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医学模式的转变
社会医学总复习(人卫第三版)重点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是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证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
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医疗卫生服务四个方面的扩大:从单纯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医院扩大到家庭和社区,从单纯的医疗技术措施扩大到综合性的社会服务。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对象:研究社会因素和人群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研究社会卫生状态及其变动规律;研究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措施。
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社会卫生问题的“现象”(发现问题)2)研究影响人群的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社会卫生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3)社会卫生的策略和措施——社会卫生问题的“处方”(解决问题)三次卫生革命:1.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2.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3.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首次提出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等构成一门整体的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分为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及社会治疗学。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无数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核心是科学的医学观。
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从医学模式的演变

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以提高预 防效果和降低医疗成本。
整合治疗与预防
在治疗过程中融入预防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降低复发风险。
未来医学模式的发展
04
趋势
பைடு நூலகம்
个性化医疗
总结词
个性化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基因、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为其量身定制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
详细描述
随着基因组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个性化医疗逐渐成为未来医学的重要方向。通过对 患者的基因信息进行分析,可以预测其患病风险,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同时,根据患者的 基因特点,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诊断与治疗手段的革新
科技进步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手段,如影像学检查 、内窥镜技术、微创手术等,这些手段的应用使得医生能够 更准确地诊断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社会文化变迁
价值观的转变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期望 也在发生变化。人们更加注重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精神层面的满足感,这促使 医学模式从单纯的治疗疾病向关注人的整体健康转变。
创新教学方法
医学教育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PBL教学等,以提高医生 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医药研发的创新方向
个性化药物研发
随着医疗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增加, 医药研发需要加强个性化药物的 研发,以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 求。
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是医学模式变革的重要方 向,医药研发需要加强精准医疗相 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提高医疗 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医学研究伦理
在医学研究中,必须遵循伦理原则,尊重受试者 的权益和尊严,确保研究过程的公正性和安全性。
社会医学复习题有答案1

社会医学复习题有答案1《社会医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教育( E )。
A、普及到普通大众 B、培养更多护士 C、培养更多乡村医生D、提高医生的社会交往能力E、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医生2、对健康有利的生活习惯是( E )。
A、东北人冬天腌制大量酸菜 B、广东人过年吃油炸饺子 C、南方人喜欢吃火腿D、坐月子不能洗澡E、生水一定要煮开了之后才喝3、危险因素评价需要获得的资料,不正确的是( C )。
A、行为危险因素B、疾病家族史C、收入和财富D、实验室抽查E、医疗保险情况4、社区卫生服务的连续性特点体现在多个方面,不正确的是( C )。
A、关注人生的各个阶段B、关注从健康到疾病到康复的各个阶段C、关注从诊断到治疗的各个阶段D、关注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所用与健康有关的事情E、关注其个人与家庭、社会环境5、在临床上某两种疗法的治愈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同,根据什么指标来选择这两种疗法( E )。
A、平均期望寿命B、婴儿死亡率C、健康相关风险D、健康相关生活质量E、伤残调整生命年6、如何进行团队合作,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A )。
A、社区全科医生与护理、防保人员共同完成社区保障B、社区全科医生与大医院专科医生共同完成社区保障C、社区全科医生与社区行政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社区保障D、社区全科医生与居民共同完成社区保障E、社区全科医生与疾病控制中心人员共同完成社区保障7、社会医学研究的目的是( D )。
A、准确了解某一地区人群健康状况水平,能够进行国际比较B、找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C、让政府制定出有效的政策D、准确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找出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病并采取有效地社会卫生策略E、评价居民的生命质量8、有关社区诊断,以下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B )。
A、社区诊断要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B、社区诊断是社区行政工作人员完成的 C、社区诊断需要流行病学知识D、社区诊断需要了解社区组织和管理能力E、社区诊断室制定社区卫生规划的基础9、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 C ) A、社会卫生状况B、人群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C、疾病的生物学原因D、社会卫生策略E、卫生服务状况对人群健康的影响10、在调查现场,应用访谈式问卷进行调查时,需要注意( E ) A、效度 B、信度 C、质量 D、知识 E、管理 11、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课件-社会医学】_2-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西方世界
Naturalistic philosophical medical
人体内有血液、 粘液、黄胆汁 和黑胆汁,分 别源出于心、 脑、肝、脾四 个脏器,与自 然界中的火、 水、气、土相 对应。
四体液学说
如果四 种体液 在数量、 比例、 作用上 失调, 便会产 生疾病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是运用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解释 健康和疾病现象,把哲学思想与医疗实践联系起来,以直观 的自然因素现象说明生理病理过程的一种医学模式。
代表性学说: 古 希 腊 的 “四液体”学 说 、 印 度 的 “三元素” 学说、中国的“ 阴阳五行”学 说 等 。
古代中国医学的阴阳 和 “五行”学说
先民对健康的保护和疾病的防治主要采取占卜、祭祀、 祈祷等方式,巫医、巫术为其主要代表。
古老而落后,但仍然影响着现代社 会
12
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Naturalistic philosophical medical
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natural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中国 成,阴阳对立 体是有机的衡动 破坏则生病
于一体
整体
三、机械论医学模式
Mechanistic Medica l Model
机械论医学模式是基于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以机械运动的 原理解释一切生命现象的医学观和方法论。把机体的一切 复 杂运动,简单归纳为机械运动,疾病是机器发生故障失 灵; 保护健康就像维护机器一样,机器失灵就修补完善。 机械论唯物主义哲学观促进了解剖学、生理学 等学科发展,奠定了近代医学的基础。如英国医 生哈维(Harvey,1578-1657年)发现了血液循环; 德国动物学家施旺(Schwann,1810-1882年)发现 了动物细胞。 机械论医学模式将医学引入实验医学时代,但忽视了生 命的复杂性、人的社会性和生物学特性。
社会医学简答题及答案

社会医学简答题及答案社会医学简答题及答案第⼀章1,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答:研究社会卫⽣状况,主要是⼈群健康状况,研究影响⼈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研究社会卫⽣策略与措施。
2.社会医学的教育⽬的是什么答:1.建⽴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整体医学和⼤卫⽣观念,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学实践。
2.了解社会因素对⼈群健康的重要作⽤。
3.了解⼈群健康状况及医学⾯临的主要卫⽣问题。
4.学习研究⼈群健康及评估社会卫⽣状况的⽅法,研究评估卫⽣事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观点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的观点3.⽣物、⼼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服务重点是关注⾼危险性的观点5卫⽣⼯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6.疾病发⽣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的观点4.社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群的⾝⼼健康和社会能⼒,提⾼⼈群的⽣活质量。
2.改善社会卫⽣状况,提⾼⼈群健康⽔平和⽣命质量。
3.卫⽣事业与社会发展像协调的发展区域卫⽣规划,制订卫⽣政策和策略,开展社区卫⽣服务和发展初级卫⽣保健。
4.开展特殊⼈群和特殊疾病的预防保健⼯作。
第⼆章1.为什么医学模式会发⽣转变答:医学模式转变是与⽣产⼒发展的⽔平,⽣产关系的性质,政治和⽂化背景,科学技术发展⽔平以及哲学思想等相关联,最初⼈们的医学模式是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随着社会⽣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平的提⾼,⼈类开始能够客观地认识⾃我,认识环境,理解⼈与坏境关系并能够对健康与疾病有初步的观察和了解,产⽣了粗浅的理性概括,这促进了⼈们对健康和疾病的看法发⽣,把哲学思想与医疗实践直接联系起来。
⽣物科学的进步,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理学、细菌学、⽣物化学、病理学与遗传学等⽣物学体系的形成,使⼈们从⽣物学的观点来认识⽣命现象以及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这就使⼈们抛弃了机械论的医学模式,转⽽采纳⽣物医学模式但是随着医学社会化的发展,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及⼈们对健康需求的普遍提⾼,医学学科内部的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物—⼼理—社会医学模式发⽣了转变。
社会医学

一、概述
2. 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身体、心理、社会
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改变社会卫生状况 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 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特殊人群: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有害作业职
工,流动人口
社会病:意外伤害、精神障碍、酗酒、吸毒、 艾滋病
一、概述
3. 相关学科
社区医学 医学社会学 卫生管理学 预防医学 医学心理学
二、医学模式
1.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2.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 阴阳五行的病理学说
3. 机械论医学模式 4. 生物医学模式 5. 现代医学模式
三、社会因素与健康
㈠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 1. 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 ① 促进作用 ② 副作用
四、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㈠ 心理因素与健康
1. 人格与健康 2. 认知因素与健康 3. 心理压力与健康
㈡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1. 吸毒、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 2. 生活节奏等
五、健康管理 六、卫生服务研究 七、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策略
社会卫生状况及评价 卫生政策制度 全球卫生状况和社会卫生策略 我国卫生状况和社会卫生策略
社会医学
一、概述
1. 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
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 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 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措施,保 护盒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 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和社会功能,提高 人群健康水平。
八、医疗保健制度 九、社区卫生服务 十、弱势人群卫生服务 十一、社会病防治
自杀、吸毒、性传播疾病、青少年妊娠、 精 “三级预防” 2. 社区卫生服务
社会医学(双语)第二章 医学模式

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 What is the world made of?
Chinese Philosophy Five Elements support and destroy each other, coordinate to each other
Metal: cutting, hard, conducting
生物医学模式 (Biomedical model)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Spiritualism medical model How to look at health and disease?
Life and health is bestowed by the God
核心是医学观,研究医 学的属性、职能、结构
和发展规律。
The role of Medical model ?
The soul of social medicine Guiding principle Theory as well as methodology towards
Health and disease
it successfully separated Western medicine from--a primarily mystical approach to disease .
中医理论的发病机制
致病的外因: external causes of diseases
The Causes of disharmony External Causes : Six external evils
失调的原因 外因:六淫
wind,
社会医学总复习(人卫第三版)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社会医学的性质与任务一、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二、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
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第二节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医疗卫生服务四个方面的扩大:从单纯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医院扩大到家庭和社区,从单纯的医疗技术措施扩大到综合性的社会服务。
二、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研究对象:研究社会因素和人群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研究社会卫生状态及其变动规律;研究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措施。
2.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社会卫生问题的“现象”(发现问题)2)研究影响人群的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社会卫生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3)社会卫生的策略和措施——社会卫生问题的“处方”(解决问题)三、三次卫生革命:1.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2.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3.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第三节社会医学的发展一、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首次提出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等构成一门整体的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分为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及社会治疗学。
二、我国传统医学中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第四节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一、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第二章医学模式第一节医学模式的概念一、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无数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ang Zhou, MD, Ph.D
多元论
病因方面的多元论:疾病不是由单一原因引起 的 治疗和保健方面的多元论:多种方法产生综合 作用 卫生事业发展和管理方面的多元论:除“科学 的”的医学外,允许某些民间医学保健活动的 存在
Liang Zhou, MD, Ph.D
对卫生保健事业观念的影响
Liang Zhou, MD, Ph.D
我国城市人群前五位的死亡人群
呼吸系统疾病 传染病 消化系统疾病 心脏病 脑血管病 恶性肿瘤 损伤和中毒
1957 1 2 3 4 5
1963 1 2 5 4 3
Liang Zhou, MD, Ph.D
1975 3 5 4 1 2
1985 4 5 1 2 3
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社会和人文科学知识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Liang Zhou, MD, Ph.D
Liang Zhou, MD, Ph.D
意义和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类健康水平 促进了生物医学学科的发展
Liang Zhou, MD, Ph.D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medical model)是从整体、系统的角度认识人类健康和疾 病为主要特点的医学模式。 是美国纽约Rochester医学院医学和精神病学教 授Goerge L. Engel于1977年首次提出来的 尽管几十年来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和挑战,但 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接受这一模式
主要特点 健康是神灵的恩赐,疾病是对个人的惩罚或者 邪恶超自然力量的侵犯 使用巫术等手段消除邪恶超自然力量来“治疗” 疾病。在治疗仪式中可能使用某些植物或矿物, 但并非利用其药理作用,而是用作超自然力量 的载体 通过行善积德来预防疾病、保持健康 医学没有分化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治疗是一 种社会活动
Liang Zhou, MD, Ph.D
主要特点
用简单的物质元素,而不是超自然力量来解释 健康和疾病 具有整体医学思想的特点 是经验医学 医学分化为一种特殊的职业 使用植物、矿物和动物脏器作为治疗手段 与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Liang Zhou, MD, Ph.D
产生背景
Liang Zhou, MD, Ph.D
主要特点
用机械运动解释生命 把疾病比作机械故障 把治疗疾病比拟为维修机器
Liang Zhou, MD, Ph.D
意义和影响
突破了思辩哲学和宗教神学的影响 把实验方法引进医学领域,使医学逐渐成为一 门实验科学 促进生物医学学科的发展 促进了外科学的发展 对西方医学的影响比较大,对东方医学的影响 较小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机械论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Liang Zhou, MD, Ph.D
模式(model)
是指大多数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是对现 实事件的内在机制及其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 述。 分类:结构性模式和功能性模式 功能:构造、解释、启发和预测 举例:医疗保险改革的“两江”模式
Liang Zhou, MD, Ph.D
定义
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是以生物学 过程解释健康和疾病,将生物学手段当作保健、 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手段的医 学模式。 产生背景
工业化、都市化、环境污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科学技术的进展
Liang Zhou, MD, Ph.D
Liang Zhou, MD, Ph.D
定义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Spiritualism Medial Model)是用超自然的作用来解释人类健康和疾 病的健康和疾病观
产生的背景
生产力极为低下 科学思维尚未确立 对超自然力量(supernatural force)的崇拜
Liang Zhou, MD, Ph.D
社会发展与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大卫生观
对预防医学的影响
预防传染性疾病与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重
服务范围的扩展 治疗成为预防的一个组成部分 服务理念、形式的改变
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Liang Zhou, MD, Ph.D
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康复服务 从躯体服务扩展到心理社会服务 从医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社区服务 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1998 4
3 2 1 5
我国人群前七位主要死因与四个主要危险因素的关系(%)
生 活 方 式 人 类 生 物 环境因素 保健因素 和行为 学因素
心脏病 脑血管病 恶性肿瘤 意外死亡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传染病
45.70 43.26 43.64 18.34 41.09 25.95 16.41
整体论认为对事物的某个方面的了解必须以对 事物的整体理解为前提 把人看作是一个既有生物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 整体 把人和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看作是一个整体
Liang Zhou, MD, Ph.D
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
认为整个社会是一个大系统,系统中间存在许 多不同层次的子系统 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影响(交流)和依赖 健康和疾病是个人、家庭和社会等不同层次系 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卫生保健系统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
Liang Zhou M.D.,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ocial Medicine Adjunct Senior Instructor, Psychiatr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NY, USA
概述 历史上几种主要的医学模式
Liang Zhou, MD, Ph.D
定义
自然哲学的的医学模式(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是以自然哲学理论为基础的思 维方式来解释健康和疾病的医学模式。我国的 中医是该模式的典型例子。
产生背景
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产生 对自然的认识仍然很肤浅
主要特点
心身二元论(body-mind dualism): 把躯体和 精神割裂开来,把生命比拟为纯生物学过程。 生物还原论(biological reductionism):把生命 过程分解、还原为简单的元素,认为复杂的生 命活动最终可以用最简单的物理、化学语言来 解释。 单因单果的因果模式,忽视健康与疾病过程的 复杂性
Liang Zhou, MD, Ph.D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
医学观:医学模式是医学学科的性质、目的和 职能等问题的基本态度、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 健康和疾病观:是关于健康和疾病的基本态度、 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 社会医学所谓的医学模式主要是指健康和疾病 观。
Liang Zhou, MD, Ph.D
Liang Zhou, MD, Ph.D
健康状况的转变(health transition)
人类平均期望大幅度升高,出现人口老龄化趋势 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重大转变 社会病态行为的重要性增加 健康概念的发展 对健康的价值认识越来越深刻 对卫生保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健康需求的转变(health demand transition)
意义和影响
打破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的统治地位 对东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文化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
Liang Zhou, MD, Ph.D
定义
机械论医学模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是以机 械论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解决健康与疾病的医学模 式 西方的文艺复兴(renaissance, 古典艺术,建筑,文学 和学识的人文主义复兴,起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 来蔓延到整个欧洲,大约从14世纪到16世纪的复兴时期, 标志着从中世纪到现代时期的过渡) 实验科学的兴起
医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对健康和生命的价值判断 对健康和疾病的判断 对健康和疾病的归因和解释 对健康和疾病的反应 对预后的估计
Liang Zhou, MD, Ph.D
医学模式的客观性
医学模式是社会对健康和保健需求的反映 医学模式与社会文化发展相一致 医学模式与医学科学的发展相一致 所有社会成员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自己医学 模式的影响。
29.00 36.60 45.92 2.34 27.76 27.62 6.70
19.15 15.09 6.65 67.34 18.02 19.00 18.74
6.15 5.05 3.78 11.98 12.95 27.42 58.16
Liang Zhou, MD, Ph.D
整体论(holism)
Liang Zhou, MD, Ph.D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的现代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迷信、气功、邪教、祖传秘方 的影响依然很大 科学尚不能解释人们关心的所有问题,也许永 远也不能做到这一点 具有心理麻痹作用,能够满足某些精神需要 治疗仪式具有社会整合和社会支持功能 其强大的心理暗示作用对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 治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