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贵重仪器使用的三级管理
医疗仪器三级管理制度

医疗仪器三级管理制度一、概述本文档旨在规范医疗仪器的管理制度,确保医疗仪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仪器分类根据使用风险和管理要求,将医疗仪器分为三个级别:1. 一级仪器:主要用于日常诊疗,无创伤和非侵入性的设备,如血压计、体温计等。
2. 二级仪器:涉及少量侵入性检查和治疗的设备,如心电图仪、X光机等。
3. 三级仪器:涉及大量侵入性检查和治疗的设备,如手术刀、呼吸机等。
三、管理要求1. 一级仪器管理要求- 对一级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检查一级仪器的性能和准确度,并记录检查结果;- 保证一级仪器的清洁和消毒;- 对一级仪器进行定期校准。
2. 二级仪器管理要求- 在使用二级仪器前,进行规范的操作培训;- 对二级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确保二级仪器的性能和准确度,定期进行校准;- 对二级仪器的操作进行记录和审查;- 定期检查二级仪器的消毒和清洁情况。
3. 三级仪器管理要求- 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的人员才能操作三级仪器;- 对三级仪器进行定期的性能和安全性评估;- 保证三级仪器的完好和准确性;- 定期进行三级仪器的校准和维护;- 对三级仪器的操作进行记录和审查;- 定期检查三级仪器的消毒和清洁情况。
四、责任与监督- 诊所负责人应指定专人对医疗仪器的管理进行监督;- 相应的仪器使用手册和操作规范应提供给相关人员;- 对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纪律处理;- 定期组织对医疗仪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估。
五、附则本管理制度的修改和补充由诊所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共同决定。
任何不符合法规和伦理要求的行为均被严格禁止。
以上为医疗仪器三级管理制度的内容,以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和有效性,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医院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

医院医学装备三级
管理制度
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医院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加强和规范医院医学装备管理,促进医学装备合理配置、安全与有效利用,充分发挥使用效益,保障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学装备管理办法管理应当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医院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
第二章三级管理
第三条实行分管院领导、医学装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三级管理制度。
第四条由分管院领导直接负责,并配备一定数量专业技术人员。
分管院领导对全院医学装备资金进行预算管理、统筹安排。
第五条设备科是全院医学装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参加医学装备管理全过程,其具体职责如下:
(一)负责医学装备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组织、制订和实施等工作。
(二)负责医学装备计划、审批、购置、验收、发放、质控、维护、维修、保养、应用分析并参与报废处理等全程管理。
(三)负责全院医学装备的维修保养,保障医学装备正常使用。
(四)收集相关政策法规和医学装备信息,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五)组织医学装备管理相关人员专业培训。
(六)按照国家规定对全院的计量器具执行强检工作。
2
2020年4月19日。
医疗设备三级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的管理,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原则1. 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医疗设备管理实行单位领导、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三级管理制度。
2. 分级负责,权责一致:各级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确保医疗设备管理的有效实施。
3. 信息化管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能,实现医疗设备管理的现代化。
4.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医疗设备安全使用,预防事故发生。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单位领导: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审批重大设备购置、更新、淘汰等事宜。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医疗设备的采购、验收、质控、维护、修理、应用分析和处置等全程管理。
(1)制定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负责医疗设备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制定、实施;(3)负责医疗设备购置、验收、质控、维护、修理、应用分析和处置等全程管理;(4)保障医疗设备正常使用,提高设备使用率和完好率;(5)收集相关政策法规和医疗设备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6)组织本部门及相关人员专业培训。
3. 使用部门:负责医疗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和保养。
(1)严格执行医疗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使用;(2)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3)发现设备故障及时上报,配合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维修;(4)负责医疗设备使用记录的填写和归档。
四、医疗设备管理流程1. 设备采购: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医疗需求,制定设备采购计划,经单位领导审批后,进行设备采购。
2. 设备验收: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验收工作,确保设备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3. 设备安装: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安装工作,确保设备安装到位。
4. 设备使用: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使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使用。
医院医疗设备三级管理制度

一、概述为规范和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原则1. 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医院成立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的统筹规划、管理监督和协调工作。
2. 分级负责、权责一致:医疗设备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即医院领导、设备科、使用科室三级管理。
3. 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确保医疗设备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4.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将医疗设备安全放在首位,加强设备维护保养,预防事故发生。
三、三级管理制度1. 领导管理(1)医院领导:负责制定医院医疗设备发展规划,审批重大医疗设备购置、维修、报废等事项。
(2)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实施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协调解决设备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2. 设备科管理(1)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的采购、验收、登记、档案管理等工作。
(2)负责医疗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维修、报废等全过程管理。
(3)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负责医疗设备的使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设备操作技能。
3. 使用科室管理(1)指定专人负责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使用,确保设备完好、安全。
(2)严格执行医疗设备操作规程,防止设备损坏。
(3)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保养、维护,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4)发现设备故障及时上报,配合设备科进行维修。
四、监督与考核1. 设立医疗设备管理监督小组,负责对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定期对医疗设备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设备管理知识、操作技能、服务态度等。
3. 对违反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设备科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医院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

医院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加强和规范医院医学装备管理,促进医学装备合理配置、安全与有效利用,充分发挥使用效益,保障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学装备管理办法管理应当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医院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
第二章三级管理第三条实行分管院领导、医学装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三级管理制度。
第四条由分管院领导直接负责,并配备一定数量专业技术人员。
分管院领导对全院医学装备资金进行预算管理、统筹安排。
第五条设备科是全院医学装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参加医学装备管理全过程,其具体职责如下:(一)负责医学装备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组织、制订和实施等工作。
(二)负责医学装备计划、审批、购置、验收、发放、质控、维护、维修、保养、应用分析并参与报废处置等全程管理。
(三)负责全院医学装备的维修保养,保障医学装备正常使用。
(四)收集相关政策法规和医学装备信息,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五)组织医学装备管理相关人员专业培训。
(六)按照国家规定对全院的计量器具执行强检工作。
(七)对医学装备实行科学管理,大型设备购置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严格按照《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管理使用办法》进行管理配置。
(八)开展物资设备管理效益分析和教学科研工作。
(九)加强大中型医学装备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十)加强对医学装备的调研,了解使用情况,并对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反馈。
第六条使用部门应在设备科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本部门的医学装备日常管理工作,其具体职责如下。
(一)逐级建立使用责任制,制定操作规程,指定专人管理,严格使用登记,认真检查保养,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始使用。
(二)新进仪器设备要由设备科负责验收、安装和调试,在使用前要组织科室有关人员进行操作管理、使用和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独立操作。
(三)对于不可随意挪动、搬动的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操作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发生仪器运转异常时,应及时通知责任医学工程部责任工程师,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故障,严禁带故障和超负荷使用。
仪器设备三级保养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三级保养管理制度第一篇:仪器设备三级保养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三级保养管理制度一级:科室仪器责任人员或专管人员对所保管的仪器应每天进行清洁维护和使用前后的检查。
打扫灰尘,检查插头有无松动,零件是否齐全等,定期加油,更换消耗性零件(如换离心机,牙钻机炭刷等)。
二级:按不同仪器分类,定不同时限由维修人员会同仪器专管人员共同维护、调试、并做必要的记录。
一般仪器每季度一次,由特别要求的仪器可每月检查一次,不易损坏的半年或一年一次。
检修内容包括线路插头是否完好,部件有无松动,运转性能及各项指标是否正常。
发现故障及时修理。
有条件每年进行一次机内清洗。
三级:仪器设备使用已久,部分零件已坏或发生故障,由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仪器专管人员应填写修理单,写明故障部位,蒋仪器送修理组维修。
笨重仪器可就地维修,损坏的仪器而维修人员无能力维修者,经领导批准可送院外或请技术员来修理。
外修工作由器械科组织分管维修人员和仪器专管人员配合外来人员共同实施,完工后共同进行验收。
在完成一级保养的工作任务外,应协作维修人员搞好二级,三级保养工作,并负责做好仪器的使用的登记和维修保养的登记制度。
仪器责任人对仪器保管好的,该仪器使用率高,经济效益好者,由科室提出建议,经院长批准,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
对仪器管理不好,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仪器损坏者应酌情扣发奖金或承担经济责任。
第二篇: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是保证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必备物质条件,必须严格执行“统一领导、管用结合、责任到人”的原则。
为了保证学校仪器设备得到更好的保养、维护,现制定有关设备维护管理制度:1、总务处负责学校教学设备的管理及其协调工作。
2、仪器设备管理员有责任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设备完好率高,并定期清点设备,做到帐、卡、物三相符。
3、仪器设备的使用原则上“谁使用谁维护”,如出现故障,及时告知仪器设备管理员,由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上报校总务处,总务处根据情况进行维修。
医疗设备三级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三级管理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医疗设备的三级管理制度,以确保医疗机构对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达到高效、安全和规范的水平。
2. 三级管理制度的概述医疗设备三级管理制度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设备管理、使用管理和维护管理。
2.1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设备登记:对医疗设备进行统一的登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购买日期和厂家信息等。
- 设备验收:新购买的设备需要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标准。
- 设备处置:及时收集和处置不合格、过期或损坏的设备,防止对患者造成安全和健康风险。
2.2 使用管理使用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设备分配和使用权限: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设备并设置使用权限。
- 设备操作规范:制定设备使用的操作规范,包括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安全预防措施。
- 设备维护保养: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2.3 维护管理维护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设备维修: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维修,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 设备保养计划:制定设备的保养计划,包括定期保养和预防性维护,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设备备件管理:建立设备备件库存管理制度,保证设备备件的及时补充和使用。
3. 总结医疗设备三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医疗机构对设备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通过设备管理、使用管理和维护管理的有效结合,可以确保医疗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是《医疗设备三级管理制度》的内容概述,为确保医疗机构顺利实施该制度,建议各部门积极支持和配合,合理落实相关要求。
望查收。
医疗设备管理三级制度(通用6篇)

医疗设备管理三级制度医疗设备管理三级制度(通用6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疗设备管理三级制度(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疗设备管理三级制度1一次性医疗用品采购、使用管理制度1、医院所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由药剂科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
2、医院采购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从具备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业产品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产品。
3、每次购置,采购部门必须进行质量验收,并查验每箱(包)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消毒或灭菌日期及产品标识和失效期限。
4、各科室计划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到了库房后,库房人员应及时通知科室,各科室必须将计划单上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按要求领走,不得无故拒领,避免因失效过期造成损失。
5、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和设备采购部门。
6、医院发现不合格产品活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部门,不得自行做退、换货处理。
7、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须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统一回收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卖给无回收证件的单位或个人。
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8、未经批准不得在临床试用任何产品。
9、医院在行政查房时应对各科室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和仓储进行监督检查。
如查实科室或医务人员私自采购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将按医院规定进行处罚,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将由当事人或科室承担全部法律和经济责任。
仪器设备验收、入库、调试制度1、仪器设备的验收包括数量和质量的验收,因以合同为依据。
进口设备必须在索赔期内验收完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贵重仪器使用的三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825—01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贵重仪器进入儿科投入使用,如新生儿暖箱、蓝光箱、远红外抢救台、心电监护等已成为抢救患儿的常用设备,为了提高贵重仪器的使用率和完好率,确保这些仪器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性能,从而保障患儿安全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我科室自2012年对各种贵重仪器进行了有效的三级管理,取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三级管理方法:
1.1 一级管理: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
贵重仪器结构精确,内部结构十分严密,每班次操作仪器的护士,要每天安排专门时间对仪器进行维护与保养,严格执行儿科的设备操作规程及保养制度,及时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发生故障及时向仪器设备的监护人及负责人汇报,并做好故障记录,
1.2 二级管理:仪器设备监护人的管理
科室每位护士负责监护1—2台贵重仪器,定人定机,这样护士既是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又是监护人。
每次使用结束后,由监护人进行全面保养和检修,包括对仪器设备的除尘、加油、充电、局部检查等,并检测仪器设备的各种项目,检查完毕要认真记录,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确保所有仪器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
设备监护人有权对其监护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
时责令操作人改正。
出现故障等异常,及时填写记录,并向设备负责人报告,督促及时维修。
1.3 三级管理:设备负责人的管理
设备负责人即科室的护士长,定期检查设备监护人对仪器的监护和保养情况,随时检查操作人的操作规程与设备运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当事人提出,并立即做好维修、补充工作。
同时要加强贵重仪器使用环境的检查,必须做好防潮、防高温、除尘等工作,确保贵重仪器不受损害。
对水、电和地线要求严格的仪器设备,要做好净化、稳压、电源的处理和安装地线,使仪器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建立有效的奖罚制度。
设备运行出现故障无法修理应及时上报医院医疗器械科,请相关工程师负责维修。
2 结果
自 2012年我科室实施贵重仪器三级管理制度以来,机器完好率升至99%,每年维修费用降低了20%-30%,保障了患儿的安全,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3 讨论:
3.1 仪器的操作规程和保养制度的制定
规章制度建立的目的是明确工作职责和程序,提高责任感,消除混乱现象,从而达到规范化运行。
编写《贵重仪器使用操作流程》,既规范护士的操作,也方便护士培训。
每台仪器设备都悬挂操作程序卡。
将贵重仪器操作人、监护人、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形成条文,编入科室工作制度,使管理有理可依,有据可查。
3.2 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培训使每位护士达到规范操作的要求,人员称职是技术安全的基本保证[1] 。
培训的内容包括正规的操作、维护、保养、简单的故障排除。
使用每台仪器之前,都要熟读仪器使用操作手册、维护保养手册和安全使用准则。
请仪器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做示范,讲解仪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和操作程序,保养的注意事项。
之后再请科室技术负责人对护士进行一对一的专职培训。
通过组织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使护士从被动操作到主动配合,提高了工作主动性。
通过采用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大大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素质。
3.3加强行政管理,建立督察制度:
实施对贵重仪器使用管理时,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可不定期地抽查,既了解护士对仪器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也检查护士工作的严谨性,保证仪器的规范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护士在仪器的使用中占着不可取代的地位[2],贵重仪器的管理不仅是科室质量控制的内容,也是顺利完成日常工作的重要保证。
三级管理制度,即做到人人掌握,人人参与管理,且相互监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在使用中作好仪器的保养、维护工作,使仪器充分发挥效能。
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左月燃. 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
杂志,2004,39(3): 192
[2] 陶曙.临床护理中对医疗器械使用的训练和管理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2,7(2):38-39
作者简介:
栾淑芳,青岛市市立医院,本科;
郝艳,青岛市市立医院普外科,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