛋白质 脱氧核苷酸 密码子 反密码子 氨基酸 序列 序列 序列 序列
D)
B.80个 C.120个 D.180个
A.60个
例5、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 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 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 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 到结果如下图。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 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 请回答: (1) G0、G1、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 G0 A G1 B G2 D (2)G2代在①、②、③三条带中DNA 数的比例是 0:1:1 (3)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 含的同位素磷分别是: 条带 ① 31P ,条带② 31P与32P 。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 式是半保留复制 __ 。DNA的自我复制能 使生物的 遗传特性 __ 保持相对稳定。
特异性:
每个DNA分子有其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稳定性:
两条多核苷酸链的主干是稳定不变的,两条 链上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互补配对,相互制约。
RNA的结构: 5种元素→3类物质→4种基本单位→1条链→1种结构
P P P P
核糖
A G C U
核糖
A G C U A U G
核糖
核糖
mRNA
tRNA
DNA、RNA的区别:
二、核酸的结构及复制
(一)核酸的结构 1、元素组成:C、H、O、N、P等 2、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8种)
3、核苷酸的结构:五碳糖(核糖、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AGCTU )、 磷酸 4、核酸种类:DNA、RNA
核苷酸的结构: P A 核糖
腺嘌呤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的结构: P 脱氧 A 核糖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一)基因与DNA、染色体、遗传信息的关系
•基因是DNA上 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线性 排列
•基因的 碱基序列 代表着遗传信息
(二)基因的结构
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
非编码区
编码区上游 RNA聚合酶 结合位点
编码区
非编码区
编码区下游
调控遗传信息的表达
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非编码区
编码区上游 启动子
脱氧 核糖
脱氧 核糖
P P
脱氧 核糖
C T
G A
脱氧 核糖
P G P
脱氧 核糖
脱氧 核糖
DNA的空间结构
1、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 链相互盘卷成双螺旋结构 2、两条链的主干排列在外侧, 由磷酸和五碳糖交替连接而成 3、两条链上的 碱基通过氢 键连接起来,构成碱基对
DNA分子的特性:
多样性: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