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合集下载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昼夜节律和血压负荷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昼夜节律和血压负荷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BV 、 P ) 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负荷与高血压靶器官损
害的研 究 逐 渐 深入 。有 关 高血 压 左 室肥 厚 ( V L H) 与动态 血压 各参 数关 系 的研究 , 国内外 都有 报道 , 但
尚存在 争议 。有 资料 表 明 , P 与靶 器 官 损 害 的发 BV 生 率和 损伤 严重 程 度 呈显 著 正 相 关 , 而另 有 学 者 持 相 反观 点 ¨ 。本 文通 过对 高 血 压 患 者 L H 组 和 无 j V
山西 医科 大学 学报 ( h ni e nv 0 0年 5月 , JS ax M dU i)2 1
DOI 1 . 9 9 J I S 1 0 : 0 3 6 / . S N. 0 7—6 1 . 0 0 0 . 1 6 2 1 . 5 0 8 1
( 5

4 4l ・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 、 昼夜节律和血压 负荷与左 室肥厚 的关系
及 糖尿 病 。
12 研 究 方法 .
L H组动态血压参数的对 比研究 , V 进一步探讨高血
压 左室肥 厚 和血压 变 异性 、 压昼夜 节 律 、 压 负荷 血 血
的关系 , 这对 更好 地 评 估 高 血压 患者 左 室 肥 厚 的发
12 1 动 态血压 监 测 方 法 与 指 标 患 者 在作 动 态 ..
患者均 排 除急性 心 肌梗 死 、 衰 、 心 器质 性瓣 膜病 变及 肝脏病 变 。正 常对 照组 3 0例 , l , l , 男 8例 女 2例 年 龄4 6 2— 8岁 , 平均 年 龄 ( 4 8 5 .7±9 9 ) , 2 0 .4 岁 为 0 3
m ntr g A P 在 高血 压诊 断 和 治疗 中的广 泛 应 o i i , B M) on 用 , 关 血 压 变 异 性 ( l d pesr a a it , 有 bo rsue vr bly o i i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 0 1 5 年7 月第 2 9 卷第 7 期( 总第 3 5 5 期)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 峰与左室肥厚 的相关性研究
韩 笑① ,郑 琳① ,韩 晴②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血压晨峰 ;左心 室肥厚 ;相关性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5 6 8 X. 2 0 1 5 . 0 7 . 0 0 6 4
【 中图分类号】 R 5 4 4 . 1[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1 0 0 1 — 5 6 8 X ( 2 0 1 5 ) 0 7 — 0 1 3 6 — 0 2
在生理状 态下 ,血压 在一天 2 4 小 时 内不断波动 ,呈现 “ 双峰一谷 ”的昼夜节律 。晨峰高血 压( Mo mi n g B l o o d P r e s . s u r e S u r g e ,M B P S ) 是指 血压从深夜低 谷水平 逐渐上 升 ,在 凌晨 睡眠状 态转 为清 醒并 开始活 动的一段 时间 内 ( 6 : 0 0 ~ 1 0 : 0 0 ) 由较低水 平迅 速上 升到较 高水 平 ,最高 上升 幅度可 达 8 0 mm Hg ( 1 m mH g = 0 . 1 3 3 k P a ) t ” 。近年来 的研究 表明 ,高血 压 靶器 官 损害 不仅 与 血压 水 平有 关 ,而且 与血 压 昼夜 节 律 、血压变异 的幅度有关 。血压 变异增强 ,可 明显 地加重 靶器 官 的损 害程度并 恶化预后 。晨峰高血 压现象在 老年高 血 压患 者 中尤 为 突 出 ,是 心 血 管事 件 发生 的独 立 危 险 因 素 。为探讨控 制晨峰 血压对减少 老年患者 发生心血 管疾病 的指导意义 ,我们选 择 2 0 1 3 年l 0 月~2 O 1 5 年1 月在我 院住 院治疗 的 9 5 例老 年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作为研究对 象 ,对其 血压晨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的相关性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的相关性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的相关性目的探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的相关性。

方法将4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肥厚组,将40例高血压非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非肥厚组;观察入选者24小时动态血压并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变异性的相关性。

结果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水平,包括24 hSBP、24 hSSD等均显著较高,且和高血压非左心室肥厚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的相关性较高。

标签:高血压;左心室肥厚;24小时动态血压;变异性;相关性高血压在临床中十分常见,病情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左心室肥厚就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基于并发症发生对患者产生的危害,我们应该及时对患者实施相应的诊断和治疗[1]。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血压情况和患者左心室情况存在密切关系,故我们积极针对二者之间的情况相关性进行分析,旨在总结临床经验,现将研究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将4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肥厚组,将40例高血压非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非肥厚组;其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为(63.25±3.01)岁,两组入选者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且比较其一般资料可见其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针对入选者均实施心脏彩超检查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患者的左上臂将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仪的测压袖带系好,并实施相关设置,使其在夜间间隔半小时自动充气测压1次,在日间间隔15 min自动充气测压1次。

在监测期间指导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劳作、和情绪激动,同时减少生冷、辛辣和刺激性食物的使用,其他基本活动则不进行限制。

并密切观察患者监测情况。

1.3 观察指标针对受检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 hSBP)、平均舒张压(24 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平均舒张压(dDBP)、白昼/夜间舒张压标准差(d/nDSD)等指标进行观察,同时按照组别实施记录和比较。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异常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异常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异常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方法:13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测定动态血压,采用心超评价左心室肥厚情况,分析血压节律和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结果:134例高血压患者中,节律异常的非杓型血压患者13例(9.7%)。

血压节律异常与性别、年龄、BMI和高血压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关(P>0.05),而和心室重量指数有关(t=7.913,P=0.000)。

非杓型血压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为69.2%,高于杓型血压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为18.2%(χ2=17.203,P=0.000),OR值为10.125,95%CI为2.488~48.010。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压节律异常和高血压严重程度、血压控制情况及脉压大小同是引起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昼夜节律异常容易并发左心室肥厚。

因此在高血压的治疗中除了控制血压的绝对值外,还应注意调节血压的正常生理节律。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normal circadian rhythm of blood pressure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Use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to monitor the blood pressure in 134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was measured by cardiac ultra-evaluation. Results: In 134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13 patients with non-dipper blood pressure(9.7%). Blood pressure rhythm abnormalities had no relationship with gender,age,BMI(P>0.05), but related with ventricular weight index (t=7.913,P=0.000). The incidence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non-dipper blood pressure group was 69.2%,higher than that of 18.2% in the dipper blood pressure group (χ2=17.203,P=0.000), The OR value 10.125, 95% CI of 2.488-48.010.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lood pressure rhythm abnormalities, hypertension severity, blood pressure controls and pulse pressure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onclusion: The circadian rhythm abnormalitie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re easy to complicate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Therefor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we must also regulate the normal physiological of blood pressure rhythm.[Key words] Essential hypertension; Rhythm;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是高血壓状态下机体为减少室壁张力,维持心脏功能的一种代偿,是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心率与血压乘积昼夜变化的意义

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心率与血压乘积昼夜变化的意义

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心率与血压乘积昼夜变化的意义【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血压负荷为了解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水平及血压负荷与心脏损害的相关性,我们观测了高血压伴有左室肥厚患者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乘积的昼夜变化的特征,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2003年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共73例。

高血压诊断完全符合WHO/ISH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1.2 方法入选者分别检测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心脏彩色超声成像仪。

动态血压监测采用德国产MeditechABPM-04型动态血压监护仪,设置白昼(6:00~22:00)每30 min,夜间(22:00~6:00)每60 min监测1次血压,24 h血压监测成功率≥80%合格入选。

每次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AP)、心率(HR),动态血压监测参数由微机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和统计得出。

应用美国ATL-HDI-3000型彩色超声成像仪,探头2~3 MHz。

分别测量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

根据Deverax公式计算左室重量(LVM)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

LVM(g)=1.04〔(LVDd+IVS+PWT)3-LVDd3〕-13.6[1];LVMI(g / m2)=LVM / BSA;体表面积(BSA)=〔0.006 ×身高(cm)+0.012 8×体质量(kg)〕-0.1529[2]。

左室肥厚的诊断标准:男125 g/m,女120 g/m。

根据有无心室肥厚分为两组,即高血压组和左室肥厚组。

其中高血压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5~67岁。

左室肥厚组男27例,女11例,年龄38~72岁。

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2 结果两组间24 h HR分布特征相同,其24 h平均HR和MAP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测量结果 用 ( 叉± S )表示 ,组 间均数的差异 用纠 佥 验 。P <0 . O 1 为
显著性 差异。 2结 果
表 1 勺型 组 与非 勺型组各 项指 标比 较 ( ±S )
勺型组与 非勺型组各项指标 比较 ,见表 1 。
1资料 与 方法 1 . 1研 究对象
选取 2 0 1 1 年3 月至2 0 1 3 年4 月来 我院接受 降压 治疗 的原发性高血 压
1 7 4 ・临床研 究 ・
A u g u s t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2 4
高血 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 化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杨群英 沈红伟 叶 凌 何 敏 张应碧 马孝涛 ( 1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人 民医 院心 内科 ,贵州 贵 阳 5 5 0 0 2 5 ;2贵 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 ,贵州 贵阳 5 5 0 0 0 4 )
白昼 均值一 夜 间均值/ 8昼 均值 ;定义夜 间血压 下降百分率 <1 0 %为血 压昼 夜节律异 常。 1 . 2 . 4 统计 学处理
为左 心 室壁厚 度 的增 加 ,伴 有 或不伴 有 左心 室腔 的扩 大 。越来 越多 的研 究证明心肌 肥厚是冠心 病、心力衰 竭 、脑卒 中等心脑血 管疾病 的 独立 危险 因素 ,有左心 室肥厚 的高血压 患者室性 心律失常和 猝死的危 险性 显著 增加 ,其 心血管 病死 率较 无左心 室肥厚 者增 加 8 倍…。据 报
பைடு நூலகம்
患者 1 0 0 例 ,均符 合 1 9 9 9 年wH 0 / I s H的高血压诊 断标准 ,所有入选 者
均排 除继 发性 高血 压 、糖尿 病 、肺心 病 、心肌 病 、心脏 瓣膜 病 、肝

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7 1 . — 0
[ 1]Ros 0 s R.Ateodeoi,a f mmaoydsae[] n l h rs rs s ni l na tr i s J .N E g e
M e 9 9,2 0:1 5 1 6 d19 4 1— 2.
( 稿 日 期 :2 0 — 1 — 2 ) 收 06 1 4
97 . 6
[ ]B ys 8 a e GA, o o e A, eg adMT, t 1P en nyasc— C nvr C Ov ra r e . rg a c-so i a
ae ls ap o en- A sam ake fa u ec r n r y d o e tdpa m r ti - a r ro c t o o ays n rm s
r t lq e s mpo t y el ie cs b et t ih cr oi pa u s n ay t mai h p r pd mi u jcs g a— c i c i ah
d v sua i [] Areice rmbVaeBo,20 , 3 i ac l r k J . tr lrTho s il 0 3 2 : o r s s
61 08 — 1 8 . :1 3 0 9
[3 1]Ahei irDC,Ma n ci MM ,Cai noAM. idn f ir o n uc P pt i a Bn igo bi — f n g nt u nmoo ye [] JC i Ivs,1 8 ,7 :9 8 e oh ma n cts J. l n et 9 6 8 6 ~ n
[1 1]刘
明,黄仕洲 ,邓
斌.血浆 c反应蛋 白在不稳定性心绞痛

康 复 论 著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早期达标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早期达标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早期达标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目的: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将导致高血压介导的靶器官损害(HMOD)发生率增加,长期血压升高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以及复杂的神经内分泌激活,导致左心室肥厚(LVH)以及以后发生的心力衰竭,LVH是高血压介导的重要的靶器官损害。

此外LVH也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的风险因子。

老年高血的患病率高且更易出现HMOD。

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降压应该缓慢达标有利于心脑器官的保护,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有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血压很快在1周内达标,尤其是住院患者。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早期(2-4周)或者更早期(1周内)达标的安全性及与LVH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兰大二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52人,所有纳入患者使用统一的降压方案,随访1月后根据血压达标时间,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血压1周内达标组58人、血压2-4周达标组95人、血压4周以上达标组62人、4周以上血压不达标组34人。

入组后第1个月,每周测量血压7天,每天2次,即每日早晨起床后6:00~9:00空腹服药前和晚上6:00~9:00测量血压,每次测量2-3遍,时间间隔1分钟,对于无法坚持连续血压测量1周的患者,至少连续测量3天。

入组后的随访期,对于血压已经控制达标者,血压应每周测量1-2天,每天测量2次,若血压不达标者可适当增加血压测量次数,并根据血压水平调整降压药物以此保证持续降压达标。

随访1年后行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检查,进而比较血压不同时间达标对高血压患者心脏的影响,所有纳入患者HBPM均在互联网上进行长期血压传输并监测。

结果:与4周以上血压达标组相比较,1周内血压达标组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更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血压达标组的LVMI与4周以上血压达标组的LVMI却无显著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模式与左心室肥厚及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

方法:根据夜间血压是否下降明显将5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昼夜节律正常组(杓型30例)和异常组(非杓型34例),观察和比较组间动态血压参数和左心室重量指数。

结果:非杓型组较杓型组左心室重量指数显著增加
(p140mmhg或dbp>90mmhg,夜间sbp>120mmhg或dbp>80mmhg)发生次数占总检测次数的百分率;②夜间血压下降率即血压白昼值-夜间值/白昼值。

1.2.2 lvmi的测定。

采用日本alokassd287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pwt)、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并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

lvm(g)=0.8×1.04×{(lvdd+ivs+pwt)3-lvdd3}+0.6
lvmi(g/m)=lvm/bsa(体表面积)
lvm诊断标准:lvmi>125g/m3(男)或120g/m3(女)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杓型组和非杓型组lvh发生率和lvmi值比较见表1。

表1 杓型组和非杓型组lvh发生率和lvmi值比较
3 讨论
lvh是高血压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众多研究证明abp参数与
lvmi有良好的相关性[3]。

本文资料显示:非杓型组lvh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杓型组,提示非杓型组有较高的夜间血压负荷,靶器官损害更重。

文献报道夜间abp下降大于白昼10%者的心室肥厚发生会延迟。

长期室壁张力过高是引起lvh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而sbp 与室壁张力有关。

血压的昼夜节律作为左心室肥厚的预测因子,在预测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方面也是一个独立的重要因素[4]。

由此可见昼夜节律消失的高血压病患者较昼夜节律正常者的夜间血压负荷更高,lvh更重。

因此,在高血压病治疗中,不仅要控制血压水平,而且要根据个体化原则,对昼夜节律存在者,避免夜间给药致血压过低,靶器官供血不足;而对昼夜节律消失者,应24h平稳降压,降低夜间血压水平,恢复昼夜节律性,从而延缓lvh 发生。

参考文献
[1] rizzoni d,muiesan ml,montani g,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initial cardiovascular structural changes and daytime and nightti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j ].am j hyper2tens,1992,5:1801
[2] verdecchia p,schillaci g,boldrini f,et al.cardiac hyper trophy and diurnal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 in essential hy pertension[j ]1.hypertens,1992,10(7):6831 [3] verdecchia p,schillaci g,guerrieri m,et al.circadian blood pressure changes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essential hypertension[j].circulation,1990,81(4):5281
[4] 简明,刘国仗,刘力生.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临床和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3,21(3);18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