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有机物性质总结

合集下载

有机物性质归纳

有机物性质归纳

一.烃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类别通式官能团烷C n H2n+2(n≥ 1)————烃烯C n H2n(n≥2)烃〔单烯烃〕炔C n H2n-2(n≥ 2)代表物分子结构结点由 C、H 构成,碳碳之间为单键连接成CH4链状,任何结构的〔 Mr :16〕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①链状〔可以带支链〕CH2=CH2(Mr :28〕②有CH3— CH=CH2③分子中与碳碳双〔 Mr :42〕键相连的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①、链状〔可以带H— C≡ C—H〔Mr:支链〕②有主要化学性质1.光照下的卤代;2.裂化;3.不使酸性 KMnO4溶液或溴水褪色; 4.可燃1、加成:X2、H2、HX、HCN2、加聚:一般条件催化剂〔△〕。

3.易被氧化。

与 O2〔条件:PbCl2、CuCl2、加压、加热〕反响生成 CH3CHO.4.使 Br2水〔或 Br2/CCl4〕、酸性 KMnO4褪色5.燃烧现象:黑烟〔炔类是.浓黑烟〕..1、加成:X2、H2、HX、HCN 2、聚合 : 一般条件催化剂。

〔△〕3.易被氧化。

与 HO2〔条件:HgSO 〕反应生成4烃〔单〕—C≡C—26〕—C≡C—③、分子成直线型CH3CHO.4.使 Br2水〔或 Br2/CCl4〕、酸性 KMnO4褪色5.燃烧现象:浓黑烟〔烯类..是黑烟〕.苯及n 2n-6(n≥ 6)C H同系〔不包括萘————物等〕(Mr : 78〕或甲苯①、六元环。

②、一个分子只有一个苯环,侧链为烷基。

③、 12 个原子共面1、取代:与 Br2在Fe〔实际是Fe3+〕做催化剂生成溴苯。

2、加成:与H2〔 Ni 催化〕环己烷;与Cl2〔紫外线〕生成“六六六〞。

3典型反响:卤代、硝化。

二.烃的衍生物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类别通式一卤代烃:卤代R—X烃多元饱和卤代烃:Cn H2n+2-m X m一元醇:R—OH醇饱和多元醇:C n H2n+2O m醚R—O—R′酚醛酮羧酸酯官能团卤原子—X醇羟基—OH醚键酚羟基—OH醛基羰基羧基酯基代表物C2H5Br(Mr : 109〕CH3OH(Mr : 32〕C2 H5 OH(M r : 46〕C2H5O C2H5(M r : 74〕(M r : 94〕HCHO(M r : 30〕(M r : 44〕(M r : 58〕(M r : 60〕HCOOCH3(M r : 60〕(M r : 88〕分子结构结点主要化学性质卤素原子直接与烃基 1.与 NaOH 水溶液共热发生取结合代反响生成醇β-碳上要有氢原子才 2.与 NaOH 醇溶液共热发生消能发生消去反响去反响生成烯羟基直接与链烃基结1.跟活泼金属反响产生 H22.跟卤化氢或浓氢卤酸反响生合, O—H 及 C—O 均成卤代烃有极性。

有机化学部分物理化学性质规律总结

有机化学部分物理化学性质规律总结

有机化学部分性质总结物理性质1、状态(常温)气态:n≤4的烃、新戊烷、甲醛、一氯甲烷、一氯乙烷、一溴甲烷液态:低级(十碳以下)醇、醛、酸、酯油酸等固态:苯酚,草酸,苯甲酸、硬脂酸,软脂酸等2、密度比水轻:所有烃类、酯、油脂比水重:硝基苯、溴苯、CCl4、溴乙烷及大多数卤代烃、液态苯酚3. 沸点①同系物沸点大小判断,一般随着碳原子数增多,沸点增大。

如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②链烃同分异构体沸点大小判断,一般支链越多,沸点越小。

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③芳香烃的沸点大小判断,侧链相同时,邻位>间位>对位。

如: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④对于碳原子数相等的烃沸点大小判断,烯烃<烷烃<炔烃⑤同碳原子的脂肪烃的衍生物沸点大小判断,烯烃的衍生物沸点低于烷烃的同类衍生物。

如:油酸的沸点<硬脂酸⑥不同类型的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沸点比较,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脂肪羧酸>脂肪醇>脂肪醛⑦酚和羧酸与它们对应的盐沸点比较,酚和羧酸<对应盐的沸点。

如乙酸<乙酸钠⑧分子量相近的烃的沸点一般低于烃的衍生物。

例1:2-甲基庚烷>正庚烷>2-甲基己烷>3,3-二甲基戊烷>正戊烷例2:下列沸点大小,前者低,后者高的是().A、苯酚和苯酚钠B、软脂酸和油酸C、丁烯和乙烯D、丁烷和2-甲基丙烷解析:A对,苯酚盐的熔沸点大于苯酚;B错,软脂酸常温固态,油酸常温液态,碳原子相近的高级一元脂肪酸,烃基中C=C越多,沸点越低;C错,同系物中C数越多,沸点越高;D错,同类同分异构体,支链多,沸点低。

答案是A。

4. 熔点A.直链烷烃支链数↑,熔点↑(C3以后).由此可见:含偶数C,熔点↑的多;含奇数C,熔点↑的少.从而形成了"偶上奇下"两条曲线. 在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不仅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还于晶体中晶格排列的对称性有关.含偶数碳原子的碳链具有较好的对称性,晶格排列紧密.B. 同分异构体支链数↑,熔点↓(不利于晶格的紧密排列).对称性↑,熔点↑;高度对称的异构体> 直链异构体溶解度说白了,就是相似相溶。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归纳总结(完整版)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归纳总结(完整版)

有机化学知识点一、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

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 3CH 2CH 3和(CH 3)4C ,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 3CH 2Br 和CH 3CH 2CH 2Cl 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

如C 5H 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

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

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⑴ C n H 2n +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

如CH 3(CH 2)3CH 3、CH 3CH(CH 3)CH 2CH 3、C(CH 3)4 ⑵ C n H 2n :单烯烃、环烷烃。

如CH 2=CHCH 2CH 3、CH 3CH=CHCH 3、CH 2=C(CH 3)2、 、⑶ C n H 2n -2:炔烃、二烯烃。

如:CH ≡CCH 2CH 3、CH 3C ≡CCH 3、CH 2=CHCH=CH 2⑷ C n H 2n -6: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 ⑸ C n H 2n +2O :饱和脂肪醇、醚。

初中化学有机物总结

初中化学有机物总结

初中化学有机物总结有机物是指由碳原子构成的化合物,是化学中一类重要的物质。

下面将对初中化学中有机物的基本特性、命名规则以及常见的有机物进行总结。

1. 有机物的基本特性有机物具有以下特性:(1) 多数有机物是无色的,但也有一些有机物是有色的,如染料类有机物;(2) 有机物一般具有相对较低的熔点和沸点,也有少数有机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如焦油;(3) 大多数有机物可以燃烧,可以参与各种化学反应;(4) 有机物的溶解性一般较好,可以溶于许多有机溶剂,也可以溶于一些无机溶剂;(5) 有机物的化学惰性相对较高,不容易参与化学反应。

2. 有机物的命名规则有机物的命名使用一定的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前缀:根据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数目,有甲、乙、丙、丁、戊等一系列的前缀,分别对应1个、2个、3个、4个、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

(2) 主链:有机物中最长的碳原子链被称为主链,有机物的命名通常以主链为基础。

(3) 功能团:有机物中的一些特定基团被称为功能团,如醇、酮、醚、酸等。

根据这些功能团的存在,可以对有机物进行进一步的命名。

(4) 后缀:根据有机物中的功能团,可以在主链的末端加上相应的后缀,比如醇类加上-ol,酮类加上-one,醛类加上-al等。

3. 常见的有机物以下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有机物及其简要描述:(1) 甲烷: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是最简单的饱和烃。

它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2) 乙醇:乙醇,也被称为酒精,是最简单的醇类化合物。

它广泛应用于药品、卫生产品、溶剂等领域。

(3) 乙醛:乙醛是一种醛类化合物,常见于水果的香气中,也是酒精的代谢产物之一。

(4) 乙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烯烃,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

它广泛应用于塑料、合成纤维等材料的制造过程中。

(5) 甲苯:甲苯是一种芳香烃,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它广泛应用于溶剂、香料等领域,也是某些化学物质的重要中间体。

(6) 乙酸:乙酸是一种酸类化合物,是醋的主要成分。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物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物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物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质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反应的一门学科。

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也是生命体系的基础。

本文将对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整理,重点探讨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有机物的物理性质1. 密度:有机物的密度通常较小,大多数有机物的密度在0.5-1.5g/cm³之间。

这是因为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元素轻,且通常含有较多的非金属元素,使得有机物相对来说比较轻。

2. 熔点和沸点:有机物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低。

这是由于有机物的分子间力较弱,主要是由范德瓦尔斯力引起的,因此需要较低的温度才能克服这种力。

3. 溶解性:有机物通常具有较好的溶解性,特别是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更好。

这是由于有机溶剂和有机物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分子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

4. 颜色:有机化合物中的某些基团或官能团可以赋予有机物不同的颜色。

例如,含有共轭结构的化合物通常具有颜色,如苯环具有共轭双键结构的芳香族化合物呈现出紫色。

5. 光学活性:部分有机物具有旋光性,即能使入射的偏振光旋转一定角度。

这是由于有机物分子中的立体异构体所引起的。

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1. 燃烧性:有机物在氧气存在下可燃烧。

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同时也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2. 反应活性:有机物通常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反应。

例如,有机物可以进行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3. 氧化还原性:有机物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一般来说,含有较多键合氧的有机物容易发生氧化反应,而含有多个亲电原子的有机物则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4. 酸碱性:有机物可以表现出酸性或碱性。

酸性有机物通常含有能够解离产生氢离子的官能团,而碱性有机物则含有能接受氢离子的官能团。

5. 亲核性:有机物中的亲电子对亲核试剂具有吸引作用,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或亲核加成反应。

综上所述,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了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有机物的性质

有机物的性质

有机物的性质有机物是由碳、氢和其他一些元素(如氧、氮、硫等)组成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它们具有多样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有机物性质,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1. 物理性质(1) 熔点和沸点:有机物的熔点和沸点通常比较低,但也有一些高沸点的有机物存在。

这是因为有机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对较弱,容易被破坏。

(2) 密度:有机物的密度一般较小,但也有一些例外。

不同有机物的密度可以通过比较分子结构来推测,但并不总是准确可靠。

(3) 颜色:有机物可以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这取决于其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许多有机染料和天然色素都是有机物。

2. 化学性质(1) 燃烧性:大多数有机物可燃,它们能够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一些有机物,如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燃料资源。

(2) 氧化还原:有机物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它们可以被氧化或还原。

例如,醛类和酮类化合物可以被还原为相应的醇化合物。

(3) 水解性:一些有机物可以与水反应产生新的化合物。

例如,酯可以通过水解成醇和酸。

(4) 聚合性:有机物可以进行聚合反应,即小分子有机物可以结合形成大分子化合物。

这是合成聚合物的基础,如塑料和纤维。

3. 应用(1) 药物:有机合成化学在药物研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药物都是有机化合物,通过调节生物分子的活性来治疗疾病。

(2) 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许多化妆品和护肤品中含有有机化合物,如香料、防腐剂和增稠剂。

(3) 农药和肥料:有机合成化学也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用于生产农药和肥料,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 材料科学:有机化合物在材料科学中有着多种应用,例如合成塑料、橡胶和纤维等。

(5) 能源:某些有机物,如生物质和生物柴油,可以用作可再生能源资源。

总结起来,有机物具有多样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这些性质使得有机物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药物到材料科学,都离不开有机合成化学的贡献。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一、烃类:
1、烷烃:
由单一的碳链和氢原子组成的构成,是饱和的有机化合物,只有单键,没有明显双键,极易析出极性,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常温下可析出单质,不溶于水,碱下析出,常
ch2cl2 中溶解,能形成极性分子间相互作用,由于碳链构型的不同,烷烃的化学性质有
一定差异,如丁烷小容易溶于水,而较大碳链烷烃如环氧戊烷,极不易溶于水。

2、烯烃:
具有环状碳链的有机物,由于对电子需要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常温下大部分烯烃是
含有稳定非极性的碳-碳双键,但易析出极性。

它们大部分是不溶于水,形成极少量的分
子间相互作用,但可与有机溶剂混合溶解或共溶。

二、醛类:
由醛基与醇基所组成的有机物,具有特殊的δ+醛δ-醇化合物结构,多用于有机化
学的合成。

醇以存在着一个极性空间的形式存在于有机溶剂中,它们极易与水反应,形成盐,破坏极性空间,有其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和无色的现象,所以可以极易溶于水中,但不
溶于有机的溶剂。

三、酯类:
具有羟基组成碳官能团的有机物,主要由酯基和其它某种有机物组成,具有极性碳-
羰基极性空间,可与有机溶剂混合溶解或共溶,但极不溶于水,因为在水中形成羰基,使
得酯类极难溶于水中,但与碱质有相当大的溶解度,具有一定的把水离子弱化的作用,因此,它们主要用于各种特殊目的。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总结

一、有机代表物质的物理性质 1. 状态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TNT、萘、苯酚、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醋(16.6℃以下)气态:C4以下的烷烃、烯烃、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液态:油状:硝基苯、溴乙烷、乙酸乙酯、油酸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 气味;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苯及苯的同系物、萘、石油、苯酚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甜味:乙二醇(甘醇)、丙三醇(甘油)、蔗糖、葡萄糖香味:乙醇、低级酯苦杏仁味:硝基苯 3. 颜色;白色:葡萄糖、多糖淡黄色:TNT、不纯的硝基苯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 密度;比水轻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一氯代烃、乙醇、低级酯、汽油比水重的:硝基苯、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氯仿、溴代烃、碘代烃5. 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 6. 升华性:萘、蒽7. 水溶性:不溶:高级脂肪酸、酯、硝基苯、溴苯、烷烃、烯烃、炔烃、苯及苯的同系物、萘、蒽、石油、卤代烃、TNT、氯仿、CCl4能溶:苯酚(0℃时是微溶)微溶:乙炔、苯甲酸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苯磺酸与水混溶:乙醇、苯酚(65℃以上)、乙醛、甲酸、丙三醇二、有机物之间的类别异构关系1. 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n≥3)的类别异构体:烯烃和环烷烃2. 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2(n≥4)的类别异构体:炔烃和二烯烃3. 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2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醇和饱和醚4. 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 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5. 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 O2(n≥2)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6. 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6O(n≥7)的类别异构体: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醚如n=7,有以下五种: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苯甲醇、苯甲醚7. 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2O2N(n≥2)的类别异构体: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三、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1. 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单质蒸汽(如不能为溴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热
C8H18+C8H16
C8H18
加热
C4H10+C4H8
C4H10
加热
C2H6+C2H4
或C4H10
加热
CH4+C3H6
2.
(n+1)H2O
附:热裂化和催化裂化:
热裂化:直接加热裂化
催化裂化:催化剂裂化(质量高)
裂解:用石油和石油产品作原料,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具有长链的分子 的烃断裂为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的液态烃的方法,叫做石油的裂解。
【复习】乙烯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2. ⑴ 与溴水加成:CH2==CH2+Br2>CH2Br—CH2Br(1,2—二溴乙烷(无色液体))
(工业上酒精的制备方法)
【总结】乙烯的加成反应说明了乙烯的双键的不饱和性
3.氧化反应:
(1)常温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占燃
(2)乙烯的燃烧:C2H4+ 302八"八、2CO2+2H2O
燃烧通式:CnH2n+3n02
2
3.加聚反应:
催化剂
n CH2==CH—CH3催化^t- [CH2—CH]n
咼温咼压
I
CH3
聚丙烯
三•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CH2==CH—CH==CH2+2Br2>CH2—CH—CH—CH2
II II
BrBr BrBr
1,2,3,4—四溴丁烷
CH2==CH—CH==CH2+Br2>CH2—CH==CH—CH2(1,4加成)——为主
与新制Cu(OH)2悬浊液混合产生降蓝色生成物 多羟基 能使指示剂变色 羧基
使溴水褪色且有白色沉淀 酚羟基 遇FeCI3溶液显紫色 酚羟基 使酸性KMnO4溶夜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苯的同系物
使I2变蓝 淀粉
使浓硝酸变黄 蛋白质12.有机物溶解性规律
根据相似相溶规则,有机物常见官能团中,醇羟基、羧基、磺酸基、酮羰基等为亲水基 团,硝基、酯基、C-X键等为憎水基团。当有机物中碳原子数较少且亲水基团占主导地位时, 物质一般易溶于水;当有机物中憎水基团占主导地位时,物质一般难溶于水。
有机物化学性质总结
官能团
与Na或K反应放出H2:醇羟基、酚羟基、羧基
与NaOH溶液反应 酚羟基、羧基、酯基、C-X键
与Na2CO3溶液反应 酚羟基(不产生CO2、羧基(产生CO2
与NaHCO溶液反应羧基
与H2发生加成反应(即能被还原)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酮羰基、苯环
不易与H2发生加成反应 羧基、酯基
4.取代反应——卤代反应:
CH4+Cl2光CH3Cl+HCl
CH3Cl+Cl2光CH2Cl2+HCl
CH2Cl2+Cl2光CHCl3+HCl
CHCl3+Cl2光CCl4+HCl
【现象】1.黄绿色逐渐褪去2.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3.试管壁上有油状液滴生成
5.氧化反应:
1纯净的甲烷可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为明亮的蓝色,无黑烟
2•卤代反应:(光照条件,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1)C3H8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代物的有关方程式:
CH3CH2CH3+C12光CH3—CH2—CH2CI(1—氯丙烷)+HCl
CH3CH2CH3+CI2光CH3—CHCI—CH3(2—氯丙烷)+HCI
(2)C2H6与氯气反应,生成二氯代物的有关方程式:
高温高压」
四.乙炔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⑴与溴水反应:
CH三CH+Br2tCH==CH(1,2—二溴乙烯)
II
Br Br
CH==CH+Br2tBrCH——CHBr(1,1,2,2—四溴乙烷)
I II I
Br BrBr Br
⑵与H2反应:
一催化剂
CH三CH+H2tCH2===CH2
CH4+ 202点燃CO2+2H2O
2不纯的甲烷点燃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
3高温加热分解:在隔绝空气,加热到1000C以上可分解
2CH4高温3H2+-H(C2H2)(乙炔)
高温
2CH4C(炭黑)+2H2
迅速冷却
一•烷烃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烷烃的化学性质稳定,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发生反应, 不能与强酸和强碱溶液反应。(不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能与H2O、HX、X2发生加成反应 碳碳双键、碳碳叁键 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醛基 使酸性KMnO4溶夜褪色或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
能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 醛基、醇羟基、酚羟基、碳碳双键 碳碳叁键 发生水解反应酯基、C-X键、酰胺键 发生加聚反应 碳碳双键
CH3CH3+CI2光CH3—CH2CI+HCI
CH3CH2CI+CI2光CH3—CHCI2(1,1—二氯乙烷)+HCI
CH2CI—CH2CI(1,2—二氯乙烷)+HCI
3.
aH—
aX2
3.燃烧:C
nH2n+2
3n1点燃
+02nC02+(
2
4.分解(热解)反应(裂化)(煤和石油的分解反应)
C16H34
常见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CCI4、溴乙烷、溴苯、硝基苯
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苯、酯类、烃
【复习】甲烷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跟强酸、强碱不反应。
2.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与强氧化剂反应,3.不能使溴水褪色(既不发生取代反应,也不发生加成反应)。
4.聚合反应:nCH2==CH2>-[CH2—CH2]n—
二•烯烃的化学性质:(以丙烯为例)
1•加成反应:
1与溴水加成(使溴水褪色):
CH2==CH—CH3+Br2>CH2——CH——CH3(1,2—二溴丙烷)
II
BrBr
2与氢气的加成:
CH2==CH—CH3+H2高温高压tCH3—CH2—CH3
3与氢卤酸加成:
II
BrBr
或者:1,4—二溴一2—丁烯
CH2==CH—CH==CH2+Br2>CH2==CH—CH—CH2I,2加成))——少
II
Br Br
3,4—二溴一1—丁烯
2.氧化反应:二烯烃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溶液退色。
3.加聚反应:
催化剂r—
CH2==CH—CH==CH2t十_CH2—CH==CH—CHz^n-
CH2==CH—CH3+HBr>CH3—CH—CH3(2—溴丙烷)
I
Br
【说明】马氏(马可夫尼可夫)规则(扎堆原则):
不对称的烯烃与卤化氢、 水等试剂加成时,氢原子加在双键两端含氢多的碳原子上。 即氢原子总是加在含氢多的碳原子上。
4 与水加成:
0H
2•易被氧化:Hale Waihona Puke (1)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在空气中易燃烧,现象同乙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