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城市经典台词大全
北京人在纽约有一句经典台词 如果你爱他

《北京人在纽约》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相信许多人对大城市都有这样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
有一篇文章谈到这种情绪,作者说“对纽约的爱与恨成了一个不断交替变化着的情绪问题。
这种情绪的变化常常发生在同一天。
这个地方经常使人恼怒,有时也让人振奋。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取得不可或缺的经验的城市。
住在这儿,人们可以放心,一定能持续地面向生活。
”1美国作家德莱塞的小说《嘉莉妹妹》是大学生必读的经典,其中描述城市对年轻人的消极影响的著名段落常常出现在国内翻译教材中,“当一个18岁的女孩远离家门时,往往会有两种结局,或是碰到相助的人使她生活好起来,或是接触行行色色的道德观念,然后变得堕落。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根本不可能不受影响。
或是变好,或是变坏。
大城市具有自身种种诱人的花招,并不亚于那些教人学坏的男男女女,当然人比社会微小得多,也更富于人情味。
那些最有修养的人能用激情让人上当,其力量是巨大的。
闪耀的灯光和讨好挑情的追求目光一样也具有效应。
纯洁自然的心灵一半都是由超人类的力量所达到的。
喧闹的城市,沸腾的生活,鳞次栉比的楼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那受惊的感受。
身边没有一个商量的人为她指点,又有什么谬误不能进入这毫无警惕的耳朵里呢?不知事情的真相,美丽就像音乐一样会使头脑简单的人放松警惕,无力抵抗,然后堕落。
”2这样的城市论述不由得令人想起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说过的话:“城市就像梦想一样,是由渴望和恐惧组成的。
”3作为在农村出生和成长,后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人,笔者对城市也有着割舍不断的复杂情感。
城市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从离开家乡到县城读书起就一直向往到更大的城市去,先后在古都洛阳、上海求学,后来在武汉工作,也曾因公前往过首尔、东京和新加坡等国际大都市,一方面享受城市生活的高效、便利,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生活的快节奏、高强度、以及人际关系的淡漠等往往让人怀念农村和小城镇的归属感和亲密感,留恋悠闲、自由的田园生活。
18条双城生活的经典台词

18条双城生活的经典台词
18条双城生活的经典台词
1、分手,明白吗?分手就是翻篇儿了!
2、我还不干了,他走他的地下通道,我过我的天桥。
3、人生就是从这边到那边的距离,中间隔着一条河。
4、让他们拿钞票去贴飞机翅膀。
5、郝京妮,徐家惠,两人的名字注定了距离,一个是北京的代名词,一个是上海的代名词。
6、一杯子,一辈子!
7、你晓得伐?懂伐?我们讲究的.是路数清爽,脸皮要的伐?
8、这是拿钞票在铺铁路啊。
9、距离不是产生美,而是产生钞票。
10、妹妹,哥哥,想死我了。
11、一个吃米饭一个吃馒头滴呀!
12、结婚的婚字是女字旁,加一昏头的昏,是说女人昏头了才结婚,你说你是个男人,怎么能随便的结婚呢。
13、做人要厚道,说话得积德。
14、不巧,我今天轮休,影响你疯狂了。
15、这是什么,咱们郝爷最喜欢喝的宋河粮液。
16、说吧,你要说什么啊?牛一蓓:我不是跟你说了吗?你耳朵近视啊?
17、牛一蓓,你牛!
18、北京到上海的爱情就是拿钞票铺铁路,顺便帮飞机长长翅膀。
悲情城市 影评

一夜风吹过黑幕下的基隆,岁月翻起的浪敲打月下的城。
一个女人在生产,一盏灯在小屋中挂起,点亮一家人昏黄的的焦灼。
这是1945年的台湾,吱吱呀呀的收音机播放着日本全面投降的消息,女人的呻吟不时从屋中传出。
而灯光幽明的小屋如海中的一叶舟,漂泊着一家人几十年动荡的岁月。
不多久,一声啼哭豁然划破黑暗,一个婴孩诞生了。
孩子是个男孩,父亲林文雄为之取名光明。
夜色还凉着,天或许快亮了。
孩子仍不时啼哭,窗外的墨色淡了一些,又很快归于沉寂。
这一刻,是一个家族悲剧的开始。
伴随着婴孩初生的,还有我们将要讲述的一段故事。
讲故事的人,叫做侯孝贤。
中学时候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一直不敢提笔说它,也不能说就真的看懂了它。
常常会在脑子里想起一些情节和对白,体悟的是一份诗意的抒情和浮沉的怅然。
年岁渐长,才评出其中不绝如缕的悲怆来,以及娓娓道来的对于时事的叙述和人生的解读。
这部电影台词不多,想说的话却都在画面之外。
浩海中浮沉的是漂泊不定的台湾,孤岛上动荡的是乡愁不断的基隆,悲城里生活的是平凡普通的林姓一家。
电影便是以林氏一家,串联起了一九四五年台湾光复至四九年国民政府迁台之间的一段历史。
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光复,国民政府于10月25日派行政长官陈仪接管台湾,宣布台湾重入中国版图。
然而台湾本岛人民的生活,并不曾因政权的更替而一日转变。
太阳旗落下,青天白日旗升起;知识分子慷慨高歌《流亡三部曲》,孩子耳边仍悠扬响起日本的旧时民谣;收音机里播放着台湾光复的捷讯,宽美却温暖地流着眼泪相送日本女子静子;当政者换了国民政府,腐败混乱却比过去更甚,就像片中林文雄呐喊的不平:“我们本岛人最可怜,一下日本人,一下中国人,众人吃,众人骑,没人疼。
”到了二二八事件,这样的矛盾终致爆发。
1947年2月27日,国民政府台湾专卖局工作人员,在一次缉私活动中打伤女烟贩林江迈,后又误杀路人陈文溪。
28日,台湾市民举行示威,要求严惩凶手,却遭开枪扫射。
民众愈愤,冲突在数日内蔓延全台湾,国民党调动大批军队镇压,伤亡者有近千到数万人的估计。
极寒之城老焦台词

极寒之城老焦台词
1."极寒之城,这个地方能吓退弱者,留下极寒之人。
"
2."在这个城市,你只能依靠自己的铁脑袋和坚硬的心脏,才能生存下去。
"
3."别傻了,这里没有什么温情可言,只有冰冷和残酷。
"
4."在这个城市,胆小怕事的人注定会被吞没在极寒的黑暗中。
"
5."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活着,没有人会帮助你,除非你能给他们足够的利益。
"
6."这里的法律由钱和暴力来决定,法官就是手持大刀的暴徒。
"
7."与其软弱地哭泣,不如将泪水定格为冰,用冷酷的眼神面对这个残忍的世界。
"
8."极寒之城,是任何人想逃离但却无法离开的地方,它会永远吸引着你回归。
"
9.这儿的人对于温暖和同情是免疫的,因为他们就是冻结在时间和情感的冰块中。
10.绝望与孤寂是这座城市的常客,谁也不敢贸然挑战它们的统治地位。
悲情城市

悲情城市九份有座山,山里有座金矿,引来众多淘金人,九份繁华过,香艳过,后来落寞。
百年后出了个会讲故事的侯孝贤,导演了一部《悲情城市》。
电影的开头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林家新的生命诞生。
如今,百年孤独的空中之城重新归来开放,夜晚大红灯笼高高挂,引来许多日本游客。
九份山城,房屋沿着陡峭的山坡星罗棋布,高低错落有致,层次渐进分明,夜晚更具韵味……梁朝伟主演的《悲情城市》找回九份,到这才发现原来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动画片的场景都是以九份为原型脱胎出来。
所以,论景色的布局结构,看过影片《千与千寻》的朋友很容易想象出来那神秘鬼城。
大红灯笼的饮食街、汤婆婆的澡堂、通往锅炉爷爷处的绝壁石阶等都惊人地神似着。
也容易让人联想《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大陆山西平遥古城。
我们至今无法说清是张国荣演的程蝶衣,还是程蝶衣演的张国荣。
张身上的阴柔与脆弱,以及现实中他的性向,与程蝶衣有着惊人的相似。
对于这种相似,我们只能说,程蝶衣是上天赐给张国荣的私人角色,别人不能染指。
这是中国电影少数让人相信神迹、命运的片段。
我最喜欢的一部华语电影。
太多的细节令人难忘:小豆子满嘴是血,终于开口:“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程蝶衣声嘶力竭地说:“就是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叫一辈子。
”;已不再年轻的小楼把砖拍向自己的脑袋,一缕鲜血随之流下;菊仙听到小楼说:“她是妓女,我不爱她。
”脸上凄然一笑,失去了活下去的最后勇气;舞台上,剑起人落,响起那首《当爱已成往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人性在历史中被扭曲和改写的画面让人惊心动魄。
该片是侯孝贤镜头语言发展到最成熟的作品,特有的长镜头淡然不语地观望着各个人物的命运交叠和悲欢离合,层次感分明,“诗一般的气氛”和宽美读出的日记话外音让电影弥漫着东方内敛的抒情主义美感。
而电影的配乐也大气而有超然的画面神韵,音乐已经不单作为一种背景存在,而是幻化成电影精神的无限延伸标志,氲氤在整部电影当中。
悲情城市 观后感

最熟悉的、陌生的悲情一盏昏暗的灯,两根奋力燃烧着的红蜡烛,男人们袅袅不断的烟雾,在电影一开头就显露出夏天的闷热,还有这座阴暗的屋子里,愁眉不展、忧心不断的人物们的复杂心情。
女人生产时痛苦的叫声,与絮絮不休的收音机里的日语广播,使人的心情更加铰结成一块,你会情不自禁握紧手掌,就如同你站在床前,看着清晰的、纠结在一起的生产的女人的脸,听着她的12根肋骨被同时折断的痛彻心扉的哀嚎!只到了孩子呱呱落地,响亮的哭声中,不远处响起“哒哒”的枪声。
原来,这世界一直是平衡的,有新生即有死亡。
这是侯孝贤给读者的一段念想,在电影推进的过程中,到底谁生谁死,谁留下谁离开。
我便是想进去探个究竟。
《悲情城市》这部影片中包含了日本投降、二二八事件、国民党退守台湾等与台湾人民深切相关的历史事件,但侯孝贤没有直接呈现这些被赋予不同意义与解读的历史,而是用这些事件的承载者——台湾人民的生活和心理以及他们的话语与行动去反映历史。
电影的主人公——基隆林氏家族,兄弟四人便是代表了那个时代不同阶层的遭遇:林家老父阿禄年事已高,由兄弟四人中的老大文雄当家。
文雄与元配妻子只得一女阿雪,乃另娶小妾,于战争结束这年产下一子,取名光明。
林家老二原为当地开业医师,战时受征召到吕宋岛担任军医,结果生死未卜。
老三文良到上海为日军担任翻译,战后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名逮捕,精神受创,返台后住院疗养。
老四文清自小失聪,经营相馆维生,与友人宽荣及其胞妹宽美感情深厚。
林文清也遭到逮捕,下落生死不明。
一进入电影,就有一股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
并不是对那段历史的理解有多么深刻,而是电影里熟悉的演员、熟悉的语言、熟悉的生活环境,那些都生活地存在于我的记忆里。
身为闽南人,从小看着“敌电视台”长大,听着、说着与台湾腔几乎相同的同安腔闽南语长大,住在老房子里长大。
一样熙熙攘攘的客厅,一样坐在最高位的祖父“恐吓”着一群玩耍打闹的孩子,一样家里人盛装打扮迎接某一件盛事。
所以,当我沉浸在《悲情城市》沉闷的氛围里的时候,我并不是一心一意的。
《悲情城市》影评

冷静与躁动——观《悲情城市》有感韩成0730******* 最初看《悲情城市》,或许是我心浮气躁,觉得它很乱,又没有吸引人的情节。
但过了两日,主题曲那缓缓的节奏,绵绵的咏叹却长久地萦绕在我心际,给我躁动的心一种镇静。
我又静静地把它看了一遍,才发现《悲情城市》是这样一部丰腴的影片。
它就像电影界的《红楼梦》,是一部人世的百科全书,是一首宏大的悲情史诗。
正如侯孝贤自己所说,他在影片里试图展现着复杂的台湾人——有慵懒的本地艳歌情调,又有知识分子的清新浪漫,有点土流氓气息和日本味,又有一种血气方刚。
这样深刻地去剖析民族去探索人性的电影思想上必然是丰腴的,值得我们去慢慢地咂摸。
它也是看不腻的,甚至可以说会越看越爱看。
因为会随着熟悉而丧失的只有情节的夸张取巧,会因为理解的深入而得到却是精神的内核,所以这样一个不立足于情节而充满了文化气息的影片是很有后劲的。
越看,越觉得有不尽的感悟想一吐为快,就巨细不分地写了以下很多很多。
导演用冷静出奇的叙事手法地讲述了一个躁动的年代。
整个叙事像一首散文诗。
诗嘛,就在于很多地方的大胆省略,留给你去想象。
零散的片断,跳跃的情节,像若隐若现的小路,像徐徐涌出的清泉,是一种省略与跳动式的自由体叙事,的确对观众的审美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它并不追求蒙太奇学派的镜头撞击与激情,甚至还舍弃了叙事的完整,来留下大片的空白。
这正是典型的东方美学。
单场进行的非常慢,而转场连接又非常的快,用了所谓的“声先画后”的链接,比如文雄死后那段,那只鹰还在天上盘旋,就传来了接下来情节中的鞭炮声了,很有一种苍凉、遒劲的历史笔调。
除此以外,它的故事本身就不像传统电影与流行商业影片那样着眼于戏剧式的情节纠结和矛盾冲突的激烈,而是尽力地在追求真实,拒绝任何做作和夸张。
他们演得实在太过真实了,以致于让人觉得好像是把摄相机放到他们家里一样。
看似随意的饭桌边无关紧要的谈话镜头也协助营造了一种自然状态下的日常生活的氛围。
用冷静的镜头记录这躁动的历史。
伤感城市独白语录实用3份

伤感城市独白语录实用3份伤感城市独白语录 11、日子就是这样往复循环着,生活好累,工作好累,人的心更累。
身心彼倦了,我的身心累极了,好想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但是,不行啊!生活的路还要继续往前走。
2、当你放下戒备,真心想要对一个人好的时候,你就成了瞎子。
3、有些伤痕,划在手上,愈合后就成了往事;有些伤痕,划在心上,那怕划得很轻,也会留驻于心;有些人,近在咫尺,却是一生无缘。
4、还是要有一点爱的,如果想要长长久久的走下去,无论发生什么都不离不弃的话。
5、随着眼界的开阔,需要的东西就不一样,所以人心易变,岁月无情,问心无愧就好。
6、我以为喜欢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能翻山越岭,上天入地,后来我才明白,其实不是,它连让你开心都做不到。
7、雨水冲走了我们所有的美好回忆,幸福的流年。
8、你嘲笑我朋友很少只身一人,我可怜你朋友众多无一真心。
9、别让昨天的悲伤,来浪费今天的眼泪。
你是我患得患失的梦,我是你可有可无的人。
毕竟这穿越山河的箭,刺的都是用情至疾的人。
10、__的人都特别懂事,只要稍微给点暗示,就能读懂背后的意思,所以从来不会让别人感到为难,只会为难自己。
11、最揪心的莫过于,你明明知道我的心思,不接受又不拒绝,就让我这么徘徊着,想要离开又舍不得。
12、懂你的人,会用你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
不懂你的人,会用他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
13、遇见你之前我不会爱,错过你之后我丧失爱。
14、总有那么一个人,你无数次说着要放弃,但终究还是舍不得。
15、失望攒够了,也是时候离开了。
16、一切就像台风过境,无论当时有多状阔,最终都会过去。
17、对一个人最好的就是放下,无论再想念,也不会去打扰,终有一天你会知道,失去比拥有更踏实。
18、我有一万种想关心你的理由,却缺少了一种能关心你的身份。
19、孤独是空气,你呼吸着它而感觉到自己存在。
20、这世界太嘈杂,周边都是假话,你能不能再找个理由,等我回家。
21、当你功成名就时,有多少人想来巴结你,当你一事无成时,有多少人想要远离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情城市经典台词大全
经典台词:
其实我早已知道,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空间,那里封锁着每一个人的寂寞,任何人都无法闯入,尘封的记忆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它早已丧失。
而时间本身就是一种寂寞。
清政府签马关条约的时候有问过台湾人愿不愿意吗
她不是我的,我只是一个过客
哭泣的你我并不是弱者
我永远记得你,尽管飞扬的去吧!我随后就来,大家都一样。
剧情简介:
《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是一部1989年发行,由侯孝贤执导的反映台湾历史争议“二二八事件”的电影。
当代台湾社会的灰色寓言,都会浮世风景中喑哑的安魂曲。
一部时代转换与个人命运紧紧相扣的台湾史诗。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自此结束“日据时期”,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台湾基隆林阿禄家的大儿子林文雄喜得一子,为此合家欢乐。
林家在日据时期经营的艺旦
间,现在又重新开张。
林家有四兄弟,老大林文雄经营商行,老二本来开诊所,战争期间被征到菲律宾当医生,至今生死未卜,老三文良,曾被征到上海当通译,战败后被以汉奸罪遭通缉,回到台湾,住进医院。
老四文清,幼时跌伤致聋,当时在小镇上经营一家照相馆,与挚友吴宽荣同住;和他刚来不久的妹妹宽美成为好友。
吴宽荣是进步人士,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人常聚集在一起,大家忧国伤时,言多慷慨。
当谈论起自光复后国民党为政不廉,民不聊生,大家不禁唱起《流亡三部曲》,怆然凄沥。
病愈出院的文良遇见上海旧相识“上海佬”,走上黑道,卷入了“盗印日钞”、“私贩毒品”等活动。
文雄出面制止,不料上海佬勾结田寮帮,用检肃汉奸罪犯条例,陷害兄弟二人。
文良被捕,出狱后已经变成白痴般的废人。
台湾当局宣布查缉私烟,引发“二·二八”事件,同志林老师与宽友为营救被捕志士,日夜忙碌。
不久,台湾行政长官陈仪施“缓兵之计”,逮捕大量进步人士;蒋介石调动军队实行戒严,滥杀无辜。
宽美护送哥哥回到四脚亭老家避难,文清也身陷囹圄。
文清被释出狱后,开始从事革命活动。
宽荣在山里成立抗政府组织,并将妹妹宽美托负于林文清。
不久文清得知大哥在与黑帮宿敌拼搏中丧生,文清成了家中唯一的男人。
文清与宽美成婚后,喜得一子。
当
幼子咿呀学语时,宽荣送信告知叛徒告密,基地被剿,并嘱咐他们尽快逃走。
危急时刻,宽美决定与文清生死。
他们终于没走,回到家中。
三天后,文清被捕。
悲剧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