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痕迹现场勘查

合集下载

现场勘验规则

现场勘验规则

现场勘验规则
现场勘验是公安机关在犯罪案件发生现场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重要的调查和证明作用。

为了确保勘验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遵守一些现场勘验规则。

1. 保护现场:勘验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防止人员和物品的破坏或污染。

必要时可以设置警戒线或使用屏障进行限制。

2. 记录现场:勘验人员需要详细记录现场的情况,包括地点、时间、人物、物品等相关信息。

可以通过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进行记录。

3. 保留证据:勘验人员需要及时保留现场的物证和痕迹,包括指纹、足迹、工具痕迹等。

应该使用专用的工具和技术手段进行提取、固定和包装保管。

4. 尽量不移动物品:勘验人员在勘验现场时尽量不移动或改变物品的位置,特别是犯罪现场的关键物证。

如果需要移动,应该做好记录和标记,详细说明移动的原因和方式。

5. 询问目击者:勘验人员在现场应该及时询问目击者,记录其证言和观察到的情况。

应该专业、客观和细致地进行询问,避免引导或误导目击者。

6. 合理使用技术手段:勘验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现场勘验技术手段,如测量仪器、采样器具、照相摄像设备等。

需要
遵守相关的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

7. 防范危险:勘验人员在现场要时刻警惕危险,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如佩戴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

8. 遵守法律和程序:勘验人员在勘验现场时要严格遵守法律和程序,不得滥用职权、侵犯人权或破坏证据。

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执法规范。

总之,现场勘验规则是为了保证现场勘验工作的准确性、公正性和合法性,公安机关在勘验现场时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则和程序。

痕迹鉴定流程

痕迹鉴定流程

痕迹鉴定流程痕迹鉴定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犯罪现场或其他相关场所的痕迹进行收集、分析和解释,为破案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介绍痕迹鉴定的一般流程。

第一步:现场勘查痕迹鉴定的第一步是进行现场勘查。

痕迹鉴定人员需要仔细观察现场,寻找可能存在的痕迹,如指纹、足迹、工具痕迹等。

勘查人员需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以防止现场污染和痕迹破坏。

第二步:痕迹收集在现场勘查后,痕迹鉴定人员需要对可能的痕迹进行收集。

常用的痕迹收集方法包括:1. 指纹收集:使用粉末或化学试剂将指纹显现,并使用相应的工具将其提取。

2. 足迹收集:使用照相技术或模具技术记录足迹,并使用相应的工具将其提取。

3. 工具痕迹收集:使用显微镜等工具对工具痕迹进行观察和收集。

痕迹收集需要小心谨慎,以避免痕迹的破坏或污染。

第三步:实验分析痕迹收集后,痕迹鉴定人员将进行实验分析。

实验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痕迹的物质成分,以进一步确定痕迹的来源。

常用的实验分析方法包括:1. 化学分析:使用化学试剂对痕迹进行处理,以确定其化学成分。

2. 光谱分析:使用光谱仪等仪器对痕迹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光谱特征。

3. 微观分析:使用显微镜等仪器对痕迹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定其形态特征。

实验分析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知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步:结果解释在实验分析完成后,痕迹鉴定人员将进行结果解释。

结果解释的目的是根据实验结果,确定痕迹的意义和价值。

痕迹鉴定人员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证据,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第五步:报告撰写最后一步是撰写痕迹鉴定报告。

痕迹鉴定报告是痕迹鉴定的结论和意见的正式文件,用于法庭审理和破案使用。

报告需要清晰、准确地陈述痕迹鉴定的过程、结果和意义,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和分析依据。

总结:痕迹鉴定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科学技术,其流程包括现场勘查、痕迹收集、实验分析、结果解释和报告撰写。

每一步都需要严格遵循科学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痕迹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现场勘验检查工作程序

现场勘验检查工作程序

现场勘验检查工作程序一、引言现场勘验检查是指在刑事侦查中,为了查明案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和收集证据,对犯罪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和调查取证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现场勘验检查工作的程序和要点。

二、确定勘验检查的范围和时间在开始现场勘验检查之前,需要明确勘验检查的范围和时间。

根据案件的性质和情况,确定勘验检查的具体范围,并安排合适的时间进行勘验检查。

三、组织勘验人员和准备勘验工具根据案件的需要,组织相应的勘验人员参与勘验检查工作。

勘验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需要准备好勘验工具,如相机、测量工具、采样器具等。

四、勘验现场的外部环境在勘验现场之前,首先需要对现场的外部环境进行勘验。

包括了解现场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交通情况等。

五、勘验现场的内部环境在勘验现场内部,勘验人员需要仔细观察现场的布局、结构、装饰等情况。

对于可能与案件相关的痕迹或物品,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拍照。

六、勘验现场的痕迹和物证勘验人员需要仔细寻找现场可能存在的痕迹和物证。

这包括血迹、指纹、足迹等痕迹,以及可能与案件相关的工具、器械、物品等。

勘验人员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检验和采集。

七、勘验现场的测量和拍照为了准确记录现场的情况,勘验人员需要进行测量和拍照工作。

通过测量,可以得到现场的尺寸、距离等具体数据。

通过拍照,可以得到现场的全貌和细节。

勘验人员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和相机,保证数据和照片的准确性。

八、勘验现场的采样和封存对于可能与案件相关的物证,勘验人员需要进行采样和封存。

采样是指将物证取样,用于后续的实验检验。

封存是指将物证放入密封的包装中,以确保物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九、勘验现场的记录和报告在勘验检查过程中,勘验人员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报告。

记录包括现场情况、痕迹和物证的发现、采样和封存的情况等。

报告是对勘验检查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勘验人员需要准确、清晰地记录和报告,以便后续的侦查和审判工作。

十、勘验现场的清理和整理勘验检查结束后,勘验人员需要对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工作。

法医学在痕迹检验现场勘查中的技术手段

法医学在痕迹检验现场勘查中的技术手段

法医学在痕迹检验现场勘查中的技术手段痕迹检验作为法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犯罪现场的各种痕迹进行收集、分析和鉴定,为刑事司法提供科学依据。

在痕迹检验中,法医学借助多种技术手段,包括物证提取、显微镜观察、化学试剂鉴定、DNA检测等,来揭示和还原事实真相。

本文将介绍法医学在痕迹检验现场勘查中的典型技术手段。

一、物证提取技术物证提取是痕迹检验的基础工作,为后续的分析鉴定提供材料。

在现场勘查中,法医学技术人员根据案件特点,采用不同的物证提取手段。

常见的物证包括血迹、指纹、鞋印、纤维等。

对于血迹的提取,除了常规的吸附、剥离等手段外,法医学还运用了血迹荧光检测技术,利用光源使血迹发出荧光,以便更好地观察和提取。

指纹的提取使用粉末法、胶片法等,通过增强指纹的可见度,进行记录和鉴定。

鞋印和纤维的提取则主要依赖显微镜和胶带等工具,进行精细的采集和保存。

二、显微镜观察技术显微镜在痕迹检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和聚焦功能,法医学技术人员可以对痕迹进行详细观察和分析。

例如,在毛发的鉴定中,显微镜可以帮助检验人员观察和比对毛发的纹理、颜色、直径等特征,以确定来源;在玻璃破碎片的鉴定中,显微镜可以帮助寻找两个玻璃片的断裂边缘,判断是否属于同一碎片。

显微镜观察技术在痕迹检验中起到了关键的辅助作用。

三、化学试剂鉴定技术化学试剂鉴定技术是痕迹检验中的又一重要手段。

通过使用特定的化学试剂,法医学技术人员可以识别不同物质的存在。

例如,在火灾鉴定中,法医学使用草酸二钠试剂对火灾现场进行检验,可以鉴定是否有涉及可燃材料的痕迹。

又如,在药物中毒案件中,法医学利用碳酸氢铵试剂对尸体进行检验,可以得出是否服用了毒药。

化学试剂鉴定技术可以为案件提供有力的物证。

四、DNA检测技术DNA检测技术是痕迹检验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也是现代法医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通过对犯罪现场收集的细胞或体液等样本进行DNA提取和分析,可以准确地鉴定个人身份和现场是否存在相关人物的DNA痕迹。

痕迹检验的程序及方法

痕迹检验的程序及方法

痕迹检验的程序及方法
痕迹检验是通过对物体或人身上遗留的痕迹进行检测、鉴定和分析,从而获取案件或事件的相关信息,为犯罪侦破和司法判断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技术手段。

痕迹检验的程序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1. 勘查现场:痕迹检验前需要勘查现场,确定哪些地方有可能留下痕迹,以及哪些物品和人员需要留存。

此步骤需要尽可能保护现场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避免痕迹被破坏、丢失或干扰。

2. 收集证据:根据勘查现场的结果,对可能留下痕迹的物品和人员进行收集、封存和固定,以便于后续鉴定和分析。

此步骤需要注意证据的保护和安全,避免污染、损坏或篡改。

3. 实验鉴定:将收集到的物品和人员送往实验室,进行各种痕迹检验方法的鉴定和分析。

常见的痕迹检验方法包括指纹检验、DNA检验、鞋底印痕检验、工具痕迹检验等。

其中,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痕迹和不同程度的破坏。

4. 结果分析:对痕迹检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比对,确定痕迹来源和可能涉案的人员或物品。

此步骤需要考虑实验误差和结果准确性,必要时还需要进行专门的鉴定和确认。

5. 编写报告:根据实验鉴定和结果分析的结论,撰写痕迹检验报告,并以法律标准为依据,对给出结论的可信性进行评定和说明。

以上是痕迹检验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严谨、科学地操作,同时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验证和核实,保证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对现场工具痕迹的分析和鉴定

对现场工具痕迹的分析和鉴定
1、弹性及变形 2、塑性及变形 3、强度 4、硬度
(四)形成工痕诸因素的关系与意义
同时存在、各有影响、相互作用
1、同时存在:是指形成工痕的三因素缺一不 可。
2、各有影响:是指三因素对痕迹的质量、特 征的反映程度各有影响。
3、相互作用: 工痕的勘查和鉴定要以三因素为引导,充分
研究,深刻认识,发挥作用。
凹凸线条。 线条痕迹包括擦划、钳剪、刺切、割削等四种。
2、凹陷状痕迹
(1)凹陷状痕迹的定义:工具与客体接触点不 改变时引起的变形。
(2)凹陷状痕迹的性质:痕迹是凹凸丘的形状 反映工具上的特征,痕迹与工具上的凹凸像相 反。两者的对应关系为:工具上的点-痕迹中的 点,工具上的线条-痕迹中的线条;且凸点对凹 点,凹线对凸线,凹凸对应。
4、刺切工具及其痕迹:各种刀具、斧具和匕首等。
和刺创。
在人体和纺织物上形成砍创
(三)车辆交通痕迹
1、车辆轮胎痕迹: 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主要形成有四种痕
迹:滚印、压印、拖印和侧滑印。这些 痕迹,能够反映下面几种特征: (1)磨损特征: (2)花纹特征: (3)轮胎面的机械损伤特征: (4)轮胎老化特征: (5)轮胎修补、携带物特征。
二、工具与客体的接触关系
(一)接触部位:部位不同,留痕不同。 (二)接触过程:三个阶段,开始阶段、中间阶
段、终止阶段。 (三)接触状态:切划接触与印压接触 1、切划接触:动态接触,形成线条状痕迹。 2、印压接触:静态接触,形成凹陷状痕迹。
(四)工具痕迹的状态:
1、线条状痕迹
(1)线条状痕迹的定义:工具与客体接触 点相对划动引起的变形。
工具痕迹
第一节 工具痕迹检验的任务和作用
一、工具痕迹与工具痕迹检验检验 (一)工具痕迹的定义

痕迹勘查箱通用配置要求

痕迹勘查箱通用配置要求

痕迹勘查箱是用于现场痕迹物证提取、固定和保存的专业工具箱。

对于痕迹勘查箱的通用配置要求,需要考虑到现场勘查的需求和痕迹物证的特性。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600字回答:1. 基础配置:* 痕迹勘查箱:作为基础工具箱,用于存放各种痕迹勘查工具。

* 手套:用于保护操作者的手部,防止污染或伤害。

* 放大镜:用于放大微小痕迹,提高观察效果。

* 痕迹刷:用于刷取痕迹,保持痕迹的完整性。

* 痕迹提取罐:用于保存提取的痕迹,防止污染和破坏。

2. 特殊配置:* 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痕迹与中心点的距离,为痕迹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 痕迹拍照设备:用于拍摄痕迹的高清照片,便于后期分析和比对。

* 痕迹模拟器:用于模拟痕迹的形成过程,帮助操作者理解痕迹的形成机制。

* 指纹识别软件:用于识别提取到的指纹,提高比对准确率。

* 痕迹建模软件:用于建立痕迹的三维模型,便于观察和分析。

3. 特殊材料配置:* 痕迹保护膜:用于保护痕迹不被二次污染,延长痕迹的保存时间。

* 高温耐腐蚀手套:用于处理高温或腐蚀性痕迹,保护操作者免受伤害。

* 特殊材质痕迹刷:根据痕迹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材质和形状的痕迹刷,提高提取效率。

4. 其他配置建议:* 现场勘查记录本:用于记录勘查过程和结果,便于后期查阅和分析。

* 现场急救包:用于处理小伤小病,确保现场勘查的安全性。

* 专业书籍和参考资料:用于学习和研究痕迹勘查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综上所述,一个基本的痕迹勘查箱应该包含基础的痕迹勘查工具、特殊配置的工具、特殊材料配置的工具以及其他必要的物品。

这些配置能够满足基本的现场勘查需求,并为专业人员提供足够的工具和技术支持。

同时,考虑到不同现场情况和痕迹特性的差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第一节工具痕迹的形成与特点一、工具痕迹形成工具痕迹是指作案人利用一定的工具破坏或侵害客体时,引起承痕体的受力部位发生塑性形变或断离而形成的立体反映形象。

工具痕迹形成须具备造痕体、承痕体和作用力三个要素。

(一)作用力工具痕迹是两个物体发生作用后形成的。

这种作用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物理学上称之为机械作用,用力的大小来表示作用的强度,用力的方向来表示作用的方向。

产生这一机械作用的直接原因是物体发生了运动。

物体的运动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能量即动能,没有动能,物体是不会运动的只会是静止状态,两个静止的物体之间是不会产生机械作用的。

因此要形成工具痕迹,必然要求作案人使得某一物体具有了一定的动能,发生了机械运动。

而动能却可能是其他能量转化过来的,这些能量包括热能、势能、化学能及引力、磁力、机械力产生的能量等。

机械力是形成工具痕迹的主要因素。

所以,工具痕迹不应该包括热能引起的炸断痕迹;电能引起的燃烧痕迹;或者化学腐蚀引起的以及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的各种断裂痕迹。

(二)造痕体和承痕体在工具痕迹学中,称施力的一方为造痕体;受力后而被破坏或变形的一方客体为承痕体。

两客体相接触后,由于物质材料的性能不同,作案工具也可以遭到破坏或变形。

因此作案工具不一定永远是造痕体,特别是对某一特定的检验对象,有时难以区分造痕体和承痕体。

(三)塑性变形工具痕迹的承痕体均为固体材料,它具有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这就有可能消除外力所引起的变形,使其恢复原来的状态,称客体为弹性变形,难以形成工具痕迹。

如:橡胶体、轮胎、橡胶棒等。

工具痕迹的形成都是在机械力取消后,承痕体不能恢复原来的状态,这是材料的塑性,塑性体所产生的变形,叫塑性变形或永久变形,形成立体工具痕迹。

二、工具痕迹特点(一)特定性特定性是指某一工具与其它任何工具都有绝对的区别,在自然界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互相同一的工具,只有相似。

工具或器械的特定性,首先是由它们的外表结构形态的特征所决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工具痕迹的寻找、 提取与固定
一、寻找发现现场痕迹 ㈠从现场的出入口上寻找 ㈡从现场中心去寻找 二、工具痕迹的提取 ㈠拍照提取 ㈡提取原物
1
2018/10/2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㈢制模提取 ⒈硅橡胶制模 ⒉硬塑料制模 ⒊软塑料制模 ⒋石膏制模 ⒌易熔合金制模 ⒍AC纸复印提取 ㈣提取工具痕迹中的附着物
2
2018/10/21
10
2018/10/21
四、 利用工具痕迹分析伪造现场 工具痕迹与犯罪行为之间有很强的关 联性,因此犯罪嫌疑人常常利用工具痕迹 伪造现场,达到转移视线、嫁祸于人的目 的。但由于伪造现场的本质是伪造一个并 不存在的过程,使得现场痕迹物证与犯罪 行为之间的关联性相互矛盾。现场勘查时, 技术人员就是根据现场各种物证能否与事 物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相吻合来分析现场 是否伪造。
5
2018/10/21
第二节 工具痕迹分析
一、确定工具痕迹 ㈠区分动物形成的痕迹 ㈡区分自然现象形成的痕迹 ㈢区分案前案后形成的痕迹
6
2018/10/21
二、 利用工具痕迹串并案件 串并案件是根据同一人和同一伙人在多个 案件现场出现共同的特性而将这些案件 合并起来侦查。 可以用来串并案件的特性很多,在工具痕 迹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使用工具的相似性 ㈡破坏对象的相似性 ㈢手段、方法、习惯、技能、技巧方面的 相似性
17
2018/10/21
凹陷状痕迹中的痕止缘能较好地反映工 具接触部位的形态结构。但在痕起缘, 由于作用力大小、方向以及工具自身 结构上的变化,可能与工具实际的形 态结构有较大的出入,痕迹越深,差 别越大。 线条状痕迹一般很难反映工具接触部位 的形态结构。观察时要尽量借助动态 过程中的静态瞬间留下的凹陷痕迹分 析。
分析工具种类,不仅要求技术人员掌握 材料力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而且要熟 悉一般工具的工作原理、结构、功能、 使用方法及其痕迹;能够根据工具痕 迹推断工具作用原理,进而分析工具 的结构。
16
2018/10/21
㈠用于分析工具种类的特征 ⒈工具接触部位的形状特征 理想的工具痕迹能够准确反映接触部位的形 态结构,但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实际形 成的痕迹可能是: ⑴较为完整地反映留痕部位形态结构 ⑵只是反映接触部位的局部形态; ⑶重叠、变形、粉碎,无法反映工具接触部 位的形态结构。
2018/10/21
⒊工具的规格型号特征 工具的规格型号特征主要指痕迹所反映 出的关于工具相关部位的长度、宽度、 弧度、厚度、特定的几何形态、光滑 程度等。 具有相同功能的工具通过规格型号加以 区别,在现场勘查时,可以通过测量 上述特征,查阅相应的工具手册确定 工具的规格型号。
12
2018/10/21
如出现锯、锉、钻痕迹的地方却找不 到相应的碎屑;在门、窗、柜等物 的缝隙处在关闭状态下无法接触到 的部位出现痕迹等。 ㈢工具痕迹大与小的矛盾 大与小的矛盾,是指为完成某一目的 用工具形成的痕迹明显过大或过小。 主要反映在伪造的进入现场的通道 上。
13
2018/10/21
㈣工具痕迹内外方向上的矛盾 内外方向上的矛盾,是指工具痕迹所显示 力的方向与形成痕迹的目的不相符和。 如在出入口处由内而外的打击、撬压、挖 掘、刺切等痕迹; ㈤工具痕迹重与轻的矛盾 重与轻的矛盾,是指现场工具作用引起的 变动显示作用力很大,但痕迹形态显示 这个力很小甚至没有。
11
2018/10/21
㈠工具痕迹先与后的矛盾 先与后的矛盾,是指按照事物演变的过程 先后出现的不同阶段,在痕迹反映中出 现的颠倒错乱。如先撬压后上锁、先撬 室内后撬室外等。 ㈡工具痕迹有与无的矛盾 有与无的矛盾,是指根据承受体上痕迹分 析,应该还伴随其它形态的物证同时出 现,但却没有出现;或者不该出现的变 化却伴随工具痕迹同时出现。
工具痕迹和嫌疑工具上的微量物质提供工 具使用范围、环境、场所等信息,同时 微量物质容易被犯罪嫌疑人所忽视。随 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测仪器的现代化 使得我们充分利用微量物质为侦查提供 线索。 微量物质甚至痕量物质在现场遗留的量一 般都很少,现场勘查时一般需要借助放 大镜和人造光源发现。
3
2018/10/21
9
2018/10/21
㈡分析犯罪嫌疑人持械习惯 持械习惯反映了人们的生理特点。多数人是 右手持械,少数人是左手持械。使用左手 还是右手可以通过作用力大小、方向和作 用点进行分析。习惯用右手的人在环境条 件限制下也可能用左手,但动作的协调性、 作用点的准确性以及力度大小等方面都会 出现异常情况。 ㈢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体力强弱与身材高低
14
2018/10/21
五 分析工具种类 分析工具种类又称给工具画像,是根据 工具痕迹所反映出的结构特征,结合具体 的环境条件,对作案工具的种类所进行的 分析推断。 分析工具的种类有利于分析作案的手段 和方法,串并案件,给侦查提供线索,缩 小侦查范围,是现场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
15
2018/10/21
7
2018/10/21
三、分析作案人的特点 ㈠分析犯罪嫌疑人的技能技巧 无论使用什么工具,都存在熟练性(技能) 和技巧性的问题。从生疏到熟练,从熟 练到掌握技巧需要有一个实践过程。使 用工具的熟练程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在痕迹中反映出来。
8
2018/10/21
⒈从痕迹形态的规范整齐程度上看 ⒉从承受体被破坏部位的选择上看 ⒊从所选用的工具上看 ⒋从破坏的手段选择上看 ⒌附着物遗留物与职业的关联
18
2018/10/21
⒉工具表面的凹凸结构特征 工具表面的凹凸结构,有些属于工具自 身固有的结构或零部件,有些是商标、 符号、装饰纹路等。 工具表面的凹凸结构出现在静态痕迹的 痕迹底部。在动态痕迹中,大而明显 的凹凸结构以线条方式出现,如在痕 迹形成过程中出现停顿,就有可能出 现静态痕迹反映。
19
⒈用火棉胶醋酸异戊酯溶液提取 ⒉用AC纸提取 ⒊剥脱法提取 ⒋抖动法提取 三、记录现场工具痕迹 工具痕迹现场记录作为现场记录的一部分, 一般应记录 ⒈工具痕迹遗留数量及其位置;
4
2018/10/21
⒉ 工具痕迹的大致形状; ⒊工具痕迹提取的方法、数量; ⒋工具痕迹和其它痕迹之间的关系等。 四、工具痕迹保存处理 ⒈用涂油法防止材料锈蚀; ⒉用捆扎法防止材料散乱; ⒊容易腐败的物体低温冷冻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