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兰州大学课程思政
兰大入学考试题型及答案

兰大入学考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兰州大学位于我国的哪个省份?A. 甘肃省B. 陕西省C. 宁夏回族自治区D. 青海省答案:A2. 兰州大学成立于哪一年?A. 1909年B. 1913年C. 1921年D. 1931年答案:A3. 兰州大学的校训是什么?A. 求实创新B. 厚德博学C. 自强不息D. 明德博学答案:B4. 兰州大学的主要学科门类包括哪些?A. 理、工、文、法、经、管、教育、艺术B. 理、工、文、法、经、管、教育、医学C. 理、工、文、法、经、管、教育、农学D. 理、工、文、法、经、管、教育、历史答案:B5. 兰州大学是否为“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A. 是B. 否答案:A6. 兰州大学是否有研究生院?A. 是B. 否答案:A7. 兰州大学是否设有博士后流动站?A. 是B. 否答案:A8. 兰州大学是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A. 是B. 否答案:A9. 兰州大学是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A. 是B. 否答案:A10. 兰州大学是否拥有多个校区?A. 是B. 否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兰州大学位于我国的______省,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答案:甘肃2. 兰州大学的校训是“______”。
答案:厚德博学3. 兰州大学成立于______年。
答案:19094. 兰州大学的主要学科门类包括理、工、文、法、经、管、教育、______。
答案:医学5. 兰州大学是“______工程”和“______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答案:211、9856. 兰州大学拥有______个校区。
答案:多个7. 兰州大学设有______院。
答案:研究生8. 兰州大学拥有______流动站。
答案:博士后9. 兰州大学拥有______重点实验室。
答案:国家10.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______高校。
答案:直属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兰州大学的历史沿革。
医学生理学课程思政有关问题的学生调查与分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年第3期• 23 •參专栏一课程思政融入医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医学生理学课程思政有关问题的学生调查与分析陈红梅、蔺美玲、方泉、杨小荣(1.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01)[摘要]围绕医学生理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对医学类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学生认识到专业课德育的必要性,倾向于案例和情境教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育人方式,要求德育内容有利于专业知识的 学习储备。
结论:医学生理学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本,不断探索创新课程育人体系。
[关键词]医学教育;课程思政;医学生理学 D OI :10.3969/j . is sa 10〇2_17〇1.2021. (B . 012[中图分类号]G 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701(2021)03-0023-02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中心环节。
在隐性德育课程 体系中,医学专业课育人是联结知识技能教育与思想价 值教育的重要桥梁[11。
构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 培养的课程体系是医学生理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目 标[2]。
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课程思政”实施 初期开展问卷调查,旨在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 馈意见,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本研究围绕医学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以兰州大学2018级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为对象开展课堂授课问 卷调查,匿名收集自填问卷。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 息;课堂育人方式;课程德育内容及建议。
结果处理与分 析:采用GraphPad Prism 7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调查结 果均以百分数表示。
—结果(一)基本信息。
医学生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施所纳人的医学生总人数为277人,最终收回问卷226份,回收率为81.6%。
学生专业分别是农村定向临床医学36. 73% (83/226)、口腔 医学29.20%(66/226)、临床医学19.47%(44/226)和预防医 学14.60%(33/226)。
西部地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与分析——以兰州大学为例

21 0 1年 第 3期
曹李海等 : 西部地 区高校研 究生思想政 治教 育的调研与分析
择“ 有利于个人未来发展” , 19 选择“ 者 占4 .%, 为他 少” 分别占调查总体的4. %和 3.%。被调查对 , 58 28 人 和社会 多做 贡献 ” , 3.% , 择“ 者 占 31 选 信仰 马克思 象对导师 的期 望普遍集 中于 “ 学业 ” 上。
2 1 年 第 3期 01
2 】 Nn A AMA O R A FK R Y
◎教育
西部地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与分析
— —
以兰 州 大 学 为例
曹李海 李 炳毅 王文贵
(.中共新 疆 维吾 尔 自治 区委 党校 , 疆 乌鲁 木 齐 80 0 ;.兰州大 学 , 肃 兰州 7 00 ; 1 新 30 22 甘 30 0 )
2 抽 样 方案 。 截 至 2 0 . 0 7年 9月 , 州 大 学 在 兰
9.% ; 23 有宗教信仰的为 7 人 , 3 占总体的 77 .%。信 仰 宗教 的主要 为佛 教 3 0人 , 道教 5人 , 斯 兰教 l 伊 O
人, 基督教 1 , 主教 3人 , 4人 天 其他 1 人 。 1 二、 基本 现 状
85 、. % 、. % 、. % 、. % 、. % 。 四是宗 教 . % 6 8 32 3 1 2 3 19
3 .在 回答愿 意加 入 中 国共 产 党 的 出发点 上 , 选
信 仰 分 布。无 宗 教 信 仰 的为 81人 , 7 占总 体 的 择 “ 能更好 地发挥个人 的社 会作用 ” , 5 . % , 者 占 4 8 选 作者简介 : 曹李海 , 中共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委党校《 实事求是》 杂志社编辑, 究方向: 研 党的思想政 治理论
“中国梦”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802019年/第22期/8月(上)“中国梦”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蒋云鑫(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107)摘要随着中国梦的提出,给我国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挑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也为我国的发展道理指明了方向,而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以及人民幸福。
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力量,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将中国梦的内涵渗透其中,促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梦的内涵和价值,并以此为目标不断前进努力。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9.08.040Thought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Dream"JIANG Yunxin(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Gansu 730107)812019年/第22期/8月(上)标,并不能认识到理想信念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因此,教师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前进目标,进而将外部动力转换为内部动力,以此不断推动大学生的个人发展。
(2)明确理想原则,实现有机结合。
大学生在确立了理想信念之后,还要明确其理想信念的原则,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兴趣爱好,做到理想到现实的有机转变。
由于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做到理想和社会的有机整合,将社会作为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进而通过社会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大学生全面的分析自身情况,正确评价自己、认清自己,将自己的理想和社会进行整合,明确之间的差距和联系,进而有目标的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
大气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卫星气象学课程为例

作者: 陈斌[1];董莉[1];王怿萱[1];杨毅[1];王鹏波[1];陈怡彤[1]
作者机构: [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出版物刊名: 高教学刊
页码: 84-89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6期
主题词: 卫星气象学;卫星发展史;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摘要:"育人"先"育德",如何通过课程思政的改革,在提高卫星气象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目前高校大气科学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卫星气象学课程教学现状问题出发,结合卫星气象学课程的特点,以国家战略和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传统的对气象卫星的介绍扩展到资源、海洋和对地观测卫星系统的介绍,融合人工智能和卫星遥感技术,深挖课程中众多数学公式和卫星红外遥感原理背后的中国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用先进的教学方式,结合翻转课堂,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实现协同育人.。
2016年兰州大学思政考研真题

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
4.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5.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6.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原著理解
1.“两个绝不会”原著谈理解
2.“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结合《资本论》谈理解
3.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谈谈你的理解
论述
结合全球化的实际,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观念,论述全球化的实质和意义
2016年兰州大学思政考研真题
政治学基础
简答
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2.政治关系的特征
3.政治管理的特征及方式
4.简述政治体系内外环境
论述
1.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表现及特点
2.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谈谈国家治理
3.运用政治发展的相关理论谈谈改革与法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简答
1.《1
高校《助产学》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有效德育852370973@通讯作者:吕银凤,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㊂高校‘助产学“课程教学中 课程思政 建设的思考ʏ㊀兰州大学第二医院㊀魏㊀丽㊀吕银凤㊀㊀摘要:课程思政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进行了有机融合,把 立德树人 作为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可以得到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效果㊂本文基于学校当前本科助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发展状况与助产学实际课堂教学的工作情况,结合助产学的课程学习特点初步探讨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以提升本科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社会㊂关键词:助产学;课程思政;路线途径;挖掘与融入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以及后剖宫产时代的来临,产妇及家属对高质量助产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㊂高素质的助产士的培养已经成为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紧迫任务㊂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助产专业专科教育已逐渐成熟,然而助产专业本科教育还处于新生事物阶段㊂现有助产士专科学历居多,不能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因此,高素质助产士的培养迫在眉睫㊂高等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知识的传授,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㊂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要以 立德树人 为根本任务㊂结合助产行业的职业特点,医德医风的完善和坚持对于个人职业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㊂‘助产学“作为本科助产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㊂1㊀助产学课程思政的意义助产专业‘助产学“课程开设于第三学年,是该专业的主干学科㊁核心课程,第一二学年开设课程有解剖学㊁生理学㊁生物化学㊁药理学㊁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基础课程,第三学年同时开设内科护理㊁外科护理等专业核心课程㊂通过‘助产学“专业知识和助产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为孕产妇及家属提供个性化服务,最终取得良好的分娩结果㊂然而,学生关注点基本都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基本不会真正地与爱国教育㊁法制意识㊁职业道德等人生观㊁价值观相联系㊂助产专业的服务对象是全社会以及全人类,正因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以专业课程教学为重点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最终实现 立德树人 ㊂因此,在助产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正确人格的养成同时进行,对培养高素质的助产人员意义重大,而 课程思政 也是全体高校教师的责任与使命㊂2㊀助产学课程思政的路线途径‘助产学“在优生优育的理念和实践上结合了遗传学㊁心理学的角度,其内容包括基础知识㊁临床知识㊁临床热点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三大模块㊂属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操性,故上课地点不拘泥于教室,还有助产实训室和医院产房㊂因此助产学课程思政可从时间轴和空间轴两方面入手㊂(1)在时间轴上,教育目标的制定㊁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及最终的课程考核过程中都要将课程思政贯穿其中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助产专业精神是两条平行的主线,在助产教育中应双向协同并行㊂在教育目标环节,注重构思课程目标中的情意目标的设计,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每一章节中㊂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挖掘课程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通过真实事件㊁案例的列举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协同育人㊂课程考核中,要注重过程性考核与形成性评价和相结合的原则,将思政元素融入考题中㊂通过以上教学改革,全面关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德育目标的达成㊂(2)在空间轴上,主要围绕线上学习平台的构建和实际教学场景的衔接来进行课程教学㊂有效利用实训室和医院实习平台的教学资源,通过带教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引,达到 立德树人 的培养目标㊂同时,教学环节中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结合专业知识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如案例展示,讨论并提交学习心得等㊂852370973@有效德育图1㊀助产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3㊀思政元素在助产学课程教学中的挖掘与融入从 课程思政 的提出到不断的实施,各学科专业教学已与思政理论课双向并行,最终实现 立德树人 ㊂助产学作为一门全新的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具有科学性㊁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对助产技术操作提出了较为全面的㊁全新的规范㊂因此,新时期高校教师要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发掘融入思政元素,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㊂3.1㊀助产学课程教学之爱国主义教育国际助产学在19世纪初期输入中国后,助产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㊂从北洋女医学堂的创立到‘母婴保健法“的颁布,再到后期围产医学的发展,以及‘2011 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的出台,我国助产事业在无数助产人员的默默奉献下,正在不断向前发展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医务工作者的大局观㊁爱国奉献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将 救死扶伤 的人道主义精神发挥到了极致㊂因此,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助产事业发展历史的讲解和具体历史事件的插入,体现中华儿女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㊂3.2㊀助产学课程教学之法制意识教育产房是助产士的工作场所㊂产房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护理工作,要求具备很强的技术性,属于责任重大,风险性极高的工作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法制意识日益增强㊂因此,教学过程中法制教育的加强尤为重要,从法律的角度去强化助产士的责任,让未来的助产士了解助产工作中可能涉及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这是助产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㊂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做好宣教,保护好孕产妇的隐私,提高自身的 证据 意识㊂专业课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法制意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法律知识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㊂3.3㊀助产学课程教学之人文关怀意识随着人文关怀的理念在临床工作中的不断深入,助产士应当比任何职业都注重人文关怀㊂教师在‘助产学“教学活动及实习带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㊂人文关怀是一种价值观,是在具体的工作中体现出来的主动关怀别人的态度㊂助产人员要具备人文关怀的精神与能力,这对孕产妇全面的护理服务尤为重要,教师在每一章专业知识的讲解时均要提到,要求学生做到对孕产妇文化背景的了解并理解其个性需求,真正做到关怀与呵护,有利于保证母婴安全与健康,有利于促进自然分娩㊂3.4㊀助产学课程教学之职业道德,优质服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引入优质护理服务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和观察能力,拒绝职业道德败坏,可以影响分娩的结局㊂通过‘医疗卫生行风建设 九不准 “的引入,提示助产士要时刻保持着严谨的工作作风,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作为医务工作者,就时刻为患者着想,认真学习并崇尚医学伦理道德,要做到优质的护理服务,文明礼貌㊂3.5㊀助产学课程教学之护理专业精神将护理专业精神引入助产学教学全过程㊂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中,参与抗击疫情的优质医疗力量中护士人数达到2.86万人,占总人数的68%㊂通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道路上,全身心投入临床一线的治疗工作鲜活案例的列举,让学生认识到护理事业是为人类健康造福,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敬畏生命,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㊂表1㊀‘助产学“各模块思政点罗列模块内容思政点挖掘培养目标基础知识女性生殖系统解剖㊁生理㊁妊娠生理㊁孕期保健助产学发展历程女性的伟大对人及人性的尊重科研精神㊁奉献精神爱国精神人文关怀临床知识正常分娩的临床过程正常新生儿的评价正常新生儿的护理自然分娩医德医风建设抗击疫情等人文关怀法制建设㊁道德建设爱国精神㊁奉献精神临床热点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妊娠期并发症㊁合并症㊁高危妊娠的监护㊁异常分娩㊁分娩期合并症㊁异常产褥钟南山院士等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疾病临床表现恶性疾病讲解病例分析爱国情怀与时俱进人文关怀㊁医学精神法制建设有效德育852370973@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2018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大思政 视野下中医药院校思政课 1+X 自助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湘教通 2018 436号,序号:3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㊂作者简介:范史祺(1996-),女,汉族,浙江绍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黄汀(1969-),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通讯作者)㊂4㊀结论助产工作面临的是妊娠㊁分娩㊁孕育和新生命诞生,这是一份责任心极高的工作,直接关系着两代人的生命健康㊂随着全国本科医学院校将助产专业纳入本科教育体系,以及全国大多数省份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基地的设立,助产专业正在蓬勃发展㊂因此在‘助产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使思政课程内容融合入专业课程,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通过不断挖掘和总结,把 立德树人 的思政教育贯穿助产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使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通过爱国情怀㊁法制意识㊁社会责任㊁职业道德㊁人文关怀等德育教育的培养,真正实现全员㊁全程㊁全方位育人㊂参考文献[1]姚玲,赵青.助产专业教育现状分析及改革初探[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9):259-260.[2]汤嘉琛.警惕 两孩时代 的助产士缺口[J ].中国卫生人才,2014,(06):4.[3]陈宝生.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启加快教育现代化㊁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23):3-7.[4]靳诺.立德树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J ].中国高等教育,2017,(18):8-12.[5]陈勇.从历史视角看高等教育的本质[J ].大学教育,2018,(09):40-42.[6]余艳红,陈叙.助产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8]王洋,胡佳慧,迟晓华,等.以 护士职业精神 为契入点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与实践[J ].高教学刊,2019,3(26):175-177.[9]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3(1):31-34.[10]苏梁波,汪玉明,侯嘉斌.深刻感悟和大力弘扬抗疫斗争中的新时代中国精神[EB /OL ].(2020-04-03)[2020-07-30].http :// /index /zb /202004/t 20200403_5109461.shtml ?COLLCC =3187717759&.[11]韩翠存.产房护理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07):34.[12]井丽,宋娟,田凤璞.产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 ].实用医药杂志,2005,22,(08):67.[13]占建华.从举证责任倒置谈护士的自律行为[J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05):350-352.责任编辑㊀任㊀远融入行业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与启示以中医生誓词征集及诵读活动为例ʏ㊀湖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㊀范史祺㊀黄㊀汀㊀㊀摘要: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大思政格局下,将专业特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已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培养德艺双馨㊁理验俱丰的医学人才的现实需要㊂如何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充实中医特色教学内容㊁创新教学形式㊁创建完善的评价体系以达到更好的实践育人效果是当前中医药院校面临的时代课题㊂关键词: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行业特色;医学生誓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㊁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㊁人生观㊁价值观,提升其政治素养㊁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关键课程㊂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延伸,在培育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起着重要辅助性作用㊂近年来,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㊂但是,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特色不明显,实践项目呈现同质化倾向㊂因此,在遵循思政课教学普遍规律的前提下,。
兰州大学病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与实施策略

兰州大学病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与实施策略作者:刘沨王晨昱刘伟李敏景玉宏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12期【摘要】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思想的引领、知识的传授以及身心人格素质的培养,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病理学课程思政的实施,应结合学生的学情、身心发展特征、学科专业特征和后续课程等特点,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及课程评价等环节入手,使课程思政理念与病理学教学过程有机融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病理学【课题项目】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研究》(2020-2018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2-0043-02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意义課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1],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元素、价值观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随着当代医学模式、医学使命、医患关系的改变,要求医学教育理念和模式做出相应改变,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当代“好医生”的标准,不仅要求有高超的技术、完备的专业知识、开放的视野,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和甘于奉献的精神。
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专业人才、实现服务健康中国的战略,需要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更加注重课程思政教育,让医学专业课成为育人的主阵地。
二、病理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和内容建设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医学专业目标,董为人教授将医学课程思政内容更为具体地定义为包含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及公民人格在内的思政理念、历史文化、医学人文、职业及科学素养、健康中国、时代精神等元素[2]。
病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目标要求,符合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内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推介面广、材料丰富,包含课程思政内容,并做出介绍和说明。
10
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能够为学生搭建课外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评价。
5
教学测量与评价
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价方法得当,体现形成性评价的要素。
5
教学反思与改进
能够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梳理和反思,并做到适时调整,能够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学情分析,能够列出学生的认知特征、起点水平和情感态度准备情况、信息技术技能等,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教学预测并有解决预案。
10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教学策略能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恰当选择教学方法,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各知识点的教学过程结构类型与所选择的教学方法配套,教学过程结构自然流畅,组织合理。
附件3
兰州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文案评分标准
评审指标
评审标准
分值
得分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能够从知识、技能、学习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设定教学目标。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课堂主渠道功能实现最大化。
15
教学内容
教学信息量充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应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学科思维处理教材,组织教学内容,融入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仁爱之心等要素,激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5
减分项目
未提交2个学时教学设计文案,经专家组认定,从平均分中扣除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