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城市格局

合集下载

年以来北京城市功能格局与去工业化进程

年以来北京城市功能格局与去工业化进程

2000年以来北京城市功能格局与去工业化进程于涛方 陈修颖 吴 泓1 城市功能和去工业化概述1.1 后工业时代城市功能转型。

城市功能(Urban Functions),又称城市职能。

伴随着信息化进程以及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产业结构在加剧从二产转向三产的同时,二产和三产内部也在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演化。

如工业化从劳动密集型工业化初期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再向利用高新技术的知识密集型的后工业化时期转化。

而三产内部也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①工业发展的同时,引起运输、通讯和公用事业的扩大,商品运动和能源使用增加的辅助性服务同时引起非制造业蓝领劳动者的增长;②在大规模商品消费和人口增长的过程中,合作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兴起,促进了金融、不动产以及保险等传统的白领就业中心的活动也在增加;③随着科学开发和知识更新的加快,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卫生保健、科学教育服务业及其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孙樱,1995)。

19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大多以二产特别是制造业为主导,从1970年代开始,制造业在西方国家城市中的地位逐步下降,三产地位日趋上升,“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或“第三产业化”成为关注焦点。

“去工业化”导致西方国家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某些城市功能向郊区、边缘区和次级城市中心扩散(如制造业和传统服务部门),而另外一些城市功能主要是生产服务业,如总部、金融、信息、保险、咨询等则不断地向中心城市、特大城市集中,城市功能不断地转向服务性。

2000年以来,国际上关于城市功能的研究最频繁的就是关于城市功能从部门专门化向功能专门化转变的探讨,这在美国、法国、德国都有了相当深入的进展。

认为空间交易成本的下降能够影响城市专门化特征。

一个重要的假设是需要面对面交流的货物和服务业的生产区位仍将继续在大的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进一步集聚,即使在信息化时代;而相反,那些提供标准化生产的活动区位选择则将向更为边远的地区扩散。

北京古都风貌

北京古都风貌

一、北京街巷坊市格局的特点
1、帝都性质决定街巷坊市的格局 2、规划与自发叠合的街巷坊市格局
3、历史沉积的街巷坊市格局
第二节 街巷坊市
一、北京街巷坊市格局的特点 二、棋盘式街巷 三、坊市 四、牌楼与牌坊

二、棋盘式街巷
(一)“胡同”一词的由来 1、胡同的语源:源自蒙古语,其义为井。 2、胡同数量的变化 元大都有胡同458条,晚明时北京城内约 有600余条胡同,截至到1949年末北京城区共 有胡同1330条。 3、胡同数量变化的原因。
北京胡同
第二节 街巷坊市
一、北京街巷坊市格局的特点 二、棋盘式街巷 三、坊市 四、牌楼与牌坊

三、坊市


“坊”是古都北京城内居住的基本行政单位。“坊” 间分界线的构成: 1、主干大街;2、枝干大街;3、河道水系 4、皇城;5、内外城墙 “坊”的划分是中国城市大街“九经九纬”传统的 体现。规划出“坊”后,再划分坊内的小街小巷, 即胡同。胡同内划分四合院的用地。这样就构成了 北京城内大棋盘的总体格局。

一、北京城市建筑布局的特点

1、功能各异的外城、内城、皇 城、宫城层层外扩、环环紧扣。 宫城位居全城中心,前朝后市, 左祖右社。 2、贯穿南北的中轴线的设计。 3、布局严谨,主从分明。

第一节 城池与中轴线
一、北京城市建筑布局的特点 二、城池 三、中轴线

二、城池
掌握明北京内外城的基本结构尺寸。 明嘉靖年间,为加强北京城防,计划于北京 城外东西南北四方增筑外城四座。但限于财 力,只修了南部一座。外城全长14千米,其 中南面约8千米,东面长约3千米,西面长约3 千米,城墙高6.4米,比内城低3米,顶部同 样设垛口和炮眼,共12602个。

北京城市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

北京城市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

北京城市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城市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力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历史、经济、政治等角度,探讨北京城市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力。

北京的城市景观格局受到历史的深远影响。

作为中国古都,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紫禁城、天坛和颐和园等。

这些古迹和建筑为北京的城市景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传统的胡同及其独特的四合院也成为北京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在经济方面,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企业。

这导致了城市的不断扩张和土地的重新规划。

例如,近年来的亦庄经济开发区和朝阳区CBD的建设,使北京的商业中心逐渐从城市中心向东南方向扩展。

这些新的商业区域的建设也对北京的城市景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治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北京的城市景观格局。

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有大量的政府机构、外交使馆和大使馆。

这些政府建筑、外交机构和使馆的建设和布局对北京的城市景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中国国家大剧院的建设以及对奥运场馆的建设,使得北京的城市景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驱动北京城市景观变化的还有国内外的各种因素。

国际交流和全球化使得北京成为一个国际化的都市。

世界各国的文化和建筑风格也影响了北京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城市规划和发展政策。

政府制定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对北京的城市景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和环境,北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限制高层建筑的发展。

虽然北京城市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力有多种因素,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经济和政治发展、国内外的因素以及城市规划和发展政策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北京城市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北京城市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只能初步展开讨论,并不足以涵盖所有的细节。

奥运促成北京城市发展新格局

奥运促成北京城市发展新格局

成的。现在 , 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个 具有 自己特色的城市功能区, 我们熟知的有 金融街 、C D、中关村 、亦庄经济开发区、 B 顺义的临空经济区等。奥运会后 , 通过整合 资源 , 可形成亚奥新区, 包含了19 年亚运 90 会、 08 20 年奥运会的丰区域。 以奥林匹克 它 公 园为核 心 ,往 北 6 早到 立水 侨 、天通 苑 公 地 区 ,往 南 5 里到 北j 环 马甸桥 ,往 东 3 公 公里 到京 承高 速路 , 西 35 往 . 公里 到八达 岭 高速路 ,面 积约 为 7 .3 方公里 。亚奥 新 15 平 区可重点扶植文化体育产业和会展业 。 随着 北京国际交往 中心地位的提升 , 会展经济的 规模 会大 发展 。 良的场馆 资源 和现 代化 的 优 服务功能 , 可有力地支撑会展业。随着民众 生活水平的改善,对体育、休闲旅游、 娱乐 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该地缘优势会凸显出
奥运促成北京城市发展新格局 整 成 发 展低 务 带 意 同京 、优 文 见 , 发才 源 , 调边 。北 耗服 、 动 区 挥 能资 势 化 产 时人 的业 周业 创效 初域

促进城市社会人与 自然的和
谐相 处 。
堕丝篁型 4O ’ 壹童 1 !三 O
【 文章 摘要 】 奥 运会 已成 为北 京率 先 实现 现 代化

来 自北京奥组委信息 ,申奥成功 7年 来 ,仅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的投资就达 10 3 亿元。此外,7 年来北京市对城市建设 的投 入, 包括基础设施、能源交通、水资源和城 市环境建设, 高达20  ̄ 元。 80f L 北京共建设了 3 座奥运场馆中的 3 座 ,最瞩 目的是建造 7 l
四,奥运推 动 了区域 经济 的一体 化

北京首都城市区域规划ppt课件

北京首都城市区域规划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29
(3)城市发展新区
❖ 包括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5个区和亦庄 开发区。该区域涵盖通州、顺义、亦庄三个重点 新城,平原面积广阔,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资 源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北京发展制造 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也是北京疏散城市中 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是未来北京经济重 心所在。
❖ 1、注重涵养生态,保护水资源,转移影响生态和 水源涵养功能的产业,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资源 开采型产业。
❖ 2、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林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 提高农业总体效益。
❖ 3、发展服装加工、食品饮料、包装印刷等都市型 工业,发展消耗低、污染少的现代制造业和物流 业。
❖ 4、发挥山区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民 俗旅游业,合理拓展观光休闲功能。
市政府统筹协调,依照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关于
“两轴-两带-多中心”
和城市次区域划分设想,
遵循“优化城区、强化
郊区”的原则,将全市
从总体上划分为首都功
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
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
生态涵养发展区四类区


精选课件ppt
17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两轴
北京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十字轴
总体规划
两带
“东部发展带” “西部生态带”
❖ 2)高科技产业资本市场 中心;
❖ 3)高科技产品专业销售
市场的集散中心。ຫໍສະໝຸດ 精选课件ppt27
中关村
精选课件ppt
28
城市功能拓展区功能定位
❖ 1、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
❖ 2、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主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构建高新技术研发、创新与产业基地。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一副——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

严禁在三环路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12、高水平建设三城一区,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搞活未来科学城,加强原始创新和重大技术创新。

13、重点实施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和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等新产业,全力打造创造品牌。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年)

感谢观看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年)
北京市地方性法规
01 发展目标
03 人口规模
目录
02 发展阶段 04 空间布局
05 城镇结构
07 城市环境
目录
06 交通规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北京历史上有过6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大调整。上一次城市规划是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时限设计为 1991年-2010年。然而,离到期还有6年时间的今天,北京城市发展已经超出了当初设计的速度,朝着更为快速、 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城镇结构
中心城—新城—镇
在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北京计划形成“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结 构,其中重点发展东部3个新城。中心城是北京政治、文化等核心职能和重要经济功能集中体现的地区。其范围包 括原规划中心城范围加上回龙观与北苑北地区,面积约为1085平方公里。
新城是在原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 具有相对独立性。新城共规划了11个,分别是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 门头沟。其中,北京重点发展的3个新城分别是位于东部发展带上的通州、顺义和亦庄,这3个新城将成为中心城 人口和职能疏解及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3个新城将共同构筑中心城的反磁力系统。
人口规模
2020年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到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 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将占到450万人左右。
根据规划,到202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比例90%左右,城镇人口 预计每年增加0.6%到0.8%。据介绍,2003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456万。在此基础上,采用生态及水资源承载力法、 就业岗位需求预测法、综合增长率法等七种方法测算的基础上,规划提出2020年北京市人口规模规划应控制在 1800万人左右。

明清北京城市布局

明清北京城市布局

明清北京城市布局明清北京城的一大特色,就是其严谨的城市布局。

以紫禁城(宫城)为核心,外围皇城、内城、外城等四道城池组成。

四道城池的正中线是从南到北,由一条近8公里的中轴线所贯穿。

北京建都八百余年形成“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凸”形城市规划形制和格局,整个建筑群体庄严凝重,层次鲜明,气势宏伟。

北京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

内城九门比较重要,也各自有各自的用途。

用老北京的话儿来说,叫做“九门走九车”。

绕着北京城东南西北地走上它一圈儿,下面来一个一个详细说。

朝阳门走粮车朝阳门老照片过去那阵子,没有铁路交通。

南方出产的粮食往北京调运,必须走通惠河,通过水路运到北京东边的通州(就是现在的通县)。

顺便说一句,通州又分南通州和北通州,有个著名的对子“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说的就是这档子事儿。

粮食到了通州以后,再装车进城。

进城走的就是朝阳门。

所以,朝阳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一个谷穗儿。

粮食进了朝阳门,就存放在附近的粮仓之中。

现在朝阳门内的地名还有“禄米仓”、“海运仓”、“新太仓”等,那都是当年存放粮食的仓库。

崇文门走酒车崇文门老照片崇文门又名哈德门,城外是酒道,当年的美酒佳酿大多是从河北涿州等地运来,进北京自然要走南路。

运酒的车先进了外城的左安门,再到崇文门上税。

清朝那时候京城卖酒的招牌得写“南路烧酒”,意思就是说,我上过税了,我的酒不是盗版,当然,那时候还没有产权一说呢。

清末的杨柳青年画,有一幅叫做《秋江晚渡》。

它的画面上画着酒幌,上面写着“南路”、“于酒”等字样,反映的就是这种全民纳税的良好风尚。

以前的崇文门外,东北方向有一只铁龟,造型很是古朴,据说这一段儿护城河的桥下有一个海眼,于是人们就用一只乌龟来镇住海眼,保护北京城的平安。

正阳门走“龙车”正阳门老照片正阳门位于内城南垣的正中,是皇帝专用的,皇上每年两次出正阳门,一次是冬季,到天坛祭天,另一次是惊蛰,到先农坛去耕地。

这两次出行,都是要走正阳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的城市格局
杨宝康
公元1949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北平,改其名为北京。

北京,从此成为了这个伟大国家的首都。

1949-2016,67年的漫长历程。

在这67年中,北京,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北京。

1993年10月6日,中国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的城市格局也在此时一锤定音。

北京从明代开始直至清末,一直是中国的首都。

民国时期改国都为南京,发展才停滞了一会。

直到1949年定都北京,北京城基本保留了清朝时代的城市格局,旧城分内外两层,内城由于临近皇城,所以布局规划相对合理,胡同之间的道路都是横平竖直,而外城由于条件较差,所以发展出了很多斜街,布局显得凌乱不堪。

1993年,北京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发布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现在的北京市下辖东城、西城、海淀、朝阳、丰台、门头沟、石景山、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怀柔、平谷、延庆、密云16个市辖区(合计1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47个街道、144个镇、33个乡、5个民族乡(合计329个乡级行政单位)。

总面积共16410.54平方千米。

现在的北京,采用“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模式,旨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保障首都功能与文化功能的正常发挥,将北京建设为宜居城市。

北京市的“两轴”是指长安街和中轴线两条轴线,沿中轴线方向,主
要发展文化功能。

中轴线作为北京历史的象征,城市的轴心,很多著名建筑都围绕中轴线建设,而在中轴线上的建筑由南至北依次为: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故宫、景山、地安门、钟楼、鼓楼。

可见其浓浓的皇族气息,而现在更有人民大会堂和英雄纪念碑加入其中,中轴线两侧的著名建筑更是数不胜数,北海、国家大剧院。

使得中轴线成为了北京的标志之轴,更使她具有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独特精神。

而长安街则担负着
重要的首都功能,即行
政与经济。

长安街沿线,
有西单和王府井两大商
街,成为北京乃至中国
图 1 中南海
经济磅礴发展的象征,
这两大上届聚集了诸多世界级的商业项目,如老佛爷百货、西单大悦城。

行政方面,长安街上拥有中国最重要的行政中心——中南海。

中南海现在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共中央办公厅等党的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办公所在地,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居住地。

可以说是北京首都行政功能的集中性体现。

说完两轴,再来说说两带。

两带是指包括通州、顺义、亦庄、怀柔、密云、平谷的“东部发展带”和包括大兴、房山、昌平、延庆、门头沟的“西部发展带”。

这两个发展带,主要包括众多的新城,其
中比较具有代表性有顺义新城、通州新城等。

最后是多中心,多中心是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 )、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等。

此处选取CBD 做深入介绍。

CBD ,中央商务区。

是北京经济功能
的集中体现之一,CBD 以国贸桥为中心,
标志性建筑有国贸三期、中央电视台新址
和即将建成的Z15地块中国尊,该建筑建
成后将成为仅次于上海中心的中国第二高
塔,也是中信集团的全球总部。

同时,正
在准备动工的项目还包括Z2b 的三星电子,
Z3的万通联合体,和备受瞩目的Z6远洋
地产三个项目。

这些项目都是由国内外最知名的建筑设计公司操刀,这些地块项目相继竣工后,CBD 将被打造为真正的国际化金融中心。

这样的城市格局,主要体现了规划委员会对北京城市功能结构进行疏解的主要目的。

将主要的住宅区推向中心城区之外的各大新城,同时亦有助于新城形成全新的金融消费核心。

而CBD 等功能性核心则体现了北京作为首都,其功能必然服务于全国甚至于全世界的理念。

总体来讲,北京现在的格局演变,离不开北京城市发展理念的演图 2 CBD Z15地块项目,中信集团总部中国尊
变。

北京自此也真正实现了梁思成先生设想的国际化都市。

写在篇末:北京宜居吗?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北京,是这个伟大国家的灵魂,是这个伟大国家的心脏。

有句话是这样说:在美国,如果想搞金融,去大纽约;搞影视,就去洛杉矶;搞IT,就去旧金山;搞政治,就去华盛顿;搞文化,就去芝加哥。

但在中国,上述产业,他们的最终归宿只有一个:北京。

北京,就是上述所有城市的结合体。

但是,如果您是北京人你就会说了:北京并不宜居。

是的,北京的确不宜居。

2015年北京市“两会”上,北京市长王安顺就说:“北京目前的确不能称之为宜居,大家有深切的感受。


北京,作为共和国的首都。

其政治作用,必然高于一切。

这本无可厚非,因为首都本来就是干这个的嘛。

但是,北京从1949年城市规划开始,就一直延续着错误的规划路线、错误的城市定位。

直至1993年才有所改善。

北京由于错误且无法挽回
的城市规划定位(居然定位为工
业城市?!)而导致居住状况相
当差。

而且,北京城自营建以来,
图 3 雾霾下的故宫
就过分考虑了其政治作用,导致
居民需求被尽可能地压缩。

如地铁一号线,最初建成时就是军事线路,
可在一小时内将一个满员师一万余人全部送入西山。

而天安门前的长安街更是考虑到了飞机起降。

由此可见,北京并非是个宜居城市。

结语:北京,实现梦想的地方
北京,是共和国的首都,是这个伟大国家的灵魂。

它拥有最好的资源,最好的条件,最好的政策。

鼓励创新。

在这里,机会,无处不在。

所以,创业者们,到北京来吧!
送给北京的诗
把你们绝望的人,你们迷茫的人
把你们可渴望实现价值的无助的人都给我
把那些怀揣梦想却又四处流浪的人都送来
在这梦的城市里
我将为他们,把灯举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