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自闭症孩子听指令的小方法
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训练方法1.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为孤独症儿童创造一个安全、温馨、富有互动的语言环境,帮助他们建立信任感并与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2.涉及多感官的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感官刺激(听觉、视觉、触觉等)来进行语言训练,例如利用图片、图表、动作等多种方式,让孩子能够通过多种感官接触来理解和表达语言。
3.游戏化训练:孤独症儿童对于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兴趣通常较低,因此可以将语言训练与游戏结合起来,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的训练:孤独症儿童往往面临着理解和运用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的困难,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他们学习辨认和运用这些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5.使用语音和语言助具:针对孤独症儿童的特殊需要,可以使用语音和语言助具,例如增强和辅助通信系统(AAC系统)等工具,帮助他们改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
6.打破任务的步骤:将任务分解为小的、可操作的步骤,并逐步引导孩子完成,这样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成功率,并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7.重复性练习:孤独症儿童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练习,以巩固所学的语言技能和知识。
适当的鼓励和奖励也是有效的激励方式。
8.配合个别化教学计划:每个孤独症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不同,因此在语言障碍训练中,制定个别化的教学计划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训练内容和方法。
9.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指导。
10.持续跟进和评估: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和评估。
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并与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和协商。
总之,对于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训练,关键是要综合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制定个别化的教学计划,并通过多种方法和工具,为孩子提供持续的训练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提高语言沟通能力。
完整版)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

完整版)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以下是初级训练计划纲要:一、参与能力1.独立坐在椅子上。
2.叫名字时有目光对视。
3.听到指令“看这里”时有目光对视反应。
4.对“放下手”有反应。
二、模仿动作1.操作动作模仿,例如敲积木、用杯子喝水、把物品放到篮子里等。
2.粗大动作模仿,例如拍手、跺脚、摸头等。
3.粗细动作模仿。
4.嘴部动作模仿,例如口型模仿。
三、语言理解能力1.听懂一步指令,例如过来开灯关门。
2.识别身体部位,例如手机、肚子、肩等。
3.识别物品。
4.识别卡片。
5.识别熟悉的人,从家庭到生活,例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6.听懂动词指令。
7.识别卡片上的不同动作,例如睡觉、喝水、吃东西、走路、拍照等。
8.识别周围环境中的物品,例如冰箱、电视、桌子、椅子等。
9.指出书中的图画。
10.识别物体功能。
11.识别身体部位功能。
12.识别方位,例如上下、内外、中间、旁边、前后、左右等。
四、语言表达能力1.听到“你想要什么?”时能用手指出相应物品。
2.在有愿望时能指出所需要的物品。
3.模仿声音和词语。
4.命名物体。
5.命名卡片。
6.用语言表达想要的东西。
7.说出“是”或“不是”(或用手势)表示想要或不想要的东西。
8.叫出熟悉的人。
9.作出选择。
10.各种打招呼,例如嘿、你好、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晚安、再见等。
11.回答社会性问题。
12.说出卡片上的其他人和自己。
13.说出物体的功能。
14.说出方位,例如上下、前后、左右、这里、那里、内外、中间、旁边、高低等。
五、学业配备1.配对。
1) 完全相同的物品。
2) 完全相同的卡片。
3) 物体到卡片。
4) 卡片到物体。
5) 颜色、形状、拼音、数字。
6) 不完全相同的物体。
7) 物体之间的联系,例如牙刷和刷牙、笔和文具盒、书本和书包等。
2.独立完成简单的活动。
3.识别颜色。
4.识别形状。
5.辨别拼音。
6.识别数字。
7.唱数1-10.8.点数。
六、精细能力1.在形状箱内找出三个同等大小的物体。
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方法关于ABA的几个基本概念(一)ABA的基本特点ABA大家都知道就是行为应用分析法。
1将人的社会交往活动和行为进行分解,直到最细小的但可观测的行为单元。
如:“吃饭”可以分解为:“走到餐桌前”、“坐在椅子上”、“拿自己的餐具”“吃自己碗里的东西”等等。
行为可以无限往下分,尽可能的细小。
通过有系统的训练,帮助孩子学会有社会适应性的行为和活动。
每一种特殊儿童不能出来的行为,从简单的“看”别人,到复杂的如主动的交流和社会活动,都可以被分解成为许多工作步骤。
2、要求孩子必须对每个指令做出反应。
3、孩子的错误反应肯定不能得到解决奖励,即不能被强化。
例如:发脾气,刻板行为,自伤,退缩等)。
4、同一课题的训练要重复很多次,直到在没有成人的任何指导和辅助下,孩子也能有稳定的正确的反应,将孩子的反应记录下来并且按照特定的、客观的定义和标准来评价。
课题的不同孩子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有的孩子三次就会了,有的孩子则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每个孩子都如此不同。
多长时间学会只有上帝知道。
5、教学计划是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而个别化设计的(IEP)。
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意思。
(二)ABA的基本操作分式——回合操作教学法(DTT)指令(刺激)——(孩子)反应——结果(强化)——停顿。
下一个回合。
要对指令作出反应,听指令做反应是社会行为。
(三)行为的分解和目标行为1、行为的分解——将一个行为分解成一系列单元行为,对每一个单元行为还可以继续分解,这样逐级将一个行为拆分为更小的,有先后顺序的行为链。
洗手的分解:会洗手要具备的能力:开水龙头——洗手——关水——擦手。
如果不会洗手,就要现分解洗手——搓手——打香皂——冲手。
现在都是用洗手液,更方便了,设备的发展也可以改善孩子们生活的艰难。
平时没事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总想多少年后自己S 了后孩子怎么办哪。
不试永远不了解孩子。
教孩子时不要一根筋,一种方法打不开孩子的心灵再寻求另一种。
与自闭症孩子的沟通技巧

与自闭症孩子的沟通技巧
自闭症孩子的沟通是一项挑战,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改善这种状况。
以下是几种与自闭症孩子沟通的技巧:
1. 使用简单、明确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抽象的语言,使用易于理解的语言,避免使用幽默、隐喻等。
2. 倾听孩子的话:尽可能地倾听孩子说话,不要打断他们。
同时,使用肢体语言和眼神,以表明你正在倾听。
3. 使用非语言交流:自闭症孩子常常更擅长处理非语言性质的交流,例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身体接触等。
4. 避免多任务操作:避免同时做多件事情,尽可能地专注于沟通。
5. 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自闭症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和回应,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
6. 提供清晰的指令:提供清晰、简明的指令,并避免使用双关语或暗示。
7. 关注孩子的兴趣: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将其融入沟通中。
8. 重复重要信息:对于重要信息,需要多次重复,以确保孩子理解。
9. 尊重孩子的个性:每个自闭症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需要尊重和理解他们的特点。
以上是一些与自闭症孩子沟通的技巧,尝试使用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自闭症孩子沟通。
在家里中如何给自闭症孩子发指令

在家里中如何给自闭症孩子发指令随着孤自闭症(孤独症)儿童在全国占有的比例的提高,自闭症孩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面对这一逐步增多的数字,我们必须得找到一种有效的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让这些孤独症的孩子能够自己照顾自己,衣、食、起、居或者是能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立足于这个社会。
但是,要做到这些,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就要一步一个台阶的给孩子做。
对于自闭症这一群体来说,发现的越早,干预的越早,孩子康复的几率就越大。
那么,在家里,我们应该怎样给自闭症孩子做干预训练呢?在教学时,与家长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听到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孩子在家中或者是在我的面前是一点都不听话,为什么呢?”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一般会问家长这几个问题: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孩子在我们的面前就是不听话,还是我们没有找到适合孩子的方式呢?又或者是孩子在我们家长面前孩子就是有这样的心理存在,是故意的呢?在老师面前与在家长面前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ABA是我们教学时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而“指令”有时教学的第一要素,也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启动器。
那么,在家庭中我们应该怎么样的来把握指令呢?首先,我们要明白指令的四要素是什么?(指令—反应—结果—停顿)我们在家庭中要给孩子发什么样的指令?要让孩子有什么样的预期的反应?孩子不明白怎么做的时候,我要怎么样的来辅助孩子?这些都是我们在发指令的时候这就首先要明白的。
另外我们要把握好发指令的原则:简单,明了,统一性,在发指令的时候,我们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反应,发的二次指令一定要与第一次的指令是同样的。
并且孩子无反应的时候,在二次指令发出之后5秒钟后,若是孩子没有反应,再进行辅助。
很多的时候我们都是一边发指令一边让孩子来做,或者是我们发出指令之后,没有给孩子反应的机会就立即的辅助孩子。
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对我们的过于的依赖,在我们家长面前,即使会做的也不好好的配合我们。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ppt课件

• 2、搔痒法:用手或轻软物体搔儿童的手心、脚心、颈部、 掖下等部位,使其发出“咯咯”的笑声,并同时说“好 痒”。
• 3、训练言语机转:上下唇内敛动作,抿嘴的动作,亲吻 的动作。另外,借助吸管训练儿童的嘴唇动作能力。用嘴 唇抿吸管,用嘴唇包住吸管喝水等。同时,还利用吸管、 纸、乒乓球等物体联系儿童的呼吸功能。用吸管吸水,吸 乒乓球;用力吹纸,用吸管吹乒乓球等。
?二对于立即仿说或延宕仿说的自闭症儿童可以利用强化物刺激儿童激发语言模仿的兴趣例如有些儿童只会仿说简单的音家长就可以用一些儿童喜欢的食物比如饼干或者玩具比如汽车作为强化物让他练习说吃饼干或者说开汽车等字词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 训练方法
——little lion
(一)对于完全无语言的自闭症儿童可以用以下一些方法
例如:陆X,只会访说简单的音,如: 妈、门、白、吃等。陆X喜欢吃饼干, 教师就用饼干做强化物,让他练习说 吃、饼干等字词。
(三)对于其它类型的自闭症儿童,可以采用情境法进行语言训 练。因为语言沟通不能离开情境,要发展语言,必须要有 情境。
例如:许XX,8岁多会仿说, 对于他进行情境训练,在他要 进教室时挡在面前不让他进, 教他说“让我进去”。几周后, 看到这种情境,他不用提示, 完全可以自发性地使用语言表 达表达自己的这个要求。又如 每天吃饭前洗手,教室举着洗 手液的瓶子,教他说:“老师, 我要洗手液”。现在他也能在 这个情境下自发地应用了。
(3)下颌运动:共4节。提高学生在发音时下颌的控制能力。 A.张口闭口 B.左右移动 C.前后移动 D.上下扣
第二部分:按摩操,共6节。通过按、揉、搓、弹、捏等手法,刺激穴位,从 而使参与发音的各部分肌肉的运动功能得到提高。
自闭症儿童家庭语言训练手册

6、孩子与妈妈互动式做动作—开/关(电视柜)
7、将以上动作以照片的形式拍下来,提问孩子:“妈妈在干什么?“
8、听指令回答问题:电视柜是什么颜色?
红色(根据实物特征回答)
9、听指令回答:电视柜是什么形状?
——正方形(根据实物特征回答)
10、电视柜用来干什么的?-—放电视
11、电视柜脏了怎么办?——擦一擦
8、吊灯是什么形状?——圆形(根据实物回答)
9、这是吊灯吗?——是
10、这是不是吊灯?——是
11、这是吊灯还是电扇?--吊灯
12、泛化思维:吊灯挂在什么地方?--房顶上
13、能不能把吊灯挂在地上?-—不能
14、能把吊灯挂在地上吗?--不能
15、吊灯是用什么买来的?-—钱
16、用钱可以买什么?-—吊灯
8、听指令把鞋放入鞋柜
8、听指令放入鞋柜在把柜门关上
10、妈妈做动作让孩子说动作指令
11、把妈妈,孩子以上动作的以照片形式照下来,让孩子看照片回答:妈妈在干什么?自己在干什么?
12、让孩子给妈妈发指令妈妈做脱鞋、放鞋、关柜门的一系列动作。
13、妈妈提问孩子说:这是谁的鞋?
那是谁的鞋?
妈妈说:孩子哪双是你的鞋?哪双是我的鞋?
摸门、推门
5、听指令做动作——拍门、敲门
开门、关门
摸门、推门
6、妈妈做相关动作——拍门、敲门
孩子说相关动作开门、关门
摸门、推门
7、把妈妈做相关门的动作照下来,让孩子说出妈妈在干什么?
8、孩子发指令妈妈做动作
9、听指令回答
10、听指令回答门是什么形状
11、来家时先干什么?——开门
12、用什么开门?——钥匙
16、打开饮水机开关水会不会流出来?(水筒里有水时)
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顺序目标

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顺序目标一、训练顺序:1、模仿动作(提高注意力、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2、听口令做动作(提高注意力、语言理解能力、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3、叫名反应(自我意识外化的起始点)4、强化发音(把孩子无意识的发音转化为有意识的,或纠正发音)5、发单音6、仿说词7、仿说句子8、自动说9、简答10、代名词的使用(孤独症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瓶颈,与其自我意识发展中的欠缺有关)11、对话与叙述其中1-4阶段适用于几乎所有年龄的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训练,因为这些训练能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二、语言训练要有生活基础:较为宽松的生活空间、良好的生活气氛、孩子充足的社会性接触(在家长主动的引导下),还有孩子运动能力发展,才是孩子语言发展的真正桥梁。
语言训练的目标:过去我们对语言发展迟缓的儿童所实施的语言训练目标大多是要求他们能够说话,但是现在已经偏重能够使儿童理解语言中的意义以及能够表达,因此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首重在加强其语言的理解能力。
语言训练的原则:1.不断的对儿童说话:提供模仿及学习的对象。
2.对着儿童的视线说话3.选择配合情境的话题4.不必重复练习太多次5.不必特意矫正其发音6.有耐心的听他说话不同程度自闭症的语训要点(一)、问题的提出:自闭症又称孤独症, 是一种脑功能障碍引起的严重的长期发展障碍的综合症,通常在三岁前可以察觉,障碍或异常主要表现在言语发展与沟通、社会交往以及情绪与行为模式等方面。
[1] 语言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是未来许多能力得以发展、成熟的先决条件。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一个人顺利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工具,同时语言也是人类接受知识的工具。
[2]自闭症儿童在语言方面有严重的障碍,因此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是特殊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自闭症儿童的口语障碍的类型:1.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2.立即仿说(immediateecholalia):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自闭症儿童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自闭症孩子听指令的小方法
自闭症孩子不听指令的原因有多种,比如注意力不佳;认知不达标;语言延迟等等。
娃娃不会听指令的直接结果就是严重影响生活(以及学习)。
所以,还是需要我们大人来教他们怎么听指令。
至于怎么做,我自己有些小方法,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或许对大家有点滴的帮助。
1. 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指令记录下来
可以在手机上(我的最爱,因为方便)或是记录本上,记录一下平时家人经常让孩子做的指令,比如:过来、停、走、起来、坐下、别动、拉我的手、把盘子递过来、把鞋送过去等等。
注意——指令要简洁。
2. 找出和这些指令对应的图片
可以用google或百度搜寻相应的图片,或是拍照,甚至是手绘(很考验家长的艺术表现能力,呵呵)。
3. 在游戏中教授孩子听从指令
在美国,很多小朋友经常玩的一个游戏叫做"Simon says",就是我说你做的意思。
叫Simon的人是领头给指令的人,其他的人都要按照Simon说的去做,比
如“摸头”、“拍手”、“拥抱”等等。
父母可以在家里扮演Simon, 给孩子发出指令,并拿出对应的图片做辅助,等孩子按照指令做了以后,父母给予强化。
一开始,父母可以找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或是最爱的零食作为强化物,在孩子听从指令以后马上鼓励强化,以增强孩子与我们“合作”的动机。
我现在用的强化物基本是口头赞扬。
4. 在日常生活中给出指令,逐渐淡化图片辅助
等到这个游戏玩熟练了,家长可以试着在日常生活中给出指令,并同时减少图片的辅助,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动作辅助。
比如让孩子把手放在大人腿上,可以边说边指自己的大腿。
我的经验是,只要日常训练的量足够,孩子一定学得会听从指令。
5. 尝试给予多步指令
等到孩子掌握了一步指令之后,我们就可以按照同样的方法来尝试教授两步,甚至是三步指令了。
可以先从关联紧密的两步指令开始,比如先穿上鞋,然后上车。
再到没有关联的两步指令,比如喝水,然后把书拿到房间。
同时,家长可以使用视觉辅助,家长可以把对应的图片黏贴到相应的位置,给孩子做视觉辅助。
6. 增加其它指令
等到孩子掌握了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指令以后,我们就可以增加指令的范围了。
出门去超市的时候,让孩子搭把手,拿货价上的物品;在家做饭的时候,让孩子摘菜、洗案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