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接地安全管理规定
井下接地保护管理制度(3篇)

井下接地保护管理制度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接地保护细则”的要求,为确保矿井及人身安全,建立此规定。
l、井下供电线路,禁止中性点接地。
2、矿井禁止使用无接地芯线无接地护套的电缆。
3、禁止使用铝导体接地。
4、36伏以上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铠装电缆的钢带、铅皮、胶皮电缆的接地芯线或屏蔽护套均须接地,构成不间断的接地系统。
5、井下主接地、局部接地、辅助接地母线以及连接导线的截面积,均应符合细则要求。
6、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欧姆。
各局部接地板、接地芯线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l欧姆。
7、每个采区变电所、每个机电峒室、每台单独供电的高压设备,每个单独供电低压配电点及高低压铠装电缆接线盒均应设局部接地极。
8、每年至少要将主接地板和局部接地极从水仓或水沟内提出详细检查一次,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并作好检查记录报机电科。
9、各变电所的检修要责任到人,每季度至少一次对井下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摇测。
作好详细记录报机电科备查。
无人值班的变电所,机电峒室的接地装置,检修人员每周至少一次表面检查,发现松动、接触不良、严重锈蚀、损坏等现象。
应向分管干部汇报及时处理。
10、电缆组负责高低压铠装电缆局部接地极的检查维修工作。
11、电气设备安装、检修或移动后应检查其接地保护完善情况,接地保护不完善或未修复前禁止送电。
l2、对于无故损坏接地保护设施的人员,除给予经济处罚并作违章登记。
井下接地保护管理制度(2)是指为了保护井下设备和人员安全,确保接地系统有效运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井下接地保护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井下接地保护的责任和管理机构:明确井下接地保护的责任分工,指定相关管理人员负责井下接地保护工作。
2. 接地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标准:规定井下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标准,确保接地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3. 接地系统的检测和维护:明确井下接地系统的检测和维护要求,包括定期检查接地系统的电阻和绝缘情况,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接地设备。
电气设备接零、接地管理规定

电气设备接零、接地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为了确保企业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及资产的安全,订立本规定。
第二章权责和管理职责第一条接零、接地的紧要性接零、接地是保障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紧要环节,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气设备的静电积聚、漏电、电磁干扰等问题。
因此,全部相关人员必需充分认得到接零、接地的紧要性,严格遵守本规定。
第二条管理职责1.企业领导层应当高度重视电气设备接零、接地的管理工作,确保相关规定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2.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订立和完善接零、接地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3.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接零、接地工作进行质量监督和评估,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4.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接零、接地维护、检修和记录工作。
5.全部员工都应当严格依照公司规定执行接零、接地的要求,并搭配相关部门的工作。
第三章接零管理要求第三条接零系统建设1.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接零系统,确保电气设备的零线连接可靠、安全、稳定。
2.接零线的选择和铺设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3.接零线的连接应当坚固可靠,避开显现接触不良、松脱等情况。
第四条接零测试和测量1.全部新建、改造的电气设备应当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接零测试和测量,确保接零电阻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2.对已投入使用的电气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接零测试和测量,设定合理的测试周期,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在接零测试表中。
第五条接零故障排查和处理1.发现接零故障时,应当立刻停止使用该设备,并及时通知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排查和处理。
2.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处理接零故障,并记录故障处理情况,确保设备恢复正常使用。
第四章接地管理要求第六条接地系统建设1.企业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接地系统,确保电气设备的接地可靠、安全、有效。
2.接地体的选择和铺设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3.接地体的连接应当坚固可靠,避开接触不良、松脱等情况。
第七条接地测试和测量1.全部新建、改造的电气设备应当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接地测试和测量,确保接地电阻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保护接地安全管理规定

保护接地安全管理规定为了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护接地安全显得十分紧要。
为此,订立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部的保护接地措施,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一、总则1.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全部员工,包含正式员工、合同工、实习生等。
任何员工都应严格遵守本规定,并以乐观的态度履行相关责任。
2.接地安全是指将电气设备通过合理的接地装置(包含接地电阻、接地线等)与地面建立良好的电气联系,确保人员和设备在操作和维护过程中免受电流撞击、静电积累等危害。
全部员工都应认得到其紧要性。
二、接地安全责任1.企业将设立接地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接地安全管理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负委员会成员,负责接地安全管理规定的订立、实施和监督。
2.相关部门负责人应明确接地安全管理的具体职责,并将其纳入部门工作考核范围。
3.全部员工都应全面了解并履行接地安全管理的责任,自发遵守相关规定。
4.每位员工负有保护本身和他人的接地安全的责任。
当发现接地故障或不安全因素时,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搭配修复工作。
三、接地设备及装置1.全部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合格的电气工程师安装调试。
2.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阻值范围,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3.接地线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铜料子,并定期检查其连接是否坚固、接触面积是否充分。
4.接地线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结应坚固可靠,并做好防腐措施,避开受到湿气、腐蚀等因素影响。
四、操作规范1.全部员工在接触电气设备前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具(如绝缘手套、绝缘靴等)。
2.在进行电气设备操作和维护时,必需保持设备和四周环境的干燥清洁,并确保操作场合良好通风。
3.禁止任何员工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更改、维护和修理、调试设备的接地线和接地装置。
4.在发现接地故障时,应立刻停止使用相关设备,并上报上级领导和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处理。
5.禁止私拉乱接和私接私拉电源线,禁止电气设备临时接地。
五、培训与宣传1.企业将定期组织接地安全培训,确保员工了解接地安全的知识和操作规程,并掌握必需的急救技能。
保护接地安全管理规定

保护接地安全管理规定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措施,在电气设备维护和操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接地系统的良好运行状态和有效的保护接地措施不仅能够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还能够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护接地安全管理规定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保护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施工1. 接地系统的设计要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和规范,并由资深电力专家审核和审批。
2. 接地系统的施工要由具备电工施工资质的企业承担,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合格。
3. 对于接地设施的安装位置和方式要进行严格控制,避免与其他设备和结构物发生冲突。
4. 接地系统的连接部件和接头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规格,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接地系统的施工完工后,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测试,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二、接地设备的维护和检修1. 接地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要进行规范化管理,要建立接地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安装、检修和维护情况。
2. 定期对接地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接地电阻在规定范围内。
3. 对于存在故障的接地设备要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接地设备维护和检修的过程中,要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
三、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1. 接地设备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资质证书。
2. 培训内容应包括对于接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细节和常见故障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接地设备的操作方法,遵守操作规程。
3. 接地设备操作人员要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维护水平达到要求。
4. 对于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设备故障或事故的操作人员,要进行相应的追责和处罚。
四、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1. 编制接地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2. 事故应急预案要包括对于不同类型的事故的处理流程和应急措施,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和职责。
井下接地保护管理制度

井下接地保护管理制度
是指为了确保井下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和保护工作人员免受电击风险,企业建立和执行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井下接地保护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 目的和适用范围:明确井下接地保护管理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例如适用于所有进行井下作业的工作人员。
2. 岗位责任:明确各岗位在井下接地保护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包括负责实施和检查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3. 接地系统:规定井下接地系统的设计、选材、施工和维护要求,确保接地系统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 检测与测试:规定井下接地系统必须定期进行检测和测试,确保接地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并制定相应的检测和测试程序。
5. 风险评估:要求对井下作业场所的电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所需的接地保护措施,并记录评估结果和相应的措施。
6. 培训与教育:规定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井下接地保护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其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7. 事故处理:规定在发生井下接地保护事故时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包括救援和事故调查等工作。
8. 监督与检查:规定对井下接地保护工作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
9. 管理评审:规定对井下接地保护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审,及时修订和完善。
通过建立和执行井下接地保护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井下作业中的电击事故,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
企业应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履行相关职责,并定期开展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接地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接地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前言接地系统是电力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安全设备,它能够把电气设备的金属部分与地面相连,从而在发生设备漏电等危险时,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为了保证接地系统的正常使用,必须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可行的管理措施,提高接地系统的使用效率和运行安全性。
一、接地系统的安全管理1.接地设备的类型传统的接地设备主要包括接地棒、接地线和接地网,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接地设备也涵盖了很多新型设备,例如接地开关、接地熔断器、接地保护器等。
2.接地原理接地系统的作用在于将漏电电流引离电气设备,将漏电电流通过接地线排到地面上,这样就可以避免漏电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同时,接地系统还可以防止雷电等自然因素对电气设备的破坏。
3.安全管理制度为了有效地保障接地系统的使用安全,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建立清晰的接地系统使用流程,规范接地设备的选择、安装、调试、使用、检测等各个环节;(2)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起准确的督察机制,确保工作人员遵循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3)建立定期的接地系统检测机制,保证接地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对设备进行及时维护和修理,防止因设备的磨损、老化等原因导致的漏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4)加强对不同的电压等级、电气设备类型和不同工作场所接地设备使用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接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运行安全性;(5)加强接地系统的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防止接地系统的安全事故发生。
二、接地系统的预防措施1.接地设备的选择接地设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导电性能好,抗腐蚀、耐磨损;(2)焊接牢固,接头可靠,可长时间使用;(3)外观光洁,美观大方。
2.安装与维护(1)接地设备的安装应依据设计要求进行,安装时必须注意不要损坏接地设备的金属部分;(2)接地设备应按照要求定期检测和维护,必要时要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接地设备;(3)接地设备在使用中应温和对待,禁止践踏和人为破坏。
保护接地安全管理规定

保护接地安全管理规定一、概述为了维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制定了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与电器有关的工作,包括新建设备、维修和改装等。
本规定的目的在于严格控制保护接地的安全管理,保证所有相关人员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二、保护接地的定义保护接地是指用于保护设备、用户和其他人员免于电击的设备,保护接地属于保护措施的一种。
保护接地包括东西两个方面:•东面:是指设备的电气设施采用保护接地策略;•西面:是指用于系统的人身安全和保护用电等的措施。
对于设备部分,包括以下内容:1.接地电阻的测量和保护;2.接地线路的设计和敷设;3.Earth的选择标准。
对于人身部分,包括以下内容:1.人员在接触带电设备时的保护措施;2.电气事故的预防、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等。
三、保护接地的标准在设计接地中,符合以下标准:1. 电阻标准在测量电阻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土壤电阻率应在4欧姆- 5欧姆之间;2.接地电阻应小于8欧姆;3.对于大型耳thing,应设置针孔板。
2. 接地线路的规范应符合以下要求:1.接地线路电线的规格不得小于4平方毫米,下线的规格不得小于2平方毫米;2.接地电线路应具有额定电压等级的电线和电缆;3.电线应尽可能使用单体线材。
3. Earth的选取标准在选择地面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选取穿透深度大于600mm的地区对接地电源进行安装;2.应选择坚实、不易受渗透、腐蚀和老化等因素影响的地面。
四、电气设备的检修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应按照标准进行接地;2.自检应该进行,对接地系统应进行检查;3.在外部移动设备时,应重新设置接地。
五、沟通、宣传和培训在保证安全方面,应做好以下事项:1.培训新员工和相关人员;2.在岗位上,应每年进行不少于4次的安全培训;3.公司应向员工发送定期的安全预警和通知;4.建立内部沟通渠道,让员工随时反馈工作中遇到的安全问题。
六、修改后的规范本规定可能因运行或法律、法规发生变化而进行修改。
接地安全管理制度

接地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接地安全管理,确保工作场所接地设施的正常运行,预防和减少因接地不良或失效而可能引起的电气事故,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接地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子公司生产、维护、维修、改造等工作场所的一切电气设备、线路等接地设施管理和运行工作。
第三条公司应当建立专门的接地管理机构,负责接地设施的设计、安装、检测、维护、维修等工作,并制定接地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其纳入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四条公司应当加强对员工的接地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员工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接地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章接地设施的设计与安装第五条在新建、改造、扩建等项目中,公司应当根据不同的电气设备、线路等情况,合理设计接地设施,并在设计方案中明确接地设施的类型、规格、位置等信息。
第六条设备及线路的接地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并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并安装专业监控设备,确保接地设施的质量和安全。
第七条接地设施的材料及施工应当符合当地相关标准,材料应当耐腐蚀、耐压、导电性能良好,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耐久性。
第八条接地设施的安装应当考虑到设备及线路的使用情况,如:潮湿、有害气体、温度等因素,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第九条设备及线路的接地设施应当设置接地测试装置,便于随时检测设施的接地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十条在设计和安装接地设施时,应当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地磁干扰、接地电阻增大等因素,采取防护措施,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三章接地设施的检测与维护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定期对设备及线路的接地设施进行检测,确保接地电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发现接地电阻异常增大等情况,应当及时报修。
第十二条接地设施的检测应当由具有相关资质和专业知识的检测单位进行,并出具有效的检测报告,并将报告存档备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接地安全管理规定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保护接地安全管理规定
1.矿井内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电缆的配件、金属外皮等都要接地。
巷道中接近电缆线路的金属构筑物等也要接地。
2.下列地点应设置局部接地极:
(1)每个装有固定电气设备的硐室;
(2)铠装电缆应每隔100 m 左右就接地1 次,遇有接线盒时亦应接地。
3.矿井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系统的一般规定:
(1)所有需要接地的设备和局部接地极,都应与接地干线连接。
接地干线应与主接地极连接,形成接地网;
(2)所有应接地的设备要有单独的接地连接线,禁止将几台设备的接地线串联连接;
(3)所有电缆的金属外皮(不论使用电压的高低)都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以构成接地干线。
4.无电缆金属外皮可利用时,应另敷设接地干线。
5.主接地极应设在矿井水仓或积水坑中。
主接地极不应少于两组。
6.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积水坑、排水沟或其他适当地点。
7.每个主接地极的接地电阻,由主接地极起至最远的就地接地装
第 2 页共 2 页
置止,
不得大于2Ω。
8.每台移动电气设备至接地干线的接地导线电阻,不得大于1Ω。
9.当高压系统的单相接地电流大于20A 时,接地装置的最大接触电压不应大于40V 。
10.接地线及其连接处,须设在便于检查和试验的地方。
11.接地电阻每年应测定1 次。
测定工作宜在该地区地下水位最低、最干燥的季节进行。
12.矿井电气工作人员,须遵守下列规定:
(1)对重要线路、重要工作场所的停电、送电和对380V 以上电气设备的检修,须持有主管电气的人员签发的工作票,方准作业。
作业时必须由两名电工进行,不准单人作业;
(2)禁止带电检修或搬动任何带电设备(包括电缆和电线)。
检修或搬动前,必须切断电源,并将导体完全放电和接地。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