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治理

合集下载

病媒生物孳生地的调查及处理

病媒生物孳生地的调查及处理

欢迎共阅病媒生物孳生地的调查及处理
一、什么是病媒生物及其孳生地?
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

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
四、鼠类孳生地检查
1、小餐饮店的操作间、储藏间
2、饲养场、饲料库周围
3、废料堆积处以及院落绿化带
五、鼠类孳生地的治理
(1)要做好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2)杜绝鼠类的食源、水源以及隐藏筑巢条件。

(3)管理好粪便和垃圾;
(4)做好下水道系统鼠类孳生繁殖的预防控制。

六、蝇类孳生地及其治理
(1)人粪类(2)畜粪类(3)腐败动物质类(4)腐败植物质类(5)垃圾类
(1)下水道系统设施及其管理
(2)阴沟改造
(3)翻缸倒罐,防止积水
(4)清除废弃器皿
(5)清查并处理室内特殊积水
(6)管理好家庭饮用贮水
(7)平洼填坑
(8)堵洞刨根
(9)整治河沟
3、蟑螂孳生地及其治理
1、蟑螂孳生地类型:地下室、下水道、厕所、暖气沟等是蟑。

病媒生物控制孳生地调查报告

病媒生物控制孳生地调查报告

病媒生物控制孳生地调查报告背景信息病媒生物控制是保护公共卫生和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为了有效进行病媒生物控制,我们进行了一次病媒生物孳生地的调查。

调查目的1.了解病媒生物孳生地的分布情况。

2.评估病媒生物孳生地对公共卫生的潜在威胁。

3.制定相应的病媒生物控制措施。

调查范围我们选择了本地区的几个重要地点,包括公共场所和居民区,作为病媒生物孳生地的调查范围。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了病媒生物孳生地的调查:1. 实地勘察:我们对选定的地点进行了实地勘察,记录了可能存在的病媒生物孳生地。

2. 样本收集:我们采集了土壤、水样等样本进行分析,以便判断是否存在病媒生物的孳生环境。

3. 调查问卷:我们向当地居民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病媒生物孳生地的认知和观察情况。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了以下病媒生物孳生地:1. 湿地:某公园附近的湿地中存在蚊子的孳生环境。

2. 水坑:居民区内的水坑中发现了蚊子和跳蚤的孳生地。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大多数居民对病媒生物孳生地的认知有限,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推荐措施基于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病媒生物控制:1. 清理湿地:对公园附近的湿地进行清理和排水,减少蚊子的孳生环境。

2. 消灭水坑:清理居民区内的水坑,并确保防止水坑重新积水,以减少蚊子和跳蚤的滋生。

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了病媒生物孳生地的分布情况,评估了其对公共卫生的潜在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病媒生物控制措施。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开展病媒生物控制工作,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报告

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报告

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在现代社会中,病媒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

病媒生物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生物体,包括蚊子、跳蚤、苍蝇等多种昆虫和节肢动物。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我们决定进行一项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以了解孳生地的类型和分布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为了进行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和过程:1. 现场调查:选择了目标区域,包括居民区、公园、水域、垃圾堆等可能存在病媒生物孳生地的地方,利用专业设备和工具进行现场勘查和记录。

2. 样本收集: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各类病媒生物的样本,包括蚊子、苍蝇、跳蚤等,并用适当的方法保存和标记。

3.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样本经过实验室分析和统计,得到各类病媒生物的分布情况、数量变化趋势等数据。

4. 结果呈现:将数据整理成报告形式,进行结果呈现,包括图表和文字叙述,以便进一步分析和控制措施制定。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病媒生物孳生地的分布情况:1. 蚊子孳生地:蚊子是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其孳生地主要分布在水域和潮湿环境中,如水坑、沟渠、水塘等。

调查发现,在目标区域内,蚊子孳生地主要分布在公园和居民区附近的草地沟渠以及废弃的水池中。

2. 苍蝇孳生地:苍蝇是常见的病媒生物,其孳生地主要分布在垃圾场和废物堆积处。

调查发现,在目标区域内,垃圾堆和市区周边的废物堆积处是苍蝇的主要孳生地。

3. 跳蚤孳生地:跳蚤是宠物常见的外寄生虫,其孳生地主要分布在宠物身上和宠物居住的地方,如宠物床、毯子等。

调查发现,在目标区域内,宠物居住的地方是跳蚤的主要孳生地。

四、控制措施和建议。

织金仁爱医院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治理小结

织金仁爱医院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治理小结

织金仁爱医院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治理小结第一篇:织金仁爱医院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治理小结织金仁爱医院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小结按织爱卫发[2014]06号和2014年织金县病媒生物防治培训会精神,结合我院实际,认真开展我院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现将有关工作小结如下:一、加强领导,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在2014年9月10日召开的2014年织金县病媒生物防治培训会会议精神的指导下,我院认真组织全员医务人员学习会议精神,对加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把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落实到各科室及个人,努力把我院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做好。

二、认真开展,逐个落实在全院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中,发现以下问题,并已采取措施治理,发现问题及治疗情况如下:(一)发现室内外鼠迹2处,已经堵洞。

(二)无盖、加盖不严的垃圾箱1个,已做到日产日清,并加盖桶盖。

(三)坑洼积水、废水沟1条,正在加装1.2cm×1.2cm防鼠栏。

(四)屋顶储水池1个,已加装防鼠防蝇设施。

(五)废旧物品存放室1个,已安装防鼠设施。

(六)资料室2个,已安装防鼠设施。

(七)未安装防鼠板、铁皮的门24个,正在安装防鼠设施。

(八)未安装防蝇的门、窗20个,正在安装防蝇设施。

(九)污乱垃圾桶1个,已加盖、及时清理,并药物消杀周边环境。

我院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会议精神后,组织全院职工认真排查,逐个落实,把病媒生物对人民的危害降低,但由于我院自身条件的有限,工作中难免出现问题和困难,请领导批评、指示,我院一定按照相关要求把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做好。

织金仁爱医院 2014年9月16日第二篇: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Xxx人民政府关于病媒生物滋生地情况的调查报告Xx县爱卫办:病媒生物是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为了把“四害”密度降低到国家标准以内,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xx县爱卫办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2014年6月12日我镇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居民区、主要交通干道及集贸市场的病媒生物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实地调查情况:通过对辖区企、事业单位及主要交通干道、集贸市场、居民区及公厕进行现场调查,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居民区能做到垃圾、厕所有专人管理,垃圾袋装化,并能做到日产日清。

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报告

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报告

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报告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报告「篇一」站在世纪的门坎上,回顾过去,人类在生物学上已有了很大的收获:人类基因草图的绘制成功、第一只克隆羊的诞生等都表示出人类在研究遗传物质DNA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

除此以外,人类也掌握了一些治疗疑难杂症的方法。

为了了解人类在生物学上取得的成就,增长自己的见识,用知识武装自己,我决定利用寒假期间开展一次生物知识的网络阅读。

一、由调查所知随着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世界工业的到了较快的发展,世界经济也在稳步提高。

但高兴之余,也不免有所担忧。

由于工业革命刚开始时,人们盲目地发展工业,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致使各种前所未有的新病症陆陆续续的出现,许多以前就有的病症的发病率与流行区域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扩大,带给人们极大的痛苦,给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不便。

通过调查,我了解了以下病症的起因、症状及类型: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指一组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现知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型五种,可能还有己型和庚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世界性分布的传染病,每年受肝炎折磨的病人数以亿计,其中200多万人发生死亡。

所有肝炎病毒中以乙肝病毒的危害影响面最大,乙肝病毒的感染威力是艾滋病病毒的100倍。

全球现有3亿人携带乙肝病毒,我国就占了1.5亿。

据有关资料,我国现有4000万慢性肝炎病人(主要由乙型病毒引起,丙肝病毒也可引起),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急性甲型肝炎病人发生,人群中HB-sAg(乙型表面抗原)携带率至少占10%,丙型肝炎感染率为3%左右?型肝炎平均感染率约1.5%。

丁型肝炎病毒为一种有缺陷的病毒,不能单独感染人体,常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或混合感染,促使病情加重或慢性化,在吸毒者和边疆地区发生率较高。

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可分为五个类型:(1)急性肝炎:又可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肝炎两种,以胆红素升高与否来区分。

(2)慢性肝炎:又分为慢性迁延性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两种。

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实施方案模板

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实施方案模板

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实施方案模板(单位):为了解掌握我县城区病媒生物孳生情况,抓好孳生地治理,从源头上压缩“四害”繁殖和生存的空间,降低虫媒传播疾病的风险,为创建国家卫生县夯实良好的环境卫生基础。

根据《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卫生县标准》要求,结合近期国内登革热疫情防控形势,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一)掌握鼠、蝇、蚊、蟑螂孳生地的总体情况及分布特点,为预测预报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积累基础数据,为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根据鼠、蝇、蚊、蟑螂孳生地的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日常管理制度和应急控制措施,达到降低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风险。

(三)根据鼠、蝇、蚊、蟑螂孳生地的变化情况,建立常规化动态监测系统,不断补充完善孳生地信息系统,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服务。

二、调查范围城区及城乡结合部。

三、调查内容(一)鼠类孳生地调查— 1 —1.以城乡平房区和楼房一层居民户,农贸(便民)市场、饭店、宾馆、饮食店、单位食堂、食品加工厂、屠宰场、粮库、医院、车站、建筑工地、公共厕所、垃圾和废品收集(站)点等为重点单位进行摸底调查。

2.机关、学校、超市、商场、企事业单位及居民区等主要以院内鼠类孳生地为重点场所开展调查。

3.公共外环境主要以垃圾中转站、垃圾箱(桶)、窨井、卫生死角等为重点部位进行摸底调查。

(二)蚊子孳生地调查1.城乡环境公共区域不同类型大型水体为主要调查对象,以湖泊(河流)及其它边缘地为重点进行调查。

2.对城乡特殊场所(包括废品、轮胎、缸罐存放处、建筑工地等)及窨井、排水沟、小型积水等小型水体进行调查。

(三)苍蝇孳生地调查1.对农贸(便民)市场、中小餐馆、饭店、食品加工、熟食店、单位食堂等重点单位进行摸底调查。

2.对单位食堂、医院、废品收购站等单位重点场所(垃圾箱桶、卫生死角)进行调查。

3.对居民区公共外环境生活垃圾容器、公厕等进行调查。

(四)蟑螂孳生地调查1.对宾馆、饭店、小餐饮业、食品加工、农贸市场等重点单位孳生地进行调查。

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措施

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措施

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措施孳生地治理措施:1、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及时清理垃圾收集站、建筑办公区、施工区、下水通道、闲置房屋和杂物堆放处以及绿化带等鼠类孳生地。

2、设置鼠类防治设施,如粘鼠板、鼠夹等。

3、加强巡查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鼠类孳生地。

二)蚊幼孳生地治理措施:1、清理室内外各种积水,污水(阴沟、明沟、排水井、浊水塘、臭水坑)、垃圾、杂草等蚊幼孳生地。

2、加强巡查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蚊幼孳生地。

3、增加消杀频次,在6-8月份蚊、蝇密度高峰期加强消杀。

三)蝇类孳生地治理措施:1、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及收集、清运、消纳的各个环节和场所如垃圾桶、垃圾车等蝇类孳生地。

2、加强巡查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蝇类孳生地。

3、增加消杀频次,在夏季高温潮湿的时期加强消杀。

四)蟑螂孳生地治理措施:1、清理地下室、下水道、厕所、暖气沟等蟑螂容易孳生繁殖的场所。

2、加强巡查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蟑螂孳生地。

3、采取物理防治措施,如密封缝隙、堵洞抹缝等。

五、宣传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加强对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和职工的病媒生物防控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共同参与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工作,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为了防止鼠类的危害,我们需要积极宣传防鼠知识和方法,加强环境整治,清除杂草,平整硬化地面,消除鼠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垃圾的分类和投放,垃圾应该投放密闭的垃圾箱内,日产日清,做到外环境无鼠洞,室内无鼠迹。

常用的措施包括:在室内下水道和排水沟出水口安装竖箅子(金属栏栅),箅子缝小于10mm;如果没有竖箅子,排水沟横箅子的箅子缝也要小于10mm,且无缺损。

地漏也需要加盖,通向外环境管道要有挡鼠网防止进入室内管道。

位于地下室或第一层楼的厨房操作间窗户及通气或排气孔,要加装铁丝网,网眼为6mm×6mm。

如果窗户不常开且加装防鼠网有碍观瞻,可以不受此条限制。

室内所有孔洞、缝隙以及各类管道和电缆进出室内的孔洞也需要用水泥等材料封堵。

局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整治 工作总结

局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整治 工作总结

局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整治工作总结
过去一年来,我局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整治工作的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研究部署工作。

各县(市、区)也成立了工作小组,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整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
按照“全覆盖、无遗漏”的要求,对全辖区的病媒生物孳生地进行了排查,重点对蚊虫、鼠疫等的孳生环境进行了调查评估。

调查发现共有病媒生物孳生地380处,制定了整治方案。

三、实施病媒生物孳生地整治
根据调查结果,对发现的病媒生物孳生地进行了整治,采取填埋、排水、除草、垃圾清运、杀虫消毒等措施,基本消除了病媒生物的孳生环境。

整治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

四、加强宣传教育
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宣传,提高
公众防病意识。

并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的专题培训,增强基层疾控人员的防控能力。

五、加强督导检查
局领导带队对各县(市、区)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整治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通过一年来的工作,病媒生物孳生地得到有效整治,为疾病防控创造了良好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成果,把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整治工作落到细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室,学生宿舍, 教师办公室等户 内的场所
蚊蝇容易孳生
对墙壁,地板,门窗,窗 台等有缝隙的地方用水 泥,油灰及时堵塞,封闭
总务处 总务处
பைடு நூலகம்
备注 效果良好 效果良好 效果良好
效果良好
盐城市第三小学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治理资料
孳生地种类
现状
整改措施
多消毒,勤打扫,及 食堂(沉淀池) 春,夏两季蝇类,老鼠较多
时清理池中垃圾
责任部门单位 总务处
多消毒,勤打扫,及 公共厕所(水厕) 春,夏两季蚊蝇,蟑螂较多
时清理池中粪便
总务处
垃圾箱,垃圾桶
蚊,蝇,鼠类等易孳生
定时,定点及时清理 堆放的垃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