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有趣的拓印设计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九课 有趣的拓印 ︳湘美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九课有趣的拓印 | 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拓印的定义、历史及现代应用。
2.掌握拓印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通过制作拓印作品,发挥表现能力,锻炼观察力和细致性。
二、教学重点1.拓印的历史、定义与应用。
2.拓印材料和工具的制作。
3.拓印制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1.拓印的手法和技巧。
2.细节处理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拓印的历史与定义拓印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美术表现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
最早的拓印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人们用拓印来记录印章和金石铭文等。
拓印是指将物体的表面轮廓印在纸上的一种技法。
用纸或类似材料覆盖住被印物体表面,然后用笔、铅笔等在上面涂染,使印在纸上。
拓印的本质是在于通过纸和颜料,传递各种各样的形态和风情,创造有特色的艺术形象。
拓印一直以来在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拓印的材料和工具拓印的材料和工具需要准备:鸭绒、鸭绒刷、墨汁、平板或板状物。
师生可以准备一些天然材料,例如叶子、花瓣、树皮等,使用鸭绒刷、墨汁、平板等来完成拓印。
3.拓印制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步骤如下:1.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比如墨汁、鸭绒刷、平板等。
2.选取准备好的天然材料。
3.放置天然材料于平板上,注意距离、位置。
4.用鸭绒或鸭绒刷沾上墨汁,将墨汁涂在天然材料上。
5.将涂上墨汁的天然材料轻轻放置到纸上,用手指或鸭绒轻轻拓印。
6.拆下天然材料,让拓印的图案在纸上干燥。
完成拓印作品后,注意存放。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简单介绍拓印的定义、历史和现代应用。
2.通过介绍拓印的历史,启发学生对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认识。
2.展示教师会向学生展示一些拓印的作品,以让学生感受和品味拓印的魅力,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讲解1.教师介绍拓印的材料和工具。
2.着重讲解如何制作拓印作品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实践1.学生可以根据讲解和演示,自己准备材料并制作拓印作品。
2.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掌握拓印的基本技巧和手法,同时也能够磨练细致和观察力。
一年级美术下册有趣的拓印教案湘教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拓印的基本技巧和流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拓印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拓印艺术的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拓印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拓印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3. 拓印实践活动的指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拓印的基本技巧和流程,拓印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2. 教学难点:拓印技巧的应用,创意拓印作品的制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拓印工具和材料,如拓印板、颜料、纸张等。
2. 准备一些拓印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供学生欣赏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拓印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拓印的兴趣,介绍拓印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拓印的步骤和技巧,包括如何选择拓印材料、如何涂抹颜料、如何用拓印工具进行拓印等。
3. 示范:教师进行一次拓印实践,展示拓印的过程和效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拓印的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拓印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拓印技巧。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拓印作品,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教学教案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拓印,如塑料板、海绵等。
2.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更复杂的拓印作品,如人物、动物等。
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拓印作品的展览,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七、作业布置1. 学生可以回家后,尝试与家长一起制作拓印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2. 学生可以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物品,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物品进行拓印创作。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学生掌握拓印技巧的程度、课堂纪律等。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评价建议1.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
新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第9课《有趣的拓印》教案教学设计

新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第9课(有趣的拓印)教案教学设计课题有趣的拓印总课时2第几课时1教学内容有趣的拓印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寻觅生活中物体的漂亮纹理。
2掌握拓印的技巧和方法。
3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正确的拓印方法,表现出物体的漂亮纹理。
2线条力度的均匀。
教学打算硬钱币、钥匙、树叶、范图。
教学活动设计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学生活泼了起来,相互说着魔术的奇妙。
师:那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学生安静下来,注意力集中了。
师:看,我手中有张纸,两面都是空白的,〔师出示一片树叶〕现在老师要把这片树叶变到纸上去,告诉我,你想要什么颜色的?生1:红色的。
生2:树叶变黄了,我想让它还是绿色。
生3:我想让树叶上有各种颜色。
教室里笑了起来,说:“哪儿有色彩的树叶“师:当然,只要想到肯定能做到,我信任这位同学肯定行。
教师拿出大局部同学选择的绿色,并悄悄地拿出另一片树叶放在纸下,用蜡笔拓印。
师:瞧,一片新的绿叶变出来了。
生1:真漂亮,老师,我也想变。
有的学生禁不住用蜡笔在纸上画开了。
生:我怎么变不出来?师:大家想了解怎样变吗?生:想。
教师将纸挪开,呈现纸下的树叶。
生:原来老师是印的,我也会了。
师:大家可以试一试。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1.学生动手拓印。
〔教室伴随音乐〕结果:有的同学拓印成功,纹理清楚,有的却没有出现纹理。
师:让我们来找找原因吧。
2.请拓印好的学生演示拓印过程。
生:把树叶反面向上放好,盖上纸,用手按好后,再用蜡笔平涂。
大家一起夸夸拓印成功的同学,并找自己失败的原因。
生1:我的树叶是正面朝上了。
生2:我一涂,树叶、纸动了。
3.质疑,体验纹理。
师:树叶为什么要反面朝上才能拓印出纹理呢?大家摸一摸树叶的两面,有什么感觉?生:正面光滑一些,反面不平不光滑。
师:大家真聪慧,树叶反面有许多纹理,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我们在拓印时只有拓印反面才能印出漂亮的纹理,而正面没有凹凸不平的纹理,就拓印不出花纹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有漂亮的纹理,都可以拓印出来。
一年级美术下册有趣的拓印教案湘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有趣的拓印教案湘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拓印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掌握拓印的基本方法。
2. 通过拓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拓印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拓印活动的实践操作3. 拓印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1. 拓印的基本技巧和方法2. 学生在拓印活动中的实践操作四、教学难点1. 拓印技巧的掌握2.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五、教学准备1. 拓印材料:报纸、纸张、颜料、拓印工具(如拓印滚筒、刷子等)2. 参考作品或图片3. 教学课件或黑板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拓印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拓印的兴趣。
2. 基本概念:教师介绍拓印的基本概念,解释拓印是一种复制艺术,通过拓印工具将物体表面的纹理、颜色等转移到纸张上。
3. 技巧讲解:教师讲解拓印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选择合适的拓印工具、调制颜料、铺展纸张等。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拓印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欣赏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拓印作品,相互欣赏、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教学延伸:1. 学生尝试使用其他材料进行拓印创作,如布、木板等。
2. 学生结合拓印技巧,创作属于自己的创意作品。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表现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拓印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3. 学生参与拓印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拓印艺术展览,加深对拓印艺术的理解。
2. 邀请拓印艺术家进行讲座,分享拓印创作的经验和技巧。
3. 开展拓印艺术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才华。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在拓印活动中的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动手能力。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9. 有趣的拓印9-湘美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9. 有趣的拓印9-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拓印技法,掌握拓印的基本操作方法;2.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界中各种纹理情况的观察能力;3.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拓印的基本操作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调节用于拓印的颜料的稠度,如何处理好拓印纸和画板的比例关系。
三、课前准备1.准备好牡丹、树叶等不同景物的图片;2.准备好用于拓印的颜料、拓印纸和画板;3.准备好用于混合颜料和调节稠度的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将牡丹、树叶等不同景物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纹理。
2. 拓印基本操作方法的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拓印基本操作方法,让学生了解该技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内容包括:调节颜料的稠度、选择合适的拓印纸和画板、将拓印纸放在画板上固定,将颜料涂在纹理上,用拓印纸覆盖在上面,用刮刀或干水毛笔刮或擦拭干净。
并在讲解的同时,进行实地操作,让学生参与。
3. 学生实际操作(30分钟)让学生将所选图片中的景物进行拓印,老师在一旁可以进行辅助指导。
4. 互相交换作品(10分钟)让学生将拓印的作品交换,让同学进行观察、点评和交流。
5.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在总结课程的同时自我反思,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
五、作业让学生回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景物图片并自主拓印,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基础。
六、教学反思1.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时间划分都比较合理,没有出现时间不充分的现象。
2.在实际操作环节中,学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致,情感投入度也比较高。
3.在交流环节中,同学之间的互相点评比较多,但是老师对于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的时间还需要加强。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有趣的拓印(2)_湘美版 (2024秋)

好玩的拓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拓印改变好玩的图形,培育审美情趣;2. 驾驭拓印的要领和印制的方法、步骤;3. 养成细心工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拓印的方法、步骤、要领。
教学难点:拓印效果清楚、完整。
一、魔术导入,激发爱好,引出课题1、老师用变魔术的形式在一张白纸上拓印出硬币,来激发学生爱好,揭示谜底。
(白纸下面藏有两枚硬币)2、引导学生学习魔术手法——拓印,引出课题3、出示课题:好玩的拓印二、初步尝试感受,学习技法1.出示拓印画,让学生仔细欣赏并进行初步感受:将硬币放入纸袋中拓印。
小结:展示两位同学的作品,比较探讨如何进行拓印,引导学生驾驭正确的拓印步骤,学会握笔姿态。
2.再次体验,获得新知,了解知道为何硬币能够进行拓印,发散思维,联系生活,找寻拓印物品。
小结:出示图片,了解生活中可以拓印之物,让学生养成专心视察生活,了解生活,酷爱生活,发觉生活中的美。
三、加强练习,巩固学习1、出示图片,比较分析图中哪幅图拓印的效果更好,为什么?学生探讨,回答拓印时,应留意的地方。
(1)拓印时留意力度,用力要匀称。
(2)拓印时,纸不能移动位置,老师可以激励学生用各种颜色多拓印几张。
2、学生制作,老师巡回辅导四、实力升华,拓展延长出示范画,激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进行多色调拓印五、展示优秀作品,进行欣赏:实行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指出优点和不足。
老师小结六、创建表现1.找几种可以拓印出花纹的物体,用油画棒或彩色铅笔把花纹拓印下来。
2.将自己手中的物品进行创作拓印,创作更加精致的图案。
(二选一)七、展示佳作采纳比一比,评一评,说一说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八、布置作业希望大家把今日学到的魔术手法,回家展示给家长看,让学生更充溢自信。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美术《有趣的拓印》教学设计

1、跟着课堂节奏进行记录和思考。
2、听讲并做笔记,有疑问的同学提出疑问。
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点有清晰的思路记忆和分类理解。
课堂作业
(x分钟)
创作要求:1选择多种绘画工具,如铅笔油画棒彩铅进行个人创作,拓印出绚丽多彩的拓印作品。2.小组合作进行小比赛全班进行展示3,注意教室的环境卫生。教师巡回指导,解答课堂疑问。
1、引起兴趣共鸣
2、回答老师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新课
(7分钟)
一、印花纹
教师让学生尝试在一张小纸片上拓印一片树叶,将几幅有代表性的学生尝试作品呈现出来,共同发现存在的几类问题,讨论拓印的方法。
(1)、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印不出树叶的叶脉纹理?大家用手想一想树叶的正反两面有什么不同?树叶的反面有凹凸不平的纹理,所以在拓印时,只有拓印有凹凸不平纹理的反面,才能印出漂亮的纹理。
难点
拓印纹样的清晰与完整性。
教学
方法
本课教学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基础,主要运用支架式教学方法。
教法:以分类讲授法讲述生活中各类纹样的丰富性,以问答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以示范法分步骤动手做一副拓印作品,逐渐减少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观察、拓印出自己的作品。
学法:学生在教师的讲述引导后去观察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纹样,掌握拓印的步骤方法,通过讨论、观察发现、模仿学习等方法去做出自己的作品。
课前
准备
教师:教材、教学PPT、彩铅、A4纸、橡皮擦 树叶 颜料
学生:教材、笔记本、铅笔、彩铅、图画本、橡皮擦 彩纸 油画棒
课堂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湘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9有趣的拓印 》教学设计

湘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9有趣的拓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拓印》是湘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拓印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拓印是一种将物体表面的纹理、颜色等转移到纸张上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创作,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喜欢用手去触摸和感受物体,对拓印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会感到十分新奇。
但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所以在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上可能会有所欠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耐心指导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拓印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通过拓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拓印技巧的掌握,如何使物体表面的纹理、颜色等顺利转移到纸张上。
2.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如何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拓印的过程和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拓印作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拓印材料,如石头、贝壳、树叶等。
2.准备纸张、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制作课件,展示拓印作品和创作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拓印作品,引发他们的兴趣。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拓印的定义和创作过程,为学生接下来的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幅自己创作的拓印作品,并讲解创作思路和技巧。
引导学生关注拓印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如选择合适的物体、调制颜料、控制拓印力度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拓印材料。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拓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如颜料涂抹不均、拓印力度过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