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一商鞅变法共57页

合集下载

2019年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商鞅变法-课件

2019年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商鞅变法-课件

二 各国的变法和改革概况
1、春秋时期 (1)齐国管仲的改革:“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
好坏征收赋税。(2)鲁国的改革:公元前594年,“初税亩”即 按亩收税。
2、战国时期 (1)魏国李悝变法:“尽地力之教”、“平籴法”、《法经》
李悝,又名李克,战国时魏国 (今山西南部运城一带)人,著名的政治 家,法家代表人物。
2019年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商鞅变法 -课件
商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 与秦国历史机遇
鞅 变 第2课 “为秦开帝 法 业”----商鞅变法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背景 内容 影响
阅读教材,探究如下问题:
• 探究1:春秋战国时期的最主要的时代特征是 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 探究2: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改革变 法?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的影响?
三 商鞅变法必要性和可能性
1、先天不利:偏居关中,落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
三 商鞅变法必要性和可能性
1、先天不利:偏居关中,落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
2、先前基础:穆公称霸;献公改革
3、有利条件:国君权力集中;注重实用功利的法家学说;
尚武风尚


“他们绝对渴望战争,他们听说要打仗,就 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无所谓生死……他 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 的对手……而且他们善骑射”
提高生产积极性, 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增强国家实力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材料二: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 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稳定财政收入 提高生产积极性 增强经济实力
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
材料三:(商鞅)平斗桶权衡仗尺---居五年,秦人 富强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课件(共4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课件(共49张PPT)
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 ——《史记•秦本纪》
三见孝公 变法论战 移木立信 Nhomakorabea第一次变法(前356年)
户籍制 连坐法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监督举发) 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
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控思想 燔诗书而明法令。
军功 爵制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 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 芬华。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强令分析到最细小程度,
这是对宗法制的彻底否定,同时也可以把大家庭里多余的劳动力全部挖掘 出来,使他们投身于农业生产,秦国的实际耕种土地必定会增加,与土地 挂钩的田租、户赋和刍稿(田赋)也会水涨船高,秦国必将富强。
——吴晗《读史札记》
生产力
废井田、重农抑商、 小家庭、统一度量衡
秦国的相对独特的历史传统与社会风貌,诸如其早期君权的 强大、其民风的驯朴勇悍、其礼乐传统之淡漠、其封建制和宗法 制的薄弱,都为商、韩法治学说之贯彻,提供了沃土。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秦孝公与求贤令
下令国中曰:“……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 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 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禁私斗 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小家庭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重农 抑商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免除劳役和赋税)。事末利及怠 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第二次变法(前350年)
设县制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 凡三十一县。
废井田 为田开阡陌封疆, 开阡陌 而赋税平
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 “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率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 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 四个方面下重手。

1-2商鞅变法课件(选修1)课件

1-2商鞅变法课件(选修1)课件

秦 国 的 商 鞅 变 法
加强思 想控制 内 的文化 容 改革
改革旧 俗
禁止父子兄弟 同室居住。强 行推行一夫一 妻小家庭政策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基础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课时规范训练 微课助学
C
基础 知识 整合
秦国 的商 鞅变 法
结 果
商鞅 虽 死, 而秦 卒行 其法
①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 ②商鞅实行的酷刑也加剧了旧势力对商 失败 鞅的仇恨。③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 原因 生存的主要屏障。④新法成了他逃亡的 障碍,最终为变法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①主要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 社会逐步崩溃和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时 期,变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 成功 地主阶级的要求。②变法的内容已经深 原因 入人心。③法家思想奠定了变法的思想 理论基础。④商鞅同守旧派贵族的论 战,扫除了变法的思想障碍。⑤秦孝公 有变法图强的决心,对商鞅支持、重用
内容 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履亩而税”
影响 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实质是废除奴隶社会 的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基础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课时规范训练 微课助学
C
基础 知识 整合
人物 魏文候、李悝 魏国 春秋战 战 国时期 国 的改革 楚国
①实行“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 内容 产;②推行“平籴法”;③制定《法 经》,加强法制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基础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课时规范训练 微课助学
C
基础 知识 整合 ①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 的中央集权制度。②发展地主经济,重农抑商政策 积极 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 作用 作用。③壮大了军事力量。④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 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⑤它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 定了基础,对后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用 ①轻罪重刑,轻视了教化;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 压迫。法律严苛,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②文化 消极 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③重农抑商,造成 作用 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 发展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课件3: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课件3: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3.投奔秦国,支持变法
商鞅向秦孝公献策,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 商鞅以法家理论为指导,推行变法;商鞅变法,功 勋卓著。
商鞅入秦
秦孝公下令求贤
与旧贵族的论战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圣人不易民而教, 知者不变法而治。
商鞅立木为信
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 1.废井田、开阡陌
(1)井田”中间的灌溉渠道以及与之相应的纵横道路, 纵者称“阡”,横者称“陌”。 (2)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 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
(4)评价 ①对秦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为秦国的统一准备了物质 基础。 ②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特别是明清时期),阻 碍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
3.统一度量衡 (1)直接目的: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而制造标准 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 。
度 衡

(2)作用 第一: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从
政埋下了祸根。
4.普遍推行县制
(1)内容: “集小都乡邑聚为县”,“凡三十一县” 。县设
县令、县丞、县尉等官吏。由国君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 理,加强中央集权。
(2)评价: ①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 收归中央,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②配合了“废井田、开阡陌”政策,用政治手段保 证了土地私有。 ③影响了以后的历朝地方体系。
废分封设县制;什伍连 强化中央集权;控制人
坐制;轻罪重刑
民;保证变法执行。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移风易俗
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刺 激小农的积极性。
特点
核心 是农 战和 法制; 具有 全面 性、 彻底 性。
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第二:对赋税制和俸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 第三:有利于消除割据势力的影响; 第四: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PPT课件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PPT课件

变请法同学内 们容阅读教材完成作下表用:

春国
管仲 改革
秋 鲁 初税
国亩
魏 李悝 国 变法 战
国楚

吴起 变法
经济: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赋税制度
增强了齐国实力,
(“相地而衰征”)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使齐桓公成为春秋
军事:整顿和发展军备
第一个霸主
经济:“履亩而税”(594BC)
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经济:① 实行“尽地力”; ②推行“平籴 法”, 政治:制定《法经》
商鞅变法
根本目的:废立除地奴 主隶 阶主 级贵 专族 政的 ;特权,建 直接目的:富国强兵,赢得兼并战争;
性 质: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 》PPT课 件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 》PPT课 件
(一)、经济---富国
①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 承认私有,允许买卖土地。
③外交上:(P22第三段内)
秦国地处边陲,长期以来与中原各国交往较少。弱国无外交,被东方各
国以“夷狄遇之”,不能参加中原各国的盟会。
④统治者的表现:(P17第三段内)
➢秦孝公立志改革,摆脱落后,富国强兵。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为什么变?)
1、大背景:是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大动荡、 大变革时代的必然要求: 2、小背景:秦国历史发展的迫切需要: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
逐步确立-----根本原因
政治: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壮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
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专政→改革
军事:日益激烈的争霸战争→直接原因
思想:百家争鸣
法家学说成为改革 变法的思想理论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件:2-2“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件:2-2“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问题1
问题2
商鞅变法的目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1)目的: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在富国的基础上实现强兵。 (2)主要内容及影响:①社会经济方面:“为田开阡陌封疆”,以法律 的形式承认土地私有,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 展农业的积极性;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 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统一度量衡,为人们从事经济交流活动提供 了便利的条件。②军事方面:建立以军功奖赏为中心的二十等爵制, 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为人们争取更高的 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径。
问题1
问题2
③政治方面:废除“世卿世禄制”,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鼓励了宗室 贵族建立军功的积极性;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加强了 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普遍推行县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定并颁行秦律,用法律的形式把各项改革内容 固定下来,保障了改革的进行,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④思想方 面:“燔诗书而明法令”,有利于实现思想上的统一。⑤社会风尚和习 俗方面: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 政策,有利于革新社会风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共46张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共46张PPT)

项 目 军事
经济
政治 文化
措施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实行什伍制度 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 建立县制 推行什伍连坐制度 轻罪重刑 焚烧诗书
塞私门之请
习俗 强制分家,推行一夫一妻
小家庭政策
意义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优势,提高军队战 斗力
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 提高生产积极性,稳定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 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中央集权 强化中央集权 加强管理和控制,有效行使政府权力 强化人民法律意识,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 1974年3月,秦始皇兵马俑在陕西省临潼县得以重见天 日,一些考古专家提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兵马俑中 的士兵没有一个人戴头盔,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冲在战争 第一线的士兵和将领不戴头盔?秦国能够统一六国,为什 么连头盔都不给士兵配备?
• 材料一:
• 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 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 得的爵位就越高。

3000多年前,周王朝在镐京统治着中国。在王国的西
北边陲,生活着一个专门为国君养马的部落,他们就是最
早的秦人。这是一个传奇般的部落,它最早的居住地在哪
儿,什么时候迁移到西北高原,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公元前771年,来自于西方的游牧部落攻陷了都城镐
京,周王朝被迫迁都。在周天子向东迁移的时候,养马的
秦人出兵护送。为了感激秦人的忠诚,周天子封秦人的首
强化人民法律意识, 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 4、思想
• “燔诗书而明法令”——焚毁儒家著作,制定 秦律
加强思想控制,但钳 制了思想,摧残了文 化

人教版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课件(共56张PPT)

人教版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课件(共56张PPT)

瓦解血缘宗法制度,巩固新 兴地主阶级统治,加强中央 集权 法律严酷 强化对人民统治
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增加税收,改变民风
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于天地,蓄怨积 仇比于丘山。
——刘向《新序》
商鞅变法的局限性
• 轻视教化、轻罪重罚、法律严苛 • 加重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 • 保留一些旧的制度和风俗习惯
领域 经济 军事
军事
政治
法律 文化 习俗
商鞅变法的措施和作用
主要内容
废除井田制,法律确认土地私有,重 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废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废分封制,推行县制 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制订秦律,轻罪重刑
燔诗书而明法令 禁父子兄弟同居;一夫一妻小家庭
作用
井田制
相地而衰(cuī)征 ——齐国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秦国变法的有利条件
• 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
公元前361年,21岁的秦孝公继位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宾客郡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 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记》
变法强国
崇尚霸道
秦国变法的有利条件
• 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 • 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 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 弟,若禽兽耳。
法律 文化 习俗
制订秦律,轻罪重刑
燔诗书而明法令 禁父子兄弟同居;一夫一妻小家庭
商鞅方升,秦孝公十八年制作的标准器
领域 经济 军事
政治
法律 文化 习俗
商鞅变法的措施和作用
主要内容
作用
废除井田制,法律确认土地私有,重 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激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选修一商鞅变法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