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美学

合集下载

《服饰美学》课程标准

《服饰美学》课程标准

《服饰美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纺织服装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纺织服装类各专业学生掌握服饰美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服装造型设计》《服饰款式拓展设计》《服饰立体造型》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90学时,5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学生审美意识、创新思维和关键能力培养,主动对接行业标准、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纺织服装美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纺织服装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纺织服装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服饰基础美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服饰穿着与搭配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纺织服装类相关职业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的服饰艺术表现、服饰搭配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兼顾职业基础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服饰美学艺术创作表现所需基础知识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服饰穿着与搭配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美的起源、服饰美学理论、服饰艺术和姊妹艺术创作风格、服饰穿着与搭配的顺序,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服饰美原理及运用艺术语言进行服饰搭配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应用课程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1.了解服饰美三重属性和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能在时尚、高尚、风尚中表现服饰美。

2.掌握服饰美的基本特征,熟悉美的形态及服装构成美,掌握服饰美的风格与特点。

3.了解服饰艺术的分类与层次结构,掌握艺术的功能与特征,能够准确区分不同服饰艺术的分类。

服装美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服装美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服装美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服装美学是指通过服装的设计、搭配和穿着来展现美感和个性的一门艺术。

它研究服装的颜色、形状、纹理等方面的特点,结合社会、文化和时尚趋势,追求个体与整体的和谐统一。

本文将对服装美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服装的美感。

1. 颜色搭配颜色是服装设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合理的颜色搭配可以起到突出服装主题、增强服装整体效果的作用。

在颜色搭配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1 对比色搭配:对比色是指互补色或对立色之间的搭配,如红与绿、黄与紫。

对比色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服装更为鲜明。

1.2 类似色搭配:类似色是指在色彩环中相邻的色彩,如橙和黄、蓝和紫。

类似色搭配可以使服装看起来柔和,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1.3 冷暖色搭配:冷色调(如蓝、紫)和暖色调(如红、黄)之间的搭配可以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使服装更加生动有趣。

1.4 中性色搭配:中性色(如黑、白、灰)是服装搭配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能够平衡其他颜色的效果,使整体搭配更加稳定。

2. 衣服款式衣服的款式是指服装的设计和剪裁方式。

不同的衣服款式适合不同的场合和身体类型,合理选择合适的款式可以更好地展现个人魅力。

2.1 轻松休闲款:如卫衣、T恤等,适合日常休闲、运动场合。

2.2 正式商务款:如西服、套装等,适合正式场合,展现专业、庄重的形象。

2.3 高定时装:如礼服、晚礼服等,适合正式场合或特殊场合,展现高贵、典雅的气质。

2.4 切割款式:如A字型、修身型等,适合不同身型的人群,可以修饰身形,展现体态美。

3. 材质和质地服装的材质和质地也对其美感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材质和质地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触感和外观效果。

3.1 布料的选材:如棉、麻、丝、毛等,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3.2 纹理的感受:如光滑、粗糙、柔软等,纹理会直接影响到服装的质感。

3.3 质地的表现:如光亮、哑光、半光面等,质地决定了服装整体的外观和品质感。

服装美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服装美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服装美学服装审美在生活中的应用服装美学,故名思义是在研究服装美、美感及其规律的学科,通过这学期学习服装美学懂得它是起源于艺术的,其实服装就是能表现出它美在哪里和它的艺术含量;而且服装美学不仅在服装界得到应用,它在建筑上、生活用品区都得到广泛的发展!服装是随着年代的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如唐朝时的女装,着重突出女性的美,也是服装传承下来最能打破女性衣着封建的第一个朝代!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服装的款型,如少数民族的服饰,以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信仰为主题,做成符合他们风格的款式,当然主要还是能体现出来他们的美和民族的特色。

现在很多人都会出去旅游,在旅游区商店里都会有当地民族的服饰,满目琳琅以吸引消费着的眼球,同时也是促进当地发展的一种办法。

所以不得不说服装是生活中一门艺术,更是带动经济发展的源泉!在现代服装审美中,有比例美法则、平衡美法则、旋转美法则和协调美法则,根据这几种法则去区分服装美学原则,也可以进一步去了解服装界对审美的态度。

服装美学经济作用形成于19与20世纪之交,是属于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部门美学。

美学研究属于哲学的范畴。

因此,服装美学具有理论思辨的哲学性质,但又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专业领域,具有服装艺术与服装审美的特殊规律。

服装作为人类文化的凝聚物,人类生活的必备品,人们从服装审美的蛮荒时代过渡到了百家争鸣的今天,对服饰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服装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在服装美学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社会,服装美学也在不断的创新,通过设计师的各种灵感,设计出不同风格的衣服款式来带领各阶层的时尚。

从服装变成人类生活中的必须品时,它的主要功能是可以让人们感到温暖,不被大自然影响到自己的健康,按当时最低层人民的话来说:只要吃的饱穿得暖就非常的满足了;而当时在经济的影响下,很多人们满足不了当时的需求,所以七八十年代的衣服盘扣就在那时产生的,当时很少有服装设计师,而当代的女性成了当时的设计师,以她们想像力,缝出各种各样的衣服款式。

服装美学服装创作的美学风格描述课件

服装美学服装创作的美学风格描述课件

面料的再造与创新
面料再造
通过对面料进行染色、印花、刺 绣等工艺,改变其原有外观,创 造出新的美学效果。
创新面料
通过科技手段开发新型面料,如 智能纤维、功能性面料等,为服 装创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05 服装创作的图案美学
图案的基本知识
图案的定义
图案是服装创作中的一种装饰元 素,通过特定的设计手法,将具 有审美价值的纹样、色彩、形态 等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视
独立图案是指单独存在的装 饰图案,通常用于服装的局 部装饰,如领口、袖口、下 摆等。这类图案设计自由,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变 化和组合。
连续图案是指以一定的规律 重复排列的图案,通常用于 大面积的装饰,如床单、窗 帘等。这类图案具有很强的 节奏感和统一感,可以营造 出浓郁的艺术氛围。
图案的创新与应用
总结词
以科技、前卫、未来感为特点,强调创新和 突破传统。
详细描述
未来风格在服装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科技元 素和前卫的概念,强调创新和突破传统美学 。这种风格常常运用新型材料、科技工艺和 独特的设计理念,如可穿戴技术、智能纺织 品等,来创造出具有未来感和前瞻性的服装 。未来风格适合展现个性独特、前卫的气质
01
02
03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通过对比和调和,创造和 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色彩的层次感
利用色彩的深浅、明暗变 化,营造出层次感
色彩的呼应
通过呼应,使服装整体协 调统一
服装创作的面料美学
04
面料的基本知识
面料的概念
面料是服装创作的物质基 础,是构成服装的基本材 料。
面料的质地
面料的质地决定了其外观 和触感,常见的质地有棉 、麻、丝、毛等。
品牌的定位与传播

服装美学设计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美学设计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美学设计与人体的关系引言服装美学设计是指通过对服装的形式、颜色、材料等进行艺术化处理,以提升服装的美感和审美价值的活动。

而人体作为服装的穿戴者,对服装美学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服装美学设计与人体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些关于这一主题的重要观点和方法。

人体的形态与服装的设计人体的形态对服装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服装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人体的身形特点,以便合理地选择和设计服装的版型和剪裁方式。

不同身材的人可能需要不同的服装款式和尺码,以确保服装的美感和舒适度。

因此,在服装美学设计中,需要对人体形态有一定的了解和适应性。

此外,人体的运动方式和姿势也会影响服装的设计。

服装需要考虑到人体在运动或静止状态下的自然张力和流动性,以使服装在穿戴时保持美观和舒适。

因此,服装美学设计师通常会观察人体的动作和姿势,并将这些特征融入到设计中。

服装颜色与人体的肤色和气质服装的颜色选择也与人体的肤色和气质密切相关。

不同肤色和气质的人对某些颜色的反应和效果可能不同。

一件适合某个人的颜色可能并不适合另一个人。

因此,在服装美学设计中,对于服装颜色的选择需要考虑到人体的肤色和气质。

例如,对于肤色较暗的人来说,选择明亮的颜色可以增加服装的亮度和生动性。

而对于肤色较亮的人来说,选择较深的颜色可以增强服装的细腻感和沉稳感。

此外,人体的气质也会影响服装颜色的选择。

比如,活泼开朗的人适合选择明快、鲜艳的颜色;而内敛稳重的人适合选择柔和、深沉的颜色。

服装材料与人体的舒适性和健康服装的材料选择对于人体的舒适性和健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柔软、透气的材料可以增加服装的穿着舒适度,降低人体对于材料的不适感。

同时,一些材料可能对人体的皮肤和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和不良反应。

因此,在服装美学设计中,需要选择符合人体健康要求的材料,并考虑到材料与人体的接触方式和频率。

此外,人体对于不同材料的感受和喜好也有所差异。

有些人喜欢柔软细腻的材料,有些人喜欢具有质感的材料。

服饰美学的三要素

服饰美学的三要素

服饰美学的三要素服饰美学是一门探究服装美感的学问,其中涉及到许多因素,而色彩、款式与质感三个要素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

这三个要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服装的美学体系。

一、色彩色彩是服饰美学中最为基础的要素。

服装的色彩可以分为主色、辅色和中性色三种。

主色是服装色彩中的主体,可以通过主色的变化来表示服饰的不同风格和主题。

辅色是主色的补充,可以丰富服装的层次感和细节感。

中性色则是服装色彩的基础,可以使服装更加稳重、大气。

色彩的搭配是服装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搭配得当的服装色彩可以让服装更加美观,同时也可以适应不同场合和氛围。

例如在正式场合,黑色、白色、灰色等中性色可以增加服装的庄重感;而在活泼的场合,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调则可以增加服装的活力感。

二、款式款式是服饰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款式可以分为剪裁、设计和风格三个层面。

剪裁是指服装的基本结构,包括领口、袖子、下摆等部分。

设计则是指服装的细节部分,如褶皱、花边、装饰等。

风格则是指服装的整体气质,如甜美风、复古风、街头风等。

不同款式的服装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人群。

例如正式场合适合穿着修身、简约的款式,而休闲场合则适合穿着宽松、随意的款式。

此外,不同人群的身材、年龄、性别等也需要考虑到款式的选择,以使服装更加适合穿着者。

三、质感质感是服装美学中的最后一个要素。

质感可以分为面料、手感和质地三个层面。

面料是指服装所采用的材质,如棉、麻、丝、羊毛等。

手感则是指服装的手感舒适度,如柔软、光滑、薄厚等。

质地则是指服装的表面纹理。

不同的质感可以使服装更加有层次感和质感。

质感的选择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氛围进行。

例如在正式场合,需要选择光滑、有光泽的面料,以体现服装的高贵感;而在休闲场合,可以选择柔软、舒适的面料,以增加服装的舒适感。

色彩、款式和质感三个要素是服饰美学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服装美学的体系。

在服装设计和穿着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这三个要素的影响和作用,以使服装更加美观和适合。

2023年服装美学学习心得

2023年服装美学学习心得

2023年服装美学学习心得在2023年,我深入学习了服装美学,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收获了许多启发和体会。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对2023年服装美学学习的心得与经验。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服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既是一种基本的人类需求,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个性的展示。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服装不仅是简单地穿戴在身上,而是一种艺术形式,涉及到颜色、线条、材质等诸多方面的设计与表达。

其次,我学会了通过服装塑造个人形象。

服装的选择和搭配可以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形象和气质。

2023年的服装美学追求的是简约、时尚和高品质。

在穿着上,我注重选择适合自己身材和肤色的服装,并尽量避免过多的装饰和繁复的款式。

同时,我也更加注重服装品质,选择优质的面料和细腻的工艺,使服装更加舒适、耐穿和有质感。

在学习服装美学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服装设计和时尚趋势的关系密切。

学习时尚趋势可以让我更好地了解当前时尚的走向和流行元素,从而在服装搭配上更具创意和前瞻性。

2023年的时尚趋势主要呈现出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点,注重打破性别和年龄的限制,强调个性和自由。

在我的穿着上,我更加尝试了一些时尚元素,例如混搭风格和流行的色彩搭配,使我的着装更加时尚和与众不同。

此外,在学习服装美学的过程中,我也深入了解了服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和意义。

服装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不同的文化背景会赋予服装不同的含义。

在我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一些不同文化下的传统服饰和特色元素,例如中国的汉服、印度的萨里等。

这些文化服饰不仅具有独特的造型和设计,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我尝试在日常穿着中融入一些文化元素,表达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 appreciation。

最后,在学习服装美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服装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问题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服装行业也面临着“快时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在我的学习中,我不仅注意到服装的外在美学,也开始关注服装的生产过程和材质的可持续性。

服装美学

服装美学
第一节 服装设计宗旨
一、服装设计的审美价值 (一)鲜明的个性特征 (二)符合时代潮流 (三)能够激发起人的最大限度的审美感受
二、服装设计的适用价值 (一) 适用不同的社会角色 (二) 适用不同的消费阶层
第三节 服装设计及制作过程
灵感——素材收集——构思——草图的绘制——修改——定稿——选择服装材料——服装制作
服装心理学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现代美学概述 基础美论与美学心理
第三章 服装材料美学
第四章 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
第五章 服装行为与社会心理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七章 服装的接受与传播
第八章 服装穿着的美学原理
第九章 服装创作的美学风格
第十章 服装艺术的美学意境
第十一章 服装研究的美学意义
第一章 现代美学与发展
人造无机纤维
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等。
人造有机纤维
甲壳素纤维、海藻胶纤维等。
2.合成纤维:涤纶、氨纶、锦纶、丙纶、腈纶等。
按织物来分类: ㈠ 纯纺织物 ㈡ 混纺织物
按形成织物的方法来分类: ㈠ 梭织物 ㈡ 针织物 ㈢ 非织造织物
三 纤维发展历程
第二节 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艺术表现
一、柔软型面料
●服装美学是一门交叉性实用美学,从属于基础美学。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美就开始萌芽,继而产生、发
展, 历经几十万年。
第一节 现代美学的诞生
第二节 美学与学习
第三节 审美心理学
第一节 现代美学的诞生
一.美学
美——视觉上的美: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作品通过视觉传达的方式与观赏者达成 一种心灵上的共鸣,这种共鸣使观赏者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
五、角色冲突 (一)角色冲突的种类 1.角色间的冲突 2.角色内的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美感 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感动, 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 是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
二.什么是快感 快感是人在生理上的快适之感。快感是美 感的初级阶段,是偏于生理方面的感受。 美感包括快感,不等于快感。美感是高级 神经心理活动的情感状态,不仅仅是生理 感受。服装快感来自各种服用性能,如弹 性、透气性、透湿性、悬垂性、保暖性、 抗静电性。
3.创造美的生活 服装设计永远都是一种创造。 服装工效 = 人 + 服饰 + 环境
第三节 美的种类
三.高于生活的艺术美
德国美学大师黑格尔主张“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一方面我们说,艺术永远都要高于生活,生活永远赶不上艺术。
第三节 美的种类
四 雾里看花的朦胧、含蓄美
1.朦胧美
朦胧,原指月光不明的样子,并用以延伸为“不清楚,模糊”。 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模糊美
“模糊”一词被广泛使用,似乎也成了学术界的一种时尚。
如模糊美学、模糊数学等。
日本摄影作品《少女》
3.含蓄美
含蓄美,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 有含而不露、蓄而无穷之意。
第三章 美感与心理
一 美观与快感 二二 美感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三三 审美心理学
第三章 美感与心理
第一节 美感与快感
第三章 美感与心理
第二节 美感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一.美感的差异性 二.美感的共同性 三.共同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美感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一.美感的差异性
1.时代差异性 2.民族差异性
3.阶级差异性 4.个人差异性 5.心境差异性 6.环境差异性
第二节 美感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二.美感的共同性
1.审美无国界 2.跨越阶级的审美 3.审美是人类的共同特点
服装美学
第一节 现代美学的诞生
一.柏拉图与漂亮的小姐 二.现代美学之父 三.美学研究的三大问题
美的本质问题
美感问题
艺术问题
第二节 美学与学习
一.学习美学的目的性
美学启迪思想
美学陶冶情操
二.服装美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抽象思维的能力 注意美学的发展脉络 注重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用于创造的精神 克服浮躁的心态 蓝衣少年
第二节 真善美与假丑恶
一.真善美的概念 “真”----服装材料、服装人体、服装结构、服装工艺等学科内容。 “善”----服装心理、服装穿着、市场销售、成本管理等学科内容。 “美”----服装构成、服装色彩、服装设计、服装展示等学科内容。
二.真善美的辩证统一 三.美学中的丑 (小丑) (成都大学生当众剪旗袍) 四.丑与社会属性(丑与社会)
第二节 美感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三.共同性与差异性
共同性与差异性有着辩证的关系。 服饰艺术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反映在时空的各个层面上, 从国家、地区到社团、个人。“共同”也因时空,“差异”也因时空。 时空观也是一种服装设计的哲学观。
第三章 美感与心理
第三节 审美心理学
一.感觉、知觉与表象 二.注意 三.联想与想象 四.情绪和情感 五.理解
伦理美
创造美
第一节 美的定义与特征
二.探索“美”的途径
1.客观方面 2.人的主观方 3.主客观的关系 4.超自然的上帝或神 5.社会生活与实践
第一节 美的定义与特征
三.服装美的基本特征
1.服装美的形象具有感染力 (艺术家画饼) 2.服装美的社会性与功利性 3.形式要素是构成服装美的条件 4.按照美的规律欣赏与创造 (形式与内容)
第三节 审美心理学
一.感觉、知觉与表象
1.感觉 在艺术审美中的感觉器官主要指视觉和听觉。
2.知觉形成印象 审美知觉通常有以下四个特点: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浓郁的情绪和感情色彩 (4)知觉的通觉作用
3.表象与艺术 表象就是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第三节 审美心理学
3.注意心理的影响因素 “熟视无睹”;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第三节 审美心理学
三.联想与想象
1.什么是联想? 联想是由于一事物的存在而想到另一事 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既可以由感知到的 某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也可以是在 回忆某一事物时,又想到另一事物。 (1)接近联想 (2)类似联想 (3)对比联想
第三节 美的种类
一.广阔无垠的自然美
1.自然总是美的 (现代时装的自然意识) (电影海报《101忠狗》)
2.自然的人化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3.自然美的外在形式 形式要素:点、线、面、形、色、质、声、光、动等。 组合:明暗、浓淡、均衡、对称、光影、秩序、宾主、虚实、节奏、旋律等。
第三节 美的种类
指导艺术实践活动
第二章 基础美论
第一节
美的定义与特征
第二节
真善美与假丑恶
第三节
美的种类
第一节 美的定义与特征
一.关于美的定义
希腊古典主义者------“美是形式的和谐” 新柏拉图派--------- “美是上帝的属性” 理性主义者--------- “美是完善” 经验主义者--------- “美是愉快” 法国启蒙主义者----- “美是关系” 德国古典美学-------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俄国民主主义者----- “美是生活”
二.丰富多彩的生活美
1.美是生活 十九世纪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给美下的定义是:“美是生活”。 自然美是大自然形态的属性,是美的第一个层次。 生活美是人类和人类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属性,是美的第二个层次。 艺术美是艺术家对自然和社会生活再现的艺术品的属性,是美的第三个层次。 (图)
2.服装美与生活 在创造服饰美时,服装设计师需要把握人们对生活美的理解和需求。
二.注 意
在审美活动中注意占有重要地位。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所谓指向是指在某一瞬间把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一定对象。 所谓集中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目标,而抛开其他事物。
1.注意有二种类型 (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2.注意心理的特征 (1)注意具有一定的范围性 (2)注意具有一定的分配性
2.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再造想象 (2)创造性想象
第三节 审美心理学
四.情绪和情感 1.艺术起源于冲动 2.情感具有两极性 3.情绪的三种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