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2828中的零缺陷(c=0)抽样方案
【8A文】GB2828抽样标准与C=0抽样方案

正常
生产不稳定、一批被拒、AQL平均水平低、生产过程不稳定等
计数抽样检验方案的OC曲线
概念:设采用抽样方案(n,Ac,Re)进行抽样检验,用Pa(p)表示当批不合格率为
p时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
Pa(p)=∑ p(X=d)
以给定函数Pa(p)为抽样方案的抽检特性函数,OC函数。 曲线称为抽样方案的抽检特性曲线为OC曲线,接收概率曲线。 当OC曲线符合超几何分布时,合格,否则不合格 二项分布 泊松分布(计点缺陷数)
d=0
Ac
检验水平分类及选用规则
分类
检验水平的检验(一般检验水平:І、Π 、Ш )
(特殊检验水平:S-1、S-2、S-3、S-4)
选用规则
1.没有特别规定时,先用一般检验水平Π
2.比较检验费用,若单个产品的检验费用为a,判批不合格时处理一个样品的费用 为b,检验水平遵循:
a>b 选择检验水平І a=b 选择检验水平Π a=b 选择检验水平Ш 3.为保证AQL,使得劣于AQL的产品批尽可能少漏过去,宜选择高的检验水平 4.检查费用较低时,选用高的检验水平 5.产品质量不稳定,波动大时,选 用高的检验水平 6.破坏性检验或严重降低产品性能的检验,选 用低的检验水平 7.检验费用高时,选用低的检验水平 8.产品质量稳定,差异小时,选 用低的检验水平 9.历史资料不多或缺乏的试制品,为安全起见,检验水平必须选择高些,间断生产 的产品,检验水平选择的高些
零缺陷管理(C=0抽样方案) 质量大师菲利普.克劳士比
建议不要再使用AQL,而开始专注“零缺陷”。这就意味着要完 全符合要求,而不是浪费时间去计算我们到底偏离了多远。因 为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而不在几率身上。
零缺陷(C=0)抽样方案

零缺陷概念的产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 B. Crosby)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理论核心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所谓"零缺陷"抽样方案,简单的说,就是不管你的批量和样本大小如何,其抽样检验的接收数Ac=0,即"0收1退"。
举例:某客户在其《供应商质量手册》中规定成品验收采用 C=0 抽样方案。
所谓 C=0 抽样方案通常又被大家称为零缺陷抽样方案,即只有抽样产品全部经检验全部合格,整批产品才能够被接收;而只要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有一个不良品,整批产品将被判为不合格。
客户的这一要求在公司内部引起了一些同事的担心,认为这样的要求是不是过于严格了?公司根本做不到,甚至有同事认为客户这样的要求是“霸王”条款。
事实上,C=0 抽样方案目前在国内已经被广泛使用。
它和我们中国应用较多的GB/T2828.1-2012抽样方案一样,就方案本身来讲不存在严格不严格的概念。
在应用GB/T2828.1-2012时,一个抽样计划严格与否取决于我们对于 AQL 的选择。
AQL 值小,抽样计划就严格;AQL 值大,抽样计划就宽松。
同样的,C=0 抽样方案也规定了一系列与GB/T2828.1-2012 相同的 AQL值,选择哪个AQL 值完全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以及与客户的协商来决定。
所以有关“C=0 抽样方案过于严格”的论断完全不成立,出现这种认识仅仅是因为大家不了解C=0 抽样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该客户的《供应商质量手册》是根据IATF16949:2016 建立的,而IATF16949 :2016标准条款8.6.6中明确要求接收水平必须是零缺陷。
C=0抽样方案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统计抽样检验的发展简史和“零缺陷”(C=0)抽样方案,进一步分析了推行“零缺陷”(C=0)抽样方案的对公司的诸多益处。
0、前言:客户在其《供应商质量手册》中规定成品验收采用C=0抽样方案。
所谓C=0抽样方案通常又被大家称为零缺陷抽样方案,即只有抽样产品全部经检验全部合格,整批产品才能够被接收;而只要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有一个不良品,整批产品将被判为不合格。
客户的这一要求在公司内部引起了一些同事的担心,认为这样的要求是不是过于严格了?我们公司根本做不到,甚至有同事认为客户这样的要求是“霸王”条款。
事实上,C=0抽样方案目前在国内已经被广泛使用。
它和国内应用较多的GB2828抽样方案一样,就方案本身来讲不存在严格不严格的概念。
我们知道,在应用GB2828时,一个抽样计划严格与否取决于我们对于AQL的选择。
AQL值小,抽样计划就严格;AQL值大,抽样计划就宽松。
同样的,C=0抽样方案也规定了一系列与GB2828相同的AQL值,选择哪个AQL值完全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以及与客户的协商来决定。
所以有关“C=0抽样方案过于严格”的论断完全不成立,出现这种认识仅仅是因为大家不了解C=0抽样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该客户的《供应商质量手册》是根据ISO/TS16949(即GB/T18305)建立的,而ISO/TS16949在7.1.2条款中明确要求接收水平必须是零缺陷。
(ISO/TS16949 7.1.2接收准则:组织应规定接收准则,要求时,由顾客批准。
对于计数型数据抽样,接收水平应是零缺陷。
)所以,客户的要求是根据的,不存在任何“霸王”要求。
1、抽样检验简介抽样检验又称为统计抽检检验,是指从交验的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若干单位产品组成样本进行检验,通过对样本的检验结果对整批产品做出质量判定的过程。
我们知道,检验是不产生价值的工作,因此如何更经济、快捷的进行检验就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成本和效率。
统计抽样检验理论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道奇和罗米格于1929年创立的,它和1924年休哈特提出的统计过程控制(控制图)一起被视为质量管理从质量检验阶段进入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的两个标志性成果。
C=0-抽样方案介绍

C=0-抽样方案介绍1965年,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c=0)首次发表在国际刊物上,虽然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目前还是不是国际和国家标准。
但由于“零缺陷”的品质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加上ISO/TS16949:2002中有明确的条文要求。
所以欧美很多的企业,特别是汽车供应链相关企业普遍采用的都是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
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简单的说,就是不管你的批量和样本大小如何,其抽样检验的接收数Ac=0,即“0收1退”。
在抽样检验过程中,一旦发现一个缺陷或不合格,就要实施100%的全检或退货处置。
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的优点就是不存在加严、放宽与正常检验之间的转移规定。
在ISO/TS16949:2002里面的7.1.2条款里面有明确规定“7.1.2接收准则必须由组织定义,要求时,必须由顾客批准。
对于计数型数据抽样,接收水平必须是零缺陷”。
标准条文明确规定的,也就是我们要恪守的。
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实用C=O的抽样检验方案。
但对其认识上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
导致其真正的效率发挥的不够充分。
所以希望通过本文,能起抛砖引玉作用,为公司后续检验和试验活动更加顺畅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首先,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的准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C=0,0收1退。
但其要和GB/T2828.1-2003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逐批检验抽样计划结合使用,要使用GB/T2828.1来确定其“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的样本大小。
按我们以前的经验,采用GB/T2828.1的时候,首先是确定批量大小、确定检验水平、那么它的样本大小就确定,再定义我们的接收质量限(AQL)就可以得出我们的接收准则,而现在采用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的接收准则是已知的,意味着AQL值在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中就失去了作用。
这就是我们认识上的一个明显误区。
试想,如果采用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与AQL值无关的话,那么假设采用GB/T2828.1里面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II级检验水平的话,意味着样本量是统一的。
什么是“零缺陷”抽样?与正常抽样有何不同?

什么是“零缺陷”抽样?与正常抽样有何不同?所谓“零缺陷”抽样方案,简单的说,就是不管你的批量和样本大小如何,其抽样检验的接收数Ac=0,即“0收1退”。
很多人会有疑问,这样会不会太理想、太严格了,供应商根本不可能做到?本文将通过对正常抽样和“零缺陷”抽样的介绍和比较为你详解“零缺陷”抽样的理念与做法。
抽样检验概述抽样检验是指从交验的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若干单位产品组成样本进行检验,通过对样本的检验结果对整批产品做出质量判定的过程。
抽样检验又分为统计抽检检验和非统计抽样检验。
非统计抽样(已淘汰):按照固定的百分比例来抽样。
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大批宽、小批严;总体数量多的时候,抽样数很大,不具经济性。
统计抽样: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道奇和罗米格于1929年创立的,它和1924年休哈特提出的统计过程控制(SPC)一起被视为质量管理从质量检验阶段进入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的两个标志性成果。
其标准在美国是MIL-STD-105E(已被MIL-STD-1916取代),国标是GB2828。
第一部分:正常抽样正常抽样的标准1,检验水平的选择原则1)没有特殊规定时,首先采取一般检验水平II2)比较检查费用,若每个样品的检查费用为a,处理一个判批不合格样品的费用为b,检查水平应遵循:a) a>b,选择检验水平Ib) a<b,选择检验水平III3)另外4 个特殊检验水平S-1、S-2、S-3 和S-4,可用于样本量必须相对地小而且能容许较大抽样风险的情形,例如检验费用极高或者破坏性检验的情形。
4)辨别能力:Ⅰ<Ⅱ<Ⅲ;S-1<S-2<S-3<S42,确定抽样方案根据此前已确定的检验水平与AQL水准制定抽样方案。
在了解如何确定AQL水准之前,需要知道抽样风险的概念。
采用抽样检验时,生产方和使用方都要冒一定的风险。
因为抽样检验是按照一定的抽样方案从批中抽取样本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及接收准则来判断该批是否接收。
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同时它仅是批的一部分,通常还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有可能做出错的判断。
C=0 抽样方案介绍

1965年,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c=0)首次发表在国际刊物上,虽然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目前还是不是国际和国家标准。
但由于“零缺陷”的品质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加上ISO/TS16949:2002中有明确的条文要求。
所以欧美很多的企业,特别是汽车供应链相关企业普遍采用的都是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
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简单的说,就是不管你的批量和样本大小如何,其抽样检验的接收数Ac=0,即“0收1退”。
在抽样检验过程中,一旦发现一个缺陷或不合格,就要实施100%的全检或退货处置。
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的优点就是不存在加严、放宽与正常检验之间的转移规定。
在ISO/TS16949:2002里面的7.1.2 条款里面有明确规定“7.1.2 接收准则必须由组织定义,要求时,必须由顾客批准。
对于计数型数据抽样,接收水平必须是零缺陷”。
标准条文明确规定的,也就是我们要恪守的。
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实用C=O的抽样检验方案。
但对其认识上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
导致其真正的效率发挥的不够充分。
所以希望通过本文,能起抛砖引玉作用,为公司后续检验和试验活动更加顺畅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首先,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的准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C=0,0收1退。
但其要和GB/T2828.1-2003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逐批检验抽样计划结合使用,要使用GB/T 2828.1来确定其“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的样本大小。
按我们以前的经验,采用GB/T 2828.1的时候,首先是确定批量大小、确定检验水平、那么它的样本大小就确定,再定义我们的接收质量限(AQL)就可以得出我们的接收准则,而现在采用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的接收准则是已知的,意味着AQL值在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中就失去了作用。
这就是我们认识上的一个明显误区。
试想,如果采用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与AQL值无关的话,那么假设采用GB/T2828.1里面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II级检验水平的话,意味着样本量是统一的。
C=0抽样方案

1、由于只检验部分产品,较为经济合算。 2、抽样检验所需检验员较少。 3、抽样检验是由单调的100%逐件判定提高到逐批判定,这对检
验工作来讲,显然是一个大的改进。 4、适用于破坏性测试,从而对产品批质量的保证具有一个以数
字表示的水准。 5、拒收供应者或车间部门整个产品批,而不是仅仅退回不合格
⊙⊙⊙⊙
抽样
⊙⊙ ⊙⊙⊙
⊙⊙
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通常的情况正需将个体一一编号 然后利用随机数表或其它随机方法,作放回或不放回抽样 ,抽取特定号码的个体,因此当总体容量不大时,简单随 机抽样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抽样方法。
32
分层随机抽样
++++++++ ++++++++ *********** *********** ######## ########
C=0零缺陷抽样计划 培训教材
制作:周亮 日期:2016-4-22
目录
一、抽样检验基础知识 二、C=0 Sampling Plan 三、MIL-STD-105E抽样与C=0抽样比 四、C=0抽样表 五、C=0抽样案例
1、统计抽样的由来与发展
1965年,美国的一位大学教授尼古拉斯•斯托格力亚发表 C=0抽样方案,几经改版,目前最新的版本为第四版。 C=0抽样方案是根据MIL-STD105 修改而成,接收准则限 定为“0收1退”,因而又被人们称为“零缺陷”抽样方案。
总体中的任一个体都必定属于且也只属某一层。 每一层的个体数目是确切。 在任何两层进行的抽样都是相互独立的。 当获得的资料分布不均匀,或呈偏态分布时,分
C=0抽样方案

后来美国军方就开始使用C=0抽样标准。
2008年,美国国家标准ANSI/ASQ Z1.4-2008发布。
2﹑C=0的发展历史
零缺陷计划是由Nicholas L. Squeglia所开发的。
它和MIL-STD-105E相比可以以较少检验数而能提 供相同或较高的消费者保障。
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确信不合格品能够杜绝时,可以 采用无试验检查。
允许一定数量的不合格存在,生产过程不稳定,有时 会出现坏批;或间断交易,批质量信息不充分时,需 要采用抽样检查,判断质量合格还是不合格。
25
何时需要采用全检
生产过程不能保证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水平,不合格品率 大时。
不合格品漏检有可能造成人身事故或对下道工序或消费者 带来重大损失时。
1、统计抽样的由来与发展
虽然到目前为止,C=0抽样方案还不是国际以及任何国家的国家 标准,但由于“零缺陷”的质量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加上 ISO/TS16949:2002中有明确的条文要求,在企业界已经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1994年,美国三大汽车厂商(通用、福特、克来斯勒 )发布了QS9000质量体系标准,QS9000中的4.10.1.1条款就明确 要求:接收准则必须是零缺陷。QS9000的这一要求,促进了C=0 抽样方案的被迅速推广应用。在QS9000被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为 国际标准ISO/TS16949之后,使得C=0抽样方案的应用又进一步 扩大。
C=0零缺陷抽样计划 培训教材
制作:周亮 日期:2016-4-22
目录
一、抽样检验基础知识 二、C=0 Sampling Plan 三、MIL-STD-105E抽样与C=0抽样比 四、C=0抽样表 五、C=0抽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