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的原则

无菌技术的原则一、引言无菌技术是指在实验室或生产环境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证实验材料或产品不受外界微生物污染的技术。
无菌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无菌技术的原则1. 空气净化空气是微生物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保证空气的洁净度。
通常采用高效过滤器和UV灯等设备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2. 器具消毒所有与实验材料或产品接触的器具都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消毒方法有多种,如高温蒸汽灭菌、化学消毒等。
3. 人员防护人员是微生物传播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如穿戴洁净衣服、戴口罩和手套等。
4. 区域划分为了避免不同区域之间的交叉污染,应将实验室或生产环境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不同区域进行隔离。
5. 操作规范无菌操作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如在无菌条件下打开器具、使用无菌棉签等。
6. 实验材料或产品处理实验材料或产品也是微生物传播的来源之一。
因此,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对实验材料或产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消毒、过滤等。
三、常见的无菌技术1. 灭菌灭菌是指将器具、介质等杀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常见的灭菌方法有高温蒸汽灭菌、化学消毒等。
2. 过滤过滤是指通过孔径较小的过滤器将微生物过滤掉。
常见的过滤器有0.22μm孔径的滤膜。
3. 压差检测压差检测是指通过检测过滤器两侧压差来判断过滤器是否堵塞。
当压差超过一定值时,需要更换过滤器。
4. 空气监测空气监测是指通过采集空气样品并培养分析来判断空气中微生物数量及种类。
常见的空气监测方法有活菌计数法、PCR等。
四、无菌技术的应用1. 生物医药领域无菌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应用广泛,如制备无菌培养基、细胞培养、疫苗制备等。
2. 食品加工领域无菌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中也有重要应用,如罐头食品的生产、乳制品的生产等。
3. 环境监测无菌技术也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如对医院手术室、食品加工车间等进行空气监测和表面检测。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操作原则包括环境清洁、无菌观念、物品管理、无菌物使用及无菌操作。
1.环境清洁:操作环境要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操作前30分钟内避免打扫房间造成尘埃漂浮。
2.无菌观念:操作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无菌概念及无菌操作。
3.物品管理:操作前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需分别防置,使用的无菌物品必需在有效期,使用的无菌物品外包装需完整、干燥。
4.无菌物使用及无菌操作:操作者操作前要戴帽子口罩、洗手、穿无菌衣戴手套,明确无菌区并避免无菌区污染,操作过程中不跨越无菌区,操作时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正确取出、传递及使用无菌物品及器械,疑有污染不得使用。
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能够很大程度降低术中造成感染的概率。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可谓是医疗领域中的一门艺术。
我们要从头到尾,严谨而又细致。
无论是手术室的环境,还是医护人员的穿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环境的无菌管理1.1 空气质量要高。
手术室里的空气必须经过高效过滤,细菌无处藏身。
想想看,清新的空气就像是为手术打下的基础。
1.2 设备与器械的消毒。
每一件工具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流程。
这样,才能确保在使用时不会引入任何细菌。
用心去做,才能安心。
二、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2.1 个人卫生至上。
洗手是个老生常谈,但真的不能忽视。
细菌就藏在指缝里,洗手要彻底。
2.2 正确穿戴防护装备。
手套、口罩、无菌衣,像是一层保护罩。
穿戴得当,才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3 操作过程要轻柔细致。
每一个步骤都要小心翼翼,像在处理珍贵的艺术品。
三、物品的管理与存放3.1 器械的存放要有序。
无菌器械应放在专门的柜子里,防止二次污染。
想象一下,乱七八糟的环境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心理压力。
3.2 无菌包的使用要讲究。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无菌包能决定成败,拆开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让里面的物品接触外界。
四、持续教育与培训要定期进行培训,确保医护人员时刻保持警觉。
技术在进步,理念也要更新。
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到更好。
总结来说,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不仅仅是一套规则,它是一种责任,一种态度。
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要将这些原则内化于心,才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专业水平。
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护每一个生命。
无菌操作基本原则

无菌操作基本原则
无菌操作是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操作,目的是保持操作区域、器具和材料的无菌状态,以防止微生物污染。
以下是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
1.准备工作:在进行无菌操作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清洗双手,穿戴干净的手术衣、手套、口罩和帽子,切勿触碰操作区域以外的物品。
2.无菌场地:无菌场地必须经过消毒及严格的无菌操作规程,确保不会受到微生物污染。
3.无菌器材:必须使用经过消毒和灭菌处理的器材和材料。
若有任何污染,应立即更换。
4.无菌技术:无菌技术包括操作人员的技术和操作方法。
操作人员必须遵循规范的操作程序,尽可能减少对操作区域的接触,避免微生物污染。
5.无菌监测:在无菌操作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测操作区域、器材和材料的无菌状态,以确保无菌操作得到有效维护。
总之,无菌操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执行,以确保手术和治疗过程的成功。
- 1 -。
无菌技术基本原则六点

无菌技术基本原则六点
无菌技术的基本原则:
1、要追求无菌的“全面”和“有序”:即无菌操作的场所、器材、
相关物品、人员必须全部处于无菌状态,每个环节的操作过程要有条不紊
地进行。
2、要运用合适的无菌技术和手段:即使用有效的消毒、杀菌、通风
技术和手段等,以达到有效的清洁和无菌要求。
3、要确保在有限时间内达到最大限度的效果:无菌操作应尽可能地
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有效的无菌状态。
4、要控制无菌环境中的污染源:即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要把可能含
有菌落的空气、水以及其它未经处理的物品从无菌环境中除去,以达到有
效的防污染效果。
5、要采用可靠的管理和检查手段:即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监控无菌
操作,防止无菌操作中细菌和有害物质的污染,包括监测环境中的空气和
水质情况。
6、要遵守和贯彻安全操作规程: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操作和应急措施,确保无菌操作的安全性。
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是指在无菌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操作程序进行实验室操作,以防止细菌、真菌及其他微生物的侵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菌操作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1.保持洁净: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清洁,更新、清洗、消毒实验室设备和器具。
2.严格控制区域:无菌操作需要在洁净室内进行。
洁净室应该有压差控制、过滤器和紫外线灯等措施,使得室内微生物数量降到最低。
3.避免空气交叉:关闭门窗,避免室外空气进入洁净室,避免人员交叉、过多的操作人员等。
4.保持低温低湿:温度和湿度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繁殖,保持较低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可以减少细菌的滋生。
5.隔离处理: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实验衣等,避免操作人员的污染和微生物传播。
6.灭菌处理:使用灭菌方法,如高压蒸汽灭菌、热空气灭菌、紫外线灭菌等,对器具和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7.无菌操作:衣帽穿戴要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必要时穿好无菌衣,带好无菌手套。
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
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8.物品管理: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洁净手术部(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洁净手术部(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技术是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
作为手术部(室)护士必须认真掌握一般无菌原则,手术中应遵循无菌原则和无菌物品储存原则,并将其贯彻于一切工作中,以维护手术过程的无菌性,减少和杜绝感染的发生,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
一、一般无菌技术原则1.操作环境需清洁、宽敞、明亮。
为减少空气中的尘埃,无菌操作前30分钟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人员流动。
2.无菌操作前,应修剪指甲、洗手、戴帽及口罩。
着长袖工作服时,应将衣袖挽至肘关节以上或束紧衣袖口,操作时应与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约20cm)o必要时,应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操作时注意衣袖、衣服勿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
不可面向无菌区讲话、咳嗽或打喷嚏。
4.一切无菌物品均不能在空气中暴露过久。
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原处。
若暂不使用,则应用无菌巾包好,超过4小时应重新灭菌。
5.瓶装的无菌溶液,瓶盖内应保持无菌。
倒溶液前做好瓶口周围的消毒,揭开瓶盖时,手勿触及瓶盖、瓶口,先倒出少许溶液冲洗瓶口,最好一次性使用,勿保存。
6.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
经高压蒸气灭菌后的无菌物品保存期一般为1〜2周,梅雨季节为1周。
若超过灭菌时间,则应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个手术患者使用。
8•怀疑无菌物品被污染时,不可再使用。
二、手术中无菌技术原则1.避免浮尘飞扬,影响手术间净化效果。
术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术中应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各项操作动作轻柔,勿在手术间内抖动各种敷料,所有整理工作宜在术后进行。
层流手术部应使用少尘、无尘、无粉物品、如一次性物品、无粉手套等。
9.操作中无菌范围手术人员一经洗手,双手不得低于脐水平,两侧不得超过腋前线,上举不得超过锁骨连线;穿好手术衣、戴好手套后,遮盖式手术衣背部为相对无菌区,腰部以下和胸骨窝水平线以上为非无菌区,手术台无菌区应在手术台平面以上。
无菌操作原则及注意事项

无菌操纵原则及留意事项无菌操纵原则:1.情况要干净,进行无菌操纵前半小时,须停滞清扫地面等工作.防止不须要的人群流淌,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应天天用紫外线消毒一次.2.在履行无菌操纵时,必须明白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3.履行无菌操纵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手擦干,留意空气和情况干净.4.夹取无菌物品,必须运用无菌持物钳.无菌操纵间四.进行无菌操纵时,凡未经消毒的手.臂.均不成直接接触无菌物品或超出无菌区取物.5.无菌物品必须保管在无菌包或灭菌容器内,不成吐露在空气中过久.无菌物与非无菌物应分离放置.无菌包一经打开即不克不及视为绝对无菌,应尽早运用.凡已掏出的无菌物品虽未运用也不成再放回无菌容器内.6.无菌包应按消毒日期次序放置在固定的柜橱内,并保持干净湿润,与非灭菌包离凋谢置,并经常检讨无菌包或容器是否过时,个顶用物是否适量.7.无菌盐水及酒精.新洁尔灭棉球罐每周消毒一次,容器内敷料如干棉球.纱布块等,不成装得过满,以免取用时碰在容器外面被污染.无菌操纵技巧及留意事项1.玻璃器皿的消毒和干净⑴新购玻璃器皿的处理新购玻璃器皿运用热番笕水洗刷,流水冲洗,再用1%~2%盐酸溶液浸泡,以除去游离碱,再用水冲洗.对容量较大的器皿如试剂瓶.烧瓶或量具等,经清水洗净后应注入浓盐酸少许,慢慢迁移转变,使盐酸布满容器内壁数分钟后倾出盐酸,再用水冲洗.⑵污染玻璃器皿的处理①一般试管或容器可用3%煤酚皂溶液或5%石炭酸浸泡,再煮沸30分钟,或在3%~5%漂白粉澄清液内4小时,有的亦可用番笕或合成洗涤剂洗刷使尽量产生泡沫,然后用清水冲洗至无番笕为止.最后用少量蒸馏水冲洗.②细菌造就用的试管和造就皿可先行分散,用1kg/cm2高压灭菌15~30分钟,再用热水洗涤后,用番笕洗刷,流水冲洗.③吸管运用后应分散于3%煤酚皂溶液中浸泡24小时,逐支用流水重复冲洗,再用蒸馏水冲洗.④油蜡沾污的器皿,应单独灭菌洗涤,先将沾有油污的物资弃去,倒置于吸水纸上,100℃烘干半小时,再用碱水煮沸,番笕洗涤,流水冲洗.须要时可用二甲苯或汽油去油污.⑤染料沾污的器皿,可先用水冲洗,后用干净或稀盐酸洗脱染料,再用清水冲洗.一般染色剂呈碱性,所以不宜用番笕的碱水洗涤.⑥玻片可置于3%煤酚皂溶液中浸泡,掏出后流水冲洗,再用番笕或弱碱性煮沸,天然冷却后,流水冲洗.被结核杆菌污染或不轻易洗净的玻片,可置于干净液内浸泡后再冲洗.2.无菌器材和液体的预备将玻璃器具中的造就皿.造就瓶.试管.吸管等按上述办法洗净烘干后,用一干净纸包好瓶口并把吸管尾端塞上棉花,装入干净的铝盒或铁盒中,于120℃的湿润箱中湿润灭菌2小时,掏出备用.对于手术器械.瓶塞.工作服以及新配制的PBS洗液,则采取高压蒸气灭菌法,即在15磅的前提下,加热20分钟.而对于MEM造就液.小牛血清和消化液等需用G5或G6滤器负压抽滤后运用.3.无菌操纵进程在无菌操纵进程中,最主要的是要保持工作区的无菌.干净.是以,在操纵前20~30分钟要先启动超净台和紫外灯,并卖力洗手和消毒.在操纵时,严禁鼓噪,严禁用手直接拿无菌物品,如瓶塞等,而必须用消毒的止血钳.镊子等.造就瓶应在超净台内操纵,并且在开启和加盖瓶塞时需重复用酒精灯烧.对于吸管应先用手拿后1/3处,戴上胶皮乳头,并用酒精灯烧烤之后再吸液体.4.经常运用干净液的配制法⑴重铬酸钾干净液:可依据不合须要,选用下列的任何一种浓度.先将重铬酸钾溶于水中,再慢慢参加浓硫酸.留意,此时可产生高热,应防止容器决裂.重铬酸钾干净液除污力强,腐化性大,应防止接触皮肤和衣服.为防止接收空气的水分而演变,此液应贮存于带盖的容器中.如干净效率较差,可再参加少量重铬酸钾及浓硫酸,还可持续运用.直到液体变蓝绿色,即不克不及再用.配制重铬酸钾干净液时,宜用耐高温的陶瓷缸或耐酸珐琅或塑料容器.运用玻璃器皿时,应特殊留意防止产生高热而决裂,切忌用量筒来配制.⑵磷酸三钠将其配成5%~10%水溶液,可用于洗涤玻璃器皿上的油污,但经常运用腐化玻璃,使器皿概况隐约.毛糙.⑶硝酸干净液将其配成50%水溶液,可用于干净微量滴定筒.⑷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钠盐)将其配成5%~10%水溶液,可洗脱粘附于玻璃器皿内壁的白色沉淀物.⑸尿素溶液尿素是消融蛋白质的优越溶剂,实用于洗涤粘附有血液血清等蛋白质的吸管.试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未
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 区。 6. 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 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 灭菌。 7. 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 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二、 准备质量标准 1. 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
五、 注意事项 1. 开包后的无菌包和开封后的无菌溶液有
效期均为24小时,无菌盘有效期限不超过4 小时。 2. 取无菌持物钳时,无菌持物钳不可触及 容器口边缘。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不 可倒转向上,用后立即放入容器中。如到 远处夹取物品时,无菌持物钳应连同容器 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无菌持物钳只 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换药和消 毒皮肤。无菌持物钳及无菌罐每4小时更换。
动脉导管
穿刺部位:桡动脉,足背动脉,股动 脉,肱动脉 保留时间:原则上取桡(足背)动脉 7日 换药:Qd 桡(足背)动脉使用大贴 膜,康惠尔透明贴,注名日期和 时间 压力套装的更换:无特殊原因7日, 治疗巾每班更换 抽血后管路中,关节处,三通里 易存血迹,每次抽血后应充分冲 洗管路,如冲洗不净需及时更换, 压力传感器放在无菌治疗巾内
医疗器械、用物消毒管理要求:
1、凡灭菌后的物品,必须保持无菌状态。高 压灭菌包(棉布包装材料)有效期为一周, 疑有污染须重新灭菌后才能使用。
2、无菌物品定点放置于清洁、干燥、离地面 20-25CM以上的柜内,有合格标志及有效 期,过期物品应重新灭菌。
3、无菌物品一人一用一灭菌。
4、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需拧紧盖口),容器
治疗室、换药室、污物室消 毒隔离管理 1、台面、地面保持干净、干 燥、无污垢。
2、使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空 气消毒,每天一次,每次 60分钟。紫外线灯每两周 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灯 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 应随时擦拭,记录。
3、使用消毒剂(酒精、碘酒、戊二醛等) 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细菌培养)一次; 化学监测(有效浓度监测)含氯消毒剂每 日监测一次、戊二醛每周不少于一次。 4、要求每月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 学监测:包括对医疗用品、空气、物品表 面、医护人员手等的监测。
区,进人病房应配有快 速手消毒剂。 17、各科室抢救用的麻醉 咽喉镜用后及时清洗, 再用 0.05% 含氯消毒液 擦拭 , 掠干备用。使用
前用75%酒精擦拭。
医疗废物处理: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务院颁布的《医
疗废物管理条例》。
2、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 应严格分类放置。医疗 废物用黄色垃圾袋包装。 生活垃圾用黑色垃圾袋
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 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
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 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 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 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 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 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 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 洗手。
3.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
4. 铺无菌盘:双手 拇、食指捏住治疗 巾两上角外面,轻 轻抖开,双折铺于 治疗盘上,内面为 无菌区,盖的半幅 成扇形折到对面无 菌盘上,开口边向 外,放入无菌物品 后,边缘对齐盖好。 将开口处向上翻折 两次,两侧边缘向 下翻一次,以保持 无菌。
5. 打开无菌容器盖,必 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 向上,放在稳妥处,夹 取所需物品放入无菌盘 内后立即盖严。
防止治疗过程中被污染 包括:液体配制过程(液体开启后瓶盖消毒), 输液前后不正确操作及液体放置时间过长 等都可能导致污染 TPN的配制要由专人按照严格规程进行,做 到无菌操作,营养液必须24小时内输完 输血制品或蛋白制剂前后(原则上不予深静 脉输入)应用盐水冲洗导管
其他相关操作
更换或增加三通,操作 前深静脉下铺无菌治 疗巾,加大无菌区域 更换注射泵管及泵针 CVP监测:先将压力套 装接无菌盐水排气备 用,排好气的压力套装 放在治疗巾上,不能放 在病人身上或床上 操作前深静脉下铺无 菌治疗巾,加大无菌区 域
医院感染两个基本的环节。
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
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
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
基本概念 消毒 病原微生物—无害化 相对概念 人工染菌后杀灭率99.9% 自然菌杀灭率≥90% 灭菌 一切微生物 绝对概念 未检出需厌菌 未检出霉菌
洗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所有措施中最基本、最重要、 最简单易行、最有效果的措施。 也是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的最基 本措施。 洗手规范化:进入和离开病房时, 接触每位病人前后,无菌技术操 作前后,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 后,接触可能污染的物品后,处理 污物后,脱去手套后
包装。
3 、锐器(针头、刀片、
玻片、安瓿等)另外 盛装于利器盒内。 4、严禁针头回套。
5 、凡带有锐器(如注
射器、输液管等)应 放入锐器盒。
5、监测标本的采样必须按规范执行。
病室消毒隔离管理要求
1、定时通风换气。
2、对病人床单位保洁实行一床一巾一消毒, 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按 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3 、更换的被服等应放于指定位置(污物筒 内),不在病室内、走廊清点。
4 、住院病人床上用品每周更
换一次,病人被送手术后更 换床上用品一次,出现污迹 随时更换。 5 、住院人员进行手术、分娩 前应更换干净衣服后,才进 入手术室。 6 、有严重感染、特殊菌株感 染及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 应设立相对的隔离单元,采 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 施。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LOGO
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 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防止病原微生物 侵入人体的一系列操 作技术。无菌技术作为预防医院感染 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医护人员 必须正确熟练地掌握,在技术操作中 严守操作规程,以确保病人安全,防 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是预防和控制
与中心静脉连接前,深静脉接头处要安尔碘 消毒并保证连接紧密 压力传感器处的注射器要连接紧密,如脱开 应将传感器接头处消毒并更换注射器,压力 传感器应放在无菌治疗巾中。 操作过程中不能戴手套(无菌手套除外) 以上操作如管腔,三通,注射器,肝素帽, 治疗巾等有血迹应及时冲洗或更换
消毒隔离制度
13 、尿袋及引流袋每周更换 1 次,有污染立即
更换。固定尿管每周更换一次。胃管每周 更换一次。 14 、血压计袖带:用 0.05% 含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清洗、晾干,每周更换。污染时 随即更换。
15、血压计、听诊器:保持清洁,每天定时 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
16、治疗车、换药车上层
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
6. 倒无菌溶液,仔细检查核对溶液后,面对瓶签两手拇指将橡皮塞向上 翻转,将橡皮原处倒出所需溶液于无菌容器中,套上瓶塞并消毒翻转 部分与瓶颈(从非污染处到污染处)后立即盖好,并注明开瓶时间。 7. 带无菌手套法,打开无菌手套包,核对灭菌日期和消毒指示胶带及无 菌手套袋上所注明的手套号码、然后将手套袋摊开,取出滑石粉包,将 粉擦于手掌、手背和指间,以一手掀起手套内袋开
不得使用;开启的各种溶媒(除静脉用药 外)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8、需送物流中心清洗消毒的各种医疗器械, 须按规定进行初步清洁处理。
9、吸痰盘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吸痰用液体 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吸痰管一用一换。
10、连续使用的吸氧管、氧气湿化瓶、雾化器、
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 须每日更换。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湿化液应用灭菌水。 11 、体温计(腋探)一用一消毒,使用消毒 液浸泡30分钟以上干燥待用。 12、止血带一人一巾。
每周更换消毒2次。置于无菌储槽、包中的一般灭
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提倡 使用小包装。 5、无菌棉签开启需注明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 24小时。安尔碘开启需注明时间,用后拧紧瓶盖,
时间不得超过7天。
6 、无菌盘须注明铺盘时间,超过 2 小时不得使用。
7 、抽出的注射药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
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 取出手套,使手套的两拇指相对,一手伸 入手套内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 一手套的反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 将反折部分翻转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 开无菌盘进行无菌操作。 8. 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不可触及容 器内面及边缘。
9. 开包递送无菌物品时,一手托起无菌包,
剪指甲。 2. 备齐用物。 3. 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放于无菌罐内, 无菌溶液、无菌包、无菌容器及物品、无 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4. 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号。 5.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三、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 选择清洁、干燥、 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 解开无菌包系带卷 放在包布下边。 3. 用拇指和食指先揭 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 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 布的内面。用无菌钳 (镊)取出一块无菌巾 放于治疗盘内,剩余部 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 并注明开包时间。
常用无菌技术
外周静脉导管(头皮套管针) 中心静脉导管 动脉导管 吸痰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口咽通气道, 口腔,后鼻道处)
外周静脉导管
穿刺部位的选择: 避免选择下肢,尤其是糖尿 病病人 保留时间:原则3日 换药:小敷贴,3M透明敷料 (如使用甘露醇,TPN等刺激 性强浓度高药物时应使用 康惠尔透明贴可预防静脉 炎), 并注名时间(穿刺日期和更 换贴膜的日期和时间)
中心静脉导管
穿刺部位的选择:锁骨 下V比颈V,股V感染危 险性低 穿刺技术:严格无菌操 作,减少导管在空气中 暴露时间 插管部位的消毒:清洗, 备皮,范围>15CM时间 >60S 护理:本科换药Q12H, 换药过程中观察…
消毒面积应大于敷料 清除血痂 保持导管接头与肝素帽衔接紧密每24小时 更换输液装置,连接时接头处应消毒不输液 时避免使用三通,有三通时应用无菌纱布 包好 定期使用肝素盐水抗凝冲洗: 操作过程中不能戴手套(无菌手套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