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化学品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

高二化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

高二化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导语】高二化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是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用途、制法,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1.高二化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篇一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9例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

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

镊子取,并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

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

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8.Fe2+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9.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2.高二化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篇二亲电取代反应芳香烃图册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卤代:与卤素及铁粉或相应的三卤化铁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发生苯环上的H被取代的反应。

卤素的反应活性为:F>Cl>Br>I不同的苯的衍生物发生的活性是:烷基苯>苯>苯环上有吸电子基的衍生物。

烷基苯发生卤代的时候,如果是上述催化剂,可发生苯环上H取代的反应;如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侧链上的H被取代的反应。

应用:鉴别。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如:鉴别:苯、己烷、苯乙烯。

(答案:step1:溴水;step2:溴水、Fe粉)。

硝化:与浓硫酸及浓_(混酸)存在的条件下,在水浴温度为55摄氏度至60摄氏度范围内,可向苯环上引入硝基,生成硝基苯。

不同化合物发生硝化的速度同上。

高三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高三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高三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一、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

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

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

②苯的硝化反应。

二、有机实验的八项注意有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会考的常考内容。

对于有机实验的操作及复习必须注意以下八点内容。

1.注意加热方式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

⑴酒精灯加热。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

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蒸馏石油实验"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⑵酒精喷灯加热。

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较高温度的有机实验可采用酒精喷灯加热。

教材中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煤的干馏实验"。

⑶水浴加热。

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

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的银镜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60℃"、"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⑷用温度计测温的有机实验有:"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具支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化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化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化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化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化学的定义及其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原子、分子和离子:原子是化学中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粒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组合而成的粒子;离子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3.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不同种元素以一定方式结合形成的纯物质。

4.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新的化学键的形成。

5.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第二章: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绕核外层轨道运动。

2. 元素周期表组成: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排列的表格,分为周期和族。

3.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周期表中横向的每一个周期代表一个能级,纵向的每一个族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4. 元素周期表的分类:元素周期表可根据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半金属性来划分,也可根据周期表的区块来划分。

【第三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的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 离子键: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

3. 共价键:由电子的共享形成,包括单共价键、双共价键和三共价键。

4. 共价键的极性:共价键可以是极性的或非极性的。

极性共价键由两个非金属元素组成,而非极性共价键由相同或相近电贞性的元素组成。

5. 分子结构:分子的结构由原子之间的相互排列和共价键来确定。

【第四章:溶液与化学平衡】1. 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溶解溶质的物质。

2. 溶解度: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3. 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与溶剂的质量或体积的比值。

4. 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当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时,称为饱和溶液;当溶质的溶解度超过最大值时,称为过饱和溶液。

高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高三化学)是一个新的起点, 新高三一轮复习从零开始, 完整涵盖高中所有的知识点, 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 是基础复习阶段, 所以化学的知识复习是十分重要的, 不能舍弃它, 以下是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帮助到你!高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1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如NaCl, 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

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 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 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 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 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 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 过滤, 除去Fe(OH)3, 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10.纸上层析(不作要求)高三化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2(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0个)①阿伏加德罗常数及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②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方向、数目及运用)。

③化学用语: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

④溶液、离子共存、非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其转变(守恒原理的运用), 中和滴定。

⑤元素周期律“位—构—性”, 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

⑥化学键、电子式。

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平衡移动(重点是等效平衡)——要求巧解,近几年都是等效平衡的解决。

化学与日子知识点汇总88319

化学与日子知识点汇总88319

化学与日子知识点汇总88319化学与日子常考点汇总一、化学与环境1.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代烷,二氧化碳别算大气污染物,不过造成温室效应的要紧因素。

2.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

酸雨指pH小于5.6的落水,要紧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

煤的燃烧、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导致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增多而引发酸雨。

3.汽车尾气的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排放到大气。

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幸免铅对人体许多系统,特殊是神经系统造成的危害。

4.臭氧层起到爱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妨碍,空洞的形成缘故要紧是由于氟氯烃或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

光化学烟雾的产生与人为排放氮氧化物有关。

5.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燃料燃烧、烹饪、吸烟产生的CO、CO2、NO、NO2、SO2、尼古丁等,还包括建材装修带来的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醛、苯、甲苯、放射性元素氡。

其中,质量分数35%-40%的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的功能。

6.CO的中毒机理是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载氧的能力,人会因缺氧而中毒。

NO的中毒机理与CO类似,但近期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在心、脑血管调节、神经、免疫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7.水体污染的一具重要来源算是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要紧来自化工、冶金、电解电镀等行业的工业废水。

如废旧电池若随意丢弃或别当堆埋,时刻过长就会造成有害物质流散,对地下水源和土壤的破坏是巨大的。

8.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而蓄积引起的污染,叫做水体的富营养化。

如含N、P等物质分解过程中,大量耗氧、使水体内的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生殖,从而浮现“水华”或“赤潮”现象。

9.改善水质的办法普通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常见的几种化学办法是混凝法(利用明矾净水)、中和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

饮用水曾用液氯来举行消毒,但近年来逐步进展用二氧化氯,臭氧等消毒。

化学期末必备公式整理

化学期末必备公式整理

化学期末必备公式整理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现象、计算实验结果、解决问题等。

在期末考试前,整理好各个章节的重要公式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以下是化学期末必备公式的整理,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1. 化学计量1.1 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 各个元素原子相对质量的总和相对原子质量 = 各个同位素分别相对质量的加权平均1.2 化学计量问题摩尔(mol)与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质量(g)= 摩尔数 ×相对分子质量(g/mol)1.3 反应的计量关系问题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摩尔比化学方程式中,系数表示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摩尔比2. 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定律2.1 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物质量(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2.2 气体定律查理定律:V / T = 常数博伊尔定律:P / V = 常数盖-吕萨克定律:P / T = 常数3.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3.1 阿伦尼乌斯方程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K = [C]c × [D]d / [A]a × [B]b3.2 平衡常数K的计算对于A + B ⇌ C + D这样的反应,K = [C] × [D] / [A] × [B]3.3 反应速率的计算反应速率 = 变化物质的摩尔数 / 反应时间4. 酸碱中和反应4.1 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酸碱中和反应中,根据摩尔比计算酸或碱的物质量4.2 酸碱滴定反应滴定方程式:Va × Na = Vb × Nb其中,Va表示酸的滴定底液的体积,Na表示酸的浓度,Vb表示碱的滴定底液的体积,Nb表示碱的浓度5.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5.1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的存在等因素可以影响反应速率5.2 化学反应平衡反应的正向和反向速率相等时,达到化学平衡5.3 平衡常数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对于A + B ⇌ C + D这样的反应,平衡常数K = [C] × [D] / [A] × [B],由此可以得到反应物浓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以上是化学期末必备公式的整理。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汇编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汇编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汇编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现代化学工业和生物科学的基础。

化学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化学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组成,以及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

如何学好分析化学,掌握其理论和实践技能,是每位学生都需要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在复习期末考试时,各种资料和复习方法都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的汇编和分析。

一、教材和课堂笔记教材和课堂笔记是考试复习的重要资料来源。

教材是分析化学知识和理论的载体,通过系统的理论阐述和实验操作示范,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

而课堂笔记则是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和记笔记的成果,它们记录了老师讲解的重点和难点,是课堂授课内容的补充和细化。

因此,认真复习教材和课堂笔记是提高分析化学成绩的重要手段。

二、试题库和历年试卷试题库和历年试卷是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

试题库是学校或公共教育资源库中收集的各种分析化学试题,按照难度、类型、知识点等方面分类归类,供学生查找和练习。

历年试卷则是学校或教育部门每年举行的分析化学考试的真实试卷,它们记录了每年的考试难度和类型,是复习的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做试题,可以检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找出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复习策略,提高分析化学成绩。

三、名师讲义和网络课程名师讲义和网络课程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辅助资源。

名师讲义是一些分析化学领域杰出教授所编写的精品讲义,其中包含了许多知识点和实验操作技巧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学习分析化学的好工具。

而网络课程则是一些优秀教师开设的线上分析化学教学课程,包括视频讲解、PPT讲义、习题讲解等多种形式,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和学习,较为灵活和便捷。

四、真题解析和复习指南真题解析和复习指南对于学生考试复习很有帮助。

真题解析是对分析化学考试真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试题的出题思路和选项的区别,批判性思维水平得到提高。

第五章 日用化学品

第五章 日用化学品

二、洗涤助剂

助剂与表面活性剂配合,能够发挥各组分互相协 调,互相补偿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洗净力, 使其综合性能更趋完善,成本更为低廉。 洗涤助剂分为无机和有机助剂两类。

洗涤助剂种类很多,大部分为专用产品, 其在洗涤剂中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不亚 于主表面活性剂。
洗涤助剂有以下的一些作用:
(1)增强表面活性,增加污垢的分散、乳化、 增溶,防止污垢再沉积。 (2)软化硬水,防止表面活性剂水解,提高 洗涤液碱性,并有碱性缓冲作用。 (3)改善泡沫性能,增加物料溶解度,提高 产品粘度。 (4)降低皮肤的刺激性,并对纺织品起柔软、 抑菌、杀菌、抗静电、整饰等作用。 (5)改善产品外观,赋予产品美观的色彩和 优雅的香气,从而使消费者喜爱选用,提高 商品的商业价值。

5.1.4 洗涤剂的配方设计
通过洗涤剂配方的研究,使表面活性剂
和各种助剂充分发挥它们的协同作用, 以降低洗涤剂的成本和改善使用性能 。 洗涤剂配方中的各组分及洗涤过程中各 因素的相互影响极为复杂,主要靠实践 与 经验,但也有一些普遍的规律可以 借鉴。
洗涤剂的配制原则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污垢一般由油脂和灰尘组成, 不易被水润湿,洗涤过程实际上包括了润湿、增 溶、乳化、起泡和保护清洁表面等一连串复杂过 程,因此要从价格、使用对象和作用效果等方面 选择表面活性剂。 辅助成分的选择:洗涤剂中通常要加入多种辅助 成分,增加对被清洗物体的润湿作用,又要有起 泡、增白、占领清洁表面不被再次污染等功能。

(3)酶
酶是一种生物制品,无毒并能完全生物降解。
酶作为洗涤剂的助剂具有专一性,洗涤剂中 的复合酶能将污垢中的脂肪、蛋白质、淀粉 等较难去除的成分分解为易溶于水的化合物, 因而提高了洗涤剂的洗涤效果。因此,在洗 涤剂中添加酶制剂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和三 聚磷酸钠的用量,使洗涤剂朝低磷或无磷的 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酶在合成洗涤剂工业中的应用是合成洗涤工 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技术进步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用化学品期末复习资料整理(7#301)一、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牙膏清洁牙齿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摩擦剂来实现的,摩擦剂在牙膏配方中的比例占45w%~55w%。

国际上通用的四种摩擦剂为碳酸钙、磷酸氢钙、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硅。

2、美国牙膏配方中磷酸氢钙和二氧化硅占97w%,我国碳酸钙占86w%。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1、表面活性剂具有分散、增溶、乳化、起泡、洗涤、匀染、润滑、渗透、抗静电、防腐蚀和杀菌等功能。

(记4个即可)2、表面张力:把液体表面任意单位长度上的收缩力称之为表面张力。

(名词解释3)3、元素表面活性剂:指的是含有氟、硅、磷和硼等元素的表面活性剂,由于这些元素的引入从而赋予表面活性剂更独特、优异的性能。

(名词解释2)4、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低于此浓度,表面活性剂以单分子体方式存在于溶液中,高于此浓度表面活性剂以单体和胶束的动态平衡状态存在于溶液中。

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CMC时,继续加入表面活性剂,单体分子浓度不再增加,而只能增加胶束的数量。

5、表面活性剂按照亲水基团是否为离子型分为阴离子型(羧酸盐、硫酸酯盐、磺酸盐、磷酸酯盐)、阳离子型(伯、仲、叔胺盐、季铵盐)、两性离子型(甜菜碱型、咪唑啉型)和非离子型(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6、HLB:表示了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所具有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名词解释1)7、规定石蜡为0,十二烷基硫酸钠为40,表面活性剂的HLB一般在1~40之间,转折点为10,HLB小于10的乳化剂具有亲油性,大于10的乳化剂具有亲水性。

第三章:家用洗涤用品1、污垢分为固体污垢、液体污垢和特殊污垢。

2、污垢的粘附作用分为物理粘附(机械粘附、静电力粘附)和化学粘附。

3、所谓的干洗一般是指在有机溶剂特别是在非极性溶剂洗涤的洗涤方式。

4、对于制皂工艺选用油脂来说,使用意义较大的4项指标为:相对密度、凝固点、皂化值和碘值。

5、皂化值:表示油脂被碱完全皂化所需的碱量,定义为皂化1g油脂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名词解释4)6、碘值:是指油脂所能吸收卤素单质的量,定义为100g油脂吸收碘的克数,碘值越大,油脂不饱和度越大。

7、借助物理作用的脱色剂有活性白土和活性炭,借助化学反应的脱色剂有次氯酸钠、双氧水、保险粉和雕白粉。

8、荧光增白剂是一种染料,本身无色,但能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而产生明亮的蓝紫色荧光,使附着体显得洁白。

9、抗氧剂:为防止油脂酸败和褪色,在肥皂中加入一定的抗氧化剂,通常加入2.6-二叔丁基甲基苯酚(BHT)。

10、钙皂分散剂:指在硬水中洗涤时可起到稳定分散皂垢作用的一类表面活性剂。

(名词解释5)(阴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离子型)11、常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醇酰胺(6501)、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氧化胺。

12、三聚磷酸钠的作用:它对金属离子具有很好的络合能力,不仅能软化硬水还能络合污垢中的金属成分,在洗涤过程中起到使污垢解体的作用,提高洗涤作用。

13、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具有很好的抗污垢再沉积能力。

14、INS值:用油脂的皂化值减去碘值的数据。

(预示皂的硬度,值越大,硬度越大)SR值:混合油脂的INS值/混合油脂中的INS值在130以上的各单体油脂的INS值总和(不包括椰子油和棕榈仁油)【预示皂的溶解度和泡沫力,值越大,溶解度和泡沫力相应越大】15、大锅煮沸法:包括皂化、盐析、洗涤、碱析和整理5项基本操作,根据设备条件以及对质量、产量和经济技术指标的要求可以组成多种煮皂操作法。

(名词解释6)16、洗涤剂附聚是物理、化学混合过程,在此过程,用硅酸盐的液体组分与固体组分混合并形成均匀颗粒。

第四章:化妆品1、皮肤表面的pH值约为4.5~6.5,平均为5.75.2、化妆品中毒的具体表现有三种:致病菌感染、一次刺激性和异状敏感性。

3、化妆品中常见中草药及其作用:①芦荟:防粉刺、放肥胖②杏仁:防治皱纹、软化皮肤③生姜:防治雀斑、老年斑;防粉刺④当归:防治雀斑、老年斑;消炎止痒、软化皮肤(P131)。

4、乳状液是一个多相分散体系,其中至少有一种液体以液珠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在另一个和它不相混合的液体之中。

5、乳化体是由两种不相混合的液体如水和油组成的两相体系,即由一种液体以球状微粒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所组成的体系,分散成小球状的液体称为分散相或内相,包围在外面的液体称为连续相或外相。

当油是分散相、水是连续相,称为水包油(O/W)型乳化体,反之称为油包水(W/O)型乳化体。

6、一般地,作为乳化剂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在所应用的体系中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产生低的界面张力;(2)在界面上形成相当结实的吸附膜。

7、雪花膏是一种以硬脂酸为主要油分的膏霜。

8、冷烫液其原理是将角朊中的二硫键还原,冷烫液的主要成分是巯基乙酸铵。

9、目前氧化染发剂所用的染料大多是対苯二胺及其衍生物。

10、珍珠颜料:能产生珍珠光泽效果的基础物质叫做珍珠颜料。

(名词解释8)11、成膜作用: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当水分蒸发之后,便会生成网状结构的薄膜。

(名词解释9)12、UVA波段,波长320~42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

它有很强的穿透力;UVB波段,波长275~320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

中等穿透力。

(名词解释7)13、香水用酒精必须经过精制,其方法为:①乙醇中加入0.02 w%~0.05 w %的高锰酸钾,剧烈搅拌,同时通空气鼓泡,如有棕色的二氧化锰沉淀,静止过滤除去备用。

②每升乙醇中加入1~2滴30 w %浓度的过氧化氢,在25~30℃下储存数天;③乙醇中加入1w%的活性炭,每天搅拌数次,放置数日后过滤储备;④在乙醇中加入少量香料放置30~60d消除和调和乙醇气味,使气味醇和。

(P147)第五章:香料与香精1、C5~C6的环酮具有类似薄荷的香气,C9~C12的酮具有樟脑香气。

2、通常香料按照其来源及其加工方法分为天然香料和人造香料,进一步分为动物性香料、植物性香料、单离香料、合成香料、半合成香料(合成香料和半合成香料一般统称为合成香料)3、动物性香料有麝香、灵猫香、海狸香、龙涎香四种。

4、单离香料: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从天然香料中分离提取出来的比较纯净的某一种那个特定的香成分,以便更好地满足香精调配的需要。

(名词解释11)5、乳化香精:是大量的蒸馏水中添加少量香料并加入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经加工制成乳液而成。

(名词解释10)。

6、香精的组成:主香剂、合香剂、定香剂、修饰剂和稀释剂。

7、根据香料在香精中的挥发性将香料分为头香、基香和体香。

8、目前植物性天然香料的提取方法主要有5种:水蒸气蒸馏、压榨法、浸提法、吸收法和超临界萃取法。

9、冻析法:是利用天然香料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凝固点的差异,通过降温的方法使高熔点的物质以固状化合物的形式析出使析出的固体与他液态成分分离,以实现香料的单离提纯的方法。

(名词解释12)第六章:日用卫生用品1、牙体包括牙釉质(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四个部分。

2、用作除渍剂效果较好的是植酸。

二、简答题.1、表面活性剂为什么具有增溶作用?(P133)答:表面活性剂具有增溶作用与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胶团有关,在达到cmc之前由于没有形成胶团而不具有増溶作用,达到cmc以后形成胶团从而具有増溶作用,而且表面活性剂浓度越大,胶团越多,増溶作用越显著。

2、肥皂使用的着色剂有什么要求?答:为美化肥皂外观,能与香气共同产生良好气氛所加入的,着色剂要求满足下列条件:碱性条件下稳定,光照稳定,化学稳定,必须对人体无害,使用后必须能随水冲掉.不对织物起着色作用皂用色素品种不多,主要是染料,常用的有皂黄、皂绿、湖疏、玫瑰及靛青等。

3、水玻璃在洗衣皂中的优缺点是什么?(p38+52)答:水玻璃俗称水玻璃分子式可表示为:Na2·n SiO2·x H2O,n表示模数,模数越低,碱性越高,水溶性越好,模数越高则相反,洗涤用在1.6~2.4;优点:①价格便宜,降低肥皂的成本;②对溶液的pH值有缓冲效果,是溶液的pH值保持在弱碱性;③水解产生的胶体溶液对固体污垢微利有分散作用;④对油污有乳化作用;⑤增加粉状颗粒的机械强度、流动性和均匀性。

缺点:水解产生的硅酸溶液可被纤维吸附而不易洗去,织物干燥之后易导致手感粗糙。

4、是不是洗衣粉中泡沫越多去污能力越强?答:泡沫的多少和去污能力没有直接联系。

在洗衣粉成分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助洗剂、稳定剂、增白剂、香精等,当洗衣粉加到一定程度,水溶性的表面活性物质达到饱和洗涤能力也达到饱和,再增加洗衣粉的量去污能力不再改变,洗衣粉加多了反而对身体健康有害。

5、化妆品的基质原料包括哪些?(124)答:油脂类(椰子油、橄榄油)、蜡类(羊毛脂、蜂蜡)、高碳烃类(角鲨烷)、粉质类(滑石粉、钛白粉)、溶剂类(水、乙醇)。

6、雪花膏的原料选择如何影响制品?(P142)答:①硬脂酸:含有的油酸越多会影响制品的色泽而且会引起酸败,一般选用三压硬脂酸作为雪花膏的油性成分;②碱类:用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制品筹稠度高,光泽性差;用氢氧化钾、碳酸钾的制品,稠度光泽适中,一般采用氢氧化钾:氢氧化钠=10:1的复合碱;③多元醇:有甘油、山梨醇、丙二醇等在不同空气湿度下均能保持皮肤相当的湿度,雪花膏中加入同等量的丙二醇、山梨醇、甘油稠度依次增大。

④水质:必须是经过紫外灯灭菌,培养检验微生物为阴性的去离子水。

⑤珍珠光泽:用低粘度的丙二醇极易生成珠光,配用高碳醇、单硬脂酸甘油酯能抑制珠光的生成。

7、香料和香精的区别是什么?(P168)答:香料:一般来说,凡能被嗅觉和味觉干局出具有关、芳香气息或滋味的物质都称之为香料,在香料工业特指用以配制香精的各种中间产品。

(单体)香精:也成为调和香料,是由人工调配制成的香料混合物。

(混合物)8、简述花露水组成。

(P148)答:花露水以乙醇、香精、蒸馏水为主体,辅以少量螯合剂、抗氧剂和耐晒的水溶性颜料,颜色以淡湖蓝、绿、黄为宜。

9、配制洗涤用品香精时需要注意的是什么?(P207)答:①使用香精量要少,多选用一些香气气势较强的香料;②由于洗涤用品的酸碱度各不相同,因此应选用一些耐碱的香精;③用于洗涤水果、蔬菜和餐具的洗涤用品要求洗涤后被洗涤物不能留有香物质,同时应选用一些可使用的香料物种。

10、简述牙膏中添加防龋剂的原理和种类。

(P230)答:原理:①氟化物与牙釉质作用在牙釉质表面形成氟磷酸钙,提高了牙釉质的硬度,从而提高了抗酸蚀能力;②压制了口腔细菌的繁殖从而减少了牙菌斑的形成。

种类:①氟化钠(NaF);②单氟磷酸钠(Na2PO3F)③氟化亚锡(SnF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