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湘教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八下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和分布 东北地区主要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八下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和分布 东北地区主要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东北地区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与范围:(1)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78.8万平方千米。

(2)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南邻渤海和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东北地区是山环水绕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大部分)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水较多的地区。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4、河流:主要河流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河流有两次汛期,春汛和夏汛导致春汛的原因: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水位上涨。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1、人口分布:(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可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可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北部山区人口较少。

(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

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吉林省较多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2、城市分布:(1)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

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线沿线地区(铁路运输占主要地位),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沿线地区。

京哈线(2)哈尔滨:职能: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铁路枢纽。

工业部门:机械、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黑龙江)(3)长春:职能: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 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 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

轻松尝试应用 1.读东北地区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植被垂直变化明 显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示意我国某平原的自然环境特征,据此完成第2~3题。
2.推断该平原位于( A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3.该平原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但属于湿润区,其主要原因是 ( C )。 A.三面环山,地形闭塞 B.地势低洼,常年积水 C.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D.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例2造成长白山脉植被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地形地势 C.纬度位置 D.洋流
答案:B 解析:长白山脉植被的分布与气温、降水的垂直变化有直接 关系,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因地形因素,迎风坡与背风 坡的降水也不同,由于不同植被对水热的需求不同,所以植被 从山麓到山顶发生垂直变化。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运用地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 理位置
1.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主 要地形区和河流
位置 2.东北地区的地形和气候
3.了解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特征
一、位置与组成 把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填在上图中正确的位置。 1.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边缘海:渤海、黄海。
答案:填图略。
二、地形 1.地形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辽东丘陵。(把 名称填在上图中相应位置) 2.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把名称填在上图 中相应位置)
答案:填图略。
3.地形特征:地形以 平原 、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 致呈 半环 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 乌苏里 江、 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 山地 和 丘陵 ,内 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起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

但是,对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大部分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能够运用地图准确找出东北地区的位置。

2.使学生掌握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2.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地图上的准确找出,以及对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特点。

2.运用地图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3.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地形、气候、河流为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的课件。

2.教学地图:准备东北地区地图,以便学生观察和学习。

3.教学案例:收集关于东北地区地形、气候、河流的具体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找出东北地区的位置。

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图片,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湘教八下

《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湘教八下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的认识,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思考,加深对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预习准备学生需提前预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相关内容,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主要地形地貌等基本知识。

2. 地图绘制与标注(1)绘制中国简略地图,并在地图上标出东北地区的大致位置。

(2)标注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河流及山脉等地理要素。

3. 自然环境探究(1)收集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等相关资料。

(2)分析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对其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4. 地理环境与生产关系探究结合课本和互联网资料,探讨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如粮食种植、林产品、畜牧养殖等)和工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5. 课后问题思考(1)简述东北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可能的改善措施。

(2)假如你是一名规划师,你将对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哪些建议?请列出三点建议并简述理由。

三、作业要求(1)地图绘制需准确标注地理要素,使用规范的地理名称。

(2)收集资料需真实可靠,注明来源出处。

(3)分析问题需结合所学知识,逻辑清晰,言之有据。

(4)按时提交作业,不抄袭他人作业,独立完成。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预习准备情况、地图绘制准确性、资料收集的全面性、分析问题的逻辑性和独到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对于优秀作业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将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课堂或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反馈,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对于学生的问题反馈和建议,教师将认真倾听并给予回复和解决。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以及分析、归纳和总结的思维能力。

湘教版八下第六章第1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

湘教版八下第六章第1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

(3)长白山脉有美丽的天池,天池的成因是( B )
A.地壳运动 B.火山喷发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缺点: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分要素 识环境
地形
气候


河流
环 境
土壤
植被
……
分要素 识环境
➢ 说一说,如何来描述某地的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构成


地形分布状况
45状况
起伏状况
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
分要素 识环境
1 找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山脉和平原,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日本:岛国,有利于发展海上交通,渔业等海

洋事业及同海外各国的交往;

中国:海陆兼备,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降水丰
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有利于发展海
交通运输 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
洋事业及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
陆内部,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读地图描位置
(2)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 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夏季风带来
的雨水补给

积雪融水

补给

图1 东北地区的植被分布
图2 哈尔滨
图3 松花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 朝
水文特征:河流含沙量较小;结冰期较长;流量季节变化大;有春汛鲜
和夏汛。
分要素 识环境 理清要素联系
地形
气候
结冰期 汛期 流量
河流
植被
黑龙江蜿蜒流淌
黑龙江原为中国内河, 仅次于长江、黄河,为第三 大河流。清代,沙俄迫使清 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 珲条约》《北京条约》,上 中游被划为中俄两国界河。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 俄罗斯联邦签署最后边界协 定,将两国国界以黑龙江为 基本界限划清。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共36张PPT)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共36张PPT)

大 兴 安 岭 的 兴 安 落 叶 松
小兴安岭白桦林
杨树
杨 树
栎 树
• 草甸草原
学以致用:
1、东北地区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2、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东北地区气候对河流有的影响? 4、分析长白山植被垂直变化的原因?
本节考点回顾:
·1.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2.东北地区的植被类型?
2)读图6-10分析东北地区7月份平均气 温的分布特点
3)读图6-11图分析总结东北地区年降 水的分布特点
4)阅读“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了解 东北地区的植被都有哪些类型?
学有所获测评:
吉林雾凇
林海雪原
气候类型及特征
哈尔滨
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
大 兴 安 岭 之 冬
植被类型
红松王1 993年被发现,1996年3月29日 被省命为省级重点保护古树,树高35.5米, 胸径1.24米,三人才能合抱,材积15.39米, 今年已有四百八十多岁了。
返回
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天池
农闲时,东北人喜欢唱起二人转。
雪雕
雪雕
雪雕
雪雕
雪雕
冰雕
冰雕
冰雕
冰雕
东北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
土地资源丰富
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商品率达60%以上
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以上
温故而知新
1.东北地区的位置? 2.东北地区的范围? 3.东北地区的地形类型? 4.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东北地区气候类型及特点 2)了解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 3)以长白山植被垂直变化为例,
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 作用与影响

2014(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

2014(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

小试牛刀
读右图,说出 字母代表的 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平原:D 海域:G B E H C F
东 平 原
三江平原
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仔细分 析右图,总结东北 地区的地形特点 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 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 环状三带:外围是黑龙 江、乌苏里江、图们江、 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 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 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A
学有所获?
畅所欲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心得 体 会,请说出与大家分享。
谢谢同学们的合作!
,东临 隔海相
2、地形特征 东北的地形以 、丘陵、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 状的三带:外围是 ,中间是 和 ,内部是广 阔的 。 东北地区的地势特点 ,三江平原由 江、 江、 江冲积而成。 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中的“白”是 ,“黑”是黑龙江,黑 龙江的最大支流 。 3、气候特征 东北地区属 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北向南跨 、 、 ,降水集中 在 季,冬季降雪较多,是我国降雪较多的地区。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环境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认识东北地区的位置及范围。 2、掌握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3、理解东北地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
阅读教材完成以下练习
1.地理位置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简称 ,北临 ,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与 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当堂达标:
1、下列省区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黑、吉、辽 B.陕、甘、宁 C.云、贵、川 D.晋、冀、粤 2、下列关于东北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山地高峻,坡度陡峭 B.平原破碎,地块小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山环水绕,地貌格局呈半环状 3、东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高山高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4、东北地区的中学生寒假时间很长,主要原因是( A ) A.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B.为了充分休息,有利健康 C.学生喜欢放长假 D.当地政府规定的,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 5、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作物多一年一熟,而海南岛则一年三熟,其主要原因是( B) A.土壤条件不同 B.热量条件不同 C.地形条件不同 D.海陆位置的差异 6、我国东北、内蒙和新疆的部分地区处于同一纬度带,但东北地区主要是森林 , 内蒙主要是草原,而新疆则是荒漠,植被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A .降水量不同 B.光照不同 C.气温不同 D土壤条件不同

6.1 东北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学课件(湘教版) (1)

6.1 东北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学课件(湘教版) (1)
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当堂测验
东北三省不仅是“中国饭碗”,也是“国之重器”。北京某中学师生开展了以东北三省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当堂测验
(1)三江平原位于我国_______(方位)角,西邻____________(山脉)东南端,东至乌苏里江,北起黑龙江,南抵兴凯湖。地势西高东低,南_______北_______。(2)在框图内横线上填写词语,反映三江平原成为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的条件。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
可结合课本P26图6-6、P28、P31图6-18讨论
小组讨论:东北地区盛产冻梨有哪些有利自然条件。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冬季气温较低有利于梨树生长。
但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一熟。春秋季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小组讨论:东北地区盛产冻梨有哪些有利自然条件。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3)说明每年12月至次年春节前是查干湖冬捕的黄金时间的有利条件。(答出一点即可)(示例)鱼类处于冬眠期,易于捕捞。
足够的低温,便于储存;冰面厚度大,便于开展捕捞活动。
当堂测验
02 何以产冻梨——东北自然环境
小组讨论:东北地区盛产冻梨有哪些有利自然条件。
冻梨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小组讨论:东北地区盛产冻梨有哪些有利自然条件。
梨树的生产习性如下:1、气温:梨树在生长期间需要较高的温度,在休眠期则需要一定的低温。其中花盖梨最抗寒,冬季最低温-38℃为栽培的北界。2、光照:梨树喜光,年需日照在1600~1700小时及以上地区,生长结果良好。3、水分:梨树喜水,但根系不能长时间浸水中,否认会缺氧腐烂。4、土壤:梨树对土壤条件要求不是很严,沙土、壤土、黏土都可以栽培。但是仍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为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