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孳生地的调查及处理
病媒生物控制孳生地调查报告

病媒生物控制孳生地调查报告背景信息病媒生物控制是保护公共卫生和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为了有效进行病媒生物控制,我们进行了一次病媒生物孳生地的调查。
调查目的1.了解病媒生物孳生地的分布情况。
2.评估病媒生物孳生地对公共卫生的潜在威胁。
3.制定相应的病媒生物控制措施。
调查范围我们选择了本地区的几个重要地点,包括公共场所和居民区,作为病媒生物孳生地的调查范围。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了病媒生物孳生地的调查:1. 实地勘察:我们对选定的地点进行了实地勘察,记录了可能存在的病媒生物孳生地。
2. 样本收集:我们采集了土壤、水样等样本进行分析,以便判断是否存在病媒生物的孳生环境。
3. 调查问卷:我们向当地居民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病媒生物孳生地的认知和观察情况。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了以下病媒生物孳生地:1. 湿地:某公园附近的湿地中存在蚊子的孳生环境。
2. 水坑:居民区内的水坑中发现了蚊子和跳蚤的孳生地。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大多数居民对病媒生物孳生地的认知有限,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推荐措施基于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病媒生物控制:1. 清理湿地:对公园附近的湿地进行清理和排水,减少蚊子的孳生环境。
2. 消灭水坑:清理居民区内的水坑,并确保防止水坑重新积水,以减少蚊子和跳蚤的滋生。
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了病媒生物孳生地的分布情况,评估了其对公共卫生的潜在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病媒生物控制措施。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开展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方案

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方案一、研究目标本次调查的目标是了解特定区域病媒生物的孳生地情况,包括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为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1.建立调查地点选择特定区域进行调查,可以是城市、农村或特定的自然环境,如湿地、林区等。
2.收集资料收集相关的资料,包括该地区历年来的疫情报告、疾病监测数据等,了解该地区的传染病流行状况。
3.选择调查方法针对病媒生物的孳生地调查,可以选择以下方法:-室内调查:对各类室内病媒生物的孳生地进行调查,包括居民家中、仓库、学校等地方。
-室外调查:对各类室外病媒生物的孳生地进行调查,包括花草、树木、水源等。
-人群调查:调查当地居民或人群中是否患有相关传染病,了解传染病的病媒生物可能的孳生地。
-专家访谈:与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访谈,了解病媒生物的孳生地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4.数据收集和分析进行实地调查,记录病媒生物的孳生地、数量和分布情况,并记录相关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海拔等。
采集的数据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了解病媒生物孳生地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5.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根据收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对病媒生物孳生地情况进行分析,形成报告。
报告应包括有关病媒生物孳生地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等内容。
报告还可以提出相关的病媒生物控制建议,以帮助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6.结果应用根据调查结果和建议,相关部门可以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如清除孳生地、施放灭蚊剂等,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三、调查用具和设备1.调查表和纸笔:用于记录病媒生物孳生地和环境因素的情况。
2.收集容器:用于采集病媒生物样本,如蚊子、苍蝇等。
3.显微镜和放大镜:用于观察和鉴定病媒生物。
4.温度计和湿度计:用于测量环境因素。
5.GPS定位设备:用于标记孳生地的位置。
四、调查步骤1.确定调查区域和时间。
2.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当地传染病流行情况。
3.选择调查方法和调查用具。
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报告

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在现代社会中,病媒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
病媒生物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生物体,包括蚊子、跳蚤、苍蝇等多种昆虫和节肢动物。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我们决定进行一项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以了解孳生地的类型和分布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为了进行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和过程:1. 现场调查:选择了目标区域,包括居民区、公园、水域、垃圾堆等可能存在病媒生物孳生地的地方,利用专业设备和工具进行现场勘查和记录。
2. 样本收集: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各类病媒生物的样本,包括蚊子、苍蝇、跳蚤等,并用适当的方法保存和标记。
3.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样本经过实验室分析和统计,得到各类病媒生物的分布情况、数量变化趋势等数据。
4. 结果呈现:将数据整理成报告形式,进行结果呈现,包括图表和文字叙述,以便进一步分析和控制措施制定。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病媒生物孳生地的分布情况:1. 蚊子孳生地:蚊子是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其孳生地主要分布在水域和潮湿环境中,如水坑、沟渠、水塘等。
调查发现,在目标区域内,蚊子孳生地主要分布在公园和居民区附近的草地沟渠以及废弃的水池中。
2. 苍蝇孳生地:苍蝇是常见的病媒生物,其孳生地主要分布在垃圾场和废物堆积处。
调查发现,在目标区域内,垃圾堆和市区周边的废物堆积处是苍蝇的主要孳生地。
3. 跳蚤孳生地:跳蚤是宠物常见的外寄生虫,其孳生地主要分布在宠物身上和宠物居住的地方,如宠物床、毯子等。
调查发现,在目标区域内,宠物居住的地方是跳蚤的主要孳生地。
四、控制措施和建议。
织金仁爱医院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治理小结

织金仁爱医院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治理小结第一篇:织金仁爱医院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治理小结织金仁爱医院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小结按织爱卫发[2014]06号和2014年织金县病媒生物防治培训会精神,结合我院实际,认真开展我院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现将有关工作小结如下:一、加强领导,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在2014年9月10日召开的2014年织金县病媒生物防治培训会会议精神的指导下,我院认真组织全员医务人员学习会议精神,对加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把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落实到各科室及个人,努力把我院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做好。
二、认真开展,逐个落实在全院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中,发现以下问题,并已采取措施治理,发现问题及治疗情况如下:(一)发现室内外鼠迹2处,已经堵洞。
(二)无盖、加盖不严的垃圾箱1个,已做到日产日清,并加盖桶盖。
(三)坑洼积水、废水沟1条,正在加装1.2cm×1.2cm防鼠栏。
(四)屋顶储水池1个,已加装防鼠防蝇设施。
(五)废旧物品存放室1个,已安装防鼠设施。
(六)资料室2个,已安装防鼠设施。
(七)未安装防鼠板、铁皮的门24个,正在安装防鼠设施。
(八)未安装防蝇的门、窗20个,正在安装防蝇设施。
(九)污乱垃圾桶1个,已加盖、及时清理,并药物消杀周边环境。
我院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会议精神后,组织全院职工认真排查,逐个落实,把病媒生物对人民的危害降低,但由于我院自身条件的有限,工作中难免出现问题和困难,请领导批评、指示,我院一定按照相关要求把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做好。
织金仁爱医院 2014年9月16日第二篇: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Xxx人民政府关于病媒生物滋生地情况的调查报告Xx县爱卫办:病媒生物是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为了把“四害”密度降低到国家标准以内,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xx县爱卫办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2014年6月12日我镇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居民区、主要交通干道及集贸市场的病媒生物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实地调查情况:通过对辖区企、事业单位及主要交通干道、集贸市场、居民区及公厕进行现场调查,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居民区能做到垃圾、厕所有专人管理,垃圾袋装化,并能做到日产日清。
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报告

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报告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报告「篇一」站在世纪的门坎上,回顾过去,人类在生物学上已有了很大的收获:人类基因草图的绘制成功、第一只克隆羊的诞生等都表示出人类在研究遗传物质DNA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
除此以外,人类也掌握了一些治疗疑难杂症的方法。
为了了解人类在生物学上取得的成就,增长自己的见识,用知识武装自己,我决定利用寒假期间开展一次生物知识的网络阅读。
一、由调查所知随着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世界工业的到了较快的发展,世界经济也在稳步提高。
但高兴之余,也不免有所担忧。
由于工业革命刚开始时,人们盲目地发展工业,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致使各种前所未有的新病症陆陆续续的出现,许多以前就有的病症的发病率与流行区域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扩大,带给人们极大的痛苦,给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不便。
通过调查,我了解了以下病症的起因、症状及类型: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指一组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现知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型五种,可能还有己型和庚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世界性分布的传染病,每年受肝炎折磨的病人数以亿计,其中200多万人发生死亡。
所有肝炎病毒中以乙肝病毒的危害影响面最大,乙肝病毒的感染威力是艾滋病病毒的100倍。
全球现有3亿人携带乙肝病毒,我国就占了1.5亿。
据有关资料,我国现有4000万慢性肝炎病人(主要由乙型病毒引起,丙肝病毒也可引起),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急性甲型肝炎病人发生,人群中HB-sAg(乙型表面抗原)携带率至少占10%,丙型肝炎感染率为3%左右?型肝炎平均感染率约1.5%。
丁型肝炎病毒为一种有缺陷的病毒,不能单独感染人体,常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或混合感染,促使病情加重或慢性化,在吸毒者和边疆地区发生率较高。
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可分为五个类型:(1)急性肝炎:又可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肝炎两种,以胆红素升高与否来区分。
(2)慢性肝炎:又分为慢性迁延性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两种。
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报告

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报告
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病媒生物防治是一项硬指标,是防治疾病传播、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环境卫生的主要手段,也是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我院面貌的重要条件之一。
为了有目标的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活动,我院对内外环境进行了详细调查:
发现问题:
1.通过对我院各科室检查,院内生活垃圾桶倾倒不及时,易孳生蚊、蝇、老鼠。
2. 后院灶房附近有生活垃圾存在,未及时清理,也是易孳生蚊蝇的场所。
3. 后院树荫下有杂草。
4. 检查小组对住院部床头柜、化验室、操作台等一切完好,未发现蟑螂孳生以及卫生死角。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调查情况,分别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完成孳生地治理的各项指标。
平陵中心卫生院。
局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整治 工作总结

局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整治工作总结
过去一年来,我局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整治工作的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研究部署工作。
各县(市、区)也成立了工作小组,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整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
按照“全覆盖、无遗漏”的要求,对全辖区的病媒生物孳生地进行了排查,重点对蚊虫、鼠疫等的孳生环境进行了调查评估。
调查发现共有病媒生物孳生地380处,制定了整治方案。
三、实施病媒生物孳生地整治
根据调查结果,对发现的病媒生物孳生地进行了整治,采取填埋、排水、除草、垃圾清运、杀虫消毒等措施,基本消除了病媒生物的孳生环境。
整治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
四、加强宣传教育
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宣传,提高
公众防病意识。
并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的专题培训,增强基层疾控人员的防控能力。
五、加强督导检查
局领导带队对各县(市、区)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整治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通过一年来的工作,病媒生物孳生地得到有效整治,为疾病防控创造了良好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成果,把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整治工作落到细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病媒生物孳生地的调查及处理

谢谢大家!
去的。
检查重点场所有: 垃圾 下水道 厕所 公共绿地
1、鼠类孳生地
(2)黄胸鼠(屋顶鼠) 喜欢栖息于高层隐蔽的场所,它的窝巢主要构筑
在屋顶、房屋周围的灌丛和柴草堆中。在地面,黄 胸鼠喜欢生活在堆木、垃圾和杂物堆积场所。
检查重点场所有: 现代城市百货商场、超市等的货场 火车站的货运部 宾馆饭店的大厅、客房屋顶上 医院病房、药房
病媒生物孳生地:是指这些生物繁殖、 滋生的场所。
二、病媒生物孳生地有哪些?
常见的孳生地有:垃圾投放点 水厕、旱厕 污水沟(管) 死水池(溏) 牲口棚(圈) 废品收购站
三、孳生地及治理
(一)鼠类孳生地及其治理
1、鼠类孳生地
(1)褐家鼠
喜欢栖息于温度稳定、潮水的地方,它
适应于掘洞营巢,离开土壤是很难生存下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1920.10.1922:21:3922:21:39October 19,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19 日下午1 0时21 分20.10. 1920.1 0.19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19日星期 一下午10时21分39秒22:21:3920.10.19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2:21:3922:21:3922:2110/19/2020 10:21:39 P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1922:21:3922:21Oc t-2019- Oct-2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22:21:3922:21:3922:21M onday, October 19, 2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媒生物孳生地的调查及处理
一、什么是病媒生物及其孳生地?
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
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
最常见四大害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病媒生物孳生地:是指这些生物繁殖、滋生的场所。
二、病媒生物孳生地有哪些?
常见的孳生地有:垃圾投放点、水厕、旱厕、污水沟(管)、死水池(溏)、牲口棚(圈)、废品收购站
三、孳生地及治理
(一)鼠类孳生地及其治理
1、鼠类孳生地
(1)褐家鼠
喜欢栖息于温度稳定、潮水的地方,它适应于掘洞营巢,离开土壤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2)小家鼠
喜欢栖息于干燥、离食源近的场所、墙基、角落、仓库货堆、保温层、破箱、抽屉等
四、鼠类孳生地检查
1、小餐饮店的操作间、储藏间
2、饲养场、饲料库周围
3、废料堆积处以及院落绿化带
五、鼠类孳生地的治理
(1)要做好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2)杜绝鼠类的食源、水源以及隐藏筑巢条件。
(3)管理好粪便和垃圾;
(4)做好下水道系统鼠类孳生繁殖的预防控制。
六、蝇类孳生地及其治理
1、蝇类孳生地:⑴人粪类⑵畜粪类⑶腐败动物质类⑷腐败植物质类⑸垃圾类
专家最容易检查的场所有:公厕、工地厕所、垃圾、收集、清运、消纳的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场所,垃圾桶、垃圾车、垃圾台站。
七、蚊类孳生地及其治理
1、蚊类孳生地类型:
(1)由于缺乏合理的下水道系统或因下水道管理不好而导致的大小地面积水。
(2)居民区的阴沟、下水井等。
(3)住户、商店等抛弃的各种器皿,如破缸、碎瓶、罐头盒等的积水。
1、蚊类孳生地类型:
(4)建筑工地随意挖土造成的洼地、土坑、临时使用的水泥池等积水。
(5)特殊行业或场所,如轮胎厂或翻造厂、废品收集站、缸罐等陶器堆放处以及酿造作坊等的废旧轮胎、塑料盒、铁桶等等积水。
2、蚊虫孳生地的治理
(1)下水道系统设施及其管理
(2)阴沟改造
(3)翻缸倒罐,防止积水
(4)清除废弃器皿
(5)清查并处理室内特殊积水
(6)管理好家庭饮用贮水
(7)平洼填坑
(8)堵洞刨根
(9)整治河沟
(四)蟑螂孳生地及其治理
1、蟑螂孳生地类型:地下室、下水道、厕所、暖气沟等是蟑螂容易孳生繁殖的场所,不容忽视。
2、蟑螂的环境治理:需要持续开展孳生地治理,重点工作要放在孳生地的定期治理和防护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上。
这是现代城市病媒生物防制的治本措施,也是现场考核时专家检查的重点。
孳生地处理率95%以上,治理后合格率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