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仅就有文字记载部分而言,中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间,科学教育在整个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分量、科学课程开设的形式、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与教法的选择都经历过无数次重大的改革与变动,而且至今还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为了更好地认识当前正在发生着的这场改革的性质与意义,更清醒地思考与评价当前改革的各项举措,本文将对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和既往所发生的历次重大改革做一简要的回顾与分析。希望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今天的小学科学课程编制和实施人员吸取前人的经验,同时避免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

一、中国小学科学教学久远的历史

研究表明(刘默耕,1998),中国有文字记载的自然科学课程始于夏商周三代的教育。当时,自然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学科,并被列于语文和数学之首。纵观中国古代的科学教青发展史,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政府对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视在秦始皇时期达到了顶峰,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却受到冷落,并由此一蹶不振,直到1903年在废科举,兴学校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教育才重新受到重视,并使废读经,学《格致》之风盛行起来。这里所说的格致就是当时科学课的名称。

自1903年以后〈除了袁世凯称帝的三个月〉尽管中国历经了各种国内外战争和运动,科学教育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仍几经危难最终被保留下来。然而,随着不同时期不同政府对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同,科学课程在整个小学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权重、课程设置的具体形式以及课程内容和教法的选择等方面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多次变动。(这些将在本文第二大部分加以详细介绍。)

除了科学内容在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地位,作为久远的中国科学教

育史的另外一个重要侧面的是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教材。1903年──这是一个重要的、值得记住的年代,因为在此之前的中国科学教育尚未受到西方文化和教育哲学的影响。而自从1903年以后,中国的科学教育才真正走上现代科学教育(即以哥白尼以来的近代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发展道路。此前,中国的自然科学在学校里从未被列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多是古人对自然现象发生规律以及自然现象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经验积累,科学教学都是以识字课和常识课的形式出现的。与此相适应地,古代的科学教材也是以识字课本和专门的常识课本两种形式出现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课本包括:先秦时期的《诗经》、西汉元帝时史游所编的《急救篇》、梁武帝时周兴嗣所著《千字文》、在旧中国盛行了几百年以至家家户户、老幼皆知的《三字经》,以及专门用于向儿童传授综合性常识的《小学绀珠》、《幼学琼林》等。这些影响深远的教材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学教育的高度重视,也间接地记载了其时中国社会科技发展的先进程度,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1903年以来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沿革

(一)课程设置的演变

1903年,对于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这一年,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对外开放,西方民主教育的思想和制度传人中国,科学课(当时称格致)从此成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然而,围绕着小学低年级学段要不要单独设置科学课,课程名称的确定以及科学课内容和教法的选择,在过去的近百年间,中国的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们却走过了一条蜿蜒曲折,有时甚至是看似循环往复、扑朔迷离的探索之路。中国老一辈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专家刘默耕先生在他所著《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一书中所列的自然教学事记表就直

观地反映了这一点,现摘编如下。

1903年middot;(清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

完全科初等小学设修身、历史、地理、格致等课程。

简易科小学将后三门合为史地格致科。

高等小学设修身、中国历史、地理、格致。

1910年(宣统二年),初等小学不再分完全科与简易科,历史地理格致全部并入文学课本内讲授,高等小学不变。

此后,格致科曾易名为理科博物,或理化博物。袁世凯称帝时取消了格致科,改为尊孔读经。

1922年,小学改为四二制,初小设《社会》(包括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两科。《自然》之名由此在过去的大部分年代成为中国小学科学课程的通用名称。高小设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五科。当时的政府文件规定,乡村学校无力单独设科的,可将社会、自然合并为《常识》科,《常识》由此成为由社会与自然综合而成的一门新课的名称。

1928年,《小学暂行条例》规定设历史、地理、卫生、自然、三民主义等课程。1929年,中国第一个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问世。该标准把高小的历史、地理和部分卫生内容合并为《社会》科,个人卫生部分并入《自然》科。初小则把社会、自然合并为《常识》科。

1932年,高小历史、地理、自然、卫生各科又单设,初小仍是一门综合的《常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前夕。

1949-1950年(即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地区初小有《常识》,部分地区初小没有《常识》(这些地区的初小因而也就没有科学课程),

高小都设历史、地理、自然。自然课是每周三课时(每课时50分钟)。

1951年,全国初小都取消了《常识》。高小都设历史、地理、自然。自然课仍是每周三课时。

1956年,中国在学习前苏联的基础上制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自然教学大纲,规定初小阶段的自然课内容在语文课中进行教学。除语文课编有自然课文之外,大纲规定每周要专门拿一节语文课来上自然专课以使学生能有机会从事与自然科学学习有关的实践活动。高小每周两课时自然课。初小学习生物界自然,高小学习无生物界自然。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产生有不可估量的用途和效果,在课程改革后,对于教学上的影响不小。《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是中小学实施科学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重视科学 技术教育 “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实施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基础是教育。在中小学实施科学技术教育是落实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教育理论,贯彻江泽民同志“科教兴国”伟大战略思想的具体行动。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按照中小学生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教育的内容。”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为解放科技生产力,必须增强全民的科技意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现在的中小学生是未来的劳动者,培养未来能够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劳动者,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必须重视从小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以及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让他们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增强他们的科学技术意识,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此次课程改革将原来的小学《自然》更名为《科学》,强调了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的重要性。开设《科学》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教育正是落实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总书记的指示,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具体行动。 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才的竞争必须重视科学教育 最近几十年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渗透和影响越来越大。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成为当前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由于科学研究的规模越来越大,所以社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整个社会和人类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学技术不仅是新的生产力的源泉,而且已经成为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的源泉。电子技术走进千家万户,使人们远隔千山万水,可以迅速获得各种信息;可视电话不仅可以听声,还可以互见其人;航天飞机可以飞出地球,登上月球,实现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新的生物、医学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医治许多疑难病症,延长人类的寿命;等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未来的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已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广大教育科研人员清楚地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地探索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发展我国中小学的科学技术教育事业。 当前国际社会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教育不断提供各类人才,科学技术要靠教育培养大批人才去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靠人去推动,只有教育才能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必须重视中小学科学技术教育,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为现代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 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人才的激烈竞争的形势,我们把科学技术教育作为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养,通过教学主渠道及其他有效途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为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国际教育的发展对科学课程故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个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由科学技术带动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渐渐形成,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科学家根据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指出;21世纪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将占据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为了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李华 仅就有文字记载部分而言,中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间,科学教育在整个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分量、科学课程开设的形式、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与教法的选择都经历过无数次重大的改革与变动,而且至今还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为了更好地认识当前正在发生着的这场改革的性质与意义,更清醒地思考与评价当前改革的各项举措,本文将对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和既往所发生的历次重大改革做一简要的回顾与分析。希望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今天的小学科学课程编制和实施人员吸取前人的经验,同时避免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 一、中国小学科学教学久远的历史 研究表明(刘默耕,1998),中国有文字记载的自然科学课程始于夏商周三代的教育。当时,自然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学科,并被列于语文和数学之首。纵观中国古代的科学教青发展史,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政府对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视在秦始皇时期达到了顶峰,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却受到冷落,并由此一蹶不振,直到1903年在“废科举,兴学校”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教育才重新受到重视,并使“废读经,学《格致》”之风盛行起来。这里所说的“格致”就是当时科学课的名称。 自1903年以后〈除了袁世凯称帝的三个月〉尽管中国历经了各种国内外战争和运动,科学教育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仍几经危难最终被保留下来。然而,随着不同时期不同政府对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同,科学课程在整个小学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权重、课程设置的具体形式以及课程内容和教法的选择等方面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多次变动。(这些将在本文第二大部分加以详细介绍。) 除了科学内容在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地位,作为久远的中国科学教育史的另外一个重要侧面的是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教材。1903年——这是一个重要的、值得记住的年代,因为在此之前的中国科学教育尚未受到西方文化和教育哲学的影响。而自从1903年以后,中国的科学教育才真正走上现代科学教育(即以哥白尼以来的近代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发展道路。此前,中国的自然科学在学校里从未被列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多是古人对自然现象发生规律以及自然现象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经验积累,科学教学都是以识字课和常识课的形式出现的。与此相适应地,古代的科学教材也是以识字课本和专门的常识课本两种形式出现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课本包括:先秦时期的《诗经》、西汉元帝时史游所编的《急救篇》、梁武帝时周兴嗣所著《千字文》、在旧中国盛行了几百年以至家家户户、老幼皆知的《三字经》,以及专门用于向儿童传授综合性常识的《小学绀珠》、《幼学琼林》等。这些影响深远的教材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学教育的高度重视,也间接地记载了其时中国社会科技发展的先进程度,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1903年以来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沿革 (一)课程设置的演变 1903年,对于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这一年,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对外开放,西方民主教育的思想和制度传人中国,科学课(当时称“格致”)从此成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然而,围绕着小学低年级学段要不要单独设置科学课,课程名称的确定以及科学课内容和教法的选择,在过去的近百年间,中国的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们却走过了一条蜿蜒曲折,有时甚至是看似循环往复、扑朔迷离的探索之路。中国老一辈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专家刘默耕先生在他所著《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一书中所列的自然教学事记表就直观地反映了这一点,现摘编如下。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 完全科初等小学设修身、历史、地理、格致等课程。 简易科小学将后三门合为“史地格致科”。 高等小学设修身、中国历史、地理、格致。 1910年(宣统二年),初等小学不再分完全科与简易科,历史地理格致全部并入文学课本内讲授,高等小学不变。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小学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小学课程改革

(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一方针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骤和方向,这次改革是教育部门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行对旧课程的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具体过程如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 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 1952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此计划是在1948年《小学课程第二次修订标准》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是在取消“公民”、“公民训练”的前提下,“工作”改为“美工”,包括图画和劳作,将“国语”改为“语文”,把所有合科课程全部改为分科课程。 1952年3月18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核准,教育部公布了《小学暂行规章(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确定小学教学学制为5年,小学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自然、历史、地理和音乐课程,一至三年级不设常识课,可以在语文和其他各科教学中学习自然和社会等常识。四、五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和地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发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详尽地规定了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素质管理体制、教学原则等。 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 (二)1953—1957年的第二次课程改革 1953年1月召开的大区文教委员会主任会议和6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号角。两次会议确立了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是整顿、巩固和发展中小学。 195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实行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全面向苏联学习经验,放弃了自1951年开始的学制与课程探索,小学算术、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五科教育大纲基本参照苏联大纲的模式,小学采用四、二学制。1953年9月22日颁发《实行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有以下变化:1、中、高年级各科教学周时数分别由25(26)、29改为26、28课时; 2、“美工”改为“图画”,包括图画、剪贴;3、改变学生每周集体活动时间。 1955年教育部根据1953年9月颁发试行并经在1954年修订的《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两年来实行的结果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同年9月2日颁发同时发出《关于执行<小学教学计划>的指示》。这次计划变动较大:1、一、二年级的体育由1课时增为2课时,同时加强了课外活动中的体育锻炼。2、增设手工劳动课,一至六年级每周各2课时。3、年授课周数由38周减为34周,周授课时数三年级以上各年级平均减少2课时,总授课时数即由5928课时减为5032课时,每周集体活动时间由360~570分钟减为210~330分钟。4、音乐课改为唱歌课。总之,课时比例相对而言比较合理。除了1953年和1954年语文、算术比例在计划中偏大外,其余的各科课时比例在教学计划中比较均衡,特别是地理、历史等学科课时比例较高,没有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李华 仅就有文字记载部分而言,中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间,科学教育在整个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分量、科学课程开设的形式、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与教法的选择都经历过无数次重大的改革与变动,而且至今还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为了更好地认识当前正在发生着的这场改革的性质与意义,更清醒地思考与评价当前改革的各项举措,本文将对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和既往所发生的历次重大改革做一简要的回顾与分析。希望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今天的小学科学课程编制和实施人员吸取前人的经验,同时避免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 一、中国小学科学教学久远的历史 研究表明(刘默耕,1998),中国有文字记载的自然科学课程始于夏商周三代的教育。当时,自然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学科,并被列于语文和数学之首。纵观中国古代的科学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政府对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视在秦始皇时期达到了顶峰,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却受到冷落,并由此一蹶不振,直到1903年在“废科举,兴学校”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教育才重新受到重视,并使“废读经,学《格致》”之风盛行起来。这里所说的“格致”就是当时科学课的名称。 自1903年以后〈除了袁世凯称帝的三个月〉尽管中国历经了各种国内外战争和运动,科学教育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仍几经危难最终被保留下来。然而,随着不同时期不同政府对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同,科学课程在整个小学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权重、课程设置的具体形式以及课程内容和教法的选择等方面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多次变动。(这些将在本文第二大部分加以详细介绍。) 除了科学内容在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地位,作为久远的中国科学教育史的另外一个重要侧面的是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教材。1903年——这是一个重要的、值得记住的年代,因为在此之前的中国科学教育尚未受到西方文化和教育哲学的影响。而自从1903年以后,中国的科学教育才真正走上现代科学教育(即以哥白尼以来的近代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发展道路。此前,中国的自然科学在学校里从未被列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多是古人对自然现象发生规律以及自然现象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经验积累,科学教学都是以识字课和常识课的形式出现的。与此相适应地,古代的科学教材也是以识字课本和专门的常识课本两种形式出现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课本包括:先秦时期的《诗经》、西汉元帝时史游所编的《急救篇》、梁武帝时周兴嗣所著《千字文》、在旧中国盛行了几百年以至家家户户、老幼皆知的《三字经》,以及专门用于向儿童传授综合性常识的《小学绀珠》、《幼学琼林》等。这些影响深远的教材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学教育的高度重视,也间接地记载了其时中国社会科技发展的先进程度,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1903年以来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沿革 (一)课程设置的演变 1903年,对于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这一年,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对外开放,西方民主教育的思想和制度传人中国,科学课(当时称“格致”)从此成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然而,围绕着小学低年级学段要不要单独设置科学课,课程名称的确定以及科学课内容和教法的选择,在过去的近百年间,中国的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们却走过了一条蜿蜒曲折,有时甚至是看似循环往复、扑朔

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演变研究

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演变研 究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自1904年颁布实施癸卯学制开始设置小学科学课程至今,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解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历史对指导当今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改革意义重大。本课题是当前学校科学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对小学科学课程理论建设、教育教学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现在与未来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课题研究的时间跨度涉及到从1904年到今天,中国近现代约100多余年的时间,以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颁布的有关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计划、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教学大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等,对一百多年来我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发展演变的历史启示,并对未来有中国特色的小学科学课程做出了前景展望。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仿日阶段、仿美阶段、学苏和独立发展阶段以及受多国多元理论影响的阶段。在简述四个时期的科学课程时,我们着重分析了课程的设置、目标和内容,并简要分析了

每个时期科学教材的一些特点。概括全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我国近代小学科学课程以1904年颁布实施癸卯学制为标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但癸卯学制颁布前,各位有远见的开明知识分子和资产价级维新派的教育主张和课程实践,以及清末教会学校中的小学科学课程,洋务学堂的科学课程,为癸卯学制规定的体育课程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这是我国近代小学科学课程的渊源。清末民初的小学科学课程模仿日本,深受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影响! (2)1922年学制和课程改革,是我国近代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奠定了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现代化基础。这次课程改革实现了我国小学科学课程从“格致、理科”到“自然”的飞跃,从模仿日本转向学习美国,杜威实用主义课程理论取代了赫尔巴特课程理论而影响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在我国近代一批著名的教育家及小学科学教育工的努力下,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整体上从简单模仿进入到自我创造的发展阶段,并随着教育制度的逐渐完备,小学科学课程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3)新中国初期小学科学课程全面学习苏联,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转向,深受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以知识为中心编排,重视知识的逻辑,严重忽视了儿童!中苏关系破裂后,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走上了自我探索的道路,但苏联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并未立刻消失,甚至一直影响到今天。十年“文

小学科学教育近十年的发展评述

小学科学教育近十年的发展评述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郝京华 2001年,随着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教材在部分省、市的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科学领域掀开了新的一页。从那一年至今,已有近十个年头,我们有必要对这十年进行一次回顾与总结。 一、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灵魂与背景 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学术支撑。 发生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之一是对创新人才的呼唤,其二是科技时代对人的科学素养的要求。前者是改革开放的中国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求,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所说的“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后者是针对科学技术已如此广泛、深入地影响着个人及整个社会生活、生产,科学素养已成为个体生存的基本条件而提出来的。科学素养的内涵是个复数,大体包括了六个领域——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态度、科学本质、科学的价值及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这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科学教育取向---“儿童像科学家一样”有着巨大的差别,对“科学素养”的关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在科学学科中的逻辑顺延。 这些社会变迁产生的教育需求反映在科学教育上便是强调探究,强调“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用“科学探究”、和科学有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加以表述,这是第八次科学课程改革的灵魂,它不仅是对社会变迁的因应,也得益于基础理论的支撑。与科学教育有关的基础理论主要来自科学哲学和学习理论。 科学哲学揭示了科学观的演变历程:从静态的科学观到动态的科学观的变化。静态的科学观将科学视为“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是各个科学命题(包括定律、法则的组合)及由对这些命题的解释组成的理论体系;动态的科学观则认为:科学是过程及其产品——系统的科学知识。科学是一个包含有问题、方法、语言(概念体系)、理论等多种成分所组成的复合体。这两种不同的科学观对科学教育的影响大相径庭。在传统科学观的影响下,前者强调对科学知识的传递,其传递方法主要是讲授加验证性实验。后者强调探究的过程及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发现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是动态科学观倡导的新的教学方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另一个角度为科学探究提供了支撑。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最大的不同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把学习者视为预成知识技能的接收器,而视为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自行建构知识的主体。教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小学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小学课程改革 改革时间改革情况简介 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第一次 1949-1952 第二次 1953-1957 第三次 1957-1965 第四次 1966-1976“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历了一场灾难。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1992年国家教委第一次将以往的“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1993年秋,新的计划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第五次 1977-1985 第六次 1986-1991 第七次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后来又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有专门关于课程管理的规范。这一次课程改革,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 1992-2000 第八次 2001-2001年至2003年,教育部相继颁发了一系列有关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国家政策和文件,构建了本轮课程改革的总体政策框架。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时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语文等21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一方针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骤和方向,这次

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裴学武2010-12-14 (江阴英桥国际学校教师,电话:189********) 摘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状况体现了社会的发展水平。教育的发展水平又决定了课程的开发广度与深度,课程的开展范围和内容反映了当时的教育发展程度。因此,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学校课程的开展、使用情况就能初步了解它的教育推广程度、社会综合发展水平。课程、教育、社会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的。当然不排除某个阶段、某个时期课程开展要超前或滞后一些,但总体是相适应的。从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也能看出我国教育、社会的发展轨迹。同时,社会、教育的发展演变最终决定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前途。 本人从事中小学一线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时间并不长,在从事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一直关注小学科学发展情况,分析思考制约小学科学发展的现实问题。了解过去,分析现在,展望未来。为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小学科学发展历程: 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间,科学课程的内容、形式、教法都经历过无数次的改革与变动,而且至今还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在我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课程,而真正科学课程的开设要追溯到近代。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至今近百年历史。在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史上,其名称经历了格致→博物→理科→自然→常识→自然常识→自然→科

学的变化。人们通常把它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03~1948) 这一时期,没有形成我国自己的科学教材教法体系,先学日本,后学英美(主要是美国)。这期间主要是学习模仿西方的办学体制,弃私塾办学堂,课程分类设置也是参照西方的。1903年全国各官立小学堂,规定开设格致课,这便是我国最早的科学课。课本叫《格致》。民国时期科学课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些调整和变化。这是我国科学课的启蒙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二个时期(1949~1979) 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科学教育,在小学中高年级一直开设自然常识课,后又改为自然课。这一时期仍没有形成我国自己的科学教材教法体系,20世纪50年代学前苏联,60、70年代基本上是“停课闹革命”。国家先后颁布了三个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都在不断进行变化,全国无统一的学制、教学计划和教材,。由上可知,在1980年以前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还未成气候,教材教法体系尚未成形。 第三个时期(1980~2000) 随着我国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一系列主张,标志着教育科技得到了重视,被重新定位。这一时期开始初步形成我国自己的科学教材教法体系。1981年3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明确指出“根据四化需要,必须加强小学自然科学常识教育,培养少年儿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并将课程名称恢复为“自然”,取消了“常识”两个字,并从三年级起开设。1982

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演变研究

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演变研究 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小学科学课程的演变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自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发展,小学科学课程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本文将对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的演变进行详细的研究,探讨其发展历程、重要转折点以及对当今教育的影响。 自清朝末年以来,中国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其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演变尤为明显。在西方科学文化的冲击下,小学科学课程逐渐被纳入到教育体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民国时期的小学科学课程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观察、实验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知识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儒学教育,成为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一些学校还开设了手工制作、园艺等课程,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科学课程也经历了多次变革。在20世纪50年代,小学科学课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领域。同时,教学方法也得到了改进,重视实践和直观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科学知识。 改革开放后,小学科学课程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在1988年,国家教

委颁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正式成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教学方法也更加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的演变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特点和趋势: 小学科学课程在近现代中国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从最初的“技艺”到“科学”,再到现在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课程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这反映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科学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不断丰富和拓展。从最初的自然科学知识为主,到现在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领域覆盖,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越来越广泛。这使得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对科学的认识更加全面。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从最初的直观教学和实验教学,到现在的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样化。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110年(1912-2021)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110年(1912-2021) 摘要:1912年以来,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经历了经验本位、知识本位、劳动本位、能力本位、素养本位五个时期,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阶段特征。110年的小学科学课程发展成就显著:课程设置从“格致”“理科”“自然”到“科学”,课程定位发生深刻变化;课程目标从知识传授为主到能力发展为主,再到科学素养培养主导;课程内容从知识罗列、分层设计,到内容整合、进阶设计;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结构、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课程教学方法从引进吸收到自主探索,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教学模式;课程评价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科学素养导向,评价方式走向多元。未来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走向为:明确课程性质,提升科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课程目标关注科学素养培育,重视科学知识的基础性功能;课程内容纵横贯通,追求必要的深度;教材编制在强调适应性、广度的同时,关注教材内容的基础性、深度;课程教学关注学习方式转变,强化科学实践;课程评价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不断优化学生学业评价。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课程;课程发展 1912年,中华民国《小学校令》将小学堂中的“格致”易名为“理科”。1923年,《新学制课程纲要总说明》将小学堂中的“理科”改名为“自然”,这一名称一直使用至2000年。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

案》改“自然”为“科学”。110年来,小学科学课程处于持续的改革与发展之中。回望110年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历程,总结成就、梳理问题,有助于为未来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发展提供明智抉择。 #一、发展历程# (一)经验本位时期(1912—1949年) 1 .课程设置 1912年,《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规定:高等小学堂第一至三年理科每周两课时。2021年7月1929年的《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自然》与1932年的《小学课程标准•自然》(以下均简称为《标准》,不同版本以年进行区分)规定:理科小学第一、二年每周90分钟,第三、四年每周120分钟,第五、六年每周150分钟。1923年的《新学制课程纲要总说明》规定:高级小学自然课时占总课时的8% 。1932年,《小学课程标准总纲》中,自然课时占总课时的11.7%。1936年,《小学课程标准总纲》规定:一至四年级开设常识(包括社会与自然),五、六年级的自然课时每周150分钟,占总课时的10.9%。《标准(1942年)》与《标准(1948年)》规定:高小第五、六年自然课时每周120分钟,占总课时的8%。由此可见,民国时期小学自然课程从小学全程六年开始走向仅仅小学高年级开设,课时比例保持在8%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小学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小学课程改革20世纪40年代,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改革成为政 府重要的议程之一。特别是小学课程改革,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 建设者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里,小学课程经 历了几次重要的改革。 首次小学课程改革发生在1950年代。在这个时期,新中国的领导 者们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公民。因此,他们对小学课程进行了广泛的调整。课程中增加了科学知 识的学习,并注重对道德和劳动教育的培养。此外,为了促进国家的 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小学课程还加强了理工科和农业技术的教学内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课程改革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1960年代 至1970年代。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文化大革命的 巨大挑战。作为一个国家整体,中国的教育体系也受到了影响。小学 课程改革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左倾影响。为了适应这 个特殊的时期,小学课程被重点调整为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和毛泽东思 想的工具。毛泽东主义教育成为小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进入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开始走向改革开放的道路。 小学课程改革也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在这个时期,教育改革的重点转 向了质量和多样性。小学课程的改革趋向于强调基础教育的普及和素 质教育的发展。课程内容有所调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

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此外,外语教育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英语成为小 学课程的一部分。 到了21世纪,小学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面对全球化 时代的挑战,中国的教育体系需要更加注重国际交流和合作。因此, 小学课程改革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促使小学课程引入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教学 内容,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小学课程改革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从 科学知识和道德教育的强调,到政治思想教育的突出,再到素质教育 和国际化教育的推进,每一次改革都与时代背景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密 切相关。小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努力为 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小学课程改革也面临许多挑战。教育 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以及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都 是值得关注的方面。因此,小学课程改革应该继续与时俱进,并寻找 更好的方法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只有这样,中国的小学教育 才能更好地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做出贡献。

简述我国小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演变和发展.

简述我国小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演变和发展 1.古代 人类历代的祖先将其所继承的前人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技术设计与制作的经验以及当代科学技术的经验传授给后代,就是科学普及,也是广义的科学教学。可以说,科学普及和科学教学其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社会功能之一。最初的传承方法就是言传身教,学习者进行模仿与实践。有文字之后,各个时代必然会有书籍将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经验记载下来。例如,我国先秦时期的《诗经》、西汉元帝时史游所编的《急救篇》、梁武帝时周兴嗣所著《千字文》、在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小学绀珠》以及近代专门用于向儿童传授综合性知识的《家塾蒙求》《幼学琼林》等等面向少年儿童的学习材料中都有自然科学的常识。 2.近代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化的科学课程设置是从清末开始的。1902年,清政府曾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现代学制体系,又称《壬寅学制》,但未能得到实施。1903年,张之洞奉命入京主持制定新学制,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并于1904年1月由清政府颁布,这一学制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该学制分为初等教育(初小5年,高小4年)、中等教育(中学4年)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初等教育阶段有《格致》,中等教育阶段有《物理》《化学》《博物》等。由于各阶段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分量的科学内容的课程,保证了科学教育的延续性。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3天后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由于民国与清末的培养目标不同,教育部很快(1912年1月19日)颁

布《普通教育暂行之课程标准》,接着(9月)颁布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小学7年,中学4年。初小有《格致》,高小有《理科》,中学有《物理》《化学》《博物》等。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原有学制体系面临改革。1922年,北洋政府召开全国学制会议,11月1日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6年。小学、初中的科学课程为《自然》课,高中有《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科学概论》。1923年颁布《新学制中小学课程纲要》,为各学科制订了课程纲要。例如《小学自然(包括自然园艺)课程纲要》《初级中学自然课程纲要》《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科学概论课程纲要》等等。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8年5月21日通过学制纲要,名为《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壬辰学制》,保持1922年学制的基本框架。1929年10月公布了《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初中生物出现《生理卫生》课程。经过几年试验后,1932年学制和标准都进行了修改。初小设包含自然、社会、卫生内容的《常识》,高小为《自然》,初中高中分科教学。如初中的《植物学》《动物学》《卫生》、高中的《生物学》、《物理》《化学》等。各学科有了更具独立性的标准文件。如《小学自然课程标准》《高级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1935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组织修订课程标准,于1936年公布修正的初高中课程标准。中学的《卫生》又改为《生理卫生》,新出《小学常识科课程标准》。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应付急剧变化的形势,国民政府在教育方面颁布了一些战时法令。指出“应抗战与建国之需要,尤其应尽先编辑中小学公民、国文、史地等教科书及乡土教材,以坚定爱国爱乡之观念。”为此,1941年,各学科课程标准又做了第二次修正。如《小学初级常识科课程标准》《小学高级自然科课

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概览

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概览 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概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

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就是为了实现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所确定的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而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2000年初步

1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 (一)1949—1952年第一次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次改革自上而下,实行对旧课程的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具体过程如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尽管取消了分段,但课程设置上分段痕迹明显,自然、历史、地理课程4、5年级开设。(我们教育见习、实习,小学低年级、高年级阶段特点差异明显),小学语文课时47.3﹪,数学24﹪,没有思想品德课。中学,课程安排上,1950年8月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初中化学初二开设,物理初三开设;高中呢?化学、物理,高二三年级,高一空缺。到52年暂行规程时,初中物理化学安排在二三年级,高中一二三年级均开设,但取消音乐美术课。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 (二)1953—1957年第二次课程改革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胜利(1953年7月,停战协定)。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造),据此,第一个五年计划,教育必须为总路线服务。 当时的教育现实:小学,1952年追求规模扩大,师资校舍跟不上,影响教育质量。(扩招:

新中国小学课程的变化(1949——1965)

小组成员:王喆、张琦、朱佳雯 新中国小学课程的变化(1949——1965) 一、以俄为师:改造旧教育和学习前苏联阶段(1949--1956)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全国来不及编写统一的教材,而教育的发展又刻不容缓。根据这种情况,国家不是全盘否定旧中国的教育,而是采取了改革旧课程、继承吸收有用成分的课程改革策略。“首先开展了革命的政治思想教育,取消了反动课程,进而力求课程内容适合国家建设的需要,并设法精简不必要的课程与教材”。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是,“根据共同纲领,以原有的新教育的良好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是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教育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这是由当时国内外环境所决定的。国际环境:帝国主义国家孤立我国,迫使我们只有采取“一边倒”政策,向苏联学习。国内环境:教育刚从旧统治者的封建、买办、法西斯梗桔中解放出来,面临着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重新编写新的课程内容显得紧迫、仓促,为解燃眉之急,国家就采取了改造旧课程、学习苏联课程再建设新课程的政策。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新教育的3大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新中国对小学课程教学的改造主要是通过对国统区正规小学课程体系的改造来进行的,小学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学计划频繁变动,教学大纲和教材旧貌换新颜,整个小学课程体系重新建构。 (一)教学计划的改革 这段时期教学计划有: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发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这份教学计划具体设置了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图画、音乐等8门课程,《小学教学计划》的颁布对于这一时期小学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尚未改行五年一贯制的“四二制”小学,教育部于1952年2月5日颁发了《“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1953年停止推行五年一贯制以后,教育部对1952年颁布的“四二”制教学计划又作了修订,于1953年9月22日颁发《试行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主要变动是:①对课程名称的更改,如:把由过去名为“工作”的美术课程改为“美工”,修订后又改为“图画”,包括绘画、剪贴。②增加学生每周集体活动时间。③减少中、高年级每周教学时数,1954年2月15日教育部又颁发了《小学“四二”制一教学计划(修订草案)》,这主要是对1953年教学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