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名建筑探密
上海外滩的著名景点简介

上海外滩的著名景点简介
外滩位于上海市区西部黄浦江畔,是黄浦江上游的一段,西起外白渡桥,东至杨树浦路,全长1.5公里,宽8米。
外滩原名外白渡桥、外滩湾和浦西湾边,始建于1907年,是上海最早的商业步行街。
外滩沿江是我国唯一的一条洋行建筑群,有一百多座国际、国内银行保险机构的分行总部和各国领事馆、国际组织驻沪机构的代表和各国驻华使馆及国际组织代表处。
外滩有许多各国风格建筑:法国式、西班牙式、哥特式、折衷主义等,这些建筑保存完好,是上海近代建筑的缩影。
外滩有一座高大的纪念碑,名为“自由钟”。
它是一座八面体镀金铜像,高达10米。
在它的背面刻有孙中山先生的一段话:“自由钟者,本原之初,文明之所由来也。
钟之所在,自由之所在也。
以其本原之初,文明之所由来也”。
这段话是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1月在上海演讲时说的。
自由钟高1.54米、重8吨半、铜质镀金、直径2.53米、重3.25吨(相当于当时一架飞机)。
—— 1 —1 —。
外滩著名建筑介绍

外滩著名建筑介绍
外滩是上海的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从码头坐船过去需要1个多小时。
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外滩全长约1公里,外滩上最著名的建筑就是黄浦江上最大的摩天轮——外滩三号摩天轮。
外滩三号摩天轮高1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天轮,它有四个轮子,每个轮子有18米长,重约8000吨。
在晚上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上海的夜景。
外滩三号摩天轮还是一个历史遗迹呢!以前,人们称这里为“新昌坊”,因为这一带是外国人居住比较多的地方。
在上海开埠以后,外国商人开始在这里修建一些近代建筑。
上世纪30年代末,中国国民党上海市政府打算将这一带开辟成公园,并于1932年动工修建,当时将这里叫做“新昌坊”。
后来随着上海逐渐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人们逐渐忘记了这一段历史。
到了1987年,上海市政府决定重新建造这个公园。
工程从当年开始动工到1994年竣工,耗资9000万元人民币。
—— 1 —1 —。
上海外滩特色文化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特色文化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是上海城市风貌的代表,这里汇聚了众多独具风格的建筑。
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也折射出上海百年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
金融大楼群:
外滩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一众金融行业的办公大楼,其中最著名的有淮海中路的华资大厦、永安百货大楼和永安大厦等。
这些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建筑恢宏壮观,彰显了上海浓厚的金融气息。
外白渡桥:
横跨黄浦江的外白渡桥是远近闻名的地标。
这座双层石拱桥融合了东方传统与西方建筑风格,桥面上的华丽浮雕饰件将其装点得精美非凡。
浦东发展银行大厦:
屹立在浦东陆家嘴金融区的浦发大厦是上海现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这栋69层的办公大楼设计大胆新颖,呈螺旋上升的弧形立面极富动感。
夜晚,大楼璀璨的灯光在江面上投射出迷人倒影。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独特的展品陈列和建筑外形吸引着众多游客。
巨型的柱廊式入口,宛若从古希腊建筑中穿越过来的遗韵。
镌刻在墙面上的众多图腾展现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
在外滩,各色文化遗产交相辉映,见证了这座城市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不断绽放新的活力。
徜徉于此,恍若穿梭于不同的时空,饱览百年沧桑留存的精神印记。
上海外滩探秘攻略

上海外滩探秘攻略上海外滩是中国最具国际化的滨江风景区之一,坐落在黄浦江畔,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浪漫的夜景闻名于世。
作为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外滩成为了上海的地标之一,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
本篇文章将为您提供一份上海外滩探秘攻略,帮助您深入了解外滩的魅力。
一、外滩简介上海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地带,东临黄浦江,西临黄浦区南京东路。
外滩从豫园大桥到金陵东路,全长1.5公里,是上海最重要的滨江景观之一。
这里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包括建于20世纪初的外滩洋楼,如中信大厦、和平饭店等。
此外,外滩还拥有迷人的夜景,夜晚的黄浦江畔,霓虹灯闪烁,美不胜收。
二、游览路线推荐1. 外滩观景台:在黄浦江畔漫步,欣赏着东方明珠电视塔、环球金融中心等现代化摩天大楼的壮丽景色。
站在外滩观景台,您可以俯瞰整个外滩景区的美景,感受上海的繁华和变迁。
2. 外滩十八景:沿着外滩一路向北,您将会看到一系列的景点,被称为外滩的“十八景”。
其中包括外滩公园、钟楼、海关大楼等,每一个景点都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值得一一探访。
3. 黄浦江游船:在外滩搭乘黄浦江游船,欣赏两岸的美景。
船行经过外滩上著名的建筑,让您能近距离欣赏到外滩的魅力。
三、品味上海美食在游览外滩之余,品味上海的美食也是一大亮点。
外滩周边有许多餐厅和小吃摊位,为您提供各式各样的美食选择。
例如,在南京东路步行街上,您可以品尝到正宗的上海小笼包和老字号的上海菜,满足您的味蕾。
四、购物体验外滩附近有许多商业购物中心,如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源和外滩18号,可以满足您购物的需求。
这里汇聚了各种国际知名品牌和时尚潮流,让您可以畅享购物的乐趣。
五、安全提示在外滩游玩时,我们需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人群拥挤时要保持警惕,注意保管好个人财物,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夜晚前来外滩欣赏夜景时,要注意自己的行走安全,尤其是在繁忙的人流中。
结语:上海外滩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滨江景区之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上海外滩古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古建筑介绍上海外滩是上海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风貌之一。
外滩的古建筑群是外滩的一大亮点,这些建筑物不仅是上海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上海外滩的古建筑。
外滩的古建筑群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洋行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金融时期”和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社会主义时期”。
“洋行时期”是外滩古建筑的开端,这个时期的建筑物主要是由外国洋行和商人所建。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物是黄浦江畔的外滩十大建筑之一的“外滩公共租界总理署大楼”,它是外滩最早的一座洋行建筑,建于1865年,是上海最早的石造建筑之一。
此外,还有“中国银行大楼”、“汇丰银行大楼”、“上海滩公共租界总医院”等建筑物。
“金融时期”是外滩古建筑的高峰期,这个时期的建筑物主要是由各大金融机构所建。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物是“外滩十大建筑”之一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它是外滩最高的建筑物,高达262米,是上海的地标之一。
此外,还有“中国银行大楼”、“中国人民银行大楼”、“中国保险大厦”等建筑物。
“社会主义时期”是外滩古建筑的最后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建筑物主要是由中国政府所建。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物是“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它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高达468米,是中国最高的电视塔。
此外,还有“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大厦”等建筑物。
总的来说,上海外滩的古建筑群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建筑物不仅是上海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的建筑风格各异,但都展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遗产。
上海外滩地标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地标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是上海的著名景点之一,拥有众多的地标建筑,其中一些建筑已经成为了上海的代表性标志。
以下是一些上海外滩的地标建筑:
1. 上海大厦(原名“外滩18号”):上海大厦是上海外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1929年,曾是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和上海市政府所在地。
如今,上海大厦已成为一个高档商业综合体,内部设有豪华酒店、购物中心、餐厅等。
2. 上海邮政博物馆:上海邮政博物馆位于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120号,是上海市唯一一座邮政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是外滩地区的一处文化遗产。
3. 上海银行大厦:上海银行大厦位于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128号,是一座现代化的高层建筑,高约228米,共有50层,是上海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4. 外滩1号大厦:外滩1号大厦位于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1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建于1923年,原为英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大楼。
现在,该建筑已成为一家高档酒店,内部设施豪华。
5. 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上海市的另一座标志性建筑,高约632米,共有119层,是中国第二高、世界第四高的建筑物。
除了以上几座建筑,上海外滩还有许多其他的标志性建筑,如上海海关大楼、和平饭店、中国银行大楼等,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值得游客前往参观。
外滩有哪些建筑

外滩有哪些建筑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之一,著名的滨江大道上拥有许多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不仅展示了历史的痕迹,也承载着城市发展的精神。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外滩上的几座知名建筑。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的是外滩的地标建筑——上海外滩大楼。
坐落在外滩一号的上海外滩大楼是一个俯瞰黄浦江和陆家嘴的高层建筑。
这栋建筑高约70多米,是外滩的象征之一。
上海外滩大楼建于1929年,是当时建筑风格的典范。
它以装饰艺术风格为主,外立面镶嵌着金色的装饰图案,给人一种华丽而又独特的感觉。
这座建筑不仅是上海市区的地标性建筑,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除了上海外滩大楼,外滩的建筑中还有许多具有历史价值和独特风格的建筑物。
其中之一就是著名的渔阳饭店。
渔阳饭店坐落在浦东南路,建于1934年,是一座具有西班牙复兴式风格的建筑。
建筑外立面使用了大量的彩色玻璃,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
渔阳饭店是外滩上少数保存完好的老建筑之一,在它的大厅里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氛围。
另一座值得一提的建筑是外滩十八号,也称为“江海大楼”。
它是上海最早的高层独立办公楼之一,目前已有近百年历史。
外滩十八号由两栋楼组成,外立面以仿古风格为主,给人一种沧桑而庄重的感觉。
这座建筑的设计既考虑了当地气候的特点,也充分展示了当时的建筑风格。
外滩十八号见证了上海的城市演变,是外滩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这些历史建筑,外滩还有一些现代化的建筑物,如金茂大厦和中信泰富广场。
金茂大厦是一座超高层建筑,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
建筑的两侧呈弧形,给人一种流线型的美感。
而中信泰富广场则是一座现代化的商业建筑,拥有许多名牌商店和高级酒店。
这些建筑物的出现,使外滩的建筑风格更为多元化。
总的来说,外滩上的建筑物不仅呈现了上海的城市历史,也展示了时代的变迁。
从上海外滩大楼到渔阳饭店,再到外滩十八号,这些建筑物见证了上海从一个渔村小镇到现代化大都市的巨大变化。
而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如金茂大厦和中信泰富广场,更是展现了上海在城市建设方面的雄心壮志。
外滩著名建筑

外滩著名建筑上海的外滩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地标之一,也是国内外游客必访之处。
这里的著名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
本文将介绍外滩的几座著名建筑,深入探讨它们的历史背景和丰富内涵。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外滩最具特色的建筑——外滩十三行。
作为外滩的代表,外滩十三行见证了上海近代商业的兴衰。
它最初是由外国商人于19世纪末兴建,集聚了当时最著名的商号。
这些建筑总体上采用欧式建筑风格,包括了典型的哥特式、新文艺复兴、巴洛克等。
这些建筑不仅是商业发展的象征,也是各国早期投资在中国的见证。
如今,这些建筑已成为行人们拍照的热门背景,同时也是外滩历史文化的载体。
其次,外滩还有一座备受瞩目的建筑——云南北路22号。
这座建筑群是由保利地产开发,并结合了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和威尼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
整个建筑采用大理石和花岗岩等高端材料,在彰显现代奢华的同时,也强调了对历史建筑的尊重与保护。
云南北路22号是上海近年来的新兴地标,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品味建筑之美。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外滩建筑是外滩华尔道夫酒店。
作为一座五星级豪华酒店,它是外滩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尔道夫酒店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现代艺术气息,又融合了上海的传统元素。
酒店的室内设计精美,融入了上海灵感,给人一种宜人而奢华的感觉。
这里的客房设施齐全,服务周到,是旅客们享受奢华生活的理想选择。
除了这些著名建筑外,外滩还有许多其他建筑值得一提。
例如,中国银行大楼是一座独特的建筑,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
黄浦公园展览馆是外滩另一个著名建筑,它保留了历史的痕迹,同时展示了现代艺术的魅力。
总的来说,外滩以其著名建筑群吸引了无数人前来观赏。
这些建筑既是上海历史文化的载体,又是城市发展的见证。
无论是外滩十三行的浪漫与商业氛围,还是云南北路22号的奢华与尊贵,都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这些建筑不仅给上海增添了独特的城市风貌,也成为了展示上海国际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总会(Shanghai Club)曾是英国在沪侨民 的俱乐部,重要的社交 场所。太平洋战争爆发 后,总会被关闭。敌伪 时期曾为日军海军武官 府。解放后,上海市人 民政府接管了这幢大楼, 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 大门上加装了挑出的大 雨蓬。1971年改为东风 饭店。
外 滩 三 号 友 宁 大 楼
外滩6号 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6#拍卖行→中国通商银
行大楼→长江轮船公司 建成于1897年,原来是
一家拍卖行,3层殖民地式建 筑。1906年翻建,成为中国 通商银行,当时也是中国人 创办的第一家银行,直到 1956年,中国通商银行业务 划入中国人民银行,这幢大 楼交由长江轮船公司使用。 因旁边的小路是元芳弄,所 以该大楼也曾被称为元芳大 楼。
外滩上九海外号滩名招建筑商探局密 大楼
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 为3层新古典主义风格。
外滩9号 招商局大楼 9#旗昌洋行大楼→招
商局大楼→名牌店 19世纪远东最著名的
美国资本企业旗昌洋行于 1846年将总部迁至此地。 1877年,旗昌轮船公司, 连同在外滩9号的办公室 大楼卖给1873年成立的受 李鸿章保护的中国官商合 办企业轮船招商局。1901 年,轮船招商局重建该楼。 后来成为招商局上海分公 司,现在又成为夏姿上海
该楼建成于1864年,是外滩著名的建 筑,建筑设计师为H. Tarrant,建筑 立面为三段式处理,2-3层中部有6根 爱奥尼柱式的石柱,顶端各设置了巴 洛克式的风亭,细部雕刻细腻优美。 室内装潢由马海洋行的日本建筑师设 下田菊太郎设计,装饰华丽,以长达 34米的黑白大理石酒吧柜台著称。
上海外滩名建筑探密
大楼由英资德和洋行设计,日方建造下部3层,外观比较简洁,属 于日本近代西洋式;上面3层装饰比较讲究,设计了挑檐和浮雕。
上海外滩名建筑探密
外滩六号 上中海外国滩通名建商筑探银密行大楼
大楼的设计师为英资玛礼逊洋 行,楼外观呈英国哥德式建筑 风格。后因维修时用水泥粉刷 墙面,除框架外,原先的外貌 已不复存在。四楼南面为平台, 是观光黄浦江的胜处。
这是英资公和洋行在上海设计的第一个作品,也是上海第一幢钢 框架结构大楼。
上海外滩名建筑探密
外 滩 五 号 日 清 大 楼
上海外滩名建筑探密
外滩5号 日清大楼 5#日清大楼→招商局办公大楼→上海轮船 公司→商务楼&高级餐厅 建成于1925年,由日资航运企业日清汽船 株式会社和一个犹太商人合资建造。抗日 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接管了日清大楼, 改为招商局办公大楼,解放后,由上海海 运局使用。“文 革”时曾改名为上海轮船 公司。1990年代,海运局迁往东大名路新 楼,此楼由锦都实业公司装修后作为商务 楼出租。东部底层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2006年被改造成高级餐厅。
上海外滩名建筑探密
外滩七号上大海外北滩名电建筑报探公密 司大楼
该楼的设计者为英资通和洋行, 是一幢典型的文艺复兴式风格的 大楼,横、竖三段式手法处理十 分明显。顶部两端各设计了带有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黑色穹窿房顶, 与白色的墙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和鲜明的对比。
外滩7号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7#旗昌洋行→电报大楼 →新通商银行大楼→泰国驻 上海总领事馆
E-mail文化传播网
点击翻页
上海外滩名建筑探密
2021年2月27日星期六
资料来 自网络
外滩,自19世纪 四十年代上海被 辟为商埠后,就 成为西方列强在 上海的政治、金 融、商务和文化 中心,外国的银 行、商行、总会 云集于此。
集哥特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 西班牙式的阳台,众多建筑经典之精华,交汇成上海乃 至世界独特的风景。
洋行设计。汇丰银行大楼号称“从苏 驻,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
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 大楼”,简称市府大楼。副
筑”,是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仅次 楼在1956年改为上海市档案
于英国苏格兰银行大楼的世界上第二 馆。1997年,上海市政府撤
上海外滩名建筑探密
上海外滩名建筑探密
外滩一号 麦克倍恩大楼
大楼为一幢7层的巴洛克式为主多种形 式并存的折衷主义风格大楼,设计者 为英资马海洋行。建筑风格整体上属 于新古典主义式样,立面构图规整, 正面有爱奥尼柱式的4根石柱,但在入 口处设计了巴洛克风格的装饰。
上海外滩名建筑探密
外滩1号 麦克倍恩大 楼
旗舰店。
上海外滩名建筑探密
外滩十二上号海外汇滩名丰建银筑探行密 大楼
外滩12号 汇丰银行大楼
12#汇丰银行大楼→市府 大楼→上海市档案馆
1912年,汇丰买下南边
外滩11号别发洋行和外滩10
号美丰洋行的房产,二战爆
发后被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占
用,战争结束,汇丰迁回此
楼。1955年,汇丰撤出上海,
大楼由著名的英资建筑设计机构公和 大楼归国有。上海市政府进
1#麦克倍恩大楼 →亚细亚大楼→中国 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建成于1913年。 1966年前,英国壳牌 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 公司的子公司亚细亚 火油公司长期租用这 幢大楼的底层。1996 年,中国太平洋保险 公司总部入驻至今。
外滩二号上海上外滩海名建总筑会探密大楼
外滩2号 上海总会大楼
2#上海总会大楼→ 日军海军武官府→国际 海员俱乐部→东风饭店
建成于1908年,原是旗 昌洋行的产业,轮船招商局 将它买下后,即归属下的大 北电报公司使用。抗战胜利 后,中国通商银行购进此楼 改为新通商银行大楼;解放 后,由长江航运管理局使用; 20世纪90年代,通过房屋置 换,泰国盘谷银行获得大楼 使用权。泰国驻上海总领事 馆也设在三楼内办公。
上海外滩名建筑探密
上海外滩名建筑探密
外滩3号 友宁大楼 3#友宁大楼→有利大楼→上海市民用 建筑设计院→外滩3号 建成于1916年,随即被华商保安、保家 等保险公司联合租赁。租赁者于1922年 出资重建。1953年,上海市民用建筑设 计院租用该楼。1997年,新加坡佳通私 人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外滩房屋置换买下 此楼产权。2004年改建为高档购物消费 场所“外滩3号”。如今,1楼有阿玛尼 中国首家旗舰店,2、3楼是依云水疗 (Evian Spa,全球除法国外的第二家 店),6楼有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