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溪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中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与举措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对策分析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对策分析作者:赵珂来源:《北方环境》2013年第04期摘要:从本溪市大气环境、噪声环境、清洁能源及环境卫生等几个方面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对策分析。
关键词:创模;对策分析;重点工程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370(2013)04-0101-021引言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是全面推进本溪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的一项必要措施,也是增强城市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能力,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公众对城市环境满意率,巩固和提升全国“城考”评比名次的一项重大举措。
2创模目标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前4名;2.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dB(A);3.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0dB(A);4.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落实到位,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环境管理符合要求。
3主要对策分析3.1城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对策分析3.1.1低空污染综合整治严格控制燃煤低空污染,在城市中心城区划定的100平方公里的禁燃(散煤)区,规范型煤炉具,取缔燃散煤茶炉、立式型煤锅炉、半煤气发生炉,逐步取缔7.0兆瓦(含7.0兆瓦)以下燃散煤锅炉。
3.1.2建设集中供热工程,取消分散供暖锅炉继续实施“集中供热,拆小并大,拆炉并网”工程,逐步取消集中供热区域内分散供暖锅炉房,两年计划取缔溪湖河东、本钢南芬中心、本钢东光、成德家园等39座锅炉房,390兆瓦81台供暖锅炉,拆除烟筒37根;集中供热区域内不得新建供热锅炉项目,对现有集中供热锅炉进行更新改造,确保除尘效率、脱硫效率分别达到95%和75%以上[1]。
3.1.3建设扬尘污染控制区严格控制城市建成区扬尘污染,采取路面增湿、软硬覆盖等措施控制解放路、八卦路、北光路等12条城市主干路二次扬尘污染;采取绿色围档、绿色覆盖等措施整治建筑工地、房屋拆迁工地、锅炉房等料堆、渣堆、煤堆扬尘污染;采取封闭运输措施控制各种运输车辆扬尘污染。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措施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显著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近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意义更是倍受重视。
本文将就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措施展开探讨。
一、路径1、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
因此,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之一。
首先,应加大对绿色工业、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投资。
此外,也要减少对那些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高的传统工业的支持。
通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2、推行资源节约型社会目前,资源的消耗速度越来越快,而且数量也越来越少。
因此,推行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之一。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强化节能降耗政策、推广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等。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更可以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是关系到经济和环保两方面的关键。
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可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的提升。
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高技术水平也被视为非常重要的路径之一。
4、加强政府层面的推动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推动作用也非常重要。
政府应明确发展目标,制定计划,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同时也要对那些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强监管。
重点实施生态补偿政策,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等措施,从而促进生态建设的开展。
二、措施1、加强环保产业的建设环保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最为关键的一个产业。
加强环保产业的建设不仅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实现环境保护的双赢。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加强环保技术研发、完善环保产业政策、大力引导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投入环保产业等。
2、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指根据生态保护的需要,将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作为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特别保护和限制开发。
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能够有效防止破坏重要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同时也能够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思考与建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思考与建议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任务,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首先,加强环境教育。
现在,我们很多人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还比较薄弱,很多人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
这可以通过开展环境教育课程,组织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大众对于环保问题的关注度。
其次,加强环境监管。
环境监管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的监管,加大对于环境污染行为的惩罚力度。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
我们要加大对于生态系统破坏的修复力度,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在城市建设和开发中,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此外,要加强对于野生动物和植物的保护,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另外,鼓励绿色生活方式。
人类的生活方式对于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
我们应该鼓励绿色出行,减少汽车的使用,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的发展。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提倡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垃圾的产生,并倡导素食和有机食品的消费。
通过改变个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强化国际合作。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来解决。
我们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分享经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同时,国际间应建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
只有国际合作,才能实现全球生态文明的建设。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的重大课题。
我们需要加强环境教育,强化环境监管,加大生态修复和保护的力度,鼓励绿色生活方式,同时加强国际合作。
浅谈本溪市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Ab s t r a c t : I n n o w a d a y s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i s s u e h a s b e e n r e v i e we d a s a ma i o r p r o b l e m i n t h e h u ma n s o c i e t y . Be c a u r o b l e ms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i n B e n x i . Ke y w o r d s :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 s o l u t i o n s ; B e n x i c i t y
6 6 1 0 4 3 . 8 9 h m , 占总 面 积 的 7 8 . 3 3 %; 草 地 面 积
9 5 2 1 . 4 6 h m ,占总面积的 1 . 1 3 %;其他农用地面积
1 8 4 5 5 . 4 6 h m , 占总面积 的 2 . 1 9 %; 建 设 用 地 面 积 4 4 7 5 8 . 1 5 h m ,占总 面积 的 5 . 3 0 % ;未 利 用地 面积
中 图分 类 号 : X 1 7 1 .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1 0 2 1 ( 2 0 1 4 J 1 0 — 0 0 5 1 — 0 3
1 引 言
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部, 东邻吉林通化, 西邻辽阳, 南邻丹东 , 北与沈 阳、 捌 掰 嚷。全境东西长1 8 4 k m, 南 北宽 8 7 k m, 总 面积 为 8 4 2 0 k m , 版 图呈 哑 铃状 。本 溪地貌属长 白山余脉——千 山山脉山地地貌特征 。 境内群山叠嶂, 峰峦起伏 , 沟谷纵横 , 森林茂盛 , 植被 覆盖率达 7 0 %。 境 内有太子河 、 浑河水系等 2 0 0 余条 河流 , 太 子河 横贯 市 区 , 生态 环境 自然 天成 。 但是 , 由 于人 为 因素 ,一 些单 位 和个 人缺 乏可 持续 发 展 的长 远观念 , 环境意识 、 法律意识淡漠 , 急功近利 , 顾此失 彼, 使本溪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 的破坏 。近年来 ,
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路径选择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路径对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路径选择。
首先,要加强立法和政策制定。
立法是保障环境保护的基础,只有依法操作,才能有效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应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增加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以及对环保实施者给予激励和奖励。
此外,政府还需加强环境监管,提高环保部门执法的纪律性和公正性,确保环境监管的有效性。
其次,需要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
人们的环保意识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石,只有大众的环保意识提高,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环保知识的普及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如宣传片、讲座、媒体报道等,提高公众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并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此外,应加强对学校的环境教育,通过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第三,要加强环境技术研发和应用。
科技创新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政府应加大对环境科研项目的投入,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强合作,推动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要加强环保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环保技术的市场化,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此外,还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吸取其他国家先进的环保技术经验,借鉴其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第四,要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循环利用。
资源是生态环境的基础,只有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应制定和实施更加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还要加强废弃物的处理,加大对废弃物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力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要加强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
生态保护是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只有保护好生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溪环境管理措施方案

本溪环境管理措施方案本溪环境管理措施方案1. 引言本溪市位于辽宁省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重要工业城市。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发展不规范和环境监管不力,本溪市面临着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
为了改善本溪市的环境质量并保护居民的生态福祉,制定本溪环境管理措施方案成为当务之急。
2. 环境问题分析在本溪市,主要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下面将对各个问题进行分析:2.1 空气污染由于本溪市存在大量燃煤和工业排放,空气污染严重。
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并且对环境产生持久性影响。
2.2 水污染本溪市的主要水源是锡河和八里河,然而,由于排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这些河流受到了严重的水污染。
水污染不仅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对水生生物造成了威胁。
2.3 土壤污染本溪市工业活动频繁,大量有毒化学物质进入土壤,导致土壤污染问题突出。
土壤污染不仅威胁农田的耕作安全,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环境管理措施3.1 空气污染治理措施* 严格控制工业排放,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
*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并鼓励企业进行能源节约和减排。
*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及时发布空气质量指数和预警信息,引导居民合理利用空气清新度高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3.2 水污染治理措施* 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对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全面治理和回用。
* 加强河道和湖泊保护,严禁非法排放和倾倒污水。
* 推行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排放。
3.3 土壤污染治理措施* 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
* 对重点污染地块进行整治和修复,减少有毒化学物质对土壤的污染。
* 加强农用地管理,严禁使用重金属污染的化肥和农药。
3.4 环境教育和宣传* 加强环保知识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 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倡导绿色发展理念,鼓励居民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本溪市生态文明活动方案

本溪市生态文明活动方案一、背景介绍本溪市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为了进一步提升本溪市的生态品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溪市生态文明活动方案。
二、目标1.增强市民生态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2.保护和改善本溪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3.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4.培养市民参与生态保护的习惯,形成全民共建绿色家园的氛围。
三、主要活动1.“绿色家园”创建活动:–发起“绿色家园”创建倡议,鼓励市民从家庭做起,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种植绿植等;–鼓励单位和社区开展“最美绿地”评选活动,树立绿色典范。
2.生态公益宣传活动:–设立生态公益宣传周,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形式,提升市民生态保护意识;–制作生态宣传手册,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3.生态环境整治活动:–开展生态环境整治行动,着重治理市区内污水河流、废弃物点等环境问题;–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生产环境的清洁度。
4.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加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绿色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社区和农村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活动,普及生态知识。
四、组织实施1.设立生态文明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协调活动;2.制定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和具体时间表,分解任务,明确责任;3.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和社会各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生态文明活动的顺利实施。
五、活动评估1.设立活动评估小组,定期对活动进行评估,总结成果和经验;2.推广成功案例,鼓励更多单位和社区参与生态文明活动;3.不断完善活动方案,持续推动本溪市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相信本溪市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提升,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更美好的生态家园!以上是本溪市生态文明活动方案全文。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或讨论该方案,请随时联系我们。
感谢您的关注!。
本溪市生态环境主要问题及防治对策的探讨

207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能源与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
生态环境良好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
开展本溪市生态环境调查,了解本溪市生态环境现状,研究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分析自然因素和人为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为本溪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尤为重要。
1 生态环境现状本溪市位于辽宁东南部(东经123°34`~125°46`,北纬40°49`~41°35`),地处辽东半岛腹地。
全境东西长184km,南北宽87 km,中间最窄部分13 km,版图呈哑铃状,总面积为8411km 2,其中市区面积1518km 2[1]。
本溪市地处长白山余脉千山山脉的东北端,受地质构造影响,形成了较为典型的山地地貌组合。
境内峰峦起伏,沟谷纵横,处于中山向低山丘陵区过渡的地带。
城区位于境内的西部,地处太子河上游河谷盆地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1.1气温暖旱化50年来,本溪地区的气候正向暖旱化变化,全区年平均气温升高0.8℃。
全区年平均降水量减少160.6mm。
1.2山势高、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本溪自然地貌为“八山一水半分田”。
全区山地面积占80%,其中海拔800m以上的中山山地面积占46%,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有100余座。
山体坡度很大,坡度在25°以上的山体面积占48%,坡度在15°~25°的山体面积占27%[1]。
全市人均耕地仅0.5亩。
耕地中坡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0%~40%。
土层薄,沙石多,“跑水、跑肥”,土壤贫瘠。
本溪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700~900mm 之间,其中60%~70%集中降落在6、7、8三个月内。
1.3水资源逐年减少和过度开发历史上本溪地区的浑江和太子河水量丰富,航运发达,而如今太子河水量明显减少,已完全丧失了航运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本溪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中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与举措
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中部,是一座拥有着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生态环境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本溪市正在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的新路径,其中生态环
境保护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现阶段本溪市生态环境存在
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路径与举措这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目前,本溪市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质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本溪市的水质遭受了严重污染,一些河流已
经成为了黑臭水体。
二是空气质量下降。
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造成了本溪市的空气质量下降,大气污染
成为了一大难题。
三是生态破坏严重。
乱砍滥伐、土地过度开发等行为导致了本地的生态破坏,生态系
统失衡。
虽然存在种种问题,但是本溪市政府一直在积极探索解决之道,为了构建更加美好的
生态环境,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中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与举
措。
一、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环境治理是首要任务。
本溪市政府应当着力加大环境治理工作力度,对工业企业的污
染排放实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确保排污企业达标排放。
要大
力推进河湖治理工作,治理城市黑臭水体,保护城市水系的清洁与生态。
对于严重污染的
水体,可以采取人工湿地修复等手段,恢复水体的生态功能。
二、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本溪市应当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加大对自然保
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力度。
加强对森林、湿地、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强
化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和关键区域。
推动全市绿化行动,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打造更多的人工湿地、森林公园等生态绿地,提高城市绿化率。
三、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发展绿色产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本溪市政府应大力扶持环保产业、清洁能
源产业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引导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型升级。
四、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是环境保护的基础。
本溪市政府可以开展环保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保工作,促进全社会形成环保共识。
以上所述,是本溪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中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与举措,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建设、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本溪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需要重点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打造更加美好的家园。
相信在本溪市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本溪市的生态环境一定会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