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大气环境中气溶胶的生物源排放与气候影响

大气环境中气溶胶的生物源排放与气候影响在大气环境中,气溶胶是由各种微小颗粒物质组成的悬浮物,它们的存在对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气溶胶的来源非常广泛,其中包括生物源排放。
本文将探讨大气环境中气溶胶的生物源排放对气候的影响。
一、生物源气溶胶的产生生物源气溶胶是指由生物活动产生并释放到大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质。
生物源气溶胶的主要来源包括海洋、森林、湖泊、植被等。
例如,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通过代谢作用释放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会与大气中的气体发生反应,形成生物源气溶胶。
同样,森林中的树叶、花粉、细菌等也是生物源气溶胶的重要来源。
二、生物源气溶胶的组成生物源气溶胶的组成非常复杂,其中包含了各种有机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
这些物质对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事实上,生物源气溶胶的组分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三、生物源气溶胶的气候影响生物源气溶胶对气候变化有着复杂的影响。
首先,生物源气溶胶中的有机物质可以吸附水分,形成云滴和气溶胶颗粒,进而影响云的形成和性质。
这种云的形成会改变大气的辐射平衡,进一步影响气候。
其次,生物源气溶胶中的有机物质还能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改变大气中的能量分布。
这会导致地球表面的气温变化,并对气候系统产生复杂的反馈作用。
此外,生物源气溶胶中的有机物质还可以通过与大气中的气体反应,促进臭氧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生成。
这些有害气体除了对空气质量有影响外,也会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控制生物源气溶胶排放的重要性由于生物源气溶胶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影响复杂多变,控制其排放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在海洋生物源气溶胶的控制上,可以通过减少富营养化现象,限制藻类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少有机物质的释放。
在森林和植被生物源气溶胶的控制上,可以通过生态保护和管理措施来减少植物的排放。
例如,合理进行森林伐割,保持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有机物质的释放。
此外,合理利用农业和林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也是控制生物源气溶胶排放的有效途径。
大气气溶胶的来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大气气溶胶的来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溶胶是指在空气中悬浮存在的微小颗粒物质,包括固态和液态物质。
它们具有多种来源,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一、自然来源自然的气象和地质过程是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来源之一。
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气体和气溶胶,其中包括二氧化硫、微小气溶胶颗粒和硫酸盐等。
这些气溶胶颗粒会散布到大气中,遮挡太阳辐射,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下降,引发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此外,植物和海洋也是自然气溶胶的重要来源。
树木释放挥发性有机物质,如萜烯和萜烯醇,形成植物胶体气溶胶。
这些气溶胶可以作为云凝结核,影响云的发展和云的辐射特性。
海洋表面的气溶胶主要来自海洋生物活动和海浪的破碎过程。
这些气溶胶颗粒可以在大气中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云的形成和降水过程。
二、人为来源人为活动造成的气溶胶排放是当前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和农业活动都会释放大量的气溶胶。
燃煤是重要的气溶胶来源,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
这些气溶胶会对大气的成分和物理特性产生显著影响,改变大气透明度和能量平衡,进而影响气候。
除此之外,人为源气溶胶也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
温室气体的增加会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从而影响气溶胶的形成和分布。
例如,大气中的气溶胶颗粒对太阳辐射有反射和散射作用,可以冷却地球表面。
然而,温室气体的增加会产生温室效应,抵消了气溶胶的冷却效应,导致地球变暖。
三、气溶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溶胶通过改变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气溶胶的反照率和散射特性会改变大气光学性质,影响太阳辐射的进入和散射。
这些过程会改变大气温度、湿度和大气环流模式,进而影响气候的变化。
其次,气溶胶直接或间接地与云的形成和性质有关。
一方面,气溶胶颗粒可以作为云凝结核,促进云的生成。
云覆盖会减少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
另一方面,云中的气溶胶会改变云滴的大小和分布,进而影响云的凝结和降水过程。
此外,气溶胶还可能通过影响降水量和模式改变大气和地表之间的能量平衡。
气溶胶对大气环境与气候的影响研究

气溶胶对大气环境与气候的影响研究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颗粒物,由于其极小的粒径和复杂的组成,使得它在大气环境和气候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气溶胶对大气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旨在加深我们对这一现象的了解。
首先,气溶胶的来源非常广泛。
它们可以来自自然源,如火山喷发、森林火灾和海洋生物活动,同时也可以来自人类活动,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农业燃烧。
这些源释放出的气溶胶颗粒会被风力和大气机制带到空气中,进而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
其次,气溶胶对大气环境的直接影响体现在空气质量方面。
细小的气溶胶颗粒可以吸附和吸收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有机化合物,从而形成空气污染。
这种污染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还对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气溶胶也会影响大气的透明度,降低光线的强度,导致能见度下降。
然而,气溶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研究表明,气溶胶颗粒还能够对云的生成和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气溶胶可以作为云凝结核,促进云滴的形成。
此外,气溶胶还可以改变云的光学特性,影响云的辐射效应,从而对大气辐射平衡和气候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大量的气溶胶颗粒会增加云的反照率,从而减少太阳辐射到达地表的量,引起地球气候冷却效应。
此外,由于气溶胶的吸收特性,部分气溶胶能够吸收部分太阳辐射,从而引起气候暖化效应。
另一方面,气溶胶对大气环境和气候的影响还体现在水循环方面。
气溶胶会作为云凝结核而促进云的形成,而云则是水蒸汽凝结的主要场所。
因此,气溶胶的存在与分布会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和降水情况。
此外,气溶胶还能够在大气中形成二次性有机气溶胶物质,这些有机气溶胶会吸水变得更加湿润,进而影响云和降水的形成。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气溶胶对大气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是一个高度复杂和相互关联的系统。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加深对气溶胶的了解,并努力提高气溶胶模型的精度,以更准确地预测气溶胶对大气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气溶胶的监测和研究,为气候变化的防控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和科学依据。
大气环境中气溶胶的光学特性与气候效应研究

大气环境中气溶胶的光学特性与气候效应研究大气中的气溶胶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质,其来源包括自然和人为活动。
这些气溶胶对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气溶胶的光学特性以及其对气候的效应,并探讨相关的研究进展。
一、气溶胶的光学特性气溶胶颗粒对光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散射和吸收过程中。
气溶胶颗粒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会改变光的传播路径,使得散射光波长较短,从而增加大气的反照率。
另一方面,气溶胶颗粒对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会发生吸收,导致地球表面向外辐射的能量减少,进而影响气候。
二、气溶胶与大气光学的相互作用气溶胶颗粒不仅影响太阳辐射的传播和地球辐射的吸收,还会通过改变大气中的光学性质,对大气光学现象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气溶胶颗粒的存在会导致光的散射增强,从而降低可见光线的透过率,产生大气衰减现象。
这对于光电通信、观测和遥感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气溶胶的气候效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不仅会影响大气环境,还会对气候产生直接影响。
首先,气溶胶颗粒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和吸收会改变辐射平衡,导致地球表面的能量收支失衡,从而影响大气温度和能量分布。
其次,气溶胶对云微物理过程的调节作用也是气候效应的重要方面之一。
气溶胶颗粒的存在可以影响云滴的成核、增长和云的持续时间,进而改变云的辐射特性和降雨过程。
四、气溶胶光学特性与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突出,人们对气溶胶的光学特性与气候效应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目前,研究者通过使用先进的遥感技术、精确的气象观测设备和复杂的气候模型,对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和气候效应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通过对大气中气溶胶的来源、成分、分布和演化过程进行观测和分析,以期揭示气溶胶对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具体影响机制。
结论气溶胶在大气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光学特性,并且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气溶胶的光学特性与气候效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大气气溶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大气气溶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工业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大气中的气溶胶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地球的气候系统。
本文将探讨大气气溶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1. 气溶胶的定义和来源气溶胶是指在大气中悬浮的微小固体或液体颗粒,其直径通常在数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
气溶胶的来源很广泛,包括自然来源(如火山喷发、植物挥发物等)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来源(如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喷洒等)。
2. 气溶胶的直接影响大气气溶胶对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
气溶胶微粒的存在使得一部分太阳光无法到达地面,从而降低了地面的日照量。
此外,气溶胶还可以吸收太阳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热量,导致大气温度升高。
3. 气溶胶的间接影响气溶胶对气候变化的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云的形成和特性的影响上。
气溶胶微粒可以作为云凝结核,使得云滴在大气中形成得更加容易。
此外,气溶胶还可以改变云的反射和吸收特性,从而影响云的亮度和持续时间。
这些变化进一步影响着地球的能量平衡和气候模式。
4. 气溶胶的长期效应气溶胶影响下的云和降水模式对气候系统有着长期的影响。
研究表明,气溶胶可以改变云的垂直分布、降水强度和分布等特性,进而改变区域的降雨模式和水循环。
这些长期效应对农业、水资源管理等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5. 解决方案和未来展望现代科技和政策手段可以减少大气气溶胶的排放和控制,从而减缓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方面,通过改进工业生产过程和采用清洁能源技术,可以减少工业和能源部门的排放。
另一方面,通过农业管理措施和交通尾气净化等措施,可以减少农业和交通部门的气溶胶排放。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减排政策,也是解决气溶胶问题的重要途径。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气溶胶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机制,提高气溶胶观测和模拟的精度和准确度,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
大气环境中气溶胶的光学特性与气候效应

大气环境中气溶胶的光学特性与气候效应气溶胶是大气环境中常见的悬浮颗粒物质,由固体或液体微小颗粒组成。
气溶胶对大气中的光线传播和反射起着重要作用,影响大气能量收支和气候变化。
本文将探讨气溶胶的光学特性以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溶胶的光学特性气溶胶与光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散射和吸收。
散射是指光线遇到气溶胶颗粒后改变方向的过程,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弹性散射是光线与气溶胶颗粒碰撞后改变路径,但其能量不发生变化;非弹性散射是指光线与气溶胶颗粒碰撞后能量发生转移。
吸收则是指气溶胶吸收光线的能力。
气溶胶的光学特性与其化学成分、形状和尺寸密切相关。
不同化学成分的气溶胶对不同波长的光线有不同的散射和吸收效应。
例如,硫酸盐和硝酸盐是常见的二次气溶胶,它们对短波长光线有较强的散射作用,而有机碳和黑碳等主要由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气溶胶对长波长光线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
二、气溶胶的气候效应气溶胶对气候的效应主要包括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直接效应是指气溶胶对光线的散射和吸收作用直接影响着地球的能量收支。
散射作用使得部分太阳辐射被散射至太空中,从而减少了地面的入射辐射量,导致地球表面的冷却。
吸收作用则会使得大气层中的能量增加,从而引起大气层的加热。
气溶胶的间接效应则是由于气溶胶改变了云的性质和属性,进而影响云的辐射特性。
云是气候系统中重要的能量收支调节者之一,气溶胶的存在会改变云滴的形成和云的持续时间、云滴的大小和数量,进而影响云的反照率和辐射特性。
例如,大量的气溶胶可以作为云凝结核,促进云滴的形成,增加云的反照率,导致更多的太阳辐射被反射回太空,从而产生冷却效应。
不同类型的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例如,硫酸盐气溶胶对气候的冷却效应较为显著,而有机碳等气溶胶则具有较强的加热效应。
此外,气溶胶的空间分布和浓度也会对其气候效应产生影响。
在大气中,气溶胶的形成和消失过程较为复杂,受到气象条件、排放源以及大气化学反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大气环境中气溶胶的气候效应与全球变化

大气环境中气溶胶的气候效应与全球变化气溶胶,即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质,对于大气环境的质量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气溶胶的气候效应是指其对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散射和吸收作用,进而对气候产生影响。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气溶胶的气候效应更加引人注目。
一、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气溶胶颗粒物可以散射入射太阳辐射,从而形成云同化效应,使大气中的云更加明亮。
这种散射效应可以增加地球表面反射的太阳光能量,减少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导致地表温度下降。
因此,气溶胶的散射作用具有冷却地表的效果。
二、气溶胶对地球辐射的吸收作用气溶胶颗粒物还具有吸收地球辐射的特性,尤其是黑碳等含碳物质。
这种吸收作用会增加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效应,导致大气温度升高。
同时,吸收地球辐射的气溶胶还具有直接的加热作用,热能通过气溶胶的吸收释放到大气中,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
三、气溶胶对云和降水的影响气溶胶对云的形成、发展和降水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气溶胶颗粒物作为云凝结核,促使水蒸气在其表面凝结形成云滴,进而影响云的性质和特征。
此外,气溶胶的散射作用可以增加云的反照率,使云更加致密,进而减小云内部的水汽含量,对降水的形成和强度产生影响。
四、气溶胶对气候的间接影响气溶胶的气候效应不仅仅局限于其直接的辐射变化作用,还会通过影响大气稳定度、热力循环和水循环等过程间接地影响气候系统。
气溶胶的存在会改变大气层结和垂直运动的态势,进而影响气候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此外,气溶胶还会影响云的演化和传输过程,进一步改变大气环流格局,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复杂的影响。
综上所述,气溶胶在大气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和地球辐射的吸收作用,以及对云和降水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地球的能量平衡和气候变化。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深入研究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加强对其来源和成分的监测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只有通过减少气溶胶排放和优化大气环境质量,才能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保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大气气溶胶与气候变化的关联分析

大气气溶胶与气候变化的关联分析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大气气溶胶,它对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大气气溶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联,并阐述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大气气溶胶是指在大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包括灰尘、烟雾、有机物质等。
它们可以来自自然源,如火山喷发、尘暴;也可以来自人类活动,如工业排放、交通尾气。
这些微小颗粒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主要机制是通过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以及影响云的形成和持续时间。
首先,大气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和吸收作用会导致地球表面的能量收支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气候。
由于气溶胶的存在,它们会将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从而减少了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
这种反射作用被称为直接效应。
此外,气溶胶还能吸收太阳辐射,在大气中提供了额外的加热源。
通过这种吸收作用,气溶胶在大气中引起了温室效应,使得局部区域的温度升高。
这种散射和吸收作用共同决定了大气的辐射平衡,从而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大气气溶胶还与云形成和云寿命有着密切的关联。
云是气候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大气温度和降水模式。
气溶胶颗粒在大气中充当了云凝结核的角色,它们为水蒸气提供了凝结的核心,促进云的形成。
此外,气溶胶颗粒还能影响云滴的数量和大小分布,改变云的明亮度和持续时间。
这被称为间接效应,因为气溶胶通过改变云的特性来影响气候。
大气气溶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联不仅仅体现在对气候的影响上,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气溶胶污染使得大气质量下降,导致雾霾等灾害。
细小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并对肺部和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其次,气溶胶能够与大气中的水汽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发生。
酸雨对土壤、湖泊和河流等水域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另外,气溶胶还与气候变化交互作用,加剧了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如干旱、洪涝和风暴等。
因此,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对大气气溶胶的研究和监测,以更好地理解其对气候系统和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ehl et al. 2003; Collins et al. 2006)。
• 由于沙尘气溶胶引起的地面和大气净长波辐射的变化量比 它们收入的太阳辐射的变化量小得多,沙尘气溶胶的辐射 效应主要体现在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方面 • 沙尘气溶胶的气候效应与辐射波长和本身粒径的大小有关 系
• 硫酸盐气溶胶可以产生负的辐射通量,使地表温 度降低,降水量减少。其中间接辐射强迫不可忽 视
• 但是多数模拟没有考虑相对湿度(硫酸盐气溶胶 是吸湿性气溶胶,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粒径会 增大至0.1-1μm,这样可以与短波辐射进行作 用)。随高度的增加,相对湿度减小。
未来气溶胶研究主要方面
• 全球范围内气溶胶的特征即空间、时间分布和粒径分布以 及与此相关的气溶胶物理化学性质 • 气溶胶与气候系统的关系不是单方面影响,而是相互作用; 气溶胶的辐射效应对气候有作用,气候的变化也作用于气 溶胶的循环过程 • 直接效应:不确定的两个参数是元素碳的混合状态和颗粒 物吸湿增长特性 • 间接效应:对流层中的气溶胶凝结核对云滴的形成和分布 的作用;对流层中的降水过程对气溶胶生命期的作用
间接效应
• 第二类间接效应:指由于云滴粒子减小伴随的云滴浓 度增大,而可能会减少降水概率,从而改变云的厚度及 生命周期。这种延长云的生命周期以及增大云覆盖率 的作用不仅会增强云的短波冷却辐射作用,也会增强长 波增暖辐射作用。但第二类作用主要还是影响低云,所 以低云的冷却效应成为主要作用,使得最终的净辐射作 用为一种冷却作用。另外,降水概率的减少可能会进一 步改变大气中水汽含量和热量的垂直分布,这将会改变 地球的水份循环。
气溶胶粒子的光学特性
• 单次散射反照率:气溶胶粒子散射系数与消 光系数的比值;这是决定气溶胶粒子吸收、 散射的一个重要参数。在试验中选取的气 溶胶50Onm的SSA基准值为0.79。 • 单次散射反照率,是区域直接辐射强迫值的 主要决定因子。但一些研究发现对于吸收 性气溶胶,当在气溶胶粒子单次散射反照率 一定的情况下,在地表反照率较大的地区为 正的辐射强迫而在低反照率地区则为负的 辐射强迫.
二、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气溶胶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
气溶胶辐射特性与粒子形状和尺度、垂直 分布、下垫面反照率、云与气溶胶的相互 作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目前关于气溶胶 辐射特性定量化的结论仍有很大的不确定 性
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
• 气溶胶粒子会通过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来 直接的影响地球辐射平衡 • 存在的问题:量化这个影响值的过程却进 展缓慢,并且至今并未很好的得到解决. • 区域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主要是由其粒子 的光学特性、区域地表反照率以及沙尘垂 直分布所决定的,当气溶胶类型为吸湿性粒 子,还和当地水汽含量有关。
气溶胶的辐射特性
• 直接效应:从北非东传的沙尘气溶胶导致 印度次大陆吸收大量太阳辐射,促使附近 的空气变暖和海陆热力差异加大 • 沙尘气溶胶对半干旱区地表能量平衡和对 我国极端高温产生潜在影响。 • 间接效应: • 半直接效应:改变云的宏观和微观特性对 地-气产生辐射影响
间接效应
• 第一类间接效应:由于气溶胶粒子增加,在水汽含 量一定时,使云滴增加而云滴粒子减小的作用;在 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在悬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粒 子上,就形成了云滴。所以,气溶胶粒子(云凝结核 CNN)的浓度、大小以及吸湿性都会对云滴的浓度和 大小有直接影响。这些影响进一步改变云的短波辐 射效应。特别应指出,当增大凝结核的浓度时,云滴 的浓度会随之增大,从而增大了云的短波反照率。 所以第一类间接又可以被称为“云反照率”作用。
• 散射相函数:散射辐射随角度的分布。 理论上,如果给定了球形气溶胶粒子的分 布,则可以利用Mie理论计算得到气溶胶粒 子的散射相函数。 在实际计算中,在大多数辐射传输模式中都 用近似的Henyey一Greenstein(HG)的散射 相函数。HG散射相函数较之精确的散射相 函数较为简单,是因为HG函数中只用一个参 数来定义各个方向的散射能量分布,即一不 对称因子g(Asymmetryfactor)。
大气成分(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等)和气溶胶变化对 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ATM(IPCC atmospheric radiative forcings) 大气辐射强迫试验,采用逐年变化IPCC大气辐射 强迫场,SST为气候平均场; DAER(direct aerosol forcing)为逐年变化气 溶胶(包括硫酸盐、黑碳和有机碳)强迫,其他 大气辐射强迫场取1990年值,SST取气候平均场, 这里只考虑气溶胶直接效应。
(Meehl et al. 2009)
温室气体和硫酸盐含量是基于观测资料得到的,对流层和平流层臭氧为观测资料 和模式模拟的综合结果(Kiehl et al. 1999),火山气溶胶为Ammann et al. (2003) 重建资料,太阳辐射数据是基于五个太阳活动指数计算得到的 (Dai et al. 2001;
Li, H., A. Dai, Tianjun Zhou, J. Lu, 2010: Responses of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to historical SST and 15 atmospheric forcing during 1950-2000, Climate Dynamics, 34, 501–514
气溶胶
气溶胶简单介绍
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对气溶胶气候效应的研究展望
气溶胶类型
黑炭 沙尘 城市气溶胶(硫酸盐)
一、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溶胶(Aerosol)
• 是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 • 参与各种化学循环,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 10-3~102μm
• 雾、烟、霾、轻雾(霭)、微尘和烟雾等 • 对于受污染的城市,气溶胶各有特点;对于污 染不严重的地方,气溶胶一般比较稳定 • 环境效应和气候效应
气溶胶粒子的光学特性
• 三个变量:气溶胶光学厚度,单次散射反照率, 散射相函数。 • 气溶胶光学厚度:单位面积的大气柱内的 气溶胶消光截面的总和,用来表示由于气溶 胶粒子对太阳光的吸收和散射而造成的消 光。通常沙尘的光学厚度范围为O一 1.0(SO0nm),但发生强沙尘暴时在500nm 波段的光学厚度也会超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