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张策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张策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张策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两门课程,它们与机械设计不可分割。

机械原理是机械设计的基础,主要研究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作用原理;机械设计则是通过机械元件的选择、配合、布置和机械系统的设计来实现机械的功能。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来探讨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首先,机械原理为机械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机械原理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通过运动学、动力学等方法来分析和描述机械系统。

它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参数,以及物体受到的力、力矩和力的传递等力学参数。

这些基本原理为机械设计提供了计算、分析和优化的依据。

只有通过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够正确地进行机械设计,保证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安全。

其次,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密切相关。

机械设计是将机械原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过程,它是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手段。

机械设计包括机械元件的选择和配合,机械系统的结构和布置,以及机械系统的优化设计等内容。

机械设计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和约束条件来确定合适的设计方案,并利用机械原理进行计算和分析,最终实现产品的设计目标。

例如,在机械原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运动学分析来确定机械元件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加速度等参数;通过动力学分析来确定机械系统的受力情况和动力传递效率等参数。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和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相互补充。

机械原理为机械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而机械设计则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机械原理。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往往是一起进行的。

例如,在设计一个机械传动系统时,需要根据机械原理来选择合适的传动比和传动方式,然后通过机械设计来优化传动装置的结构和布置,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在此过程中,不断地验证和完善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之间的关系,使得设计方案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总之,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支撑。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考研指南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考研指南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考研指南一、引言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领域的核心学科,对于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工程师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机械原理涉及力学、材料力学、动力学等基础理论,而机械设计则是在机械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工程学的方法,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机械产品。

本文将从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角度,为考研学生提供一些指导。

二、机械原理考研指南1. 力学基础力学是机械原理的基础,考研时需要掌握牛顿力学、静力学和动力学等基本概念。

重点关注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矩和力的平衡等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解题和实验来加深对力学概念的理解。

2.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机械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和强度学等内容。

在考研时,需要熟悉材料的力学性质,掌握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等参数,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的机械设计中。

3. 动力学动力学是机械原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轨迹,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在考研时,要熟悉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加速度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应用到机械设计中。

三、机械设计考研指南1. 设计基础机械设计的基础是工程图学和机械制图。

在考研时,要熟悉图形投影、剖视图、尺寸标注等基本知识,并能够正确绘制机械零件的工程图。

此外,还需要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等环节。

2. 机构设计机构设计是机械设计的重要内容,涉及机械传动、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方面。

在考研时,要掌握常见的机构类型,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连杆机构等,并能够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构类型。

此外,还需要了解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以及机械传动的效率和精度等参数。

3. 零件设计零件设计是机械设计的核心内容,要求掌握常见零件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在考研时,要熟悉常见零件的结构和功能,如轴承、轴、联轴器、弹簧等,并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选型和设计。

机械ppt课件

机械ppt课件

THANKS
机械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应用
家用电器(如洗衣机、冰箱)、交通 工具(如汽车、飞机)、医疗器械等 。
工作中的应用
工业生产设备(如机床、生产线)、 农业机械(如拖拉机、收割机)、建 筑机械等。
机械的发展历程
1 2
3
古代机械
古代的机械主要用于农耕、战争和计时等,如中国的四大发 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欧洲的钟表。
理的润滑周期。
润滑实施
按照润滑周期对设备进 行润滑,确保设备得到
充分的润滑。
06
机械安全与环保
机械安全基础知识
机械安全定义
机械安全是指机器在预定使用条 件下,不会对操作者和周围人员 造成危害,也不会产生危害环境
的废弃物。
机械安全标准
为了保障机械的安全性,各国都 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如欧 盟的机械指令、中国的机械安全
机械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构学、机械动力学、 机械传动等。
它涉及到力学、材料科学、热力学等多个领域的 知识。
机构学主要研究机构的组成、分类、运动特性等 ;机械动力学主要研究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及其 与原动机的匹配问题;机械传动则主要研究各种 传动方式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
01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 程,主要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
法。
03
通过学习机械设计基础,学生可以掌握机械设计的 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任
务。
0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零件的 设计、强度计算、材料选择等。
04
在实际应用中,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师必备的 专业知识之一,对于提高机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具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1. 简介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二者密切相关但又有一定区别。

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和其原理的学科,主要关注力学、力学和动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旨在揭示机械运动的本质和规律性。

而机械设计则主要是以机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为主要任务,涉及到工程力学、力学设计、材料力学、机械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2. 机械原理机械原理研究的内容包括机械运动、力学关系和动力学原理等。

机械运动是机械原理的基础,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和变化规律。

力学关系则是研究物体在受力情况下的力学性质,包括力、力矩、压力、应力、变形等。

动力学原理则是研究物体的运动与力学关系的相互作用,研究其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动力学参数。

3.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研究和开发机械产品的学科,需要运用机械原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机械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产品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材料选择、工艺分析等。

结构设计是机械设计的核心,包括产品的形状、尺寸、连接方式等方面的设计。

功能设计则关注产品的功能和性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材料选择则需要根据产品的工作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工艺分析则是为了确保产品的制造过程简单、可行以及具有经济性。

4.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的关系机械原理为机械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可以更好地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分析。

机械设计则是实践机械原理的具体应用,将机械原理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

机械原理可以指导机械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而机械设计则将机械原理付诸实践,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

5. 总结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学科中的两大重要内容,二者密切相关但有一定区别。

机械原理研究机械运动、力学关系和动力学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机械设计则是以机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为主要任务。

机械原理为机械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机械设计则将理论付诸实践。

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机械工程的发展。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是现代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对于许多机械设备和系统的设计、运行和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系统运动、力学和能量转换规律的基础理论,而机械设计则是根据机械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和设计来实现机械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在机械原理方面,我们首先要了解力学原理,即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根据牛顿三大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许多机械系统的运动和力学特性,例如受力分析、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等。

在机械设计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力学原理,合理设计机械结构,确保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

机械原理中还包括能量转换原理。

能量是机械系统运行的基础,而能量转换则是机械设计的核心。

通过合理设计传动系统、减震系统等部件,我们可以实现能量的高效转换,提高机械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而在机械设计方面,我们需要将机械原理应用到实际的设计中。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要求,例如系统的功能、运行条件、使用寿命等。

然后,根据这些要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结构、零部件等,进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力学原理、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知识,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在机械设计中,创新和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改进设计方案,我们可以提高机械系统的性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同时,优化设计也可以减少系统的能耗、排放等,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机械设计中,我们需要注重创新和优化,不断提升设计水平和能力。

总的来说,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是紧密相关的两个领域,它们共同影响着机械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通过深入理解机械原理,合理应用到机械设计中,我们可以设计出更加高效、可靠的机械系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希望通过对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推动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及答案((01461)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及答案((01461)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及答案(01461)一、选择题(共75小题,每题2分,共150分)1、复合铰链处的转动副数等于【】A.主动件数B.构件数-1C.构件数D.活动构件数-12、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低副将引入【】A.0个约束B.1个约束C.2个约束D.3个约束3、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A.机构自由度数等于主动件数B.机构自由度数大于主动件数C.机构自由度数小于主动件数D.机构自由度数大于等于主动件数4、某平面机构有5个低副,1个高副,机构自由度为1,则该机构具有的活动构件是【】A.3B.4C.5D.65、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高副将引入【】A.0个约束B.1个约束C.2个约束D.3个约束6、在速度低、载荷大、不需要经常加油或灰尘较多的情况用【】A.润滑油B.固体润滑剂C.润滑脂D.气体润滑剂7、双曲柄机构中,已知杆长a=80(为最短杆),b=150,c=120,则d杆长度为【】A. d<110B.110≤d≤190C. d<190 D.d>08、四杆机构处于死点时,其传动角γ为【】A. 0°B. 0°<γ<90°C. 90°D. >90°9、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为主动件,摇杆为从动件时,可将【】A.连续转动变为往复移动B.连续转动变为往复摆动C.往复移动变为转动D.往复摆动变为连续转动10、对于平面连杆机构,通常可利用下列哪种构件的惯性储蓄能量以越过机构的死点位置?【】A.主动件B.连杆C.从动件D.连架杆11、将曲柄摇杆机构演化为双曲柄机构的方法是【】A.将回转副的尺寸扩大B.用移动副取代转动副C.增大构件的长度D.以最短杆件作机架12、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为主动件时,死点位置是【】A.不存在B.曲柄与机架共线时C.摇杆与连杆共线时为D.曲柄与连杆共线时13、曲柄摇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角度等于零度的是【】A.压力角B.传动角C.极位夹角D.摆角14、“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的铰链四杆机构为【】A.曲柄摇杆机构B.曲柄滑块机构C.双曲柄机构 D.双摇杆机构15、平面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可用以缩短下列哪种情况来提高生产效率?【】A.非生产时间B.生产时间C.工作时间D.非工作时间16、对于外凸的凸轮轮廓,从动杆滚子半径必须比理论轮廓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A.大B.小C.等于D.不确定17、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A.惯性力难以平衡B.点、线接触,易磨损C.设计较为复杂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18、凸轮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时,其运动始末【】A.有刚性冲击B.没有冲击C.既有刚性冲击又有柔性冲击D.有柔性冲击19、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A.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B.便于润滑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D.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20、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的可动联接的运动副是【】A.移动副B.低副C.转动副D.高副21、正常齿渐开线标准圆柱直齿轮的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分别为【】A.1和0.1B.1和0.2C.1.2和0.2D.1和0.2522、一对圆柱齿轮啮合时,两齿轮始终相切的是【】A.分度圆B.基圆C.节圆D.齿根圆23、使渐开线齿廓得以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中心距可分性B.齿轮啮合重合度大于1C.传递力矩大D.啮合线过两齿轮基圆公切线24、在圆柱齿轮传动中,常使小齿轮齿宽略大于大齿轮齿宽,其目的是【】A.提高小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B.提高小齿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C.补偿安装误差以保证全齿宽的接触D.减少小齿轮载荷分布不均25、齿数z1=20,z2=80的圆柱齿轮传动时,齿面接触应力是【】A.σH1=0.5σH2B.σH1=σH2C.σH1=2σH2D.σH1=4σH226、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若z1=18,z2=72,则这对齿轮的弯曲应力【】A.σF1>σF2B.σF1<σF2C.σF1=σF2D.σF1≤σF227、当两渐开线齿轮的中心距略有改变时,该对齿轮的【】A.传动比和啮合角都不变B.传动比有变化,但啮合角不变C.传动比不变,但啮合角有变化D.传动比和啮合角都有变化28、圆柱齿轮传动,当齿轮直径不变而适当减少模数时,可以【】A.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B.提高轮齿的接触强度C.提高轮齿的静强度D.改善运转平稳性29、开式齿轮传动常见的失效形式是【】A.齿面疲劳点蚀B.齿面磨损C.齿面胶合D.齿面塑性变形30、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A.两齿轮的齿厚和齿槽宽分别相等B. 两齿轮的基圆相等C.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D. 两齿轮的模数和齿距分别相等31、斜齿轮的标准模数是【】A.轴面模数B.端面模数C.法面模数D.大端模数32、齿轮正变位后与标准齿轮相比较,变大的是【】A.分度圆B.模数C.压力角D.齿根圆33、下列参数愈小,愈可能引起根切现象的是【】A.分度圆B.模数C.基圆D.齿数34、对需要精确传动比较大的中小功率传动,最好选用【】A.齿轮传动B.凸轮传动C.蜗杆传动D.带传动35、选择蜗轮材料通常根据蜗杆传动的【】A.传递功率B.滑动速度C.传动比D.效率36、在蜗杆传动中,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则传动效率【】A.降低B.提高C.不变D.或提高也可能降低37、蜗杆传动的下列配对材料中,性能较好的是【】A.钢和铸铁B.钢和青铜C.钢和钢D.青铜和青铜38、大尺寸的蜗轮通常采用组合结构,其目的是【】A.提高刚度B.提高传动效率C.增大使用寿命D.节省贵重金属39、两轴距离较大且要求传动比准确,宜采用【】A.带传动B.一对齿轮传动C.轮系传动D.螺纹传动40、在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开始【】A.进入从动轮处B.退出主动轮处 C.退出从动轮处 D.进入主动轮处41、普通V带的公称长度为【】A.外周长度B.内周长度C.基准长度D.内、外周平均长度42、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传动比是因为【】A.带的弹性滑动 B.带的打滑C.带的磨损 D.带的包角小43、工作条件与型号一定的V带,其寿命随小带轮直径的增大而【】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44、带传动打滑总是【】A.在大带轮上先开始B.在小带轮上先开始C.在两轮上同时开始D.不确定45、V带传动中,带截面楔角为40°,带轮的轮槽角应【】A.小于40°B.等于40°C.大于40°D.大于45°46、V带传动中,欧拉公式正确的表达式是【】 A.F1=F2 e fα B.F2=F1 e fαC.F1=F2 e fα D. F1=F2 fαe47、在下面机构中能实现间歇运动的是【】A.齿轮机构B.棘轮机构C.蜗杆机构D.平面四杆机构48、在下面机构中能实现间歇运动的是【】A.不完全齿轮机构B.平面四杆机构C.蜗杆机构D.带传动机构49、在机械系统速度波动的一个周期中,【】A.当系统出现盈功时,系统的运转速度将降低,此时飞轮将储存能量B.当系统出现盈功时,系统的运转速度将加快,此时飞轮将释放能量C.当系统出现亏功时,系统的运转速度将加快,此时飞轮将储存能量D.当系统出现亏功时,系统的运转速度将降低,此时飞轮将释放能量50、采用螺纹联接时,若其中一个被联接件厚度很大,且材料较软,在需要经常装拆的情况下宜采用【】A.螺栓联接B.双头螺柱联接C.螺钉联接D.紧定螺钉联接51、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A.拉力B.扭矩C.压力D.拉力和扭拒 52、一调节用双头螺纹,螺距为3mm ,为使螺母沿轴向移动12mm ,螺杆应转 【 】A.1圈B.2圈C.3圈D.4圈 53、用于薄壁零件联接的螺纹,宜采用 【 】A .梯形螺纹B .细牙三角螺纹C .粗牙三角螺纹D .矩形螺纹54、受预紧力和轴向工作拉力的螺栓联接,螺栓承受的总拉力为 【 】 A.F c c c F F 2110'++= B. F c c c F F 2110"++= C. '2110F c c c F F ++= D. F c c c F F 2120'++= 55、被联接件与螺母和螺栓头接触表面处需要加工,这是为了 【 】A .不致损伤螺栓头和螺母B .增大接触面积,不易松脱C .防止产生附加弯曲应力D .便于装配56、螺杆相对于螺母转过一圈时,两者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距离是 【 】A.一个螺距B.导程/线数C.螺距×线数D.导程×线数57、螺纹联接防松的根本问题是 【 】 A. 增加螺纹联接的刚度 B. 增加螺纹联接的轴向力C. 增加螺纹联接的横向力D. 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58、键联接的主要用途是使轴与轮毂之间 【 】A.沿轴向固定并传递轴向力B.沿轴向可作相对滑动并具由导向性C.沿周向固定并传递扭距D.安装拆卸方便 59、通常确定键的横截面尺寸B ×h 的依据是 【 】A.扭矩B.单向轴向力C.键的材料D.轴的直径 60、阶梯轴应用最广的主要原因是 【 】A.便于零件装拆和固定B.制造工艺性好C.传递载荷大D.疲劳强度高61、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的从动轴,传递功率P =6KW ,转速n =60r/min ,轴材料为40Cr钢,调质处理,A=100,轴上开有一个键槽。

机械工程中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应用

机械工程中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应用

机械工程中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应用机械工程领域一直都是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

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我深感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对于机械工程的重要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机械工程中的机械原理以及机械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机械原理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中的基础知识,它主要包括力学、材料力学、热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了解和应用机械原理是至关重要的。

1. 力学力学是机械原理中最基础的部分,它研究物体受力的原因和规律。

在机械设计中,我们需要通过力学原理来分析和计算机械零件的受力情况,从而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和结构的安全性。

2.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的受力及变形规律的科学,也是机械原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机械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各不相同,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选用合适的材料,对于机械设计来说至关重要。

3. 热力学热力学是机械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研究热能和功的相互转化规律。

在机械设备的设计中,合理利用和调整热能,提高机械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是热力学原理的应用。

二、机械设计的应用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中的核心环节,它是基于机械原理、工程技术和实际应用需求,对机械设备进行设计和改进的过程。

1. 2D和3D绘图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绘图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2D和3D绘图是将设计图纸转化为机械设备的实体模型的重要步骤。

通过绘图,我们可以清晰地展现机械零件的结构、尺寸和装配关系,方便制造和装配过程的进行。

2. CAD和CAM技术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工具。

CAD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建模和设计,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CAM技术可以将CAD模型转化为具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错误和时间成本。

3. 机械设计软件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计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些专业的机械设计软件,如SolidWorks、AutoCAD等,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加高效地进行机械设计和分析。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上册-范元勋-课后答案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上册-范元勋-课后答案
课程目的与内容
介绍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内容及学习 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 性。
机械原理部分 绪论
01
课程学习方法
02
内容
03
重视基本概念的理解:理解机械的基本概念、原理 和特点是学好本课程的基础。
机械原理部分 绪论
掌握分析方法
学会运用机构分析的基本方法,如运 动分析和力分析,是解决实际问题的 关键。
传动
定义
利用两齿轮之间的啮合实现动力的传递。
应用
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锥齿轮等。
特点
效率高,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可靠,但制造安装要求高。
04
轴系零部件部分

01
轴的材料与制造
02
轴的材料通常为钢、铸铁或合金钢,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
材料。
轴的制造方法包括铸造、锻造、切削加工和磨削加工等。
03
加强实践环节
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等实践环 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 际操作能力。
机械原理部分 绪论
机构学的重要性
内容
机构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地位:机构学是机械工程的核心学科之一,为各种机械装置的设计、分析和优化 提供了理论基础。
机械原理部分 绪论
机构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构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如机器 人技术、微型机械等。
传动
定义
利用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动力的传递。
应用
V带、平带等。
传动
• 特点:结构简单,成本低,缓冲吸振,过载时打滑可保护其 他零件不受损坏。
传动
定义
利用链条与链轮之间的啮合实现动力的传递。
应用
滚子链、齿形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可以连杆曲线可以满足不同运动轨迹的设计要求。
缺点:
①由于运动积累误差较大,因而影响传动精度;
②由于惯性力不好平衡而不适于高速传动;
③设计方法比较复杂。
整理ppt
4
§8-2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四杆机构各部分的名称:
构件
转动副
机架
连架杆
连杆
周转副 摆转副
曲柄
摇杆
整周
回转
相对 整周 固定 回转
B
1
A
C
特例:若机构中相对两杆平行且相等,
则成为平面四边形机构。
2
3
平行四边
4
D
形机构特 性:
▲两曲柄 同速同向 转动
▲连杆作 平动
功能: 连 续 转 动
连续转动
整理ppt
9
应用实例:
惯性筛机构
机车车轮联动机构
整理ppt
10
应用实例 播种机料斗机构
升降机构
升降车
台灯伸展机构
整理ppt
11
应用实例
✓构件1为机架——双曲柄机构 ✓构件3为机架——双摇杆机构
低副运动的可逆性:
在低副机构中,取不同构件作为机架时,任意两个构件
间的相对运动关系不变。 整理ppt
1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3. 根据已知条件设计平面四杆机构整。理ppt 构的方法。
1
§8-1 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
一. 连杆机构
连杆机构由若干个构件通过低副连接而组成,又称为低副机构。 共同特点——原动件通过 不与机架相连的中间构件 传递到从动件上。 不与机架相连的中间构件
——连杆(Linkage) 具有连杆的机构——连杆机构
C
2
B
3
1
A
4
D
功能: 连续转动
往复摆动
整理ppt
6
应用实例:
飞 机 起 落 架 机 构
缝 纫 机 脚 踏 板 机 构
雷达天线俯仰机构
整理ppt
抽 油 机 机 构
7
应用实例: 搅拌机构
碎石机
拉胶片机构
剪板机
整理ppt
8
2. 双曲柄机构 (Double-Crank Mechanism)
——两个连架杆都是曲柄的铰链四杆机构
车门开闭机构
——逆平行(反平行)四边形机构(两相对杆长相等但不平行的双曲柄机构)
整理ppt
12
3. 双摇杆机构 (Double-Rocker Mechanism)
——两个连架杆都是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
C
2
B
3
1
A
4
D
特例:等腰梯形机构— —两摇杆长度相等的双 摇杆机构
汽车前轮 转向机构
功能: 往 复 摆 动整理ppt
往复 平面 摆动 运动
➢机构命名:原动件名 + 输出构件名
(也可以几何特点命名) 整理ppt
往复 摆动
5
一、全转动副四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型式
1. 曲柄摇杆机构 (Crank-Rocker Mechanism)
铰链四杆机构中,若其两个连架杆一为曲柄,一为摇杆, 则此四杆机构称为曲柄摇杆机构。
第八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பைடு நூலகம்本章教学内容
本章教学要求
➢连杆机构及其特点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及应用 ➢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知识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重点:
1. 曲柄存在条件、传动角、死点、 急回运动、行程速比系数;
◆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及 其主要优缺点;
◆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形 式及其演化和应用;
连杆机构根据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 是平面还是空间运动分为
整理ppt
空间连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
2
整理ppt
3
二、连杆机构的特点
优点:
①连杆机构为低副机构,运动副为面接触,压强小,承载能力 大,耐冲击;
② 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多为平面或圆柱面,便于加工制造;
③在原动件运动规律不变情况下,通过改变各构件的相对长度 可以使从动件得到不同的运动规律;
往复摆动
13
应用实例:
飞 机 起 落 架 机 构
图-
鹤式起重机
22M









整理ppt
14
应用实例:
推 土 机 铲 斗 机 构
电风扇摇头机构
整理ppt
15
C
C
C
2
2
2
B
3
B
3
B
3
1
1
1
A
4
DA
4
DA
4
D
曲柄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
双摇杆机构
✓构件4为机架——曲柄摇杆机构 ✓构件2为机架——曲柄摇杆机构
◆明确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 和机构急回运动及行程速比系 数等概念;
2. 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一些基本 方法。
◆ 对传动角、死点、运动连续 性等有明确的概念;
难点: 1. 平面四杆机构最小传动角的确定;
◆了解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基 本问题,掌握根据具体设计条
2. 平面铰链四杆机构运动连续性的判断;件和实际需要设计平面四杆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