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语文模拟题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届高三年级语文模拟题

宝鸡铁一中周永强

第Ⅰ卷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圣火登珠峰有悖人文绿色奥运理念

据奥组委透露,让奥林匹克的圣火登上世界最高点——珠穆朗玛峰的承诺正在逐步变成现实。火炬手今年将选择合适时机进行首次测试攀珠峰。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奥运圣火象征和平与友谊,她的每一次点燃,都会激起人们

将远大于其对奥运精神的憧憬与热爱。而且,如果这个创意真的变成现实,那么其象征意义

....

实质意义。而这种象征意义,无疑将是对奥运精神的一种最好方式的弘扬与提升,完全可以写进奥林匹克的历史。

,来让奥林匹克的圣火在珠峰点燃。

然而,所有这一切并不意味我们可以不计后果与代价

.....

因为,我们还要考虑到现实的困难,考虑到作为奥运圣火传递这一重大公共事件应该力避争

等现实问题。议,考虑到奥运圣火登珠峰,在其实际操作中,是否已经有悖人文绿色奥运理念

....

如果权衡利弊得不偿失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奥运圣火登珠峰的计划再次进行斟酌。

众所周知,登山作为一种时尚运动和个人爱好,虽然近年来方兴未艾,但是却一直饱受

..。尤其是前年北大山鹰社登山队遭遇雪崩,5名队员不幸遇难的事件,更是把这种争议争议

..

推向了白热化。这一生命的惨剧,引起了公众对于“攀登的意义”的持续追问和深入思考。今年从北坡攀登了珠峰的安德鲁·萨特兰医生说,非官方数字显示,2006年已经有15人攀登珠峰死亡。《英国医学期刊》的报告称,很多年以来,攀登珠峰的死亡率一直大约是十分之一。至今已经有近200人葬身珠峰。珠穆朗玛峰攀登先锋埃德蒙德·希拉里爵士说:“人的生命远远比攀登珠峰更为重要。”

因此,即使准备再充分,即使考虑再周全,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风险仍将很大。毕竟,攀登珠峰的不可抗因素太多了。试想,如果真的发生什么意外,如果真的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要以人的生命为代价,那么,这显然是有违人文奥运之精神与理念的。

退一步讲,即使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能够圆满完成,顺利而归,那么这一活动给珠峰造成的环境的伤害,也必将是不可避免的。据估计,自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至20世纪90年代,有约50吨塑料、玻璃和金属被倾倒在珠穆朗玛峰。2000年以来,登山队共清扫了7吨垃圾,彻底清除了扔弃在各处的400多只氧气瓶。至今还有很多垃圾留在山上。而像这种不容有失的登顶,相信参加协助登顶的人数自然也不在少数,而为了新闻报道和电视直播的需要,各路记者和各行人员,以及大量的物资到时候都将齐聚珠峰,而在这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势必对珠峰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轰轰烈烈的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结束后会留下什么呢?又一个官方版的《无极》?相信每个人都对此不无担忧。

(摘自2007年1月4日《羊城晚报》,作者石子砚。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奥运理念”指的是北京奥组委申办奥运时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

B.“象征意义”指圣火在世界之巅点燃,势必激起人们对和平与友谊等奥运精神的憧憬与热爱。

C.“后果与代价”指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会带来的环境污染、人员伤亡,以及巨大的资金投入。

D.“饱受争议”指登珠峰的不可抗因素及巨大风险,自圣火登珠峰提出之日起,便遭持续追问。

2.就奥运圣火登珠峰一事,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奥运圣火登珠峰计划将于2007年启动,火炬手将选择合适时机进行首次攀珠峰测试。

B.奥运圣火登珠峰是对奥运精神的一种最好的弘扬与提升,必将写进奥运会的历史。

C.奥运圣火登珠峰危险重重,自人类首次登顶五十多年来,已有200多人不幸遇难。

D.奥运圣火登珠峰很可能带来大量的生活垃圾,对珠峰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3.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奥运圣火登珠峰一事,作者虽然肯定其创意,但也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对的意见,态度诚恳,观点明确。

B.作者以北大山鹰社五名队员不幸遇难的事件为例,说明人的生命远比攀登珠峰重要,告诉人们要珍爱生命。

C.本文采用总分式结构,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作者的基本观点,其中夹以大量事实数据,思路清晰,说服力强。

D.文章结尾采用了设问辞格,表现了作者对圣火登珠峰的担忧,其中答句以问句呈现,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曰:“轸重币轻使秦、楚之间,将为国交也。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轸者,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且轸

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轸曰:“然。”王曰:“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士尽知之矣。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曾参孝于其亲而天下愿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闾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曲者,良妇也。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

居秦期年,秦惠王终相张仪,而陈轸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过梁,欲见犀首。犀首者,魏之阳晋人也,与张仪不善。犀首谢弗见。轸曰:“吾为事来,公不见轸,轸将行,不得待异日。”犀首见之。陈轸曰:“公何好饮也?”犀首曰:“无事也。”曰:“吾请令公厌事可乎?”曰:“奈何?”曰:“田需约诸侯从亲,楚王疑之,未信也。公谓于王曰:‘臣与燕、赵之王有故,数使人来,曰“无事何不相见”,愿谒行于王。’王虽许公,公请毋多车,以车三十乘,可陈之于庭,明言之燕,赵。”燕、赵客闻之,驰车告其王,使人迎犀首。楚王闻之大怒,曰:“田需与寡人约,而犀首之燕、赵,是欺我也。”怒而不听其事,齐闻犀首之北,使人以事委焉,犀首遂行,三国相事皆断于犀首。轸遂至秦。

4.下列各项中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①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轸者②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B.①犀首见之②齐闻犀首之北

C.①愿谒行于王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①吾为事来②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5.下列各项中全都表现陈轸游说才能的一项是(3分)( )

①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②“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

③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④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

⑤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