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考行测历史常识:两汉魏晋人文考点
2019年国考常识:中国各朝代文学常识100条[含答案解析]
![2019年国考常识:中国各朝代文学常识100条[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00e786102de2bd960588a5.png)
2019年国考常识:中国各朝代文学常识100条[含答案解析]一、春秋时代1、《诗经》,又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檀》、《硕鼠》、《七月》。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为《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1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二、战国时代4、孟子,名轲,宇子與,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儿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5、列子,名御寇(圍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诸子哲理散文。
6、庄子。
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7、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
主要作品为《荀子》。
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
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
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属诸子哲理散文。
8、韩非,法家集大成者。
主要作品为《韩非子》。
全书55篇,《扁鹘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之“三国两晋南北朝与隋唐有关考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之三国两晋南北朝与隋唐有关考点考点一:官渡之战后,曹操陆续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格局初步形成,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此后刘备建蜀汉、孙权建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考点二:西晋:公元266年,司马炎废魏称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南北。
公元316年,匈奴与其他民族联合攻陷洛阳,西晋灭亡。
考点三:东晋:公元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建立东晋。
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帝自立,东晋灭亡。
考点四:东晋灭亡之后南方政权更迭频繁,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史称南朝。
同时,北方出现了五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史称北朝,南北长期对峙,合称南北朝。
考点五:北朝农学家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水经注》。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著《兰亭序》,被称为“书圣”。
考点六:隋朝: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为帝,改国号隋,即隋文帝。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考点七:唐朝: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国号唐。
贞观之治为唐太宗时期。
开元盛世为唐玄宗时期。
安史之乱由安禄山、史思明发起。
考点八:隋文帝时采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行成。
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时,诗赋称为进士科考试主要内容。
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考点九:唐太宗时期玄奘天竺取经。
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考点十: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唐朝时发明火药,唐末开始,火药被用于军事。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著《千金方》。
隋朝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其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考点十一:租庸调制,唐朝时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
唐朝实行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分夏、秋两季征收。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两汉文学知识点汇总1500字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两汉文学知识点汇总1500字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文学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下面是关于两汉文学知识点的汇总。
1. 《楚辞》:《楚辞》是两汉时期的一部重要文学作品集,共收录了17位楚国诗人的的作品。
其中以屈原的《离骚》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2. 《史记》:《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一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该书以两汉及前秦历史为中心,分纪、本纪、列传、表四种体例,内容涵盖了从夏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3. 《论衡》:《论衡》是董仲舒所著的一部辩证文集,是中国古代辩论思想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书中内容包括政治、伦理、宗教、文学等方面的辩论,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4. 《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
书中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论和教育思想,强调“仁”、礼治国的理念,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5.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所编的一部散文集,记载了东晋至南朝宋的社会生活风尚和风气变迁。
该书以短小精悍的文字描绘了各种人物形象,被誉为古代通俗小说的鼻祖。
6. 《汉书》:《汉书》是班固撰写的一部综合性历史著作,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书。
书中详细记载了西汉和新汉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内容,为研究两汉时期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7. 《西京杂记》:《西京杂记》是刘向所著的一部散文集,内容涉及两汉以来的历史典故、文化人物、玄学讲义等。
该书以平实的语言和丰富的典故,揭示了两汉时期的社会文化风貌。
8. 《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涵盖了两汉时期以前的作品。
该书以华夏民族的集体记忆、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为主要内容,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 《郑庄公问》:《郑庄公问》是郑国庄公与管仲对话的记录,以它开篇,并穿插于各篇之中,体现了古代学者的辩论风格和哲学思辨。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魏晋南北朝历史常识.doc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人文是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部分容易涉及到的知识点,这里以表格的形式从容易考察的角度进行整理,以此帮助大家备考这部分的知识点。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
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中国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严重受到损害,因此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加上战争带来的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许多进步。
晋朝(265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
分为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东晋与十六国,在入主中原众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他们相继建立了许多国家,范围大致上涵盖华北、蜀地、辽东,最远可达漠北、江淮及西域。
北魏史学家崔浩取其中十六个国家(十六个实力强劲国家包括: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个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南北朝(420年589年)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
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439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两汉文学知识点汇总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两汉文学知识点汇总1500字两汉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时期,涵盖了西汉和东汉两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
在这个时期,一批杰出的文学家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两汉文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汇总:1. 诸子百家:两汉时期是诸子百家的鼎盛时期,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等多个学派兴盛。
这些学派在哲学思想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史书:两汉时期也是史书写作的鼎盛时期。
西汉时期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标志着中国史学的诞生。
东汉时期出现了《后汉书》和《三国志》,这些史书以详实的记载和雄辩的文辞成为后来史书写作的典范。
3. 乐府诗:两汉时期,乐府诗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主要创作形式。
乐府诗以民间流行曲调为基础,内容多为抒发个人感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4. 神仙小说:两汉时期神仙小说得到了兴盛发展,尤其是东汉末年的神仙小说作品数量众多。
这些小说以仙人、神仙为主要题材,描绘了许多仙人的神奇经历和仙境的奇妙景象,寄托了人们对永生和超凡境界的向往。
5.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是东汉末年一群以朱异、嵇康、阮籍、嵇绍、刘伶、王戎、阮嗣宗为代表的文人雅士,他们以清高狂放的作风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世人间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6.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一部汇集了东晋时期文人雅士的言行轶事和警句的书籍,以比喻、警句和寓言等形式描绘了文人雅士的生活和风貌。
7. 赋归骈文:两汉时期,赋和归骈文成为当时文坛的两大主流形式。
赋是以夸饰华丽的辞藻来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的一种文体,归骈文是以长短句相互对偶的方式来写作的,追求语言的虚实相生和音律的谐和。
8. 散文:两汉时期也是中国散文的萌芽时期,散文开始成为文人雅士进行思想表达和议论文化的主要形式。
这一时期的散文以骈文和赋鲜明的特点,形式上更加自由灵活,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
以上是两汉文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汇总,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乱世的文化,魏晋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乱世的文化,魏晋魏晋时期又是我国一次大动荡、大变革、民族大融合时期,从东汉末年到隋朝的建立差不多三四百年的时间,这一时期经历了三国鼎立到两晋到南北朝的频繁的朝代更迭,社会秩序、社会规则被摧毁、被破坏,同春秋战国一样,人人都想说话,人人都可以不受约束的说话,从而成就了一个思想大解放时期,成就了一个文学繁荣发展的时期。
一、建安文学建安文学主要是以三曹为代表的,即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的《蒿里行》,诗云: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描写了东汉末战乱频繁而导致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凄凉场景。
其《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呈现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天下一统的志向。
其《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曹丕的《燕歌行》,诗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还有其《典论》是现存最早的文学专论。
曹植的《七步诗》,诗云:“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传为经典,以及其《白马篇》、《洛神赋》为后世经典。
二、东晋文学东晋定都健康(现在南京),都城偏安一隅,生活比较安逸,因此其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东晋文学代表人物王羲之、陶渊明等,其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其中有云:“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描述了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尽情欢乐,何其快哉的畅快心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点汇总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点汇总1500字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文学的风格多样化,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
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一些知识点的汇总。
一、创作背景1. 历史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经历了三国分裂、晋朝的建立以及南北朝的兴起和战乱。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受到了历史变动的影响,呈现出多样性和变化。
2. 文化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得到提高,他们追求彰显自己的才华和独特性。
士人之间进行文学创作和赋诗成为一种风气,文学成为了士人社交的一种方式。
二、代表作家与作品1. 曹操: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作品以史诗《观沧海》、《对潘安世书》和《龟虽寿》等为代表,表现了他的志向和追求。
2. 陶渊明:晋代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以田园诗为主,《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是他的代表作品,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反对世俗的态度。
3. 陶潜:南朝时期的文学家,他是陶渊明的弟弟,代表作品有《归去来辞》、《五柳先生传》等,写了许多咏史之作。
4. 陆机: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作品以《文赋》为代表,追求奇特的文辞和形象的修饰,对后世影响深远。
5. 阮籍:南朝时期的文学家,以他的《咏怀诗》和《与朱元晦书》等作品而闻名,他的诗歌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三、文学风格与特点1. 豪放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豪放洒脱的特点,表现出对世俗规范的反叛和对个人情感的宣泄。
作品以狂放豪迈、放浪不羁的形象为主。
2. 神韵派: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追求奇特的文辞和修饰,重视音韵和意象的表达。
作品常常使用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3. 谐音派:作者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谐音、谐意的手法,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这种手法在后世文学中也有所继承和发展。
四、主题与价值观1. 崇尚自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对自然的描写非常丰富。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行测必看历史文学常识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行测必看历史文学常识行测常识涉及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法律、马哲、科技、历史、人文、地理和经济等学科;考生复习的时候应该侧重在法律和科技人文地理方面,这些基本占到了考试内容的三分之二以上。
从近三年的题目来看,人文常识的题目一直占有相当比重,中公教育专家在本文从不同方面,对人文常识整理归纳。
一、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派别二、中国古代重要战争及人物三、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作家人物1.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2.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3.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4.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5.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其乐府诗对唐代诗人有很大影响。
6.王维、孟浩然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
7.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8.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9.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10.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11、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2.欧阳修是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
13.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14.苏轼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15.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16.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17.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
18.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19.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20.汤显祖是明代成绩最高的剧作家。
21.李渔是清初杰出的戏剧理论家和创作家。
22.曹雪芹是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国考行测历史常识:两汉魏晋人文考点
2019年国考行测历史常识
——两汉魏晋人文考点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题中的必考点人文知识,其涉及面之广,种类之繁杂,是提到就让很多考生头疼的部分,但是只要考生们能够切入到国考常识判断题的考试点,就能够较轻松地备战国考行测考试。
国考常识判断人文知识部分考察的都是非常基础的内容,考生只需要把基本的文学脉络理清楚,例如:我国古代文学部分,大体可以分成这样几个时期:先秦诸子散文思想——秦汉文——魏晋南北朝小说、文学批评——隋唐诗歌——两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抓住脉络上面的阶段性特征与重点知识,并将这些文学知识与一定程度上的法律、政治、地理、科技、经济等知识结合,融会贯通,考生定会在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的复习中受益匪浅。
国考行测人文知识的考察角度,通常来讲有这么几个方面:1.考察基本的文化认知。
像古代的四书五经、成语知识、传统节日与诗词等文化现象。
2.考察作家、朝代、作品、思想等对应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为大家介绍两汉魏晋人文考点。
一、指鹿为马
杀手。
曹植七步成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
现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
十、洛阳纸贵
西晋左思出身于儒学世家。
他以魏蜀吴三国都城的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经过整整十年的呕心沥血,完成了《三都赋》的创作。
名人纷纷为其作序,一时间《三都赋》风靡京城。
因为抄写本书的人太多了,洛阳的纸张很快供不应求,造成全城纸价猛涨。
“洛阳纸贵”后形容杰出的作品广泛流传,风靡一时。
十一、闻鸡起舞
东晋祖逖与好友刘琨胸怀坦荡、抱负远大。
二人一起担任司州主簿时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后成为文武全才。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实现了他们报效国家的愿望。
“闻鸡起舞”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十二、东山再起
东晋名相谢安,少有奇才,入仕为官,后感叹于政治黑暗,隐居于浙江会稽的东山。
在其四十岁时,桓温力邀他出任司马一职,谢安辞谢不过,重新入仕,时年已四十余岁。
“东山再起”后比喻一个人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或失势后重新恢复兴起。
国考行测历史常识备考:两汉魏晋人文考点
十三、东床快婿
东晋时,郗鉴写信给王导欲结亲,王导让他在子侄中挑选。
使者回去以后,对郗鉴报告说:“王家的儿郎们都不错,听到来挑选女婿,个个都很矜持,只有一个在东面的床上露着肚皮躺着,好像啥也没听到。
”郗鉴说:“那就是这个了。
”询问之下,此人正是王羲之,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郗璇嫁给了王羲之。
坦腹东床由此而来,旧用东床快婿作女婿的美称。
十四、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陶渊明时任彭泽县县令。
因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挂印辞官。
“不为五斗米折腰”后专指有骨气,不趋炎附势的性格。
十五、才高八斗
南朝宋的谢灵运,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很受当时宋文帝及文人雅士的喜爱。
谢灵运曾自誉:“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其他人共分一斗。
”“才高八斗”后用以形容文才高超。
十六、咏絮才高
东晋谢安在雪天与子侄们讨论文义。
正值户外雪越下越大,谢安兴致勃发,问到:“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子谢朗随口说:“撒盐空中差可拟。
”侄女谢道韫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听后大加赞赏。
后世人赞誉女性富有诗才为“咏絮之才”。
国考行测人文知识部分有关魏晋的考点已经为大家介绍完了,据了解,就人文知识考察的比重来看,我国古代人文部分考察比重日益增大,近几年尤其如此。
所以,准备参加国考公务员的朋友们务必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