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明细表
(完整版)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排序、编目(上)(内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排序)一、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依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十大类内容的原则划分如下:第一类履历材料:干部履历表(书)、简历表,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各类人员登记表;个人简历材料;更改姓名的材料(报告与批件)。
说明:1.学生就读期间填写的反映其本人经历的登记表放第一类,而中学、大学报考登记形与成绩单和毕业生登记表共同构成一整套学历材料,放第四类。
2.反映党、团员一般经历的登记表或简历表放第一类,而在整党或重新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党、团员登记表,则放第六类。
3.干部履历鉴定书(表)或履历表、简历表有鉴定的,以履历为主的放第一类,以鉴定为主的放第三类。
4.可以确认干部参加工作时间的登记表(如应征入伍登记表、兵役登记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登记表等材料),归第九类。
5.没有实际内容的表格(如待业人员登记表等材料),不归档。
如确有保存价值的(如工会会员登记表),可放第十类。
第二类自传材料:是由本人撰写的叙述自己经历、思想变化过程、社会关系等情况的材料,包括自传、干部自传以及其他自传性质和以自传为主的材料。
说明:1.有的干部没有写过自传,可将含有自传内容较多的入党申请书放第二类,并在干部档案目录中标明“代自传”。
2.组织上要求干部本人交待的有关本人经历、家庭情况或社会关系等材料,凡有专题调查报告、调查材料及结论性意见的材料,应合并一起放第五类。
3.一般性的科技干部业务自传、技术自传,不归档。
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以鉴定(含自我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干部表现情况材料,作为干部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表,离任审计材料等。
说明:1.含有成绩(或有“同意毕业”、“准予毕业”意见)的毕业生鉴定表放第四类。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整理分类明细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整理分类明细第一类履历材料应归档材料:1、干部履历表(书),简历表,干部、工作人员、老师、医务人员、职工、学员、学生(初、高中学生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等)、军人等登记表;2、属简历表性质的各种登记表;3、更改姓名的材料。
材料排序:应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第二类自传材料应归档材料:1、干部本人历次所写的自传;2、干部革命历史活动简历材料;3、入党(团)申请书中能分开的自传内容材料;4、有关自传内容的其它材料。
材料排序:应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第三类鉴定(含自我鉴定)考察、考核材料应归档材料:3-1鉴定3-2考察3-3考核1、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2、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性的干部表现情况材料;3、作为干部调动依据及平时对干部的考察了解形成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4、年度考核登记表,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5、公务员年度考核登记表;6、干部、职工、学生毕业生、学员、军人等各种鉴定材料(包括工作、劳动的鉴定材料);7、党团员鉴定表;8、本人历次所写的属鉴定性质的材料;9、后备干部登记表;10、参加公务员考试登记表;11、干部任职后公示期间的材料。
材料排序:应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第四类学历、学位、学绩、培训和专业技术情况的材料应归档材料:1、报考高等院校学生登记表、审查表、毕业登记表、学习(培训结业)成绩表(单)、记分册(初中、高中、技校、干部速成中学、干部业余补习学校等),学历证明、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2、中央党校培训班学习小结材料;3、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专业技术职务考绩材料、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审批表,套改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审批表;4、干部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重大影响论文(如获奖或全国报刊发表的)等目录(该材料应由有关部门配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分别摘录,并说明原件出处和形成日期,加盖组织公章后,才能归入本类);5、由组织上调查形成的纯属学历、技术专长、业务能力和贡献等内容的各种专业人员“登记表”、“调查表”、“审查表”;6、认定干部文化程度呈报(审批)表。
干部档案材料分类及排列顺序一览表

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XXX年不能省略。按时间顺序排序。
1、任副处级以上职务的,须有干部任前考察(或表现情况)材料。其中,1997年以来的干部考察材料须有形成材料的单位(或考察人)和时间;
干部任免审批表及其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归第九类;
干部档案材料分类及排列顺序一览表
类别
材料分类
排列顺序
目录填写
备注
职务变动表的前面
干部职务变动登记表
排在目录后面
第一类履历材料
履历表和属于履历性质的登记表等材料:知青、教师、职工、军人、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书)。
目录按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
按每份材料逐件填写。要写明年、月、日及页数,XXX年不能省略。按时间顺序排序。
1、
2、
1、学历学位材料
(1)、大学本专科学历学位:1977年以前入学的,须有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或高校选拔学生登记表;1977年以后入学的,须有高校毕业生学习成绩表、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士学位的材料;
(2)、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须有报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研究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参加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的,还须有专家推荐表;
2、科研工作及个人表现评定材料,业务考绩材料;创造发明、科研成果鉴定材料,著作、译著和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目录。
(四)、培训材料:为期两个月以上的学员培训(学习、进修)登记表、考核登记表、结业登记(鉴定)表等材料。
1、干部进修登记表、岗位培训登记表、党校培训登记表;
目录填写为二级分类方法:
1、学历学位材料;
4、确定和更改干部的姓名报告及批件;确定和更改干部的民族、年龄、国籍、入党、入团和参加工作时间的组织审查结论以及所依据的主要证明材料;更改参加工作时间批复、报告及证明;
最新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排序说明一览表资料

类序号按6-1、6-2、6-3等,页码按1、2、3等编写。
类序号写在每份材料首页的右上角,页码写在每页材料的右下角。
七、奖励材料
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等予以表彰、嘉奖、记功和授予荣誉称号的审批(呈报)表,先进人物登记(推荐、审批)表,先进事迹材料;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材料;撤销奖励的有关材料等。
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由远到近排列。
类序号按4-1-1、4-1-2写在每份材料首页的右上角,页码写在每页材料的右下角。需用复制件归档的,须在复制件上注明材料出处、复制时间,审核人(复制人)要签名,并加盖材料出具单位或干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印章(下同)。
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由远到近排列。
类序号按2-1、2-2、2-3等,页码按1、2、3等编写。
三、鉴定、考核材料
年度考核登记表;除归入四类、六类、九类以外的考察(鉴定)材料、表现材料;定期考核材料;援藏、援疆、挂职锻炼等考核(鉴定)材料;后备干部登记表(提拔使用后归档);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等材料。
4-2专业技术职务材料:职(执)业(任职)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或职(执)业(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等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申(呈)报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等材料。
类序号按4-2-1、4-2-2、4-2-3等,页码按1、2、3等编写。
4-3科研学术材料:当选为中科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通知;遴选博士生导师简况表,博士后申请表,博士后工作期满登记表;被县处级以上单位评选为专业拔尖人才的材料;科研工作及个人表现评定材料,业务考绩材料;创造发明,科研成果鉴定材料,著作、译著和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目录。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整理分类一览表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整理分类一览表1. 个人基本信息档案该档案包含干部的个人基本信息,主要内容包括:-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籍贯- 学历- 政治面貌- 参加工作时间- 入党时间- 职务变动情况- 职称评定情况2. 工作经历档案该档案记录干部的工作经历,包括:- 不同单位的任职情况及担任职务- 从事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成绩- 任职时间及任期- 曾获得的荣誉或奖励- 职务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条件3. 个人发展培训档案该档案记录干部的个人发展及培训情况,包括:- 参加的培训项目及培训机构- 培训的内容、对象和时间- 培训的效果、证书及成绩- 进修、研究、留学的情况4. 绩效考核档案该档案记录干部的绩效考核情况,包括:- 年度绩效评定结果- 绩效考核标准及评价指标- 绩效考核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绩效考核意见及评价等级5. 薪酬福利档案该档案记录干部的薪酬福利情况,包括:- 薪资等级及调整情况- 岗位津贴、补贴和奖金- 社会保险及公积金缴纳情况- 福利待遇和奖励6. 评优评先档案该档案记录干部的评优评先情况,包括:- 优秀人才评选情况- 先进工作者评选情况- 先进团队评选情况- 先进个人评选情况- 先进事迹、表彰和奖励等材料7. 学术论文著作档案该档案记录干部的学术论文著作情况,包括:- 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及著作- 学术成果的影响因子和被引用情况- 科研项目及科研经费的获取以上是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整理分类一览表的主要内容,通过按照这些分类整理干部档案,可以更加方便地管理和查找相关材料。
希望本文档能对干部人事部门的工作有所帮助。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整理分类明细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整理分类明细一、第一类履历材料主要有《干部履历表》和干部简历等材料。
(一)干部、工人、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各类人员的履历表(书)、登记表、简历表;(二)个人参加革命活动简历的材料,如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简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简历;(三)其他由本人填写反映个人经历情况的各种表格。
二、第二类自传和思想类材料主要有自传、参加党的重大教育活动情况和重要党性分析、重要思想汇报等材料。
(一)干部本人历次所写的自传;(二)带有自传的履历或简历表;(三)入党(团)申请书中能分开的自传内容材料;(四)带有自传内容的其它材料。
三、第三类考核鉴定类材料主要有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任(聘)期考核,工作鉴定,重大政治事件、突发事件和重大任务中的表现,援派、挂职锻炼考核鉴定,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评价意见等材料。
(一)个人鉴定,干部、党员、团员、学生等各类人员的鉴定材料;(二)以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材料,如定期考核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援藏、援疆、援青、挂职锻炼等考核材料;(三)在重大政治事件、突发事件和重大任务中的表现材料;(四)专项考核形成的重要材料;干部人才参加援派、挂职、扶贫和博士服务团等工作中形成的考核、鉴定材料;党委(党组)对下一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的综合评价意见等。
注意:自2015年档案专项审核工作起,“干部任免审批表及其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归到第九类”。
这里所谓“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是指由于干部职务任免而形成的考察或表现材料。
四、第四类学历学位、职称、学术、培训等材料主要有中学以来取得的学历学位,职业(任职)资格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当选院士,入选重大人才工程,发明创造、科研成果获奖、著作译注和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目录,政策、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培训和技能训练情况等材料。
第四类材料又分为四小类:4-1 学历学位材料4-2 专业技术职务材料4-3 科研学术材料4-4 培训材料(一)4-1学历学位材料1.学生登记表;高中毕业生登记表;中专毕业生登记表;学习鉴定表、学习考核表;2.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党校、军队院校报考登记表,入学考试各科成绩表,研究生推免生登记表,专家推荐表;3.学生(学员、学籍)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党校学历证明;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等参加出国(境)学习和中外合作办学学习的有关材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单位出具的国内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等。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参考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参考正本干部人事档案正本由历史地、全面地反映干部情况的材料构成,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档案正本材料分类如下:第一类履历材料第二类自传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第四类学历、评聘专业技术情况材料第五类政审材料第六类加入党团材料第七类奖励材料第八类处分材料第九类任免、工资、待遇审批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材料第十类其他供组织上参考材料第一类履历材料(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记载干部个人经历等基本情况的表格材料:1、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2、党员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3、土改、镇反、三反、肃反、社教运动工作队员登记表4、公安人员、军人、职员、工人、教师、学生、学员、行政工作人员登记表、简历表5、主要内容是干部简历的审查表、调查表、履历变化补充表6、干部个人革命活动简历材料7、申请更改姓名的材料(二)本类材料说明:1、本人填写的简历表、登记表、兼有组织鉴定等其他内容的,可按其主要内容、材料性质,确定归入第一类、第三类或其他类。
带有自传性质的归二类;2、部队转业干部档案中,凡《履历书》中履历、自传、鉴定、政历问题审查结论在一起的,需拆开装订,分别归一、二、三、五类等;3、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登记目录,要及时做好干部工作单位变化(职务任免应登记在《职务变动登记表》上)的登记工作。
第二类自传材料(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自传性质的材料:1、自传、干部自传2、其他带有自传性质的材料(二)本类材料说明:1、本人所写的叙述经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的自传性质的材料一般应归本类2、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对干部优缺点的评定材料和考核、考察材料:1、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性的干部表现情况材料(1)自我鉴定、个人鉴定(2)干部、职工、学生、学员鉴定(3)党员鉴定(1970年在整党建党阶段的“党员鉴定表”和非党干部的“干部鉴定表”不存档)、团员鉴定(4)毕业鉴定、结业鉴定(以此认定学历的放第四类)(5)劳动鉴定、工作调动鉴定(6)出国鉴定(7)社教工作人员鉴定表(8)专业人员工作鉴定意见(9)思想工作总结、工作小结、劳动思想小结后面附有自我鉴定、小组意见、支部意见、组织鉴定的,如一九五一年、一九五二年思想工作总结报告等(10)后备干登记表(职务提拔后放入三类,没有提拔的不存入本人档案)(11)年度考核表、领导干部年终总结报告表(12)学生品德鉴定表(有成绩)以鉴定为主(13)挂职干部鉴定表(14)专家情况鉴定表(15)学生社会实践表(有鉴定意见)(16)离任审计材料(有鉴定意见)2、考核、考察材料(1)作为干部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2)干部考核登记表(3)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二)本类材料说明:1、归档的考察、考核材料,需经组织上审定盖章,草稿不归档;2、从本人档案中摘录的优缺点不归档,班组、科室搞的月考核材料不归档;3、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整理分类明细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整理分类明细一、第一类履历材料主要有《干部履历表》与干部简历等材料。
(一)干部、工人、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各类人员的履历表(书)、登记表、简历表;(二)个人参加革命活动简历的材料,如中央与地方各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简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简历;(三)其她由本人填写反映个人经历情况的各种表格。
二、第二类自传与思想类材料主要有自传、参加党的重大教育活动情况与重要党性分析、重要思想汇报等材料。
(一)干部本人历次所写的自传;(二)带有自传的履历或简历表;(三)入党(团)申请书中能分开的自传内容材料;(四)带有自传内容的其它材料。
三、第三类考核鉴定类材料主要有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任(聘)期考核,工作鉴定,重大政治事件、突发事件与重大任务中的表现,援派、挂职锻炼考核鉴定,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评价意见等材料。
(一)个人鉴定,干部、党员、团员、学生等各类人员的鉴定材料;(二)以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材料,如定期考核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援藏、援疆、援青、挂职锻炼等考核材料;(三)在重大政治事件、突发事件与重大任务中的表现材料;(四)专项考核形成的重要材料;干部人才参加援派、挂职、扶贫与博士服务团等工作中形成的考核、鉴定材料;党委(党组)对下一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的综合评价意见等。
注意:自2015年档案专项审核工作起,“干部任免审批表及其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归到第九类”。
这里所谓“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就是指由于干部职务任免而形成的考察或表现材料。
四、第四类学历学位、职称、学术、培训等材料主要有中学以来取得的学历学位,职业(任职)资格与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当选院士,入选重大人才工程,发明创造、科研成果获奖、著作译注与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目录,政策、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培训与技能训练情况等材料。
第四类材料又分为四小类:4-1 学历学位材料4-2 专业技术职务材料4-3 科研学术材料4-4 培训材料(一)4-1学历学位材料1、学生登记表;高中毕业生登记表;中专毕业生登记表;学习鉴定表、学习考核表;2、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党校、军队院校报考登记表,入学考试各科成绩表,研究生推免生登记表,专家推荐表;3、学生(学员、学籍)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党校学历证明;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等参加出国(境)学习与中外合作办学学习的有关材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单位出具的国内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类履历材料履历材料指以反映干部本人自然情况、经历、家庭和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为主要内容的材料。
1.干部履历表(书),简历表,以及干部、工作人员、教师、职工、军人等各类登记表;2.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运动员、员工、知青等各类人员登记表(卡),个人简历材料(入党、入团申请书中所附的个人简历和家庭情况等材料除外)的材料;3.属于履历表性质的各种登记表(团员登记表);4.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简历,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委员简历;5.个人参加革命活动简历的材料。
6.上述材料中,若有审批机关签署录用或任免意见并盖章的,按其用途归入九类;注:本类按材料形成时间顺序排序;例:干部履历表、干部简历表、个人简历、职工登记表、红卫兵登记表、职工登记表、军人登记表、教职工登记表等。
第二类自传材料自传材料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包括包括自传和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1.自传;2.带有自传内容的材料。
注:本类按材料形成时间顺序排列。
例:个人自传、学习自传、入党自传、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等。
第三类鉴定、考核材料指干部工作、学习、劳动一个时期或工作调动以及参加临时工作结束后,组织上作出的关于本人优、缺点的结论或在个人写就的自我总结、鉴定等所作的评语;1.以鉴定材料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的登记表;2.干部、党员、团员、学生、等各类人员的鉴定材料;3.毕业、结业、出国、出境、调动、疗养、劳动鉴定及其他一些鉴定性的材料;4.考核登记表、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5.无问题的离任审计材料;6.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7.以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其他材料;8.以思想政治、工作表现为主的鉴定;9.推荐入学、参军、招工、转干等的群众评议记录;10.离任审计考核工作形成的结论性材料;11.以反映干部学历或学习成绩为主的学生毕业鉴定、学员鉴定、学习鉴定、结业鉴定等综合性鉴定注:本类材料排序,应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例:个人鉴定、自我鉴定、挂职锻炼考核表、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表、公务员年度考核表、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表、学生学年评1定表、学年鉴定表、学生军训考核(鉴定)表、中学生社会实践登记表、中共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毕业学员考核表、干部离任审计报告、学生在校期间鉴定材料、组织鉴定、个人鉴定、群众评议、学习鉴定、出国鉴定、现实表现、干部鉴定、工作鉴定、劳动鉴定、社教鉴定以及组织上正式出具的鉴定性的干部表现材料等;第四类学历学位、积称、学术、培训材料主要指在普通高校、成教机构、党校、军队院校学习、培训、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材料,此类分为四小类:4-1 学历学位材料1.初中、高中、中专学籍材料;2.报考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研究生)登记表(或招生报考登记表)、学生(学员)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选拔学生(学员)登记表、审查表、保送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等;3.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材料;4.选拔留学生审批表、登记表、学习成绩表、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出具的学历学位材料、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书等;5.各省(市)、中央党校已授予学历的学习材料。
6.干部文化补习登记表;7.教育部门或学校出具的学历(力)证明;8.学历学位审核登记表;2例:初(高)中毕业生登记表、考试考查成绩表、记分册、选拔(送)学生登记表、保送生登记表、高校学生登记表、毕业论文答辩评议书、高校毕业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授予学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高考报名表(志愿表)、报考攻读硕(博)士研究生登记表、硕(博)士研究生登记表、研究生学习成绩表、专家推荐书、硕(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情况表、学术论文评议表、答辩情况登记表、授予硕(博)士学位决定、硕(博)士毕业证书、硕(博)士学位证书、各省委党校学员登记表、学历证明、毕业登记表、毕业证书、学位审批材料、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登记表(考核表)、党性锻炼小结、国外学历学位通知书(成绩表)、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国家统考科目成绩合格证书、同等学力申请硕(博)士学位课程进修成绩表、教育部颁发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等材料;4-2 专业技术职务材料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申请表,聘任、套改、晋升、解聘专业技术职务(称)的审批表、登记表,聘任期满考核审批表(有续聘内容的);2.会计师、经济师等相关的资格证书;3.专业技术职务考绩材料;4.套改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审批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材料;5.教师资格证(过渡)审批表;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申报表、聘任表)、专业技术任职期满考核表、会计师(工程师、经济师等)资格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过渡审批表、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表、业务报告、同行专家评议(此项为评聘专业技术时用)、硕(博)士生导师申请表。
34-3 科研学术材料1.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及有重大影响论文(如获奖或全国报刊发表的)等目录;2.博士后申请表、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登记表等相关的博士后材料;3.被评为名誉教授、院士等相关材料。
例:博士后申请表、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审批表、拔尖人才审批表、论文成果奖、论文(著作)目录、当选为院士通知书、被聘为名誉教授的聘书、学术理事会聘书、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国家级人选通知书以及各项与学术水平、科研成果相关材料;4-4 培训材料1.学员学习(培训)考核登记表、干部进修登记表、培训证明等;2.各类高校、科研机构研究生班课程进修相关材料(如社会科学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3.各党校进修班等未承认学历的学习材料。
例:普及法律知识成绩表、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班课程进修登记表、毕业证书、成绩表,提升各种外语水平培训表、各级领导在党校(干部学院)的培训材料、各省委党校研究生班课程进修成绩表(登记表、毕业登记表、毕业证书)、一年制干部中青班学习材料、国外进修(培训)材料等各种短期培训或不被承认学历的学习材料。
注:本类材料排序,应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未授予学位的学习材料(大专及以下学历、党校除外)都应放到第四小类,同一学习时期的材料要放到相同的小类。
4第五类政历类主要指有关政治、历史和家庭成员,社会关系情况的材料:1.有关本人历史上重要政治问题的审查材料;2.党籍、党龄、国籍、确定更改参加工作时间的审查材料;3.更改或认定姓名、民族、籍贯、国籍、出生日期、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等材料;4.干部审查和干部基本情况更改形成的材料;5.带有组织上政治历史审查意见的登记表、调查表、审批表;6.有关政治历史情况的个人交待材料和复议审查材料;7.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证明材料;8. 有关工龄的认定材料;9.入伍时间批注和证明材料;10、初次出国人员审查表;11、报考高校(硕士、博士)政审表;例:高校聘用工作人员政审表、初次出国人员审查表、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证明、各直系亲属的证明材料、报考攻读硕(博)士学位研究生政治审查表、政审表、中学毕业生政治审查表、关于工龄(参加工作时间)问题的申请(批复)、更改出生日期申请书(批复)等相关材料。
注:本类材料排序按材料的主次,如批复、结论、报告主要证明材料、检举材料、本人检查交待或主要申诉材料。
•特别注意:“三龄一历”材料(年龄、党龄、工龄和学历学位)–党籍、党龄、国籍、确定更改参加工作时间的审查材料–更改民族、出生年月、家庭出身、本人成份的审查材料–更改姓名、籍贯的材料5–有关工龄的认定材料–入伍时间批注和证明材料•政历类–初次出国人员审查表–报考高校(硕士、博士)政审表–带有组织上政治历史审查意见的登记表、调查表、审批表–有关本人历史上重要政治问题的审查材料–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证明材料–有关政治历史情况的个人交待材料和复议审查材料“三龄一历”认定标准6第六类党团材料主要指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入团志愿书、入团申请书、退团登记表、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书、非党积极分子登记表、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党员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审批意见及所依据的材料、党员重新、暂缓登记表、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或经有关党委批准,注明取消预党员资格的入党志愿书(在目录上注明已取消预备党员资格)、认定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主要事实依据材料和组织审批材料、退党材料加入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农工民主党、民革、民盟、致公党)的相关材料等;注:本类材料排序,应将入团、入党、入民主党派材料分别排列,志愿书放在各自材料前面,其他材料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即入团志愿书、申请书、退团材料;入党志愿书、申请书、转正报告;入民主党派材料。
第七类奖励材料主要指各种先进人物登记表、先进模范事迹、嘉奖、通报表扬材料等1. 创造发明奖励材料;2.各种业务奖励材料(中青年优秀专家呈报表、青年科学家候选人推荐书等);3.正式命名授予的英雄、模范、先进工作者等各种称号的登记表(审批表),事迹材料,通报表扬、嘉奖和申请授予勋章、奖章报告表;74.不纳入工资档次的科研津贴审批表;5.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登记表6.一次性领取的高级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材料和管理人员突出贡献津贴表;注:本类材料排序,应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例:国家(省部级、地级等)科技进步(成果)奖、三好学生登记表(审批表)、优秀班干部登记表(审批表)、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优秀党员登记表、优秀公务员登记表、荣誉证书、享受国家特殊津贴证书、立功嘉奖、嘉奖令、科研成果奖、优秀工作人员登记表等相关奖励材料。
第八类处分材料主要指违犯党纪、国法等材料:1.纪检、监察、公安、检察院、法院和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理个人违纪违法案件中形成的有关材料;2. 处理处分决定、上级批复、查证核实报告、本人检查及对处分的意见;3. 免予处分的处理意见及个人检查;4. 确属错误,组织上未给予处分的,本人对错误的认识或检查;5.通报批评材料;6.撤销处分材料;7.甄别复查、报告决定、上级批复及本人意见和申诉材料;8、公安机关针对个人的治安管理处罚书;9、法院刑事判决书;10、涉及本人的处罚性民事判决书等材料。
811、对因审计考核发现问题而受到处分的,与处分材料成套,归入八类;注:本类材料排序按材料的主次,如批复、决定或结论报告,本人检查交待或主要申诉材料。
例:关于对某人行政警告处分的决定、关于对某人撤销处分的通告、法院判决书、撤销判决书的通知、劳动教养审批表等。
第九类工资任免类主要指工资、任免、出国等方面的材料;9-1 工资1.工资变动登记表、工资套改表;2.见习期、试用期、定级、晋级、升级等各种工资变动审批表、登记表;3.退休人员审批表和领取补助金审批表;4.延长退休年龄的专家审批表。
例:工资变动登记表、工资套改表、见习期工作人员工资表、转正定级审批表、徒工转正审批表、工资变动(异动)登记表、调整工资标准、正常升级人员工资审批表等相关工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