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湛江5050m_3高炉工艺技术特点

合集下载

宝钢三高炉II系设备工艺

宝钢三高炉II系设备工艺

三高炉II系设备工艺一、概述高炉是一个庞大的高温反应容器,它传给炉体的热量将全部由二系作业区负责的冷却系统带走。

冷却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炉的正常生产,影响着高炉的长寿,因此,二系作业区在高炉生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系作业区管理着三座高炉的冷却系统,但3BF与1BF、2BF的冷却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1BF、2BF的冷却方式为冷却板(共2384块,铁口12块、风口72块、炉身46段×50块)加冷却壁(150块,在R段),而三高炉是冷却壁(共790块)加微冷管(共809根,开炉后加的);炉底埋设管:1BF、2BF有26对,3BF有28对;十字测温:1BF、2BF有3根,3BF有4根;炉顶洒水枪:有12根,3BF有11根;炉缸冷却:1BF、2BF用洒水枪冷却,3BF 用冷却壁冷却。

二、冷却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性能特点3BF炉体使用纯水进行冷却,在6层平台上布置了5个头部罐(本体系4个、强化系1个)用以清除水中的气体和控制水位;1BF、2BF炉体是用清循环水进行冷却的,它没有设置头部罐。

此外,冷却系统的主要设备还有炉身探测器、流量计室、集尘风机、局部风机、十字测温、炉顶洒水枪等。

1、头部罐主要技术参数如下:①罐内介质:纯水+N2;②使用压力:0.03MPa;③设计压力:0.2MPa;④使用温度50~100℃;⑤设计温度100℃;⑥水压试验0.25MPa;⑦容积14M3;⑧贮水量:10m3;⑨净重:3.7t;⑩满水重:17t。

冷却系统补水标准:当头部罐水位低于-300mm时开始补水,当头部罐水位高于300mm时停止补水。

强化系一天补水3~4次,每隔7、8个小时补一次水。

2、炉身探测器①工艺技术条件②主要技术规格3、流量计室每个高炉各有4个流量计室,分别位于4根柱子旁。

3BF各流量计室内控制的风口为:1#流量计室:35#~38#,1#~6#;2#流量计室:7#~15#;3#流量计室:16#~25#;4#流量计室:26#~34#。

敖爱国-湛江1高炉开炉及生产实践

敖爱国-湛江1高炉开炉及生产实践

3、热风炉烘炉
2015年7月21日9:00热风炉开始烘炉,采用烧嘴烘炉,COG+N2,8月25日12:00,拱 顶温度达到1100℃,更换为热风炉主燃烧器烘炉,至8月28日拱顶温度达到1300℃,热 风炉烘炉结束,共计38天。
4、高炉烘炉
2015年8月29日9:36高炉开始烘炉,9月9日14:15高炉烘炉结束。
(2)烧结矿
烧结单元于2015年8月25日热负荷试车 投产。烧结矿冷强度 TI 值基本在 79% 以上, 碱度由初期的1.8调整为1.7,以适应高炉的 需求,全铁含量经调整已基本达到 57% 以 上 , 还 原 粉 化 指 数 RDI-2.8mm 仅 为 34% , SiO2为5.5%左右,Al2O3为1.80%左右。
二、正常生产阶段
12 月起,随着码头原料输入能力的逐渐恢复,利用系数逐渐提 高至2.0 t/(m3·d)以上。高炉操作参数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在提高利用系数后,风口面积调整为0.4917m2。
逐渐采用同时疏松边缘和中心的模式。 布料角度进行调整,第2档到第7档的角差从12°扩展到13°。 调整之后,料面平台变宽,形成了一个分布较为合理的料面, 高炉顺行改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改善 ,燃料比已降至 490 kg/t的水平,[Si]含量已控制在0.37%以下。
炉顶系统
5、干法除尘、TRT系统
透平入口煤气流量 透平入口煤气最高工作压力 透平入口煤气工作温度 透平入口含尘量 透平出口煤气温度 透平出口煤气压力 透平机额定功率 695600~762800 m3/h 0.29MPa 150~160℃ ≤5mg/m3 50℃~110℃ 12~15kPa 30000 kW
2015年9月25日11时45分,1BF点火送风,初始风量2500m3/h。

宝钢3号高炉开炉操业实践

宝钢3号高炉开炉操业实践

宝钢3号高炉开炉操业实践焦兵(宝钢股份上海29(>()⑷)摘要:宝钢3号高炉于2013年11月开炉,开炉过程比较顺利本文通过对开炉炉料填充,开炉送风过程以及出渣铁过程进行阐述与分析,总结了宝钢3号高炉开炉过程的操业实践关键词:高炉;开炉;炉料填充;出渣铁中图分类号:T F 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0514(2()21)02-0()51-()3Operation and practice of blowing in BaosteeFs No.3 BFJiao Bing(Baosteel Co., Ltd., Shanghai 290000, China)A b strac t: In November 2013, Raosteel's No.3 BF was blowing-in., whose process was smooth.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operation and practice of blowing in process, based on the elaboration and analysis of 丨he charge filling, the blow ing in process, and tapping slag and iron.K eyw ords : blastfurnace; blowing-in; charge filling; tapping slag and iron1概述宝钢股份炼铁厂3号高炉于2013年9月1日停炉,开始原地大修,11月16日开炉,大修时间共 用了 76天,是宝钢历史以来用时最短的一次快速 大修。

大修后三高炉炉容扩展到4 850 m 3,风口数 增加到40个,采用全干法煤气净化工艺、炉腹炉腰 采用铜冷却壁、炉缸碳砖选用NDK 大块碳砖、高炉 整体冷却强度大幅提升:3号高炉于2013年丨丨月3日14:58开始烘炉, 11月12日烘炉结束9 11月丨日开始装人铺底 焦,I I 月16日0:30开炉料装人结束I I 月16日 11:16三高炉开始点火开炉,是宝钢历史上首次采 用全开风口并插煤枪进行开炉,I I 月17日12:00开 始出铁,并成功冲水渣,11月18日07:35风量达到 0标水平,11月19日铁水[Si ]快速降至目标水平, 11月26日高炉快速达产,利用系数达到2.0以上。

陕鼓动力分析报告

陕鼓动力分析报告

陕鼓动力分析报告1、受益于“碳中和”的节能减排设备商和服务商1.1、单一设备制造商转型分布式能源系统服务商陕鼓动力是国内透平机械龙头公司。

公司成立于1999年,2007年引进联想控股、复星投资等7家战略投资者优化公司股权与资本结构,并于2010年在上交所上市,实控人为西安市国资委,控股股东为陕鼓集团。

公司自设立以来,便专注于透平机械及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

2010年起通过内生、收购等方式不断发展气体运营业务,2015年开始战略聚焦分布式能源深化转型,现已形成能量转换设备制造、工业服务和能源基础设施运营三大主营业务板块,广泛服务于下游冶金、化工、石油、空分、电力、城建、环保、制药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背靠西安市国资委,有助公司持续经营。

公司第一大股东为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22/2/11,其持有公司58.24%股份。

实控人西安市国资委通过西安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陕鼓集团间接持有公司63.35%股份。

1.1.1、装备领域基础深厚,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稳居行业龙头深耕传统能量转换设备制造领域,成长为国内透平机械龙头厂商。

公司自成立之初便专注于以轴流压缩机为代表的各类透平机械的研发与制造,采用引进、吸纳、再创新国外能源装备先进技术与自主研发双轨并行的策略,使得轴流压缩机技术与能量回收装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5年公司收购了捷克EKOLspol.sr.o.公司75%的股权,通过外延并购,围绕压缩机与汽轮机产品全面整合完善公司的产业链布局,再次提升在透平机械业务领域的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公司设计制造的轴流压缩机、硝酸三合一或四合一机组、TRT装置等优势装备稳居行业龙头。

1.1.2、转型成效显著,有效降低设备业务的周期性波动风险公司起家于透平机械装备制造,为熨平周期波动,公司践行“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能量转换系统解决方案商和服务商转变;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资本运营转变”的“两个转变”发展战略。

湛江1高炉开炉及生产实践

湛江1高炉开炉及生产实践

3、热风炉烘炉
2015年7月21日9:00热风炉开始烘炉,采用烧嘴烘炉,COG+N2,8月25日12:00,拱 顶温度达到1100℃,更换为热风炉主燃烧器烘炉,至8月28日拱顶温度达到1300℃,热 风炉烘炉结束,共计38天。
4、高炉烘炉
2015年8月29日9:36高炉开始烘炉,9月9日14:15高炉烘炉结束。
炉腰直径
炉腰高度 炉腹高度 炉缸直径
16.2
2.4 4.6 14.5
15.2
2.6 4.0 14.0
炉缸高度
死铁层 高径比 有效高度 炉身角β 炉腹角α 风口数目 铁口数目 有效容积
5.6
3.600 2.02 32.8 81.41 74.21 40 4 5050
5.4
2.985 2.07 31.5 81.71 81.47 38 4 4350
2、炉体冷却系统
采用一串到顶的冷却方式,纯水 I 系水量 5800m3/h,纯水II系为纯水Ⅰ系统的回水增 压系统,水量2570m3/h。
纯水Ⅰ系统冷却炉底水冷管、冷却壁和红
外线摄像仪,冷却水排至脱气罐脱气后返 回泵站循环使用。 纯水Ⅱ系统冷却直吹管、风口中套、热风 炉用阀门,经脱气罐脱气后返回泵站循环 使用。 在炉底、B2和B3之间、S4和S5之间、炉顶 设有环形水管,环管之间有旁通,从而实 现高炉分段分区调整水量和热负荷(纵向 三段,周向八区)。
高炉热风炉首次采用了卡卢金顶燃式热风炉,以全烧高炉煤气(BFG)为主,同 时也能适应掺烧高热值煤气,可适应在不同阶段煤气平衡的变化; 设置热风炉烟气余热回收预热助燃空气及煤气,并配置前置预热炉预热助燃空气, 大幅提高了热风炉的热效率,有效降低热风炉能耗; 采用两烧两送交错并联的送风制度,送风温度能达到 1280℃以上,为高炉高效低 能耗操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宝钢高炉操作指南

宝钢高炉操作指南

大型高炉操作宝钢有三座特大型高炉,其中1、2号高炉炉容为4063m3,3号高炉炉容为4350m3。

在高炉操作技术上有其特点,操作管理也形成了具有宝钢特点的模式。

1.宝钢大型高炉操作管理内容1.1特大型高炉操作特点特大型高炉炉炉容大,炉喉直径大,操作中具有炉顶布料控制要求高、炉子惰性大(滞后性)、气流控制较难、原燃料条件要求高、设备性能要求稳定等特点1.1.1滞后性所谓滞后性是指当对高炉采取调节措施(如炉温调节或气流分布调节等),由于炉容大,高炉难以在较短时间内起作用达到预期目的,而现状情况会持续一定时间,因此操作特大型高炉必须采取趋势管理,做到早动、少动,使高炉保持稳定。

1.1.2布料控制特点特大型高炉的炉喉直径大(炉喉直径9.5m以上)在这麽大的圆截面上布料,径向O/C分布和料层厚度,对料面的稳定性和气流分布的合理性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恰当地运用炉顶布料的调节手段,使煤气流分布合理,是保证炉况顺行和取得好的操作指标的重要条件之一。

1.1.3 不同冷却设备的高炉的特点宝钢的1号和2号高炉是采用冷却盘冷却的高炉,而3号高炉是采用冷却壁冷却的高炉。

冷却盘冷却的高炉由于冷却盘插入炉内,冷却强度大,容易造成炉墙粘结进而影响炉子顺行。

但到炉龄后期,依托冷却盘,在炉体钻孔进行硬质压入时可以比较容易地造壁,对高炉长寿有利。

冷却壁冷却的高炉,炉墙不容易粘结,即使发生粘结也容易发生粘结物脱落,造成风口曲损和影响炉况顺行。

在炉龄后期,当炉墙侵蚀严重、冷却壁水管破损较多时,高炉长寿带来困难。

1.2 大型高炉操作管理主要内容高炉的操作管理主要有炉温管理(高炉操作的热制度和造渣制度)、透气性管理(高炉操作的炉顶装入制度和送风制度)、操作炉型管理(高炉的气流分布控制和热负荷管理)和长寿管理(高炉长寿操作制度和长寿技术、措施的运用)。

2.炉温管理2.1 影响炉温的因素影响高炉炉温的主要因素有:原燃料条件的变化、炉况顺行状况、喷吹燃料稳定状况、出铁出渣状况、冷却设备有无漏水、高炉有无休减风等。

宝钢股份高炉生产工艺与设备-yj上课讲义

宝钢股份高炉生产工艺与设备-yj上课讲义
密封阀
小钟
溜槽 探尺
导料板
大钟
探尺
串罐式炉顶装料流程
Z-401BC
上部闸阀
上料罐
一次排压阀
二次排压阀
GAS N2
消音器
上部密封阀
一均
二均
Z-401BC驱动马达
旋转溜槽
FCG阀 下部密封阀
探尺
并罐式炉顶装料系统
并罐式炉顶装料系统 优点: 系统上料能力较强,具有 互为备份功能;
缺点: 炉料粒度偏析和轨迹偏析 较大,不易消除。
W .G
CB
AB
BB
H
CB
AB
BB
H
CB
AB
BB
H
CB
AB
BB
H
B
M
B
M
B
M
B
M
4HS
3HS
2HS
1HS
H
H
H
H
SII WS W E SI C SII WS W E SI C SII WS W E SI C SII WS W E SI C
高炉炉顶装料流程
项 目 单位 1BF 2BF 3BF
上部漏斗 m3 40 80 80
下料罐 m3 80 80 80
溜槽长度 mm
4500 4500
大钟直径 mm 7300
炉顶压力 MPa 0.25 0.25 0.25
探尺数量 把 4 3 3
Z-101BC
闸阀
No 1 No 2 No 3 No 4
No 1 No 2 No 3 No 4
原料工序是我国钢铁企业第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原料处理厂,对全公司的 原燃料进行集中管理,以精料为宗旨向全公司各用户供料。具有以下特点: 大型化:料场占地面积1.02平方公里;年作业总量1亿吨。 现代化:计算机、PLC高效率集中分级控制,并实现三电一体化。 先进性:装备良好的环境保护设备;混匀矿堆积采用先进的数模智能控制。

高炉喷煤浓相输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高炉喷煤浓相输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高炉喷煤系统是向高炉输送和喷入煤粉的重 要工艺设备,国外高炉喷煤普遍采用浓相输送喷 吹技术,但国内高炉普遍因喷煤量较低,稀相输送 的较多。宝钢湛江钢铁公司两座 5000m3 级大 型高炉为适应高炉高煤比操作,降低喷吹系统气 体消耗和减小管道、设备的磨损,减少喷煤过程带 入炉内的冷风量及其对风口前温度和煤粉燃烧率 的影响,探索了煤粉浓相输送操作控制技术,通过 研究实践浓相输送的技术措施和操作参数调整, 实现了长期稳定的浓相喷吹,降低了喷煤工序动 力成本,同时也减少了管道设备的磨损及其日常
式泵、流化罐等输送管路系统,主要是密相动压输 送、粉体非 栓 塞 式 流 动 (管 道 底 部 密 集 团 流 或 底 密悬浮流 动 )形 式,管 道 底 部 粉 料 流 动 速 度 小 于 10m/s(一般为 4~7m/s)。与稀相输送相比,浓 相输送的特点是:①单位气体载送的粉量大,或输 送 单 位 粉 料 消 耗 的 载 气 量 小,因 此 输 送 能 力 大。 ②粉气流速较低。稀相输送气流的速度在 15m/s 以上,由于管道、设备的磨损量以及输送动力消耗 与气流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采用浓相输送、 降低粉气流速,可以显著降低管道设备的磨损和 动力气体消耗。
粉气比或输送浓度上可分为稀相输送和浓相输送。 “稀”和“浓”没有严格的指标界定,但学术界和技术 界大多将输送浓度小于 30kg/m3(或 23.3kg/kg)视 为稀相输送,输送浓度大于 40kg/m3(或 31kg/kg) 称为浓相输送[1]。常用的远距离浓相输送,如仓
48
宝 钢 技 术
2019年第 5期
维护的工作量。
1 湛江钢铁高炉喷煤系统概况
湛江钢铁 两 座 高 炉 喷 煤 设 施 采 用 了 合 并 布 置,即 1套集中供煤系统、4套制粉系统(A、B系 列对应 1号高炉,C、D系列对应 2号高炉)和 2套 喷吹系统(每座高炉各设 1套直接喷吹站),制粉 系统 单 系 列 能 力 为 60 t/h,制 粉 总 能 力 可 达 240t/h,集中供 煤 控 制 混 合 煤 比 例,两 座 高 炉 下 部采用交叉相互供粉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可满足单座高炉设计最高煤比 220kg/t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置 烟 气 余热 回 收 并 配 置 前 置 预 热 炉 进


步 提 高 助 特 点 充 分 研 究 海 边 建 厂 的 经 验 组 织 专 家 团 队 进 行
, ,
燃 空 气 温 度 论 证 综 合 研究 复 杂 地 基 处 理 的 各 种 技 术 采 用 抗 台




热风炉 系统

采用

座 顶 燃 式 热 风 炉 两 的 纪 录 大 幅 减 少 了 物 流 运 输 成本 结 合 湛 江 地 区 地
, , ;
烧 两送 交 错 并 联 的 送风 制 度 设 计 风 温
, ,

3 00


设 质 复 杂 台 风 多 雷 雨 多 空 气 潮 湿 大 气 有 腐 蚀性 等

2 0 1
6 th e B F p

r o du ct i v i t
r ea c he s m ax 2 y


3 7 with min f u el rat e o f 4 8 0 kg/t


m ax c o al r at e o f 1 8 3 k

36
卷第


期 Vo



36

No



20 1 7
年 6 月 R O NM A K
I NG J un e 20


宝钢湛江
廖建 锋

5 05 0 m

高 炉工 艺 技术特 点


文 辉正
邹 忠 平 敖 爱 国
宝 钢 湛 江 钢 铁有 限 公司







出 铁场 系 统

出 铁 场采 用 紧 凑 型 平 坦 化 布 高 炉 的 建设 生 产 经 验


进 行 了 大 量 设计 优 化 使 湛

置 并设 置上 出 铁 场 高 架 道 路


采 用 全 国 产 化 的 液 钢 高 炉 单 位 炉 容 的 投 资 做 到 了 最 低
LI AO Ji a nf en g


5 05 0 m



B F of B a os tee l Z ha nj i an g

WE N

Hu

z he n

Z O U
Lt d

Z h on
i g p ng
A O A

g uo

i n g C o C I S DI E ng i ne er



喷 煤系 统


采 用 了 并 罐 + 总 管 + 炉 前 分 配 器 风 防 腐 蚀 的 先 进 技 术 确 保 工 程 高 效 实 用 和安 全




的 喷 吹 方式 设计 煤 比

2 20 k

/t

制 粉能 力
25 0 k
g/ t





炉 体 设 计优 化



c am


ai

ie n ce o f B a o st ee l N o n e xp e r

e nd e nt inn o v a t io n B C


3 B F is ful ly t a ke n n 5 05 0

m B F b od

的工 艺

设 焦 好 的 基 础

采 用 了 完 全国 产 化 的

BC
QS
布 料器 并

丁 回 收 工艺

为 提 高 上 料 能 力 和 装 料 的 灵 活 性 设设 置 了 炉顶 均 压 煤 气 回 收 装 置






炉 体系 统


采 用 全 铸 铁 冷 却 壁 有 效 降 低 3


ndig en ou s T RT a n dBF blo w e r uni ts
ro

et c





s a
re su l t



h e c on str u c tio n an d o
er ati o n c o st s are re du ce d an d c o m

煤气 净 化 系 统



用 干 法布 袋除 尘工艺


1 )Biblioteka 炉型。消化 吸收了 宝钢


号高炉 的经验

采 用 大 直 径 除 尘 器 上 进 上 出 的 布 置 工 艺 既 有 利 于 对 炉 型 进 行 了 充 分 研 究 采 用 双 炉 身 角 设 计使 气 流
煤 气 均 勻 分 布 也 方便 了 设 备 操 作 维护 与 炉 料 的 运 动 更 相 适 应 炉 身 适 应 操 作 气 流 变 化 的
“ ”
, ,
大 型高炉
口平

压泥炮 开 口 机 和 移 盖机 铁 口 上方 风


台 宽 敞 坚 持 成 熟 可 靠 适 用





的 设 计 理 念 采用 仿 真




渣 处理 系 统

水猹 系 统 采 用 转 鼓 备 用 干 猹 等 技 术 手 段 优 化 工 程设 计


比如

铁 水运 输 通 过仿
坑 工艺 两个 出 铁 场 各设 置

套转鼓 系 统 粒 化 塔 蒸 真 分 析 将 铁 水 鱼 雷 罐 车 平 均 运 输 距 离 缩 短 到 了


汽 采用

80 m
的 烟 囱 高空 排 放 9 0 0 米 创 造 了 国 内 大 型 鱼 雷 罐 车 短 距 离 铁 水 运 输



面积

采 用 超 微 孔 大 块 炭 砖 并 设 置 了 完 善 的 检 测 为控 制 工 程 投 资 开展 了 多 版 可 行 性 研 究 与 初 步 设


系 统 炉 体设 计 寿 命

22
年 计 在 确 保 工 艺 方 案 可 行 的 前 提 下 还 结合 宝 钢

, ,
主 要 设 计优化


了 工 程 投 资 配合 良 好 的 操 作 技术
使 高 炉 的 适 应 能 3


总 体设 计 优 化

力 更强

高 炉 内 型 采 用 三 段 式 炉 身 结 构 有 利 于 控 湛 江 钢 铁 作 为 宝 钢


二 次创 业

的项


对 成本
d uc ti o n in de xe s

K e ywo r ds su ep r

ar



nd e
i on te c hn ic a l equ ip me nt p e nd e nt i nte g r a t
宝 钢 湛 江 两 座 5 0 5 0 m 高 炉 关 键设 备均 为 国 产 表

( )

槽下供料系 统


两 座 高 炉 的 矿槽 焦 槽 合
、 、


( )
炉顶系 统

采用 串 罐 无料 钟 炉 顶 设 备 减
, ,
并 平行 布 置 焦 炭 采 用 分 散 筛 分 集 中 称 量 的 工 艺 烧 结矿 块矿 采 用 分 散 筛 分 分 散 称量
、 、
小 布 料偏 析 对炉 况 的 影 响 为 高 炉 稳 定 操 作 打 下 良

de si g n i n a dd i t i o n to fu l l ca s t iro n c ool in g sta ve


nde i
Q S be

ll


e ss t o

wit h ce n tra l c h ar
o n i g h pp er g
型 髙炉 技 术又 上 了
个 台阶


本 文 重点 对湛 江高 炉
焦比

工 程 设计 进 行 全 面地 总 结

主 要 工 艺 设 计 指 标 炉 顶 压 力
M Pa





湛 江 5 05 0 m 高 炉 的 主 要 工 艺 设 计 指 标 见 表





主 要 工 艺 装 备 置有 中 间 斗






T RT
设施


国内

5 000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