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主讲 邱丽瑛
(二)分类
1、确立温病病名的依据
(1)根据发病季节而命名:如春温、冬温 等。
(2)以时令主气而命名:如风温、暑温、 湿温、秋燥等。
(3)根据临床病候特点而命名:如伏暑、 大头瘟、烂喉痧等。
2、温病的分类 (1)根据病证性质分类:
2020/5/12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2020/5/12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5
三、温病的特点
(一)温病的一般特点 1、病因特点——有特异的致病因素——外感温 邪 2、发病特点——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 地域性 3、病机特点——病机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1)从温病的发展趋势来看,多由表传里、由轻 到重、由实致虚。 (2)从温病全过程的病理变化来看,温邪侵入人 体主要表现为人体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的功 能失调和实质损害。
(三)湿热类温病的特点
2020/5/12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8
1、病势特ຫໍສະໝຸດ Baidu:起病缓慢,传变较慢,病程较 长,缠绵难解。
2、脉症特点:身热不甚,热势不扬,胸闷脘 痞,腹胀呕恶,身重肢倦,纳呆神呆,口粘不渴或 渴不欲饮,苔粘腻滑润,脉濡等湿遏清阳,郁阻气 机的特点。
3、病理变化特点:初期——上、中焦卫气同 病;中期——中焦为病变中心,三焦症状并见,易 郁发白痞,易痰湿蒙蔽心包;后期——既可燥化伤 阴动血,亦可湿化寒化伤阳。
4、治疗特点:清热化湿,既要注意保存津液, 更需强调化湿通阳,顾护阳气。宜用芳香、苦温、 苦寒、淡渗合法。
2020/5/12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9
四、温病与伤寒(自学)
1、明确温病和伤寒的区别与联系 2、了解寒温学派的基本观点以及如何对待寒温 学派之争 (一)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1、病因不同 2、感邪途径有异 3、病机及转归各异 4、初起证治有别 (二)温病与伤寒的联系
2020/5/12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12
六、温病与温毒(自学)
1、明确温毒的概念 2、明确温病与温毒的关系 (一)温毒的概念 1、病因概念 2、病名概念 (二)温病与温毒的关系 (三)临床意义 ——重视清热解毒
2020/5/12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13
复习思考题
1、何谓温病、温疫、温毒? 2、试述温病主要分类法。 3、试述温病的一般特点。 4、温热类温病、湿热类温病各有可特点? 5、试述温病与伤寒在学术体系上的联系。
2020/5/12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14
4
温热类:纯热不夹湿,有风温、春温、暑
温、秋燥、大头 瘟、烂喉痧等。 湿热类:既热且湿,有湿温、伏暑、暑温夹湿
(暑湿) (2)根据感邪以后是否即时发病而分类: 新感类:感而即发,如风温、秋燥、大头瘟、烂 喉痧等。 伏气类:伏而后发,如春温、伏暑。 又:新感引动伏气 3、分类的意义:掌握内在规律,区别临床类型, 辨证论治,推断预后。
2020/5/12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7
(二)温热类温病的特点
1、病势特点:起病急骤,传变较快。 2、脉症特点:发热较高,热势宣扬,面赤气 粗,烦躁渴甚,溲赤便秘,舌质红,苔黄燥,甚至 焦黑,脉数等热象显著,阴伤较甚的特点。 3、病理变化特点:初期——肺卫表热证;中 期——肺胃气分热炽、或幻灯热片闭5 心包、热甚动风、热 甚动血等热毒内陷营血分的里热证候;后期——气 阴两伤,甚至肝肾真阴亏损证。 4、治疗特点:清热救阴为大法,宜用辛凉、辛 寒、苦寒、甘寒、咸寒等方药
2020/5/12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6
卫气营血辨证分析 卫→气→营→血 卫→营 三焦辨证分析 上焦(肺卫)→中焦(脾胃)→下焦(肝肾) ↓逆传 上焦(心包) (3)从病机转归来看,既可燥化伤阴,亦可湿化 伤阳。 (4)症状特点——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5)治则特点——以祛邪为主,兼顾救阴、护阳。
2020/5/12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10
1、伤寒学说详寒略温,是温病学形成的重要基础。 2、温病学说详温略寒,是伤寒学说的发展和补 充。 (三)寒温学派之争 1、伤寒学派的基本观点 2、温病学派的基本观点 3、对寒温之争的看法
2020/5/12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11
(五)温病与温疫 (自学) 1、了解温病与温疫的关系有几种看法 2、明确哪种看法是正确的 (一)温(瘟)疫的概念 1、“疫”的含义 2、“ 温”与“瘟”的含义 (二)温病与温疫的关系 1、认为二者毫无区别:吴又可为代表 2、认为二者截然不同:陆玖芝为代表 3、认为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三)辨别温病与温疫异同的临床意义 ——指导温病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