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呼吸系统
内科-呼吸科-第二篇第一章呼吸系统总论

护理原则与方法
环境优化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刺激性气味,调整温度和湿度 至适宜范围。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必要时进 行雾化吸入或吸痰操作。
ABCD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及咳嗽、咳痰情 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用药指导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 调整用药方案。
润、温暖和防御等功能。
肺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呼吸运 动实现肺通气和肺换气,为机体 提供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胸膜与胸膜腔
胸膜分为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 二者之间的密闭腔隙为胸膜腔, 呈负压状态,有利于肺的扩张。
呼吸肌
包括肋间肌、膈肌等,通过收 缩和舒张驱动呼吸运动。
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
肺通气动力
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包括吸 气运动和呼气运动,分别由吸气肌和 呼气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
内科-呼吸科-第二篇第一章呼吸系 统总论
contents
目录
• 呼吸系统概述 • 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与体征 •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其诊断 • 呼吸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与诊断方法 •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 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与康复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呼吸道
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各级 支气管,具有通气、清洁、湿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与建议
控制危险因素
加强锻炼
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质、预 防呼吸道感染等。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 ,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接种疫苗
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避免熬夜和 过度劳累。
第一章第二节猪的内脏:呼吸系统

第一章第二节猪的内脏:呼吸系统1.呼吸系统是使猪体维持正常呼吸的重要器官系统。
猪的呼吸系统由鼻腔、喉部、气管、支气管、肺组织等组成。
本文将对猪的呼吸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2. 鼻腔猪的呼吸过程以鼻腔为起始点。
猪的鼻腔由鼻腔前、中和后部分组成。
鼻腔前部分位于猪嘴的内部,主要功能是感知气味。
鼻腔中部是狭窄的通道,通过这个通道,气体可以进入猪的喉部。
鼻腔的后部分则与口腔相连,这样猪就可以通过鼻腔和口腔同时呼吸。
3. 喉部猪的喉部位于鼻腔的后方,是气体进入肺部的关键通道。
喉部包括声带、喉头和食管等组成部分。
当气体经过喉部时,声带会振动产生声音。
猪的喉部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容易发生喉炎等疾病。
4. 气管气管是连接喉部和支气管的管道。
它位于猪的胸腔内,属于呼吸系统的一部分。
气管的主要功能是将气体从喉部引导到支气管,并且在气体传输过程中起到净化作用。
5. 支气管和肺组织支气管是气管分支出来的管道。
猪的支气管越来越细,最终分成许多小的支气管末梢。
支气管末梢进一步分支形成肺泡。
肺泡是肺的基本功能单位,是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地方。
猪的肺组织分为左右两个肺叶。
每个肺叶具有许多肺小叶组成。
肺小叶是由肺泡、小支气管和血管组成的结构。
肺组织内还有许多血管,用于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交换。
6. 呼吸过程猪的呼吸过程分为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
吸气时,猪的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扩大,使肺组织膨胀,吸入新鲜空气。
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放松,胸腔缩小,使肺组织收缩,排出废气。
7. 坏境的影响猪的呼吸系统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对于饲养猪的农场来说,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卫生条件非常重要。
恶劣的环境会导致猪感染呼吸道疾病,影响生长和生产性能。
8.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猪的呼吸系统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侵害,常见的疾病包括:•猪流行性腹膜炎:由猪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
•猪圆环病:由猪圆环病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
•猪流行性瘟热:由猪流行性瘟热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1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病人呼吸困难时的表现:
①吸气性呼吸困难:当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时,病人吸气 时可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称“三凹征”。见于上呼吸道狭窄。如:气管异物、 喉头水肿、气管或大支气管的炎症等引起的吸气费力、 吸气时间延长。 ②呼气性呼吸困难:当下呼吸道部分梗阻时,如支气管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导致小支气管痉挛性狭窄。 病人出现呼吸费力、呼气时间延长等症状。 ③混合性呼吸困难:当重症肺炎、肺结核、大量胸腔积 液、气胸等引起肺换气面积减少和通气障碍,表现吸 气和呼气均费力。
第一篇 内科疾病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
思博护理学院 基础医学教研室 王辉
第一节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约占内科疾病的1/4, 病死率 较高,居我国总人口死亡原因的第一 位。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病种复杂,如,非 典等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如卡氏肺囊虫肺炎, 是艾滋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主要死因是肺癌,各种肺炎,肺结核,急性肺 损伤,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疾病
为卧床病人拍背:
(3)湿化呼吸道:适用于痰液黏稠而不易咳出 者。常用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利用超声波能使 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由呼吸道吸入,在雾化 吸入中加入痰液溶解剂以稀释痰液;若加入平 喘药、抗生素及减轻黏膜水肿的激素类效果更 佳。
超声雾化吸入:
(4)体位引流:适用于痰液较多的病人,如支 气管扩张、肺脓肿等疾病。利用重力作用,使 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方法:病变部 位或痰液潴留部位在上,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 引流时间每次15~30min,每日2~3次,宜在 早上起床后或睡前进行,不宜在饭后。大咯血 者和严重心血管疾病禁忌。
过热的空气等。
③过敏因素:解除或吸入过敏原,如花粉、油漆等。
第1章呼吸系统选择题

第1章呼吸系统选择题五号楼复印店呼吸系统1.IV型变态反应参与的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或反应是:A、肺出血-肾炎综合征B、寻找病因C、除外其他肺部疾病及并发症D、预测预后E、判断有无传染性5.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B、外源过敏性肺泡炎C、肺移植排斥反应D、支气管哮喘E、肺结核2.某患者,58岁,男性,慢性咳疗,下列哪项措施是不对的:A、积极控制感染B、积极镇咳C、祛痰D、解痉平喘E、中医辩证施治6.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主要嗽、咳痰二十余年,每年冬季加重,近五年每年冬季有喘息,本病人可能的诊断为:A、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原因是:A、劳累B、支气管哮喘C、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D、支气管扩张E、肺结核3.某患者,55岁,男性,慢性咳B、呼吸系统感染C、过敏性反应D、吸烟E、药物7.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性质为;A、白色泡沫样痰嗽、咳痰二十余年,每年冬季常有症状加重及发热、黄痰,最可能的诊断是:A、单纯性支气管炎B、粉红色泡沫样痰C、绿色粘液痰D、砖红色粘稠痰E、血痰8.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痰B、支气管哮喘C、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D、支气管扩张症E、肺结核4.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进行胸部某的性状变为:A、白色泡沫样痰线检查的目的是:A、确定诊断B、绿色痰C、血痰第1页共26页五号楼复印店D、黄色脓痰E、砖红色粘液痰9.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症状B、白色泡沫样痰C、喘息型病人有喘息D、急性发作病人有黄痰E、经常大量咯血13.慢性支气管炎咳痰量较多时是:A、慢性咳嗽咳痰B、可有喘息C、发热黄痰D、胸痛E、反复咯血10.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中,对不应选择:A、必嗽平B、含铵棕色合剂C、羧甲基半胱氨酸D、咳必清E、以上均不应选择14.慢性支气管炎单纯型的正确病程的规定是:A、每年连续患病2个月,持续2年以上B、每年连续患病3个月,持续1年以上C、每年连续患病3个月,持续1年D、每年连续患病1个月,持续3年E、每年连续患病3个月,持续2年或2年以上11.慢性支气管炎的并发症常见概念是:A、慢性咳嗽、咳痰,不伴有咯血B、慢性咳嗽、咳痰,不伴有肺气肿C、慢性咳嗽、咳痰,不伴有肺心病D、慢性咳嗽、咳痰,不伴有喘息E、慢性咳嗽、咳痰,不伴有感染15.参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较多见的细菌不应有:A、奈瑟球菌的有:A、慢性肺纤维化B、流感嗜血杆菌C、甲型链球菌D、肺炎球菌E、流行性脑脊膜炎双球菌16.慢性支气管炎较重要的某线B、自发性气胸C、肺不张D、慢性阻塞性肺气肿E、纵隔气肿12.慢性支气管炎常见的临床表表现是:A、片状浸润阴影现不应包括:A、慢性咳嗽B、肺门阴影增大第2页共26页五号楼复印店C、肺纹理增多D、肺纹理卷发样E、以上均不是17.受凉后低热、全身不适,同时B、干湿啰音C、支气管呼吸音D、浊音E、以上均不是21.慢性支气管炎,某线检查最常伴有咳嗽,痰量少,初为白色粘液痰,后为黄痰,经一般治疗,10天后减轻,两周后基本不咳,该病应诊断为:A、上呼吸道感染见的表现是:A、肺内可见片状浸润阴影B、肺纹理增多,走行紊乱C、肺内可见卷发样肺纹理D、肺透光度增强E、肺内有粟粒结节2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有:A、叩诊为浊音B、急性气管-支气管炎C、慢性支气管炎D、支气管扩张症E、支气管哮喘18.哪组症状在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最常见:A、咳嗽、咳痰B、叩诊为鼓音C、叩诊为实音D、叩诊为过清音E、叩诊为清音2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的B、胸痛、胸闷C、痰中带血D、气促或喘息E、以上均不是19.引起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最常原发病是:A、肺结核见的细菌是:A、葡萄球菌,溶血型链球菌B、支气管扩张症C、慢性支气管炎D、支气管哮喘E、肺纤维化24.老年,男性,诊断慢性支气管B、肺炎球菌、奈瑟球菌C、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D、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E、绿脓杆菌20.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炎20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已2年,1小时前,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剧烈胸痛,紫绀,大汗,胸部叩诊为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本病应诊断:体征是:A、过清音第3页共26页五号楼复印店A、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囊、肺泡扩张过度充气C、终末细支气管狭窄或1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因炎症而致管腔狭窄,其远端的2或3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过度充气D、终末细支气管狭窄,其远端气腔(包括整个肺小叶)过度充气,明显膨胀E、终末细支气管狭窄,仅由肺泡充气,膨胀2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症B、肺气肿病发自发性气胸C、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肺功能失代偿D、中毒性肺炎E、以上均不是25.由慢性支气管炎导致肺气肿形成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A、细支气管管腔狭窄,通气受阻B、肺毛细血管减少C、肺泡弹性降低D、肺泡结构破坏E、肺泡残气量增多26.全小叶型阻塞性肺气肿病变状是:A、咳嗽、咳痰B、胸痛胸闷C、咯血D、吸气性呼吸困难E、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29.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表现部位在:A、终末细支气管狭窄,呼吸性细支气管过度充气,持久膨胀扩张B、终末细支气管狭窄,肺泡管、肺泡囊、肺泡过度充气,持久扩张C、终末细支气管及1级呼吸性细支气管狭窄,2或3级细支气管扩张D、终末细支气管狭窄,整个肺小叶(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过度充气,持久膨胀,扩张E、终末细支气管及远端整个肺小叶全部过度充气,持久膨胀扩张27.小叶中心型阻塞性肺气肿是:A、终末细支气管狭窄,1、2、3不应包括:A、桶状胸B、语颤减弱C、叩诊过清音D、并发肺心病时心脏浊音界必定扩大E、呼吸音减弱30.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不应包括:A、胸廓呈桶状,呼吸运动减弱B、叩诊过清音C、触诊语颤减弱D、可听到异常管状呼吸音级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张B、终末细支气管狭窄,肺泡管、肺泡第4页共26页五号楼复印店E、心浊音界可叩不出3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不应有的E、以上均不是35.慢性肺心病时肺动脉高压形表现是:A、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支气管平滑肌痉挛B、叩诊呈鼓音C、呼吸音减弱D、肋间隙增宽,肺底下降E、心浊音界可变小甚至叩不出32.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最常见的B、支气管感染C、缺氧性肺小动脉痉挛D、肺毛细血管数量减少E、肺静脉压力增高36.慢性肺心病缓解其不具有的病因是:A、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体征是;A、肺气肿体征气肿B、支气管哮喘,肺气肿C、支气管扩张症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E、尘肺33.慢心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最常B、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C、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D、剑突下心脏收缩期搏动E、右心衰体征37.慢性肺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肺性脑病见的诱因是:A、过度劳累B、休克C、上消化道出血D、弥漫性血管内凝血E、以上均不是38.女性,58岁,咳嗽、咳痰20B、大量利尿剂C、应用镇静剂D、呼吸系统感染E、停用支气管扩张剂34.导致阻塞性肺气肿及慢性肺余年,10年来逐渐加重,入院后查体,胸廓呈桶状,叩诊过清音,剑突下可见心脏收缩期搏动,三尖瓣听诊区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不大,无水肿,本病人应诊断为:A、慢性支气管炎心病占第一位的病因是:A、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B、尘肺C、支气管哮喘D、支气管扩张症第5页共26页。
第一章呼吸系统总论

第一章呼吸系统总论1.1呼吸系统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组织。
人类依靠呼吸系统进行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本文将对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关疾病进行总论。
1.2 呼吸系统结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组织两个主要部分。
1.2.1 呼吸道呼吸道包括鼻腔、咽部、喉部和气管。
其中,鼻腔是气体进入体内的第一道通道,通过鼻腔进入体内的气体会被暖室湿化,并被鼻毛和粘液污染物净化。
咽部是连接鼻腔和喉部的通道,同时也是食物和空气共用的通道。
喉部包括声带,参与发声和呼吸调节。
气管是连接喉部和主支气管的管道,由环状软骨组成,起到支持和保护气管的作用。
1.2.2 肺组织肺是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织,位于胸腔内。
人体有两个肺,左肺有两个叶,右肺有三个叶。
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通过肺泡和毛细血管的结合,实现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1.3 呼吸系统功能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供给气体和调节酸碱平衡。
1.3.1 气体供给呼吸系统通过气道将氧气引入体内,供给身体组织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所需。
同时,通过排出二氧化碳,将体内代谢产物排除。
1.3.2 酸碱平衡调节呼吸系统通过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控制体内二氧化碳的排出和氧气的吸入,从而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
当血液过酸性时,呼吸系统会增加呼吸频率,加速二氧化碳排出,从而降低血液酸度;当血液过碱性时,呼吸系统会减少呼吸频率,减少二氧化碳排出,增加血液酸度。
1.4 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癌等。
1.4.1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痛、鼻塞等。
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流感、肺炎等。
1.4.2 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特征是气道过度敏感和反复发作的气喘。
哮喘患者常伴有气喘、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窒息。
1.4.3 肺癌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发生在肺组织中。
肺癌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等。
内科护理学重点考点整理

内科护理学第一章呼吸系统1、(选)铁锈色痰-肺炎球菌肺炎;粉红色泡沫状痰-急性肺水肿;恶臭痰:厌氧菌感染。
2、动脉血气分析:CQ的压力高,要低流量,吸氧(PaQ: 90-100mmHg PaCO:35-45mmHg)。
3、.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咳嗽与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难、咯血、胸痛。
4、(问答题)促进有效排痰的护理措施:(1)有效咳嗽:适用于能咳出痰的患者(2)气道湿化:适于痰液粘稠难以咳出者, 吸入疗法的注意事项:防止窒息、避免湿化过度、控制湿化温度、防止感染、避免降低吸入氧浓度(3)胸部叩击: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的病人。
禁用于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有病理性骨折史、咯血、低血压及肺水肿等病人。
叩击顺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规律的叩击胸壁。
频率: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每分钟叩击120-180次,每次叩击时间以5-15分钟为宜(4)体位引流(5)机械吸痰:注意事项是每次吸引时间(必考)少于15秒,两次抽吸时间间隔(必考)大于3分钟;②吸痰动作要迅速、轻柔,将不适感降至最低;③在吸痰前、后适当提高吸入氧的浓度,避免吸痰引起低氧血症;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呼吸道交叉感染。
5、肺源性呼吸困难分类: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6、(填空,选择)根据咯血量,临床将咯血分为痰中带血、少量咯血(每天v 100ml)、中等量咯血(每天100-500ml )和大量咯血(每天〉500ml,或1次〉300ml)。
7、肺炎的治疗要点:(1)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2)对症和支持治疗(3)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8、(填空,选择)肺炎的分类:(1)按解剖分类(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2)按病因分类:细菌性肺炎(最常见,占肺炎的80%、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
9、肺脓肿的治疗原则:抗感染和痰液引流。
温医大内科护理学讲义01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一、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肺和胸膜组成(一)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以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L上呼吸道:由鼻咽喉组成2.下呼吸道:由气管\支气管组成,右侧支气管较粗,短而陡直,临床上将直径小于2亳米的细支气管称为小气道,是呼吸系统疾患的常见部位(二)肺和胸膜:肺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一)肺的呼吸功能具有肺通气与肺换气功能,肺是双重血液供应,即肺循环和支气管循环第四节肺炎病人的护理本节考点:肺炎病人护理,其中休克型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为重点肺炎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实质或间质内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一、按解剖位置分类(-)按解剖位置分类L大叶性肺炎炎症起于肺泡,通过肺泡间孔向其他肺泡蔓延,以致一个肺段或肺叶发生炎症(肺实变),故又称为肺泡性肺炎。
致病菌多为肺炎球菌。
2.小叶性肺炎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播散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又称为支气管肺炎。
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可由细菌、病毒及支原体引起。
3.间质性肺炎为肺间质的炎症。
(二)按病因学分类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其次为病毒、支原体、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均可引起肺炎,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球菌,其次为葡萄球菌、肺炎杆菌。
(≡)根据感染来源分类L社区获得性肺炎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
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
2.医院获得性肺炎病人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在入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肺炎。
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包括绿脓杆菌、肺炎杆菌、肠杆菌等。
二、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护理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肺炎,典型病变呈大叶性分布。
临床表现以寒战、高热、咳嗽、及咳铁锈色痰为特点。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当全身抵抗力低下时,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后,使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而发病。
呼吸生理及呼吸机工作原理

影响通气的指标-顺应性
高顺应性 低顺应性
顺应性:
弹性
精品课件
28
影响通气的指标-顺应性
高顺应性 低顺应性
肺顺应性 -代表肺的扩张性 -肺容量改变随肺泡压力
改 肺容变量而变化量。
CL= 肺压力变化量 (ml/cmH2O)
• CL与压力呈负相关,与容量呈正相关。
• 静态CL反映肺组织弹性阻力;
• 动态CL兼受气道阻力影响。
分类: 静态顺应性
动
态顺应性
Cs=VT/(Plateau-PEEP)
CD=VT/(PIP-PEEP)
plateau --- 平台压
PIP -------- 峰压
PEEP ----- 呼气末正压
正常值: CD = 30 ~ 40L / cmH2O
Cs = 40 ~ 60L / cmH2O
精品课件
47
上移动封闭鼻腔,会厌
向下盖住总气管口食物
会厌
软腭
能顺利进入食管中。
-呼吸时软颚和会厌相反
动作,使空气进入下呼
精品课件 吸道和肺。
6
下呼吸道
功能:
传递气体
作用:
逐级将新鲜气体传送 至肺泡。
构成:
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
和终末细支气管
精品课件
7
下呼吸道 - 总气 管
总气管
-最狭窄处在声带,经声带空气
进
外呼吸:血液运输 -血管系统
全身的动脉由主动脉分支出 来将含有丰富氧气和养料输 送至各脏器。
全身的静脉将血液(含较多的 二氧化碳)经上、下腔静脉返 回心脏。
全身的毛细血管网是氧气、
二氧化碳和其他养料在血液
和细胞之间交換的场所(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疾病
概述、呼吸系统常见症状、急性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第一节、概述
关系↓
肺循环
支气管循环
(四)、胸膜腔和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内压是胸膜腔内的压力,正常人为负压。
(五)、肺的呼吸功能
呼吸: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由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及内呼吸三个同时进行又互相影响的环节组成
1、肺通气:衡量肺的通气功能:
(1)每分通气量(MV、V E):每分钟进入或排出呼吸器官的总气量。
为潮气量(V T)与呼吸频率(f)的乘积—MV/V E= V T×f。
正常人=400-500ml,呼吸频率16-20次/分。
(2)肺泡通气量(V A):每分钟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又称有效通气量—V A= (V T -V D)×f。
V D为生理无效腔/死腔气量,是肺泡无效腔与解刨无效腔之和。
3、肺容积:肺内气体的容积。
四个肺容积:潮气量、补呼气量、补吸气量、残气量的总和
肺容量:肺容积中两项或两项以上联合气体量。
吸气肌:膈肌、肋间肌;呼气肌:腹肌、肋间内肌、腹壁肌
2、肺换气:
(六)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
(七)呼吸的调节
护理评估: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6)肺功能检查
①肺活量(VC)②残气量(RV)③肺总容量(TLC)④用力肺活量(FVC)
肺功能正常→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①混合性(02、CO2)②低氧血症→肺A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影响右心,右心室:低阻高容量),肺功能下降易导致心室高压。
凝血酶:止血(凝血因子)严禁注射,喷用、口服、灌注(直接用到创面上)
血凝酶:止血(不是凝血因子)可注射进血管,立即止血。
不能用垂体后叶素的患者,可以用血凝酶、巴曲亭。
两者作用的靶点不同
护理措施:一般护理:病情—生命体征;环境、饮食、休息;对症护理:多饮水、降温(物理药物)、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