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答辩记录——李艳芬

合集下载

答辩小组提问及回答记录

答辩小组提问及回答记录

答辩小组提问及回答记录
答辩小组:
一、主持人:
您对论文的研究方向有何着眼点?
答:本文的研究方向是探究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变化。

社会结构
变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城市的稳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
影响。

因此,在了解社会结构变化的同时,也会研究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经济、政策因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二、答辩人:
您如何判断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变化?
答: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判断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变化:
首先,我们要从实证的角度来考察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政策和
经济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其次,我们也要从社会发展模式的角度来分析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结
构变化。

我们需要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随之变化的原因。

最后,我们也要考察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当前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
究城市发展是否有助于改善社会结构。

三、答辩人:
您认为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
答: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变化会带来许多不同的影响。

2013年毕业生德育答辩分组情况

2013年毕业生德育答辩分组情况
机电系2013届毕业生德育答辩指导教师及学生分组情况
答辩时间:6月17日——6月19日 共68人 主楼: 第一组 09机制本 11机制专升本1班 组长 赵海军 白志强 常 剑 曹建红 陈睿智 晁转萍 陈志星 董帅江 杜泽奎 樊 冲 范丽芬 范燕飞 范泽焘 关 键 郭江文 高雅晋 郝超群 黄芬芬 郑书龙 侯汉光 贺佳峰 霍艳军 韩志勇 吉晓凯 康 佳 李丙乾 李梦娜 李 宁 李雪文 李 政 李壮云 刘 斌 刘丹丹 刘倩倩 苗高娟 马 骏 成员 李瑞斌 牛 锐 秦翔云 任晋平 宋琰普 台玲玲 田三宝 武 晨 王 朝 王 成 王二东 王 辉 王龙峰 王 婷 王 伟 王晓欢 王啸云 王占胜 董清华 杨东东 杨 捷 殷 良 赵浪浪 张俊杰 张 鑫 张玉龙 张智森 张玉霖 江文慧 吕鹏辉 田海政 郭三峰 王秋野 冯丽东 杜平义 赵弟妙 11专升本1、2班 10机制专 共68人 主楼: 第二组 组长 杨军 许晶峰 刘 飞 靖成杰 徐 雷 王 强 李 浩 王垠皓 薛国鹏 范 鹏 王宇东 吴 军 高莹莹 赵丽丽 马立苗 刘媛媛 李 莉 王 丹 郭芳 韩贵雪 贾玲玲 林 涛 丁爱国 赵玮敬 侯皎皎 王霞丽 李 珊 刘志霖 原梦梦 朱 慧 梁 琳 张赛芳 原文芳 李丽丽 高洁馨 李 乐 成员 韩变枝 尚焘焘 赵新宇 杜 艳 张 鹏 冯媛媛 安慧敏 路 璐 张建智 侯宇航 范 腾 李 琰 张少彬 张凯辉 冯 鑫 耿 杰 程 静 闫一强 郭晓红 王正谦 李 超 范艾欣 吕志东 柴仰军 岳俊楠 陈 林 贺振国 王丹丹 李宏达 于学飞 白志强 郭 学 任 彬 吴 鹏 吕向新 康宏荣 第三组 10机制专 10机制对口1班 共68人 主楼: 组长 张立仁 聂宇龙 荆雯燕 毕雨年 赵温馨 姚 鹏 陈军刚 李志兴 宋亚江 王鸿泉 陆海强 秦 敏 苏晓东 高越飞 刘 芳 李晓利 黄江鹏 卢宁宁 韩斌 杜 田 凡 扬 高丽君 薛永飞 罗 刚 朱凯峰 刘小玲 曹少华 杨修林 鲁 坡 刘文全 潘科峰 范维榜 吝冬冬 詹文超 裴生平 李迎旭 成员 李芳婷 李继兰 杜海斌 许国杰 刘震涛 王永旺 王晓宇 梁艳刚 刘力伟马 斌 尹 鹏 胡丽楠 王 超 田文星 寇元帅 米美娟 宋晓飞 庞尔鹏 原艳红 柴 泽 仝晓波 井志明 李瑞龙 栗 波 马明星 赵艳红 郑 强 陈 艺田少帅 闫 宇 祁 鑫 李晓芬 柴 晓 赵茹娟 李盼宁 沈彤彤 主楼: 第四组 10机制对口1、2班 10一体化1、2班 共68人 组长 赵彤涌 贾 晨 王莹莹 赵 荣 申飞飞 郝 永 薛彦旭 赵海峰 韩霞霞 王雅唯 刘国梁 刘红轩 张少阳 薛 军 冯 鑫 杨 昭 岳宏达 髙清云 刘宏谦 王岩岩 贾雪伟 刘文亮 杨晓凯 石亚斌 冯晋浩 闫 祺 髙増玉 王 栋 赵军利 曹俊伟 廉文刚 赵文博 李 忠 刘 洋 李 晨 王 恒 成员 冯银兰 郭 虎 吕 波 孟凡盛 王艺星 杨旭清 刘 凯 申 通 毕鹏轩 冯慧乐 王熙峰 史俊凯 王晋璇 赵永鹏 杨惠鹏 李晨辉 杜建文 王 伟 荆忠亮 姜 娜 乔飞虎 崔浩伟 郭宇杰 曹英超 张 军 王子轩 甄晓菲 姚丽娜 王宇桢 王 翔 穆燕芳 刘晓楠 任 毅 张 岳 张 鹏 刘 博 第五组 10一体化2、3班 共68人 主楼: 组长 郭晓娥 杨付杰 谢 飞 闫金刚 董 斌 田 伟 吕 岩 廉恒俊 任艳峰 李雅捷 岳 星 刘晓峰 张星飞 贾旭芳 张亚民 王 丽 蔺亚茹 索 伟 刘晓瑞 赵 彤 张 慧 付栋华 郭 堃 裴 婷 刘 伟 吴少鹏 霍帅帅 王 凯 赵 越 闫永江 石 轩 杜 蒙 孔祥栋 王晓星 王 敏 高 强 成员 张海 李雅男 吕鹏宇 张煜弘 冯俊杰 王海波 李 晶 耿杨杨 张 俊 孙 威 尹海鹏 曲晓璐 王宏恒 郭 丞 张 盛 马英斌 张强伟 耿丽婷 杨德明 和建刚 白嘉芳 梁永胜 李书杰 王茜茜 贾丽霞 路超启 靳 国 欧阳海 王晓杰 冯月光 杨晓伟 王 敏 陈 阳 霍俊峰 师泽龙 杨建芳 主楼: 第六组 10一体化3、4班 10矿山机电1班 共77人 组长 姚志平 雷彭兴 李晓坤 王 琪 樊阳华 丁海军 丁国宁 娄 通 屈晓峰 马季平 王军彭 卢彦龙 王立荣 宁潞明 白瑞杰 霍 勇 贺泽斌 张忠杰 李志浩 赵晓勇 李 鹏 薛丽丽 杜高鹏 刘书豪 刘佩钊 许明会 刘超辉 杨 勃 周伟峰 林飞虎 刘浩师 光 辉 刘怀宇 张 聪 赵丽 王 杰 李建鹏 杨志鹏 赵 春 闫鹏飞 曹 辉 陈付锁 赵 栋 杨 娜 仝晓明 窦雪蛟 李 秀 郭 浩 郭旭东 任 斌 王 强 成员 马树焕 杨双权 白徳权 闫苗苗 宋坤坤 啜慧芳 张 彪 米燕燕 薛丽芬 闫晓凯 吴亚威 陈田家 桑 晋 付 荣 邢英杰 许丽梅 郝 敏 毕秋生 张 强 任凯旋 温 雅 刘家桢 郭 丰 李军平 杨 磊 仇 伟 范 辉 杨旭阳 杨晋山 胡宏伟 李 洋 主楼: 第七组 10矿山机电1、2、3班 共77人 组长 张鹏 宋兆斌 李永春 张 鹏 张培金 王 峰 王 杰 秦 洋 丁 慧 樊云鹏 李仁浩 王 卉 寇亚西 李东新 王明利 李 宁 赵 阳 张晋琼 任添义 郭 凯 赵修宾 郭宇杰 刘 峰 毕甲景 梁晓文 李彦军 耿志强 周文帅 时毓浩 张 晨 李延召 李英杰 梁子月 郭 华 郑晓霞 赵莉婕 赵 夏 张学坤 高志伟 闫 涛 程 成 曹艳军 郭少杰 胡 强 原志辉 闫军宇 李 瑞 赵 强 郭 镖 宋婷婷 马 帅 成员 陈娟娟 王 鹏 田 铖 陈晓伟 郭宇杰 袁伟伟 李亚泽 苏玉飞 赵志文 姜建东 门建宇 韩文豪 王 强 李晓春 许 科 马 健 孟 飞 韩忠祥 张国伟 卫 超 赵金栋 温思旺 武 俊 董 彪 岳晓健 张珊珊 杨冰豆 郭振华 史秋艳 张亮亮 李建林 主楼: 第八组 10矿山机电3、4班 10数控 共77人

教师怎样作教育行动研究

教师怎样作教育行动研究

《教师怎样作教育行动研究》作业呈贡新区一小李艳芬题目:你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打算怎样解决?答:我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给学生减负和教学质量是否成正比的让我很困扰。

从事小学教育这么多年,每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真的不合理,压力都集中在小学、初中、高中,而大学却成了最轻松地时期。

我们作为小学老师,我们不能为了成绩让孩子整天埋头于作业中,我们不能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

我在教学中我都是注重不能让孩子负担过重,让孩子的童年能多一些快乐。

我的原则就是上课一定要有效率,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也有所得,在作业中尽量不要让孩子很吃力。

不能整天都是作业,做完作业什么时间都没有了,我认为要让学生有锻炼和阅读的时间。

本来以为抓好教学就行了,但还确实存在差异性,最后考下试来,我的成绩还是让我不是很满意,和其他老师的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真的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教学存在问题,还是自己的理念存在问题,反正我觉很受伤。

我纠结于是不是自己的指导方向出了问题,在这个应试教育占主导的教育体系里,我所追求的,作业少而成绩好的教育是否存在。

是不是自己的能力存在问题,我永远都达不到我想到要的高度?通过这次培训,记得李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要做什么样的老师?我当时很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我想我就用回答李老师的这个问题,来说说我打算怎样解决我的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这个难题。

我打算做一个让孩子在学习中有幸福感的老师。

人的一生能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我们作为老师要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不随波逐流,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如果小学阶段就让孩子,用百分之百的努力来学习,为了两百分而冲刺,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那么孩子多累呀!小学优秀的孩子并不代表以后都优秀,小学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更重要。

要让每个孩子乐于学习,开心地来学习真的很重要。

我一直都认为,真正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把一颗文学的种子播在孩子的心中。

爱上文学,做好文学的启蒙。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教研总结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教研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总结一学期来,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在县教研室和学校的领导下,与其它处室精诚合作,依靠全体教师。

以高度负责任的敬业精神,坚持“教研为先、质量为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深入开展教研活动,使学校教研工作“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精心打造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研质量。

回顾一学期我们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1、教师竟赛硕果累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教师是捧出来的。

教研室精心组织教师参加学校、县、市赛课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现苗子,打造精品。

努力引导青年教师提升能力,历炼成长。

努力打造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留得住的优秀教师。

本学期张涛老师被评为“三晋名师”,凌艳红老师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能手”。

乔宏霞到杭州参加“第八届卡西欧杯全国初中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获三等奖;郭丽波老师获晋中市2012年“三优工程”优质课二等奖;赵锦春老师获晋中市中学历史高效课堂评选展示三等奖;邓立荣老师获晋中市第六届中小学班主任素质展示活动初中组三等奖,同时并授予市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张永琪、邓立荣老师分别荣获县教师基本功大赛“教”二等奖和“读”三等奖。

毛海岚老师在2013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中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高秀珍老师获市级27届科技创新大赛辅导教师二等奖;苗青老师获市级动漫大赛指导教师二等奖;陈艳美、冯志梅、郭丽波、程芳芳、王道所、王保明、赵爱华七位老师获得第十四届英语知识能力竞赛优秀辅导教师奖;冯艳芳老师获得2012年全国“太阳花杯”公益活动征文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田晓敏老师获得2012年全国“太阳花杯”公益活动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赵怀勇老师取得市级动漫培训班合格证。

他们为自己争了光,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也提高了教师和学校的知名度。

一次又一次的殊荣,彰显了我校有一支业务精湛,教学能力强,文化素质高的优秀教师队伍。

2004年白云区中学论文年会语文科获奖名单

2004年白云区中学论文年会语文科获奖名单

2004年白云区中学论文年会语文科获奖名单
2004年白云区中学论文年会数学科获奖名单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2004年白云区中学论文年会化学获奖名单
2004年白云区论文年会物理科获奖名单
2004年白云区中学论文年会政治科获奖名单一等奖(5篇)
二等奖(11篇)
三等奖(18篇)
2004白云区中学论文年会体育科获奖名单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2004年白云区中学论文年会历史科获奖名单
2004年白云区论文年会艺术科获奖名单美术科(中学)
音乐科(中学)
2004白云区中学论文年会信息技术科获奖名单
2004年白云区中学论文年会生物科获奖名单
2004年白云区中学论文年会地理学科获奖名单
说明:
论文总数63篇,经教研会评审,一等奖由于质量所限不评。

二等奖(10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答辩稿2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答辩稿2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答辩稿正文第一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答辩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答辩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的成绩已经出来了,顺利过关。

不过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准备起来较容易,稍微费点神的是论文答辩.可是,过完之后发现也没有那么困难。

但是,前提必须是,对自己的论文,尤其是案例报告内容熟悉,且不要有硬伤。

基本的量表以及咨询技能和方法得熟悉,这样的话基本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现将我的论文答辩稿存在这里。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答辩稿尊敬的评审老师,你们好!我叫###,今年35岁,是一名高中教师。

能有机会参加这次的论文答辩,聆听各位专家的指导,我感到非常荣幸。

根据要求,我撰写了两篇论文。

一篇是《一例严重心理问题案例报告》,一篇是《我的成长》。

接下来,我就这两篇文章作简短的陈述。

下面我来陈述一下我的个人成长报告。

最初对于爱与关怀的体验首先来自我的父母,他们的养育不仅发展了我的自主感、主动感,同时也形成了我对人最基本的信任感,让我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是充满希望的。

在与家人的和乐相处中,则让我深深的体会了包容、责任、尊重和互助的深刻内涵。

生活虽然平淡却处处充满了温馨与幸福感。

也许是太过一帆风顺,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也是重重的打击,这让我变得消沉变得不自信。

好在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是我的老师和父母引导我走出这种困境。

我希望可以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可以快乐、充实的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

心理咨询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将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很有发展前景。

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是我的理想,我也将努力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关于案例报告,我选择的是高三女生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在咨询过程中,从求助者的个人陈述、父母的反映和我的观察,掌握了求助者的基本情况,该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出现了考试焦虑。

主要表现在三、四个月以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失眠,并伴有肠胃不适、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成绩下滑。

九年级思品试卷分析

九年级思品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分析思想品德高陌中学李金芳一、试卷结构此试卷由卷I和卷II两部分组成。

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统计数据学生答卷情况如下:卷I选择题部分的最高分为27分,最低分为10分。

卷II非选择题部分的最高得题分为31题中和第一小题,32题的第二小题。

做得最不理想的是34题的第三问,其余错的部分程度不一。

整张卷最高得分为78分,最低分为13分,平均分为53。

三、试卷特点:试卷覆盖面广,紧扣课标,突出了知识点,选择题较为新颖,角度多样,充分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试卷难易程度适中。

四、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可看出以下问题:1 、基础知识不扎实。

2、理解能力差。

3、审题能力不强,缺乏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如;第35题材料分析题的第三问,学生是从自己的主观想象出发,去回答,不能结合所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4 、答题技巧欠缺,尤其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要么三言两语,要么照抄书本,不能全面地回答问题。

5、个别同学有空白卷现象。

五、今后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从学生试卷可看出,初中思品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与反思1、要继续深入钻研中考说明,对照说明,深入研究教材。

强化学生对中考试题的动向。

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人人过关。

3、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注重答题训练。

上课注意答题的训练与点评,强化答题思路,答题方法,答案组织的训练与指导。

5、审题要准。

首先,要看懂题目,其次,要找准材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认真选择解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最后,按照题目要求确定解题步骤,组织答案要点,明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道理。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下次学生的成绩会有所提高。

小学教育案例答辩模板(2篇)

小学教育案例答辩模板(2篇)

第1篇一、答辩题目(请在此处填写答辩题目)二、答辩人(请在此处填写答辩人姓名及所在学校)三、指导教师(请在此处填写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四、答辩时间(请在此处填写答辩时间)五、答辩地点(请在此处填写答辩地点)六、答辩内容一、引言1. 简要介绍案例背景: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

2. 案例研究的目的:阐述进行案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案例研究方法:简要介绍案例研究采用的方法。

二、案例描述1. 案例发生的过程:详细描述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 案例中涉及的教育问题: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教育问题,如学生行为、教师教学、家校沟通等。

3. 案例中的主要矛盾:分析案例中的主要矛盾,如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

三、案例分析1. 教育问题分析:对案例中涉及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

2. 教育策略选择:根据问题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3. 教育策略实施:详细描述教育策略的实施过程,包括实施步骤、实施方法、实施效果等。

4. 教育反思:总结案例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对教育策略进行反思。

四、案例结论1. 教育问题解决情况:总结案例中教育问题的解决情况,说明教育策略的有效性。

2. 教育成果:分析案例实施后所取得的教育成果,如学生行为改变、教师教学改进、家校关系和谐等。

3. 教育启示:从案例中总结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启示,为今后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五、答辩答辩1. 答辩人陈述:答辩人根据答辩内容进行陈述,展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成果。

2. 专家提问:专家针对答辩内容提出问题,答辩人现场回答。

3. 答辩人总结:答辩人对专家提问进行回答,总结自己的研究心得。

六、答辩结束1. 感谢专家提问:感谢专家对答辩的关心和指导。

2. 感谢指导教师:感谢指导教师对答辩的悉心指导。

3. 表达敬意:对专家、指导教师和在场人员表示感谢。

以下为部分答辩内容示例:一、引言1. 案例背景:本案例发生在我国某小学,主要涉及一名五年级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录员:李艳芬
一、高阳论文预答辩问题及修改建议:
1.PPT要以讲述为主。

2.没有介绍匹配情境。

可介绍关于培训的新的特点、内涵、外延等
等。

在论文中体现前人有没有研究过,自己提出来的缘由。

3.培训迁移是结果,但把它当原因了。

4.把情境界定清楚。

5.偏相关分析的方法不明显,不容易找到。

6.行文过程中主谓宾不全,不够通顺。

7.P22中把正负反馈放一起的原因可以再清楚说明。

8.P26的假设不能读清楚。

9.论文设计理由不充分。

10.关于一个情境匹配一个模式这种情况有所质疑。

可能一个情境对应多种模式的复合匹配。

如果一种匹配好,那么要说明理由。

11.问卷设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以及为什么要做问卷没有说明。

12.关于情境这种研究如果在本专业方面的资料少,可以借鉴教学情境、社会研究情境。

还可从教育学方面的研究找方法。

13.关于变量的选择要说明理由。

14.p30案例企业分析没有说明问卷调查分析的内容、目的
15.p39的表中,能力都是强的,是不是有错?
16.P20情景矩阵主要针对领导者,完全照搬不合适
17.目录案例企业写法有问题
二、蔡海珍论文预答辩问题及修改建议:
1. P23模型没有图,内容乱,可以把56页的图改一下,放在这
2.价值观能不能归为隐性知识?
3. P83问卷设计与表3-3不对应
4.题目不通顺,加个影响
5.绩效用不用限定一下?(个人还是工作?)
6.结论的写法不对
7.文献综述里,胜任特征与胜任能力两个概念混淆,要统一一下
8.要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要三者:不要说绩效,只说胜任特征
9.参考文献要在下页注释
三、孙红云论文预答辩问题及修改建议:
1.摘要和目录的格式有问题
2.参考文献,近三年的要占一定比例
3.对雇佣关系的论述里没有说明可行能力这个因素
4.研究的视角和目的没有界定清楚
5.内容和题目不相符,要统一一下(可行能力和实质自由)
6.分析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要搞清楚
7. P33能力有没有对应关系
8. P37小标题多了关系两个字
9. P27没有说影响,模型出现太唐突
四、张小娟论文预答辩问题及修改建议:
1.个人特征与幸福感的影响不需要说明,46-49不要
2.第二章后面加一个评述
3.第二三章可以合并部分内容
3.融合不太恰当
4.第三章再单独论述
5.第四章需要整合,题目不太准确,没有说明测量内容
6.先提出理论模型,再设计问卷
五、陈双论文预答辩问题及修改建议:
1.组织变革的内容?(45页表太复杂)
2. P51图不对,不统一
3.分两个影响研究
4.第五章题目需要改一下
六、朱梦花论文预答辩问题及修改建议:
1. P23模型构建缺少现实依据
2.管理对策缺乏新意,应与前文对应起来
3.转换成本概念太宽泛
4.在文献综述里先写转换成本,再写工作倦怠,再写影响
5.文中没有体现变量的调节性
6.创新的在题目中没有体现
7.把转换成本改为一个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