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历史背景

合集下载

人类基因组计划简介

人类基因组计划简介

人类基因组计划简介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缩写为HGP)是由多国联合发起的科学计划,旨在破译人类基因组并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和疾病机理等基础科学问题。

该计划最初于1984年提出,1990年正式启动,历时13年于2003年完成。

这一计划的实施和成果,为现代基因组学和生物医学研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背景和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推出,离不开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20世纪后半叶,随着人工合成DNA的问世和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基因测序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它的快速、准确和高通量运行模式,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此外,各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使得人类基因组计划获得了巨额的经费和技术支持,从而迅速取得了破解人类基因密码的新进展。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为理解人类的遗传学和生物学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凭借大规模基因测序和人类基因细胞系的建立,科研工作者得以探究人类基因组的整体结构和组成、基因之间的微小差异、基因突变对疾病产生的影响、人类进化历史以及人类基因组的普遍特点等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医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展开。

此外,基于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建立的丰富基因库,能够帮助医生加快疾病诊断,预防所患疾病的高风险人群等,从而有望为健康医疗和个性化医疗提供有利支持。

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执行方式和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对人类基因组(包括DNA序列、RNA序列等)进行测序,以便对DNA序列进行注释和分析。

为此,计划组设计了一系列的技术路线和分析策略,使DNA序列数据更加完整、准确和易于解读。

在实施过程中,基因测序技术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核心技术,也是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方法包括了Sanger测序、Shotgun测序、BAC-by-BAC测序等各种方式,其中Sanger测序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被认为是整个计划最成功的一项技术。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背景及其研究内容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背景及其研究内容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背景及其研究内容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科学计划之一,其目的是对人类基因组进行详尽的测序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基因组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人类健康和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研究支持。

本文将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背景入手,介绍该计划的起源、发展过程和重要意义,同时阐述其研究内容及相关成果,并探讨其对人类未来的影响和挑战。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起源和背景人类基因组计划始于1980年代中期,当时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的一个小组提出了对人类基因组进行系统测序的想法。

1985年,理查德·迈斯纳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组织了第一次人类基因组计划会议,讨论了测序技术和资金等问题。

此后,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逐渐引起了全球科研机构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1990年,美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并联合多个国家和研究机构共同开展研究工作。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1. 测序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离不开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支持。

20世纪后期,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革新,研究人员首次完成了小型基因组的测序。

1996年,国际上20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在英国发表了人类第一个染色体的测序结果,标志着人类基因组计划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宣告完成,该成就被誉为近代生物科技的最大突破之一。

2. 人类基因组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揭示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人员深入探究了人类基因组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和相关影响因素。

在人类基因组中,通过测序和研究,发现了大量的基因、SNP等遗传物质,包括产生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和与某些人类特征密切相关的基因。

同时,人类基因组计划也揭示出多个不同种族和个体之间的基因序列存在一定的异质性,这为人类疾病的个性化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了基础。

全面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重要意义

全面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重要意义

全面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重要意义1. 引言1.1 概述: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合作项目,旨在全面了解和研究人类基因组的构成、功能和变异。

通过对人类DNA序列进行测序和分析,该计划为科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工具,用于研究与基因相关的疾病、生物学进化以及个体差异等方面。

1.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背景:人类基因组计划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科学家们意识到完整解读人类基因组对于推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此前,尽管已经成功完成了一些小规模基因测序项目,但需要更大规模、更全面的努力来准确解析全部3亿个碱基对所编码的遗传信息。

1.3 目的和重要性: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完整而准确的人类DNA序列图谱。

通过深入了解我们以往不可见或难以理解的遗传特征,这一项目为医学界和生物科学界打开了许多新突破口。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基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促进个性化医学的发展,并有望解决一些严重遗传疾病的治疗难题。

此外,该项目还有助于推动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加深对人类起源、进化和多样性的理解。

通过全面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重要意义,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这一科学合作项目对医学、生物学乃至整个社会的长远影响,同时也将为未来科技发展提供重要的启示。

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历史2.1 起源与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简称HGP)起源于1984年,当时一些科学家开始意识到解析人类基因组的重要性。

该项目旨在完整地绘制出人类所有基因的组合,以及它们与疾病、生理和行为特征之间的关系。

HGP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能源部的能源基础研究科学处合作进行,并得到了其他国家以及私营部门的支持。

2.2 里程碑事件自从正式启动以来,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里程碑。

1990年,在HGP初期阶段,科学家们共同决定使用Sanger测序法作为主要测序技术,并建立了全球共享数据的概念。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一、人类基因组计划产生的背景最早提出HGP这一设想的是美国生物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杜比柯(Dulbecco)。

他在1986年3月7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肿瘤研究的一个转折点: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分析”的短文,提出包括癌症在内的人类疾病的发生都与基因直接或间接有关,呼吁科学家们联合起来,从整体上研究和分析人类的基因组序列。

1988年这一呼吁得到了美国一些著名科学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的一致支持。

1990年美国国会批准了这一项目,并决定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能源部(DOE)组织实施。

计划耗资30亿美元,历时15年(1990-2005)完成整个研究计划,得到基因组全序列的“完全图”。

该项研究无论就研究规模、所费财力和社会影响,都可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相提并论而且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合作项目。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任务人以基因的相似性而成为人类。

人类基因组指的是人类的体细胞(2n)中一套染色体上的全部DNA序列的总和,含有有机体生、长、病、老、死的全部遗传信息。

估计由30亿核苷酸对或碱基对(即3×109bp)组成,其中大约有10万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HGP的主要任务是非常精确地对含有30亿个bp的整个人的基因组进行排序。

但是3×109bp 这本书的“读出”,并不是HGP的终极目标。

最终任务是破译人体遗传物质DNA上碱基对的生物学含义,即其编码或调控区顺序的功能以及与致病有关的变异等都要弄清楚,所以这本天书还要“读通”和“读懂”。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进展2000年6月26日,6国政府和科学家分别宣布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绘制成功。

此工作草图已经能够覆盖人类基因组序列的97%,已测序列的总长度超过180亿核苷酸,差不多已把整个人类基因组测定了六次。

组装好的没有“空洞”(由于技术原因尚未测序的DNA段落)的连续片断的平均长度为2万核苷酸左右,工作草图的50%以上序列已接近最终的“完成图”的质量要求,20%的顺序已达成到“完成图”的标准。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是一个追求解析人类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国际合作项目。

该计划旨在准确、详尽地揭示人类基因组中的全部基因,并对基因与健康、疾病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将简要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其在医学、生物技术和伦理等方面的应用。

一、项目背景人类基因组计划起源于1984年,当时美国研究者James Watson等提出了解析人类基因组的宏伟愿景。

该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并得到了来自全球各国的科学家和研究机构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通过这项计划,人类得以了解自身的基因构成,揭示人类与其他生物的遗传关系,为未来的基因疾病诊断、治疗和基因工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基础。

二、目标和重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对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和功能注解。

测序是指将人类所有基因组的DNA序列进行解读、记录和分类,从而获得编码蛋白质和控制基因表达的信息。

功能注解则是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实验手段对已知基因进行研究,揭示其功能和遗传变异的影响。

同时,人类基因组计划还关注人类基因组的多样性和变异,以便更好地理解遗传多样性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三、医学应用1.基因疾病诊断: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科学家们已经能够鉴定出与一些遗传疾病密切相关的基因变异。

这种知识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更早地诊断遗传疾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和管理策略。

2.药物研发: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数据对于药物研发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特定基因的功能和遗传变异,科学家们可以更精确地识别药物目标和开发个性化治疗方法,从而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四、生物技术应用1.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为基因工程技术奠定了基础。

通过了解基因组的构成和功能,科学家们可以在实验室中实现对基因的精确编辑和调控,从而将其应用于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

2.检测技术的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持续推进也推动了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意义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意义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简称HGP,是一个国际性的科学研究计划,旨在解析人类基因组的全部遗传信息。

这个计划的目标是确定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并对所以基因进行注释。

HGP于1990年启动,历时13年,2003年宣布正式完成。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开启了新的医学研究时代,它为人类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源和方法,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生物学和疾病学。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背景人类基因组计划最初的动因出于现代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快速发展。

20世纪60年代,人类的染色体是首次被用荧光染料染色分析,直到1977年Sanger等英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自动测序技术后,人们才开始能够实现 DNA 序列的快速测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已经可以进行一种叫做 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的分子标记技术来研究基因,RFLP 技术但测序速度缓慢,成本高昂,决定可靠性不够,而且需要大量样本。

这时“测序一个这么大的基因组” 的想法被提出,并得到一些科学家的支持。

199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美国能源部(DOE)共同宣布加入“人类基因组科学倡议组织”,该组织由超过20个国家的100个科学机构组成,这标志着HGP的开始。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1. 基础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不仅为研究人体发育、生长、衰老等生物学基础问题提供了基础数据,而且为了更好地研究人类遗传和疾病学科提供了基础资料。

这同样有助于开发新的生物工艺和提高人类群体的健康水平,比如:通过人类基因序列资料的分析,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研究人类基因组的编码方式和基因组结构。

人类基因组编码了人体许多功能蛋白质的信息,包括细胞信号通路和代谢途径。

2. 基础医学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对于基础医学研究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背景和意义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背景和意义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背景和意义20世纪初,遗传学家们就开始探索人类的基因组,但是,由于技术和研究方法的限制,这项工作一直未有头绪。

然而,20世纪末,随着基因工程和DNA技术的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开展。

本文将从计划的背景、目标和意义三大方面探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问题。

背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分子生物学家们开始研究人类基因组,例如,诺贝尔奖得主沃特曼在1971年提出了基因组计划的概念。

但是,当时研究条件有限,进展缓慢。

到了1990年,当基因工程技术得到革命性进步时,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历时13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测序,这标志着人类科学进入了以基因为中心的研究时代。

目标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目标就是测序人类基因组。

核酸序列是基因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而人类基因组的核酸序列长度约为3.1亿个碱基对。

具体来说,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实现以下3个目标:1.完整测序人类基因组,鉴定所有基因的位置,识别其中包含人类有意义的基因。

该目标的完成,使得我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人类基因组的全貌。

2.研究基因与基本生理、生化过程之间的关系,为疾病的遗传基础研究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数据。

如有可能,应该开发出对应的检测密码,以检测患者是否携带某些致病的基因。

3.挖掘基因治疗的可能性。

如果个体存在某些变异基因可以引发特定病症的风险,则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有可能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

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解析:1.促进基础科学的发展。

人类基因组计划为基础科学领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并为亚基础生命科学领域提供可靠的数据。

2.极大地推动了生物技术、医药及计算机行业的发展。

通过基因信息的集成分析,从分子层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这对医疗、食品、农业等领域的发展等方面给出了许多可能。

3.有助于解决遗传病问题。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整测序为研究遗传病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为疾病基因的筛选和优化治疗方法的开发打下基础。

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它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它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它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背景和目标人类基因组计划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

在当时,科学家们已经了解到基因可以解释很多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理。

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标是寻找所有基因的位置、序列及相互作用关系,整理出人类基因组的完整图谱。

这项计划将人类基因组的每一个碱基都测序出来,并建立一个覆盖率高达99%的基因组序列数据库。

这项计划的背后是许多国际合作研究机构,其中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

这些科学家通过分工合作,完成测序工作并解读基因信息。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时间长达十余年,耗资几十亿美元。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世界的影响1. 促进了生命科学的进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人类基因组的构成、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而推动生命科学的全面发展。

这项研究让科学家们认识到人类基因组有哪些构成,有哪些功能,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人类基因的多样性。

2. 为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让我们了解到人类基因的构成和序列信息,为寻找人类疾病的基因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例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为研究疾病的标志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为新型的治疗和诊断手段提供了可能。

3. 对医学科技创新有推动作用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开展了大量基因疗法的研究,这为以治疗为导向的医疗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

例如,基于基因信息的癌症治疗、基于自身基因数据的药物配方等领域的医学科技革新正在逐步地展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为这些科技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4. 促进了遗传咨询和生育道德的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基因错配的风险,这对于未来的遗传咨询和生育伦理的发展来说,都是有重大意义的。

总的来说,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基因组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它的完成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了人类基因的多样性和组合形式,让我们在医学、生命科学和基因治疗等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历史背景
问题的提出
尽管生物机体的尺寸有限,但并未能为研究工作带来任何容易之处。

人们经过了不懈的努力,渴望解开生命之谜这个多年的愿望并未向前推进多少,谜仍是个谜!以往研究的艰履或失败教训使人们头脑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仅依靠单一学科如细胞学、发青学、肿瘤学、人类遗传学或分子生物学的独自努力都无济于事,都太局限了,难以完成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保护。

美国曾投巨资但基本上以失败告吹了的肿瘤十年计划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所以,要知道某事物的局部作用机制最好先知道全局的看法逐渐主导了人们的认识(Dulbecco R,1986)。

在绕了一大段弯路后,人们回过头来决定开始进行人的所有基因即基因组的研究,全面探讨这个“摸得到,猜不透',的人体奥秘,由此形成了基因组学(genomics)和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其最终目的是对生命进行系统地和科学地解码,以此达到了解和认识生命的起源,种间和个体间存在差异的起因,疾病产生的机制以及长寿与衰老等生命现象(Under ES,1996)。

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前的遗传学或称基因学(genetics)偏重于单个基因的研究,而人类基因组计划则是把目光投向整个基因组的所有基因,从整体水平去考虑基因的存在、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随着数理化、信息和材料等学科的渗透以及具有时代特征的工业化技术管理模式的引进,HGP真正成为了生命科学领域的第一项大科学工程,其规模和意义远远超过阿波罗(Apollo)登月计划和曼哈顿(Manhatton)原子弹计划口HGP的正式启动也就标志着解码生命的真正开始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历史的回顾
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在70年代已具有一定的雏形,在80年代在许多国家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在以下的几个事件的影响下形成了投资额最多、最具规模的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

1984年在Utah州的Aita,White R和MendelSOIlhn M受美国能源部(DOE)的委托主持召开了一个小型专业会议讨论测定人类整个基因组的DNA序列的意义和前景(Cook-y明n则,1989)。

1985年5月在加州antaCruz由美国能说部的SindeimerRL主持的议上提出了测定人类基因组全序列的动议,由此形成了美国能源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草案。

1986年3月,在新墨西哥州的Santa Fe 讨论了这一计划的可行性,随后美国能源部宣布实施这一草案。

1986年著名遗传学家McK1Mick V 提出从整个基因组的层次研究遗传的科学称“基因组学"。

1986年3月7日,诺贝尔奖获得者Dulbecco R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有关开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短文。

1986年6月在美国冷泉港,另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GIbedW及Berg P主持了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专家会议。

1987年初,美国能源部与国家健康研究院(NIH)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下拨了启动经费约550万美元(1987年全年1.66亿美元),并开始筹建人类基因组计划实验室。

1988年2月,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RC)的专家撰写了“人类基因组的作图与测序(mapping andsequencing the human genome)”的报告,全面地介绍了有关这项史无前例的、看起来似“胆大妄为',计划的内容(Nati?ml Research Council,1988)。

同年,美国成立了“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由因提出DNA 分子双螺旋模型的贡献而获诺贝尔奖的沃森(Watson J)出任第一任主任。

Duibeeco短文的功绩
Dulbecco R于1986年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题为“癌症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分析”的短文,回顾了70年代以来癌症研究的进展,使人们认识到包括癌症在内的人类疾病的发
生,都与基因直接、间接有关;同时,他指出要么仍处在用“零敲碎打”的方法piecemeal approach)开展研究,要么从整体上研究和分析整个人类基因组及其序列。

Dulbecco R在他的文章中还指出:“这一计划的意义,可以与征服宇宙的计划媲美。

我们也应该以征服宇宙的气魄来开展这一计划”,并且谈到:“这样的工作是任何一个实验室难以单独承担的项目。

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明事情,都与这一人类的DNA制思思相关”。

今天当我们重读这一短文时仍感到DtElbecco的胆识和引起全世界巨大反响的意义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单项领域的进展都有足够的理由在世界范围内提出一个“计划,,,如“遗传工程计划"、“肿瘤计划"、“脑计划”、“蛋白质计划”、“信号传导计划”等时,人们最终选择和接受“人类基因组计划"作为全球性重大计划的原因所在。

这看来是由于自然科学的自身规律,内在联系和发展阶段等因素导致了人们的最后选择。

如果仔细想一下,所有这些计划的最关键因素都离不开基因的作用,就会倍加感到Dulbecco短文的高瞻远瞩,只有弄清楚了人类基因组的全部或大部分基因的工作情况,实施其他计划才成为可能。

世界的行动
历经5年左右的辩论后,美国国会正式批准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10月1日正式启动。

其规模在世界上是最大的,总体计划是在15年内投入至少30亿美元进行人类全基因组的分析。

在DIllbecco短文的影响下,整个西欧几乎全部都动了起来,并各具特色。

最早开始国家级HGP 的是意大利的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87年,该委员会组织了15个,以后发展到30个实验室开始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

其特点是技术多样(YAC、杂种细胞、CDNA等)、区域集中(基本上限于Xq24-qteE区域)。

1989年2月开始的英国HGP的特点是: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与国家医学研究委员会(ICRP-MRC)共同负责全国协调与资金调控;剑桥附近的Sanger中心注重首先在线虫基因组上积累经验,改进大规模DNA测序技术;同时,建立了YAC库的筛选与克隆、特异细胞系、DNA探针、基因组DNA、CDNA 文库、比较生物基因组DNA序列、信息分析等的“英国人类基因组资源中心”,并向全国的用于研究目的会员免费提供技术及实验材料服务。

可谓“资源集中,全国协调”。

1990年6月法国的国家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启动。

科学研究部(Ministry of Research)委托国家医学科学院(IMSERM)制定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特点是注重整体基因组、CDNA和自动化。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Dausset J于1983年用自己的奖金建立的CEPH(人类多态性研究中心)和法国民众捐款至少5000万美元建造的Genethon为全世界的HGP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在全基因组YAC 重叠群、微卫星标记(遗传图)的构建以及驰名世界的用作基因组研究的经典材料CEPH家系(80个3代多个体家系)的影响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95年6月德国才正式开始了HGP。

虽然起步晚,但来势迅猛q他们先后成立了资源中心和基因扫描定位中心,并已开始了对21号染色体的大规模测序工作。

此外,1990年6月欧洲共同体通过了“欧洲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主要资助23个实验室重点用于“资源中心”的建立与运转。

这也是欧洲计划在多个领域赶超美国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外,榜上有名的还有丹麦、俄罗斯等国,以及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

中国HGP是于1994年初在吴雯院士、强伯勤院士、陈笠院士和杨焕明教授的倡导下启动的工
最初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863”高科技计划的支持下.先后启动了“中华民峡基因组中若干位点基因结构的研究”和“重大疾病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结构与功能研究"(陈兰等,1998)。

经过了几年的摸索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进一步看清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l998年在国家科技部的领导和牵线下,决定在北京和上海各成立一个中心J上海中心以陈笠院士挂帅于同年的3月份正式揭牌,并于10月份改名为中国南方基因中心二同时,决定成立若干中国人类遗传资源保护中心,国家卫生部起到牵头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以及一些大学、研究所也为中国的HGP 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注入了资金二1998年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由杨焕明和余军教授组织,以及1999年由强伯勤院士挑头在北京又先后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北京人类基因组中心和北方人类基因组中心。

尽管它们显得有些姗姗来迟了,但使我国在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实力豁然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然而,除了早期的政府介入外,时至今日,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医药公司都卷入了这场所谓的HGP,无形中已形成了一场“抢基因”大战。

为了迎接挑战,由CollinsF领导的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计划和Morgan M负责的由Wellcome慈善基金会所资助的英国人类基因组计划决定于2000年春天完成人类基因组具有90%序列的“工作框架图”(Pennisi E,1999),而到2003年完成具有99.99%的高精度的序列图(Marshaller E.1999)。

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层也是主要的一层,为了迎接公司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对付像“1em Genomics这类的公司所号称的将于2001年测完人类基因组的全部序列(Marshall E and Pennisi E,1998)的“宣战”;第二层意思则是于2003年庆贺DNA双螺旋模型提出50周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