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综合利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2册8.1.第2课时 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2.化学中“两裂”的比较
名称
定义
目的
裂化
在一定条件下,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 提高轻质油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
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
的产量
裂解
在高温下,使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 和少量液态烃
获得短链不饱和烃
3.化学“六气”的主要成分
高炉 煤气
水煤气
主
要 成
CO、CO2
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有什么区别? 提示: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的成分不同,性质有明显的区别,直馏汽油的成分为饱 和烃,裂化汽油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混合物,故裂化汽油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可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典例示范】 【典例】如图是实验室干馏煤的装置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仪器名称:b________;d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 ____, d中的液体有____ __和__ ____。煤焦油可以通 过________的方法使其中的重要成分分离出来。 (3)e处点燃的气体是________,火焰的颜色是________色。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煤发生了化学变化 B.d中液体的pH>7 C.d中液体只有一层 D.e处的气体可以还原氧化铜,可以使溴水褪色
3.气体产品作为现代工业重要的基础原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例如冶金、钢铁、
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玻璃、陶瓷、建材等行业。以下气体不是从煤炭或
石油工业获得的是
()
A.水煤气
B.裂解气
C.焦炉气
D.氧气
【解析】选D。水煤气是煤气化得到的,焦炉气是煤干馏得到的,裂解气是石油裂
解得到的。
4.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有关煤和石油加工的说法正确 的是 ( ) A.煤的干馏产物主要是各类有机物 B.石油的裂解、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C.煤焦油经过分馏可得到苯、甲苯等,说明煤中含有苯和甲苯 D.石油的裂化,说明长链烃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分解为短链烃
试论油田伴生气的综合利用

2016年11月试论油田伴生气的综合利用孙振东(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八采油厂,陕西西安710299)关键词:油田;伴生气;综合利用油田伴生气又称油田气,在油田的开采过程中,在油层间会出现伴随石油液体出现的气体,根据有机成烃生油的相关理论,有机质能够转换成气态烃和液态烃,而气态烃有可能溶解于液态烃中,也有可能呈气体状态,存在于油气藏的上部。
这两种状态存在的气态烃就称为油田伴生气或伴生气,其主要成分包括甲烷和乙烷等低分子烷烃,还有一定量的丙烷、丁烷、戊烷等[1]。
油田伴生气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伴生气回收处理就指的是从气流中将乙烷、丙烷、丁烷分离出来,加工成天然气混合液(NGL)或LPG在市场上销售。
而以前的做法,是将油田伴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
考虑到油田伴生气对环境的破坏,各个企业将排放出的气体,进行燃烧后再排放,但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CO2\CO、硫化物等物质,同样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所以,从长远角度来看,开发油田伴生气综合回收利用,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1油田伴生气的性质和特点油田伴生气是伴随原油共生的,与原油同时采出后在集输、储运过程中,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天然气。
其主要成分为饱和烃,通常是密度比空气低的无色气体,属于甲类易燃气体。
但由于油藏的性质、分离的条件、分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油田伴的组成成分具有很大的差异。
目前,油田伴生气轻烃回收装置生产的主要有液化石油气、干气和稳定轻烃三中产品,烃类气体脂肪族链状烃类混合物(烷烃)。
回收的伴生气中轻烃数量多,这是伴生气与天然气之间最主要的区别。
2油田伴生气分类2.1井场套管气在油井的生产过程中,天然气会从原油中分离出来,其条件是原油饱和压力比井底压力高。
而分离出来的天然气,其中一部分会上升聚集到油井套管中,另一部分会随着液流,进入到抽油泵腔中,而被采出得到的就是油井伴生气。
其主要成分除了包含轻烃,还有水含量大的非烃类化合物,这些物质通常很难处理。
液化气作为裂解原料

液化气作为裂解原料液化气,又称为液化石油气(Liquid Petroleum Gas,简称LPG),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交通领域的燃气。
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通过将天然气或石油气经过加压和降温处理,使其从气态转变为液态。
液化气作为裂解原料,在化工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液化气作为裂解原料的主要用途之一是生产乙烯。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品等行业。
乙烯的生产主要通过裂解石油、天然气或液化气来获得。
在液化气作为裂解原料的过程中,通过加热和催化作用,使液化气中的丙烷和丁烷分解为乙烯和其他低碳烃,然后通过分离和提纯来获取纯净的乙烯产品。
液化气作为裂解原料还可以用于生产丙烯。
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纺织品、涂料等领域。
丙烯的生产主要通过裂解石油、天然气或液化气来获得。
在液化气作为裂解原料的过程中,通过加热和催化作用,使液化气中的丙烷分解为丙烯和其他低碳烃,然后通过分离和提纯来获取纯净的丙烯产品。
液化气作为裂解原料还可用于生产丁烯和丁二烯。
丁烯和丁二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橡胶、塑料、树脂等行业。
丁烯和丁二烯的生产也主要通过裂解石油、天然气或液化气来获得。
在液化气作为裂解原料的过程中,通过加热和催化作用,使液化气中的丁烷分解为丁烯和丁二烯以及其他低碳烃,然后通过分离和提纯来获取纯净的丁烯和丁二烯产品。
液化气作为裂解原料的优势在于其成分单一、纯度高以及易于储存和运输。
液化气的成分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这两种烃类化合物在裂解过程中可以分解为各种低碳烃,满足不同行业对不同化学原料的需求。
液化气的纯度高,不含杂质,可以减少后续生产过程中的处理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液化气的储存和运输相对方便,可以通过罐车、储罐等方式进行,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然而,液化气作为裂解原料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液化气的价格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液化石油气综合利用

液化石油气综合利用一、液化石油气LPG是指经高压或低温液化的石油气,简称“液化石油气”或“液化气”。
其组成是丙烷、正丁烷、异丁烷及少量的乙烷、大于碳5的有机化合物、不饱和烃等。
LPG主要是由丙烷(C3H8)、丁烷(C4H10)组成的,有些LPG还含有丙烯(C3H6)和丁烯(C4H8)。
LPG一般是从油气田、炼油厂或乙烯厂石油气中获得。
LPG与其他燃料比较,成分:较多:“丙烷、丁烷”。
较少:“乙烯、丙烯、乙烷丁烯”等。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
LPG的具有易燃易爆性、气化性、受热膨胀性、滞留性、带电性、腐蚀性及窒息性等特点。
液化石油气是炼油厂在进行原油催化裂解与热裂解时所得到的副产品。
催化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氢气5-6、甲烷10、乙烷3-5、乙烯3、丙烷16-20、丙烯6-11、丁烷42-46、丁烯5-6,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5-12。
热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氢气12、甲烷5-7、乙烷5-7、乙烯16-8、丙烷0.5、丙烯7-8、丁烷0.2、丁烯4-5,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2~3。
这些碳氢化合物都容易液化,将它们压缩到只占原体积的1/250-l/33。
二、液化气下游产业发展方向——“液化气—异丁烯/正丁烯/正丁烷—丁基橡胶及MMA/醋酸酯溶剂/聚四氢呋喃—轮胎及有机玻璃/高档涂料/聚氨酯材料”产业链;——“混合芳烃—苯/对二甲苯—环己烷与环己酮及己内酰胺/己二酸/对苯二甲酸—尼龙6/尼龙66及锦纶/聚酯及涤纶”产业链;——“炼油—丙烯/丙烷—聚丙烯及环氧树脂/丙烯酸及酯—塑料制品/特种涂料/胶粘剂”产业链;——“炼油—富乙烯干气—乙苯—苯乙烯—锂系聚合物/丁苯胶乳—SBS改性沥青及鞋用料/造纸用化学品”产业链;——“炼油—有机中间休/—生物医药/高效低毒农药/高档染料及有机颜料/民用爆破器材”产业链;三、液化气主要下游化工产品1、液化气(异丁烯、正丁烯、正丁烷和异丁烷)综合利用产业链延伸液化气的主要成份是碳四烃,碳四烃是异丁烯、正丁烯、正丁烷和异丁烷的总称。
液化石油气用途

液化石油气用途
液化石油气,简称液化气,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燃料,广泛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丁烷等混合气体组成,具有高热值、易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
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多种用途,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液化石油气的用途。
在家庭生活中,液化石油气被广泛用于烹饪和取暖。
在厨房里,人们常常使用液化气灶具来烹饪美食,其灶具操作简单、火力强劲,备受家庭主妇们的喜爱。
此外,一些家庭还会使用液化石油气作为取暖的燃料,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可以为家庭提供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商业领域,液化石油气也有着重要的用途。
例如,许多餐馆和酒店会选择使用液化气作为厨房的燃料,因为它可以提供稳定的火力,烹饪出美味的菜肴。
此外,一些商业建筑也会选择使用液化气供暖,确保员工和客户在冬季能够享受到舒适的工作和购物环境。
在工业生产中,液化石油气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些工厂会选择使用液化气作为生产设备的燃料,如玻璃、陶瓷等行业。
液化石油气燃烧充分,热效率高,可以帮助工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液化石油气还可以用于汽车燃料。
目前,一些汽车已经可以使用液化气作为燃料,而且液化气的燃烧相对清洁,对环境污染较小,因
此受到一些环保主义者的青睐。
总的来说,液化石油气在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为生产提供能源支持。
然而,在使用液化气时,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希望未来液化石油气的利用能够更加普及和环保,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福祉。
液化气处置方案

液化气处置方案概述液化气是一种高压易燃气体,如果不妥善处置,会对人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介绍几种液化气处置方案,以降低液化气可能造成的危害。
方案一:回收利用回收利用是一种可持续的液化气处置方案,尤其是对于工业用途的大型液化气罐。
这些罐可以被重新充装,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液化气的回收利用还可以带来环境效益,因为液化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与石油和煤炭相比,它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和全球变暖。
方案二:安全地处置对于过期的、受损的或已经失效的液化气罐,安全地处置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应确保罐子内部没有残留的气体。
如果有气体,应该找到合法的液化气回收中心进行处理。
如果罐子内部是干燥的,则可以把罐子当做废铁处理,因为只有残留的气体才会使罐子成为危险废物。
方案三:安全运输液化气的运输也需要非常谨慎,因为罐子里的压力非常高,并且易燃。
液化气应该在封闭的罐子中通过特定的运输管道运输,而不是在公共道路或者城市街道上行驶。
同时,司机和其他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并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操作,以保障运输中的安全。
方案四:妥善存储对于家庭使用的液化气罐,必须妥善存储以避免潜在的危险。
首先,液化气罐必须存放在通风良好、干燥、避免直射阳光的地方。
其次,罐子必须垂直存放,并保持稳定,以免被撞倒或打翻。
最后,液化气罐必须远离任何火源和热源,以避免产生火灾或爆炸。
总结液化气的处置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并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各种液化气处置方案都有各自的适用场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液化石油气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

液化石油气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是一种能源,由丙烷(C3H8)和丁烷(C4H10)等低沸点的烃类组成。
相对于天然气和原油,LPG具有高热量、低污染、易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在家庭、工业、商业和汽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LPG的液化过程包括压缩和冷却两个步骤。
压缩过程是将气体压缩到高压,使其变为液体。
冷却过程则是利用冷却剂将压缩后的气体冷却到低温,使其液化。
以下将介绍液化石油气的关键技术和工业应用。
首先,液化石油气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压缩。
通过高效、可靠的压缩机,将LPG 压缩到较高的压力,以使其变为液体状态。
压缩机通常分为离心式、往复式和螺杆式三种。
离心式压缩机具有简单、结构紧凑等优点,适用于小型液化气站。
往复式压缩机适用于大型液化气站,具有较高的压缩比和较低的能耗。
螺杆式压缩机则适用于中型液化气站,具有体积小、噪音低等特点。
其次,冷却是液化石油气技术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常用的冷却方法包括低温制冷、蒸发制冷和混合制冷等。
其中,低温制冷是通过制冷机或液化空气进行冷却,将LPG冷却至液化温度以下。
蒸发制冷将一部分液化石油气用作制冷剂,通过蒸发吸收热量将其冷却为液体。
混合制冷是将LPG与液态氮或二氧化碳等低温介质混合,利用其低温性质将LPG冷却。
液化石油气的工业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在家庭和商业领域,LPG被用作烹饪、供暖和热水等用途。
相对于传统的煤炭和木材,LPG更加清洁、高效,且使用方便。
其次,在工业领域,LPG被广泛用于焊接、切割、涂装和烘烤等工艺。
由于其高热量、易于调节的特性,使得LPG成为许多行业的主要能源。
再次,在交通运输领域,LPG可作为汽车燃料使用。
相对于传统的汽油和柴油,LPG 燃烧更加完全,废气更加清洁,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此外,液化石油气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工业应用。
例如,在钢铁行业,LPG可用于脱氧剂、脱硫剂和防氧化剂等材料的生产。
油气伴生资源综合利用

油气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油气伴生资源是指在油气开发过程中与油气同时存在的其他资源,主要包括油页岩气、煤层气、水合物、地下储气库、稀有金属等。
这些伴生资源具有各自的独特价值和利用潜力,综合利用这些资源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油页岩气和煤层气两个方面来探讨油气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油页岩气是指通过在油页岩中加热和压裂等工艺来提取的可燃气体。
油页岩气储量丰富,储量资源潜力大。
综合利用油页岩气可以实现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
一方面,可以将油页岩气作为清洁能源替代煤炭和石油,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将油页岩气转化为液体燃料,如液化石油气(LPG)、汽油、柴油等,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求。
煤层气是指煤层中自生气体的统称,主要成分为甲烷。
综合利用煤层气既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也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一方面,可以利用煤层气替代天然气,满足人们的能源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将煤层气利用于发电、供热等领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在油气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中,还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实现资源的多元利用。
例如,可以利用油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热能,进行热电联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利用地下储气库储存油气,平衡能源的供需关系;可以利用稀有金属、稀土等伴生资源,进行资源回收和再利用。
综合利用油气伴生资源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要解决技术问题,提高伴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其次,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推动综合利用的发展;再次,要加强环境保护,减少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综合利用油气伴生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
通过综合利用油气伴生资源,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增加能源供给的稳定性;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可以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油气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化石油气综合利用一、液化石油气LPG是指经高压或低温液化的石油气,简称“液化石油气”或“液化气”。
其组成是丙烷、正丁烷、异丁烷及少量的乙烷、大于碳5的有机化合物、不饱和烃等。
LPG主要是由丙烷(C3H8)、丁烷(C4H10)组成的,有些LPG还含有丙烯(C3H6)和丁烯(C4H8)。
LPG一般是从油气田、炼油厂或乙烯厂石油气中获得。
LPG与其他燃料比较,成分:较多:“丙烷、丁烷”。
较少:“乙烯、丙烯、乙烷丁烯”等。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
LPG的具有易燃易爆性、气化性、受热膨胀性、滞留性、带电性、腐蚀性及窒息性等特点。
液化石油气是炼油厂在进行原油催化裂解与热裂解时所得到的副产品。
催化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氢气5-6、甲烷10、乙烷3-5、乙烯3、丙烷16-20、丙烯6-11、丁烷42-46、丁烯5-6,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5-12。
热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氢气12、甲烷5-7、乙烷5-7、乙烯16-8、丙烷0.5、丙烯7-8、丁烷0.2、丁烯4-5,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2~3。
这些碳氢化合物都容易液化,将它们压缩到只占原体积的1/250-l/33。
二、液化气下游产业发展方向——“液化气—异丁烯/正丁烯/正丁烷—丁基橡胶及MMA/醋酸酯溶剂/聚四氢呋喃—轮胎及有机玻璃/高档涂料/聚氨酯材料”产业链;——“混合芳烃—苯/对二甲苯—环己烷与环己酮及己内酰胺/己二酸/对苯二甲酸—尼龙6/尼龙66及锦纶/聚酯及涤纶”产业链;——“炼油—丙烯/丙烷—聚丙烯及环氧树脂/丙烯酸及酯—塑料制品/特种涂料/胶粘剂”产业链;——“炼油—富乙烯干气—乙苯—苯乙烯—锂系聚合物/丁苯胶乳—SBS改性沥青及鞋用料/造纸用化学品”产业链;——“炼油—有机中间休/—生物医药/高效低毒农药/高档染料及有机颜料/民用爆破器材”产业链;三、液化气主要下游化工产品1、液化气(异丁烯、正丁烯、正丁烷和异丁烷)综合利用产业链延伸液化气的主要成份是碳四烃,碳四烃是异丁烯、正丁烯、正丁烷和异丁烷的总称。
但是,我国碳四烃馏分的化工利用率只有7.8%,而美国为80%~90%,日本为64%,西欧为60%。
由于液化气作为燃料无法与天燃气竞争,因此,将液化气进行综合利用发展下游深加工产品己是当务之急。
(1)异丁烯下游产品开发利用异丁烯可发展的重点产品:甲基叔丁基醚(MTBE)、乙基叔丁基醚、高纯异丁烯、丁基橡胶、聚异丁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叔丁胺、叔丁基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特戊酸、甲代烯丙基氯、异戊醇等。
(2)正丁烯下游产品开发利用正丁烯可发展的重点产品:醋酸仲丁酯、邻仲丁基酚以及增产丙烯、芳烃。
正丁烯有3种异构体,包括丁烯-1、顺式丁烯-2和反式丁烯-2。
通常情况下,它们发生水合反应后所得到的产物相同,都生成仲丁醇。
另外,它们与苯酚反应,都生成重要的农药中间体——邻仲丁基酚。
但是,如果将它们分离后再利用,则用途更加广泛,如丁烯-1可用于合成聚乙烯共聚物、聚丁烯、戊醛、1,2-环氧丁烷等。
据报道,扬子石化公司于2006年11月建成3万t/a丁烯-1生产装置。
(3)正丁烷下游产品开发利用正丁烷可发展的重点产品:顺酐、l,4-丁二醇、聚四氢呋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丁二烯和苯乙烯。
德国朗盛公司的正丁烷氧化制顺酐技术或天津化工设计院开发的氧化工艺。
(4)异丁烷下游产品开发我省利用异丁烷可发展的重点产品:高纯异丁烷以及增产异丁烯、环氧丙烷联产叔丁醇。
也可作为制冷剂直接销售。
2、混合芳烃(苯、甲苯、对二甲苯)综合利用产业链延伸重整装置生产的芳烃是轻芳烃(苯、甲苯、二甲苯,简称三苯)和重芳烃(偏三甲苯、均三甲苯、四甲苯等)的总称,这些组分都有着丰富的潜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1)三苯系列产品开发利用轻芳烃资源可发展的重点产品:纯苯、环己酮、己内酰胺、苯乙烯、苯酚/丙酮;苯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PTA)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俗称涤纶)聚酯。
由于炼化一体化项目实施后,纯苯产量只有4万吨/年,远远不满足环己酮、己内酰胺、苯乙烯、苯酚等下游产品的需要。
(2)三甲苯系列产品开发利用碳九资源可发展的重点产品:偏三甲苯、偏苯三酸酐、偏苯三酸三辛酯、均三甲苯、连三甲苯。
(3)四甲苯系列产品开发利用碳十资源可发展的重点产品:均四甲苯、系列溶剂油、石油萘、甲基萘。
3、丙烯和丙烷产业链延伸碳三烃主要包括丙烯、丙烷,利用这两种资源可开发很多下游产品。
(1)丙烯下游产品开发我省利用丙烯资源可发展的重点产品: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异丙醇/醋酸异丙酯、丁醇/辛醇、苯酚/丙酮、双酚A、乙丙橡胶、聚丙烯、聚丙烯酰胺、酚醛树脂。
丙烯是仅次于乙烯的重要石油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异丙醇、丁醇/辛醇、异丙苯(生产苯酚、丙酮)和丙烯酸等。
目前,世界上大约60%的丙烯来自裂解装置,大约38%来自催化裂化装置,大约2%来自丙烷脱氢装置。
(2)丙烷下游产品开发利用丙烷资源可发展的重点产品:丙烯酸、丙烯酸酯、丙烯腈。
四、可开发的农药及有机中间体五、利用液化气资源可发展的部分重点产品市场分析六、1000万吨/年原油加工可利用的原料资源(万吨/年)长寿如果可以建成1000万吨的年加工原油的炼油装置,提供的烯烃类(正、反、顺)原材料就有18万吨/年,异丁烯6.68万吨/年。
目前,液化气中价值最高的组分为丙烯,丙烯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主要来源于石脑油蒸气裂解和催化裂化过程,常规的催化剂生产的液化气和丙烯的收率是相对稳定的。
近年来,以重油为原料,经催化裂化或裂解多产丙烯受到广泛重视,但对于普通的催化裂化,丙烯收率一般在3%~5%。
近年来,随着丙烯价格的持续高涨,多产丙烯和液化气助剂的开发逐渐增多,添加增产助剂后,收率可提高1~2个百分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主研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多产轻油为目标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技术,在原有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赋予了组合进料、低温大剂油比和适宜的反应时间等全新的内涵。
多渠道的技术开发使丙烯和液化气的产量在石油化工产品中的比重逐年加大,许多石油化工企业逐步向炼油化工一体化技术方向发展。
在产品结构调整中采用增加助剂等模式,使液化气及丙烯的产量逐年增长,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
液化气中的烯烃可作为化工原料。
烯烃类中,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作为较好的化工原料得到充分的利用,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等产品,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其中丙烯作为聚丙烯装置的原料,能够全部处理,产品顺利出厂。
乙烯、乙烷含量较少,不具备利用价值,进入燃料瓦斯系统作为加热炉的燃料。
而丁烯类C4单烯烃根据其结构,得到的利用程度不同。
其中国内的异丁烯资源得到的利用程度较高,而正丁烯得到的利用相对较少。
异丁烯作为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原料不能全部处理,一部分异丁烯只能作为低价值的民用液化气出厂,不仅效益低,而且经常造成民用液化气滞销、压库,甚至造成产品价格下滑。
1-丁烯、顺-2-丁烯、反-2-丁烯等碳四烯烃类组分由于分离成本较高,根据不同企业的加工装置结构,部分得到利用,大部分作为民用燃料。
液化气中的烷烃类(丙烷、丁烷)主要直接作为燃料。
国内丁烯的利用是以混合丁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为主,约占丁烯消费量的60%,另有河11%的混合丁烯用作工业或民用燃料。
用作石油化工原料的丁烯仅仅占丁烯消费量的29%。
国内正丁烯的化工利用总量约10余万吨,其化工利用率不到总资源的10%,化工利用率比较低。
七、可发展的部分产品介绍1、C4液化气芳构化得到汽油、柴油、液化气3吨液化气可以芳构化1吨汽油,利润为600元/吨,生产成本为200元/吨液化气。
10万吨年生产能力的投资额度估计需要1亿以上。
2、异丁烯的化工利用异丁烯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其化学性质非常活跃,C4中的异丁烯有两种工业用法(1)MTBE由于MTBE是一种优良的高辛烷值的汽油添加剂,利用异丁烯生产MTBE,异丁烯的转化率高达99.5%以上,目前,我国建有的MTBE 醚化装置约40套,总生产能力达1Mt/a,醚化后的C4,可进一步提纯得到高纯度的1-丁烯作为共聚单体使用。
(2)叔丁醇C4中的异丁烯经水合值得叔丁醇。
叔丁醇可做为溶剂、汽油添加剂以及用来合成除草剂、增塑剂等,也可以将叔丁醇脱水制成高纯。
3、正丁烯有3种异构体,包括丁烯-1、顺式丁烯-2和反式丁烯-2的利用(1)生产醋酸仲丁脂(如湖南中创)烯烃法合成醋酸仲丁酯是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无水冰醋酸和正丁烯加成反应而直接合成。
它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品品质,降低对人体的毒害,减少大气环境污染。
其与正丁酯相比,大概有2000-3000元/吨的价格优势。
且醋酸仲丁酯的各项性能、指标与正丁酯基本相似,现在国内外大多数油漆、涂料生产厂家都不同比例地用起了醋酸仲丁酯替代丁酯。
采用正丁烯法合成醋酸仲丁酯与丁醇酯化法相比较,后处理相同。
混合、反应和分离涉及到压力,相对于醇酯化法对设备要求较高,但由于可采用连续酯化反应,反应器较醇酯化法小很多,因此,醇酯化法和正丁烯法的投资规模相近。
对于3000~10000 t/a规模的装置,估计投资在1000~ 2000万元。
(2)生产甲乙酮4、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应用正丁烷可以生产顺酐、醋酸、乙醛、甲乙酮、卤化丁烷、二硫化碳以及用作制氢原料等,从发展趋势看,正丁烷及其下游产品供大于求、利润率低,异丁烷由于其性质不活泼,加工困难,在化工方面的应用较少。
正丁烷生产顺酐,顺酐产品的价格波动比较大。
5、丙烷生产丙烯酸必要时建设丙烷法丙烯酸装置,并配套建设丙烯酸酯装置八、其他信息1、芳构化得到的汽油和柴油产品利润为600元/吨,1万吨的生产能力投资额在1000万。
2、年产9.5万吨醋酸仲丁酯醋酸仲丁酯的新型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醋酸仲丁酯改变了传统复杂的工艺路线,环保,无毒害、无污染,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
副产品可进一步生产成为车用液化气,大幅度降低成本,且工艺简单,绿色环保的高新技术型化工。
产品醋酸仲丁酯主要用于高档汽车漆、飞机机翼涂料、环保涂料、医药、油墨、香料等绿色环保型新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由原料由HAC 烯烃加成反应,精制分离等多道工序生产我们的产品原料烯烃 HAC,两种主料混合之后需要加成,分离回收过剩原料、副产品!经济收益分析总投资1.5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9.5万吨,年可实现产值13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一年。
3、甲乙酮甲乙酮(简称MEK)又名甲基乙基酮、2-丁酮,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干燥特性,其溶解能力与丙酮相当,但具有沸点较高,蒸汽压较低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