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电子书(已整理)-六年级上册各科电子书共63页文档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内容:1.分数的乘法2.分数混合运算3.用分数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授课时数:10课时第1课时教学课题:分数乘整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小学六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电子课本

小学六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电子课本

小学六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电子课本
一、数的概念
1. 数是用来表示物体数量的符号。

2. 数字是用来表示数量的符号,它们可以用来表示数量的大小。

3. 数的大小可以用数字来表示,也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4. 数的基本单位是“一”,它可以表示一个物体或一组物体。

5. 数的基本概念是加、减、乘、除,它们可以用来计算数量。

二、数的表示
1. 数可以用数字表示,也可以用文字表示。

2. 数字可以用十进制表示,也可以用其他进制表示。

3. 数字可以用汉字表示,也可以用符号表示。

4. 数字可以用图形表示,也可以用数轴表示。

三、数的运算
1. 加法是把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总和。

2. 减法是把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一个差值。

3. 乘法是把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

4. 除法是把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一个商。

5. 幂运算是把一个数的乘方运算,得到一个结果。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内容:1.分数的乘法2.分数混合运算3.用分数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授课时数:10课时第1课时教学课题:分数乘整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
一、数的概念
1. 数是用来表示物体数量的符号。

2. 数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也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大小。

3. 数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顺序。

4. 数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属性,也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关系。

5. 数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变化,也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变化
规律。

二、数的分类
1. 数可以分为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

2. 自然数是由1开始,按1递增的数,如1、2、3、4、5……
3. 整数是由负数和正数组成的数,如-3、-2、-1、0、1、2、3……
4. 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数,如1/2、2/3、3/4……
5. 小数是由整数和小数组成的数,如1.2、2.3、3.4……
6. 百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数,如25%、50%、75%……。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电子课本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电子课本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 学SHUXUE六年级 上册编者 2012年12月编者的话亲爱的同学:愉快的暑假结束了,从今天起,聪聪和明明又将带领你们去遨游广阔而又奇妙的数学王国。

以前你们学过利用数对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在本学期,你们将学到一种利用方向与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新方法。

你们已经认识了包括圆在内的许多平面图形。

在本学期,你们将了解更多的有关圆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活动与思考,探索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应用。

结合本册书中扇形和百分数的有关知识,你们还将学习扇形统计图。

在前面的学习中,你们已经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方法。

在本学期,数的运算又将扩展到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这两个单元的内容也是后面学习比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除此之外,我们还为你们准备了富有探索性的数学广角。

在这里,你们会惊叹于数与形的完美结合,感受数学之美。

同学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们准备好了吗?那就出发吧!目 录28分数除法319位置与方向(二)22分数乘法1比48457圆5总复习1129统计7数学广角1078百分数(一)826节约用水10596确定起跑线8021.2.一袋面包重 kg 。

103×=×4152×8125×243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个,92(个)13==×392322×39===(个)×39296322×39++==++92229292923L 的一半,就是求L 的 是多少。

×3。

个12 L ,就是求L 的( )倍是多少。

21( )( )× 。

L 的 是多少。

41( )( )21一袋面粉重3 kg 。

已经吃了它的 ,吃了多少千克?103×李伯伯家有一块 公顷的地。

(1)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4(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公顷的 是 ?公顷21535412721742153=×讨论 :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1.(1)kg的 是多少千克?(2)小时的 是多少小时?××只列式,不计算。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电子课本六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讲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及相关的概念,对于解决问题也有所涉及。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都是由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来求长方形周长和面积,最后结合所得的结论进行运用。

学习时,要注意应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通过探索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数学推理能力。

2.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通过对长方形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掌握简单的推理证明方法。

5.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6.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认识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

7.经历数据分析的过程,提高统计观念。

8.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数学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1.本班学生在前几次的测试中已经了解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但还不够全面,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喜欢的长方形,然后先说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再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得出它们的计算公式。

二、重点难点: 1.在探究中能利用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够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周长和面积; 3.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推理与简单的演绎证明; 4.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2.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敢于质疑。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推理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思考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养成有顺序地整理和回顾知识的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