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 科大重点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学习重点——归去来一:重点掌握1.分子生物学:人们常采用狭义的概念,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当然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研究内容:基因,基因结构,基因复制,基因表达,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2.分子生物学的三大原则: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共同的核酸语言共同的蛋白质语言;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生物大分子单体的排列(核苷酸、氨基酸)不同3.基因(gene)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以及控制性状的功能单位。

组成:编码蛋白质和tRNA、rRNA的结构基因,以及具有调节控制作用的调控基因。

功能:基因可以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决定蛋白质序列,以及不同水平的调控机制,来实现对遗传性状发育的控制。

基因还可以发生突变和重组,导致产生有利、中性、有害或致死的变异。

4.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称嵌套基因nested gene。

(真核原核生物都有,少数)实质:两个基因虽共用一段核苷酸序列,但其读码结构互不相同,编码不同的蛋白质。

意义:使DNA的利用率提高,是基因表达调控的方式之一。

5.断裂基因(split gene):不连续基因(discontinuous gene),指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分子上被不编码的序列隔开,没有连续排列。

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是断裂基因。

编码区含有–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外显子,exon)–不能编码蛋白质的插入序列(内含子,intron)6.基因组(genome):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功能:贮存和表达遗传信息。

7.基因家族(gene family):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

有些成员可以不位于一条染色体上;还可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即假基因;串联在一起形成基因簇。

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

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

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引言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生物体中分子层次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关系。

对于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或相关领域的学生来说,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重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分子生物学考试的重点内容,包括D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调控、蛋白质合成、分子遗传学以及常用的实验技术等方面。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生物体中贮存遗传信息的核酸分子,它以双螺旋结构存在于细胞核中。

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分子生物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1.DNA的结构–DNA由两条互补的核苷酸链组成,包括脱氧核苷酸和磷酸–DNA链是由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分子通过磷酸二脱水作用连接在一起–DNA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链以碱基间的氢键相互连接在一起–常见的碱基有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2.DNA的功能–DNA通过编码蛋白质来控制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过程–DNA能够自我复制,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实现物种演化–DNA还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等过程控制基因表达基因调控基因调控是指生物体对基因表达进行的调控过程,包括转录调控和转译调控。

1.转录调控–转录是指将DNA中的遗传信息转录成RNA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转录调控通过调节转录的起始和终止等过程来控制基因表达的水平–常见的转录调控元件包括启动子、转录因子和组蛋白修饰等2.转译调控–转译是指将RNA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第二步–转译调控通过调节mRNA的转运、翻译速率和蛋白质降解等过程来控制基因表达的水平–常见的转译调控机制包括miRNA、RNA干扰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等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合成是指将氨基酸连接成蛋白质的过程,包括转录、翻译和蛋白质修饰等过程。

1.转录–转录是将DNA的遗传信息转录成mRNA的过程–转录包括转录起始、RNA剪接和RNA修饰等过程2.翻译–翻译是将mRNA的遗传信息翻译成氨基酸序列的过程–翻译在核糖体中进行,包括起始子和终止子的识别等过程3.蛋白质修饰–蛋白质修饰包括磷酸化、糖基化和乙酰化等过程–蛋白质修饰可以调节蛋白质的功能和稳定性分子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是研究遗传信息在分子水平上的传递和表达的科学,包括基因的遗传及突变、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

医学分子生物学复习重点

医学分子生物学复习重点

分子生物学需要掌握的重点一、DNA、RNA、蛋白质、质粒、基因、端粒、聚合酶、密码子、突变、变性的概念或结构、性质及特点;二、复制、转录、逆转录、翻译、加工修饰、靶向输送的主要过程及特点;三、癌基因的概念、原癌基因产物的类型及细胞定位、癌基因活化致癌的主要机制;四、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主要步骤、酶学及特点;五、基因表及其调控的原理、主要过程或步骤,乳糖操纵子的正、负调节机制;六、常用的基因诊断及基因治疗技术;七、基因克隆、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管家基因、抑癌基因、Klenow片段、核蛋白体、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人类基因组计划、原位杂交的概念;八、双脱氧末端终止法DNA测序、重组DNA技术的主要步骤;九、结构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子、遗传密码、反式作用因子、氨基酰-tRNA、基因组文库、DNA多态性、转位因子、探针、Tm值、DNA微阵列、DNA甲基化的概念、性质;十、核酸分子杂交的主要类型、PCR的主要步骤及引物设计;十一、DNA、RNA及多肽链的合成方向;十二、真核细胞转染的基本方法;十三、细胞周期的主要调控点;十四、DNA损伤及修复的主要类型和机制;十五、基因文库筛选的主要方法及原理。

名词解释●质粒——是细菌细胞内携带的染色体外的DNA分子,是共价闭合的环状DNA分子,能独立进行复制。

质粒只有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够完成自己的复制。

●基因——指贮存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序列及表达这些信息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是核酸分子中贮存遗传信息的遗传单位。

●癌基因——是细胞内控制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基因,具有潜在的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的特性,它的结构异常或表达异常,可以引起细胞癌变。

●基因克隆——是指把一个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基因片段)转入另一个生物体内进行无性繁殖,得到一群完全相同的基因片段,又称DNA克隆。

●抑癌基因——是指存在于正常细胞内的一大类可抑制细胞生长并具有潜在抑癌作用的基因,当这类基因在发生突变、缺失或失活时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而导致肿瘤发生。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2、C值(C value):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在真核生物中,C值一般是随生物进化而增加的,高等生物的C值一般大于低等生物。

3、DNA多态性(DNA polymorphism):DNA多态性是指DNA序列中发生变异而导致的个体间核苷酸序列的差异。

4、端粒(telomere):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基因组DNA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它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

5、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 在复制过程中碱基间的氢键首先断裂,双螺旋解旋并被分开,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新链,产生互补的两条链。

这样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原来DNA 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

一次,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所以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DNA 的半保留复制。

6、复制子(replicon):复制子是指生物体的复制单位。

一个复制子只含一个复制起点。

7、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DNA 复制过程中,一条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链的合成是中断的、不连续的,因此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8、前导链(leading strand):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通过连续的5W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9、后随链(lagging strand):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通过不连续的5\T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10、AP位点(AP site):所有细胞中都带有不同类型、能识别受损核酸位点的糖昔水解酶,它能特异性切除受损核昔酸上N-B糖昔键,在DNA链上形成去嘌吟或去嘧啶位点,统称为AP位点。

11、cDNA(complementary DNA):在体外以mRNA 为模板,利用反转录酶和DNA聚合酶合成的一段双链DNA。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总结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中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在解释细胞和生命现象的分子基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分子生物学的几个核心知识点总结: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生物体中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的分子。

它由核苷酸组成,每个核苷酸包含一个磷酸基团、一个五碳糖(脱氧核糖)和一个氮碱基。

DNA的双螺旋结构由两股互补的链组成,通过氢键相连。

DNA的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是细胞遗传信息的储存库。

RNA的结构和功能RNA也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分子,与DNA的结构类似,但包含的糖是核糖,而不是脱氧核糖。

RNA起到多种功能,其中包括转录DNA信息、参与蛋白质合成等。

mRNA是将DNA信息转录成蛋白质合成的模板,tRNA通过与mRNA和氨基酸的配对作用,在翻译过程中帮助氨基酸正确排列。

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表达调控是细胞根据内外环境调节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它包括转录因子、启动子、启动子结合因子、RNA干扰等。

转录因子结合在DNA上的启动子区域,促进或抑制转录的发生。

通过不同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细胞可以在不同的发育和环境条件下产生不同的蛋白质。

基因突变和遗传疾病基因突变是DNA序列发生突变或改变的现象。

它可以是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蛋白质功能的改变,从而引起遗传疾病。

例如,单基因遗传病如囊性纤维化和苯丙酮尿症,以及复杂遗传病如癌症,都与基因突变有关。

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的技术,可以从微弱的DNA样本中扩增特定片段。

PCR由三步循环组成:变性、退火和延伸。

它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工程和医学诊断等领域。

基因克隆和DNA测序基因克隆是将特定的DNA片段插入载体DNA(如质粒)中,形成重组DNA分子。

通过基因克隆,可以大量复制目标DNA片段。

DNA 测序是确定DNA序列的过程,它有助于揭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促进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的研究。

分子生物学 科大重点知识点

分子生物学 科大重点知识点

分子生物学科大重点知识点1.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双链螺旋结构,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和四种碱基 (腺嘌呤 Adenine,胸腺嘧啶Thymine,鸟嘌呤 Guanine,胞嘧啶 Cytosine)。

•DNA具有存储遗传信息、自我复制和编码蛋白质等重要功能。

•DNA的结构包括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磷酸二酯键等。

2. DNA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DNA复制是指将一个DNA分子复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分子。

•DNA复制包括解旋、引物合成、DNA聚合酶的作用等步骤。

•遗传信息传递是指将DNA中的信息转录成RNA,然后翻译成蛋白质。

•遗传信息传递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3. 基因调控和表达调控•基因调控是指通过控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来调节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基因调控的机制包括启动子、转录因子、染色质重塑等。

•表达调控是指通过调控蛋白质的稳定性和活性来调节蛋白质的功能。

•表达调控的机制包括翻译调控、蛋白质修饰等。

4. DNA修复和突变•DNA修复是指通过一系列机制修复DNA中的损伤,保证基因组的完整性。

•DNA修复的机制包括直接修复、错配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等。

•突变是指DNA序列的改变,可以是点突变、插入、缺失等。

•突变可以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对生物体的生存和发育产生影响。

5. 基因工程和基因编辑•基因工程是指通过改变或插入外源基因来改变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工程包括基因克隆、转基因技术、基因组编辑等。

•基因编辑是指通过切割和替换DNA序列来改变基因组的特定部分。

•基因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9等。

6. 分子进化和物种起源•分子进化是指通过分析物种的基因组序列来推断物种的演化关系和起源。

•分子进化研究使用多种分析方法,包括系统发育树、基因家族等。

•分子进化为我们理解物种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和线索。

以上是分子生物学的科大重点知识点,涵盖了DNA的结构和功能、DNA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基因调控和表达调控、DNA修复和突变、基因工程和基因编辑以及分子进化和物种起源等内容。

分子生物学重点考点总结(详细)

分子生物学重点考点总结(详细)

分子生物学总结蛋白质分子病 (Molecular Diseases)结构异常,分子减少或缺失所引起的疾病。

例子:镰刀状细胞贫血 (Sickle cell anemia)(anemia)——HbSHbSß223 .HBSb 亚基第6位谷变成疏水的缬,导致其溶解性降低而析出,镰刀状,溶血.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家族型高胆固醇血症:LDL受体缺乏痛风病: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缺乏白化病:酪氨酸酶缺乏糖尿病:胰岛素缺乏构象病:蛋白质折叠错误导致功能改变如帕金森氏病, AlzheimerAlzheimer’’s病, Mad cow diseases。

各种氨基酸残基在不同的二级结构中出现的频率不同a. 形成αα螺旋能力强的氨基酸有: Glu、Met、Ala、Leub. 形成ββ折叠能力强的氨基酸有: Val、Ile、Tyrc. 形成ββ转角能力强的氨基酸有: Pro、Gly、Asn、Asp、Ser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稳定因素:肽键二级结构:多肽链中某一段肽链中,邻近的氨基酸残基之间,通过氢键形成有规律重复的(α-螺旋和β折叠),部分有规律的(β转角和环)或无序的一种局部构象。

超二级结构:由几个二级结构相互作用形成的有规律的组合体。

又叫基序或motif。

包括αα、ββ、βαβ等。

结构域:超二级结构进一步组合折叠成半独立紧密的球状。

相对独立并与该妃子功能特性相关的机构单位。

基本类型包括:平行α/β型:(1)单绕平行ββ(2) 双绕平行ββ片层;反平行β-型:(1)希腊花边ββ(2)升降ββ-筒;全α型:(1)升降螺旋束(2)希腊花边螺旋束;小不规则结构。

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及结构域基础上,一级结构相隔较远的aa 残基以次级键相连,盘旋折叠成特定空间排布.稳定因素:侧链RR基团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各种非共价键,包括疏水键、氢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等。

四级结构:某些蛋白由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多肽链组成,每条多肽链为一个亚基。

分子生物学总结知识点

分子生物学总结知识点

分子生物学总结知识点(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分子生物学总结知识点分子生物学总结知识点篇一:分子生物学总结第一章绪论1、细胞学说1847年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有: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②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③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2、分子生物学的概念: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蛋白质与核酸、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学科。

3、中心法则1958年由克里克提出4、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b:基因的表达调控c: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d: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RNA复制逆转录蛋白质【名词解释】:1、同功tRNA:多个tRNA携带一种氨基酸,这些tRNA称为同功tRNA。

2、iRNA:即起始RNA,DNA合成的引物3、核酶:即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RNA分子。

4、端粒酶:是一种自身携带模板RNA的逆转录酶,催化端粒DNA的合成,能够在缺少DNA模板的情况下延伸端粒内3’端的寡聚核苷酸片段,包含两个活性位点,即逆转录酶活性和核酸内切酶活性。

5、反义核酸:是根据碱基互补原理,用人工合成或生物体自身合成的特定互补的DNA或RN段(或其化学修饰的衍生物),能够与目的序列结合,通过空间位阻效应或诱导RNase活性,在复制、转录、剪接、mRNA转运及翻译等水平,抑制或封闭目的基因的表达。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染色质的类型分为两种类型: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处于伸展状态,碱性染料着色浅而均匀;异染色质处于凝集状态,碱性染料着色较深。

2、染色质蛋白质分为两类: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生物学科大重点知识点基因gene: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基因组genome: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基因组文库(genomic library):由基因组DNA所制成的基因文库基因文库(Gene library)是来自某生物的不同DNA序列的总集这些序列都已被克隆进了载体以便于纯化贮存与分析。

cDNA文库(cDNA library):用来自表达目的基因的细胞或组织的mR NA作为来源构建的文库。

cDNA文库不同于基因组文库,被克隆DNA是从cRNA反转录来源的DNA。

cDNA组成特点是其中不含有内含子和其他调控序列。

Sd序列(Shine-Dalgarno sequence):原核生物mRNA起始密码子上游8-13个核苷酸处的保守序列,可与核糖体小亚基中的16srRNA的3'-端邻近的互补序列配对,称为核糖体结合位点,又叫sd序列。

tRNA负载(tRNA charging): The amino acid is joind to the tRNA by aminoacyl-tRNA synthetases to bacome charged tRNA. This process is called tRNA charging.操纵子(Operon):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单位,它包括被协同调剂的基因和被调剂基因的产物所识不的调控原件, 在细菌中,为一个代谢途经所需要的几种酶的结构基因,可沿DNA直线排列在一起,并受一个共同的启动基因和操纵基因的操纵,把如此的启动基因、操纵基因和结构基因能够看做一个单位,称为操纵子。

启动子(Promoter):DNA上的一个特定位点,RNA聚合酶在此和D NA结合,并由此开始转录过程。

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ng):is the process from DNA to protein co ntaining 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 DNA半不连续性复制复制过程中至少有一条链第一合成较短的片段,然后再用连接酶连接成大分子DNA。

这些片段称冈崎片段。

在DNA不连续复制过程中,沿着后随链的模板链合成的新DNA片段,其长度在真核与原核生物当中存在差不,真核生物冈崎片段长度约为100~200核苷酸残基,而原核生物的为1000~2000核苷酸残基。

增强子(Enhancers):能从启动子的上游或下游数千个bp处来激活转录的序列原件, 是通过启动子来增强基因转录的一种远端基因表达调控元件,长约为50bp,多为重复序列,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往往优先或只能在某种类型的细胞中表现功能。

弱化子(Attenuator):是一种位于trpE基因之前的前导区的转录终止子。

该序列由专门的RNA发卡环组成,发卡环之后还有8个连续的尿嘧啶碱基,mRNA的合成通常就在此处停止。

一个不依靠ρ因子的终止子区域,能够导致色氨酸RNA合成提早终止的一段序列。

回文序列(Palindrome):双链中每一条链均按5'-到3'-方向阅读,其序列相同。

RNA加工(RNA processing):对初生转录物进行加工的总称。

终止结构:stem-loop和hairpin.全酶(Holoenzyme):核心酶加上σ因子所组成的完整的酶。

顺式作用元件(cis-element):对某一个基因起调控决定作用,然而不转录,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有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不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

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反式作用元件: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能够通过直截了当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反式作用元件与DN A相互作用且在转录过称中起作用。

上游调控元件(URE):位于启动子上游100-200bp范畴内,能够极大地提升低水平转录活性的序列。

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一种在专门核甘酸序列处水解双链DNA的内切酶。

减色性/效应hypochromicity;hypochromic effect核酸碱基的消光系数与它所处的环境有关。

单一的核苷酸的吸取值比RNA和单链DNA的吸取值都大单链DNA又比双链DNA大。

这种双链DNA有关于单链DNA吸取值减小的现象就称为减色效应。

CpG甲基化:哺乳动物中一种可能传递信号使得表达基因位点处的染色体保持适当的包装水平的重要化学修饰是序列5’-CG-3’中对胞嘧啶C-5的甲基化即通常所称的CpG甲基化。

亚克隆(Subcloning):将已克隆的细胞或在载体中的DNA进行再次克隆。

增色性/效应hyperchromicity;hyperchromic effect由于DNA变性引起的光吸取增加称增色效应,也确实是变性后DNA 溶液的紫外吸取作用增强的效应。

DNA变性(denaturation) 指核酸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

DNA复性(renaturation) 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又能够使两条彼此分离开的链重新缔合为双螺旋结构。

解链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升高温度时使DNA和RNA变化,RN A随温度的升高逐步变性,双链DNA在某一确定的温度“溶解”为单链D NA,这一温度为Tm。

染色质(chromatin)是细胞核内能够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类非定形物质。

染色体(chromosome)是细胞在有丝(减数分裂)时遗传物质存在的特定形式,是间期细胞染色质结构紧密组装的结果。

着丝粒(centromere)染色体中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结合起来的区域。

由无编码意义的高度重复DNA序列组成,是动粒的形成部位。

常染色质(euchromatin)中期染色体比较松散的区域,包括无活性的30n m纤丝区和转录活跃区。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中期染色质的一部分,结构比较紧密,无转录活性。

DNaseI超敏性(DNaseI hypersensitivity)染色质活性区,或因结合特异蛋白或因进行转录而被松散的30nm纤丝的区域,其特点是对DNAseI的高度敏锐性。

复制子(replicon) 是DNA复制是从一个DNA复制起点开始,最终由那个起点起始的复制叉完成的片段。

DNA 中发生复制的独立单位称为复制子。

每个复制子使用一次,同时在每个细胞周期中只有一次。

复制子中含有复制需要的操纵元件。

在复制的起始位点具有原点,在复制的终止位点具有终点。

复制子起点(origin) 是DNA链上具有专门的具有起始DNA复制功能的碱基顺序。

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 以一条DNA链或RNA为模板催化由核苷-5′-三磷酸合成RNA的酶。

是催化以DNA为模板(template)、三磷酸核糖核苷为底物、通过磷酸二酯键而聚合的合成RNA的酶。

因为在细胞内与基因DNA的遗传信息转录为RNA有关,因此也称转录酶。

核酸(nucleic acid) 由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一类生物大分子。

具有专门重要的生物功能,要紧是贮存遗传信息和传递遗传信息。

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类。

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

核酶又称核酸类酶、酶RNA、核酶类酶RNA。

整个生化反应可由RNA酶或核酶催化,这种具有催化功能的RNA能够剪切自身或其他的RNA分子,或者完成连接或自身剪切反应。

核酶能够独自进行催化,但在体内通常与蛋白结合在一起工作,这将提升它们的催化活力。

能够作为基因表达和病毒复制的抑制剂。

RNA编辑(RNA editing)RNA加工的一种形式,是通过改变、插入或删除初生转录物特定部位的残基而改变其中的核苷酸序列。

RNA编辑会涉及向导RNA(RNA编辑的模板)。

遗传密码(genetic code) 包含在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核苷酸序列中的遗传信息。

它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由3个连续的核苷酸组成的密码子所构成,因而决定蛋白质的化学构成和生物学功能。

核糖体结合位点(ribosome binding site)是原核生物mRNA起始密码子上游的一段序列它能够与16SrRNA的3’端邻近的互补序列配对,对核糖体进行定位以便起始蛋白质的合成。

核小体(nucleosome)染色体结构的差不多单位,由DNA和组蛋白构成。

蛋白质定位(protein targeting)蛋白质中某些短肽序列可决定蛋白质的细胞定位,如细胞核、线粒体或叶绿体。

分泌蛋白的信号序列导致执行翻译的核糖体某些使得核糖体停泊在膜上的因子的结合,并将合成蛋白转至膜外通常信号序列随后被信号肽酶切掉。

蛋白质修饰(protein modification)新生多肽的最常见的加工是被切割及化学修饰。

信号肽的切除、多蛋白成熟片段的开释、中间肽的切除以及N 端和C端的修剪均需要进行切割。

除6种氨基酸侧链外,所有氨基酸侧链都能够进行多种化学修饰。

通常磷酸化调控着蛋白质活性。

多蛋白(polyproteins)单一翻译产物被切割形成两个或多个独立蛋白,则被称为多蛋白,许多病毒产生多蛋白。

小核RNA(snRNA):是一类称为小核核蛋白体复合体(snRNP)的组成成分,功能是在hnRNA成熟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参与RNA的剪接,运输。

southern blot:基因是DNA分子,如果基因拷贝数发生变化(增多或减少),但基因序列没有改变,就能够按照基因序列合成探针,利用同源互补序列能够退火形成异源双链的原理,探测染色体上能与探针结合的DNA 序列。

northern blot:是最早用于定性分析RNA的方法,但当对不同样本总R NA或mRNA定量后再进行杂交反应时,也能够相对定量分析特定RNA。

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是指能够将磷酸集团从磷酸供体分子转移到底物蛋白的氨基酸受体上的一大类酶。

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是具有催化差不多磷酸化的蛋白质分子发生去磷酸化反应的一类酶分子,与蛋白激酶相对应存在,共同构成了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这一重要的蛋白质活性的开关系统退火annealing:指将温度降至引物的TM值左右或以下,引物与DNA 摸板互补区域结合形成杂交链。

咨询答填空describe the principle of PCR.PCR is to be used to amolify a sequen ce of DNA using a pair of primers each complementary to one end of th e DNA target sequence.Denaturation: the target DNA is separated into two strands by haeting to 95’C.Primer annealing: the temperature is reduced to around 55’C to allow the primers to anneal.Polymerization: the temper ature is increased to 72’C for optimal polymerization step which uses up dNTPs and reuired Mg2+.简述蓝白斑选择机制某些质粒带有大肠杆菌的半乳糖苷酶基因片段,在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基因区外又另外引入了一段含多种单一限制酶位点的DNA序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