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工艺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漆器ppt课件

用之器品种众多、造型丰富、技法多变、
装饰繁复,不可胜数。王世襄先生据明晚
黄成所著《髹饰录》,将明清时期漆器概
括为一(单)色漆器、罩漆、彩绘、描金、
8
9
10
元 代 漆 器
11
清 朝 漆 器
12
谢 谢
13
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
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
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
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
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漆器是中国古代
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2
技
法
螺钿漆器
种
剔犀漆器
类
天水漆器
脱胎漆器
3
传统漆器欣赏
4
明永花卉纹琮式瓶
5
6
清乾隆剔红番莲纹紫砂壶
7
漆
器
中国古代漆器工艺与技术不断发展进步、
历 精益求精。在战国、秦汉之际,漆器深入
史 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东汉时期,大量 质优价廉的瓷器烧造使漆器造作渐减;隋
唐以来,瓷器已取代陶器、青铜器、漆器
等成为日用器皿,同时髹漆创新工艺技法
相继问世。中国漆器制作素有南盛于北之
说。湖北襄州是唐代最大的漆器产地,唐
代文献中有贡朝廷漆器的记载。但唐代漆
器实物极为罕见。入宋以后,东南地区的
杭州、温州、福州成为新兴的漆器中心,
以髹造闻名。宋元漆器品种少,遗存不多,
故今所见宋元器亦属凤毛麟角。明清时期
漆器制作夙称发达,官府作坊制作宫廷御
螺钿漆器剔犀漆器脱胎漆器天水漆器明永乐剔红凤穿花纹盏托清乾隆剔红嵌螺钿仕女花卉纹琮式瓶中国古代漆器工艺与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精益求精
百度文库非遗文化之漆扇介绍PPT课件(比赛版)21页精选全文完整版

接下来,将底漆涂刷在扇骨上,底漆通常是黑色或者是红色的漆料,以增加扇子的质感和耐久性。 最后 ,进行彩绘,这是漆艺扇子的精髓所在,彩绘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图案进行,常见的有
山水、花鸟、人物等。彩绘要求细腻精准,需要经过多次涂刷和烘干才能达到最终效果。
叁 制作工艺
一进一出间,东方绝美色彩便在扇上翩翩起舞
PART.04
传承价值 以漆为笔,以水为墨 一进一出间,东方绝美色彩便在扇上翩翩起舞
肆 传承价值
一进一出间,东方绝美色彩便在扇上翩翩起舞
1.漆扇的美感
2.漆扇的技艺
3.漆扇的寓意
扇面纹路用大漆特殊技法自然形成, 大漆通过与稀释剂的调和,比重轻 于水,达到能够浮于水面,运用各 种漆胎下沉达到大漆转印的效果, 由于每个人配色的不同,拿捏漆胎 轻重不同,使的每把扇面都有独一 无二的纹路。漆扇的美感就是来源 于出水前的未知感当扇子出水的那 一刻便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漆扇了。
壹 何为漆扇
一进一出间,东方绝美色彩便在扇上翩翩起舞
非遗漆扇
漆扇, 扇面纹路用大漆特殊技法自然形成, 大漆通过与稀释剂的调和, 比重轻于水,达到能够浮于水面, 运用各种漆胎下沉达到大漆转印的
非遗漆扇
效果, 由于每个人配色的不同, 拿捏漆胎轻重不同, 使的每把扇面都有独一无二的纹路, 这也正是手工高级感的独特体现。
肆 传承价值
一进一出间,东方绝美色彩便在扇上翩翩起舞
宝值扇私了化技由 的统工对了文组形和工位漆
。,子人珍中艺于 智文艺艺中化成式历艺,艺
还,收贵的高漆 慧化和术国中部,史品漆扇 漆
代这藏的地超艺 表些家收位,扇
和的艺的人有分更记,艺子 创精术热民着。是忆承扇在
扇
了扇都藏,以子 中子收品使及的
山水、花鸟、人物等。彩绘要求细腻精准,需要经过多次涂刷和烘干才能达到最终效果。
叁 制作工艺
一进一出间,东方绝美色彩便在扇上翩翩起舞
PART.04
传承价值 以漆为笔,以水为墨 一进一出间,东方绝美色彩便在扇上翩翩起舞
肆 传承价值
一进一出间,东方绝美色彩便在扇上翩翩起舞
1.漆扇的美感
2.漆扇的技艺
3.漆扇的寓意
扇面纹路用大漆特殊技法自然形成, 大漆通过与稀释剂的调和,比重轻 于水,达到能够浮于水面,运用各 种漆胎下沉达到大漆转印的效果, 由于每个人配色的不同,拿捏漆胎 轻重不同,使的每把扇面都有独一 无二的纹路。漆扇的美感就是来源 于出水前的未知感当扇子出水的那 一刻便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漆扇了。
壹 何为漆扇
一进一出间,东方绝美色彩便在扇上翩翩起舞
非遗漆扇
漆扇, 扇面纹路用大漆特殊技法自然形成, 大漆通过与稀释剂的调和, 比重轻于水,达到能够浮于水面, 运用各种漆胎下沉达到大漆转印的
非遗漆扇
效果, 由于每个人配色的不同, 拿捏漆胎轻重不同, 使的每把扇面都有独一无二的纹路, 这也正是手工高级感的独特体现。
肆 传承价值
一进一出间,东方绝美色彩便在扇上翩翩起舞
宝值扇私了化技由 的统工对了文组形和工位漆
。,子人珍中艺于 智文艺艺中化成式历艺,艺
还,收贵的高漆 慧化和术国中部,史品漆扇 漆
代这藏的地超艺 表些家收位,扇
和的艺的人有分更记,艺子 创精术热民着。是忆承扇在
扇
了扇都藏,以子 中子收品使及的
漆器ppt

雕漆以剔红、剔黑为主,其他如红底
黑花、黑底红花、黄底红花、绿底红花 以及黄、绿、红三色的剔彩也常见。雕 漆产品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技艺是: 1.设计 根据客户需要或设计师的创作 . 进行。 2.制胎 根据造型设计制成胎型,称为 . 制胎。 3.光漆 在做好的胎型上反复涂上漆层, . 称为光漆 4.画工 将设计好的图案和纹样画在光 . 漆后的胎型上称为画工。 5.雕刻 图案纹样画好后就可以按照所 . 画图案进行雕刻 6.烘干、磨光 将雕刻后的器皿放入干 .烘干、 燥室内烘干,使其坚固。
漆器的技法
• 漆器的技法主要以油漆和雕漆为主。
即可使用。 即可使用。
油漆技术是用漆涂饰 油漆技术 器物的工艺。中国古 代所用漆,是漆树分 泌的一种汁液,经日 晒脱水后,即成为可 作涂料的熟漆。同时 常在漆中加入桐油一 类干性植物油。作漆 器时,以木、竹蔑、 麻布等为胎骨,然后 以漆涂其外表,干燥 后即可使用。
剔红罐子
剔红碗
紫砂雕漆 剔红盘子
漆器的保护
漆器保护大体可分为出土漆器保护和陈列保管 漆器保护。 二、陈列和保管中的漆器保护 一、出土漆器保护
(1)自然干燥法 (1)脱水后的漆器保护 (2)冷冻干燥法 (3)蔗糖法 (2)破损漆器的修复 (4)真空干燥法 (5)乙二酫法
结语
本文主要是简单介绍了漆器的 发源和发展过程, 发源和发展过程,没有过多具 体的漆器成品介绍, 体的漆器成品介绍,只是对漆 器的概念和漆器制作的工艺进 步根据考古发现做了总结。 步根据考古发现做了总结
明 清 宋 时 时 期 期
唐
商 周 战
器 石 新
国 时 期
代
时
新石器时代的漆器
商周战国时期漆器
唐宋时期的漆器
小学美术19 中国漆器 课件ppt课件

秦
彩绘牛马鸟纹漆扁 壶 水器
纹样
植物纹 样 动物纹样
工艺 彩绘 彩绘
唐
夹苎佛
礼器
素面
夹苎(脱胎)
宋
园林仕女图戗金朱漆 首饰盒 奁
人物、 植物纹样
戗金
元
栀子纹剔红盘 置物 观赏 植物纹样
剔红(雕漆)
明
双龙捧寿纹雕填漆箱 储物
动物纹样
雕填
清
描金朱地龙凤纹漆手
炉
暖手
动物纹样
描金
作用 观赏性越来越强
漆器的发展 工艺 工艺越来越精湛
纹样 越来越精美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中国漆器
·中国漆器
漆器:是用漆涂在 各种器物表面上所 制成的日常器具及 工艺品、美术品。
最古老的漆器:木胎朱漆碗
浙江河姆余姚渡遗址 6000多年
漆的作用:
防腐 装饰
漆器研究 思考:漆器的艺术特色?
1、2
漆器的年代
3、4
漆器的作用
5、6
漆器的工艺
年 代
图片名称作用源自战国彩绘描漆虎座双鸟鼓 乐器
第五讲_第一节_中国古代漆器PPT课件

一、调 漆
为了使颜料溶解 得更均匀,提高附 着力,色漆使用前, 还需加入一定量的 植物油,因此,通 常将调制好的色漆 称为油漆。最早使 用的植物油是从紫 苏草籽中提取的荏 油,大约北宋时期, 开始使用桐油。
二、调 胎
胎体可由简单加工 的天然材料制成,如 木胎、竹胎、皮胎等, 也有通过复杂工序加 工制作的胎体,如陶 胎、铜胎、夹纻胎等。 木头是制作漆器胎体 最常用的材料。早期 漆器使用的多是厚木 胎。
六、中国漆器的传播
在亚洲,中国 漆器流传至朝鲜、 日本。
朝鲜朱漆嵌螺钿木槿花图案长方盒
日本漆器清酒杯
鉴真坐像
六、中国漆器的传播
16世纪,荷兰、英国、 法国商船将中国漆器运 载到欧洲。此外,在康 熙二十六年抵达中国的 法国传教士李明等在寄 回本国的书简上,也描 述了中国漆器的生产技 术情况。所有这些,促 使法国、丹麦、奥地利、 英国等国的漆器在18世 纪有了迅速发展,成为 欧洲漆器历史上的黄金 时代。
元代雕漆大家张成雕漆云纹盘
五、雕 漆
剔红、剔黄、剔黑是指 用于雕刻的漆层分别由红 色、黄色、黑色漆构成。 剔彩时,先在器物胎骨上 以不同颜色的漆分层涂饰, 每层各涂若干道,使各颜 色漆层都有一定的厚度。 然后雕刻,每一部分都剔 除其他色彩的漆层,只保 留或露出所需要的色彩漆 层,并在上面雕刻花纹。
三、彩 绘
战国至西汉时期是中 国历史上漆器发展的第 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 漆器基本上都采用彩绘 的方法进行装饰。彩绘 是中国出现最早、应用 最广的一种漆器装饰手 段。从彩绘手法看,基 本采用单线勾勒加平涂 的方式,以毛笔着色。 从颜色上看,有黑、红、 褐、蓝、绿、黄、白、 金、银等多种颜色,但 以黑、红两色为主。
西汉漆器
《平遥推光漆器》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跨界合作与创意设计
与时尚品牌合作
近年来,平遥推光漆器开始与时尚品牌展开合作,将传统工艺与现 代设计相结合,推出独具特色的时尚单品。
与艺术家合作
许多艺术家选择与推光漆器工艺师傅合作,共同创作出既具有传统 韵味又充满现代感的艺术作品。
创新设计比赛
为了推动推光漆器的创新发展,一些机构会举办相关的设计比赛,鼓 励设计师发挥创意,探索更多的应用可能性。
市场潜力的衍生品和跨界合作项目。
05
案例分析:平遥推光漆器的应用 与展示
传统应用场景
家居用品
平遥推光漆器在传统生活中常被 用于制作家具、屏风、摆件等家 居用品,以其华丽的外观和耐用
的质地受到人们的喜爱。
祭祀用品
在古代,推光漆器也常被用于制作 神像、供桌等祭祀用品,是宗教仪 式中的重要道具。
乐器
部分推光漆器还可以被用于制作传 统乐器,如琵琶、二胡等,音色优 美动听。
未来发展的机遇与展望
拓展国内外市场
01
通过加强品牌宣传和市场拓展,提高平遥推光漆器的知名度和
美誉度,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创新设计
02
鼓励传承人和设计师结合市场需求,创新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
,推出更具个性化和时尚感的产品。
跨界合作与产业链延伸
03
加强与其他产业和领域的合作,拓展产业链条,开发更多具有
产品质量。
技术升级
引入现代涂装技术和设备,改进 传统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 降低成本。例如,使用数控机床 进行精细加工,提高制胎精度和
效率。
设计创新
结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对传 统图案和造型进行创新设计,开 发出更具现代感和实用性的产品
漆艺课件ppt

漆艺的历史
漆艺源于中国,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天然漆涂抹器具,以保 护和美化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漆艺技术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 。
漆艺的起源
漆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天然漆对陶器进行涂饰。随着 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漆艺逐渐从生活用品向工艺品转变,并逐渐发展成为一 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漆艺的应用与传播
漆艺的应用
漆艺在古代广泛应用于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的涂饰。如:屏风、桌椅、木箱等木质 家具,以及杯、盘、碗等生活器皿。此外,漆艺还被用于建筑物的装饰和雕塑的 制作。
漆艺的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漆艺逐渐传播到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并对这 些国家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中国漆艺已经成为国际艺术界备受 瞩目的艺术形式之一。
05
漆艺的创新与发展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传统漆艺的创新应用
传统漆艺的元素再利用
将传统漆艺中的图案、色彩、材料等元素重新组合,应用到现代 设计中,使传统与现代相融合。
传统漆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印刷、3D打印等技术,将传统漆艺与 现代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创意和表现力的作品。
定期请专业人员进行保养和维 护,确保作品长久保存。
漆艺作品的市场行情与投资价值
市场动态
关注国内外漆艺市场动态,了解作品价格走 势和拍卖行情。
稀缺性
珍稀的古董漆器和名家作品更具投资价值, 因为其稀缺性和艺术价值高。
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权衡
投资时需综合考虑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潜 力。
风险与回报
投资漆艺作品需谨慎,了解市场风险,寻求 合理的投资回报。
漆艺源于中国,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天然漆涂抹器具,以保 护和美化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漆艺技术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 。
漆艺的起源
漆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天然漆对陶器进行涂饰。随着 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漆艺逐渐从生活用品向工艺品转变,并逐渐发展成为一 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漆艺的应用与传播
漆艺的应用
漆艺在古代广泛应用于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的涂饰。如:屏风、桌椅、木箱等木质 家具,以及杯、盘、碗等生活器皿。此外,漆艺还被用于建筑物的装饰和雕塑的 制作。
漆艺的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漆艺逐渐传播到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并对这 些国家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中国漆艺已经成为国际艺术界备受 瞩目的艺术形式之一。
05
漆艺的创新与发展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传统漆艺的创新应用
传统漆艺的元素再利用
将传统漆艺中的图案、色彩、材料等元素重新组合,应用到现代 设计中,使传统与现代相融合。
传统漆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印刷、3D打印等技术,将传统漆艺与 现代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创意和表现力的作品。
定期请专业人员进行保养和维 护,确保作品长久保存。
漆艺作品的市场行情与投资价值
市场动态
关注国内外漆艺市场动态,了解作品价格走 势和拍卖行情。
稀缺性
珍稀的古董漆器和名家作品更具投资价值, 因为其稀缺性和艺术价值高。
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权衡
投资时需综合考虑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潜 力。
风险与回报
投资漆艺作品需谨慎,了解市场风险,寻求 合理的投资回报。
漆器工艺PPT课件

.
41
八、元朝时期的漆器
• 2.2工艺特点 • 总体淳朴浑成,而细部又极精细,在质感上又有一种特
殊的魅力。元代的螺钿又有发展,不仅所嵌蚊片极薄,图 案而极精彩。制作工艺有金漆、雕漆、素髹器、木质银裹 漆瓮。
.
42
八、元朝时期的漆器
• 2.3纹样特点 • 经典的纹样有人物纹、动物纹、忍冬纹、桂花纹、飞天
话传说和吉祥、几何纹饰等。
.
49
九、明朝时期的漆器
• 9.3.1花卉题材 • 缠枝花、折枝花和宝相花,如折枝石榴、海棠、桃花、
杏花等,花卉底层多綴以各种形式的锦地纹,具有锦添花 之妙
.
50
九、明朝时期的漆器
• 9.3.2山水人物
• 这种题材采用三种不同形式的锦地纹,以表现自然界中
不同的空间背景,天空用曲折回转的单线刻画,产生窄长
.
35
七、两宋时期的漆器
• 2.2工艺特点 • 雕漆、金漆、犀皮、螺钿、素漆等多种,最讲究手法是
“雕漆”始于唐代,至宋朝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很美观的作 品,其制法是在胎上涂漆数十层,有时甚至达百余层,使 漆达到一定厚度,待漆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雕镂人物, 楼台,花鸟等纹样。
.
36
七、两宋时期的漆器
• 2.2工艺特点 • 商代:彩绘雕填、镶嵌装饰技术 • 周代:用蚌泡作为镶嵌
.
5
二、先秦时期的漆器
• 2.3纹样特点 • 云雷纹、龙纹、虎纹、饕餮纹、回纹等
回纹
.
6
二、先秦时期的漆器
• 2.4造型器具 • 盘、豆、盒、觚、碗
漆盒
.
7
二、先秦时期的漆器
• 2.5代表作品
木胎漆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二、先秦时期的漆器
• 2.1发展概况
• 中国是世界上髹漆工艺历 史最悠久的国家,在浙江余
姚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中,
有距今7000年左右的
和
出土。夏
商周时期,漆器工艺已广泛
应用,陕西、河北、山东、 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均有
木木胎胎漆漆碗碗
大量的漆器出土。
4
二、先秦时期的漆器
• 2.2工艺特点 • 商代:彩绘雕填、镶嵌装饰技术 • 周代:用蚌泡作为镶嵌
到西汉早期,木胎器物仍是主流,以后,则布胎明显增多。 由于大漆使用的普及,故有些青铜器、铁器、陶器、皮器、 角器、骨器等也以漆修饰。
16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 2.2工艺特点 • 木胎主要有旋、斫、卷三种做
法。 • 装饰可归纳为彩绘、锥画
、金银薄贴 花、镶嵌和釦。
17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 2.3纹样特点 • 云气纹,云气纹通常纤小,姿态飘逸,不论四方连续、
• 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它一般髹朱饰黑,或髹黑饰朱,以优美的图案在器物表面 构成一个绮丽的彩色世界。用生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 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
• 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 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 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经过 历史的沉淀,漆器越发光彩照人。
5
二、先秦时期的漆器
• 2.3纹样特点 • 云雷纹、龙纹、虎纹、饕餮纹、 等
回纹
6
二、先秦时期的漆器
• 2.4造型器具 • 盘、豆、盒、觚、碗
漆盒
7
二、先秦时期的漆器
• 2.5代表作品
木胎漆碗
漆盒
8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
• 3.1发展概况 • 春秋战国时代,髹造逐渐成为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饮食器中,鼎、钫 、钟、壶、盒、卮、
耳杯、盘、盂、匜、勺、匕、具 杯盒等是常见的类型。
19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 2.4造型器具 • 秦汉时期的漆器造型变化百出。如同样是壶,有圆有扁,
还有弧边三角形的。同样用于饮酒,又有卮与耳杯的区分。 同样是耳杯,还有带座与否的差异。同样是无底座的耳杯, 则有平口与波口的不同。盒的变化最多,大小高低之外, 形体有方、圆、长方、椭圆、半月形、马蹄形等等。 •
25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
• 5.2工艺特点 彩绘还是主要手法,此外
还有戗金银 和犀皮
26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
• 5.3纹样特点 • 魏晋南北朝时期题材有了
变化,动物主题采用较多, 曾经罕见的人物也一再出现, 主题既有如宴乐、出行、童 戏等上层生活场景,又有充 满道德伦理寓意的历史故事
27
8.5代表作品
•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
六、隋唐五代时期的漆器
九、明朝时期的漆器
•
3.1发展概况
6.1发展概况
9.1发展概况
•
3.2工艺特点
6.2工艺特点
9.2工艺特点
•
3.3纹样特点
6.3纹样特点
9.3纹样特点
•
3.4造型器具
6.4造型器具
9.4造型器具
•
3.5代表作品
6.5代表作品
9.5代表作品
漆器工艺
1
目录
• 一、漆器工艺的简介
• 二、先秦时期的漆器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
八、元朝时期的漆器
•
2.1发展概况
5.1发展概况
8.1发展概况
•
2.2工艺特点
5.2工艺特点
8.2工艺特点
•
2.3纹样特点
5.3纹样特点
8.3纹样特点
•
2.4造型器具
5.4造型器具
8.4造型器具
•
2.5代表作品
5.5代表作品
•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七、两宋时期的漆器
十、清朝时期的漆器
•
4.1发展概况
7.1发展概况
9.1发展概况
•
4.2工艺特点
7.2工艺特点
9.2工艺特点
•
4.3纹样特点
7.3纹样特点
9.3纹样特点
•
4.4造型器具
7.4造型器具
作品
9.5代表作品 2
十一、总结
一、漆器工艺的简介
产量日益提高,造作愈益精良。从日用器具到陈设品,从 乐器到武器,从车马器到葬具,常常以漆器为之。战国漆 器以湖南湖北为代表的楚地数量最多。
9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
• 2.2工艺特点
• 战国漆器的胎质有木、皮和
竹等。木胎为数最多,有斫制、 旋挖、雕刻等做法。
• 曾侯乙墓的 并用。
则三法
• 装饰以彩绘为主
雕绘漆豆 10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
• 2.3纹样特点
• 菱形、圆点、圆圈、直
线、方格等几何纹样尤多,
动物题材则有窃曲(如
)、蟠虺、
龙、凤、鸟、鹤、鸡、鹿
等纹样,难得一见的人物
题材则或描绘时代生活,
如
。
彩绘窃曲纹漆豆
11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
2.3纹样特点
彩绘出行漆奁
12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
二方连续,布置满密的最常见。 • 灵禽瑞兽中,龙、凤、鹿、虎、豹、鹤、朱雀等较常见。
涡、菱、波折、同心圆等严整的几何纹时而出现。 • 植物纹十分罕见。
18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 2.4造型器具
• 秦汉漆器种类丰富,饮食器、 家具、博具、乐器、文具、兵器 等应有尽有,车舆和棺椁也常以 漆装饰,而饮食器具是漆器的主 流。
20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 2.5代表作品
21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 2.5代表作品
22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 2.5代表作品
23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 2.5代表作品
24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
• 5.1发展概况 • 魏晋南北朝的漆器不算发达,但是成绩明显。不仅维持
了较高的产量,且涌现出新的器形,装饰手法也堪称丰富。 因漆树的分布而产生的原料关系,中国的漆器造作南盛于 北。同两汉一样,以成都为中心的蜀地还是最重要的产区。
• 2.4造型器具 • 乐器有鼓、琴、笙、瑟、排箫等,家具有俎、案、座屏、
器架、器座等,容器有奁、卮、豆、盒、杯、壶、樽、盘 等尤其多见。
13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
• 2.5代表作品
14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
• 2.5代表作品
15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 4.1发展概况 • 秦汉的漆器多为木胎和布胎,还有少数以竹为胎。大体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
• 5.4造型器具 • 漆器胎体多为木质,汉代曾经流行的麻布胎风光不再。
容器仍是主流,器形还是以耳杯、盘、盒、奁居多。
28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
• 5.5代表作品
29
六、隋唐五代时期的漆器
• 6.1发展概况 • 隋唐五代漆器的大批制作主要在后期,唐德宗以后,准
以漆器代盐价(《新唐书·食货志四》),僖宗时代,南方 能一次献漆漆15000余件(崔致远《进漆器状》,《唐纹 拾遗》卷36),后晋时,楚国一次“别进漆万余事”(《册 府元龟·帝王部·纳贡献》),反映了漆器生产的繁盛。
二、先秦时期的漆器
• 2.1发展概况
• 中国是世界上髹漆工艺历 史最悠久的国家,在浙江余
姚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中,
有距今7000年左右的
和
出土。夏
商周时期,漆器工艺已广泛
应用,陕西、河北、山东、 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均有
木木胎胎漆漆碗碗
大量的漆器出土。
4
二、先秦时期的漆器
• 2.2工艺特点 • 商代:彩绘雕填、镶嵌装饰技术 • 周代:用蚌泡作为镶嵌
到西汉早期,木胎器物仍是主流,以后,则布胎明显增多。 由于大漆使用的普及,故有些青铜器、铁器、陶器、皮器、 角器、骨器等也以漆修饰。
16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 2.2工艺特点 • 木胎主要有旋、斫、卷三种做
法。 • 装饰可归纳为彩绘、锥画
、金银薄贴 花、镶嵌和釦。
17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 2.3纹样特点 • 云气纹,云气纹通常纤小,姿态飘逸,不论四方连续、
• 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它一般髹朱饰黑,或髹黑饰朱,以优美的图案在器物表面 构成一个绮丽的彩色世界。用生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 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
• 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 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 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经过 历史的沉淀,漆器越发光彩照人。
5
二、先秦时期的漆器
• 2.3纹样特点 • 云雷纹、龙纹、虎纹、饕餮纹、 等
回纹
6
二、先秦时期的漆器
• 2.4造型器具 • 盘、豆、盒、觚、碗
漆盒
7
二、先秦时期的漆器
• 2.5代表作品
木胎漆碗
漆盒
8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
• 3.1发展概况 • 春秋战国时代,髹造逐渐成为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饮食器中,鼎、钫 、钟、壶、盒、卮、
耳杯、盘、盂、匜、勺、匕、具 杯盒等是常见的类型。
19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 2.4造型器具 • 秦汉时期的漆器造型变化百出。如同样是壶,有圆有扁,
还有弧边三角形的。同样用于饮酒,又有卮与耳杯的区分。 同样是耳杯,还有带座与否的差异。同样是无底座的耳杯, 则有平口与波口的不同。盒的变化最多,大小高低之外, 形体有方、圆、长方、椭圆、半月形、马蹄形等等。 •
25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
• 5.2工艺特点 彩绘还是主要手法,此外
还有戗金银 和犀皮
26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
• 5.3纹样特点 • 魏晋南北朝时期题材有了
变化,动物主题采用较多, 曾经罕见的人物也一再出现, 主题既有如宴乐、出行、童 戏等上层生活场景,又有充 满道德伦理寓意的历史故事
27
8.5代表作品
•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
六、隋唐五代时期的漆器
九、明朝时期的漆器
•
3.1发展概况
6.1发展概况
9.1发展概况
•
3.2工艺特点
6.2工艺特点
9.2工艺特点
•
3.3纹样特点
6.3纹样特点
9.3纹样特点
•
3.4造型器具
6.4造型器具
9.4造型器具
•
3.5代表作品
6.5代表作品
9.5代表作品
漆器工艺
1
目录
• 一、漆器工艺的简介
• 二、先秦时期的漆器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
八、元朝时期的漆器
•
2.1发展概况
5.1发展概况
8.1发展概况
•
2.2工艺特点
5.2工艺特点
8.2工艺特点
•
2.3纹样特点
5.3纹样特点
8.3纹样特点
•
2.4造型器具
5.4造型器具
8.4造型器具
•
2.5代表作品
5.5代表作品
•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七、两宋时期的漆器
十、清朝时期的漆器
•
4.1发展概况
7.1发展概况
9.1发展概况
•
4.2工艺特点
7.2工艺特点
9.2工艺特点
•
4.3纹样特点
7.3纹样特点
9.3纹样特点
•
4.4造型器具
7.4造型器具
作品
9.5代表作品 2
十一、总结
一、漆器工艺的简介
产量日益提高,造作愈益精良。从日用器具到陈设品,从 乐器到武器,从车马器到葬具,常常以漆器为之。战国漆 器以湖南湖北为代表的楚地数量最多。
9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
• 2.2工艺特点
• 战国漆器的胎质有木、皮和
竹等。木胎为数最多,有斫制、 旋挖、雕刻等做法。
• 曾侯乙墓的 并用。
则三法
• 装饰以彩绘为主
雕绘漆豆 10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
• 2.3纹样特点
• 菱形、圆点、圆圈、直
线、方格等几何纹样尤多,
动物题材则有窃曲(如
)、蟠虺、
龙、凤、鸟、鹤、鸡、鹿
等纹样,难得一见的人物
题材则或描绘时代生活,
如
。
彩绘窃曲纹漆豆
11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
2.3纹样特点
彩绘出行漆奁
12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
二方连续,布置满密的最常见。 • 灵禽瑞兽中,龙、凤、鹿、虎、豹、鹤、朱雀等较常见。
涡、菱、波折、同心圆等严整的几何纹时而出现。 • 植物纹十分罕见。
18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 2.4造型器具
• 秦汉漆器种类丰富,饮食器、 家具、博具、乐器、文具、兵器 等应有尽有,车舆和棺椁也常以 漆装饰,而饮食器具是漆器的主 流。
20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 2.5代表作品
21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 2.5代表作品
22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 2.5代表作品
23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 2.5代表作品
24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
• 5.1发展概况 • 魏晋南北朝的漆器不算发达,但是成绩明显。不仅维持
了较高的产量,且涌现出新的器形,装饰手法也堪称丰富。 因漆树的分布而产生的原料关系,中国的漆器造作南盛于 北。同两汉一样,以成都为中心的蜀地还是最重要的产区。
• 2.4造型器具 • 乐器有鼓、琴、笙、瑟、排箫等,家具有俎、案、座屏、
器架、器座等,容器有奁、卮、豆、盒、杯、壶、樽、盘 等尤其多见。
13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
• 2.5代表作品
14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
• 2.5代表作品
15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 4.1发展概况 • 秦汉的漆器多为木胎和布胎,还有少数以竹为胎。大体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
• 5.4造型器具 • 漆器胎体多为木质,汉代曾经流行的麻布胎风光不再。
容器仍是主流,器形还是以耳杯、盘、盒、奁居多。
28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
• 5.5代表作品
29
六、隋唐五代时期的漆器
• 6.1发展概况 • 隋唐五代漆器的大批制作主要在后期,唐德宗以后,准
以漆器代盐价(《新唐书·食货志四》),僖宗时代,南方 能一次献漆漆15000余件(崔致远《进漆器状》,《唐纹 拾遗》卷36),后晋时,楚国一次“别进漆万余事”(《册 府元龟·帝王部·纳贡献》),反映了漆器生产的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