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锻炼标准2016版

合集下载

【推荐】2016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推荐】2016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附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6 年修订)一、说明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2.本标准的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2012 〕 53 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 2014 〕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

3.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 6 组、初中为 3 组、高中为 3 组。

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

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 50 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 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 100 分。

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 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 20 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 1 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 20 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 1000 米跑,女生 1 分钟仰卧起坐和 800 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 10 分。

2016年9月起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6年修订)》(精简篇)

2016年9月起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6年修订)》(精简篇)

2016年9月起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6年修订)》2016年9月起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6年修订)》日前,教育部公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适用于小学生到大学生各个阶段。

新标准将于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实施。

较旧标准而言,新标准不仅加强学生了体育锻炼强度和频率,并将体育分数与评优挂钩。

只有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

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将学生按照年级划分为不同组别,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

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至89.9分为良好,60.0至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标准》规定,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

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

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此外,《标准》对学生因病或残疾的情况也做出明确规定,可向学校提交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医疗单位证明,体育教学部门核准,可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被免予执行《标准》的残疾学生,仍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毕业时《标准》成绩需注明免测。

变化:初中新增引体向上项目新标准中,大、中小学生的测试项目为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1000米跑、800米跑。

此外,新标准针对中学男生还增加了引体向上项目。

初一男生引体向上1分钟做4个才算及格,从初二到高三及格线依次增加1个,高三及格线为9个。

小学生体育要求较旧版有所降低。

如跳绳一项,一年级男生100分标准,从原来140个减少到109个,女生从145个减少到117个;二年级到六年级依次累加,到六年级男生满分标准是157个、女生是166个,接近旧版标准中160个和165个。

高中体能测试标准2016

高中体能测试标准2016

高中体能测试标准2016体能测试是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价和监测,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管理。

高中体能测试标准2016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的科学、合理的体能测试标准。

以下是高中体能测试项目及标准的具体内容。

一、体能测试项目。

1. 1000米长跑,测试学生的心肺耐力。

2. 50米短跑,测试学生的爆发力和速度。

3. 跳远,测试学生的爆发力和协调性。

4. 仰卧起坐,测试学生的腹肌力量和耐力。

5. 立定跳远,测试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和协调性。

6. 引体向上,测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耐力。

7. 体前屈,测试学生的柔韧性。

二、体能测试标准。

1. 1000米长跑,男生在6分钟内完成,女生在7分钟内完成。

2. 50米短跑,男生在7秒内完成,女生在8秒内完成。

3. 跳远,男生跳远距离在2.5米以上,女生跳远距离在2米以上。

4. 仰卧起坐,男生在1分钟内完成30个,女生在1分钟内完成25个。

5. 立定跳远,男生跳远距离在2.4米以上,女生跳远距离在2米以上。

6. 引体向上,男生在1分钟内完成8个,女生在1分钟内完成5个。

7. 体前屈,男生在15cm以内,女生在10cm以内。

三、体能测试注意事项。

1. 在进行体能测试前,学生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避免运动损伤。

2. 在进行体能测试时,学生要认真听从教练的指导,保持专注和全力以赴。

3. 在进行体能测试时,学校要提供良好的测试场地和设备,确保测试的公平和准确。

4. 在进行体能测试后,学校要根据测试结果及时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调整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

总结,高中体能测试标准2016是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科学评价和监测的重要工具,通过科学的测试项目和标准,可以帮助学校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各学校能够重视体能测试工作,积极组织和开展体能测试,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国家体育锻炼的标准

国家体育锻炼的标准

国家体育锻炼的标准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一套以检验公民体育锻炼效果、评价身体素质为目的,以测验达标为手段的评价体系,1975年推行后,经历了数次修改。


次修订首次扩展至老年人群,并在青少年和普通人群锻炼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

新的标准实现了6岁\~69岁人群的全覆盖,按年龄分为儿童、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五个组别。

每个组别检测5个项目,根据不同的检测成绩,满分为500分,400分以
上为优秀,320分\~399分为良好,200分\~319分为及格,199分及以
下为不及格。

测试内容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5类身体素质测验项目,主要包含短跑、长跑、往返跑、掷实心球、绕杆跑、座位体前屈、立定跳远、跳绳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对此类问题存在疑问,建议您咨询相关专业人士,以便于更好的为您解答。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06.15•【文号】国发〔2016〕37号•【施行日期】2016.06.1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6〕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6年6月15日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

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过去五年,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为提供更加完备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体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机遇挑战,需要更加准确把握新时期全民健身发展内涵的深刻变化,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使其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

为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确保基本、多元互促、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通过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生态圈,提升全民健身现代治理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2016大学体育测试标准

2016大学体育测试标准

2016大学体育测试标准大学体育测试标准是对大学生体能水平的一种客观测评,也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体现。

2016年,针对大学体育测试标准做出了一些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反映大学生的体能水平和身体素质。

本文将对2016年大学体育测试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对广大大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一、项目设置。

2016年大学体育测试标准的项目设置主要包括,体重指数、1000米长跑、跳远、引体向上、立定跳远、50米短跑等项目。

这些项目涵盖了大学生的耐力、速度、力量和灵敏度等多个方面,能够全面反映大学生的体能水平。

二、测试标准。

1. 体重指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大学生的体重指数应该在18.5-23.9之间,超出这个范围的学生将被视为体重不合格。

2. 1000米长跑,男生标准为3分30秒以内,女生标准为4分以内,超出时间的将被视为不合格。

3. 跳远,男生标准为2米以上,女生标准为1.8米以上,未达到标准距离的将被视为不合格。

4. 引体向上,男生标准为8个以上,女生标准为3个以上,未完成标准次数的将被视为不合格。

5. 立定跳远,男生标准为2.2米以上,女生标准为1.8米以上,未达到标准距离的将被视为不合格。

6. 50米短跑,男生标准为7.5秒以内,女生标准为8.5秒以内,超出时间的将被视为不合格。

三、测试要求。

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大学体育测试还有一些具体的要求:1. 参加测试的大学生必须穿着运动服和运动鞋,不得穿拖鞋或其他不适合运动的服装。

2. 参加测试的大学生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到达测试现场,迟到者将被取消测试资格。

3. 参加测试的大学生应当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安排,不得擅自离开测试现场或作弊行为。

四、测试结果。

根据测试标准和要求,大学生的测试结果将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情况。

合格的学生将获得相应的体育学分,不合格的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补测,以达到合格标准为止。

五、总结。

2016年大学体育测试标准的调整和完善,更好地反映了大学生的体能水平和身体素质。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附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6年修订)一、说明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2.本标准的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

3.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

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

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

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初中体质健康评分标准

初中体质健康评分标准

初中体质健康评分标准附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6年修订)一、说明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2.本标准的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

3.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

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

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

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一、年龄分组
(一)儿童组
1、儿童一组(6—8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小学1—3年级)
2、儿童二组(9—11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小学4—6年级)
(二)少年组
1、少年一组(12—14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初中1—3年级)
2、少年二组(15—17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高中1—3年级)
(三)青年组(18—24岁,不分年龄组,相当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
(四)壮年组
1、壮年一组(25—44岁,每5岁一个年龄组)
2、壮年二组(45—59岁,每5岁一个年龄组)
(五)老年组(60—69岁,每5岁一个年龄组)
二、测验项目
分五类,每人每类选测一项(老年组五项均测)。

2
三、评级标准:
等级总分数
优秀400(含)以上
良好320—399
及格200—319
不及格199(含)以下
四、评分标准
见附件3。

五、测验细则
(一)一类测验项目
1、30米、50米跑
场地器材:地面平坦、线路清晰的30米或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终点外应有15米以上长度的缓冲带),秒表,发令旗或发令哨。

测验方法:受测者至少两人一组,起跑姿势不限,听到或看到开始信号后起跑,测验员开始计时,受测者躯干到终点时停表。

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进“1”。

注意事项:受测者不得抢跑、串道。

2、30秒跳绳
场地器材:平坦、干净的场地,秒表,发令哨,跳绳(木把线绳)。

测验方法:受测者将跳绳的长短调至适宜程度,听到开
始信号后快速跳绳,测验员开始计数,受测者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跳绳。

成绩记录:记录受测者30秒内跳绳的次数。

注意事项:跳坏不计。

如有跳坏,可继续跳。

3、25米×4往返跑
场地器材:地面平整、线路清晰的25米直线跑道若干条,道宽2—2.5米,起跑线前0.5米和24.5米处各竖一标杆(杆高1.2米以上,竖于跑道正中),秒表,发令旗或发令哨。

测验方法:受测者以站立式准备,听到或看到开始信号后起跑,测验员开始计时,受测者按逆时针方向绕杆往返跑两次,躯干到终点时停表。

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进“1”。

注意事项:受测者绕杆时不得碰杆或扶杆,不得抢跑、串道。

(二)二类测验项目
1、300米、400米、800米、1000米跑
场地器材:标准田径场或地面平整、线路清晰的跑道(丈量准确长度),秒表,发令旗或发令哨。

测验方法:受测者五人左右一组(不得少于两人),以站立式准备,听到或看到开始信号后起跑,测验员开始计时,受测者躯干到终点时停表。

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300米、400米跑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进“1”;800米、1000米、1500米跑取整数,非“0”进“1”。

注意事项:受测者跑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止,应通过慢
跑或走动进行调整。

2、50米×8、50米×6往返跑
场地器材:地面平整、线路清晰的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道宽2—2.5米,起跑线前0.5米和49.5米处各竖一标杆(杆高1.2米以上,竖于跑道正中),秒表,发令旗或发令哨。

测验方法:受测者以站立式准备,听到或看到开始信号后起跑,测验员开始计时,50米×8往返跑按逆时针方向绕杆往返跑四次,50米×6往返跑按逆时针方向绕杆往返跑三次,受测者躯干到终点时停表。

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进“1”。

注意事项:受测者绕杆时不得碰杆或扶杆,不得抢跑、串道。

3、3000米快走
场地器材:标准田径场或地面平整、线路清晰的跑道(丈量准确长度),秒表,号码布,发令旗或发令哨。

测验方法:受测者佩戴号码布,15人左右一组(不得少于5人),听到或看到开始信号后大步快走,测验员开始计时,受测者躯干到终点时停表。

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取整数,非“0”进“1”。

注意事项:受测者快走时双脚不得同时离地,不得有跑的动作。

(三)三类测验项目
1、掷实心球
场地器材:20米长的平地一块(在投掷区划一条投掷线),实心球(1千克),量程在30米以上的皮尺。

测验方法:受测者两脚平行或前后站在投掷线后,面对出球方向,膝关节微屈,双手持实心球举过头顶,用力将球投出。

每人投掷三次。

成绩记录:丈量投掷线后沿至实心球着地点后沿之间的垂直距离,以米为单位,四舍五入取一位小数,取最好成绩。

注意事项:受测者投掷时不得助跑,投掷后脚不得越线。

2、1分钟仰卧起坐
场地器材:垫子,秒表。

测验方法:受测者仰卧于垫子上,两腿稍分开,屈膝成直角,双手交叉贴于脑后,一人压住受测者两脚,测验员发出开始信号并计时,受测者以双肘触及或超过两膝为完成一次,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验。

成绩记录:记录受测者1分钟完成的次数。

注意事项:受测者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动作不符合要求时不计数。

3、1分钟仰卧举腿
场地器材:垫子,秒表,50厘米高双柱标杆(两柱皮筋相连,置于垫侧)。

测验方法:受测者仰卧于垫子上,两腿并拢伸直,两臂置于身体两侧,测验员发出开始信号并计时,受测者做收腹、直抬腿动作,两腿碰到皮筋后还原成开始姿势为完成一次,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验。

成绩记录:记录受测者1分钟完成的次数。

注意事项:受测者动作不符合要求时不计数。

4、俯卧撑
场地器材:平坦地面或垫子。

测验方法:受测者双臂伸直、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撑地
(垫),手指向前,躯干、两腿伸直,当听到测验员发出开始信号后,受测者屈臂使身体平直下降至肩与肘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将身体平直撑起,恢复到开始姿势为完成一次,测验员同时报数,不能持续时停止测验。

成绩记录:以次为单位。

注意事项:如受测者身体未保持平直或身体未下降至肩与肘处在同一水平面,该次不计数。

5、引体向上
场地器材:单杠。

测验方法:受测者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呈直臂悬垂,身体静止,当听到测验员发出开始信号后,受测者两臂用力引体,向上拉到下颏超过单杠上缘为完成一次,测验员同时报数,受测者引体间隔超过10秒钟停止测验。

成绩记录:以次为单位。

注意事项:受测者向上引体时身体不得有附加动作。

6、立定跳远
场地器材:沙坑(沙面与地面齐平,起跳线至沙坑不少于30厘米),皮尺。

测验方法:受测者两脚自然分开站在起跳线后,原地两脚同时起跳,每人跳三次。

成绩记录:丈量起跳线后沿至受测者身体最近着地点的垂直距离,以厘米为单位,四舍五入取整数,取最好成绩。

注意事项:受测者起跳前不得有垫步动作。

(四)四类测验项目
1、曲线托球跑
场地器材:在一块平坦地面上画一条长12米的直线,平均分成3段,以每段长度为直径画三个相切圆,秒表,发
令旗或发令哨,乒乓球拍,网球。

测验方法:受测者手握乒乓球拍,拍上放一个网球,站在起点线后,听到或看到开始信号后,受测者依次沿圆弧进行“S”形往返跑动,测验员开始计时,受测者躯干回到起点时停表。

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进“1”。

注意事项:受测者不能将球拍依靠身体或用手护球,途中掉球,需捡起再跑,如球远离测验场地,需重新测验。

2、绕杆跑
场地器材:在一块平坦地面上画一条长15米的直线,5根标杆(杆高1.2米以上,从起跑线开始,每隔三米插一根,起点不插),秒表,发令旗或发令哨。

测验方法:受测者以站立式准备,听到或看到开始信号后起跑,测验员开始计时,受测者绕杆跑,绕过最后一个杆后再折返绕杆跑回,躯干回到起点时停表。

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进“1”。

注意事项:跑动中必须依次绕过每根标杆。

3、十字象限跳
场地器材:在一块平坦地面上画两条长1米、相互垂直交叉的直线(将地面分为4个象限,并标示数字),秒表,发令旗或发令哨。

测验方法:受测者双脚并拢立于象限1中,听到或看到开始信号后,按照1→2→3→4→1的顺序跳跃,测验员开始计时,循环10次停表。

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
进“1”。

注意事项:受测者双脚要同时起跳、同时落地,每完成一次循环,测验员报次数。

(五)五类测验项目
坐位体前屈
场地器材:坐位体前屈测试计。

测试方法:受测者坐在地上,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板,脚跟并拢,脚尖自然分开,上体前屈,用双手中指指尖推动游标平滑前进,直到不能推动为止,测试两次。

成绩记录:以厘米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取最好成绩。

注意事项:受测者应匀速向前推动游标,两脚不得弯曲,不得突然发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