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礼仪

合集下载

茶道礼仪知识

茶道礼仪知识

茶道礼仪知识茶道礼仪知识(3篇)茶道礼仪知识1茶道知识喝茶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家都习惯以茶待客,并且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

下面就为大家说说中国的茶道礼仪规矩,一定要来看哦。

茶道礼仪规矩1、茶具要清洁家里如果有贵宾来做客的话,首先需要先让座给客人,然后就要给客人准备茶了,冲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净。

清洗干净后最好再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

这是礼诚待客最基本的礼仪规矩。

2、茶水浓度要恰当泡茶的会后,我们需要注意相关的茶叶用量,茶叶不可以放置的很多当然也不可以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泡出的茶没有味道。

泡茶前,不妨先问问宾客的饮茶习惯,再根据客人的口味浓淡习惯冲泡。

3、茶满欺客,七分茶三分情俗语有说:七分茶三分情,茶满欺客。

倒茶给宾客,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以倒七分满为宜,留下三分人情给客人是礼法。

4、端茶要得法中国的传统习惯是只要两手健全,都必须用双手给客人端茶。

此外,双手端茶也要有讲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

5、添茶要及时要时刻关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时,要义不容辞及时去添茶。

添茶时,必须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

茶道讲究礼仪细节无论是买茶还是在一些茶博会上,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茶艺师在进行茶道的礼仪表演。

有些人会觉得这些茶道的礼仪实在过于繁琐,甚至难以记住。

如果在平常生活中,想要将这一整套的茶道的礼仪全部掌握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困难,只要静下心来就可以。

茶道的礼仪注重细节,这些细节在我们心头烦乱的时候往往无法兼顾到,事实上内心沉静下来,与茶融为一体的时候,这种细节的表现就如同我们自己的肢体一部分一样,可以自如做到。

比如说清洗茶筅,在客人面前将茶筅清洗干净,然后需要敲三下,举起两下,这样就完成了清洗,而当结束的时候,需要先用热水将茶杯中的残茶清洗干净,然后再用热水将茶杯清洗一遍,清洗过后敲两下举起,如此就完成了结束时的动作,开始与结束,动作有相同之处,却绝对不能混淆。

中国茶文化的礼仪介绍

中国茶文化的礼仪介绍

中国茶文化的礼仪介绍中国茶文化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过程。

那中国茶文化的礼仪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的礼仪介绍,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茶文化的礼仪介绍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茶艺。

“茶艺”一词最早出现于七十年代的台湾。

通俗地说,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

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

而泡茶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正如丁文先生所说,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成为一门艺术。

因此,我们不但要科学地泡好一壶茶,还要艺术地泡好一壶茶。

也就是说,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等技术问题,还要注意冲泡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艺术美感问题,“欣赏茶艺的沏泡技艺,应该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

”“茶的沏泡艺术之美表现为仪表的美与心灵的美。

仪表的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设计、动作和眼神表达出来。

”诚如蔡荣章先生所说,茶叶冲泡过程“本身也是一促发展表演艺术。

”如果茶艺馆的从业人员了解这一点,就不会将自己等同于一般饮食服务员,而是自觉在从事一项普及茶文化知识、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活动,是项很有意义的社会工作。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在汉代以后,因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加强了,这种饮茶风气慢慢向由巴蜀向东部及南部扩散,使得华中地区的饮茶变得如日常般正常。

在西晋时期的上流社会对于茶到了崇尚的地步,如此也加强了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茶的发展,并成为了新的待客之道。

在唐代盛世时期,茶文化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开始了人工种植茶树的技术,在饮茶方式上更是有了专门煮茶的方法;对于茶具也进行了系列化的分类。

同时唐代有大量的关于茶诗佳作面世,所以关于饮茶也有了茶规。

后来茶文化再经过了宋代、元代、明清代等发展和传播,在我国已经慢慢形成了精髓的茶叶文化,并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茶文化,也把茶带出了中国。

茶艺礼仪知识点总结大全

茶艺礼仪知识点总结大全

茶艺礼仪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茶具的准备1. 茶具的摆放:在进行茶艺表演或品茶时,茶具的摆放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茶杯、茶壶、茶具盘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摆放,整齐美观。

茶盘应该位于主人的右手边,主人应当坐在客人的右侧,以便于进行茶具操作。

2. 茶具的选择:在进行茶艺表演时,茶具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茶壶、茶杯等茶具皆宜于薄、淡、素,素雅清洁为美,有别于大多数致艺美。

3. 水的选择: 茶艺中的水源也是十分重要的。

用于冲泡的水最好是泉水或者过滤后的水。

水要清澈,没有异味。

二、茶道礼仪1. 上茶:上茶是最基本的茶道礼仪之一。

在上茶时,动作要稳健、匀速、毫不迟疑。

2. 递茶:递茶时应先向主人递上茶杯,然后再依次递给其他客人。

递茶时应低头微笑。

3. 接茶:接茶时,应轻轻接过茶杯,不可用力过猛,也不宜摇晃。

4. 饮茶:饮茶时,应先闻香,再品味,最后咽下。

喝茶不宜大声啜饮,也不宜一饮而尽。

三、茶道的泡茶过程1. 洗茶:洗茶是冲泡茶叶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用开水先将茶具烫热,然后将茶叶放入茶壶中注入适量的开水,迅速倒出,这样既可洗净浮尘,也可使茶叶开始焯青,发挥出更多的香气。

2. 打火:在进行泡茶之前,要先烧开水。

除了煤气灶外,传统的茶道中还会使用炭火或者香炉,来弥补火力不足的缺陷,以实现泡茶的最佳状态。

3. 泡茶:泡茶应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而定,有些是需要煮沸后的水温,有些则需要温水或者温开水。

在进行泡茶时,要注意掌握时间和水温,严格把握泡茶的时间和水温,才可泡出最佳的茶汤。

4. 倒茶:泡茶结束后,要将茶倒入茶杯中,要沉稳、自然,不可过快或者过慢。

同时,要避免倒入过多或者过少。

四、茶具的清洁与保养1. 茶具的清洁:茶具清洁是茶道非常重要的一环,茶具应该用温水洗净,不要使用洗涤剂。

茶具内外应该用干净的茶巾擦拭干净,确保无残留水渍或者油污。

2. 茶具的保养:保养茶具也是重要的一项,茶具在不使用时应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受到潮湿或者阳光直射。

茶艺的规章制度都有什么

茶艺的规章制度都有什么

茶艺的规章制度都有什么茶艺的规章制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礼仪规范茶艺师在进行茶艺表演或者服务客人时,必须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

这包括穿着整洁得体、言谈举止得体、尊重客人等等。

茶艺师要以谦逊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客人,不可蓄意炫耀自己的茶艺技艺,更不可骄傲自满。

二、茶具使用规范茶艺师必须熟知各类茶具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方式,如茶壶、茶杯、茶盘等,必须使用专用的茶具,不能随意更换,也不能让其他人触摸自己的茶具。

茶具的品质和清洁度直接影响到泡出的茶水的口感和质量,茶艺师应该时刻保持茶具的清洁和光亮。

三、茶艺手法规范茶艺师在泡茶时,需要掌握各类茶艺手法,如挑煎、打泡、淋壶等。

这些手法要求动作轻柔流畅,不可生硬粗暴,要根据茶叶的种类和泡茶的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泡茶手法,以确保泡出的茶水味道浑厚醇正。

四、茶道传承规定茶艺是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悠久的技艺。

茶艺师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茶道的优秀品质,尊重师傅和前辈的经验和教诲,不可随意改变茶道传统规矩。

同时,茶艺师也应该不断学习进步,汲取各类茶道的精髓,形成自己独特的茶道风格。

五、茶艺服务规范茶艺师在为客人服务时,应该始终保持微笑、善意和周到的态度,要细心倾听客人的需求和意见,主动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茶艺师要遵守服务准则,不可对客人失礼或者粗鲁,更不可擅自中断客人谈话或者干涉客人聚会。

六、茶艺素养要求茶艺师除了要精通茶艺技巧以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

茶艺师要有爱心、耐心和团队合作精神,要善于与各类人群相处,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自我修养,不可因为自身技艺高超而骄横自大。

在茶艺的世界里,规章制度是茶艺师们维系传统、传承文化的纽带,是每一位茶艺师应该遵守的准则。

只有遵守规章制度,才能真正展现茶道的魅力和精神内涵。

希望每一位茶艺师都能严格遵守茶艺的规章制度,将茶艺传统继承发扬下去,传播茶文化的美好。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礼仪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礼仪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礼仪茶道是中国和日本两个东方国家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

虽然中国和日本的茶道起源于同一个时间和地点,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两国的茶道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礼仪。

本文将分别介绍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礼仪,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

一、中国茶道的礼仪中国茶道,也被称为中国茶艺,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

它强调茶的制作、品饮和赏析过程中的礼仪和仪式感。

以下是中国茶道的主要礼仪要点:1. 茶具的准备:在进行茶道活动之前,主持人需要准备好茶具,并将其摆放在特定的位置。

这些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等。

2. 水的准备:清水在中国茶道中十分重要,它需要经过多次过滤才能使用。

主持人会使用特制的茶水壶将水烧开并注入茶杯中。

3. 茶叶的准备:在中国茶道中,选择高质量的茶叶非常重要。

主持人会仔细选择并称量合适的茶叶,并将其放入茶壶中。

4. 泡茶的过程:主持人会使用特定的动作和手势来泡茶。

这些动作通常是优雅和流畅的,借助茶具的特点,使茶叶能充分释放出香气和味道。

5. 传递茶汤:主持人将泡好的茶汤倒入茶杯中,并将茶杯递给参与茶道活动的人员。

6. 品茶的仪式:参与者在品茶时,需要将茶杯端起,细细聆听茶汤的声音,并用心品味其味道。

二、日本茶道的礼仪日本茶道,或称为茶道茶艺,是日本非常重要的文化传统,强调自我修养和内心的平静。

以下是日本茶道的主要礼仪要点:1. 茶室的准备:日本茶道通常在专门的茶室中进行。

在茶道活动开始前,主持人需要准备好茶室,包括打扫、摆放茶具和添置花艺等。

2. 穿戴服饰:参与日本茶道的人员需要穿戴特定的服饰,如和服或雅服,以展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3. 茶具的摆放:在茶道活动开始前,主持人会将茶具摆放在特定的位置上。

这些茶具包括茶碗、茶杓、茶筅等。

4. 谦逊和尊重:日本茶道强调谦逊和尊重,参与者在进入茶室时需要低头示意,并遵守特定的礼仪和规定。

5. 泡茶的仪式:在日本茶道中,泡茶的仪式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形式。

茶艺的六大礼仪

茶艺的六大礼仪

茶艺的六大礼仪茶艺是饮茶时的礼节,它是一门文化和艺术,受到国内外的广泛欢迎。

茶艺的礼仪是要求茶客遵守和实践的行为准则。

此外,它可以使客人更安静地享受茶道,同时观察饮茶中的精致技艺。

下面,我们来看看茶艺的六大礼仪。

第一,仪式。

在进行茶艺之前,客人需要在茶室里仪式性地介绍自己的简历,以及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同时,客人也需要分享背后的精彩故事,以及菜单上的每种茶的特色和描述。

这使茶客有机会了解对方,更好地感受茶的滋味。

第二,礼貌。

茶客应该坚持礼貌,遵守茶艺规则,在茶室里尊重他人,不说无关话题,避免创造不良气氛。

也不要拍照,甚至离开茶室,礼貌地把茶盘和茶杯送回原处,表示尊重他人以及对茶艺的尊重。

第三,诚恳。

当品尝茶的时候,客人应该诚恳地感受茶的滋味和香气,而不是一味地碾压。

将心思沉浸在茶中,相信客人可以得到满足感和安定感。

第四,沉静。

茶艺要求客人保持沉静,以便于理解和掌握茶艺的特征。

客人也可以在思索中有所体会,来体味茶。

第五,遵守规矩。

客人应该按照老师或者服务员的提示,按照固定的茶艺礼仪去品尝茶,不要乱动茶具,不要以自己的意愿来改变提供的流程。

第六,热情。

茶客应该热情踊跃地参与茶艺,跟老师和服务员进行交流,展示自己对茶艺的热爱,让茶艺更加精彩纷呈。

总的来说,要想品尝茶的精髓和魅力,必须遵守茶艺的六大礼仪。

一个不严格遵守茶艺礼仪的人,不仅没有享受到茶艺流程带来的乐趣,还容易产生不良影响,破坏茶艺文化氛围。

只有认真遵守,才能更好地欣赏茶艺的美妙,在自然中尊重传统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茶艺中的礼仪规范

茶艺中的礼仪规范

茶艺中的礼仪规范一、茶艺的基本礼仪1.1 着装要求茶艺表演者的着装应整洁、大方、得体,通常选择传统汉服或旗袍,以体现茶艺的文化底蕴。

颜色以素色为主,避免过于鲜艳或花哨的图案。

1.2 言谈举止茶艺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应保持态度亲和、举止优雅。

在讲解茶文化、回答观众问题时,语言应清晰、简练,避免使用粗俗或不当的词汇。

1.3 茶具摆放茶具的摆放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如按照使用顺序摆放,确保取用方便。

摆放时要注意整齐、对称,以展示茶艺的严谨性。

1.4 倒茶礼仪倒茶时,应使用正确的倒茶姿势,注意茶水的温度和倒入的速度,避免溅出。

给客人倒茶时,应遵循“先尊后卑,先老后幼”的原则,表示尊重。

二、茶艺表演礼仪茶艺表演礼仪是指在茶艺表演过程中应遵循的规范。

2.1 表演前的准备在表演前,表演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检查茶具是否齐全、摆放是否合理,熟悉表演流程和讲解内容。

2.2 表演过程中的礼仪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应全神贯注,动作连贯,展示出茶艺的美感。

同时,要注意与观众的互动,展示出亲和力。

2.3 表演结束的礼仪表演结束后,表演者应向观众表示感谢,并对茶艺表演中可能出现的不足表示歉意。

同时,要妥善处理现场,确保环境整洁。

三、宾客礼仪宾客在参加茶艺活动时,也应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

3.1 着装礼仪宾客着装应得体,避免过于随意。

可以根据活动性质选择穿着,如正式场合可选择正装,轻松场合可选择休闲装。

3.2 参加礼仪宾客应按时参加茶艺活动,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应提前通知组织者。

在活动现场,宾客应保持安静,尊重表演者和其他宾客。

3.3 品茶礼仪品茶时,宾客应遵循“温、香、味、形”的品茶原则,品味茶的美妙之处。

在品尝茶点时,应避免发出响声,影响他人品茶体验。

四、总结茶艺中的礼仪规范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交流的载体,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通过遵循茶艺礼仪规范,我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茶艺水平,还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茶文化。

中国茶道礼仪技巧知识

中国茶道礼仪技巧知识

中国茶道礼仪技巧知识基本礼仪1. 倒茶时记得不要倒满当茶是热的,杯子是很热的,当它是满的时候,很容易使客人的手热,有时会导致杯子掉在地上摔碎,给客人造成尴尬。

因此,在中国自古就有“倒茶不满”的礼仪。

2. 放置茶具时勿发出声音客人端起杯子时,不要在托盘边缘擦杯脚,喝完茶后应轻轻端起杯子。

杯子不能发出声音,否则就意味着“强宾压主”或“故意挑衅”。

3. 新顾客来的时候换茶与朋友喝茶时,如果有新朋友来访,主人必须立即换茶以表示欢迎,否则会被视为一种怠慢。

新添茶叶后要请新客人先喝,以再次表示对主人的欢迎。

4. 暗示逐客如果主人故意不换茶,客人要知道主人是在“暗下逐客令”,这是应该找理由告辞,避免引出主人的不满。

5. 无茶色的茶示冷淡接待主人待茶后,茶水由浓变淡,待若干水后再换茶,如果不换茶就会被认为是“无茶色”。

“无茶色”有两种意思。

首先,茶已经变得无色,还在冲,这意味着它对客人冷淡,没有享受到房东的友谊。

其次是对人不尊重。

6. 茶三酒四踢桃二把三杯茶放在茶盘上,正出自俗语“茶三酒四踢桃二”,一直认为茶一定要三人喝,酒一定要四人在一起,便于猜拳行酒令。

礼仪细节1、茶席布置简单无需奢华,不使用的器具尽量在桌面以外。

花器等装饰品,应符合主题,颜色、材质应细细选择,尽量与主要茶具、茶席融为一体,避免喧宾夺主。

2、茶具清洁所有茶具从外观上看必须是干净的,杯子里没有茶垢、杂质、指纹等之类的异物附着。

许多人喜欢使用老物品,因为上面残留着岁月的痕迹,这当然是可以的。

但是不包括残留的令人不悦的水渍或茶渣。

3、避免接触他人的杯子, 都应该一只手托住杯底的一个点,另一只手则扶住茶杯的1/2以下部分,手指切莫触及杯口,如果有条件,在奉茶时尽量使用茶托。

4、请客选茶、赏茶主人在泡茶前,应先拿出一些名优茶放在茶盘中,供客人挑选,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让客人仔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

5、取茶将茶筒中的茶叶放入壶或杯中,应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取茶,不要用手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二次:正式冲泡。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冲水入杯,使茶叶上 下翻动,茶叶内含物均匀溶解在茶汤中,达到茶汤均匀的目的。
• 有茶海的做法:
– 玉液移壶:将茶汤先倒入茶盅(亦称茶海、公道杯),待其均匀后, 再分注入杯。
• 无茶海的做法:
– “关公巡城”:用壶泡茶,在分茶汤时要用巡回分茶法(美称为 “关公巡城”),
• 巧选茶:季节、顾客的性别、喜好; • 巧用水:水质、水温; • 巧操作:先后、轻重、缓急。
二、艺美的基本功
• 通过仪表美及内心美来表达; • 通过日常生活的锻炼和培养; • 渐渐养成高雅文明的气质。
㈠ 容貌
• 不但外表美,还要内在美,内在美更显重要。 • 较高的文化修养、得体的行为举止; • 以勤奋、神韵、真情、技艺动人; • 自信,灵气逼人。
• 女性:双手虎口交叉(右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 • 男性:双脚呈外八字微分开,身体挺直,头上顶下颌微
收,眼平视,双肩放松,双手交叉(左手在右手上),置 于小腹部。
站有站相
3、行姿
女性
• 为显得温文尔雅,可以将双手虎口相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 提放于胸前,以站姿作为准备。
• 行走时移动双腿,跨步脚印为一直线,上身不可扭动摇摆, 保持平稳,双肩放松,头上顶下颌微收,两眼前平视。
– “韩信点兵”:并以最后几滴茶汤点入茶杯中,调节各杯之间 的浓度。
5、“巧”是艺的水平
• 沏泡技艺能否巧妙运用是沏泡者的水平。 • 初学者,就要注意因季节、制作工艺、品质特征等的不
同来改变茶与水的比例,调整水温和控制时间等。 • 要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才能提高,从单纯的模仿转向自
我创新。
茶艺“巧”的体现
– 内外夹攻、重洗仙颜。
4、“匀”是艺的功夫
匀:
• 茶汤浓度均匀。 • 茶艺操作速度均匀。 • 各道茶的汤色、香气、滋味最接近,不浓不淡,恰到好
处。 • 操作速度不急不躁,从容淡定,让人感觉到沉稳老道。
茶汤浓度均匀的做法:
• 两次冲泡:适用—绿茶、花茶泡法。
– 第一次:润茶。先转动手腕冲入容器1/4一1/3的水量,谓之浸润泡, 让茶叶吸水舒展(约20~60秒),茶叶内含物处在半溶解状态。
1、坐姿
• 坐稳:坐在椅子或凳子上,端坐中央,使身体重心居中。 • 方法得当:双腿膝盖至脚踝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
头上顶下颌微敛,鼻尖对肚脐。 • 切忌:两腿分开或翘二郎腿还不停抖动、双手搓动或交叉
放于胸前,弯腰弓背、低头等。
优雅的坐姿
2、站姿
• 站姿:应该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头上顶下颌微收,眼 平视,双肩放松。
• 沏泡者的脸部所显露的神气、光彩、思维活动和心理 状态等,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境界,对他人的感应力也 就不同。
• 反映沏泡者对茶道精神的领悟程度。
初学如何提高自己的神韵:
• 应平时多看文史哲类图书,欣赏艺术表演等; • 从各个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及领悟能力, • 才能在不断实践中体会到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茶艺
第四节 茶艺人员基本功
一、泡茶要领 二、艺美的基本功
一、泡茶要领
初学者:
• 最初:单纯模仿他人的动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 经过不断练习,不断思索,渐渐由形似到神似; • 再进一步成熟,就有了自己的风格和创造,甚至成为一
个流派。
1、“神”是艺的生命
• “神”指茶艺的精神内涵,是茶艺的生命,是贯穿于整 个沏泡过程中的连结线。
仪表修饰:
• 整洁大方。 • 可以淡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 以恬静素雅为基调,切忌浓妆艳抹。 •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从来佳茗似佳人
㈡ 姿态
• 姿态是身体呈现的样子。从中国传统的审美角度来看, 人们推崇姿态的美高于容貌之美。
• 古诗“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 有林下之风,风姿迷人,不带一丝烟火气。 • 姿态:坐、立、行。
男性
• 以站姿为准备,行走时双臂随腿的移动可在身体两侧自由 摆动。
• 转弯时,向右转则右脚先行,反之亦然。出脚不对时可原 地多走一步,待调整好再直角转弯。
• 正面与客人相对,跨前两步进行各种茶道动作。
• 同时也让客人欣赏了茶的外形美; • 置茶时不可用手抓取茶样,这是讲文明卫生的表现; • 冲泡时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犹如对客人行三鞠躬。
茶艺操作
• 敬茶时的手势动作,茶具的放置位置和杯柄的方向,茶 点的取食方便等均需处处为客人着想。
• 在整个泡茶的过程中,沏泡者始终要有条不紊地进行各 种操作,双手配合,忙闲均匀,动作优雅自如。
• 使主客都全神贯注于茶的沏泡及品饮之中,忘却俗务缠 身的烦恼,以茶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3、“质”是艺的根本
• 品茶的目的是为了欣赏茶的质量。 • 一人静思独饮,数人围坐共饮,乃至大型茶会,人们
对茶的色、香、味、形之要求甚高,总希望饮到一杯 平时难得一品的好茶。 • 沏泡者在懂茶知茶不多的情况下,更要谦虚谨慎,向 他人求教,自己试泡,待掌握了茶性,就能充分发展 茶的品质特征。
“神”之所在。
2、“美”是艺的核心
• 茶艺美: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 • 茶的沏泡艺术美:仪表的美与心灵的美。
– 仪表: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 – 心灵: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
者的设计、动作和眼神表达出来。
敬客礼仪
• 泡茶前由客人“选点茶”,可用数种花色样品由客人自选, “主从客意”,以表达主人对宾客的尊重;
• 降低水温的方法:
– 提高水壶,细水冲泡,让水较快散; – 不加盖冲泡,让水较快散热; – 开水后打开壶盖,待水汽平息; – 先将开水过到茶海中,再冲泡。
• 乌龙茶、黑茶冲泡时,宜用沸水。 • 水开即用。 • 可先观赏茶叶,再温杯烫壶; • 温杯烫壶后,紧接着就投茶、泡茶; • 还用开水浇淋壶面,可使茶壶保持较高的温度。
如何泡好一杯茶:
• 以茶配境、以茶配具、以茶配水、以茶配艺。 • 例如,绿茶冲泡,要保持“三绿”。
– 名优绿茶的“三绿” :“干茶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 绿”。
– 贮存:要低温、要避光、要隔氧 – 沏泡时:水温不能太高、不能闷茶(不能加盖)、可先洗杯
再鉴赏茶叶。ຫໍສະໝຸດ • 冲泡名优绿茶时,泡茶水温要求稍低,宜用85℃左右的开 水冲泡,避免高温烫熟叶底,不使汤色、叶底泛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