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易混术语总结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诗歌鉴赏是语文试卷中一道必考题,很多学生都在这道题上栽过跟头,但是诗歌鉴赏也不是特别难的题,应对它,也是有方法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诗歌鉴赏答题技巧1一、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鉴赏诗歌的形象(一)人物形象设问方式:1、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2、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方法点拨: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信息;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拨高。

在此基础上明确出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应答步骤:1、性格+身份2、分条列举出性格而后点明身份。

答题示例: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答:塑造了一个在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请赏析这首诗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类答题技巧汇总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类答题技巧汇总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类答题技巧汇总(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4.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点?(二)分析思路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表达技巧(艺术技巧)】1.诗歌表达方式:抒情、描写、记叙、议论2.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3.描写方法:(1)景物描写方法:A.描写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时间空间变化B.色彩运用:明暗对比、色彩对比C.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D.衬托渲染E.白描、工笔细节描F.修辞:比喻、夸张、拟人等G.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2)人物描写方法:(1)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肖像/神态描写、)、细节描写(2)侧面描写(3)正侧结合4.表现手法:衬托(烘托、反衬)、对比、象征、渲染、赋(铺叙)比兴、用典、以小见大、抑扬结合(先抑后扬、先扬后抑)、虚实结合、对写法(即对面落笔)、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怀古讽今,卒章显志等5.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顶真、谐音、互文、反语、通感、排比、反复等。

6.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过渡、铺垫、伏笔、悬念等。

(三)答题步骤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例题1: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案:(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古典诗歌鉴赏1. 唐诗宋词元曲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唐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代表作品如《登鹳雀楼》、《送元二使安西》、《忆江南》。

- 宋词: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作品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

- 元曲:元杂剧和元散曲,代表作品如《西华山》、《蝴蝶梦》。

2. 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比喻手法- 唐诗的意象: 如“烟波江上使人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宋词的意象: 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茶杯盈满香泛泛,看指尖生白月圆”。

- 古典诗歌的比喻手法: 如“花前失却消息,天外月孤明”、“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3. 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唐诗:以清新含蓄、咏怀忧愁为主要特色,表达心境、抒发情感。

- 宋词:以空灵浪漫、婉约柔情为主要特色,抒发爱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 元曲:戏剧性强,情感表达直接、豪放,兼具唐诗和宋词的特点。

4. 古典诗歌的韵律、格律、韵脚- 韵律:指诗句中的声调、音长、重音等读法,使整首诗的朗朗上口。

- 格律:唐诗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宋词的词牌,元曲的五律、七律、八行双调等,是规定诗歌的韵律长度和节奏。

- 韵脚:诗句末尾的音节,如仄韵和平韵。

二、现代诗歌鉴赏1. 新诗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新诗:自由诗、意象诗、写景诗,代表作品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2. 现代诗歌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的特点: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诗人对时代、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与反思。

- 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的运用、语言的简洁明快、意境的抒发和节奏的变化等。

3. 新诗派别及代表诗人- 流派:白话诗派、新感觉派、新月派、壁报诗派等。

- 代表诗人:郭沫若、毛泽东、艾青等。

4. 现代诗歌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 现代诗歌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生活、社会问题和思想状况,与现实主义文学有紧密的联系。

七类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易混术语解析,打印收藏!

七类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易混术语解析,打印收藏!

七类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易混术语解析,打印收藏!在高考语文的诗歌鉴赏题中,经常会出现相对近似的一些易混术语问题,如果没有搞清楚他们真正的含义,就很容易答错。

一、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三大类。

1、广义的“表现手法”相当于“写作技巧”、“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等。

包括抒情方式、狭义的表现手法、修辞技巧以及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又称艺术手法、表现方法。

主要针对诗词整体效果而言的,大致可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两大类。

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欲扬先抑、以小见大、乐景写哀、主客移位等。

常见的描写手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有铺陈、渲染、白描、工笔、细节、动静、虚实等,侧面描写有联想、想象、比兴、象征、烘托、反衬、对比等。

表现手法是高考中频频考查的内容,也是今后命题考察的重点。

2、“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

3、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是用以增强诗歌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一般着眼于宏观;修辞手法则是增强诗歌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是加强对句子的修饰,一般考虑的是微观。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

比如,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但它如果间隔使用,对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就非常明显,也可视为表现手法;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如果一首诗整篇都用了拟人,它也可以说是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等等。

二、烘托、衬托和对比1、烘托:描写甲事物时,不直接从甲事物入手,而是通过描写与之相关联的另外一些事物,来达到描写甲事物的目的。

江苏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和答题技巧

江苏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和答题技巧

江苏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和答题技巧一、诗歌鉴赏1.1 诗歌的基本要素在进行诗歌鉴赏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诗歌的基本要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作品。

•韵律、格律:诗歌是用韵律和格律构成的,通过对诗歌中的韵律和格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意象:诗歌是通过意象的表达来传达情感和思想的。

诗歌中的各种意象可以通过对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分析来解读。

•节奏:诗歌的节奏感是诗歌独特的韵律感。

通过分析诗歌的节奏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中情感的起伏和变化。

1.2 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在进行诗歌鉴赏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作品。

•整体把握:首先要对整首诗进行整体把握,理解诗歌的整体意义和表达的情感。

可以通过读诗出诗歌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重点突出:鉴赏诗歌时,要注意突出诗中的重点,例如重要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通过突出重点来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意义。

•注重细节:特别是一些细节的描写,通过细致入微的品读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还可以关注一些字词和词语的用法和含义,帮助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对比分析:可以将所阅读的诗歌与其他相关的诗歌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发现诗歌中的特点和丰富的意义。

二、答题技巧2.1 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高考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

•仔细阅读:在阅读理解题中,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和情境。

只有充分理解题意,才能更好地抓住重点、迅速找到答案。

•注意细节: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文章中的细节信息,这些细节信息可能与问题的答案直接相关。

特别要注意关键词、数字、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答案出处:在阅读理解题中,有时候需要根据文章中的线索找出答案的出处。

可以通过标记关键内容,例如划线、圈出,以便在回答问题时能够迅速定位。

2.2 完形填空题完形填空题是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意义的理解和对语言表达的灵活运用。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诗歌鉴赏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诗歌鉴赏诗歌鉴赏:(14-15题,11分,力争6分以上)[约10分钟]1.强调四看(看题目、看诗歌、看注释、看要求)到位。

2.整体把握类别与抒情基调。

诗歌类别有山水田园、边塞、怀古咏史、写景抒情等;抒情基调有哀婉悲伤、激昂愉悦、痛苦、快乐、离恨愁绪等,风格可参照书上的概括。

3.注重表达方式和技巧:(1)古诗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用典、顶真、通感(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3)表现手法有:描写技巧:渲染与烘托、衬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多角度描写等。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即事抒情、用典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等。

文艺表现方法:赋、比、兴;铺陈描写、用典、象征联想等。

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抑扬变化、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4.按照要求分析或归纳。

表达要运用术语,答题要谨记“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要结合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考虑,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步骤,语言要简炼通顺。

5.重点复习唐诗、宋词和元曲,弄清相关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

6.古典诗词鉴赏之规范答题:(1)先观点后理由;(2)先总后分式;(3)分点作答式。

7.答题的一般格式可简化如下:(1)形象:身份+性格(+情感/塑造形象的意义)(先定性分析,再定量组合);(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运用什么手法+抓住哪些意象+营造怎样意境(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抒发什么情感;(5)品味关键词句:释义+还原意境+运用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分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分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 (+塑造了什么形象)+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高中语文赏析古诗的答题技巧及常用术语

高中语文赏析古诗的答题技巧及常用术语

高中语文赏析古诗的答题技巧及常用术语高中语文赏析古诗的答题技巧及常用术语赏析古诗常用术语: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感情有: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按内容可分为咏物诗、咏物诗、羁旅诗、送别诗、咏古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闺怨诗、贬谪诗等。

咏物诗:一般先描写物,然后议论抒怀,寄托诗人的情怀志向。

常见写法:托物言志,象征,借物喻人。

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送别诗:表现离愁别绪,或留恋、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感情、有惆怅期望等,感情色彩比较惆怅悲凉,但也有乐观豁达的送别佳句。

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羁旅诗:主要表现旅人的旅途寂寞愁思与艰辛,以及在外漂泊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咏古诗:写景或叙事,融入诗人自己的感受及对于古人、事件的评论。

常用的写法是借古讽今,或曲折的表现自己对现实的关注。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杜牧《过华清宫》、杜牧《泊秦淮》、《赤壁怀古》;山水诗:主要通过山水景物的描绘,给读者展现大自然的美丽;或者作者对景物的赞美喜爱之情;寄情山水的悠闲自得;青春易逝的伤感等。

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抒情。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相生、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田园诗:主要描写农村田园风光或劳动场景。

一般富有生活情调,风格清新、自然、质朴。

主题一般表现田园的悠闲;表达对劳动人民的质朴感情;隐逸生活的情趣。

如孟浩然《过故人庄》边塞诗:常见表现奇特的边塞风光,悲壮的沙场征战,寂寞的军旅生活,凄楚的思念念家之情。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5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5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5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篇1)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谈能很好地表达出某种感情。

如: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对策小结:修辞方法及作用。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篇2)形式为内容服务,技巧为主旨表达。

不少鉴赏题由技巧切入,解题时须立足主旨,领悟情感,去赏析技巧运用的妙处。

但解题的前提是要学说行话,规范表达。

常见的表达技巧包括(1)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夸张、衬托(烘托和反衬)、对比、双关、互文、反复等。

(2)抒情方式,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3)表现方法,如:用典、象征、想象、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等。

例05年高考试题2题第一问,只有抓住作者客居邯郸,思念家人的主旨,才可赏析到三、四句的情真意切、形象传神。

诗的主旨是游子思家,诗的三、四两句,其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里人,而是换一种角度,把自己的思念转化成对方的思念,极写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样写,不仅回应了上文“抱膝灯前影伴身”,诗人坐了多久,想了多久,诗中一字未提,而是通过第三句作了暗示:“想得家中夜深坐”,不是说明诗人自己也已“坐”到深夜了吗?用这种翻进一层的艺术手法,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至于家中人“说着远行人”什么?未做进一步阐发,给读者又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精选篇3)诗歌形象指诗中所描写的意象、意境,也包括人物形象。

感受形象的方法是抓住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景的交融,从而理解其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易混术语总结语文诗歌鉴赏
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一直都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必考
题目,是语文高考中的一个重难点,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易混术语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易混术语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志”的区别
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

例如,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
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

(三)“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述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通感、比拟、夸张、对偶、用典、化用、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以声衬静、化静态为动态、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恬淡、闲适、欢乐、仰慕、赞美、欣赏、厌恶、激愤、愤慨、讽刺、批判、迷惘、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爱国、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揭示主题、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twt4`
⑶篇章结构: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点题等。

看了<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易混术语总结>的人还看了:
1.20XX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模板
2.高考诗歌鉴赏术语分类汇总
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总结
4.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20XX
5.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背知识点
6.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汇总
7.20XX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